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一小道
-
2 # 崇山峻嶺175698154
農曆的十二月為臘月,臘月的由來是由臘日轉變而來,臘日是祭祀天地百神及宗親神靈的日子。後來就把這一天定在大年三十除夕之時。提起進了臘月過年的風俗,不由構起我童年的回憶……。臘月二十三即為小年,灶王爺上天彙報工作的日子: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灶王爺乃一家之主,主管家中一日三餐:老少樂歡。和門神分工合作防火防盜:闔家平安!
臘月二十四大掃除除舊迎新。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都福都福。臘月二十六殺豬煮肉。
二十七殺鴨雞。二十八貼春聯。二十九蒸饅頭。
臘月三十請家堂(即祖先神靈)設天地眾神位,擺供品燒紙點香燭跪拜叩首。拉鞭放炮,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一年歲尾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結束。
明天即明年:永珍更新!!!
-
3 # 福自福地來wjf
農曆臘月的來歷。臘月又別稱涂月,嘉平月,季冬月之謂。
其農曆月份的來歷,均有其象徵性的意義。有以植物為象徵的,有按季節列次序的,有按傳說取美好的,有因國家行政而命名的,也有以日月交替或陰陽變更而取名的。
今一年四季且不論,單說十二月之別。
古時,夏朝以正月初一為歲首,即元旦。謂之正或元,均為初,始,端之意。在商代,以十二月初一為歲首,周時,又以十一月初一為歲首。到秦統一六國後,又以農曆十月初一為歲首。到漢武帝時才又恢復了夏曆制,以正月初一為歲首並一直沿用至今。
新春為始,為端,為正,所以一月便叫正月。
十二月,為歲末之月,為冬春交替之月。為涂月,塗者除也,除者去也,即此月將要脫離舊年凡塵去迎接新春的到來,是為塗。
又為嘉平,其原自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而更臘嘉平為嘉平月,其懷揣期望與美好之意。
而十二月何為臘月,它的來歷來應是自夏時及五帝的上古時期,因為年是從那時開始的,有年便有月,所以我這樣認定。但此稱呼是為漢朝開始的。那時,民間以一年十二個月。一元復始方為正,新春一月為正月歲首。十二個月為一年,而第十二個月為歲末為歲終為歲去。上古社會以神為尊,人們遵從自然與陰陽,遵守天地之道來求得萬物之合和,以達到上天的佑護與賜予。希望得到吉祥,平安,興望而順隨。當一年終結時,天地要更新,冬春要更替。臘月萬物入藏而待春生,且諸神迴歸之月,不再外遊,以次來享受人間煙火,人們以求得新春有吉瑞和賜予。所以人們便以歲末以祭神,其時間即為十二月初八日和大年三十,而二十三是專祀灶王的,與祀諸神無關聯。人們敬神畏天地。祭祀必用祭禮祭器,而祭禮供品多為豬羊牛全身(頭,腿,尾)而上供用以以表虔誠之心。因此人們便會去獵獸。再到諸山或泰山中,河王廟,土地廟,皇家祭祀臺(那時還未有寺廟)等來祭祀神靈。過後開始人們玩火把,敲竹槓,敲盆,跳花臉舞和跪拜等。以求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所以這個月便為祭月。而臘者,意為在這個月份裡獵獸以共祭祀。後人把獵字的犭邊去掉安上月邊便形成了一個臘字,這是會意之字,所以後人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了,而初八也為臘八了。
至於風俗,即使在古代各地可能也不相同。四夷與中原更有差別。
總的來說,古今俗語,入進臘月都是年。在臘月裡,人們訂婚,結婚可以不擇日期,除了楊公忌以外,什麼都不忌諱了,每天都可用,當然這是俗風,並不完美。
