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風有水
-
2 # 裕裕小劇場
《無雙》優點有許多,但我覺得,真正助推此片獲得如今優良口碑的關鍵,還是結尾接連而至的“反轉”。先說結論吧:影片真正的“高潮”反轉並非李問就是畫家,該片樣式還特別像《非常嫌疑犯》),而是一切塵埃落定後,阮文表示根本不認識李問。當你知道結局後再去倒推,就會發現自己對該片的評價還能更上一層。
影片開始,畫手李問被帶回香港接受審問,他是“畫家”假鈔犯罪團伙“唯一”健在的倖存者,也是警方找到“畫家”的唯一突破口。唯唯諾諾、驚恐萬分的李問因極度懼怕“畫家”而三緘其口,直到“老相好”、國際知名畫家阮文現身為自己作保,他才勉強開口——不過他開始講的都是自己和阮文的往事,直到何督察提醒,李問才說起自己和“畫家”的故事……
當然,事後我們都已知道,“畫家”吳復生的形象是李問根據警隊司機形象編造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回想時,依然認可這個“假故事”的可信性。這種專業性強的內容,要拍得好看還不至沉悶很不容易,有好友說做假鈔那段剪輯,都令他想起了《絕命毒師》裡製毒的感覺。我想,“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也不過如此吧
-
3 # 三更講電影
《無雙》事導演莊文強的力作,他曾獲得兩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編劇,電影一上線就備受關注。故事的焦點集中在故事的反轉,謊言與真相的梳理;對於結局的種種解構和猜測。這足以說明這個劇本又多優秀了。《無雙》的結局其實根本不存在“畫家”這個人,一切都是李問自己編造想象出來的。
其中10個細思極恐的疑問
1.李問跟誰的愛情經歷?警方對落網的李問展開詢問,李問開始回憶他和阮文以前的同居生活,而到後面才知道這段故事都是他編的。那麼這段美好的愛情到底純屬虛構,還是他的真實經歷呢?這就值得深思了。
2.李問和阮文的鄰居關係?在電影的末尾,女警找到陝北寫生的阮文,向其展示李問的照片時,她除了回想起李問是她舊日的鄰居之外,並沒有別的印象,好像她和李問沒有任何感情。阮文和她的未婚夫卻曾經被李問綁架,她的未婚夫更是被殺害,並非沒有交集。而她應該對李問恨之入骨才對啊,好像事刻意隱瞞什麼。
3.秀清和李問的關係?按照李問的敘述,秀清原是被畫家(李問)的仇人將軍軟禁的偽鈔鑑定專家,畫家一夥報復將軍時被李問所救。後來知道她被李問整容成了阮文的樣子,並作為阮文的替身一直留在李問的身邊。但是我們知道李問說的話都不可信,而且像他這樣心思縝密的人,不可能救了一個陌生的女人,就將其留在身邊,以致後來搞出內訌,並最終同歸於盡。那麼秀清和李問是否一早就是情侶關係,是李問將其安插在將軍身邊作為內應?
4.將軍和畫家的父親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將軍出賣了畫家的父親,致使他在荷蘭遇害,這是李問敘述的畫家和將軍之間的仇恨。從將軍和畫家一開始的親密,我們可以看出將軍和畫家父親的關係非同一般,但結合畫家說他的家族三代都沒被抓過,因為他們做事幹淨這一點,我們似乎又可以推斷出將軍出賣畫家之父的原因。
5.鑫叔有沒有出賣李問?鑫叔因為用偽鈔買了古鐘而引起警方跨國追蹤,最終引起殺身之禍。
6.酒店槍戰是內訌還是突發事件?酒店槍戰是電影最關鍵的一場戲,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出自李問之口;另一個是警方的推斷,我們知道這兩個版本都不能全信。但是死亡和存活的人數是可以確定的,死亡的人有一名國際刑警、阮文的未婚夫和李問的手下。
7.阮文和她的未婚夫是被誰綁架到酒店的?這是一個最為困擾的問題,如果說阮文一直是李問想要追求的物件,李問為她建了別墅,並買下她所有的畫,正要對她展開追求的時候,卻發現她已經訂婚,因而生恨綁架了她和未婚夫,這似乎很合理。
8.不能花自己做的假錢是行規,李問自己又為什麼要花假錢因而被抓?不能花自己做的假錢是畫家祖孫三代定下來的行規,鑫叔也是因為破壞了這條行規而被殺。李問原本已經隱居,警察都找不到他,卻為什麼還要出來,花了假錢致使自己被抓?
