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anderfullife926
-
2 # 艾爾ning
最不喜歡公公婆婆不講衛生,用自己筷子給人加菜,我們應該提倡公筷,不要用自己筷子給別人夾菜是最起碼得禮貌和尊重,還有就是公婆說話沒有信譽度,說話不算數話還多,最主要愛佔便宜扣窮。
-
3 # 小雨嘀嗒嘀
慣著他,明明是錯的,不指出來讓孩子改正,反倒是一味袒護。
唉,老人心疼孩子,無可厚非。但是幼兒時期,恰恰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教好了,以後是事半功倍。教不好,也沒什麼,只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改正。
比如,動不動就哭,而且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得不到想要的就哭。老人一看,那是非滿足不行,哪怕是要星星月亮太陽也要摘下來![呲牙][呲牙]
比如,使喚人,不願自己動手,孩子慢慢長大需要學習一些本領和技能了,老人們卻是把他們伺候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周到細緻。漸漸的,巨嬰再戰江湖。[捂臉][捂臉]
-
4 # 安徽風景如畫
婆婆媽媽的也是太喜歡孩子了,對小孩子太溺愛了,這樣小孩子習慣就慣壞了,脾氣也慣了,想吃就哭,不想吃就鬧。小孩每次吃飯都不想吃,影響身體健康,給大人喂吃增加不少難度。
-
5 # 星辰2020
最不喜歡婆婆對自己孩子說媽媽壞話,孩子小,不能分辨是非,影響親子關係。並且學會搬弄是非,撒謊騙人,非常生氣,儘量避免讓她單獨接觸孩子。
-
6 # 小豆侃事
上一輩人喜歡複製自己的經驗,對待孫子輩,不管是教育還是日常生活。最不喜歡婆婆對孩子的有這麼幾點:
一、向孩子吼
真的有時候看到婆婆向犯了錯的孩子吼,真的有點疼得慌,有事不是吼,就是大點聲,我都接受不了,畢竟孩子很小。
二、嚼完東西,向孩子嘴裡填
我見到好幾次,婆婆將自己嚼碎的東西填進孩子嘴裡喂。太不衛生了,從那以後我就不讓婆婆喂孩子了。
三、慣著孩子
只要孩子想吃零食了,婆婆肯定拿給孩子,我跟婆婆囑咐好幾回了,不要讓孩子在家吃多零食,對身體不好。
四、絮叨
孩子小,聽不特懂大人的話,可婆婆一直跟孩子絮叨個沒完,有時候我都聽煩了。
老人都說沒髒沒淨吃了沒病,但有時婆婆非常不將就衛生。疼孩子是好事,但也不能由著孩子來吧。
這就是我最不喜歡婆婆對孩子做的事,其實老人為孩子好,如果真的看不慣,那就自己看孩子吧。
-
7 # 等待花開20
特別能理解你的感受,因為我婆婆也做過一樣的事。
我小孩差不多八個月以後開始吃一點飯,我婆婆總喜歡拿自己的筷子挑菜給小孩吃,我看到那個場景我感覺我真是要氣炸了。
後面我婆婆當著我的面不這樣做,結果卻被我發現幾次揹著我拿自己的碗筷餵飯給小孩吃。
這還不算什麼,最讓我想起來就氣憤的是,我婆婆在小孩生下來第二天,就開始把屎把尿,為了節約尿不溼。。。。我現在想起來都恨。
-
8 # 跟你聊
這是農村上一代老人的習慣,這個習慣不是你婆婆一個人。很多老人都是這樣的。她只是把筷子給孩子舔。有的婆婆直接就把飯嚼一嚼再餵給孩子。一時半會兒改不了,你生氣也沒有辦法。
你即然嫁到她家,婆婆的一些習慣你不喜歡,你多提醒她,提醒的次數,她會有所收斂一點。提醒婆婆的時候態度儘量好一些,免得老為這個事,家庭不和睦。
多給婆婆解釋自己的筷子給孩子舔的危害,多給她講孩子還小,要是給小孩兒舔大人的筷子,大人口腔裡的細菌會傳給孩子。對孩子健康不利,孩子因為抵抗力弱會生病。大人要是有什麼傳染病,後果不堪設想?
