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教授說球

    這堅決不同意,而且也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歐冠聯賽如今在某種程度已經代表了當今足壇的最高水平,在歐冠的舞臺上,各路豪門之間的互相廝殺,那對球迷來說是一道盛宴。

    現在歐冠聯賽的精彩程度,連4年1屆的世界盃都可能比不上了。很多豪門的陣容實力基本都是碾壓國家隊的存在,現在的歐冠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每一年的歐冠給參賽的各支球隊,組織者,贊助商都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現代足球開始以商業為主導,大家都是要恰飯的。每當歐冠主題曲嘹亮的號角一吹響,那就意味著鉅額的經濟收入。

    沒有每年1屆的歐冠聯賽,那歐洲各大豪門之間怎麼進行比拼,只靠聯賽和國內賽事,球迷們的觀賽慾望也達不到滿足,也不利於足球的推廣。

    像歐冠、亞冠、南美解放者杯,這些都是反應一個地區足球最高水平的賽事,不但具有超強的觀賞性和影響力,更是有著巨大的商業價值,沒有人是和錢過不去的。歐冠改制4年1屆,這根本不可能發生。

  • 2 # 足彩去偽存真

    各大俱樂部哭了,有力沒處使。

    4年1屆的話,各大豪門和歐足聯將會有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這根本是不切實際的。

  • 3 # 第一足球時評

    有人建議將歐冠改為4年1屆?

    完全不能同意!我認為提這種建議的人多半是個痴人說夢的球盲。

    (一),從商業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

    歐冠的本質是歐洲俱樂部之間的商業賽事,是歐足聯手中的王牌“搖金樹”,也是現在獎金最高的體育賽事之一。但即便如此,所謂的最高級別獎金跟歐冠賽事所帶來的轉播權費、廣告費、遊戲等周邊產品的版權費等等商業收益相比,簡直如同九牛一毛。可以說現如今的歐冠除了是純粹足球技戰術層面的最高水平賽事,也是一個涉及到歐足聯、俱樂部、轉播商、贊助商、版權使用者等方方面面的巨大的“商業共同體”。

    隨著近些年歐冠影響力的不斷,歐冠進入淘汰賽之後隨便一場比賽的收視率就可以輕鬆超過各大聯賽和其他俱樂部盃賽中的焦點現役。而由收視率所帶來的轉播權收益僅僅是歐冠整體收益的一小部分。

    舉個例子,較鼎盛時期已經有所衰落的意甲豪門國際米蘭,在1819賽季就打了一圈歐冠小組賽便被淘汰出局,其收益就已經達到了4250萬歐元,而上一賽季在歐聯的收益只有539萬歐元。

    所以,放著每年都能賺的盆滿缽滿的生意不做,改成4年才能掙一次的買賣?是歐足聯和俱樂部們跟錢有仇麼?

    (二)、從賽制的可行性角度看

    俱樂部層面的賽制都是賽季制度。當賽季的事當賽季解決,本賽季的成績最多隻影響到下個賽季的各項盃賽資格。那麼有的人可能要問,如果不考慮商業收益的因素只單純從賽制的可行性而言,俱樂部層面的比賽比如歐冠可否改成像世界盃一樣4年一屆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

    原因如下:

    ①球員在俱樂部之間的流動性非常大

    如果歐冠參照世界盃一樣,平常先打2~3年的預選賽,然後每隔4年打一次歐冠正賽,那麼必要會造成一個現象,就是A球員在打預選賽時效力於甲球隊並隨隊進入正賽,但正賽開始之前轉會去了乙球隊,那麼請問打正賽的時候這名A球員可以替誰出場比賽合適呢?

    如果這只是極小機率的事件,還可以透過歐足聯的仲裁來解決,並不影響大局。但關鍵問題在於這是個普遍性的事件,球員在俱樂部之間透過轉會、租借等方式的流動非常頻繁,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一支球隊的主力陣容很可能在4年之後變得面目全非。比如C羅,18年上半年還是皇馬的頭牌球星,下半年就披上了斑馬軍團的戰袍成了尤文頭牌;再比如伊布,職業生涯僅在歐洲就換了8支球隊,維埃裡更是換了14支球隊除了在國米呆的時間長其餘絕大部分時間都是1年換一支球隊......如果歐冠改成4年一屆,那麼像這類球員怎麼界定他們在歐冠正賽上代表哪支球隊出場比賽?

