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家人文歷史

    門閥士族是地主階級中的一個特權階級,其實在東漢時期已經就萌芽了,經歷了三國時期到了西晉正式形成。西晉的建立者司馬氏實際上就是靠著士族官僚的支援奪取的曹魏政權,正是基於此,所以建國後在政治與經濟制度上都更加的傾向於保護士族地主的利益。

    西晉時期,五等爵制度以及九品中正制正是門閥政治形成的重要條件。五等爵制並不難理解,實際上就是西晉建立的封爵系統,基本上自騎督以上都能夠封到爵位,受封者也都是世家大族。這樣一來,貴族的人選“定好了”以後,為了鞏固這個階層的統治以及政治、經濟利益,自然要從朝廷的選拔人才制度入手,進一步掌握朝政在這一階層的手中。於是就用到了九品中正制度。其實九品中正制最早是由曹丕建立起來的,但是西晉時期再應用這一制度,與之前又很大的區別,基本上中正官這個重要的職位都是由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僚把持,其中“計資定品”,更加註重門第而不再注重候選人的德行。因此一度形成了“公門有公,卿門有卿”,“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經濟上這些門閥士族也享有各種特權。門閥政治到了東晉時期發展到了極致,比起西晉門閥大家有更重要的權力與特權,幾乎完全把持了東晉一朝的朝政,皇權幾乎是裝飾。

    西方的貴族制度建立在分封制度的基礎之上,但是這個分封與西周的分封制還有一些區別。西方的封建關係實際上是一種契約制度,貴族得到封地成為國王的封臣,在獲得經濟特權與政治特權的同時,對國王負有封建義務,相對來講要比西周時期的分封無論是在從屬關係還是在繼承關係上都要更加的鬆弛。種姓制度以統治階層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其基礎實際上是血統。從這一點看,門閥制度實際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即士族與皇權共治。

  • 2 # 吉月文

    從概念上講,士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個特權階層,門閥既可以指這些特權階層,也可以指這種社會制度。因此兩者在某些領域實際上是一個概念。

    士族的形成是中國在秦漢時期實行郡縣制之後的一次歷史倒退。秦代以法家思想為指導,透過高密度的法律來管理社會。但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統一之後的規模實際上超出了政府的控制能力。西漢時期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度。但是藩王作亂使得分封制度在武帝之後又被事實上廢除了。因此在中國社會的這一歷史時期就出現了一個非常麻煩的問題,郡縣制為主的政治體制缺乏相應的條件支援。西漢末年,劉秀憑藉著豪強地主的支援獲取政權。因此在整個東漢王朝豪強地主始終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力量。這些豪強地主在之後形成了以地域為基礎的政治經濟集團。也就是之後士族的前身。他們成為了地方上的真正統治者。並且利用這一身份與政府合作。形成了所謂計程車族與皇權共治的局面。士族的強大是導致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期分裂以及朝代更迭頻繁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這麼理解,這是中國社會在向前發展過程當中的一次失敗的嘗試。但這種失敗是有價值的,因為中國在之後探索出了新的發展道路。隋文帝開創了科舉制度。唐代繼承並發展了科舉制度,這就在極大程度上打壓了士族。同時唐代初期,李唐王朝幾位君主,包括武則天,對於士族都採取了非常嚴厲的打擊措施。在這一階段中國傳統的郡縣體制的日趨成熟。類似士族之類的倒退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中國傳統社會與歐洲印度相比,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中國在秦代以後沒有真正意上的貴族。中國古代的傳統社會雖然等級的,但這種等級可以透過個人努力而改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並且中國古代社會透過科舉制度,有世界上最為寬鬆的社會階層流動制度。貴族是世襲的特權階層。印度的種姓制度,實際上也是貴族制度。婆羅門和剎帝利就是世襲的貴族。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歐洲的貴族制度貫穿於整個中世紀。與他們相比,中國的特權階層往往伴隨著朝代更迭而沉浮。士族是中國在郡縣制初步實行時期歷史探索的一次失敗嘗試。與歐洲的的貴族制度有少量相似之處但本質不同。與印度的種姓制度則完全不同。

  • 3 # 彬州三笑

    這裡的“氏族”應該是“士族”吧!