多宣傳,不耐其煩,婆婆和家人在你的影響下,也會改變的。
你可以減少婆婆看管孩子的時間,孩子還小,還在吃奶。孩子也沒吃飯,她怎麼用筷子給孩子舔呢。
你和婆婆分開住,找一個藉口搬到外面租個房子住。等孩子長大一點在回來。
我的回答希望你滿意,最後祝您生活愉快。
-
9 # 拜悟人生
在孩子面前唸叨媽媽的不好,說媽媽這不好那不好,說只有奶奶對孩子最上心什麼的。還有就是經常在孩子面前把自己和孩子爸爸還有孩子當一家人,把孩子媽媽當外人啥的!
-
10 # 二寶龍鳳胎
婆婆,是一種怎樣的群體?中國人不難發現,大多數的婆婆對於媳婦有一種無法掩飾的惡意,這種惡意就像是哪怕是天降大雪都無法凍住的活火山、動不動爆發的地震,殺傷力驚人,而且不能把媳婦搞得半死不活也要噁心死她。有種婆婆純粹就是為了宅鬥而折騰媳婦,因為她把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打敗對手身上。所以家裡進了新的女性成員,她的攀比心、鬥爭欲立馬就被挑起來了。這種心態是怎麼一回事呢?就像是對檳榔欲罷不能的成癮者,又好像紅眼的鬥雞 ,對這種鬥爭遊戲產生了精神依賴。正常人可以從工資、晉職、升學中獲得成就感與自我滿足。但是生活環境非常“單純”自我禁錮的婆婆們,能夠隱隱約約感受到自己的落後,因此更要自我陶醉於這種宅斗的遊戲。
最讓人噁心的婆婆什麼樣?說女人生來就是帶孩子做家務的
(一)那些婆婆
網友說:我跟我老公吵架,說他懶,我婆婆就說女人生來就是帶孩子做家務的,那個恨啊。
網友說:我老公對她媽說,對我好點,我嫁到這個家也不容易,他媽說,當年她婆婆給她吃的苦比這個多多了……這一刻我就明白了,她要把當年自己受的委屈發洩到我身上,婆媳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後來我就不理她,無視,自己賺錢,做飯,帶孩子,經營好自己的生活,讓自己過的倖幸福福的,快快樂樂的是對她最好的報復!
網友說:我婆婆對我老公說我沒有別人的媳婦能幹!我老公說她!你不是要的媳婦你要的是聖人!你怎麼不說別個婆婆幾能幹!我婆婆是那總什麼是不做!什麼也愛說的人!特別討人嫌,她家的親戚都沒和她來往的,都說她做人不行!別人見她彎這走!!!
