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的發展方向,總是撲朔迷離!我們都不明白為什麼,歷史記錄的都是某個帶頭人決定歷史發展方向呢?這就是我們孰知的政治。諸葛亮的隆中對怎麼就是感動劉備決定?劉備中興大漢就還漢朝給劉協,還是他自己當皇上呢?劉備都聽諸葛亮的,那他的威嚴是否還存在?
22
回覆列表
  • 1 # 正能量小小先鋒

    歷史不能假設,但正因為歷史恰恰只存在了一種客觀結果,也就為其他的可能性給後人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這也許也是研究歷史的魅力之一吧。

    題主的這個問題得有一個背景,即在什麼時期劉備沒有聽從諸葛亮的話。縱觀劉備一生,從初遇諸葛亮起便重用有加,虛心納諫,二人唯一一次可能也是影響最深遠的一次應該就是不聽諸葛亮勸阻,以為關羽報仇攻打吳國而被大敗於夷陵了,直接導致蜀國的主力遭遇了幾乎全軍覆沒的結果,而這些將士大都為從荊州起兵起就追隨劉備的百戰之士,在劉備死後諸葛亮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事無鉅細勵精圖治花了數年時間才勉強恢復蜀國元氣。

    假如劉備聽從諸葛亮勸阻,不意氣用事,韜光養晦,東聯孫權,一心抗曹,中興漢室雖有可能,但也絕非易事。畢竟關羽大意丟荊州之後,蜀國已無從荊州平坦之地兵鋒只指北方曹操的可能,即使出兵也只能像日後的諸葛亮一樣由祁山進軍,道路艱險,糧草不濟,加之本身與曹魏的實力差距,都使得中興漢室變得困難重重。

  • 2 # 閔遊記

    如果劉備聽諸葛亮,是否可以中興大漢?

    我個人認為劉備聽諸葛亮的話,中興蜀漢還是可以的,中興大漢那就算了,不是一個級別的。

    劉備前半生顛沛流離英雄無用武之地,後三顧茅廬,諸葛亮的隆中對給劉備指明瞭前進的方向,一個得遇明主一個得遇賢臣 兩人也恨相遇太晚,自孔明出山,所提建議基本納諫,直到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未聽從諸葛亮諫言,攻打吳國以致大敗,蜀國元氣大傷,吳蜀聯盟徹底破裂,使勝利的天平傾向魏國。

    如果劉備聽從諸葛亮的諫言,未攻打吳國,儲存實力學習勾踐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化悲痛為力量,繼續聯吳攻打曹魏,打著為二弟報仇的旗幟,士氣可用哀兵必勝,吳國內心羞愧必然全力配合進攻,兩線進攻使魏國疲於應付。

    劉備聽從諸葛亮之言便不會早死,在看人選拔人才方面,那不是諸葛亮能比的,就在臨死前說馬謖不可用,可見眼光獨到。這樣諸葛亮就不會給累死,他可以在他擅長的領域發揮更大的才能,使三國鼎立延長更多的時間,中興蜀漢。而因為綜合國力、人才儲備、生產力等等的不足是無法實現大漢的中興。

    (圖片採用網路)