    兩者之間的關係

    門即門第,指家世族望;閥即閥閱,指功績資歷。門閥初指政治中累世顯貴之家,其後形成為以門第閥閱為依據的等級制度和觀念。東漢時,由於世家大族壟斷察舉徵闢,操縱鄉閭清議,門閥觀念遂逐漸形成。但門閥成為一種政治制度,則是在魏晉以後。  

    士族亦稱「世族」、「勢族」,與庶族相對。士族是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累世高官、享有特權之門閥貴族。士庶之際,實如天隔。二者輿服有別,彼此不通婚,不共坐,等級森嚴。士族可佔田地,封山護澤,蔭庇佃客部曲,有免賦免役、門蔭子弟仕進之特權。

    由此可看出,兩者之間的沒有嚴格的劃分。

    門閥士族的興衰過程

    中國東漢後期至隋唐中期、在社會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結成的政治集團。

    東漢中葉以後,門閥士族開始出現並已漸有把持壟斷朝政之勢;曹魏政權創行的九品中正制最大程度上保證了門閥士族的政治特權,有助於門閥士族的最終形成。

    此制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科舉制,屬於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後來這種選官制度演變成了名門望族步入仕途的階梯,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社會格局。

    東晉王朝時期,門閥士族及其統治達到頂盛,曾有了“王與馬,共天下”之說。

    到了南北朝時期,隨著東晉的滅亡、劉宋政權的興起,曾經風光無限的東晉門閥士族,包括王謝庾桓這些貴姓也不復存在。

    十大門閥士族

    隴西李氏 李姓中最顯要的一支。古時隴西亦稱隴右,泛指隴山以西今甘肅省東部地區。源自於顓頊孫皋陶之後,世為理官,到了周朝時文化名人老子李耳是孔子的老師。秦漢時期設定隴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彭城劉氏 中國歷史上最顯赫的皇族。因漢高祖劉邦祖籍豐縣,起家於沛縣,而豐縣和沛縣後來都屬彭城郡,所以天下劉氏莫不以彭城為自己的祖籍,而稱為彭城劉氏。彭城也就歷來都被視為劉姓的正宗郡望,宋代以後更成為天下劉姓的統一郡望。

    陳郡謝氏 陳郡謝氏遠祖可追述至曹魏時期的典農中郎將謝纘與其子謝衡。中國古代東晉和南北朝時期計程車族,出自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繼琅琊王氏、高平郗氏、潁川庾氏及譙郡桓氏之後成為東晉的最後一個“當軸士族”。由宋至梁,一直為士族領袖,與琅琊王氏並稱“王謝”。

    琅琊王氏 福建臺灣廣東王氏的先祖。如果說以《二十四孝》《二十四悌》聞名的“臥冰求鯉”的王祥、王覽,奠基了琅琊王氏,那麼他們的孫輩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導,則開啟了權傾天下的江左豪門。“王與馬,共天下”、“不以王為皇后,必以王為宰相”的琅琊王氏,與陳郡謝氏並稱王謝。“吾少好百家之言,身為四代之史。自開闢以來,未有爵位蟬聯、文才相繼如王氏之盛也。”

    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時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縣和山東武城縣、高唐縣),東漢以後成為山東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門下。南北朝時講究士族門第,在北方後魏把崔氏被列為一等大姓王崔盧李鄭。至唐代開國有五姓七家之說崔氏仍立其中。

    范陽盧氏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為齊國後裔,因封地盧邑而受姓盧氏。秦漢時代,盧氏子孫遷居至涿水一帶之後,定居涿縣。東漢末年,盧植平定了黃巾之亂,盧氏從此起家。南北朝時期,范陽盧氏進一步崛起,在李衝的策劃之下,范陽盧氏與清河崔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得以與北魏皇室締結婚姻,被魏孝文帝定為四姓。唐朝時仍位列七姓十家,有八個宰相。

