-
1 # 土豆會成精
-
2 # 明貞
格物這一關不好過,格物即破無明未知,迄今為止還沒人做到!孔子做到了嗎?他在世時到處碰壁顛沛流離不得志而慌慌於喪家之犬,死後理論被專制統治者利用而被今人批判,天乎人乎?只因格物這關實在難過,即便牛頓近代物理奠基者,不也把自己格瘋了,王陽明,大師,亦是格竹七天差點格瘋自己!現代物理到量子力學再難寸進,再進一步就格物成功!
物即有形心即無形,能通透有形始致知,致知即明心,明心則正心,正心則誠意,誠意則心想事成,心想事成則齊家,家齊則國治,國治則天下平,天下平即東方白,東方白則紫氣生,紫氣生則不息,不息則無我,無我即大同!日子,近了!
-
3 # 隨雨飄渺
儒家經典語錄,其實就是天地人和事,萬物歸其一,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這與西方國家提出的精英執政,一致性相同。
-
4 # 拈花小姐姐
王陽明為了“正心誠意”去格竹子
“實踐出真知”,聽別人說覺得有道理,自己不去嘗試,還是體會不出來。王陽明早期是很認同“程朱理學”的,所以他做了“格竹子”的嘗試。
王陽明怎麼格物呢?他透過靜坐的方式,連續七天時間,都觀察竹子,想悟出竹子到底有怎樣的道理。王陽明這一個星期,下了苦功夫,廢寢忘食,眼睛看著竹子,心裡想著竹子,最後身體受不了,生病了,也沒有從竹子中體會出自己想要的道理。
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王陽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朱熹和陸九淵都認為“知先行後”,也就是說我們只有先“知道”,才能“行道”。
而王陽明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
知和行,是一體的,沒有先後之分。知和行就像一隻手的手心和手背一樣。
怎麼就算格物致知?孔子的格物,其實說的是讓我們每個人去觀察自己內心,有沒有“不合理的私慾”。透過這種觀察,能夠修養自己的品德。而到了程朱理學階段,產生了觀念上的誤會,程顥、程頤、朱熹這幾位前輩,認為:“格物致知”需要“存天理,滅人慾”。
程朱理學: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這種起源是善的,人的本性來自於“理”,但是受到世界萬物的影響後,容易迷失自己的本性,而讓社會失去“禮”。
在這個前提條件下,他們認為透過“格物”,研究事物本來的道理,可以達到“致知”的目的,也就是說,能夠認識真理。
程朱理學派:認為“格物”需要探究天下所有事情的規律與道理,才能明瞭宇宙間的終極的真理,達到“致知”的目的,這對人的要求實在是有點高,偏離了孔子的本意。
如果是人,都有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慾望。如果一個人 ,完全沒有任何慾望,也就不會有任何想要做的事情,那還為什麼要“誠意正心”呢?想要“修行”本身是不是一種慾望呢?想要“治國平天下”是不是一種慾望呢?
古語有云:“慾望淺而天機深”,這是說的個人的“不合理的私慾”要少,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瞭解真相,不容易被矇蔽。
格物致知,為誠意正心之本儒家的修行方法,是有本末之分的。
舉個例子:
一棵樹,長得枝繁葉茂,我們想要樹能夠開花結果,應該從枝葉上澆水,還是從樹根上澆水呢?
大家肯定都會說,當然是給樹根澆水了。
我們想要修行也是如此,要學會抓住根本問題,解決事情的關鍵點。
格物致知就像房子的地基,如果沒有把基礎打牢,就像在沙灘上建了漂亮的城堡,最後,海浪來臨的時候,城堡再漂亮也會被水流衝散。
從格物致知與誠意正心而言,只有一個人先做到了格物致知,才有機會做到誠意正心。
心有正邪,以何辨別?既然有正心,那麼也就有不正的心,在這裡以“邪心”來稱呼。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怎麼辨別自己的心是正的還是邪的的?
王陽明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就是要每個人在做事的時候,都問問自己的良心,如果我做這件事,是不是違揹我的良心?