9.李問是否有雙重人格?李問在審訊室裡虛構了“畫家”這個人物,就是周潤發塑造的高大、英俊、睿智、做事果斷、心狠手辣卻又講義氣的形象。和自身靦腆、膽小且有些自卑的形象形成強烈的對比。他只是單純為了欺騙警方而“創造”了這個形象,還是他本身就具備雙重人格呢?
10. 秀清和李問最後被炸死了嗎?電影最後秀清將她和李問的行蹤出賣給警方,並在被警察包圍之時引爆了船,和李問同歸於盡。整部電影都籠罩在如此撲朔迷離的故事之中,需要自己去抽絲剝繭,特別是結局的部分。
-
4 # 好哥侃電影
電影《無雙》結局什麼意思?其實可以這麼說,要看這部電影還有沒有續集這麼一說。雖然郭富城與張靜初二人最終被炸,但是並沒有一個結尾。就像是電影裡面,張靜初本來就是一個替身,他也是起死回生。
作為一部高分的推理懸疑動作片,這也是港片近年來為數不多的一部讓人深思熟慮的一部作品。雖然港式風格的片子還是一如既往,但是不得不說,港片還是有一點味道是內地拍不出來的。
雖然整個電影看起來就是郭富城在講故事,但是其中還是有很多的疑點可以去挖掘的,特別是郭富城與張靜初二人的關係。
-
5 # ZMZJ勵志奶霸
你好,為了回答您的問題特意又一次的看了一遍,^_^ 以下是我的一點看法,大家一起探討。
1.周潤發與郭富城到底是什麼關係?
周潤發的實際身份是警方(押車的小警察),從影片郭富城(李問)在車上看後視鏡時,女警察問"在看什麼"的伏筆以及後來導演交代的後視鏡裡發哥的臉出現均可證明。至於為什麼發哥(小警察)從車上下來看起來"很危險分子"的走進了警局,並被女警察在後面緊張的追擊,個人認為是為了營造和鋪墊劇情反轉的手法。
郭富城(李問)是"真畫家",在做口供時虛擬了"吳復生"(假畫家,周潤發飾),目的是將自己描述成一個被"極度危險分子"強迫做壞事的弱勢且有良心的罪犯,從而讓警方對自己掉以輕心,將全部的重心放到找出"假畫家"上。
往深分析的話,我認為電影這一段呈現了男主雙重人格的一面,在男主口供畫面中,"吳復生""李問"兩個角色其實是他心中兩種性格。口供中"李問"代表著自卑、懦弱、不認可自身犯罪的一種心理,"吳復生"代表著心狠手辣,做事幹脆利落的一面,在回味時將"吳"的兇狠和"李"的退縮當成男主兩種心理的博弈或者說是心態來看(雖然是編故事,但肯定也會基於真實發生的情況),會對電影明晰很多,這種心理有幾處真實線的佐證供揣摩:
1.畫面後期交代了男主最開始都是遠遠看著阮文,不敢主動追,甚至不好意思打招呼
2.帶著秀清去看阮文畫展,快被發現時蓋著秀清的臉匆匆逃離
3.鑫叔對著早期的李問(當時還沒做起來相對落魄,可能是因為父親剛被殺)說:好好掙錢吧,別想成為主角,緊接著畫面是"郭隔窗眺望"
4.後面李問和秀清在房間表達有些時候真的一輩子也得不到,假的儘量去愛也差不多的意思(可以看出郭單戀阮文很深,類似於女神遙不可及的感覺)
口供編故事的畫面中的部分細節,反映了"吳復生"是心理博弈中惡的那一面:"吳"經常說我一次次救了你(李問),為什麼帶他去犯罪反而說救了他呢,個人覺得應該是內心惡的一面對"善"表達就是要心狠手辣才能一直不被抓。另外真實線李問對鑫叔開槍後收屍的表現也可以對比看出他當時肯定也是艱難抉擇。
前期一直是"惡"壓制"善",直到為出現了阮文綁架事件時,"善"為了保護阮文對"惡"開了數槍,全片的氛圍發生扭轉。我的看法是這裡凸顯出阮文在男主心中的地位,是心底想要保護的人,也與真實情況下拔槍對著秀清相呼應。
2.真假阮文的關係?
