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話夫子
-
2 # 蘇小衿
之所以明成祖選鄭和下西洋,跟鄭和獲得朱棣信任有很大關係,而且還與鄭和回族身份有著很大聯絡。
先看鄭和如何獲得朱棣的信任?鄭和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被調入當時燕王朱棣府中服役,那時候便已經成為太監。
在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鄭和作為燕王府部下,跟隨朱棣發動政變,在靖難之役當中立了功,因此得到了朱棣的信任和重用。
等到建文四年(1402年),靖難之役結束,朱棣登基,命鄭和以太監身份,“遣太監鄭和祭乳母馮氏”,祭祀自己的乳母馮氏,可見朱棣對鄭和的信任。
而且,從另一方面來看,在參與靖難之役的過程中,鄭和能夠立功,足見其有不俗的軍事才能。即便是太監之身,不妨礙鄭和的能力被朱棣看重。
因而被選中做下西洋的人選,也在情理之中。
並且,鄭和的能力也是被朝中大臣認可的,在選擇人選下西洋之前,朱棣就問過謀士袁忠徹,袁忠徹也同意了朱棣的選擇。
從鄭和的身份來看,符合當時下西洋的條件鄭和“原是回回出身”,也就有了回族伊斯蘭教的身份,而且史料之中記載很多鄭和信封佛教的事蹟,鄭和自身的身份就更符合當時下西洋時的條件。
總起來看,鄭和自身獲得了朱棣的信任,而且鄭和自身軍事能力出眾,並且有回族和佛教身份,脫穎而出被選中下西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3 # 常棣tandy
成祖派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大事。(所謂西洋,指婆羅州以西的一切海洋。)
以前太祖朱元璋在稱帝之時,曾經派遣使臣,分諭南海諸國告以即位。但是,太祖對於諸國之來貢與否,並不關心。
成祖在即位以後,也派遺了蔣賓興、王樞、王哲、成務、張謙、周航、李興、聞良輔、寧善、尹慶等等,到占城、真臘、逼羅、勃泥、滿剌加、爪哇、蘇門答臘,宣諭各國。
所不同於太祖的是:除了告以即位而外,同時向各國表示,希望它們也派使臣到中國來上表進貢,加強邦交與貿易。
一、鄭和的使命
鄭和在永樂二年所負的使命,與蔣賓興等人所負的使命,在實質上是一樣的,然而規模卻大得多。第一,他帶了二萬七幹多兵;第二,他也帶了難以數計的貨物;第三,所乘的船也極多,雖沒有像萬曆年間的小說《西洋記》所說,有一千四百五十六艘之多,也不致於少到像《明史·鄭和傳》所說:僅有六十二艘。
事實上可能是二百多艘,其中六十二艘是大船,而最大的長達四十四丈,寬達十八丈,有桅杆九根(鄭和的“座艦”)。最小的,也長達十三丈。
成祖如此捨得花錢,為的是什麼?有人說,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也有人說,為了張土誠(或方國珍)遺留在海上的餘孽。這些揣測,均無根據。徐玉虎先生說,是為了組織海上大聯盟,對中央亞細亞的帖木耳帝國作半月形的包圍,也待考。
徐玉虎又說這也是為了增進國際貿易。折衷而論,國際貿易的增進是主要原因,而耀武揚威則是附帶的個目的。
《明史·鄭和傳》說鄭和下西洋,一共下了七次。據徐玉虎考訂,他可能一共出使了八次之多。最後一次,是奉了成祖孫子宣宗的命令。
他到過的地方極多,而最遠的是非洲東岸的木骨都束( Mogdacio)、不剌哇、竹步。那時候,比起西洋人達加瑪之繞過好望角前東來,要早八十幾年。
二、為什麼選擇鄭和
鄭和,本姓馬,世居雲南昆明。祖父和父親的名字不詳,似乎均曾到過天方(阿拉伯的麥加)朝聖,因此而得以“哈只”為頭銜。遠祖可能是阿拉伯人或新疆畏吾兒的回教徒,隨了忽必烈征服大理,因而定居在雲南。