    滎陽鄭氏 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大族。滎陽鄭氏北魏隋唐與博陵崔氏、趙郡李氏、隴西李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為五姓七家。滎陽鄭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鄭國,其王室國滅後仍以鄭為姓,以故地滎陽為郡望。東漢末年,以鄭當時一脈的鄭渾、鄭泰等人為開始,逐漸發展為高門望族。後因科舉制的實行,影響逐漸衰落,但仍為天下鄭氏中,最為顯赫的一支。

    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起源於山西的太原,從魏晉至唐朝都顯赫非常,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列為五姓七族高門。太原王氏的始祖乃是秦始皇時期的大將王翦,王翦之孫王離後死於鉅鹿之戰,王離長子王元為避秦亂,遷於琅琊,為琅琊王氏始祖,王元之弟王威則是日後太原王氏之祖,從晉代綿延至唐代。代表人物有王允、王維、王之渙等。

    弘農楊氏 即華陰楊氏。楊氏是楊姓郡望,西漢丞相楊敞,玄孫楊震官太尉,號稱“關西孔子”,子秉、孫賜、重孫彪,“四世三公”。楊震子楊奉後代世居高官。從“西晉三楊”到北魏楊播兄弟,無不顯赫。隋朝皇室,越國公素及子玄感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唐朝的“李武韋楊”四姓聯姻,楊姓“十一宰相”世家、唐玄宗楊皇后、楊貴妃,眾多楊氏駙馬,無限輝煌。

    蘭陵蕭氏 中國古代頂級門閥之一。蘭陵蕭氏的初次興起是在西漢宣帝時期大臣漢太子太傅蕭望之開始的,因家族之大而使司馬氏安置蕭氏於江蘇武進,史稱“南蘭陵”,故依舊以蘭陵蕭氏相稱,為南朝“四大僑望”,貴不可言。南蘭陵蕭氏建立了齊梁兩個皇朝,走出了二十一位皇帝,三十多位宰相,還有大批的文臣武將,文人雅客。

  • 4 # 隨意言之

    在這個問題中先小小的糾正一個錯誤,我想您要問的應該不是氏族而是“士族”,因為氏族是個社會體系,和門閥沒有聯絡,士族是個社會階層,可以和門閥相對應。

    在這裡咱們先給兩個詞定義一下,看一下兩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不定義的話,問題是沒法解答的。先說士族吧,士族就是由士人階層而構成的一個社會團體,他們主要主要構成成分是由地方上有影響力的世家構成,當然這個是狹義的稱呼,還有廣義的解釋,士族就是掌握知識的的精英家族。這個士族一詞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存在,具有典型意義計程車族代表就是晉國的六家,範、中行、智、魏、趙、韓。這些士族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具備一定的世襲性與傳承性,包括三國後期的袁紹家族,還有孔子後人(在廣義的範圍裡士族還具備著世家的意思)。

    接下來看一看門閥這個詞,門閥這個詞廣泛的建於東晉時代,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詩歌中“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的王、謝就是東晉門閥的代表,還有南北朝的關隴集團和山東集團都屬於門閥的代表。在這裡其實大家可以看出來,門閥是對地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私人集團。他們掌握著大量的地方經濟資源,有些人還會擁有自己的軍事力量。

    陳寅恪先生曾經說過,晉國的勝利其實就是司馬家族所代表計程車族集團對抗曹操所代表平民集團的一種勝利。這裡他用的是士族而非門閥。

    把這兩個詞說完了,咱們來說一下他們的區別。有些地方的解釋認為士族和門閥是一樣的,這一點我是持有否定態度的。我想提問者所問的這個問題應該是我說的狹義上計程車族,而並非廣義上計程車族。如果從廣義上來看,士族的確包涵這門閥的範圍。但如果從狹義上來看,士族是需要有一個特點的,就是繼承,也就是所謂的世襲制。這個世襲性不是自己家庭給的,而是朝廷給的,說白了只要你是士族了,那麼你家就可以世代為官,兒子就能繼承老子之前的職位。而門閥不同,門閥沒有世襲一說,門閥簡單點說其實就是一個地方性土豪組成的,他們可以不在朝中為官,但只要擁有足夠的實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朝局的發展。可如果朝廷強勢起來,他們就沒有那麼重要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之所以門閥可以擁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其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朝廷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他們需要依靠這些地方門閥而維繫他們的統一。