    ②、在4年的週期中,俱樂部球隊可能會出現很大的實力波動

    就算轉會球員參賽身份的問題得到了令各方都滿意的解決,歐冠改為4年一屆仍然不可行,因為在4年的時間裡俱樂部球隊的變化可能會非常巨大,教練會變、球員會變、整個技戰術風格會變,實力可能會發生極大的波動,甚至於戰力完全崩盤。

    這裡我們拿甲球隊舉個例子,比如說甲球隊透過漫長的為期“3年”的預選賽而一路殺入了最終的正賽,但在這個過程中由於俱樂部經營不善、球員轉會離開、主力陣容老化狀態下降等等一系列因素,導致了甲球隊戰鬥力崩盤,結果就是當甲球隊出現在歐冠正賽上的時候已經完全不能與參加預選賽的那支“甲球隊”同日而語,成為了魚腩。那麼我想請問,搞一個這麼漫長的預選賽結果最後選出來參加正賽的球隊卻成了沒有什麼戰力的魚腩球隊,這樣的預選賽還有什麼意義呢?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問世界盃比賽4年一屆,就不存在上面這兩個問題了麼?

    確實不存在。因為球員在國家隊與國家隊之間的流動性極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國際足聯對此有嚴格的規定,只要一名球員代表某國參加過國際A級的正式比賽,那麼就算改了國籍也不能代表別國參加A級賽事了。)同時,一支國家隊在一個世界盃週期內的整體實力波動不會太大,教練在預選賽階段最大任務除了出線之外,就是充分考慮年齡、狀態等因素後試驗出最合理的人員搭配和戰術打法,以保證出了預選賽之後站在正賽上的球隊就是代表該國這一階段的最高戰力。

    綜上所述,不論是考慮商業效益的最大化,還是以球員、球隊的視角來分析賽制的可行性,歐冠都不可能改為4年一屆。

  • 4 # 請叫我小小小少爺

    歐冠如果改成4年一次,那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第一個不答應的就是贊助商和版權方,他們付的可是4年4次的錢!第二個不答應的是各大球會,一是他們需要平臺證明自己,二是歐冠的獎金確實誘人,第三個不答應的是高層級球員,歐冠平臺能驗貨能升值,對個人身價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唯一我認為能答應的只有少數幾隻不差這點錢,賽程密集,嚮往並有一定機率奪取聯賽冠軍,已經在歐冠賽場證明過自己的或近期無法進入歐冠的。[笑哭]其實我說的指向性也蠻明確的,就是英超的利物浦,切爾西,曼聯,阿森納,畢竟英超的內鬥實在太厲害

  • 5 # 點點滴滴的低調

    不可能的,一條就否了:各大聯賽排名包括升降級都是每年一屆的,如果四年一屆歐冠,這個參賽資格怎麼判定?

    如果是隻計算當年的排名,對很多俱樂部非常不公平,我意甲三連冠,剛好到第四年排名下降,只能認倒黴?

    世界盃四年一屆,歐洲盃四年一屆,是因為它們的資格賽也是四年一屆。

  • 6 # 濤哥說球

    不同意,但我個人同意不同意都不能算數

    歐冠不可能4年一次,與世界盃不同的是,歐冠不需要球員之間磨合,世界盃需要國家隊員磨合,且都全球各地在一個地方比賽,都必須在夏天球員休假期舉行,這樣才能遠途參加,而歐冠都在歐洲,不需要長途跋涉。

    一個簡短的歷史

    歐洲冠軍聯賽,或當時稱為歐洲冠軍俱樂部的杯,於1955年首次參加比賽,由法國前鋒艾奎普(L"Equipe)選擇的參賽者成為歐洲最負盛名的俱樂部。皇家馬德里是首屆冠軍,並在前5名中獲勝。比賽逐漸演變為包括UEFA中每個國家的冠軍,一些更成功的團隊包括皇馬,巴塞羅那,AC米蘭和拜仁慕尼黑。然而,在1992年,足球界的新一波資金浪潮促使UEFA徹底改變了比賽的設定,增加了小組賽的舞臺,並允許來自每個國家的多個球隊參加比賽。我不會詳細介紹其運作方式,但是從2009年開始,這就是冠軍聯賽的運作方式。