鄭和本人在年紀極小之時,便作了明軍的俘虜,送進宮中當小宦官,被派在北京的燕王府之中服役。成祖很喜歡他,於即位以後賜他姓鄭,屢升他的官位,至“內官監太監”,官居正四品。他在永樂元年從道衍和尚(姚廣孝)皈依佛教,受“菩薩戒”,法名“福善”。
他之所以奉派遠航“西洋”,與他的回教血統不無關係。那時候,蘇門答臘島北部的蘇門答臘國(亞齊)與巴塞均已經是回教國家。由蘇門答臘而西,從印度半島到阿拉伯與埃及都是所謂回教世界。鄭和是否能說回教世界的世界語,阿拉伯話,待考。
在他的隨員之中,有一位會稽人馬歡與一位仁和人鄭崇禮,卻是能說阿伯話的,也均是回教徒。此外,另有通番書的教諭一人,通事七人。
鄭和本人的軍事學識,即使有,也極有限。他當了正使,兼稱“總兵”。在他的麾下,有都指揮二人,指揮九十三人,千戶一百零四人,百戶四百零三人,總旗與小旗的數目不詳。他的艦隊有如此多的軍官及兩萬七幹多的兵士,確是當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上武力。
然而,他並未征服任何一個國家,僅僅於迫不得已之時略為還一還手,或幫助平定當地的內亂而已。第一次航行之時,他在蘇門答臘南部的舊港,有本地華人首領陳祖義企圖搶他的寶,被他戰敗,俘虜,押解到南京,正法。
第三次航行之時,在錫蘭,有本地的國王亞烈苦奈兒把鄭和騙進國都,暗派五萬人到海邊劫鄭和的船。鄭和回不了海邊,身旁僅有兩千官兵,卻能攻佔該國的國都,將亞烈苦奈兒及其妻子活捉,押解到南京。成祖很客氣,放亞烈苦奈兒回國,另立亞的親屬一人為錫蘭國國王。
第四次航行之時,鄭和在蘇門答臘國幫助該國國王宰奴裡阿必丁,打平爭位者蘇斡拉,追到喃勃利國,將蘇斡拉活提,押解到南京,斬首。
在其餘的幾次,即第二次,第五次至第七次,鄭和皆沒有動武。他的副使之一侯顯,也是一個宦官。侯顯在永樂十八年奉派到印度半島東北部的榜葛刺國,用外交手段替該國消除了巨大的外患:沼納樸兒國已經派兵侵入榜葛剌國,侯顯親自去了沼納樸兒國,帶軟帶硬地勸沼國與榜國言歸於好。
三、鄭和下西洋航行路線
關於鄭和之下“西洋”,究竟是有七次,還是八次,答案可能是“八次”。這八次的經過,簡單言之,有如下表:
航行的幹線是:由南京經太倉到福建長樂,放洋,直航占城的國都(今天越南的歸仁),然後到爪哇的蘇魯馬益(泗水),再到蘇門答臘島南部舊港,再以後去馬來亞半島西岸滿剌加,這滿剌加(馬六甲),是鄭和的一個根據地,設了倉庫與兵營在那裡。
從滿剌加向西北,到蘇門答臘島北部的蘇門答臘國(其後的“亞齊”)。由蘇門答臘國西航,到錫蘭山(錫蘭島)、然後繞印度半島南端而北,到葛蘭( Quilon)、柯枝( Cochin)、古裡(( calicut)。“寶船”的幹線是到古裡為止。支線由少數的船隻前往,稱為分船。
支線由占城分路,沿著中南半島海岸到真臘,暹羅、急蘭丹(吉蘭丹)、彭亨、滿刺加。另一條支線是由占城去浡泥(婆羅、文菜)與蘇祿。從蘇門答臘北端的蘇門答臘國也可以直航北方,經龍涎嶼翠蘭嶼而達榜葛剌( Bengal)。
古裡以西,有兩條支線。甲線是沿著印度西海岸北航,到今天屬於伊朗的忽魯謨斯( Ormuz)。(這忽魯漠斯,在十六世紀初年是葡萄牙人東進的中途站。葡萄牙人的艦隊司令亞伯奎到一處,佔一處,沒有鄭和那麼客氣。)
由忽魯謨斯而去,繞著阿拉伯半島的南岸走,可以訪問祖法兒(Juar)、剌撤、阿丹(Aden),然後再進紅海,到秩達及其東鄰“天方”(麥加,Meca)。鄭和本人不曾到天方去,可能是因為改信了佛教。他只派了一個副使去過。
另一條路,乙線,是由古裡向西南,直航非洲東海岸的木骨都束及其附近的卜剌哇與竹步。
在鄭和所到的國家之中,占城與浡泥不在“西洋”的範圍之內。真臘與暹羅,嚴格說來,也不能稱為西洋的二國。爪哇,按照以浡泥為東西洋分界的標準,可算是西洋的一國,但是爪哇與中國的密切關係,不是從鄭和開始,也不是從明朝開始。