這是我覺得本電影最有意思的一條線。
阮文是一個無辜的藝術家,在真實線中的李問透過玻璃遠觀她、畫展上蓋住秀清的臉慌張跑掉都可以支撐片尾"他只是個鄰居"這句話,因為他們確實沒有過深的接觸,故事裡的情人關係都是李問的臆想而已。她和代理商男友快結婚了卻無辜被綁架,匪徒內訌亂戰中男友被殺,自己愛的人被殺後到深山中靜養,這才是真實的阮文發展線。網上有一些阮文才是大boss的說法我覺得過分解讀了。
假阮文(秀清)是反轉的關鍵點,我覺得為什麼電影名叫《無雙》,指的不是編故事情節中的"周潤發"和"郭富城",而是指代阮文和秀清這兩個面貌一樣的女人。先說人物定位再一一解析,秀清是團伙的二號人物,確實是李問在金三角救下並且整容的,後期作為"大嫂"地位慢慢越來越高,到內訌時甚至有兩個馬仔站隊,以及最後帶著一幫大佬去救人可以證明。
從時間順序來看,李問在金三角救下秀清,並且因為迷戀阮文給秀清整了個一模一樣的臉,後來不管是秀清是假鈔專家也好、長的像阮文也好反正是上位成了二號人物,與李問一起在幕後掌握交易資源(帶的一幫大佬等)。在畫展上發現自己整的和阮文一模一樣當場炸了,嫉恨心讓她綁架了阮文夫婦,讓李問做個抉擇,然後李問拿槍指著她,團隊內訌突突突後剩下阮文、秀清、李問三個沒死,秀清李問逃離現場,阮文被女警察後來送去醫院修養後去深山畫畫。秀清和李問逃去泰國後,李問被秀清舉報入獄,在獄中寫信給秀清表白,並導演她扮演阮文救自己,成功救出且上床後讓秀清認清自己始終是個替代品而不是真正被愛,導致了秀清最後抽著煙含著淚決定跟李問殉情。
秀清這條線有好些電影裡沒說要腦補的地方:---------①為什麼秀清要綁架阮文夫婦讓李問開槍?這個很容易理解,女人的妒忌心導致畸形的愛。有我沒她、有她沒我(呼應無雙),而必須讓李問開槍才能證明自己更重要。我認為電影中李問編的故事肯定也有現實中對應的影子,"吳復生"前期對應的是李問心中惡的自己,在阮文被綁這個時候開始則對應著秀清。在酒店秀清逼迫李問殺阮文,雖然前期一直"惡"戰勝了"善",但是這一次對著李問心中最神聖的阮文,"善"開槍幹掉了"惡"(心理鬥爭),最後阮文沒死。----------②為什麼兩個馬仔拿槍指著李問,厚唇女對著秀清?從秀清對李問的感情來看應該是不會綠了他(雖然很多黑幫片小弟跟著大嫂造反原因是這個),那麼一個可以講圓的理由就是,李問在故事中的那個威風凜凜的"吳復生"根本就是自己塑造的威風形象,大嫂秀清已掌握核心交易資源,而馬仔的地位也不是那麼低(內訌時李問看到他們拿槍指著自己說的是大家兄弟一場你們居然拿槍指著我?與故事裡吳復生被槍指著的魄力形成鮮明對比),李問殺鑫叔後人心開始散了,兩個馬仔在遊艇上已經被女警察看到臉,屬於危險因素,發展下去大機率可能會被除掉,看到李問拿槍指著團隊二號人物可能也有自保心了,大家一起一衝動就突突突了。----------③為什麼李問幹掉了站在他那邊的厚唇女?厚唇女準備幹掉秀清(存在厚唇女嫉妒秀清上位的可能),雖說是"代替品"但李問也不想秀清死,情急捅死了厚唇女,最後是李問保護阮文或者警察來了的原因(自行腦補),阮文獲救。