當我們能夠有智慧去分辨何謂“善惡”,何謂“是非”的時候,選擇“去惡為善”,就能做到“去人慾,存天理”。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發心到底是善,還是惡?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其實是一條通往更高點的“階梯”。
第一步:從“格物致知”達到“誠意正心”,樹立起正確的“知見”,然後達到“修身”。
第二步:透過完善自身,懺悔自己的過錯,達到家庭和諧,從而能夠“家和萬事興”。
第三步:“治大國如烹小鮮”,如果能夠透過把自己做好,處理好一個家族內部的關係,讓大家都能“各歸其位,敦倫盡分”,就有治理國家的基礎,讓每個家庭和諧,達到社會和諧,國家安定的目的。
第四步:平天下,需要更遠大的格局,也是我們現在常聽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只有認識到人類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是一體的,才能有足夠的胸懷,格局,透過一個個國家的安定,實現全世界的和平。
-
5 # 王隆馬斯克
格物致知。修身齊家。
怎麼格物?怎麼修身?
格物是科學觀的看待問題。通俗的講。就是現代的,所謂的科學實驗。對每一個物體。事件。都應該要刨根問底的去研究。
最後達到。通曉明白。而不是猜測。
修身是與內心的一種戰鬥。修身是什麼?通俗的講。修就是修正。和修理腳踏車的修是一個意思。和修補衣服的修是一個意思。
修身。首先是從外在去修。比如別人看得到的一種行為。比如說對形象的一種端莊。也算得上一種外修。
其次是內修。也就是對自己的心去做一種修補。比如說儒家提倡的溫良恭儉讓。
舉例。對待身邊的人。是不是寬容?
對待比你弱的人。會不會欺負他?
對待比你窮的人。會不會看不起他?
都要去修。修內功。
儒家的修煉是定力的訓練。所謂戒生定,定生慧。
就是透過戒律。讓人產生定力。有了定力,才會冷靜的思考問題。才能生出智慧。解決問題。
中國的儒釋道三家。之所以能夠合在一起。就是因為他們的修煉方法都是這樣的。
戒律的重要性。戒律就是規矩。就是條例,就是制度。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比如弟子規。每一條就是一個規矩。
舉例。用人物,需明求,儻不問,即為偷。
意思是說需要借人家東西用的時候。首先要徵求別人的同意。如果別人不同意,自己就拿來用了。這跟偷有什麼分別?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生活上困難重重?與人交流困難重重。就是缺少規矩。
不過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也沒人教。甚至於有些父母自己本身也不懂規矩。
總之。借用弟子規的一句話總結。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學的太多,如果不去做的話。你會生長浮華傲慢。那個時候你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了?不僅別人不會誇你有知識。還會更加討厭你。
-
6 # 一靈獨覺
誠意而後可以正心,而後可以格物,而後可以致知。王陽明的這四句很好,可以參考。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7 # 童心與老成枕上讀書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是大學的核心思想。孔子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即,一切都要把修身作為根本!
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功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以人為本,推己及人,由近到遠,從修身上推起。
“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家是一個國家的最小單位,是個體安頓自己身心的港灣。沒有家,人將漂泊無所歸依;沒有家,社會將失去秩序。所以家和萬事興,國泰民安,是人心所向!
因此,儒家把長幼有序的“齊家”視為一個人成年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學習知識,懂得吸收前人的經驗,通達明理後,要意念誠摯地去端正心態,追本溯源,探究事物原理,力求做到通達完美。而格物致知,是一個不斷砥礪,不斷修行的過程,是境界不斷提升的前提。
在這個過程之中,透過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和能力,使自己所在的家庭生活和諧,尊老愛幼,遵守社會規則,擁有良好的品格和能力,去服務社會。盡己所能,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實現個人的價值與成長。
大學之道,是明明德,是親民,是止於至善;大學之道是修道,悟道。道是體,德為用。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在不斷內省,自我完善中,修身安人,積善成德;在修齊治平中,敢為天下先,在自己工作崗位上,不斷去努力開拓,繼承和發展《大學》精神,復興我們的民族文化!