臘月一月,處處鞭炮響,處處玩社聲。人們盡情的逛街遊玩趕廟會。人們在家盡情的準備年貨。做著新衣新鞋,戴著新帽。入進臘月,是孩子們歡樂的世界,憧憬著孩童時代的美好與願望。
臘月裡,人們一切講究完美。該生氣也不能生氣,不磨嘴,不吵架,不打爛東西,不撕衣被。臘月買羊不買豬和雞,以求吉祥。臘月裡,家裡早晚一爐香,要謝天謝地謝三光。一年中,人們講究有頭有尾,有始有終,所以正月和臘月對家庭的影響十分重要。
臘月裡,初八吃米飯,敬土地。進入臘月二十日,各地習俗,地方集市開始亂集了。即是平常買賣的街市中,地方不再固定人位,誰都可佔,可以放,可以買賣,任何人不可干涉。一年只有這十天,過後又恢復元狀。二十以後,大集市相當熱鬧,一天不斷人和物。自二十三小年後,二十四是家庭大掃除,裡外收拾乾淨以迎新年。二十五,農家要磨豆腐了,二十六要割塊肉了,二十七要殺小雞了,二十八要貼嗄嗄(門神與對聯)了,二十九要蒸饃饃了,年三十就要包扁食了。大年初一孩子們就要發壓歲錢給大人們叩頭了。
在過去,還有一句俗語:啥花啥花你擺急,年三十還有個窮人集。是說人們在二十九之前已把年貨備齊了。只有窮漢人家才只能等到三十這一天,去集上瞅個便宜再買點薄貨以供簡單過年了。
-
4 # 跨界心視野
《一》農曆的十二月為臘月,關於臘月的由來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
1.臘月同蜡月,古代沒有電,年底辭舊迎新,祭祀祖先、聖靈保佑,需要製作大量蠟燭和點蠟燭,前前後後將近一個月,因此12月,就叫臘月。
2.年底儲備過年,因為食物籌備多,時間長了會變壞,就需要臘制,因為整個12月都在臘制食物籌備過年,久而久之就把農曆12月叫臘月。
《二》提起進了臘月過年的風俗,各地略有差異,但大體相似。
臘月初八,為臘八節,煮臘八粥!
臘月初九,買酒釀酒!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灶王爺!
臘月二十四大掃除除舊迎新。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都福都福。
臘月二十六殺豬煮肉。
臘月二十七殺鴨雞。
臘月二十八貼窗花。
臘月二十九蒸饅頭。
臘月三十除夕拜祖先!吃團圓飯!熬夜!
除夕夜,24點放煙花,一年歲尾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結束!
-
5 # 微笑善
辭舊迎新,在春節的喜慶日子裡,人們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與經濟儲備,對於平時工作太忙碌沒有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所以,老百姓根據實際生活中的需求,研究出了這一比較特別的節日民俗,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老百姓的生活規律與民俗是不可分開的。
臘月二十五
農曆臘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
臘月二十五是中國農曆的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五的俗稱;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農曆臘月二十五的傳統習俗
糊窗戶
臘月二十三祭了灶,臘月二十四掃完了房子之後的臘月二十五,我們就該糊窗戶了。家家戶戶“糊窗戶”可不光是為了“對付”諸位神仙,更多的,還是自己看著順眼。誰不想在被修飾得煥然一新的環境裡過新年啊!