----------④為什麼李問被捕?是秀清舉報的,馬路對面看著李問被抓,為什麼舉報可能是因為李問想去看看處於失去自己最愛的人的阮文狀況怎麼樣,秀清對李問很失望實施了報復。-----------⑤為什麼秀清來救李問,又為什麼最後還是要一起死?秀清對感情的追求更極致,李問在給她的信裡畫了一張她毀容前的畫像,打動了她的心,因此她來營救。在錄口供時李問說"我在信裡寫的很清楚我最愛的是你啊",其實信裡寫的就是對秀清的表白,但是這個表白是違心的,是為了哄秀清原諒自己把自己帶出去。而後來上床後李問說的"畫的這麼像是因為天賦""我們得不到最好的,有個代替的也很好""你讓我整成什麼樣就什麼樣",讓秀清徹底明白她得不到她想要的愛,決定同歸於盡。
3.男警察與女警察
男警察被幹掉是因為被厚唇女發現鑫叔被跟蹤,然後鑫叔介紹了馬主教給李問(可能轉臥底了,弱點是家人),李問又查到鑫叔用了假鈔,知道確實被警察盯上了,所以幹掉鑫叔、男警察。
男警察死之前留了打火機給女警察,裡面有一張約會的留言,女警察一直保留且依然懷念男警察(口供時候用打火機敲桌子,口供完質疑她認為用情不專的"阮文",打火機是他們第一次相識的特殊物件,在電影中多次出現)。這條線解釋了為什麼女警察一直鐵了心要找出畫家,甚至做偽證逼李問開口。因為她的摯愛被畫家殺死,而案發現場有兩個罪犯跑了,一個被抓那沒被抓的一般都是幕後的大boss。在這裡很大程度也是被李問給誤導了,因為只有自己假裝要崩潰的汙點證人指證大boss才有機會繼續和警方周旋下去。
4.畫家到底是指的誰?
我的三個解讀:①這只是個代號,對於各地犯罪集團這是超級假鈔"像真畫"的幕後交易者代號,前期掌握交易資源的是李問一人,後期應該是他和秀清一起"夫妻檔"。②警察眼中除李問外的另一個罪犯,那這個罪犯是秀清。③犯罪團伙的實際領隊,那從幾個導演交代的真實線來看前期就是李問帶領團隊搶油墨,扛槍大戰金三角以及處決鑫叔,可以看出李問是團伙的一號人物,那麼他就是"畫家",只是後來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
6 # 影視圈焦點
無雙》的故事處理手法也是如此,整部電影可以分成李問敘述的故事;現實時間軸發生的故事;警方推斷和警方視覺的故事三部分。而觀影過程應該注意的是,只有現實時間軸發生的故事才是真實的。因為現實時間軸部分只佔了很小的篇幅,從這一部分故事來重構整個故事真相顯然遠遠不夠,我們就必須從李問敘述部分和警方推斷部分中尋找蛛絲馬跡,才能更接近事實的真相。這其中有10個細思極恐的疑問值得玩味,從這些疑問中完全可以構築成多個版本的電影故事。
1.李問的撒狗糧式回憶殺,到底是他跟誰的愛情經歷?警方對落網的李問展開審問,審訊室裡除了負責審訊的女警和李問本人,還有坐在一邊旁聽的秀清(開始都以為是阮文)。李問開始回憶他和阮文以前的同居生活,而到後面才知道這段故事都是他編的。但是在女警打斷李問回憶並表示“不想聽”的時候,一旁的秀清說:“可是我想聽”,可見她是聽得津津有味。那麼這段愛情經歷到底純屬虛構,還是他真的經歷過的愛情呢?如果是真的發生過,那麼是跟誰的愛情呢?是李問一直暗戀的物件阮文,還是由他和秀清的愛情經歷加工而來。想想就值得大家品味。