    這樣一看,士族與門閥肯定是有區別的,一個是官員階層,只有你當官了,朝廷給你職位了,有職位讓你的後人去繼承了,你才可以成為士族;門閥的要求要低一些,只要擁有實力,在地方上有很大的影響力,就可以是門閥,當然了只要你有了功勳,有機會做官,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還是有世襲性的。但無論怎麼樣在小地方有區別,本質上他們都是社會資源的擁有者,控制者,在這一點上他們是沒有區別的。(PS.其實有些特別情況下,士族是可以不掌握經濟資源的,即便是家裡窮了你也依舊可以被人認為是士族,比如說南北朝的陳霸先家族,雖然到他這裡已經沒落了,但只要一提起來祖上是誰,別人還會對他高看一眼,可門閥就不同了,在很多人眼裡,他們就是土財主,只要你窮了,沒有社會資源了,沒人再認同你。)

  • 5 # 巴州刺史

    士族和門閥,本質上幾乎沒有差異,常常合在一起使用,“士族門閥”或者“門閥士族”,都是指累世長期讀書做官的家族。

    門閥士族,起於兩漢,興於兩晉,消失於隋唐,這是伴隨當時政治經濟形態而產生的。

    一、門閥士族的出現

    秦漢以來,井田制的瓦解,帶來了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但也隨之帶來了土地買賣和兼併,並由此改變了社會的經濟基礎。西漢中後期,土地兼併現象已然十分突出,掌握經濟權利的大地主開始要求相應的政治權利。同時,累世為官的家族也逐漸利益固化。兩相互動,這就是是門閥士族的萌芽。

    西漢末年,王莽改制就是看到了這一問題,試圖透過土地國有,然後重新分配,以削弱大地主的實力。但由於觸犯整個地主集團(官僚)的利益,而遭到慘敗。

    到了東漢,以選舉人才為目的的察舉制,實際上已經淪落到新崛起的世家大族手中。再透過插手壟斷品評人物,進一步縮窄寒門子弟入仕的路徑。

    二、門閥士族的興盛

    東漢後期、曹魏時期以及兩晉時期,土地已經基本上進入世家大族手中,莊園經濟進一步得到加強,“大量個體小農和大規模的工商奴隸經由不同渠道,變而為束縛在領主土地上、人身依附極強的農奴或準農奴”。在這種經濟基礎上,自然就會形成相對應的大地主階層,而且這些大地主、莊園主也都是宦官世家,由此出現大量的門閥士族,以及一個門閥士族階層。他們“分裂割據、各自為政、世代相沿、等級森嚴”,籠罩了當時整個社會的上層。

    想當時曹丕創“九品中正制”,在朝中設中正官,“擇州郡之賢有識見者”。本意是要把察舉選拔官員的權力掌握在朝廷手中,但無奈世家大族早已成勢,最後“九品中正制”也淪為門閥士族的工具,反而成了世襲壟斷的利器!

    東晉的門閥士族,尤其強勢。不論是南渡的北方世家,還是在地的南方大族,你方唱罷我登場,輪流在東晉朝堂之上唱主角,門閥政治達到極致!最有名的就是所謂王謝桓庾四大家族。

    三、隋唐的門閥逐漸讓位

    隋初,“九品中正制”曾保留過一段時間,很快被廢。察舉之權,全部收歸吏部,收歸朝廷。

    唐代開始實行科舉制,寒門士子走了進仕途的渠道,打破了全部由門第決定的方式。

    雖然終唐一代,門閥士族仍然很有勢力,但寒門士子也能居於朝堂,與急於集權的君主往往能互為犄角,門閥士族的消失只是時間問題。

    門閥士族的出現,是伴隨整個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結果,也會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而逐漸消失!