我婆婆在家就是慈禧太后,他自己兒子都說她在家專權!退休後給人當會計,到家就吃飯還嫌做的飯菜這不好那不好,吃完抹嘴就去跳廣場舞,看他兒子整理衣服就說這些活都是女人做的,婆婆有時還夜不歸宿公公連個電話都不打,孫女沒帶過一天,一直要別人的舊衣服,一開始結婚對她很尊重,現在知道了心冷的人你是捂不熱,我婆婆不幹實事嘴巴還說的特好聽,有錢不給你們給誰呀,呸,噁心,現在儘量避而遠之就是萬事大吉,阿彌陀佛!惹不起躲的起
網友說:我婆婆只要一見到我出去逛就罵我,我不做聲她一直能罵好久好久,罵我罵上癮了,六年了,終於前幾天我沒忍住,我也罵她了……反正不想過了,想離婚,她有本事一直鬧呀?為什麼這幾天這麼安靜……,在繼續罵我會無聲無息的消失,讓她和她兒子過去。
網友說:以前婆婆說我們不反駁因為你說你的我做我的說也沒用,後來也是因為各種原因太寒心了,分開以後我小寶都不認識他們,經常遇到從來不說話,我也不告訴孩子他有爺奶,因為不配,如果老公支援還是建議分開好。
我婆婆女兒生孩子,我都分家了,禮物也買好了,她說明天不要去,我說行,早上天不亮敲門,我問幹什麼,她說今天早點去她女兒家,我說好,反正她事多,不和她一樣像傻子一樣對兒媳婦,看不起人,生兒子,肚子疼一晚上叫我找接生婆,我騎上車就去了,女人呀要堅強,老天不欺負老實人。
網友說:我剛結婚對婆婆比對我媽還好,幾個嫂子總在我面前說婆婆不是,我也一笑了之。結果我生了女兒,婆婆要我丟了或者送人,要老公公哥哥的兒子入我的戶口,要不就帶著孩子淨身出戶。為這我感謝我的母親,再我想放棄工作在家帶孩子時,因為我的工作又累工資也不高,媽媽反對,幫我帶孩子不要我一分錢,我和孩子穿的用的幾乎都是我父母買,當婆婆步步緊逼的時候,我才會毫不猶豫的說:讓你兒子淨身滾吧,小孩我養的起。結果是老公回來不問原因就打我一頓給婆婆看,也因為這個老公把婆婆送回鄉下不再來了,我在以後的好幾年一直都想離婚,家裡也不為他存錢。現在快過去十年了我的心才開始接受老公的好。
網友說:我婆婆看不上我,經常說我,不管什麼事都是我的錯,有時候天天說我,我都不理,上次沒忍住跟她吵一架,已經好幾個月沒話,感覺這樣挺好的。
(二)婆婆都怎麼想
網友說:婆婆就怕媳婦沒吃過她的苦,媽媽就怕女兒吃她吃過的苦!
網友說:有些婆婆就喜歡在兒媳婦面前立威,樹立一下她在家庭的地位。結婚最好找沒有婆婆公公的最好。
網友說:所有的婆媳矛盾都是不公正、不作為的男人造成的。媽寶男會和媽一起欺負老婆,媳婦寶男會和媳婦一起虐待媽,只有擺正位置,以事論對錯而不以人論對錯的男人才是真男人,才能讓婆媳和諧共處,家庭和美。
網友說:千萬不要跟婆婆住一起,做兒子的不要生拉硬拽把老婆和老媽拉一起住!這樣子很壓抑的,因為婆婆覺得兒子結婚聽另外一個女人的話,會有失落感,然後想方設法利用血緣關係親情來明裡暗裡找茬,讓你啞巴吃黃連!
網友說:很多兒媳婦一開始都是衝著把婆婆當親媽對待的,奈何婆婆並沒有把兒媳當閨女看,甚至沒當兒媳婦看,而是當成了賊。
網友說:為什麼那麼多人都不結婚了,就是心太累了,不喜歡的話自由自在多好啊。自己整天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不用為這些,事情而煩惱。
網友說:女人得不到家裡的尊重,婆婆才會說你這不是那不是,原因都是老公不調解中間問題,兩口共同商量一下,家才能和氣生財。
網友說:女孩子都是媽媽也是孩子,幹嘛把自己活成老媽子,還把自己活成賢妻良母的潛質去爭取,最後換來的可不一定是好頭銜,生生將自己捆綁在婚姻裡活成保姆,複製一代又一代。
個人分析,總是找事的婆婆都有什麼特點呢?