-
8 # 雨後滴水
一個人只有做到清心寡慾,也就可以對現實社會中不合理的貪求去進行控制,有的為了過分地貪求財富,所以就會挺而走險,有人為了過分地貪求權力,所以就會殘害忠良,有人為了過分地貪求功名,就會一擲千金,有人為了過分地貪求美色,就會心生邪惡,生活中,一個貪字,害死了多少本可以有很好未來的社會各界人士。貪是萬惡之源,一個人踏踏實實,平平淡淡倒也是一個浮躁的社會應有的清心。
-
9 # 無語者愛文化
如何以儒道自我修行?堅守本心,不被外部事物誘惑,迷失本性。
講一個小故事。
許衡,元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學家和天文曆法學家。
宋期末年,蒙古人進軍中原,天下大亂,百姓為躲避戰禍,背井離鄉,流離失所。
一日,許衡等人路過信陽,烈日當頭,酷暑難耐,眾人口乾舌燥。他們走著走著,忽然發現路邊一座荒廢的院子裡有一棵梨樹,樹上結滿了鮮嫩多汁的梨子,眾人大喜,紛紛摘梨解渴。
大家吃著果汁甘美的梨子,在樹下乘涼,微風吹過,愜意無比。而許衡卻沒有去摘梨子吃,同行的人很是疑惑,難道他不渴嗎?
一人上前問許衡:“天氣這麼熱,你不感覺口渴嗎?去拿個梨吃吧,解解渴,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呢。”
許衡答道:“那棵梨樹不是我的,也沒有樹的主人同意,怎麼能隨便去摘人家的果實吃呢?”
那人勸說:“現在社會這麼亂,這個院子看起來已經沒有人住很長時間了,估計主人早就已經遠走他鄉了,你又何必這麼固執呢?”
許衡說:“雖然這棵梨樹沒有主人看護,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人嗎?”
勸說的人默默無語地離開了。
“吾心獨無主乎”,這句至理名言,點明瞭儒家自我修身養性的正確方法,也是現代人行為準則和做人的底線。
“義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人生活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上,隨時隨地都會面對“取捨”的選擇,而物慾和美色的誘惑,往往會令人迷失本性。
能夠在外部誘惑的境況下,堅守做人的準則,固守廉恥和尊嚴,守護自己心靈的純潔,“正心”以“修身”,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體現。
-
10 # 歡喜慈悲
大學裡提出了這"八條目”,是儒家自我修行的根本,是實現大學之道的八個步驟,是有邏輯辯證關係的,其順序不只是形式上的先後,應依此次第修行: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故修身要從格物始。格物當然不是對著竹子枯坐,陽明先生說要"致良知“,信哉斯言。
八條目只有相對意義上的階段性。實際上,它們融於一體,不可割裂。具體說,格物沒有止境,要永遠進行,致知、誠意、正心等皆如此。進一步說,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同時,仍不能停止格物。
-
11 # 一二一學堂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皆以修身為本一、厚德載物,內聖外王
中國文化講道德,《易傳》裡說“厚德載物”;《大學》裡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個條目合在一起,就叫內聖外王。
如果內聖的功夫沒有做好,而位置卻很高,多半陷入悲運。內聖才能外王,厚德方能載物,這是中國文化裡非常好的說法。
中國文化特別強調德性,厚德才能載物。一個人有多大的德性和人格,才能承載多大的成就和抱負。德性和人格是大樓的地基,地基越實,這座樓無論多高都配得起;如果地基不實,這樓蓋得越高就塌得越慘。“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一個人最好的護身符是堂堂正正,是浩然之氣,是兩袖清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些官員搞迷信,其實中國文化最討厭迷信,儒釋道三家,沒有一家文化讓人搞迷信。搞外在的崇拜、把自己的希望寄託於一種神秘的力量,那是西方搞的東西,西方的宗教才那樣。中國絕不認可那樣,中國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把握自己的命運,想過得平安吉祥,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把本分做好,為人處事有操守有抱負,知進退,懂分寸。
《大學》裡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皆以修身為本。”周恩來到日本留學時寫了一首詩:“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我出國留學就是為了解決中國的苦難,如果不能解決國家的苦難,我跳海自殺,以死報國——光看人家的成就是不夠的,還得看人家的德性。一旦到了重大考驗的時候,有德性、有人格的人可以化險為夷。德性不夠的人也許會有短暫的輝煌和成就,但是“福兮禍之所伏”,無論哪一行業,注重德性的修煉和提升都是要超越小我,成全大我。總結起來就是厚德才能載物,內聖方能外王。
二、君子務本,不誠無物在德性和人格里,中國文化強調“君子務本”。一個有德性、有人格的人,應該懂得“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什麼叫“君子務本”?那就是一個人且不要說自己素質有多高,最起碼應該先做好自己的本分。譬如,一個知識分子的本分就是要真讀書,千萬不要照本宣科,要有自己的體會,要能在課堂上傳道授業解惑。
《中庸》裡講“不誠無物”。“誠”就是專注。我專注講課,其他的事就都排除掉,心無旁鶩。如果我是一個普通公務員,卻天天想著發大財,那就啥都幹不好。專注是一切成就的保障,專注其實就是定力,有定力才有智慧,八風吹不動,任何外在的東西都很難造成干擾。年輕人如果上班期間非常認真,絕對非常專注,基本上能作出成就。所以,定才能生慧,有智慧的人實際上是一個有定力的人,定力消失時容易說錯話,辦蠢事,出問題。
