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橘貓跑跑跑
-
2 # 舒心心理
沒有最讓我銘記的一道美食。所有的菜餚都是美食,自有其別具一格。
只是最可直接想起的是紅燒獅子頭。在姥姥家見過,也難得吃到,只知道好吃。但不貪。
-
3 # 吃貨胖小張
酸辣土豆絲。相信很多人對這一道菜真的也很喜歡的不得了。這也是我從開始認真學習下廚的第一道菜。回憶之前做這道菜的時候,很多年前了。第一次沒有經驗,不會切。那切的根本不叫絲了。可以叫做土豆條了[捂臉]不過第一次自己做飯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可是自己吃到嘴裡的時候也有著滿滿都成就感。後來慢慢的切出經驗。隨著切菜的手藝增加,做菜的手藝夜跟著提升,真是滿滿的回憶啊哈哈。[呲牙]我估計很多人做的第一道菜也應該是這個吧。第一次切絲也和我一樣切成了條吧。不知道現在你們得廚藝怎麼樣了呢?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大笑]。人生就是這樣,積累經驗才會變得成熟。雖然是一道普普通通菜。但是隻要堅持下去終會成功![耶]
-
4 # 李糖糖愛生活
宮保雞丁,這個菜相傳清代末年四川總督丁寶楨(曾被封為太子少保,尊稱宮爆)家廚所創,裡面有雞丁,故名宮保雞丁,是川菜代表性的品種之一,現在傳遍全國。
主料,雞腿,花生米。
調料,花生油75克,辣椒麵,幹辣椒5克,鹽2克,花椒10粒,料酒10可,味精3克,醬油20克,醋10克,糖15克,水澱粉20克,蔥薑蒜各5克,高湯適量。
製作方法,第一雞腿去骨切1.5釐米方丁,幹辣椒切2釐米小段,蔥泡開切1.5釐米的段。姜切1釐米方片,蒜切片,花生米用油炸酥。第二雞丁用鹽,料酒,醬油,拌勻進味,用溼澱粉漿好,第三再拌一些油。第三用料酒,味精,醬油,糖,蔥薑蒜,水澱粉對成汁。第四鍋裡燒熱,注油,放花椒,幹辣椒炒成紫色,下雞丁翻炒,雞丁散開下辣椒麵,到碗汁翻炒,放醋,下花生,翻炒出鍋就可以。老少皆宜。
-
5 # 開心聲活
現在最想吃的是毛蛋中的蛋,坐在街邊,圍著小爐,爐子上支著大平鍋,鍋底有層薄薄的油,冒著小煙,吱吱作響,毛蛋中的蛋被籤子串著,一口一個蛋,那滋味酸爽!
-
6 # MU享
學校的臊子面~番茄、土豆、胡蘿蔔、青椒、牛肉、豆腐等切成粒,和拉麵搭配....加上酸酸的湯底..想想現在口水就上來了[流淚][流淚][流淚]
-
7 # 麥鄉烘焙
⭐️⭐️⭐️排骨燜飯⭐️⭐️⭐️
這道主食,有飯,有菜,一鍋端,可以說是便捷的懶人菜譜。排骨軟爛可口,米飯晶瑩剔透,吸足了湯汁,非常的美味!用電飯鍋製作不用擔心火候的問題,非常方便!
成功率高,很適合新手做哦
-
8 # 蔣姐在深圳
永州血鴨,非常好吃,我跟老公都是永州的,但我們不是一個縣的所以做法會不一樣,自從嫁到他家他經常給我做著吃,讓我第一次吃他做的血鴨就忘不了,後來跟我回孃家他做給我爸媽吃他們也非常愛吃!