  • 3 # 一名90後的大叔

    首先,諸葛亮不是神,毛主席曾經評論諸葛亮,政治很厲害但是軍事不怎麼樣,他六出祁山犯了很大的錯誤。現在很多人認識的諸葛亮都是從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裡面對他有一定的認識。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有很多是虛假的在歷史上不存在的,首先就是三國演義裡面把張飛描述的很兇神惡煞。把趙子龍描述的很受劉備重用,像他的保鏢一樣。這都是虛假的張飛在歷史上是其實是個美男子,趙雲也一直沒得到劉備的重要。由此可見三國演義描述的三國曆史不一定是真的。要想了解真正的三國可以退家大家去讀《三國志》,《資治通鑑》。在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被神話了。把他描述得很神,天上地下無所不能,神機妙算,未卜先知,其實這是錯誤了。首先我們可以根據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諸葛亮對劉備說的很經典的一段話,《隆中對》,裡面諸葛亮對劉備說今天下三分,對孫權只能同盟,不能為敵,要先佔領荊州,然後像西川漢中發展,劉備也確實做到了。佔領了荊州九郡,西川48縣,漢中全境,當時就像法正說的天下以得其二。這時劉備膨脹了他既然已經想稱帝。在勝利的面前他矇蔽了雙眼。然後他的二弟關羽,他派去鎮守荊州。關羽何人,天下處了他們三兄弟他一個人都看不起,心高氣傲,這是為將最大的忌諱。最後丟了荊州,這時劉備犯的最大一個戰略失誤。之後引發一連串的效應,三弟張飛被手下人殺死。仇恨矇蔽了他的雙眼。他不聽任何人的勸告要出師伐吳最後落得個病死白帝城的下場。所以從這幾事可以看出,就算劉備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實行下去,他也不能中興大漢,因為誰也預料不到以後發生的事,他不聽勸告揮師攻打孫權,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他成不了大事,沉不住氣了他已經,所以他就算全聽諸葛亮的他也不能中興大漢,我得回答希望你滿意,謝謝

  • 4 # 一劍桃花鄧太阿

    如果說劉備當初聽諸葛亮的話早早接管劉表的荊州,養精蓄銳,不會有關羽走麥城,曹操也不敢前來就範,蜀國的統一之路會提前好多年。可是劉備婦人之仁,看不清形勢,延誤了時機。

    諸葛亮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赤壁把強大的魏國打退,才廣積屯糧,招兵買馬,而且發展的核心還是在成都,派關羽首荊州,久而久之,關羽剛愎自用,斷送了荊州。劉備覺得東吳無人,心裡不免有些膨脹,加上魏國曹操已死,司馬家爭權奪利,所以劉備有些自大了,如果聽了諸葛亮的話,我覺得未必不能中興。

  • 5 # 小柒柒說

    關羽被殺之後,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東征,想要奪回荊州,最終卻失敗了,間接的搭上了自己和張飛的性命。如果劉備沒有討伐孫權,結局會是如何呢?

    首先劉備打孫權並不一定是因為關羽被殺,畢竟劉備東征距離關羽被殺已經快兩年了,而諸葛亮阻止劉備東征也很可能是演義中杜撰的。

    當時蜀漢的情況是這樣的,經過數年的經營,劉備認為自己可以有和孫權一戰的實力了,打算奪回荊州,因此才出兵東征。畢竟在軍閥混戰的時候,弱肉強食,有實力了就要去攻打別人,才能奪取更多的資源。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回到題目中的假設,如果劉備沒有討伐東吳,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劉備和張飛不用死這麼早,劉備在西蜀積攢的部隊也不會什麼有損失。

    那麼劉備就只剩下北伐或者繼續臥薪嚐膽這兩條路了。這裡有個很關鍵的地方,就是如果劉備不討伐東吳,孫權會不會歸還荊州?荊州對劉備的重要性是很大的,有了荊州,劉備就可以兩路大軍北伐。

    當時曹操已經死了,如果孫劉兩家可以像之前一樣共同討伐曹丕,完全有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再趕上司馬懿被曹魏的內部打壓,曹丕手下拿不出什麼領兵的將軍,而劉備這邊還有張飛、黃忠、趙雲,再加上諸葛亮,基本上還是劉備巔峰時期的陣容。

    再看孫權。當時孫權手下和曹丕一樣,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大將,黃蓋、程普、甘寧、淩統都先後病死。打下荊州的呂蒙也英年早逝,周瑜,魯肅等人也不在了,唯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陸遜還是孫權和呂蒙在打荊州之前發掘出來的。

    所以說,當時的劉備看見這種局面有點膨脹也是正常的。不過當時的吳蜀聯盟已經破裂,不可能再次合作。事實上當時的劉備似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不打等過兩年趙雲、黃忠老了,蜀漢的戰鬥力就會直線下降。所以如果不打孫權,那麼一定會打曹丕,而且還是劉備獨自對抗曹丕。

