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潘小將
-
2 # 搞機老磚家
1、首先如果能去房地產或者金融類公司或者政府部門,那這幾個公司都不用選,現在是玩弄資本的勝過搞技術的,BAT和華為在北上廣深新員工都很難10內內買一套像樣的房子(是指付清房款)。
2、如一個朋友所說,如果是本科,就繼續碩士,博士,博士後。
3、最好到美國搞個博士後並在外國搞出成績後回來高校當教授,這待遇和社會地位都很好。
4、然後實在沒有更好的去處了,就到BAT和華為。當然,如果你眼光好,就去創業起步公司,等待上市。
5、這幾家公司都是當今中國最頂尖的技術相關公司之一,在大公司裡,可以說除了房地產、金融類公司也就這幾家公司還不錯了。
6、從待遇來講,不是很清楚,只知道華為的也不低,名牌學校本科5年內年收入50萬元以上還是機率還是很大的。華為沒有上市,所以到華為後萬一哪天上市了,可以發一把,但目前任正非在不太可能上市。BAT都已經上市。
7、從目前規模看,華為最大。華為2016年銷售收入是5200億元,世界500強90名以內,是其他3家總和還多,全球第一大通訊技術公司,第三大手機公司。人員17萬人,應該也是3家總和還多。華為今年稅收是900億元,也肯定比這3家總和還多,因為這3家的業務屬於鼓勵的業務,稅收比例都要少差不多一半。
8、從業務的範圍來看,華為是國際化跨國公司,銷售收入一半多來自海外,服務全球1/3人口。一個說法,有人的地方就有華為的人和業務。而BAT主要是國內。從國際知名度講,當然也是華為。剛剛一個大boss說中國有220種工業品產量第一,但是世界名牌100名中中國只有華為一家。到華為,你去海外各個國家增長見識的機會很大, 待遇也很好。
9、從發展後勁看,感覺可能還是華為,5G的巨大市場即將開啟,華為也是5G標準的主要制定者,剛剛透過的控制通道短碼方案,華為polar碼勝出,華為營業額目標是2000億美元。從盈利輕鬆程度以及壟斷程度看,騰訊應該是第一的,其QQ和騰訊這兩個應用是最具有黏性的,哪怕其他公司開發出比這更好的應用,使用者幾乎也不會用,因為你的親朋好友在那裡。阿里的業務又京東在競爭,百度的搜尋雖然沒有競爭,但也就那樣了。當然,這幾家的所有業務不止上面的發家業務,還有其他,如騰訊的遊戲在中國最賺錢,不過這個會有競爭,另外一家開發出更好的遊戲就去玩其他家了。這幾家都要加班,騰訊和阿里是不是輕鬆點?
10、騰訊和阿里現在股票比較高,但股票價值很大一部分是對未來發展壯大的期待,一旦增長緩慢甚至到頂,則股票價值將回歸到看企業利潤,將會降低很多。現在微信和QQ,遊戲、以及電商購買其實已經增長緩慢了,難以支撐股票高位,那就看騰訊阿里還有哪些業務能爆發性增長。這裡面明顯弱的確實百度,而且其賺錢途徑被很多人所不認同。
11、從技術難度講,當然華為第一,這是行業屬性決定的。華為所從事的ICT資訊通訊高技術行業,資訊通訊技術非常複雜,涉及技術範圍很廣泛:通訊、光、電子、計算機、安全、軟體、晶片、元器件、機械結構、電源、熱處理、物理化學、材料、影象、色彩人文、人工智慧......等等,可以說,華為就是多個名牌相關大學多學科合力也才勉強滿足專業所需, 而最先進的是在華為。大家可能想象不到,華為才是中國第一大軟體公司,華為研發人員過半是搞軟體的。華為也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晶片設計公司。一種說法,如果沒有華為中興,他們的所有技術資料和人員假設都不在了,那中國哪怕花巨資在5年內也別想搞出華為中興來。至於BAT,其實去想想就知道,沒有他們,分分鐘其他多個公司都可以頂上,當然,這可能有點誇張,但一年以內絕對沒有問題。
12、華為的技術難度之大和複雜也可以從智慧財產權以及研發經費來看得出來。華為是中國最大的專利公司,2016年,華為研發費用是900億元,可以說是遠遠超過BAT研發費用之和,甚至幾倍。在國際PCT專利申請方面,華為已經多年是第一第二了,在剛剛公佈的歐洲專利申請中,華為僅次於飛利浦名列第二,在2016年美國專利授權中,華為是中國大陸第一,位列第25名。當然,研發費用多並不見得賺錢。如果你同學還有一點技術情節的話,在華為可能更有可能獲得工作成就感。