  • 6 # 黑眼歷史觀

    士族,廣義上泛指掌控知識的家族,擁有知識,世代都有入朝為官的可能性。【狹義上和指大門閥。】

    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通常指的是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擁有很大的權力。門閥就是掌控權力的大士族,影響力比較大。

    早在春秋的晉國就有趙氏、魏氏、韓氏等六個大門閥。東漢累世公卿的門閥也有很多,比如袁紹所在的袁家四世三公。西晉的門閥甚至相互聯姻,形成一個封閉的內部集團,還掌控著社會的經濟、軍權等,有名的晉朝王謝兩家。

    在東晉,廣義上計程車族不一定能入朝為官,但是門閥能保證其後裔有一個官當,但是能當到什麼程度,就看個人能力,比如陶淵明因為其爺爺官至太尉,被舉薦為官。所以門閥制度下的寒門【較為弱小的門閥】也有機會成長為大門閥,但是門閥之外的人,很難入朝為官。

    門閥理論上不存在世襲,是平等的,但是他們掌控著一定的權力,所以創造出一些不平等。比如依靠察舉制,相互舉薦內部人員。以至於東晉時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說法。

    也有一些說法中,把士族和門閥混為一談,當做同一個概念

    【即使唐朝科舉制,都不得不為門閥讓步,專門設定了舉薦等相關考察,以至於唐朝的高階文官多是出自七宗五姓,或者名師之後。但是唐末的動亂,不止毀滅了唐朝,門閥也隨之毀滅。宋朝是,平民出身的宰相遠超唐朝。】

  • 7 # 風嬙遙度天際

    世族,這個世就說明不止一兩代的傳承,三國袁家四世三公,走到哪裡氣場都十足。這種世家通常是開國元勳、中興之臣之後,從年代只能說是從周以前就有了,至於以前多久,那就是宗族和神話傳說的事情了。透過功勳,獲得或者購置廣袤田產,房產。但結果就是與皇族產生衝突。新興的世族,在和平時期,就更太不容易產生了。士族,這個就是皇族培養的了,應該是漢武帝時期獨尊儒術之後出現的,對抗功勳、王族,還能給皇族提供新思想、新科技,起點低,吃得少,要求低,慾望少。小結一下,世族出自於宗族,功勳,還有沒落王族,起於周以前,重身份,重傳統。士族出自中產及以下家族和個人,重學識,重串聯。

  • 8 # 東拉西扯老李

    從東漢到魏晉,統治集團中逐漸形成一個帶有貴族色彩的門閥士族階層,它擁有特殊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其影響由南北朝一直延續到唐代

    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社會上形成了一批既有經濟和宗族實力,又有文化背景的“士族大姓”,東漢創業集團即基本出自這一階層。

    在東漢,一些士族大姓因世代通經入仕,位至公卿高官,還有一些則長期把持地方政權,往往又被稱為世家大族。儘管有“黨錮之禍”和漢末戰亂的衝擊,世家大族整體實力上升的趨勢並未改變,而且事實上也成為魏、蜀、吳各政權的骨幹力量。

    曹魏在選拔人才方面實施九品中正制,以收鄉里“清議”之權,但九品中正制反過來成為世家大族鞏固自己勢力的工具,一些當朝為官的家族逐漸獨佔上品,壟斷高官,形成“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的局面,門閥士族就此產生。

    所謂門閥,本為“家門閥閱”的簡稱,指家族的政治背景。魏晉時形成的門閥士族,雖然就社會階層整體而言是東漢世家大族的延續,但就具體家族來看則都是當朝顯貴,與祖先在東漢的官爵地位不一定有關。然而隨著九品中正制的推行,門閥士族很快凝固成為具有封閉性、排他性的集團。