    怎麼執行的

    地方分配

    這取決於一個國家的俱樂部在歐洲比賽中的表現。西班牙和英格蘭在歐洲冠軍聯賽中有4個席位,因為他們的俱樂部在過去6個賽季中已經在歐洲冠軍聯賽中取得了成功。出於同樣的原因,義大利和法國的戰績更少,為什麼像安道爾和愛沙尼亞這樣的國家只有一席之地,而且排位賽也很低。如果來自愛沙尼亞的俱樂部要連續贏得多個冠軍聯賽,那麼愛沙尼亞將獲得更多席位。

    資格賽

    比賽從資格階段開始,兩輪資格賽讓團隊有機會進入小組賽階段(稍後會提到)。第一流面向較小和較晦澀的國家(例如安道爾,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冠軍俱樂部。這個賽季有26個俱樂部,最終縮小到只有5個進入小組賽階段-馬爾默·FF(瑞典),阿斯塔納(哈薩克),迪納摩·薩格勒布(克羅埃西亞),馬卡比·特拉維夫(以色列)和貝特別裡索夫(白俄羅斯)。第二類是來自較大國家的俱樂部,它們分配了更多職位,例如西班牙,葡萄牙或法國,僅舉幾例。這些傢伙走的路要簡單得多,可以直接進入排位賽的最後階段,然後再進行對抗。這個季節,拜耳勒沃庫森(德國),曼聯(英格蘭),莫斯科中央陸軍(俄羅斯),

    歐冠如果四年一次,那是很可怕的,極其不利於歐洲足球俱樂部的推廣。

    所以我不同意歐冠四年一次。

  • 7 # 諾坎普礦工長

    首先,我同不同意影響不了歐洲足球。

    其次,我不同意而且我認為歐足協也不會這樣做。

    最後,我來談談為什麼?

    第一、贊助商不會同意。

    足球比賽球員們上場既為了榮譽更為了工資,如果沒有錢或者錢不多的話,我想球員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2019年的歐冠獎金據說全勝奪冠隊伍至少獲得1億歐,還要算上2.92億歐的轉播分成,很可能達到1.5億歐,當然全勝很難做到,不過奪冠的一般都能拿到8000萬歐左右,依舊是非常龐大的金額。而2018年世界盃冠軍法國隊只有3800萬美元的獎金,大概3500萬歐元的獎金。可見歐冠上的關注度以及影響力完全不輸世界盃。

    1982年-2018年世界盃獎金總金額(單位:百萬美元)

    第二、球員不會同意

    一個球員職業生涯大概在10-20年,而巔峰的時間可能只有5-10年,如果歐冠改成四年一屆那麼很多人都無法拿到這一榮譽,雖然球員為了錢考慮不錯,但如果沒有機會得到這一獎勵是非常遺憾的,四年太長,即便是如今每年一屆的歐冠,絕大多術球員依舊沒有贏得過歐冠。不能白白浪費大好職業生涯。

    第三、歐冠是高水平俱樂部之間交流切磋的舞臺

    球員會在各大聯賽相互轉會,因此一個俱樂部之中會有不同國家的人,而富有實力的俱樂部會買來實力強的球員,而歐冠的形成就十分有必要,這些俱樂部需要交流切磋,像西班牙注重腳下技術、英國注重身體對抗、義大利注重防守等,這些都是不同風格的,打起來也是比較特別,也許在一個聯賽奪冠卻輸給另一位在聯賽中排名第四的,這些都有可能,黑馬的存在才更刺激。

  • 8 # 別裝了小橘貓

    我認為「不同意」

    腦子不好,歐冠是歐足聯掙錢,分給俱樂部的玩意。改成四年,你把錢補上?