13、華為在全球有多個研究所,8萬多研發人員,比中國多個名牌大學的老師加起來都多,可以說,華為是中國最大的研發機構,遠超中科院。
14、老磚家還是挺看好華為的,就說我們能看見的他家產品手機吧,做得越來越漂亮,體驗越來越好。如剛剛釋出的榮耀V9手機和中端機榮耀8青春版,都很有實力和很漂亮,銷售業很火爆,使用者評價得分超高,98%以上,4.9分。
-
3 # 國中大鳥1
我當年拒了華為,我同學拒了百度,現在我們在一個單位。百度和華為,前幾年絕對選百度,現在的話,主要還是看部門,哪個是核心部門選那個,還有一點,華為文化有點不人性化,你坐好心裡準備。
-
4 # Mystic
offer的分發也符合二八定律,80%的offer集中在20%的人手中。你不屬於那20%,所以好好鍛鍊自己吧。
-
5 # 職場蛙
應屆生的Offer選擇,可以量化出來,光某一個角度去片面的“覺得”,結果顯然是偏頗的,不但他自己抉擇不了,你們也難以幫他選擇,因為你們也不會。
我這裡從共性到個性,一招殺,搞定他這次的Offer選擇,同時你搞定了你和你們同學的選擇。
實際上,我們可以這樣來看,所謂Offer,牽涉到如下五個引數,我們每個引數暫定20分,那麼一個Offer的理想總分就是100分。這裡就不談啥愛情、愛好、特長、性格了,這些虛的東西只存在於中國校園裡,存在於西方相對自由的社會中,在我們這就是毒藥,是雞湯,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以下因為資訊過份貧乏,所以大多是示意打個分,別計較於具體分數,而要看重這個方法,你自己根據具體城市、企業和職位去具體打分,那才是真實的分數。
一樣的道理,你工資低了,後悔了,到時候你去告阿里,告百度,告騰訊,還是告華為?你告不了,他們就是90年代的海爾。老總是中央候補委員的層次,社會地位高,這是不爭的事實。你別從書生意氣出發,覺得你啥人啥事都能搞定,實際上剛畢業時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父母面前蠻不講理。
當然,扯遠了,講了這麼多,就是強調工資高低一定要做比較。
你同學啥也沒說,預設百度和華為給出的薪水一樣高,市場最高價如果是20分,那麼給他們都是18分。
第二個維度:工作量大小五天八小時,跟六天十二小時,顯然是不一樣的,上班後別成天忙個不停,加班是不是常態,加班有沒有加班費,按照什麼標準計算的?
一句話,比較Offer必須在工作量相同的基礎上來,實在不行,你就按照總分20分,來給他們打個分吧,算算工作強度。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們目前處於密集就業期,會誤認為好工作就是人生的全部;就好比當初高中參加高考一樣,以為高考就是世界末日一樣。人生還很長,得看遠看深一點。
工作量具體要看職位,也得多方瞭解,網上口碑大神說法,網下向師兄學姐打聽。我不知道他這倆啥職位,只根據大致來打分,百度工作時間和強度好一點,得10分;華為基本都要每晚22:00後下班,剛去不忙也得吃過晚飯待著,給分5分。市場上那種五天八小時每天工作量實際只有4小時的,算作滿分20分。
維度三:離家遠近程度上班地點離家當然越近越好,這條非常重要,越往後你越懂。不僅是因為人總要“葉落歸根”,也要看買房和成家立業的難度。
這條滿分也是20分,分為離開老家距離10分,買房難易程度10分。做個假設,你這同學是長三角的,而百度這職位在北京,華為這職位在東莞。離老家都遠,算0分,北京買房難易程度也是0分,東莞得10分。
於是,該項百度0分,華為10分。
維度四:未來發展(跳槽、主業、副業空間)工作職務,是否有升值潛力,工作執掌,未來是否利於個人技術發展,利於跳槽成為市場爭相爭取的物件。
一句話,該職位是否能有內部晉級空間,將來是否容易跳槽外部提升。
這得根據崗位仔細評估,如果是一樣的崗位,但副業發展基本都沒有機會了,所以都給滿分20分下的15分吧!