    一般來說,一些在魏晉連續幾代多人被九品中正制評為上品(二品)並因而擔任高階官員的家族,以後就成為高門士族。而在九品的評定中未能獲得上品(居於三品以下)但仍有多人擔任低階官員計程車人家族,形成了士族中的“次門”即次等士族。至於那些在魏晉沒有“士”的身份,其成員沒有資格被中正品評的家族,其後代即使貴盛,通常也不能稱為士族,而被稱做庶族或寒人。這樣自東晉以下,“門閥”逐漸成為門第的同義語,它不完全意味著當時或近期的政治地位,而更多地決定於承自“冢中枯骨”(祖先)的特殊血統。

    東晉是門閥士族的鼎盛時期,高門士族琅邪王氏、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相繼主持朝政,相形之下皇權反而趨於衰弱。這些高門士族都是自北方南遷的僑人。“僑姓”士族門戶很多,高下不一,又因南渡早晚拉開身份差距。此外,江南地區還有一些土著的“吳姓”士族。士族身份皆列於戶籍,可因此享有免役的優待,又多廣佔田產,蔭庇部曲佃客。這一時期,高門士族尚較有活力,故能支撐東晉百年之久。東晉末高門士族衰落,僑姓次等士族力量上升,相繼建立了宋、齊、梁三個王朝。到南朝,作為士族代表的高門士族已經嚴重衰敗。潁川庾氏、譙國桓氏、太原王氏在東晉末年的政爭中已基本覆滅,琅邪王氏、陳郡謝氏等剩餘的高門也人才凋零,失去實權,僅成為政治上的點綴品。他們首先是鄙薄武職、脫離軍權,其次是不耐煩劇,不再擔任重要行政職務,最終只能出任俸祿優、品級高、事務清閒的所謂“清官”。面對越來越多掌握實權的寒人,士族被迫深溝高壘,嚴自標置,宣揚“士庶之際,實自天隔”,透過婚(婚姻關係)、宦(所任職務)與寒人嚴格劃清界限,甚至幾乎完全隔絕來往。由於長期以來社會上形成了尊崇門閥的觀念,顯貴後的寒人總想設法與高門士族交結,但卻屢屢碰壁,狼狽不堪。

    然而高門士族的自我封閉、孤芳自賞,只不過使自己變得更加虛弱。至侯景之亂,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因為“膚脆骨柔”、“體羸氣弱”,往往“坐死倉猝”,或是顛沛流離,“轉死溝壑”,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陳代高門士族僅存一些殘餘力量,到隋朝統一後,則已幾乎消失無蹤。

    在西晉滅亡後的北方,士族的命運有所不同。西晉士族凡未南渡者,多憑藉宗族力量據險(塢壁)自保,經歷了艱難困苦,最後仍得到胡族統治者的依賴、重用,其免役特權和在選官方面的優越地位也大體能夠保證。在北魏統一北方的過程中,士族成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民族隔閡尚存的情況下,士族炫耀門第、自我標榜之舉也引起鮮卑貴族的敵視,最終引發了崔浩國史之獄,很多士族牽連受禍。魏孝文帝漢化改革中專門有“定姓族”一項,不僅人為地製造出一批鮮卑“高門士族”,也對北方漢族士族的門戶高下進行了評定。評定標準兼顧各家族魏晉時官爵和在北魏的政治地位,定出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博陵崔氏、趙郡李氏、隴西李氏等家族為一流“盛門”,以下門戶各有差別。這樣就一度確立了漢化鮮卑人與漢族的聯合門閥統治。雖然此後不久北魏衰亡,門閥統治未能長期延續,但北方士族的活躍程度卻明顯優於同時期的南朝士族,直到隋唐仍然得到時人企羨、敬重。其所以如此,是因為北方士族在複雜環境下腐朽較為遲緩,進入北魏後仍長期擔任軍職和繁雜的行政工作,保持了活力。另外他們紮根宗族鄉里,基礎深厚,故元氣長存不衰。即使在時代更易、政治特權喪失後,他們仍能憑藉宗族力量和文化傳統維護自己的社會地位,從歷史舞臺消失還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

     