2.阮文和李問真的只是鄰居嗎?電影的最後,女警找到正隱居在陝北寫生的阮文,向其展示李問的照片時,她除了回想起李問是她舊日的鄰居之外,並沒有別的印象,貌似她和李問之間並沒有任何感情關係。但是阮文和她的未婚夫卻曾經被李問一夥綁架,她的未婚夫更是被殺害,並非完全沒有交集。且她應該對李問恨之入骨才對,看到李問照片時的反應明顯不對,像是刻意在隱藏什麼。網上有一種說法,李問的屌絲屬性根本搞不起來如此高素質的犯罪團伙,阮文才是幕後大Boss。
-
7 # 大東剪輯66
開放式結局,有很多種結局,看你怎麼理解,你可以理解為是郭富城編造出來的,也可能是真的,發哥找了個替罪羊而已,最後女主說根本不認識郭富城的時候才明白,郭富城一直暗戀女主,得不到就慢慢變態了。
《無雙》整部電影可以分成李問敘述的故事;現實時間軸發生的故事;警方推斷和警方視覺的故事三部分。而觀影過程應該注意的是,只有現實時間軸發生的故事才是真實的。因為現實時間軸部分只佔了很小的篇幅,從這一部分故事來重構整個故事真相顯然遠遠不夠,我們就必須從李問敘述部分和警方推斷部分中尋找蛛絲馬跡,才能更接近事實的真相。這其中有10個細思極恐的疑問值得玩味,從這些疑問中完全可以構築成多個版本的電影故事。1.李問的撒狗糧式回憶殺,到底是他跟誰的愛情經歷?警方對落網的李問展開審問,審訊室裡除了負責審訊的女警和李問本人,還有坐在一邊旁聽的秀清(開始都以為是阮文)。李問開始回憶他和阮文以前的同居生活,而到後面才知道這段故事都是他編的。但是在女警打斷李問回憶並表示“不想聽”的時候,一旁的秀清說:“可是我想聽”,可見她是聽得津津有味。那麼這段愛情經歷到底純屬虛構,還是他真的經歷過的愛情呢?如果是真的發生過,那麼是跟誰的愛情呢?是李問一直暗戀的物件阮文,還是由他和秀清的愛情經歷加工而來。想想就值得大家品味。
-
8 # 一江夜雨
“畫家”是李問杜撰的角色,也成功的誤導了警察的偵探方向,從整部電影來說也誤導了觀眾的判斷
一、捋一捋開頭的線索
㈠
先從警方的通報開始,這些都是確定發生的事:
A事件.兩年前2月2日,加拿大公路,中央銀行7個護衛被殺——搶劫油墨事件
B事件.同年6月,金三角馬林游擊隊,82死,157傷——畫家大戰將軍事件
C事件.去年9月10日,屯門染廠縱火謀殺案——處理鑫叔
D事件.幾個小時之後,加籍騎警李永哲(女警男朋友,搶劫油墨事件的親歷者),畫商駱文(真阮文男朋友)被殺
同時,發生“畫家集團”內鬥,林麗華,沈四海,王波,死亡。
警方通報生還兩人:李問和畫家……
實際上從電影開始的警方通報開始,李問就在構思的他的陳述了,他要把警方掌握的資訊編到他的故事裡,亦真亦假,才更加難辨真假,也符合李問高超造假的能力……編故事當然是造假,高階的故事是連警方也能欺騙的,符合人設!
!