1、總是貶低媳婦的價值,兒子就沒有半分不對。
2、一定要媳婦過得不好才舒服。
3、嫉妒媳婦。
4、沒文化的居多。
5、閒著,沒什麼工作,沒什麼可以自我消遣的愛好。
-
11 # liujianhua理想
我是一個重組家庭,婆婆人很勤快,理家能力也很強,她的生活中優點特別多,但她總覺得我這個後媽有時做的不夠好,其實我真的盡力了,現在的孩子,親媽帶的也很辛苦。
-
12 # 婷兒45240670
我孩子4歲多,我婆婆很喜歡把菜肉放在自己嘴巴里的東西咬下來給我女兒吃,我覺得很不衛生。老人家覺得小孩子不會嫌棄而且他們自己是出於好意。把好的給自己的孫女吃。我覺得很噁心受不了。有時候冰箱裡拿出來的稀飯不熱只要孩子說要吃她也會給她吃。我都不知道她腦袋裡在想什麼。我反正每天看我婆婆就很煩。
-
13 # 改變自己45786
個覺得沒什麼要求,因為老人家也寒心如苦養大孩子,己經不容易了,就希望老人平平安安自己去奮鬥給她晚年生活過好,也是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
14 # 靜觀百變
從婆婆對孫子的做法就能看出婆媳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婆媳關係的維繫者除了兒子(丈夫)就是孫子(孫女)了。無論當兒媳婦的喜歡不喜歡婆婆,這兩代人都跟婆婆有著割捨不斷的關係。
回到正題,有些婆媳關係關係處的好,婆婆看孩子會跟媳婦站在同一起跑錢上,讓媳婦覺著婆婆看孩子很放心。有些婆婆跟媳婦的關係處的緊張,特別是在孩子問題上差距很大,相互誰看誰帶孩子都不順眼。
有些婆婆在生活上帶孩子還是按照她們那個年代的習慣。不講衛生吃飯時不讓孩子洗手,自己吃東西的餐具不經過洗刷直接給孩子用,有種胃病叫幽門螺旋桿菌是透過唾液傳播的。如果老人有這種細菌就會傳染給孩子,這是所有媽媽都不允許的。
有些婆婆帶孩子的時候就因平時兒媳婦不合,就會對孫子說些什麼以後要替她報仇,長大後折磨他媽媽的話。給孩子灌輸了仇恨思想,沒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這也是所有媽媽不能接收的。
還有的婆婆在兒媳婦教育孩子的時候,她卻把孩子的錯誤攬到自己身上,包庇縱容孩子犯錯誤。或者兒媳婦教育孩子時婆婆在一邊冷風熱潮添油加醋,讓兒媳婦失去辨別是非的思維,甚至讓孩子受委屈。這種行為不是在愛護孫子,那是在害孩子,這是在挑撥兒媳婦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這種行為更加不受媽媽們的待見。
婆婆是家庭中的最大功勞者,應當收到所有人的尊重和愛戴。婆婆也是重要婆媳關係的維護者,要包容兒媳婦的缺點,學習兒媳婦的優點,活到老,學到老。特別是在帶孩子問題上,現代的孩子現代的養法,跟兒媳婦保持一致科學養兒。
兒媳婦也要尊重愛戴婆婆,多一些理解婆婆老舊的思想。平時多一些交流,慢慢教會婆婆婆婆新鮮事物。在帶孩子問題上帶領婆婆多看一些媒體上的教育專題,讓婆婆傳統老舊的思想觀念得以改變,以至做到科學養兒育兒。
家和萬事興!
-
15 # ゆき
嘴巴離孩子臉很近,我自己也不親寶寶,怕細菌感染,有些細菌大人沒事,剛出生的寶寶不行,還有就是掏出自己的奶,讓孩子吃!接受不了,我自己也經歷過,看過外面農村裡的鄰居,把自己的奶給孫子吃。。。。。。。[酷拽][酷拽][酷拽][酷拽][酷拽]
-
16 # 圓滿的人生需要努力
那當然是婆婆用抹布給小孩擦嘴。冬天冷了給小孩子坐在地上的墊子婆婆拿去坐在自己屁股底下,夏天熱了帶給孩子扇蚊子的扇子婆婆自己拿著自己扇。
-
17 # 淅爸育兒記
面對隔代教育,最讓媽媽們啞口無言的話那必然是:“你老公就是這樣長大的”,無懈可擊,因為老人擺了事實,而且好像確實也沒對孩子造成了什麼肉眼可見的傷害,反駁的結果也往往以爭吵告終。
面對這樣的狀況,媽媽們可以怎麼做?