-
9 # 小矮冬瓜吖vlog
我最喜歡的一道美食就是剁椒魚頭了,剁椒魚頭屬湘菜系,以魚頭的“味鮮”和剁辣椒的“辣”為一體,火辣辣的紅剁椒,覆蓋著白嫩嫩的魚頭肉,冒著熱騰騰清香四溢的香氣,口感軟糯,肥而不膩,鹹鮮微辣。
-
10 # 蕭楓888
大家好,我是河南人,我最銘記,也是最喜歡吃的就是武陟油茶了,味道很鮮美,從小到大就喜歡,不管在哪裡工作,每隔幾天就想吃,現在把具體做法與大家分享,易學又營養。
1、準備輔料,輔料有:花生米,芝麻,茴香,葷油或植物油。
2、花生米,芝麻分別炒熟碾碎,待用。
3、起鍋放適量水,在篦子上放乾淨的紗布,將麵粉置於篦子上,蒸約一個小時,取出並細篩。
4、另起鍋,放入適量葷油或植物油,燒至七分熟時放入花生米,芝麻和茴香,在放入適量鹽,最後將篩好的面放入鍋中一起炒,炒大約10—20分鐘,直至面色變黃就行了。
5、去適量半成品放入容器加水攪拌成粘稠狀,鍋中水開倒入即可。一碗香噴噴的武陟油茶就做好了,不行了,已經聞到香味了[舔屏][舔屏][舔屏]
-
11 # 翡翠馬老師探寶之旅
一定是四川的水煮肉片!麻辣鮮香!每次從人跡罕至的地方吃一兩個月的味如嚼蠟的食品!再看到一碗芳香四溢的水煮肉片口水都會流出來!
-
12 # 盧建明Duke
牛排 採用乾式熟成法,乾式熟成28天,去除,去除邊角料,用橄欖油和粗粒黑胡椒 迷迭香,蒜醃製五小時。大火把鍋燒的特別燙 煎牛排。配上黑胡椒 和海鹽,才能提現牛排的原汁原味。最好不要配汁
-
13 # 路飛美食
對家長美食的牽掛,我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再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回到那張餐桌旁。
座標,上海。外婆做的白斬雞,一直是我的心頭好。
白斬雞,原料一定要用現殺的三黃雞,三黃說的是嘴黃,皮黃,腳黃。因為追求肉質鮮嫩,外婆做的通常八分熟,還帶一點血絲,不是現殺的,不夠新鮮不放心。
這道菜是外婆餐桌上的標誌,有多好吃呢?就是我小學便以一頓飯能吃掉一整隻雞而聞名。當時有人笑我都不以為然,巋然不動,大嚼特嚼,直到年方二八才第一次反應過來,學會在這隻雞前放下筷子。
外婆的做法很簡單,基本的調教與百度來的食譜無異,只是網上盡是熱水煮3、40分鐘。外婆則是沸水7分鐘,再翻個身7分鐘。
最重要是撈出鍋後過遍冰水,方色澤金黃,皮脆肉嫩。
不說了,再說又要流口水了。上海,推薦家鄉菜——白斬雞!
-
14 # 頭號食為天
牛排
工藝:煎
口味:黑椒味
時間:<10分鐘
配料:
牛肉300克、洋蔥半個 、 蠔油適量、黃油適量、醬油適量、牛排醬適量
烹飪步驟:
1.牛肉用清水浸泡2小時,去除血水
2.牛肉切成1釐米左右的厚片
3.用刀背兩面拍松
4.拍好的牛肉加入醬油,蠔油醃一會
5.洋蔥切碎
6.鍋里加入黃油融化
7.放入醃好的牛肉煎
8.翻面煎
9.加入洋蔥炒至斷生
烹飪小貼士:
牛排放入鍋中後先用中大火煎,鎖住牛排的水分。再用小火煎一分鐘左右,差不多就熟了
-
15 # 斯絲3
扁食(扁肉)為福建和江蘇中北部地區的傳統,江蘇南部浙稱為餛飩。
扁食又稱為餛飩,各地叫法不同,形狀也不盡相同。福建霞浦的扁食與福州肉燕做法及其相似,區別主要在皮的原料上,霞浦扁食的皮是麵粉加番薯澱粉,福州肉燕的皮是豬肉加番薯澱粉,皮的傳統純手工做法都是撒上一層澱粉摺疊擀一次,反覆多次,把皮擀得很薄,這樣做出的皮薄而韌,包餡也和福州肉燕一樣,只用薄竹片抹一點餡在皮上,單手攥緊即可,因此霞浦扁食吃的是皮和湯。