我給地方領導講課,我看到有的領導生氣了,一拍桌子,嚇得下屬哆嗦一下。我就跟那個領導講,你拍桌子就會失言,如果這個下屬特別尊重人,特別體諒你的苦心,也就罷了;如果他心胸狹窄,他心裡就種一個因,將來結出什麼果就不好說了。定力在哪個場合都像鏡子一樣,一般人至少應該在受到干擾的時候保持定力。所以,人這一輩子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誠無物,然後培養定力和智慧。
三、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句話告訴我們,君子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是“我錯了”,小人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一般是,譬如,黨不好、領導不好、政府不好、單位不好、同事不好,就他自己好。
孫中山先生在給嶺南大學的學生作報告時說,學生“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我讀以後,就懂得一輩子不要抱怨我們這個國家,一輩子摸著良心問我們替國家做了什麼,每一個官員都本本分分地給人民做事,每一個知識分子都本本分分地傳道授業解惑,每一個學生都好好讀書,農民兄弟好好地把田種好,每個工人生產的零部件能用十年的絕對不用八年。每個人都這麼做,中華民族的復興一定沒有問題。“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句話刻在我的靈魂裡,此生少去說別人,要從自己做起。
美華人經常指責非洲沒有人權,他有什麼資格指責別人?曾經多少非洲黑人當奴隸賣給美華人?美國的中東政策到處打別人,製造了多少動亂和血腥?全世界的動盪幾乎都和美國有關,美國為啥不懺悔?
我們每個人都沒辦法決定外部世界,只有反思自身,善用其心,才能不斷改進自己,人生的局面才能越來越壯闊。我們要多反思我們給國家做了什麼,多反思我們是不是良好風氣的引領者,少去指責,多做建設,力量大就起大作用,力量小就起小作用。
四、江河處下而為百谷王《道德經》裡講:“江河處下而為百谷王。”意思是一旦下了雨之後,山谷裡的小河都往江河裡匯聚。所以,領導最大的本事不是什麼都比別人強,而是海納百川,讓每一個有才能的人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甚至給比自己強得多的下屬創造機會,於是,工作局面就打開了,這個領導也一定會發展得好。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所以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處下,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要善於反思和自我超越。
今天,中國社會的很多問題都和我們的文化建設滯後有關係。所以“十三五”規劃注重文化和信仰建設。在習總書記看來,中華優秀文化是和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駕齊驅的。
-
12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13 # 章務簡
儒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道的最高準則,做人的典範,做人的最高要求。
儒道八條行為準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人的一生,如能經世致用,將享受不盡,大有作為。
儒學認為:古之人慾想明顯德行於天下,先治好其國。欲治好其國,先齊好其家。欲齊好其家,先修好其身。欲修好其身,先正好其心。欲正好其心,先誠好其意。欲誠好其意,先致好其知。
致知在格物。探究認知、認識在於認識、瞭解事物,掌握事物的本來面目、特性、規律。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治國,平天下是對上層人士說的。
普通的人做好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這六條就好了。
儒道強調:上層人士與普通的人士,都要以修身為本。修身最為重要,注意修身,修養能培養更多的社會精英,造就壯大社會精英層次,使人才濟濟,國力強大,治國理政水平提高,治國效能、能力增強。
儒家所謂誠意,就是不自欺,不欺人,使自己真誠,誠實。
做人要慎獨,審慎,獨善其身。自身有真誠於心中,必然形之於外。
自身如富潤的房屋,寬敞明亮,但誠,道德浸潤身體,志趣高潔,自然胸襟廣大,安詳自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禮記.大學》、《論語.學而》引)
道德學問自修,要互相切磋互動。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論語.八佾》)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而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素也者,五色之質也。(《管子.水地》)
子夏監絢素之章。(《文選序》)
故商賜二子,可與言詩。(《文心雕龍.明詩》)
子貢悟琢磨之句。(《文選序》)
儒道所謂修身在於正自己的心。使自己心無邪惡,無邪曲,無惡欲,心正則身正,人正不怕影子斜。
正心在中,萬物得度。(《管子.內業》)
心正則筆正。(柳公權)
儒道所謂齊家,在修其身,有好的家人,必有好的品行,人見之親愛,眾見之精誠。
二人齊心,其利斷金。(《易經》)
一家齊心,眾志成城。
儒道所謂治國必先齊家,如家人都做不好,怎麼能帶動好其他人呢?