㈡
接下來的鏡頭很有趣了,從畫面中獲取的資訊是警方非法取證栽贓陷害李問,讓他就範供出“畫家”,注意臺詞是:尖沙咀酒店槍殺案,現場的面板和毛髮,經過化驗和李問的完全吻合……等等,警方正式起訴謀殺。然後,李問爆發了,並說:證物是假的。正常人看到這裡,都相信李問的描述。關鍵是女警的話也起到了迷霧的效果:“傢俱是真的,床單是真的……我們能做到有多真,你應該清楚。”好了,到這裡看起來坐實了警察的假證據。
二刷時,再看這一段:證據肯定是真的。唯一的問題是警方無法確定的“畫家”的身份,警方怎麼知道“畫家”在場……另,警方還真是配合李問,一起演戲欺騙觀眾,當然是各懷鬼胎,大家一起把假的演成真的。
㈢
接著假阮文出場,帶著幾個大佬,要保釋李問。
看完電影之後,可以知道,假阮文是真秀清,她是被李問在牢裡寄得信帶來的。然後,假阮文配合李問又演了一齣戲,造假成性的人必須用謊言掩蓋謊言。
警方在通報案情時,初步介紹了一下偽鈔成員的資訊:澳門人吳鑫(鑫叔),林麗華,越南華僑沈四海、王波。結合後面李問的敘述,我再豐富一下資訊:
吳鑫——鑫叔,電版師傅,因為壞了行規,被殺全家。
林麗華——華女,管家,要殺秀清的時候,被李問所殺。
王波——Bobby,沈四海——四仔,運輸部,保安部,其中一人後期斷手,最後都被射殺。
二、下面正式進入李問的表演時間
為了敘述方便,李問敘述的畫家稱之為偽畫家,李問稱之為真畫家。
⒈李問與阮文的交往——假
“我和這位阮文小姐,在溫哥華認識的,我們剛剛出道,可是沒有人買我們的畫……”
和阮文的交往,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關於李問經歷的部分難辨真假,我傾向於相信。李問學畫,想從事藝術工作,但因為天賦點點錯了,點到了“複製眼”上,只能從事造假的工作…但是這又和他所描述的畫家三代造假幣有衝突…“三代偽鈔”有點假了,後述。
真實情況:鄰居,從阮文對李問的態度可以看出,李問暗戀阮文,僅此而已。而且,此時李問已經開始生產假幣。鑫叔的一段話可以補完這裡的情節:
“拼命賺錢吧”——這時,李問錢不多
“賺到錢你怕沒女人”——這時,李問沒有女人
“記住,你和世界上所有人一樣是觀眾,主角,沒你的份兒”——電影的“眼”,也是解讀李問的關鍵所在!
另,感情段落被女警叫停,卻被假阮文支援。其實,這段描述關鍵塑造了痴情的“李問”,和他後來參與造假的“身不由己”。假阮文聽得津津有味,也不知道這段詞李問有沒有和她對過…不過我想,假阮文聽得時候應該是哀莫大於心死…偽鈔大王“畫家”在面對不可得的愛情時,也只能依靠幻想了!
再另,李問也真的會給自己加戲,把自己想象成真阮文和他老公之間的障礙,真夠給自己貼金的……做不了擁有愛情的男主角,只有靠YY了。
⒉李問與畫家的第一次見面——假
真實情況:李問的鬱郁不得志,李問仿製名畫,李問被畫家發現,直到李問被畫家帶入行,全都是假的。李問如此的敘述,是希望把畫家這個人物立起來。印象比較深的是偽畫家的極端毒雞湯:
裝逼金句:
⑴三代做假鈔,從沒有人坐過牢,因為守行規,只做批發,賣家有權有勢,保護我們。(行規很重要)
⑵我出產的超級美金,是世界上最多人喜歡的像真畫。(“最多人喜歡”,畫家的主角情結)
⑶只看到黑跟白的人永遠都是失敗者。
⑷辦完了事,我幫你把她(阮文)追回來(畫家的阮文情結)
⑸你可能不知道所有能成大事的男人都是為了女人,我父親說過,放棄愛情的男人沒一件事幹得好。
⑹我是極少數不為了女人而活的男人。
為發哥鼓掌,這個逼裝得100分,估計在給畫家編個女朋友出來,可能會露餡,所以李問乾脆了讓畫家單身……
引出前半段的重點:仿製新美鈔——這肯定是真的。佩服香港導演敬業的態度,把印美鈔的部分拍得這麼專業,微縮印刷,變色油墨,無酸紙……看得一愣一愣的。印象裡,這是首部直接描述印鈔部分的電影吧,牛!