  • 9 # 小侯fisker

    上面很多人說的都很好了,補充一下,士族是靠知識壟斷,門閥是靠血脈壟斷。怎麼看門閥都更垃圾,至少士族要有真本事的

  • 10 # 尋根拜祖

    士族是門閥的初級階段,門閥是士族發展的必然產物。士族泛指以讀書求取仕途的一個群體,是古代社會的一個階層,而門閥則是影響和控制國家政治走向的利益集團,是一個階級。本質上說,士族不是政治利益集團,是對一個群體的泛稱,而門閥則是政治利益集團。

    士族的誕生、發展和演變

    士族的誕生很早,它是周公宗法制的產物。

    西周社會被分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農、工、商、奴隸,其中天子、諸侯、卿大夫和士,是貴族身份,農、工、商是平民身份,奴隸則是沒有人身自由的賤民。

    貴族階層的天子、諸侯、卿大夫和士,這幾個階層是按照宗法制的規定劃分的。天子的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兒子們降格為諸侯。同樣諸侯的嫡長子繼承諸侯王爵位,其他兒子們降格為卿。如此一級一級降格,到大夫的非嫡長子和庶子們,則被降為士。

    這就是士族誕生的歷史。不過,士族是一個比較尷尬的群體,他們雖然有貴族的身份,卻沒有任何政治待遇,再向下滑一步就成了平民。

    隨著年代的久遠,士族階層越來越龐大,他們怎麼生存呢?靠自己的本領謀取仕途。因為得不到父蔭,他們只能靠家族淵源和自己的本領安家立命。歷史上眾多名人都是士族身份,比如孔子、孟子、商鞅等。

    隨著秦朝廢除分封制後,原有的社會階層劃分規則被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貴族不復存在,士族的定義也發生了轉變,它不再是貴族最後一個階層的身份代表,而是變成了讀書人的代名詞。古代經常說的“開科取士”、“仕子”都是指讀書人。

    身份雖然發生了改變,但是他們的目標始終沒變,還是以讀書求取仕途,這就是士族這個稱謂被延續下來的原因。

    西漢以前,除了儒家而外,還有很多學術流派,這些讀書人都可以稱作“士族”,而自漢武帝以後,由於百家學說的衰微和儒家的獨大,後來計程車族,實質上變成了“儒家士族”。

    門閥的產生、發展和演變

    門閥則是具有政治壟斷特性的豪門士族集團,它經歷了西漢末年的發展,和東漢初年的壯大,到魏晉南北朝,形成了強大的政治利益集團。

    1.西漢末年士族階層的發展

    漢元帝時期是儒家士族政治地位提升的重要階段。漢元帝本人的儒學造詣很深,他是第一位踐行以儒治國的皇帝。在他的推動下,以他的老師蕭望之為首的一大批儒生,進入國家政治中心。形成了全社會崇儒、學儒的風氣。

    此後的漢成帝、漢哀帝和漢平帝,乃至王莽的新朝,都是典型的儒生治國時代,儒家流派繁興,形成了以“家學”為特色的各種儒學流派。比如歐陽學派、夏侯學派、公羊學派等等。

    2.新朝至東漢末年豪門士族的產生

    這些學派都是門生遍天下,家族子弟集體步入國家政治生活的各個層面,形成龐大的政治勢力,由此誕生了在政壇影響力巨大的家族,這些家族就被稱為豪門士族。

    沒落宗室子弟和外戚,向豪門士族的轉化,也迅速壯大了這股政治勢力。

    最典型就是劉秀,他就是沒落的宗室子弟,他們這批人雖然沒有了政治待遇,但是相對於平民,他們有獲得良好教育的條件,有與貴族交往的空間。劉秀正是靠豪門士族集團的支援,才實現了兩年登基稱帝的奇蹟。

    外戚勢力的不穩定性,註定了他們必須向豪門士族集團轉化,才有可能不會隨著皇位的更迭,被湮沒在歷史潮流中,以東漢著名的外戚家族竇氏和鄧氏最為典型。

    3.魏晉南北朝門閥集團的誕生

    這些豪門士族集團到了東漢末年,已經牢牢控制了國家機器,他們出於利益的考量,必然要求從制度層面,保障其長期優勢性。陳群起草的“九品中正制”官員選拔制度,其實就是保障豪門士族集團長期利益的一部法律。