    結果顯而易見,就算前期有優勢,北方兵多地廣,完全能耗死劉備,劉備也沒有那麼大的胃口(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持重兵一口吞下荊州)。而且就算之前打下來的地盤,劉備也守不住,最後只能退回漢中。

  • 6 # 景德鎮時瓷史譯Peter

    如果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話,也不能中興大漢王朝。因為:諸葛亮勸劉備聯吳抗曹。而孫權這個人未必和劉備的一心一意,再加上魏國若使用離間計,聯吳抗曹終歸是貌合神離,達不到心如磐石。2. 蜀國的用人條件很苛刻,選不了多少牛逼人才來用,選出的人才水平又不在吳國和魏國的人才之上,如何能復興大漢。3.蜀華人口少,兵不足,無法吞滅吳國魏國,諸葛亮和姜維的多次北伐就是證明,所以根本無法建立新的大漢王朝。

  • 7 # 夀輿天齊

    縱觀整個三國的歷史,實則就是士族地主階級想獨立登上政治舞臺,卻又被外部力量所阻擋的這麼一段歷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樣的客觀規律是無法改變的。最能決定天下格局的並不是那些歷史上的帶頭人,而是天下百姓和時代格局。在中華大地這個相對密閉的地理環境下生存,人們的生存需求的不斷變化和滿足才是決定了歷史的走向。

    一個農業大國,最根本的就是農業生產,農業生產最需要的就是環境的穩定以保障農作物生長。試想一下在動盪不堪的時局下,人們好不容易播下的種子還沒發芽就被破壞了,哪還能有安穩,哪還能有繁衍,哪還能有發展,哪還能有國力。所以動盪和分裂戰爭是不允許長期存在的,潛移默化的生存需求決定了政治時局的變化,根本不是劉備聽不聽諸葛亮能夠決定的。

    隨著人口的增長,農業開墾的規模就要加大,用於生產的土地資源就更少,又沒有西方工商業文明那種對外探索的環境和文化傳統,必然內部對土地搶奪的事件會演變為戰爭和再一次土地分配,這就是合久必分的原因。

    結論:劉備也好,諸葛亮也罷,那也只是所屬地域中人民群眾對於生存的需求和文化延續裡的法人代表而已,其本質上不是誰能改變得了歷史的,能改變歷史的就是人民群眾。

  • 8 # 江都小顏

    劉備即使聽了諸葛亮的話,也不能改變亡國的命運!

    一,從國家體制上說,魏繼承了漢王朝完整的體制,而蜀漢是分裂者,魏晉是皇脈的繼承,是眾人的意志,而蜀漢只是個人的強加意識!

    二,諸葛亮是一個權力熏天的慾望者,他用一個王朝的毀滅換來了自己千古的名聲,用現在話講,這個人重來就是一個,個人主義者,不搞也不會搞團結!

    三,從政治,軍事,經濟上講,諸葛亮這個人,是一個只看自己或者眼前利益的人,清人陳澹然說,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域。所以註定蜀漢小朝廷的短暫命運!

    四,就是後來所說的蜀中以無大將,一個王朝的延續,不是靠某一個人或者不是靠幾個人所能做到的,他需要靠絕大多數來承擔!

  • 9 # 再言春秋

    導語

    天下大勢,並非一兩個人的決定就可以扭轉的。蜀漢並不具備統一天下的實力,即便是劉備“聽”諸葛亮的話也不會有所改變。

    分析

    “聽”話,是聽什麼話

    如果說劉備“聽”諸葛亮的話,指的是“聽”什麼呢?個人認為應該指的是“聯吳抗曹”這一基本外交原則。

    1、為什麼諸葛亮要推出“聯吳抗曹”這一根本原則

    當面對曹操大軍威脅,劉備又沒有立足之地的時候,能夠與曹操對抗,而又可以同劉備形成聯盟的只有東吳集團。雙方能夠形成這一戰略聯盟是各取所需,說白了,這是一個軍事戰略聯盟。要建立在雙方的實力都不足以為對方所忌憚的基礎上。