出不言之教,做不言之事最好。酒好不怕巷子深,好事自然人知道。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詩經.大雅.文王》)
這是做人的高境界啊!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禍亂,全家遭殃。
自己作好了才要求別人去做好,自己都沒有作好怎麼去要求人家呢?
此謂治國在齊家。
-
14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孔子談正心
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自然一定是懂得修身的人。那麼怎樣修身?《大學》中說得明確:“心正而後身修。”孔子最重視人之正身修己,在孔子看來,為政者由正身而正人,修己者由正心而正身。心正而後身正,身正基於心正,天下無心不正而身正者。一言以蔽之,人的修為應以正心為要。
無論哪個國家,也無論哪朝哪代,似乎管理者們都在為自身的強大而打拼,為社會的良好執行而費心,但是,在孔子及儒家的語境中,使社會秩序規範、社會執行良好其實很容易,自己做到身正就可以了,所以孔子說:“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相反,“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若如此,面對“是”與“非”的選擇,用得著那麼糾結嗎?事情有那麼複雜嗎?可是,現實卻是,不該發生的事情常常發生,令人瞠目結舌的荒唐事一再出現,甚至違背公德、傷天害理的事也層出不窮!
按照孔子的話去推斷,這可能就是“為政者”不能“正”的問題了。孔子一再強調“政者,正也”,說“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孔子看來,舜就是這樣的聖王,他能以上率下,自己做好了,然後上行下效,於是取得了“無為而治”的效果。舜能成為孔子及儒家所推崇與“祖述”的先王,關鍵在於他能恭己正身。
古代聖賢樹立了“正身”的榜樣,人們就應該學習聖賢,遵從聖賢之道。我們若要成為引領社會的“大人”,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君子”,就要對聖賢心存敬畏。孔子說君子要“畏聖人之言”,王陽明說人生第一等事是讀書做聖賢,曾國藩說看一個家庭或家族能否興旺,重要的一點是要看他家的孩子是否讀聖賢書,說的都是人生方向問題。所以孔子說有修養的人要“就有道而正焉”,如果這樣做了,就是“好學”,就是“志於道”。如果人人都能正身修己,自年輕時接受教育或修煉自己“思無邪”,將來就能按照自己的社會角色的要求做好自己,社會的正氣就可期而至。
時至今日,正身的重要性、必要性似乎已經無須多言,問題在於如何修己,而其關鍵就在於“正心”。《大學》的“絜矩之道”、《中庸》的君子之道、《孔子家語》的“三恕之本”都給人指出了具體的方式和方法。人要立志向學,言忠信,行篤敬;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正心,可不是說說而已,它要求人們要有內在的自覺,要有慎獨的自律,要踏踏實實地從最基本的事情做起。孔子希望人們能“正其衣冠,尊其瞻視”,曾子也說:“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其實,無論是誰,都必須在做人與做事上解決“心”之所屬的問題。中華民族一直有“天下為公”的理想與追求,人必須有公共意識、公德意識,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由“心正”而“身正”。
儒家強調“求其放心”,以為“學問之道”僅此而已,是因為人們需要喚醒良知良能,從而安頓自己的心靈。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人有了這些,無論與他人同行,還是獨自行走,一路上總會有暗香隨行。
-
15 # 0西風瘦馬0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是在說先後順序,到平天下時,是不是已經是皇帝了?