    Fifa如果不是各大洲都有自己要賺錢的杯賽,當然希望更多舉辦更好。歐冠的比賽連體育場都省了。就找個決賽球場就行。

  • 9 # 霍亂時期的足球

    歐冠四年一次,根本不可能,上到俱樂部贊助商球隊高層,再到球員教練,最後到球迷,都是不接受的。

    四年一次,你以為比肩世界盃呢?況且現在好多豪門球隊的實力遠遠大於國家隊,歐冠的質量很高了。

    球隊贊助商,俱樂部高層。

    首先,這些掏錢的和賺錢的,是第一個不答應的。

    歐冠賽事帶來的轉播收益,廣告收益,比賽獎金,就算門票都是一筆豐厚的收益。

    這賽季歐冠,布拉格斯拉維亞和巴薩,多特 國米分在死亡小組。但3場主場門票收益就很可觀了。

    在看拜仁,小組賽6戰全勝,拿下鉅額獎金,足夠為下賽季再買一個球員得了。

    加上雜七雜八的轉播,廣告等等收益,不單單考慮榮譽,單從吸金考慮就很厲害了。俱樂部和贊助商從中賺的盆滿缽滿,怎麼可能同意改制呢?

    就拿阿森納來說,現在的槍手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美麗足球隊了,近年來只能打打歐聯,儘管如此,槍手老闆依舊是全球足球俱樂部最富有的10位之一。儘管阿森納現在不盡人意,但依舊為克倫克源源不斷的吸金。

    球員,教練也不答應:

    一,是收益問題,打多幾場比賽,工資獎金越高,贏了獎金更多,誰會和錢過不去?

    二,榮譽。球員只用透過比賽,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但有些聯賽的競爭力不夠,法甲,荷甲,意甲,德甲。賽季初都能猜得出冠軍大概是那個球隊。

    所以,歐冠,歐聯,乃至於世俱杯這樣的比賽,都是他們展現自己實力的最好的平臺。

    球員要想獲得更高的個人成就,也必須在這樣的舞臺上發光發亮。四年一屆的話,肯定會發生許多遺憾的事情。比如剛好某位巨星在那年受傷,無緣比賽。就想羅伊斯,剛好受傷,無緣捧起大力神杯。

    再加上,球員只有透過俱樂部的比賽,來展示自己的“肌肉”,才可以獲得進入國家隊的許可。

    教練也只有現在俱樂部取得成就,才會在足壇具有更高的地位。想克洛普始終想要得到執教國家隊的機會,儘管他已經是一位足壇非常厲害的教練了。

    三,球迷也不答應:

    世界盃四年一次,是每一位球迷都期盼的,但四年總歸時間太長。

    歐冠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世界盃。大家都習慣於看歐冠比賽,為自己的主隊加油助威!單一的聯賽始終太過於平常。歐冠的強強對話,才最為火爆。

    而且,近年來,各家豪門的陣容,已經絲毫不亞於一些國家隊,甚至是超過國家隊實力。

    某種程度上,歐冠可以代替世界盃滿足球迷們的“胃口”。

    所以,大多數球迷們也不同意改為四年一次。

  • 10 # 綠茵往事

    我認為「不同意」四年週期太長,而且票房會損失上億,這種選擇會將俱樂部利益降至冰點,而且四年一次會讓很多球員無法實現歐冠冠軍,機率也大大減小和降低!四年一次不是將歐冠品牌推高了,而是大打折扣!這是十分荒唐的!也是十分可笑的!作為世界矚目的歐冠比賽,它的價值和含金量已經能與世界盃媲美!而且球星的囤積和體量都是世界盃所不能媲美的!只因很多優秀球員受國家隊實力所限,不能在本大洲世預賽突圍,於是很多優秀球員不能在世界盃的舞臺上起舞!可是俱樂部完全打破這種常規,只要老闆花錢買,而且俱樂部夠實力,他們就能進入歐冠正賽,而歐冠也水到渠成的坐擁比世界盃多的多的球星!而且豪門教練擁有如此優秀球員後,他就有足夠空間和時間去悉心打磨和演練陣容!而且球員在一起時間久,配合也更默契!所以給予主教練充分的便利條件去滿足一切可行!所以俱樂部教練比國家隊教練更有實驗的空間和餘地!說回主題:歐冠四年一次太久,一年一次才是正路,但我建議:歐冠能否單拿出一個週期進行比賽,而非夾雜在聯賽縫隙內,顯得歐冠比賽主題感不強!甚至逼仄!如果不能滿足一個從頭到尾的週期,但能否騰出一個月就單獨進行歐冠呢?也許這都是歐足聯可以進行嘗試的!一切都在改革,相信會有更多人出謀劃策,但推翻現行的制度的確不易,改革任重道遠!