然後,進入印假幣的環節,除了表現專業性之外,這裡還重點刻畫了鑫叔(家人),透過鑫叔的嘴側面補充了畫家的資訊。
⒊A事件.李問與偽畫家的第一次矛盾,搶劫油墨——搶劫殺人本身是真
從警方描述和劇情閃回中可以確定:李問炸燬的油墨車,殺了人(7名護衛)。
李問敘述的真實目的:凸顯故事中李問的無奈與偽畫家的兇狠,當然我們知道兇狠的是畫家自己。
特別之處:李問的敘述中,特別提到了開始時他們沒有想到殺人,只是後來護衛的開槍才導致李問起了殺心。
從故事的講述角度,這段敘述有些多餘。我傾向於這個開始不殺人的計劃是真的,畢竟是假幣團伙,鬧得事越小越好。同時,這個故事還引出了加籍騎警李永哲的一條故事線,不過這條線的感情部分實際上的可有可無。
有趣的部分:李問的描述中,假畫家先帶李問到阮文的家還鑰匙(李問的敘事還是比較清晰的,阮文是他敘事的線索),然後直接給槍,開搶。搶劫的過程太不合理了,為啥要帶上什麼都不會的李問,為什麼還要給李問槍,畢竟他沒有開過槍。當然,看完電影你就知道了…
請記住這裡鑫叔有一句吐槽:只剩兩桶油了,死性不改,怎麼做大事。這句臺詞很突兀,不像李問描述中的鑫叔能說出來的話。我傾向於相信鑫叔真說了這句話,結合最後鑫叔的吐槽“記住,你和世界上所有人一樣是觀眾,主角沒你的份兒”,可以看出真實的鑫叔和李問描述中的鑫叔有很大不同。
金句又來了:
⑴一個正常男人對著最大的女人,不撒謊怎麼能過一輩子。ORZ
⑵我帶你上了這個舞臺,不但要做男主角,還要做阮小姐的男主角。(李問的主角情結真得很嚴重,估計小時候缺乏家庭的關愛,一直被忽視,才會形成這種扭曲的人格)
⑶你放棄她,等於放棄你自己,我不會放棄你。(估計這是李問的心聲,他嚮往真的,但他沒有能力得到真的,於是他造了個假的——秀清)
⒋B事件.假幣團伙大戰將軍,分開說:
大戰——真的
戰鬥的動機——不確定。首先,對於李問所敘述的“三代都做偽鈔”,表示懷疑,畢竟開始階段加拿大的沒落片段在那擺著了,做偽鈔的父親就不留點什麼給兒子。當然,也有父親被殺,偽鈔生意沒落的可能。
真畫家和將軍的矛盾應該是將軍想要直接要印新美鈔的方法,還是利益的問題,不過真畫家肯定也做好開戰的準備了。
另,看電影時,在這段很齣戲。一是發哥太帥了,看著發哥開槍的片段,小馬哥時代的人一定會有片段在腦海裡久久回味,這段是加分的情懷。二是假幣團伙戰鬥力也太強了,發哥就算了,就算他一把手槍幹到最後我也認了,但偏偏這段戲的前面與後面都是寫實的細節,然後來這段勇闖“將軍營”的戲還是覺得有點過了。
但電影結束之後,再回味一樣就感覺不一樣了。真畫家可以做好萬全的對策,在去“將軍營”大殺四方。
報仇也好,生意也罷,打是真打了,殺也是真殺了,最重要的是,引出了秀清…
⒌C事件.假幣團伙查內鬼——真,殺全家。
鑫叔這個角色其實很有意思,在李問的敘述中,他是和李問的關係最好。因為警方已經掌握了鑫叔的情況,所以李問關於鑫叔私人的情況的描述一定是真實的。鑫叔和李問相處的時間應該是長的,畢竟加拿大時小房子裡,鑫叔已經和李問公事了。鑫叔用假幣,破壞了行規,被加籍騎警李永哲跟蹤發現,被李問殺,被殺全家也都是真的。
在真實的片段閃回中,李問不僅大叫著“行規就是行規”,殺了鑫叔,還往他身上澆了汽油,這個片段中李問的臉上是痛苦,是不捨,當然也說明他的狠!畢竟鑫叔是和他一步一步發家的夥伴(應該還不止這樣,但是電影裡的資訊不夠)
⒍D事件.假幣團伙內訌——事情真,結果假。
警察作為主教要引出畫家這段,肯定是真實發生的。不過同時發生在畫家遊艇的場景肯定不像李問敘述的那樣…真實的部分,應該是李問發現了鑫叔壞了行規和主教就是警察。到賓館槍戰的部分,槍戰真實發生了。槍戰的直接誘因是秀清綁架了阮文和她老公,要和李問攤牌了。可以看出,秀清很愛李問,當在真阮文畫展中看到阮文的畫像時,內心就扭曲了,徹底瘋狂了。
“你要我變成她,你先解決她……”,這不就是神經病麼?