糊紙窗
做豆腐
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說起來,這“臘月二十五,豆腐的“腐”與幸福的“福”諧音,因此豆腐代表著祈“福”
做豆腐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禎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接玉帝
千燈節
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幹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幹卓拉”去廟裡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遊藝活動。
千秋燈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趕亂歲
照田蠶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照田蠶
看完上面的文章,我們也才知道農曆的臘月二十五還有這麼多的民間習俗和活動,各個民族的節日文化真是豐富多彩,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果然是博大精深!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年”,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現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沒有人理會他,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噼裡啪啦”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開啟,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廣泛流傳,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傳說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傳說早在新石器時期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年”,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現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沒有人理會他,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噼裡啪啦”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開啟,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廣泛流傳,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有說“春節”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臘祭)。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舊歲交替之際慶祝豐收和祭祀祖先的風俗活動,可以認為是“年”的雛形。但“年”的名稱出現卻較晚,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曆法(在歷史上的不同朝代,年的時間不一樣。夏代以一月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為歲首,周代以十一月為歲首,秦代以十月為歲首。西漢時,漢武帝下詔推行太初曆,才明確規定一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年的時間到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漢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繼位,決定重修曆法使之統一,司馬遷建議創立了太初曆,把春節定在孟春正月。今日我們所採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後,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但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的年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以固定的日子沿襲下來。
來歷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 這是中國民間歷史最悠久、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漢族和滿、蒙古,瑤、壯 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漢族過春節,時間較長,一般從農曆臘月初八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為止。
春節大約有三四千的歷史。原為農曆的元旦,即人們通常說的過年。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 叫“元日”、“新年”、“正旦”、“歲首”、“三元”、等。1911年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據考證,春節成為正式冠名就是在辛亥革命以後。1911年10月武昌起義,12月31日革命黨人的湖北軍政府在釋出的《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曆的通諭》中,明確的將(農曆的)年節稱為“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正式成立,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進一步明確了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真正被廣為流行至今。
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等則流傳了下來。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鍾馗、秦瓊、敬德)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庚寅年新年賀圖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儺舞跳鍾馗、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過春節,燃放爆竹,在門窗上張貼字畫祈福、裝點居所,是這個節日最普遍的習俗。
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華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
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裡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隻天雞,說是當太陽剛剛升起,第一道Sunny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象徵著天雞。 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去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每年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刻木頭的重明鳥,或者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令其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子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
中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貼畫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貼門神朱仙鎮木板年畫“對臉門神馬上鞭”
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