  • 11 # 墨飛寒

    商業比賽改成四年一屆,球迷其實無所謂,沒有了歐冠就會有其它冠的商業比賽來補充,錢總是有人願意賺,所以,你得問主辦方願不願四年一屆,而不是問球迷

  • 12 # 一馬青塵0612

    我雖然不看球,但也不同意把歐冠變成4年一屆。

    歐冠不同於洲際盃賽和世界盃,這是歐洲俱樂部的最高榮譽,俱樂部不同於國家隊,每年各俱樂部都在想盡辦法增強陣容,人員的流動性遠強於國家隊,歐冠的規模也比它們小得多。

  • 13 # 新界足球

    假如我是一個球迷,那是不會同意的;假如我是足球工作者,那也不會同意;假如我是一個歐洲球員,那更不會同意;假如我是歐洲俱樂部老闆,那肯定還是不會同意!

    作為球迷的角度來看

    歐冠作為世界影響力最大的俱樂部盃賽,參賽俱樂部擁有的球迷數量肯定是最龐大的。各個聯賽的頂尖豪門強隊在一個平臺捉對廝殺,精彩激烈程度那是不言而喻的。每年參加歐冠的所有32只球隊,沒有明顯的強弱之分,比賽的質量都是非常高,每屆比賽對球迷來說都是視覺盛宴,是最高的享受!

    不同聯賽的豪門強隊在各自聯賽中都大殺四方,球迷之間難免會互相攀比爭執。比如皇馬和尤文圖斯,分屬西甲和意甲,只打聯賽的話是沒有機會交手的,到底哪傢俱樂部的實力更強,只有透過歐冠這個平臺真刀真槍的踢一場才知道。這樣的比賽是最吸引球迷關注的比賽。俱樂部每年都會更新球員,實力都有變化,如果沒有在歐冠每年的交手,分出個勝負,那對球迷來說那就是最大的遺憾。

    作為足球工作者的角度來看

    歐冠每年從小組賽開始到決賽,都是關注的熱點,這就是足球世界除了世界盃以外,最大的流量。有了歐冠才有豪門之間的恩怨,才有黑馬的奇蹟,才有巨星之間的同場競技,才有頂尖教練的博弈。這些是最大的話題,是足球工作者爭相報道的熱點。大家不難發現足球世界盃和歐洲盃只有在世界盃年或歐洲盃年才有相應的話題和熱度,其他的時候都被球迷淡忘。但是歐冠不一樣,歐冠作為俱樂部的歐洲盃,每年都舉行,球迷每年都期待,討論和回味,每年都能保持熱度,足球工作者也能從中更好的發展事業,獲得更大的進步!

    作為歐洲球員的角度來看

    俱樂部參加歐冠,意味著至少是雙線作戰,那替補球員就有機會在歐冠比賽中登場,在一個更大的舞臺表現自己。特別是非核心聯賽的球員,可以透過歐冠這個舞臺向整個歐洲乃至世界展示自己,從而有機會獲得豪門的青睞。這就是為什麼巴西和日韓等國家的年輕球員願意先去葡萄牙聯賽或者其他非五大聯賽先站穩腳,再透過歐冠這個平臺獲得五大聯賽球隊的合約。另外對於知名球星,也可以透過歐冠頂級豪門之間的對決,增加自己的名氣,獲得更多的關注,強強對話中,更能提現自己的價值!所以歐冠每年都舉辦對於球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個每年能展示自己的舞臺。

    作為歐洲俱樂部老闆的角度俱樂部名譽知名度的提升:很多以前不知名的俱樂部透過歐冠的平臺讓球迷認識,比如黑馬頓涅斯克礦工,荷蘭的阿賈克斯等。俱樂部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拿2018-2019年歐冠為例,只要參加歐冠的球隊都可以獲得1525萬歐元的出場費,這對小俱樂部來說是比鉅款。進入八分之一決賽的俱樂部,再獲得950萬歐元的收入,進入四分之一決賽的俱樂部,再獲得1050萬歐元的收入,進入半決賽的俱樂部,再獲得1200萬歐元的收入,進入決賽的俱樂部,再獲得1500萬歐元的收入,歐冠聯賽冠軍還能獲得400萬歐元的獎金。這比可觀的收入也是各聯賽歐冠名額爭奪激烈的原因。對於俱樂部老闆來說,如果每年都能獲得歐冠的分成,那無疑對俱樂部財政是有很大的益處。

    總結:歐冠是球迷的盛宴,是俱樂部的盛典,是足球世界每年不可或缺的重要賽事。等不了四年,每年我們都要見證或波瀾壯闊,或光怪陸離,或匪夷所思,或英雄扼腕的歐冠比賽,歐冠永遠是所有足球人心中最神聖的聖地!