維度五:企業生存能力辛苦工作,平臺非常重要。別動不動平臺倒塌了,企業的生存能力非常重要,別看啥BAT還華為蘋果思科小米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公司別突然倒閉了。
這裡百度和華為未來趨勢都不錯,至少在你下次跳槽時沒有倒閉的風險,給平分都是18分。
如上,用此工具一計算,量化的分數出來後,兩者相差並不大,百度得61分,華為66分。雖然結果並不涇渭分明,但如果加入你這同學的具體資訊和他的分析,也就是引數越明確,得分也就越精確。
以上,這個一招制勝的方法,供你和同學參考,祝所有畢業生在選擇Offer時,都不再糾結,用本方法,屢試不爽。
-
6 # 能能力
一般都會選BAT吧,我有一朋友,12年畢業拿到華為offer8000,傷心了好久,她的同學有些去騰訊是10k起步。而且華為加班太狠,幹了兩年半當時工資好像才12000,之後去了騰訊目前也有兩年了,目前2w+,一般17薪。
-
7 # EmacserVimer
百度啊,這還用思考嗎,一個未來將處於行業的中心,你到哪裡都好找工作。舉個例子,bat出來想進華為很容易,但是華為出來想進bat相對更難一些。
在一點就是華為目前的主要業務是通訊裝置和移動終端,基本上比較遠離話題中心,獲得的成長相對固定化。但是bat不一樣,你處在當今最火的行業,獲得的是最新的成長,更加全方位的成長。而且網際網路相對更加激進,接觸到的東西也要多得多,受到的也更加的多,接觸到的業務也更加綜合,也許過不了多久你就能接觸一個新的業務和產品。但是華為的話侷限性要大得多,這方面的可能性也要小得多。
你要明白的是,大街上隨便拉一個人,有多少人是在討論網際網路的,都知道阿里有支付寶、有淘寶、有天貓等等,知道騰訊有遊戲、有NBA、有QQ、有微信,知道百度有搜尋、有AI、有地圖等等。但是我估計除了華為手機,很多人都不知道華為原來是通訊行業的巨頭企業。可以這樣說,在華為你也許是做產品直接服務於千萬企業,間接服務於所有網路使用者,但是在bat也許你是直接服務於上億使用者,這就是差別。
最後一點就是薪資,這一點無疑是最直接的獲得。很多人說華為的待遇如何如何好,當然華為待遇也不差,但是綜合比起來還是比不了bat的,網際網路公司的年底雙薪、各種福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股票,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錢。這一點華為更是比不了,華為工資高,但是華為上不了市,所以你懂的,這部分基本上不用期待了!!!所謂的華為的虛擬股只有一定的分紅作用,但股票本身賣不了!等你哪一天想離職的時候,這個就跟你沒關係了,所以你懂的,這一點bat遠超華為。並且網際網路公司動不動年終獎就發車、撒現金什麼的也不是開玩笑的!!!
當然最終的最終,關鍵還還興趣,你喜不喜歡這個職位,喜不喜歡你的工作,再就是,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跟你契合不契合,所有都準備好了,就去吧,皮卡丘!!!
-
8 # 望京一隻妖
去哪我不知道
但是別去百度我是很確定的
BAT已經是過去,現在ATM一發不可收拾火的不行
為啥不讓你去百度
從大義上講
騰訊和阿里只想要錢,而百度是又想要錢又要你命
百度廣告全是培訓機構和莆田系
百度地圖全是莆田醫院
百度內部一片混亂
各種狗血派系鬥爭中層女領導鬥爭層出不窮
圖片找不到了都被百度和諧了
送上過去的一份答案
深網 | 陸奇先生和他的百度新千億美金計劃
兩次斷崖式下跌,百度外賣經歷了什麼?