1. 真的無懈可擊嗎?
在事實依據面前好像我們真的無從反駁,但實際上被帶進了坑裡去了:
30年前和30年後是一番光景嗎?顯然時代在變遷,社會在進步,科技發展的同時,病毒好像也在不斷增多、變異,生活條件同樣如此。這種說法就好比希冀拿今天的100塊當30年前的價值花。
時過境遷--這是父母和老人都必須要認知到的一點。
2. 科學的認知--借力
實際上,如果媽媽直接與奶奶爭辯,那麼事情往往會變得很糟糕。
因為奶奶會認為這是在否定她,否定她過去的養育方式,這就把矛盾變成了對人不對事,寶媽再怎麼說都是錯,一時間不孝兒媳,刁蠻兒媳就來了。
我們要把這事情變成對事不對人,這就要求到兒媳們不要賭氣,我不勸你善良,但咱們理智地細想一下,老人的行為是錯誤,但她的本意其實並不壞,甚至是衷心為了孩子好的。
這是我們的“戰友”,不是“敵人”,我們只是拒絕老人的行為,而不是拒絕老人的好意。
最好的方式,就是借力,藉助權威的口來解釋--帶上孩子做身體檢查、打疫苗的時候,尋求醫生的幫助,讓醫生給老人解釋一下這些習慣可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威脅。
如果孩子有什麼口腔類的疾病,例如鵝口瘡、蛀牙這些,一份唾液檢查出來的某些細菌超標,會讓老人瞬間反思自己--他們不懂得什麼細菌種類,她們同樣只知道這對孩子沒好處。
3. 重新整理認知--再次借力
就單一事件而言,我們可以藉助醫生的權威來解釋,化解可能的矛盾以及替代陋習,但更重要的問題是兩代人的育兒理念,育兒習慣的衝突,這種衝突是無時無刻會體現在生活中的。
所以,在婆媳之間,達成育兒理念育兒習慣的基本一致才是最終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這方面同樣我們要學會借力,再次借權威之力。
我們可以和婆婆、孩子一起看早教、育兒的講座,例如李玫瑾教授的影片講座,例如《超級育兒師》這類育兒綜藝節目。
裡面會出現各種育兒的案例,這些案例所呈現出的教育方式會重新整理老人的育兒觀,同時對媽媽來說也是一種育兒的學習。
小竅門:如果你希望老人更快的接受這些新知識,那麼你可以細心觀察丈夫的一些壞行為或者心理問題、性格問題,挑對應的講座先行播放。
要知道,這些壞習慣、心理問題、性格問題中,受其侵害最久最直接的往往是婆婆。
4. 婆婆不是媽,兒媳不是女兒
不管你承不承認,也不管你與婆婆關係多好,婆婆不是媽,兒媳也不是女兒--始終是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從結婚那一刻開始,這對沒有血緣關係並且沒有長期相處過的女人,對著婆婆叫媽,對著兒媳的親密呼喚,說“親”你信麼?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要真正真心去建立婆媳關係,尤其要注重溝通方式:
你可以和自己的媽媽爭個面紅耳赤,過後又親密地“媽前媽後”,但你不能和婆婆這樣溝通;
同樣的,婆婆氣急敗壞的時候可以伸手甩女兒巴掌,過後還是親密的一對母女,互相關心的一對母女,顯然對兒媳用這樣的方式,會遭來怨恨。