甚至,滿刺加與印度東海岸的瑣裡,它們和明朝發生關係,也早於鄭和。成祖在永樂元年便已派遺了尹慶去滿刺加,聞良輔與寬善去瑣裡。
四、鄭和的功績
然而鄭和的功勞很大,由於他的勞力,滿剌加成為明朝在南洋的最忠實的藩邦。他和該國的國王拜裡迷蘇刺及其兒子亦思罕答兒沙、孫子西里麻哈剌都處得極好。他分了磚瓦,給他們蓋宮殿。
成祖本人,也出面制止暹羅對滿剌加的威脅。滿剌加的這三代國君,都親自到北京來過。從永樂三年開始,到宣德元年為止,滿剌加的貢使來了十五次之多。其後,由宣德八年,直至滿剌加國都於明武宗正德六年被葡萄牙人攻佔,滿剌加的貢使仍舊斷斷續續地來。
可惜明武宗及其輔佐,亳無遠略,不曾拿出實力來幫助滿剌加收復失地,以致滿剌加王室屈處柔一隅(其後改稱為柔佛國)。
鄭和的另一作為,是樹立華人政治基礎於蘇門答臘南部的舊港。舊港原為三佛齊國的國都。三佛齊為爪哇的滿者伯夷朝代所滅,舊港淪為爪哇屬地,但爪哇不久又分為東西,內戰,無力顧及舊港,因此舊港才為幾幹個華人的領袖梁道明、陳祖義、施進卿等人所據。
梁道明於永樂四年來過北京,向成祖上朝,其後失勢。陳祖義於永樂五年,企圖劫奪鄭和的寶船,被鄭和俘虜,送到北京正法。鄭和保薦施進卿繼充舊港華人的領袖,成祖特地為施進卿創設一個“舊港宣慰使司”,以施進卿為世襲的宣慰使,和內地的“土司”一樣看待。
其後,施進卿在永樂十九年病故,女兒施二姐襲職,兒子施濟孫於永樂二十二年來到京師,“告其父訴”,成祖不明內情,便封了施濟孫,而且派鄭和帶了印誥,專程去舊港一趟。
據陳育崧先生研究施濟孫回去以後,舊港的大權仍在施二姐之手,自稱“本頭目娘”。施二姐的丈夫邱彥誠,倒是站在施濟孫這一邊的。施二姐的姐姐施大娘,出嫁給滿者伯夷國的一個大臣。大臣死後,施大娘作了爪哇泗水城西邊錦石港的市舶官。
總結起來,鄭和對耀揚國威、尤其是對增進貿易,我不能說沒有貢獻。因為海外各國見到鄭和所率領的龐大艦隊,印象頗深,而所謂上表進貢,實際上也是以貨易貨。中國朝廷,一向採取“小來大往”的政策,常常以更多的賞賜(如綢緞、紗羅、茶葉、瓷器、漆器、印花布、樟腦、麝香,等等),回報別國的貢品,不讓別國的君主吃虧,同時也容許貢使及其隨員順便帶些私貨來,准許他們在中國市場上賣,換買中國的物品帶問去。
普通的外國商人,由於他們的國家成了中國的“入貢之藩”,也可以跟隨貢使作為“隨員”取得了把貨物運進中國三個通商港口的權利。這三個港口,是寧波、泉州、廣州,各設一個提舉市舶司。予以照料不抽關稅。不僅不抽關稅,而且對或使及其隨員免費供給食、住,車船。
中國這一方面,花費很多,卻換得了不少熱帶植物的果實、樹皮(如檳榔、椰子、丁香、豆蔻、胡椒、蘇木、沉香、金銀香、檀香,等等)與若干奇禽異獸(如鶴頂鳥、長頸鹿,等等),以及珊瑚、瑪瑙、珍珠、寶石。
有若干在朝的文人,認為鄭和的寶船太浪費,便在成祖死後竭力反對,使得仁宗朱高熾在即位的一天,便下聖旨,“罷西洋寶船”,後來又指定鄭和以“下番諸軍守備南京”。但是鄭和停止了下番,番也就不再上表進貢,於是宣宗朱瞻基又在宜德五年舊事重提,叫鄭和再下西洋一次。鄭和這時候年紀已經不小,此次回國以後便不能繼續有所活動,遠洋活動雖罷。
(正文完)
-
4 # 醉裡挑燈侃歷史
以我的愚見,鄭和首先是成祖的親信,忠誠度毋庸置疑,跟隨皇帝南征北戰,能力出眾,可以全面執行朱棣的意志,而且此事據傳與尋找建文帝有關,事關重大機密,只有鄭和這種心腹可以託付。
其次,下西洋是中華五千年之壯舉,足以彰顯泱泱天朝上國的的氣勢與威震四海的實力。所以下西洋集結了當時世界最頂尖的技術,最雄厚的物資,最強悍的軍隊,組建了最無與倫比的大明水師,這種足以改朝換代,顛覆國家的力量,必須由一個信得過,有威望,最主要還是沒有權利慾望,或者說沒有奪權理由的人來掌控,也是防止文臣武將一家獨大,而最佳人選就是太監。