    2、“聯吳抗曹”這一外交原則所存在的隱患

    ①當孫、劉雙方的危難都解除之後,這個戰略聯盟從實際意義上來講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能夠維繫這一聯盟延續的方式只有實力存在差距,而且這種差距必須要在一方無法輕易消滅另一方的平衡點之間。

    ②這個平衡點一旦打破,或者雙方的實力旗鼓相當的時候這個聯盟就必然面臨瓦解。孫、劉雙方從地理位置上接壤,都明白“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這個道理。所以,沒有人會坐視一方變得強大而無動於衷。

    3、孫、劉聯盟是如何走向破裂的

    ①劉備、諸葛亮以“欺詐”的方式,向東吳集團“借”荊州,而“借”走之後卻沒有考慮過歸還東吳集團,這個時候兩家的關係已經存在了隱患。只不過這個時候劉備尚不足以威脅孫權,這件事也就暫時擱置了。

    ②隨著劉備的勢力日益擴張,在他拿下益州、關中之後,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可以威脅到孫權。而且荊州一地,對孫、劉雙方都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這個時候,孫權不可能繼續任由劉備佔據荊州勢必要有所動作,恰恰曹魏集團此時也有與孫權交好之意,雙方就一拍即合,形成新的戰略聯盟。

    ③所謂的關羽大意失荊州,說到底那只是一個次要原因。他對孫權的羞辱只是加速了孫、劉聯盟破裂的速度。這是一個“無解之題”,任誰都不可能長久的維繫孫、劉聯盟,即便沒有關羽的羞辱,孫權依舊會打破孫、劉聯盟。這就是政治、軍事鬥爭的必然性,“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

    諸葛亮的方案有多高的可行性

    諸葛亮的《隆中對》可以說是千古流傳,可《隆中對》的實際操作性並不強,個人主觀意願太強烈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這段話是《隆中對》裡面最為著名的一句,而個策略的本身就有很多的客觀因素

    1、我們上面已經說過了,孫、劉聯盟的破裂是一種必然性。更何況,劉備借荊州的時候已經表現出來了“誠意”。這種欺詐性的“誠意”勢必會讓孫權耿耿於懷,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諸葛亮所說的結好,更多的是浮於表面的一種口頭協議。並沒有實際意義上的結好之策,劉備並無法給孫權任何的實惠,只能維持口頭友好。而孫權一旦面臨更大的利益誘惑——荊州的時候,友好就不存在了。

    2、“天下有變”,這個變是多大的變化,曹魏集團面臨破裂,還是曹魏集團易主。如何促成天下有變,諸葛亮在這裡並沒有給出一個方案,天下有變之後除了要出兵北伐,如何應對此時的東吳集團也沒有整體的規劃,總而言之就是一切都要等,可是終諸葛亮一生都沒有等到這個變化。這個規劃又是寄希望於外在因素,可操作性不強。

    3、“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這一上將軍出荊州後,孫權不會乘勢而奪取荊州麼,在天下格局面前,孫權一定不會坐視不理,而一旦孫權向荊州出手,就會切斷劉備這隻軍團的後路,也就是說劉備將面臨腹背受敵的局面。另外,劉備率軍從秦川出發,一路上會遇到什麼樣的抵抗,先攻取哪裡,以哪裡為戰略支點,諸葛亮也沒有進行規劃,又把希望寄予了百姓。

    4、至於說到“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這未免更是一廂情願,諸葛亮後來北伐的時候有百姓支援麼?此時的大漢王朝在百姓心中也沒有權威了,多年的戰亂之後百姓需要的是和平。曹操力推“屯田制”解決了大量的流民問題。而曹魏集團在中原發展多年,中原早已穩定,百姓們也可以正常生活,感恩戴德還來不及,憑什麼會覺得百姓要支援劉備呢?