  • 14 # 毛利灰太狼

    首先來說,我不相信會有專業的歐洲足球從業人士認真的提出將歐冠改為4年一屆這樣的建議的,我更相信這是題主的一個玩笑。

    歐洲足球冠軍聯賽(包括前身歐洲冠軍盃)是歐洲足球的一項傳統賽事,也是歐洲足聯、歐洲豪門的一項主要的收入來源。從歐冠多年運營經驗來看,現役球員在一個賽季裡是能夠有輪換的應對聯賽、歐冠和國內盃賽賽事的。如果將歐冠改為四年一次,不僅導致球員的比賽場次不飽和,還造成球隊、球員收入下降。因此,將歐冠改成4年一屆是不可能實現的。

  • 15 # 再創巔峰

    球員們要工資,經濟人要吃飯,媒體要流量、電視要收視率,廣告商要發展,球迷們要消費等等..總裁很忙,親親,別鬧了好嗎[捂臉]

  • 16 # AlvaroElvira

    我認為「不同意」

    首先,提議這個的絕對是個球盲只有傻子才會這麼做歐冠四年一屆,相當於每年各國球迷的黃昏,又得推遲到四年了從商業價值角度來看,也是絕對不可能的歐冠是眾多小俱樂部的搖錢樹而且他還是世界俱樂部最高水平的比賽所以這個想法是不可能的

  • 17 # lawmic

    4年一屆的賽事,是希望透過拉長賽事舉辦週期來提高賽事含金量,從而提高賽事價值和關注度。然而,歐冠完全不需要啊

  • 18 # 非常視角cf

    說這種話簡直沒頭腦。這麼改的目的是什麼?主辦方不想賺錢?球迷不想看球?

    歐洲盃,世界盃四年一次那是因為球員踢國家隊是免費,沒法年年舉報,更何況那麼多國家要打預選賽,所以國家隊比賽是受限制的。

    NBA季後賽能4年一次嗎?

  • 19 # 至尊無上999888

    如果你的單位把工資改成每4個月發一次,每次只發一個月的工資,你願意嗎?歐冠改成4年一次,除非國際米蘭前主席莫拉蒂先生那樣的俱樂部老闆,真的把俱樂部當自己的孩子,其他人根本不會再去玩這種金錢遊戲,扣除歐冠每年的鉅額參賽費、門票收入和獎金,幾乎所有豪門俱樂部都無法生存。

  • 20 # 付X付

    不可能的事。

    與其想要改制歐冠,不如改世俱杯,現在的世俱杯太雞肋了,可看性太低,基本都是歐冠冠軍奪冠,偶爾南美解放者杯能出來攪局,其他大洲的冠軍就是陪襯,白瞎世俱杯這麼高階大氣的賽事名稱了。

    把世俱杯改成四年一屆,和世界盃,歐洲盃錯開,奇數年舉辦,以當年的歐冠,亞冠,解放者杯等賽事選取全世界最好的32個俱樂部,仿照世界盃賽制。小組賽,淘汰賽。。。

    當然即便這樣冠軍可能還是大部分被歐洲俱樂部包攬,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1俱樂部之間沒有國籍限制,可以融入更多頂尖的足球運動員,使得許多踢不上世界盃的運動員可以在世俱杯賽場上一展拳腳。

    2久而久之世俱杯有了和世界盃一樣的關注度,各個國家的俱樂部必然加大投入,以此帶動本國足球發展。

    3俱樂部的隊員每年在一起踢幾十場球,訓練時間夜場,配合度高,比之國家隊臨時組建,俱樂部的技戰術配合更加嫻熟,球賽也更好看。

    4最近幾節屆世界盃亞洲球隊難出好成績,世俱杯只要投入夠大是可以取得一定突破的,亞洲俱樂部也不會是看客,平衡各大洲水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有哪些優秀的女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