然後,奇葩的一幕發生了:李問拿槍指秀清,Bobby和四仔拿槍指著李問,華女拿槍指著Bobby和四仔,李問質問“兄弟一場,拿槍指我”,然後開始互射!是不是感覺有點亂,梳理一下:
①塑膠兄弟情,李問,Bobby和四仔從後來真實片段閃回中,可以看出解決水印問題的時候他們就在一起了,秀清是大戰將軍之後才加入的。然後,Bobby和四仔為了秀清居然拿著槍指著李問,正義感爆棚,還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感覺李問的頭上有綠光顯現!
②華女起來欲拿刀刺秀清,李問馬上用刀刺死了華女。推理一下,華女愛李問,李問愛秀清……我這推理的什麼鬼,瓊瑤阿姨出來再編編吧。
這段處理得不清不楚,動機和行為都沒有交代清楚。
另外,我不太同意真阮是畫家,假阮是畫家,甚至YY鑫叔是畫家之類的。第一,誰是畫家都有邏輯漏洞;第二,電影的線索裡,明示和暗示都沒有;第三,純YY,就拋開電影,那是同人…正常的邏輯,應該是以電影裡給出的片段作為佐證。
最後就是李問泰國被抓,這麼牛X的人,怎麼就會在泰國被抓了呢,這可能是香港電影裡泰國警察最牛X的一次了吧。
⒎假阮文保釋真畫家
疑點: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大咖保駕護航……?
三、最後聊聊李問
李問在描述時,說了很多“畫家的金句”,有關於成功的,有關於女人的,畫家在李問的描述中富有魅力,這一定是李問的真實性格的投射,這些金句一定是他內心的聲音。
真實經歷中,相信李問是學藝術的,相信李問沒有創造力,但他有高超的造假能力。當他在造假方面一騎絕塵時,正強化的反覆加持,讓李問造假成性,他是真得相信事情做到極致就能成為主角,哪怕是造假,以至於他整個人都生活在造假中,連女朋友居然也是“假臉”。我們都知道,假的真不了。但是“以假亂真”呢……
關於“主角”,李問這個角色有很多的糾結:
他愛一個女人,不敢表達,觀眾心態。
他領導一個造假幣的團隊,絕對的主角。
造假幣是犯罪,他只能低調,做不了主角。
他又渴望事業成功,贏得阮文的芳心……
所以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人。
回覆列表
觀眾要相信哪個故事才是真的,或者兩者都是虛構,故事的真相還有第三種可能,這才是電影留給觀眾思考的部分。
《無雙》的故事處理手法也是如此,整部電影可以分成李問敘述的故事;現實時間軸發生的故事;警方推斷和警方視覺的故事三部分。而觀影過程應該注意的是,只有現實時間軸發生的故事才是真實的。
因為現實時間軸部分只佔了很小的篇幅,從這一部分故事來重構整個故事真相顯然遠遠不夠,我們就必須從李問敘述部分和警方推斷部分中尋找蛛絲馬跡,才能更接近事實的真相。
這其中有10個細思極恐的疑問值得玩味,從這些疑問中完全可以構築成多個版本的電影故事。1.李問的撒狗糧式回憶殺,到底是他跟誰的愛情經歷?警方對落網的李問展開審問,審訊室裡除了負責審訊的女警和李問本人,還有坐在一邊旁聽的秀清(開始都以為是阮文)。李問開始回憶他和阮文以前的同居生活,而到後面才知道這段故事都是他編的。但是在女警打斷李問回憶並表示“不想聽”的時候,一旁的秀清說:“可是我想聽”,可見她是聽得津津有味。那麼這段愛情經歷到底純屬虛構,還是他真的經歷過的愛情呢?如果是真的發生過,那麼是跟誰的愛情呢?是李問一直暗戀的物件阮文,還是由他和秀清的愛情經歷加工而來。想想就值得大家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