京東市值週一沒能超越百度,但差距縮小到8億美元
作為一個“有幸”在百度工作一個月的前員工
樓上的各位都是吐槽百度產品的各類問題
鑑於確實槽點太多
我就不做補充了
說下自己在百度工作一個月的感受吧
(沒有黑前東家的意思,全部就事論事,希望大家理智看待)
說起自己在百度那一個月的感覺
想想大概也就這句話形容比較貼切吧
“百度像一架垂垂老矣的舊式火車,卻總幻想著透過換個發動機升級成高速動車,就能趕上已經開始變成飛機火箭的阿里和騰訊”
1百度的PPT文化這個在某脈上是一個吐槽梗,百度喜歡做PPT是出了名的(但是每次大會這個都會出問題也是搞笑),我不知道其他公司是不是這樣,在百度我親眼看到
一個8人的部門,一天不工作就為了給領導看一份她想看到的PPT。
好多人吐槽說大公司都這樣,好吧我不清楚,但是百度這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多事情,已經不在意它到底是對是錯知否值得的問題,而是這件事會不會讓領導開心,揣摩領導心思的學問。
2百度中層女領導這個也是飽受詬病的事,不知道其他公司是什麼情況,在百度一大波中層女領導真的是......
沒有歧視女性的意思,但是個人覺得女人多而且扎堆確實是問題
自我感覺百度目前沒有一個成功的產品
和部分整天想著撕逼嫉妒賢能的女領導的關係密不可分
3上行下效的百度文化我最大的感覺就是百度現在的文化有點變質
剛畢業一個新來的實習生姑娘
本來是個挺不錯的白紙
硬生生被環境影響成一個
每天不想著努力工作卻總想著如何跪舔領導的人
而且領導居然對此給予口頭上的表揚
用行動支援這樣的行為
百度現在的校招會來很多這樣的學生
可想而知這樣的一撥人進來百度後被影響後再成為百度的下一代領導人
會有多噁心?
說實話讓我吐槽這一個月估計我能說很多,但是打字出來總覺得好像也不太合適,每天都能看到百度的負面新聞,好像整個網際網路圈子都在等著這個神話跌下神壇,其實大家可以思考一個問題
為何馬雲爸爸那麼賺我們的錢,讓我們成為剁手黨
我們依然沒有那麼討厭
為何馬化騰又是霸道模仿,又是搞娛樂,讓我們不得不玩他的遊戲
我們依然沒有過多的反彈
而百度好像並沒有做什麼,卻搞得天怒人怨,人人得而誅之?
賺錢可以,但是心不能壞
想想莆田系,想想百度詞條推廣,想想千千萬萬用被百度騷擾
以及以上被百度坑過的所有朋友
-
9 # 測碼奔跑
自身優秀和努力的情況下,兩家公司都會有不錯的回報,短中期看都是如此。當然能應屆有兩個offer去選擇必然是優秀的。
一方面看個人興趣,畢竟兩個行業差距很大,互相轉都不容易。
另一方面,只從晉升速度,短期回報以及成功率來看,網際網路前後五年更有優勢。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都是90後大放異彩了,但是通訊行業還是要有很強的技術經驗背景做依靠。
同時,除了華為,這個行業其他公司使你很難有備選跳槽方案。而且華為的年終獎和股票對三五年的新員工也不是很慷慨了。但百度不同,有了百度的經驗,網際網路跳還是很容易的,範圍更廣。
總結,除非你非常感興趣和志向在華為的對應崗位,確定要堅持這個方向走下去,安全點選百度。
-
10 # 153510479
如果技術類職位的話,建議阿里 。很簡單,你去搜java ,node js, php,javascript ,go,你看書的作者 文章的作者,有影響力人物在哪就職,我說的不是精神領袖,是能夠在你工作實踐中應用到的,但不是入門級的,一定是專家級的。
不好意思哈 nodejs https 權威指南,java 併發程式設計,php大牛趙海平,搜來搜去都在阿里系,所以選擇阿里不會錯,但是真的累。
像樂視只是一個ppt公司,leader只關心彙報的ppt .資料好看就行。因此它這幾年新開闢的業務鮮有成功,但是適合情商高的人生存