其實還有一點,明代之前宦官專權,禍亂朝綱情況屢見不鮮,而許多王朝都禁止宦官識文斷字,但明朝的宦官不僅是皇帝的家奴,用起來親信又順手,且沒有尾大不掉的顧慮。不管如何權傾朝野,全都是帝王的恩惠,就算如劉瑾魏忠賢之流,皇帝一句話間也灰飛煙滅。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宦官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帝王最親近最忠誠的朋友,涼著間緊密的利益關係使皇帝極度信任他們,東廠西廠都是如此,連錦衣衛也比他們低半級。
所以,下西洋鄭和是最合適的人選,不管是從政治角度還是帝王心術上他都是最佳人選,且成就了一代輝煌,流芳百世,成就中華第一太監。
-
5 # 劉小錘
明成祖朱棣不派別人而專派鄭和下西洋可以說是出於三點原因:
深受信賴,才能出眾,信念堅定
鄭和原名馬三保,出生在雲南,祖父和父親都是伊斯蘭教徒,而且都曾遠航到過伊斯蘭聖地麥加,在祖輩的薰陶下,馬三保也成為了一名伊斯蘭教徒,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前往麥加朝聖。
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在馬三保十一歲時,傅友德和藍玉出征雲南,戰後他被迫做了俘虜,至於他為什麼是太監也是從那個時開始的。那時的戰俘不僅要做苦力還要面臨殘酷的閹割。就此馬三保開始了他悲慘的童年,跟著明朝軍隊輾轉各地,四處征戰,可想而知,一個如此孱弱的少年在遭受如此創傷後還能頑強的生存下去,他的意志該是多麼強大。他一步步摸爬滾打最後來到朱棣身邊做了一名侍衛,由此他的人生在此處開始轉折。
靖難之役中,朱棣對戰李景隆,面對比自己多幾倍兵力的南軍,縱使馳騁沙場多年的朱棣也沒有太大信心,而此時身邊的馬三保卻給朱棣提供了一條妙計使得朱棣大破李景隆的軍隊,由此馬三保嶄露頭角受到朱棣的器重。在之後的戰役中,馬三保也是屢立戰功,在朱棣登基後直接給了他內官的最高官職,隨後又賜姓為鄭,正式改名為鄭和(馬三保在鄭村壩立功所以朱棣賜姓鄭),又是高官又是賜姓可見朱棣對鄭和很是看重。
以上敘述中想必大家也能明白,朱棣選鄭和出海是"你情我願",一方面鄭和在父輩的薰陶下對航海知識掌握的很豐富,另一方面鄭和久經沙場有些豐富的作戰經驗,這兩點足以讓鄭和成為最佳的人選,因為在明朝航海人才並不多,再加上鄭和那麼受朱棣器重,那自然是不二人選了。鄭和可以藉著出海來完成自己前往麥加朝聖的願望,而朱棣可以將自己的威名遠揚海外,使各國朝拜,兩全其美的事誰不願意做呢?
關注@米粒說歷史 解讀更多歷史,胸中有點墨,魅力會更高哦
-
6 # 棍哥觀史
明成祖何止是在下西洋時重用太監,可以說明朝的宦官干政問題就是朱棣打下的基礎。他不僅重用了鄭和,還有如侯顯、洪寶等,永樂時期就是太監集體“翻身”的時代,朱元璋立下的祖訓在這個時代被打破,太監的地位就一發不可收拾。鄭和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七下西洋的正使,主要與他的個人經歷有關。
永樂時期的太監“翻身”“其在宮禁,止可使之供灑掃、給使令傳命令而已,豈宜預政典兵?漢唐之禍,雖日宦官之罪,亦人主寵愛之使然。向使宦官不得典兵預政,雖欲為亂,其可得乎?”——《明太祖實錄》
朱元璋開國之後,雖然內廷規模就已形成,但太監在洪武時期並沒有成為一個政治集團,這是朱元璋吸取漢唐教訓,提高警惕,刻意打壓宦官的結果。朱元璋規定宦官不許接觸軍政方面事務,只將這些人作為“服務員”、“傳訊員”,當皇帝的不給他們其他權力,他們就沒有機會作亂。洪武時期的宦官是由吏部管理的,朱元璋曾告誡吏部:“此輩自古以來,求其善良,千百種不一二見。若用以為耳目,即耳目弊矣;以為腹心,即腹心病矣”。也就是說在朱元璋得眼裡,太監裡邊沒什麼好人,當耳目都會被矇蔽,何況拿來當心腹呢?