    蜀漢集團勢必無法統一天下,復興漢室

    想要統一天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蜀漢集團並不具備統一天下的條件

    1、諸葛亮的《隆中對》是蜀漢集團統一天下的戰略方針,保證孫、劉聯盟的穩定,是蜀漢集團發展的基礎。我們上文已經分析過了,孫、劉聯盟的破裂是必然的,而《隆中對》所制訂的策略也太“大而化之”了,說白了《隆中對》有一點“空中樓閣”的設想,客觀因素過多。

    2、《隆中對》是建立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劉邦統一天下的戰略走向制訂的。它缺少了與時俱進,因為當時的天下態勢與秦始皇、劉邦所面臨的格局是不一樣的。整個天下是三分的局面,中原也基本上是鐵板一塊,三方只要任何一方有所動作另一方都很難坐視不理。劉備想要趁“亂局”而奪取天下這種戰略構想不符合那個時代。

    3、蜀漢集團的確在一個時間內發展很快,但過快的發展也導致蜀漢的“消化不良”。無論是一個人或者是一個國家,發展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勢力範圍的迅速擴張,讓劉備有些措手不及。在人才儲備和資源整合上都顯得捉襟見肘。

    4、“資源”問題一直是困擾著蜀漢集團的重要問題,三國的長時間戰亂生產力早已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雖然說荊州、益州被破壞的程度還算可控,但要想依靠這兩個州能夠整合出統一天下所需要的資源是遠遠不夠的。

    5、蜀漢集團一直有很大的內部矛盾,益州本地集團與劉備的外來集團的矛盾,士人集團與草根集團的矛盾都是不可調和的。如果沒有對外戰事而一力的緩和內部矛盾尚可做到,可一旦有了對外作戰,內部矛盾勢必會凸顯出來。

    結語

    統一天下,想指望一個諸葛亮,指望一篇《隆中對》那是無濟於事的。《隆中對》的策略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很多客觀因素。

    孫、劉聯盟勢必會破裂,尤其是在劉備奪取益州後,破裂的速度會更加劇。這絕非劉備一方想挽回就可以做到的。

    而且當時的天下大勢,與秦始皇、劉邦時代已經截然不同,《隆中對》卻是建立在他們統一天下的基礎上給劉備進行規劃的,這也不符合歷史的發展規律。

    如果把《隆中對》比作一個發動機,天下比作一個汽車。這個發動機可以帶動秦始皇、劉邦時代的汽車,可當汽車也進步了,發生改變了,這個發動機的動力就顯得不足了。

  • 10 # 珠璣健身

    首先,歷史沒有假如,所有的偶然都是由必然的因素堆砌而成。

    劉備和諸葛亮的分歧最具體的起點是關羽死亡。

    此時,我們大可以認為,劉備並沒有被仇恨衝昏頭腦,而是有機會,有戰略地備戰東吳。

    那麼我們該想的是,他為何要如此?

    荊州一失,天下大勢重新排列。

    曹魏佔幽州、冀州、青州、幷州、兗州、徐州、司州、涼州及豫州等九州之地。

    東吳有三州,揚州、荊州和交州。

    而劉備只有益州,

    此時打天下的關張都死了,往外擴張的實力大大減小。

    而荊州在劉備的統治下也算是對其好感不少,荊州的丟失,意味著劉備想北伐只能走漢中等地,道路崎嶇不說,糧草供應成了極大的問題。

    他能不急,所以趁孫權立足未穩,還沒有徹底將荊州打造成鐵桶一般,現在攻取荊州絕對算得上一個機會。

    可惜,劉皇叔自大,沒把陸遜放在心上,加上其半吊子兵法和不合天時的出兵時機,被陸遜一把大火給燒了個精光。

    可以說,劉備的精銳大多數在一戰給打沒了。

    不但如此,就連他老人家不久之後也給掛了。

    就算此時聽了諸葛的沒去打孫權,戰略依舊北伐。

    那麼我們可以看看,劉備此時已經60歲左右了,按照那時的壽命來算,孫權71,趙雲76死亡已經算是命長,劉備充其量還有十年可活!