一生“誠心正意”夠了!能“格物致知”就能做一個合格的中醫或藥師了。格物致知,知不了一切。
修身幹嘛?為齊家?還是沒離私。有幾個一生治過國的?秦始皇平天下了,成吉思汗平天下了。現在的天下是地球之上,誰平得了?
儒家的“謙謙君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攻我之失者,皆我之師也”不需要多,只要能真正做到,普通人一輩子就夠用了。
儒家就是道家,老子孔子是一樣的得道之人。只是,各自注意力方向不同。
回覆列表
正心”的前提下,透過“修身”來一步一步完成“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其“修身”的起點,也是關鍵點,卻是“格物”。
正如我們前面談到一切“放鬆”的基礎,是“知止”,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也就是說,“止、定、靜、安、慮、得”六個基本次第,是儒學“近道”或“悟道”的基本次第。
如何“知止”?我們回過來思考上文的“得”。一般的理解,可以大致認為是“可以開展一切有利的行為”這層含義。在一定道性基礎上來理解,其本質是在講一種能夠達到“致知”的“大智慧”。注意,這種“致知”的“大智慧”,是在一定的“格物”基礎上達到,正所謂“致知在格物”。其中“致知”的“大智慧”,就包含了“知止”的智慧。
也就是說,不僅“修身”的起點在“格物”,而且“知止”的關鍵,也在“格物”。那麼,“格物”是什麼意思呢?
按照標準的字典解釋,一般認為“格物”就是指“推究事物之理”。而“格物致知”一般字典的解釋是:“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那麼我們要問:“推究事物之理”就能夠“致知”了嗎?
《大學》指出:“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也就是說,不僅“格物”是最基礎的,並且必須由“格物”這個基礎來完成“致知”,然後在由“致知”來完成“意誠”,由“意誠”來完成“正心”,由“正心”來完成“修身”……
因此,《大學》果然又倒過來說一遍:“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修身,修身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按照上述字典的解釋,“格物致知”如果是“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的話,那麼“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就是最基礎的,並此推理,就能得出以下這樣一個結論:獲得知識是“意誠”的必要條件,“意誠而後心正”……
很多人都怕談“修身”,其實是不理解什麼是“修身”,更不理解“修身”與“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間的本質貫通關係。按照字典的解釋,“修身”的含義主要是指:“陶冶身心,涵養德性”。這樣的“修身”定義,比較模糊和籠統,大家沒有抓手。我認為,這樣來定義“修身”會稍微全面些,並有抓手:
格物致知,正心誠意;
調治偏差,增益不能;
陶冶身心,涵養德性;
改造心性,挖掘智慧;
覺悟生命,造化天下。
可以看出,這樣的“修身”定義,不僅比較接近儒學提出“修身”概念的前提,而且也符合儒學將“修身”作為基礎,進而“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核心作用。如果我們大家對“修身”的理解,能夠恢復到這個本來面目當中,恐怕大家就不再會“怕談修身”了。很簡單,這樣的“修身”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因為每個人都必然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夠:快樂、健康、幸福、智慧和美好。顯然,上述的“修身”可以幫助你接近這樣的人生。
如果大家能夠將“修身”與“齊家、治國、平天下”緊密聯絡起來,作為全部的基礎與核心,作為人生信仰與人生事業的基礎,那就更應該將“修身”作為終身大事來抓了。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可以看出,古人不僅是有明確的“修身”目的,而且有次第,還有具體方法。從“格物”到“修身”,再到“治國”與“平天下”,組成了完整的體系化人生目標。當然,全部的起點還是在“格物”上。所以說“格物”是最核心的基礎,也是最頂層的保障,而“修身”是抓手。
有了上述對“修身”的全面理解,則必然了悟儒學在“道、德”層面的全面把握,也必然了悟其對我們各行各業學術技藝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