總體來說,朱元璋對太監是非常提防的,所以也就在制度上形成了打壓。到了洪武末年,朱元璋還為此立下祖訓,規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銜,不得御外臣冠服,官無過四品,月米一石,衣食於內庭”;“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這裡就點明瞭封建社會內外之分的權力架構,這種架構就是宦官形成政治集團的根源。
眾所周知,明朝很好的解決了外戚問題,在明朝的后妃選拔制度中,不再重視門閥,甚至有些后妃只是小縣令的閨女,這就將外戚集團徹底“消滅”了。封建權力架構中的內外之分往往需要第三方勢力形成權力上的平衡,皇帝是唯一的中心,三方勢力分別是外戚、宦官、士大夫,宦官屬於內廷核心,士大夫則是掌控外朝的龐大集團,外戚被用來權衡內外廷。
洪武時期的權力架構企圖拜託這種模式,朱元璋的方法就是君主專制無限加強,不需要任何權力制衡。所以他首先在制度上將外戚一棒打死,又規定了宦官不得參與軍政,然後藉著胡惟庸案徹底廢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看起來皇權一家獨大,內外廷做好分內事務就可以了。
但與此同時,朱元璋又搞了個塞王體系,這等於說宗室取代外戚,而且是分封於地方,軍政財高度自主。再加上言官體系的空前加強,又相當於外朝權力雖然削弱,但手裡多了個發聲的工具,而且這個工具不能隨意處置,即使是指著鼻子罵皇帝,也不能隨便動刑、處死。所以明朝的權力走向並沒有達到預期,第二代皇帝就遭遇了塞王的反叛,皇位就此被奪;外朝的言官個個“忠言逆耳”,前期成了皇帝最討厭的群體,後期又成了黨爭的工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得宦官重出江湖,形成一個三角制衡的權力架構。
建文帝朱允炆是個聽話的孩子,他銘記爺爺的教導,對宦官加強了抑制,他上臺後規定:內臣外出時,稍有不法行為,地方官有權力、有義務將他們綁了送往京城,交朝廷處置。朱允文的做法將太監群體“得罪”的淋漓精緻,所以當塞王對皇權提出挑戰時,不管外朝如何,宦官是肯定要拋棄朱允文的。朱棣靖難時,一些宦官就開始密謀投奔朱棣,很多宦官都成為朱棣的嚮導和內應。
朱棣雖然是藩王,但朱元璋設定九塞親王鎮邊體系的時候,也對其進行了限制,主要就是徵募軍隊的規模。所以朱棣造反的時候最卻的就是人手,他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因此他身邊的宦官基本上都得到了重用,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太監拿起兵器上戰場。當朝中的宦官聽聞燕王重用太監時,自然而然的是想迎來新的生機,所以就偷偷地給朱棣送情報。當燕軍南下逼近江北時,朱允炆皇宮裡一些宦官不再滿足洩露機密當內奸了,而是乘人不備逃到朱棣的軍營中,“漏朝廷虛實”,充當燕軍南下的嚮導。所以整個靖難過程中,太監充當了很重要的角色。
“文為忠於己,而狗兒輩復以軍功得幸,即位後遂多以委任。永樂元年,內管監李興奉赦往勞暹羅國王。三年,遣太監鄭和帥舟師下西洋。八年,都督譚青營有內官王安等。又命馬靖鎮甘肅、馬騏鎮交趾。”——《明史》
對朱棣而言,不僅僅是跟著他起兵的太監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建文帝宮裡的太監也都是功臣,所以在當上皇帝后,他對於太監這個群體產生了好感。除了犒賞之外,還在朱元璋祖訓的紅線裡尋求突破,將太監包裝成文官或武官身份,委以重任。朱棣為了掩蓋違背祖訓的事實,還言到“朕一遵太祖訓,無御寶文書,即一軍一民,中官不敢擅調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遵守太祖的祖訓,不給宦官任命,也不透過戶部給宦官任職。事實上也是如此,因為宦官“至永樂始歸其事於內”,內就是司禮監,也就是說宦官管理不再歸戶部,由內庭機構司禮監負責,所有的任命都是皇帝口諭的“借調”。
解決身份問題後,朱棣再破宦官讀書之禁。朱元璋要求宦官不能識字,以免宦官有文化了之後更可怕。朱棣在登基之後就遭到外朝言官的口誅筆伐,他心裡明白,這就是外朝文官們利用言官討伐自己得位不正,所以他要培養內庭太監們處理政務的能力,以此對抗外朝,“聽選教官入內教習之”,這就是給太監辦培訓班。當太監又有文化,又貼心,而且具有合法身份的時候,朱棣就可以更加放心的授予重任,比如下西洋的鄭和。
(方孝孺頂撞朱棣劇照)