    而此時,他只有益州一地,不打荊州,就打曹操。

    我們不用對比,此時曹魏人才多於蜀漢,而荊州人才也是多於蜀漢。

    從地盤看,蜀漢最弱,從糧食,人口,礦產看,蜀漢最弱。

    這麼發展下去,三家的勢力差距越來越大。

    此時更沒有弱小諸侯讓他去吞併,去佔便宜,所以這三家的戰鬥都會是此消彼長的。

    而蜀漢失敗後的打擊最大,恢復最難,

    他經不起多次大敗,而其他兩方這方面要好的多。

    所以,就算劉備聽諸葛的,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11 # 詭狐w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是諸葛亮對天下大勢的分析,也是為劉備制定的戰略構想,當時劉備還寄身於劉表,無一郡之地。不了否認,臥龍是天縱之才,取得益州以後,他的設想已經實現了大半。可惜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兄弟報仇不聽諸葛亮之言,夷陵之戰的慘敗終結了蜀國統一的希望。但我們深入分析,即使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話也無法中興大漢!

    隆中對本身就存在戰略漏洞

    隆中對是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戰略,跨有荊州、益州,結好孫吳,北抗曹操,這個構想看似有希望實現但存在一個致命的漏洞:佔有荊州與結好孫吳之間不可協調的矛盾!

    荊州對吳國的意義,可以說比魏國和蜀國的意義都要重要。可以說荊州構成了吳國的立國之基,無荊州則吳國不足以自保,亦不足以立國。

    荊州是構成整體防線的龍頭,在南方保持自方獨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長江綿延萬里,是南北雙方的天然地理分界線,也是南方維持戰略守勢的心理邊界。南方要想對北方展開攻勢,必須要推進到淮河一帶。而以長江天險形成的防禦線一般是以三峽為始,直至長江入海的一個相互呼應的整體。荊州地處長江上中游,正是長江整體防線的龍頭。

    北方打擊南方,一條路線是從正面進攻,即橫渡長江,這種辦法,一般是在南北力量對比懸殊,北方佔絕對優勢時採用,如,隋滅陳。第二條路線是從側翼進攻,形成對東南經濟文化中心的戰略包圍,一般在南北軍事力量形成動態上的均勢時採用。而從側翼進攻的路線又有兩條:一是先佔四川,自東向西展開進攻,二是佔據荊襄,順勢而取江南。前者一般很少採用,在歷史上也沒有太多實證,而後者則被多次附諸實踐。最為典型的,莫過於元滅,當時的元朝統治者已有襄樊乃宋之咽喉,取喉則宋自斃的認識。元透過佔領四川,雲南,逐漸形成對南宋的戰略包圍,總的來說都很輕鬆,但與南宋爭奪卻達數十年之久,損兵數十萬之眾,其戰況之慘烈。而佔領襄陽後,南宋就幾乎沒有了抵抗能力。這一戰例充分證明了荊襄之地對於東南之地戰略防禦的重要性。

    荊州是東吳與魏蜀達成力量均勢的關鍵

    三國所以能夠鼎立,其原因在於力量均衡(均衡當然不是說實力相等)而經濟文化發達,物產豐饒的荊州又是一個維持力量均衡的中心,所以又是一個力量衝突的中心。東吳與魏的力量對比不用多說了,如果魏佔領了荊州,則東吳只能坐以待斃。而蜀國一旦佔有荊州(特別是南郡),在疆域面積,人口總數、經濟和軍事力量上都將達到或超過吳國,並構成對吳國統治中心的直接威脅。所以荊州既不能讓魏國得到,也不能讓蜀國得到,只要蜀國佔有荊州,蜀吳翻臉是必然的。

    關羽的死使劉備陷入兩難抉擇

    關羽的死表面上僅僅是蜀國失去了荊州,實際上改變了蜀國的格局,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後果。

    如果說諸葛亮是蜀漢智謀的代表,那關羽就是武力支柱。五虎上將中馬超不得信任、趙雲更多是偏向於護衛、黃忠太老、張飛只是一個將才,劉備真正信任依仗的只有關羽!桃園結義一生相隨的關羽是無法被他人取代的。關羽的死間接引起了張飛的死、劉封孟達的叛逃。劉備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因為他的名望,在當時那個崇尚忠義的時代,劉備不可能不為他的兄弟報仇,所以征討東吳的決定上劉備是沒有選擇的!