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不是神茶、鬱壘,而是古代的一個叫做成慶的勇士。在班固的《漢書·廣川 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陝西西安戶縣鍾馗故里歡樂谷的“唐。賜福鎮宅神君鍾馗”和秦叔寶、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遊記》中敘述就更加詳細,“涇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犯了天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徵為監斬官。涇河龍王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徵與之對奕。沒想到魏徵下著下著,打了一個盹兒,就魂靈昇天,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將秦叔寶貴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
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琢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年畫“年年有餘”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鍾馗賜福鎮宅》、《鍾馗日曆表》、《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貼掛千
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世家大族用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隔年飯
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
-
6 # 我從山中來570328
農曆的十二月叫臘月。
傳說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把十二月稱為臘月。還有一種說法,每年的十二月是祭祀的日子,祭祀用蠟,蠟和臘同音,所以把十二月叫作臘月。至於臘月的真正來歷,只能有歷史學家考證,咱說的也只是傳說。
各地的風俗習慣不一樣。我們這裡的風俗,臘月初一大路齋,在大路上擺上貢品,上香化紙,祭路神。這幾年買車的多了,又多了一個專案,祭車神。
臘八節。小時候,每逢臘八節,幾個老太太就會在村裡的關帝廟前熬上一鍋粥,全村的大人小孩的,都去盛上一碗。破四舊的時候,廟被紅衛兵拆掉了,往後就都在自己家喝了,一直延續至今。
臘月二十三。我們這裡叫過小年,也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每家每戶都會給灶王爺上貢,大人們嘴裡唸唸有詞,祈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小孩們不管那些,只關心貢桌上的灶糖點心。
年三十。這一天人們最忙,貼春聯,殺雞扒魚,煮肉炸菜。請完家堂,擺上貢品,這就算正式過年了。
進入臘月,還有一個風俗是收賬,我們這裡有個習慣,平時不管什麼都喜歡賒賬,不管是工錢,還是買東西,都是等到年底算賬。就是賣的蘋果桃子也是年底才開錢。特別是過了二十,街上都是各行各業的收賬人,一直到年三十,看到誰家請了家堂,大門口放上攔門棍了,就不能再登門要賬了。一般情況下,不用等到年三十,大部分人家都會把賬清理乾淨,不會把賬帶到明年。
-
7 # 樂享圈
在中國民間稱農曆十二月為臘月,臘月初八為臘八節,有吃臘八粥的習俗。
臘月是一年之歲尾,正值寒冬。民諺雲:“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正是言之其冷。這時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閒”之說。農事上是“閒”了,但人們生活的節律並未因此而放慢,人們懷著愉悅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節邁進的步伐。春節,是華人傳統的三大節中最為隆重的一節。而臘月,正是迎接春節的前奏曲,在這個前奏曲裡有著豐富的內容。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封印、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廣義地說過年,應該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甚至可以說從喝臘八粥就開始了,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算結束。而過去一些官宦人家,甚至還有拖至二月二“龍抬頭”那天過年才算結束,從古典名著《紅樓夢》中就可看到。
臘月“寒冬臘月”描寫的是農曆十二月,即草木凋零,冰峰雪蓋的隆冬。“臘月”二字由來久遠。這種稱謂與自然季候並沒太多的關係,而主要是以歲時之祭祀有關。在中國人們把歲終祭祀祖先,祭拜眾神,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的祭奠儀式稱為“臘”。在商代,人們每年用獵獲的禽獸舉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其中的冬祀的規模最大,也最隆重。後來將冬祀稱為“臘祭”。 因“臘祭”時常備以野外獵獲的禽獸為供品,所以“臘祭”亦稱“獵祭”。 漢應劭《風俗通義》謂“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三曰“臘者,逐疫迎春”。又載:“陰曆十二月也,以是月臘祭百神,故謂之臘月。” 到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下令制定曆法,將冬末初春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將舉行冬祭這一天稱為“臘日”。 所以說臘月是個“祭祀之月”。臘日當時並不固定哪一天。到了漢代,才明確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並不吃臘八粥,只是祭祀諸神的日子。
《荊楚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人們藉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並祈求豐收和吉祥。
過年,對於華人來說是極富有魅力的。為了過好年,華人要拿出近一個月的時間做諸多準備。人們要忙著對保佑、賜福於他們的神祗、祖先有個交待;要對一年來的往來賬目有個結算;要對親戚、鄰友、同僚給以節日的慰問,以使今後能更好地相處。對一年來的家庭事、個人事都要加以總結,以使在新的一年裡,個人能更有進步,家業更加興旺。
回覆列表
農曆十二月為“臘月”,古時候也稱“蜡月”。這種稱謂與自然季候並沒太多的關係,而主要是以歲時之祭祀有關。所謂“臘”,本為歲終的祭名。漢應劭《風俗通義》謂“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這裡所說的,不論是打獵後以禽獸祭祖,還是因新舊之交而祀神靈,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動,所以說臘月是個“祭祀之月”
臘月是一年之歲尾,正值寒冬。民諺雲:“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正是言之其冷。這時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閒”之說。農事上是“閒”了,但人們生活的節律並未因此而放慢,人們懷著愉悅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節邁進的步伐。春節,是華人傳統的三大節中最為隆重的一節。而臘月,正是迎接春節的前奏曲,在這個前奏曲裡有著豐富的內容。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封印、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廣義地說過年,應該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甚至可以說從喝臘八粥就開始了,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算結束。而過去一些官宦人家,甚至還有拖至二月二“龍抬頭”那天過年才算結束,從古典名著《紅樓夢》中就可看到。
過年,對於華人來說是極富有魅力的。為了過好年,華人要拿出近一個月的時間做諸多準備。人們要忙著對保佑、賜福於他們的神祗、祖先有個交待;要對一年來的往來賬目有個結算;要對親戚、鄰友、同僚給以節日的慰問,以使今後能更好地相處。對一年來的家庭事、個人事都要加以總結,以使在新的一年裡,個人能更有進步,家業更加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