鄭和為何能脫穎而出鄭和早期的相關記載並不多,只知道他是明軍在雲南抓獲的俘虜,被充至軍中做雜役,有人說鄭和的軍事才能就是被藍玉俘虜後,在軍中鍛煉出來的,其實俘虜很少有人能入軍籍,透過鄭和後來被充入燕王府服役來看,他當時應該只是奴籍。當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鄭和是立了軍功的,所以當上了內官監太監,並且受命祭祀朱棣乳母馮氏,這個事情說明鄭和是朱棣的親信,類似這種祭祀活動,皇帝是不會交給外人的,一是信任,二是祭祀的油水大。
(朱棣、姚廣孝)
永樂元年(1403年),鄭和刊印《佛說摩利支天經》,並請姚廣孝撰寫題記,姚廣孝是何許人也?被稱為朱棣的妖僧軍師,能請的動此人說明鄭和早年在燕王府就進入了核心圈。但這個事情為鄭和的宗教信仰打上了問號,姚廣孝本就是僧人,還賜鄭和法號福吉祥,鄭和抄經也多記載為佛經,所以有觀點認為他可能信仰佛教,並對佛家經典有一定研究。
(鄭和、朱棣)
但根據《故馬公墓誌銘》、《泉州靈山回教先賢墓行香碑》 等資料看,鄭和出洋期間多是傳播伊斯蘭教,迴歸後還曾參與西安清淨寺的重建,並請求重修淨覺寺,要求子孫世守之,這些又不能排除他的穆斯林身份,以及對伊斯蘭教的信仰。但不論宗教信仰如何,在下西洋的路線中,伊斯蘭教與佛教都會成為重要紐帶,他對宗教的研究與理解,可能是朱棣選中他下西洋的重要原因。
(鄭和與外國君主交談)
上面說了朱元璋最怕太監有文化,而鄭和就是個有文化的太監,據說鄭和在雲南接觸過很多安南、印度人,因此對南亞的語言、風土人情和禮儀習俗有所瞭解,所以讓他搞外交工作最合適不過。在燕王府期間,他又熟讀漢族儒家經典,對於弘揚大明文化有所幫助。另外有一點存在爭議的,就是《明史紀事本末》中提及的出使東洋,即鄭和於永樂二年(1404年)出使了日本,除此之外還有出使西藏的說法。這些外交工作的經驗如果能夠得到印證,那麼也一定是他當選下西洋正使的重要原因。
其實明朝永樂時期的外交家裡不止鄭和這一個太監,還有一位名叫侯顯,他也是在明軍徵雲南時抓獲的俘虜。永樂元年時受命以正使身份出使西藏,他成功的將西藏諸多宗教首領帶入京師,接受明朝封號,因此被朱棣提拔進了司禮監。但與鄭和相比,侯顯年齡要比鄭和大一些,而且不具備上述的語言、文化修養,所以在鄭和第二次、三次下西洋時,都給鄭和當作副手。
在一系列航海經歷後,侯顯後來也以正使的身份為大明“出海”,如永樂十三年(1415年)獨率舟師出使榜葛剌諸國(今孟加拉國)。《明史·侯顯傳》中評價他“勞績與鄭和亞”,至於為何資歷老而不得首席,我想應該是他沒有在燕王府服役的經歷,由此也可以看出朱棣在下西洋的問題上是任人唯親的。畢竟這次大型航海活動還有一個傳說中的目的——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這種不光彩的事情當然是交給親信,保不齊朱棣還密令鄭和發現建文帝后“就地處決”。
綜上,鄭和作為太監有此壯舉,還要感謝朱棣的栽培,他將宦官的地位陡然提升,使鄭和這類人有了參與國政的機會。而鄭和的種種優勢建立在“自己人”的基礎上,這個基礎將他的宗教信仰、語言溝通、文化修養無限放大,成了最適合的人選。另有一點,鄭和在靖難中的軍事表現出色,這讓朱棣有了更寬的餘地,即宣揚國威時帶著友好目的,因此他不能選擇水軍將領為使者,但遠航他鄉,沒點軍事指揮能力也可能有去無回,鄭和就是“友好形象”與軍事能力結合較好的人選。
-
7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明成祖朱棣派人下西洋,為何會選擇一個太監?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說一說,鄭和的確是太監,但並不是明朝所有的宦官都是太監!鄭和曾擔任內官監太監,是內官監的“一把手”;後來又擔任了南京守備太監,是南京所有宦官的“一把手”。說到這裡想必諸君大概其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明朝只有內廷二十四衙門及其派出機構的“一把手”才能被成為太監!換言之,太監是宦官裡的“高階官員”,不是什麼宦官都能叫太監。
書歸正傳,下面我們來說一說,為什麼明成祖會選擇一個宦官作為下西洋的總負責人,難道大明朝沒人了嗎?個人認為,主要有幾個原因。
對南京群臣的天然不信任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發生在“靖難之役”以後,在此前,時為燕王的明成祖還沒有這個能力!那麼,問題就來了,明成祖是透過篡位上臺的,除了從北平帶到南京的燕邸舊臣,南京朝堂之上的群臣要麼是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的老臣、要麼是建文時期的“牆頭草”。對於明成祖而言,誰都靠不住!