所以,認清楚這一點,婆婆不是媽,兒媳不是女兒,把婆婆變成媽,把兒媳變成女兒這是婆媳關係的終極目標,是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的目標,而不是已經實現的目標或者拿來當成相處標準。
5. 例項
要說文化差異,我和妻子不是一個地方的,妻子是廣州本地人,而我是汕尾土生土長。在此之前,我們的家庭除了偶爾的旅遊之外,對對方的地域文化、生活習慣等等一無所知。
但是我和我的岳父母,我老婆和我的父母,乃至他們雙方都相處得非常好,即便如此,我們雙方關於育兒的觀念、育兒習慣的衝突自然不會少。
以坐月子為例,俗話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坐月子的習俗衝突是真的很那啥,例如,我們那邊提倡要用熬好的藥水洗澡(金銀花之類,包括產婦和孩子),不能吃油鹽,但是妻子那邊則全然不同。
起初妻子是真的難受,但是她自己會觀察,確實難聞的藥水味,卻在沐浴後讓她一身輕鬆,恢復也快,不吃油鹽嘴巴淡,但是孩子的奶水卻很健康,更重要的是,她能看到準備這些東西背後的辛苦:
早上六點就要起來熬水,不放心外面買的藥草,怕有防腐劑什麼的,在生產前就自己上山去找去拔然後自己曬;
即便是不吃油鹽,但是那些食物都必然是新鮮的,而且全家人沒有差異對待,都吃這些東西;
她始終能體會到種種難以接受的事情背後,其實不是仇恨不是刁難,而是真心的關懷。
-
18 # AAA小杰仔
第一,就是自己教育孩子的對錯的時候,在旁邊一直說說說,干涉太多。第二,衛生問題,自己用嘴巴舔過的筷子還給寶寶餵飯。第三,當孩子需要幫忙的時候,一直說叫奶奶叫奶奶,不然就不給你拿東西玩。第四,寶寶還小,不懂得是非對錯,把他當成大孩子一樣教育在吼。第五,給寶寶喂太多,明明吃的差不多,總覺得他沒吃飽,還給吃。第六,跟自己反著來那種,你要怎麼樣,她就偏不那樣,覺得她自己是過來人,經驗足。
-
19 # 一個媽媽的嘮叨
在生活方面是這樣:1,她穿過的尼龍質量的內衣,剪小再給孩子改成內衣。說這樣孩子穿上舒服,身體會更好。我不讓穿,就和老公去說,受過高等教育的老公很奉命。同樣說就是這樣好。
2,吃飯時更甚。喂孩子吃蒸蛋時,先把盛有雞蛋的勺子放自己嘴裡過一遍,說不燙了。再餵給孩子。這種習慣讓老公也學著這樣喂。我噁心能怎樣呢?
3,洗尿布才欺負孩子呢?嫌孩子的尿布髒,先放一個盆裡浸泡兩天,然後才洗。
生活方面這樣不堪,教育方面更是。
1,她愛打麻將,打時把孩子放到她腿上,一起坐在麻將桌前。孩子剛會說話時就說東風,六萬之類的。
2,有時直接她去玩打牌,把孩子讓公公哄,公公帶孩子去和抽旱菸的老人一起去聊天。
不說還好,一說說一堆。
-
20 # 9999jiujiu
最不喜歡別人(不限婆婆、公公,還有我自己爸媽)用孩子的杯子、毛巾等,孩子生病不按醫囑用藥用所謂的土法,穿外衣躺孩子的床,用嘴吹涼餵飯,不是喂水果就是總提問題打擾孩子閱讀和做遊戲,在家我批評孩子時不分皂白的一味袒護……
回覆列表
我是婆婆,我也反對注多不衛生的舉動。比如洗臉,冼腳,洗屁股,洗衣服,洗澡用的盆子不分,一條毛巾擦臉擦嘴擦手擦腳又擦屁股。用自已碗裡的飯喂孩子,用自已的水杯給孩子喝水,許許多多。只能慢慢引導婆婆改掉壞毛病。指出時一定要義正嚴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