    我們之所以說劉備陷入了兩難不是說是不是和東吳開戰,而是和東吳開戰到什麼程度

    劉備並不是一個沒有戰略大局的人,他一定明白和東吳開戰與隆中對的戰略不符,那他為什麼堅持呢!首先劉備的年齡很大了,而阿斗年齡太小了,當時劉備已經62歲了,而阿斗只有16歲,劉備急切需要一場大勝來為權利的過度做鋪墊,臨終託孤看似真誠,實則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並不是完全信任。其次,劉備明白即使奪回了荊州,與吳國的隔閡已經發生了,憑藉兩州之地是無法同魏國抗衡的。所以劉備的征討東吳不僅僅是為兄弟報仇,也是劉備的孤注一擲,以此為名義如果能夠佔據江東,完成南方的統一,是可以與魏國分庭抗衡的。

    蜀國的失敗,大漢無法中興關鍵不在於劉備沒有按照諸葛亮的戰略,而是大勢所趨。曹操統一北方之後,三國鼎立已經是諸葛亮為劉備爭取到最好的結果。參考中國歷史的統一,除了明朝都是自北向南,在魏國內部不分裂的情況下綜合實力決定了蜀國的失敗!只能說"臥龍雖得其主,未得其時"。

  • 12 # 小四帶您看趣事

    劉備是一個成功的君主!也是一個失敗的帝王!

    在您的第一個問題中,隆中對對劉備的影響是很大的,往前說他遇到了徐庶,讓他知道了謀主的重要性,往後說,劉備目前正處在迷茫之中,沒有前進的方向,只能蝸居在新野小城,而他的對手曹操已經雄踞北方,諸葛亮的隆中對給劉備打開了思路,讓他有了前進的方向。

    在您的第二個問題上,劉備的目標是復興漢室,如果他解決了獻帝,他個人肯定是支援獻帝當政,他做個諸侯王或者是一個丞相一類執掌國家軍政的職位,就像曹操一樣,因為這是他們的理念,但是劉禪之後如何就不得而知了,這無關乎臣子還有他自身的想法,劉備如果自立,會影響很多人對他的忠心!

    在您的第三個問題上,劉備的威嚴是劉備自己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能給劉備建言的也不只是諸葛亮,還有很多很多,一個君主的作用,不是各方面能力都超強,而是能將所有人靠攏在自己的身邊,這才是一位真正的君王!

  • 13 # 歷史的詩歌

    如果劉備聽諸葛亮的話,完全可以中興大漢。

    其一:劉備舉兵的根本目的是奉天子詔舉兵伐賊,是為了維護漢朝的統治,平定天下立不世之功。因此倘若劉備在最後的諸侯爭霸中獲勝,也會還政於漢帝,諸侯得以平反,大漢可以中興。劉備在成都稱帝實屬無奈之舉,非有反叛之心。漢獻帝已亡,曹丕稱帝,如果此時劉備不撐起大漢王旗,那麼天下自然就歸曹丕了,大漢就亡了。劉備本就是漢皇后裔,稱帝有何不可?中興大漢有何不可?

    其二:諸葛亮隆中對的既定方針具有可行性。諸葛亮給劉備制定的基本國策是聯吳抗曹,最終取得天下。而劉備在具體的行動中卻違反了這一既定的基本國策,舉兵伐吳導致孫劉聯盟破裂,不僅失去了北伐的優勢,蜀漢自身也是元氣大傷。倘若劉備聽從諸葛亮的,沒有伐吳蜀漢國力尚在,那麼北伐具有很大優勢,如果北伐成功天下徐徐可圖,大漢中興指日可待。

    其三:百足大蟲雖死未僵,儘管大漢王朝已經搖搖欲墜,但是這天下依然是漢天子的。大漢四百年基業,只要能有人登高一呼:舉兵討賊,天下必共擊之,而這個人就是手握重兵能與曹魏抗衡的漢皇后裔劉備。東漢末年對大漢中心的不在少數,坐山觀虎鬥的中間派也不在少數,就連曹操首席謀臣荀彧都是忠於大漢的,只要劉備打勝了曹魏,人心便向漢。屆時王命所致,天下誰敢不從,而那些中間派也會成為大漢收拾殘局的中間力量,如此一來天命所歸,天下又歸於大漢。