要知道,鄭和下西洋並不是像歐洲大航海那樣,一條船或幾條船出海,帶出去的還有一支數萬人、成建制的軍隊!把一支滿編滿員的軍隊交給南京的洪武、建文舊臣,明成祖還能睡得著覺嗎?即便這些人不打著建文帝朱允炆的旗號作亂,帶著這樣一支龐大的軍隊去佔山為王,也夠明成祖喝一壺的了!
燕邸舊臣的確無人可用那麼,讓燕邸舊臣“掛帥”呢?燕邸舊臣中猛將不少、能人也不少,什麼張玉、朱能、道衍和尚……可這些人在陸地上是能人,對下海卻是一竅不通。說實話,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除了已經死了了,活著的燕邸舊臣中還真沒有幹得了鄭和這個活兒的!更何況,“靖難之役”之後,燕邸舊臣大多封爵拜相、位極人臣了,讓這些重量級大咖帶著船隊出海,顯然有些大材小用了。更何況,難道明成祖對這些人就絕對放心嗎?恐怕也未必吧?
宦官的特殊性宦官,無兒無女、被文臣武將視為“異類”,他們想要在明王朝立足,只能全心全意依靠自己的主子——皇帝。只有用他們,明成祖才放心!這就是為什麼明成祖要派鄭和王景弘擔任船隊總負責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帶著如此龐大的軍隊出海,如果領隊者起了私心,佔據沿途小國“佔山為王”,明成祖也是鞭長莫及。那麼,這樣的下西洋意義何在呢?唯有宦官,他們無兒無女,就算佔山為王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不是嗎?
可即便如此,明成祖對鄭和也並不是完全信任,隨船隊出發的軍隊名義上雖然歸鄭和節制,但實際上卻也是用來監視鄭和的。或者說,雙方是相互牽制,維持一個權力平衡。而這種權力平衡,只有宦官和可以做到。文臣武將的爭鬥說到底都是做給皇帝看的,為了利益文武合流的事情太多太多。唯有宦官,他們對於文臣武將而言,永遠都是“異類”,他們只能僅僅依靠皇帝、充當皇帝的槍、棒,否則他們什麼也不是!
明成祖的小心思很多人都提到,鄭和下西洋最初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如果真是這樣,那明成祖更加不可能假手他人了。如此秘密的任務,只有像鄭和這樣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宦官,明成祖用著才能放心,不是嗎?
當然,鄭和本身的能力也是一個方面。首先,他出身色目人世家、祖上還曾去麥加朝聖。下西洋途徑之地很多都是伊斯蘭教地區,鄭和具有先天優勢。其次,鄭和在航海方面做足了功課,他在這方面是擁有一技之長的。放眼彼時的朝堂,恐怕也只有鄭和適合出任航海的總負責人了。更何況,鄭和還是明成祖從小看著長大的,比起其他人自然更加放心一些。
-
8 # 水映伊柳
鄭和的經歷?