    在“九品中正制”中,首先按身份,將候選人劃分“品級”,只有出身豪門大族的仕子,才有資格被評為“上品”,走向國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其他人員頂多在“下品”範圍內混日子。

    如此一來,造成了豪門與平民的差距拉大,逐步形成了對官場壟斷的大家族,這些家族就被稱為“門閥”。唐代柳芳的《姓系論》說:

    “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東南則為‘吳姓’,朱、張、顧、陸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關中亦號‘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代北則為‘虜姓’,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首之”。“僑姓”、“吳姓”、“郡姓”、“虜姓”,合稱“四姓”,“舉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在選。”士族與門閥的關係和區別

    從以上分析可知,士族是個體的總和,指一個自然群體,它是門閥誕生的基礎;門閥是士族階層發展到一定階段,在政治生活中,以利益為紐帶的壟斷集團。士族是初級階段,門閥是終極目標。

    兩者雖是承繼關係,但是本質上差別很大:

    1.目的不同

    士族階層體現的是個人價值目標的踐行,謀取的是個人仕途發展。門閥則有鮮明的政治目標,是控制國家機器的工具。

    2.依靠的力量不同

    士族階層基本依靠個人力量,單打獨鬥,而門閥則不一樣,他們依靠的是家族力量和門閥之間的力量。門閥集團之間,以婚姻關係、師生關係和上下級關係等,形成一個複雜的牢不可破的政治關係網路,士族階層則沒有這個依靠條件。

    3.歷史的歸宿不同

    門閥集團到隋唐後,走向了沒路,原因就是門閥集團對皇權存在危害。隋朝的科舉制,就是門閥集團的掘墓人。

    科舉和九品中正制的最大不同就是,科舉取消了門閥集團的身份優勢,所有讀書人都可以獲得平等的出仕機會,標準就是看誰學問更好,而不是身份。失去了九品中正制的護佑,門閥集團從此灰飛煙滅。

    門閥士族集團雖然消亡了,但是士族個體不會消失,作為個體的人,他們依然是歷代王朝開科取士的物件,他們所構成的群體依舊存在。也就是說,隨著門閥的消亡,士族又回到了歷史的本源,不再具有政治利益集團的特性,而僅僅是讀書求取功名的群體的稱謂。

    士族看似柔弱,卻伴隨中國幾千年封建史“永生”,而看似強大的門閥集團,則經歷了四百年的歷史後,迅速消亡,這大概就是道家所說的“弱者生存”吧!

  • 11 # 本地話費

    舊事王謝堂前燕,除了東晉可以把門閥拎出來單獨講講,有點像歐洲,其他時期沒有制約過皇權吧。如今的定義都歸為精英階層吧。中國古代應包含官員、地主、清流等統稱士大夫比較有代表性,純屬個人看法[靈光一閃]

  • 12 # 唐僧眼中的女兒國

    門即門第,指家世族望;閥即閥閱,指功績資歷。門閥初指政治中累世顯貴之家,其後形成為以門第閥閱為依據的等級制度和觀念。東漢時,由於世家大族壟斷察舉徵闢,操縱鄉閭清議,門閥觀念遂逐漸形成。但門閥成為一種政治制度,則是在魏晉以後。

      士族亦稱「世族」、「勢族」,與庶族相對。士族是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累世高官、享有特權之門閥貴族。士庶之際,實如天隔。二者輿服有別,彼此不通婚,不共坐,等級森嚴。士族可佔田地,封山護澤,蔭庇佃客部曲,有免賦免役、門蔭子弟仕進之特權。其有僑姓、吳姓、郡姓、虜姓、膏梁、甲族、冠族、著姓、右族、華腴、舊族、高門之名。士族盛於兩晉,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東晉時士族輪流把持朝政,至南朝漸衰,寒人始掌機要。

     士族——是以家族為基礎,以門第為標準,在社會上形成的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享有很高的政治、經濟特權的豪門大族)。士族又稱門閥土族,是地主階級中的一個特權階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沒錢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