-
11 # 使用者51377078158
你去搜搜上一年華為校招資料,對比華為和battmd這些大廠獨角獸公司發offer的數量,你就知道華為值不值得去了。
作為技術型公司,技術水平和所需門檻,更多體現很多呈現在招聘面試中。從上一年牛客上的評價可以說明,出於技術層面和以後發展,華為還是處於鄙視鏈的底端,也就是雲備胎。
總結,如果做硬體,華為優勢明顯,如果為了錢,華為也不差,如果為了個人的技術發展,去網際網路公司吧。
-
12 # 明葆寧王
我選擇華為,因為我喜歡那種狼性文化。之前在北京做的就是華為ICT運維工程師,好吧,其實我只是個四鑽分銷商實習工程師。在工作過程中,除錯過很多華為產品,如北京燕房線地鐵的OA無線系統,就是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做的。這也是為數不多的值得驕傲的地方。以後在燕房線坐地鐵,無聊相連WiFi了,可以找我要密碼哈。公司也是賣華為數通產品的,經常進貨,送貨。個人覺得華為之所以在通訊行業佔有一席之地,是因為華為太殘暴了。它的產品鏈做的很大,鋪的很廣。它的認證HCIE從仿照CCIE,到現在可以獨當一面。它的售前,售後服務相比思科,瞻博,華三,銳捷,深信服之類的,個人感覺更加系統和完善。你可以隨時隨地撥打400,尋求幫助。最可怕的是華為的執行力。之前有聽到過,華為某款數通產品不支援什麼功能,而使用者是需要這個功能,也比較少見吧。經過反饋後,開發工程師用了2天,硬是寫出了一個新版本,升級,完美解決問題。儘管華為的口碑有時不太好,什麼加班太嚴重,996啊,然後階級固化。但是不影響我對華為的嚮往。
-
13 # 阿Obst
建議BAT!
行業來看,華為是傳統的硬體底層的廠商,做運營商裝置,現在拓展到資料中心裝置,到移動裝置手機等業務。
BAT是的業務都是在應用層面的業務,真正主導行業的發展,對整個行業而言,不可替代是B-的搜尋引擎技術,A-淘寶、阿里巴巴等電商、物流、網上交易業務,T-微信、QQ社交業務,但對BAT而言並不關心基礎架構的硬體選擇是華為還是DELL、HP或是浪潮等,因此華為在行業的價值比不上BAT的,同樣在對應的公司人員在行業的可替代程度也是較高!同樣的價值就更低。
儘管個人收入不低,但大家都清楚華為的員工的付出不是一個人,幾乎是舉家投入,一人在華為上班,另一半幾乎就只能在家待著,照顧家庭。
而且在華為職業的發展的連續性也是很嚴峻,大家都清楚華為因年齡問題裁員的時間!回到前面所述在行業的價值,這時回頭再找同樣收入的崗位難度很大,那意味著整個家庭的生活水準將受到極大影響。
因此從行業、個人發展、家庭考慮,選擇BAT.
-
14 # 浩爺在火星
很多人都遇到了這個問題,我的經驗和教訓是想要錢就去bat,想要更多的錢就去華為。想拿錢多又過得舒舒服服就都不要去,外企價效比更高。不太缺錢的話還是外企更好,朝九晚六,可以回家吃晚飯,bat晚上回家的時候估計也該午夜了
-
15 # ricepot100
bat和華為都是相當優秀的公司。但是從產業趨勢來看,華為是在一條趨勢逐漸平穩的產業,想象空間沒有bat那麼大。如果是做硬體去華為更適合,做軟體bat更適合,但是如果是做研究性質的,華為又更合適。bat更是商業上的成功,華為更是產業上的成功
回覆列表
這得根據他個人發展需要和個人興趣來決定。
百度和華為都是技術型很強的科技公司,華為比較傳統一點。百度旗下產品也很多,要看具體是什麼部門什麼崗位,百度是以搜尋引擎起家,華為是以通訊裝置起家,兩家企業都很注重技術人才的培養。
相對來說 ,華為的薪資福利可能比百度的要好一點,做好了員工期權比較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