鄭和當太監是他小時候不幸的遭遇。
鄭和原名馬三保,雲南人。
洪武14年,朱元璋下令遠征雲南,明軍用半年時間平定了雲南全境,很多兒童成為了戰俘,11歲的馬三保就是被俘的兒童之一。
被俘之後受刑,在軍中做秀童。
鄭和如何獲得朱棣的信任?馬三保被俘後,跟著明軍開始征戰四方。在軍營裡,沒有人會把他當孩子看;在戰爭中誰也不能保證明天還能活下來,所以馬三保吃過很多苦。
在度過五年顛沛流離的生活後,馬三保遇到了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
朱棣一眼看中了他,並挑選他做了自己的貼身侍衛。
朱棣發起靖難之戰後,馬三寶跟隨朱棣出生入死,並且在鄭村壩之戰中朱棣採用了馬三保的計策,連破李景隆七營,大敗南軍,朱棣從此重新認識了這個侍衛。
朱棣登基後,立刻封馬三保為內宮監太監,這是內官的最高官職,永樂二年朱棣賜姓“鄭”,馬三保便改名鄭和。。
朱棣重用鄭和,更多的是因為鄭和擁有才能。雖然他是太監,但是久經戰場,有謀有略。
鄭和的才能鄭和的父親和祖父都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鄭和也不例外。伊斯蘭教徒最大的願望是去聖城麥加朝聖。
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去過麥加,也經常對她講述朝聖途中,破浪遠航,跋山涉水的經歷和異國的奇人異事,鄭和從小就有這樣一個信念,有朝一日必定乘風破浪,朝聖麥加。
所以他從小就努力鍛鍊身體,學習與航海有關的知識。並且他懂阿拉伯語,熟悉西洋各國的情況。
在下西洋的前一年出訪日本,與日本建立的外交關係。
他的軍事素養不用說,從11歲開始就經歷戰場,跟朱棣一起打天下。
(圖片來自《明朝那些事兒》)
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兩個:
第一、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這樣秘密的任務當然是交給信任的人,鄭和是朱棣信任的人。
第二、明朝國力強盛,宣揚威德,類似漢朝的絲綢之路。
大規模的航海遠行,是以前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
鄭和當時率領了一支艦隊,據記載有士卒27800餘人,率領這樣一個隊伍,需要很強的領導能力。
鄭和有航海知識,久經戰爭考驗,軍事素養很高,性格堅毅,他要去的西洋各國,有很多信奉伊斯蘭教正和自己,就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
(圖片來自《明朝那些事兒》)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的一個小故事。當年鄭和的船隊到達爪哇國(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當時爪哇國兩個國王,東王西王在打仗,鄭和的隊伍經過東王的領地,被西王的手下誤殺了170多人。
鄭和手下計程車兵聽說這個訊息後十分憤怒和激動,紛紛要求鄭和攻打對方。
鄭和雖然手握重兵,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使命。所以,面對部下的衝動魯莽,他力排眾議,以大局為重,並沒有開戰,而是派使者與西王駐地交涉。
朱棣得知此事後,也表揚了鄭和顧全域性的行為。
在朱棣統治期間,鄭和總共六下西洋,第七次是在宣德六年(朱瞻基統治時期)。
鄭和在下西洋期間平等的對待經過的小國,尊重他們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給予而不掠奪,用實力和友好的行動征服了沿海的國家,同時也促進了交流和貿易。
國家強盛,有實力就是好啊!
-
9 # 追逐幸福的逐夢人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了解鄭和,鄭和原名馬三保,本來是回民,由於戰爭的原因被抓,後來被閹了送到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府上,在靖難時立有戰功,後來被朱棣賜姓鄭,深得朱棣信任。下西洋派太監去還有一個深層次原因,下西洋船隊規模龐大,航行距離非常遠,如果派大臣去,很容易在外面建國不回來,那樣損失就非常大了,太監沒有後代,一般都沒什麼野心,所以很多朝代,皇帝都喜歡派遣心腹宦官去節制武將,還有鄭和懂航海,綜上成祖選擇了鄭和
回覆列表
簡單來講因為以下幾點:一,身份;二,信任;三,能力
首先鄭和的能力是肯定的,但是關鍵在於他的宦官身份!
翻開整個明史,對宦官的重用達到了頂峰,宦官之禍接二連三,從成化以前的王振專權;成化年間的汪直專權;武宗時期的劉瑾專權;熹宗時期的魏忠賢專權。而宦官開始得到重用,正是從明成祖朱棣開始的。當初靖難之變的關鍵時刻,他依靠建文帝身邊的宦官,及時掌握了建文帝的動向;又在圍攻南京時,與宮內的宦官裡應外合巧取南京城,從而登上了大明皇帝寶座。自此以後,各類專權太監粉墨登場
鄭和原名馬三保, 世稱“三保太監”,10歲便被帶進宮中做了太監。從小便是明成祖朱棣忠實的小跟班,小夥伴,經過多次試探,得到信任,後來朱棣很多事情都和他交流,成年後兩人自然而然成為了一對好基友!後又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
據說鄭和下西洋還有一項秘密任務,那就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靖難之役”朱允炆下落不明,這是壓在朱棣的胸口的一塊大石頭,坊間傳言朱允炆逃亡海外,於是朱棣就想借下西洋的機會尋找朱允炆的下落。而這種見不得光的事情肯定不能交給別人,只能由自己的心腹鄭和去做
綜合以上,明成祖時重用宦官,又加上私底下交情和信任,鄭和成為了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