    總之,擒賊先擒王,如果劉備能夠打敗曹操這個最大的諸侯,劉備便能執天下牛耳,或還政獻帝,或自立為王。都會是君臨天下,威震四方。諸侯如若反叛也會孤掌難鳴,遭天下共擊之。如此一來,倘若劉備聽從諸葛亮的伐魏成功,大漢又怎會不中興呢?

  • 14 # 文可之

    不可能!或者說可能性不大!

    自劉備三顧茅廬把諸葛亮請到自己麾下,諸葛亮就已經成為劉備代表的蜀漢集團的核心人物,首要智囊,雖然劉備並非對諸葛亮完全言聽計從,但基本上都採納了諸葛亮的意見,而且諸葛亮為報知遇之恩,也確實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但並沒有實現統一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非不為也,是未能順應大勢,沒有能力也!

    之所以蜀漢集團即使完全聽諸葛亮的話也不能興復漢室,並最終被滅亡,是歷史發展的趨勢,不是一兩個“能人”能夠左右的,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是被神話了的人物,其實他並非無所不能,更沒有改變歷史潮流的能力,在三國魏蜀吳當中,蜀漢集團是最弱的的一方,無論天時,還是地理,也或是人和,蜀漢集團都不佔優勢,諸葛亮與劉備《隆中對》時曾說:“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這其中說明曹操的曹魏集團佔有天時與人和,孫權的東吳集團佔有地理。劉備能佔什麼?《隆中對》中諸葛亮又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也就是諸葛亮所說的謀略劉備都實現了才具備與魏吳抗衡的基本條件,並沒有比魏吳更大的優勢,充其量也就是等魏吳內部有變才有機會,實際上魏吳都做得很好,所以蜀漢集團也就沒有機會,無論諸葛亮的六出祁山,還是姜維的九伐中原,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雖然這種以攻為守的對策不能說勞民傷財,但拖垮了蜀漢集團,使蜀漢集團最早滅亡。我們把先把蜀漢集團和曹魏集團比較一下。

    一、不佔天時優勢。曹魏挾天子以令諸侯,兵多將廣,謀士眾多,儘管漢室已微,名存實亡,漢獻帝只是傀儡,畢竟名義上是“漢家”的天下,從道義上佔據優勢。而蜀漢集團的劉備只是漢朝宗室的後代,織草鞋出身,根本沒法和漢獻帝比,即使再往漢家靠,還是遠了點兒,再怎麼講也有人打問號。從天時看,蜀漢集團不如曹魏集團。

    二、不佔地理優勢。曹魏集團佔據中原,地處平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農業發達,人口眾多,物資和兵員力量充足。而蜀漢集團雖佔有“天府之國”成都平原,但大部分是山地,自然條件差,和中原比依然有較大差距。從地理看,蜀漢集團也不如曹魏集團。

    三、不佔人和優勢。曹魏集團從曹操到曹丕都是傑出的政治家,都在劉備之上,更別說劉禪,他們都非常注重經濟發展和促進文化繁榮,仁政、德政都做的很好,唯才是舉、不拘一格用人,招攬了大批人才,包括袁紹等諸侯的謀士和將領都大膽使用,即使徐庶這樣的人也極力爭取,某種程度上比蜀漢集團做的更好。從人和看,蜀漢集團也不如曹魏集團。

    由以上觀之,蜀漢集團敗給曹魏集團是大勢所趨,和聽不聽諸葛亮的話沒有多大關係,我們不能太相信《三國演義》裡的描述,正如魯迅所言:劉備之德近乎偽,孔明之智近乎妖。陳壽《三國志》是正史,尊重歷史發展大勢和規律才是正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0-3、0-4、2-3,巴薩成被逆轉之王,高層有意讓哈維接班巴爾韋德,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