-
16 # 大牛愛美食
在我記憶裡比較深的一道美食,滷煮火燒,記憶深刻,特意學會了這道美食,今天把怎麼做滷煮火燒教給大家。
讓你在家也能吃到老北京的味道。
準備材料,豬大腸,豬肺,豬肚,五花肉,豆腐,還有面。(滷煮裡面的燒餅)
調料,郫縣豆瓣醬,鹽,雞粉,高度白酒,花椒,八角,
桂皮,豆豉,醬豆腐適量,蔥薑蒜,
幹辣椒,香葉,味精,老抽,生抽糖少許。 韭菜花,香菜。
先將大腸,豬肚,豬肺,加入白酒,醋,鹽用手裡外搓洗出來。放入涼水裡浸泡一下。
這時候取普通麵粉,用溫水和成個硬一
點的麵糰,餳面十分鐘然後做成面劑再做成
圓餅上鍋烙熟備用。(一會放入做好滷煮的鍋中) 鍋中放入花椒,桂皮,八角,香葉,幹辣椒煸炒一下,(幹炒)這樣香味更厚重。也更濃。
鍋中燒油,下入郫縣豆瓣醬,黃醬,煸炒出香味下入蔥薑蒜,生抽,老抽,再炒一會,下入調料加入涼水(必須是涼水)
將洗好的下水下入鍋中,加入白酒可以多一點為了去腥。醬豆腐,韭菜花,上高壓鍋壓二十五分鐘。
把豆腐切成兩釐米的片,下入油鍋炸制兩面金黃備用。
將煮好的下水倒進鍋中下入做好的麵餅,炸豆腐。中火在燉煮十分鐘下入味精出鍋即可。
這時候就算你在一百米外也會聞到香味[呲牙],
準備大腕先將火燒炸豆腐切成小塊,再切下水,最後再切上幾片五花肉放在上面。澆上蒜沫,辣椒油。香菜。一道滷煮火燒就算做好了。如果你也愛吃滷煮火燒就試著做做吧。
-
17 # 果果作戰
剛去韓國的時候吃過的炸醬麵和糖醋肉,雖說不是多貴的吃的,但是吃過一次的我真的愛上了,好吃不貴,而且裡面的醬挺多的,拌開後讓人食慾大增,非常不錯,喜歡的可以去吃看看,回國後吃過類似的可是吃不到那個味道,有機會還會去吃的
-
18 # 劉山姐的小廚房
三角粑是我老家的一道美食,小時候上街才能吃上的美味,我記得那時買5毛兩個,吃在口中香脆甜,瀰漫著米香,裹著金黃,如今很想回那個味道,卻在也沒有那種香氣撲鼻的感覺了,好想吃啊,一想到都要流口水。
-
19 # 阿朝影片
一種味道就是一份記憶,而銘記於心的味道更是顯得尤為重要!最讓我銘記的味道就是媽媽的味道,尤其雞腿最為獨特[心]
-
20 # 香草1250
看到這個問題後我的腦海裡立馬冒出小的時候奶奶給我做的嫩南瓜蒸蛋,是一道蒸菜,配上米飯吃怎麼吃都吃不夠,以至於現在在每年的夏季我都會做幾次吃,但是不管怎麼做就是做不出記憶中的味道。
記得奶奶還在世時有一次和父母賭氣去我奶家告狀,我奶奶知道我一天沒吃飯了,當時給我蒸的米飯,在家裡的牆頭上摘一個嫩南瓜切片,打入倆個笨雞蛋,切點蔥花,蒜蓉,加的醬油和少許的鹽,在放少許清水,攪拌完之後在鍋中蒸15分鐘,配上米飯吃真的很下飯,以至於後來只要回老家就讓我奶奶做給我吃,後來在奶奶過世後就自己做,我不知道我現在自己做是思念親人還是真的想吃,不管自己怎麼做都做不出奶奶的味道。
看客們這就是讓我最銘記在心的美食,雖然用料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真是其他的美食真的替代不了的...
回覆列表
最讓我銘記的一道美食當然要屬於,響噹噹的水煮肉片啦!
水煮肉片這道菜乃是川菜之一,精選的瘦肉精通醃製,揉捏,在進過廚師的對火候的精準把握,每一步都直接關係到這道菜的成敗
上菜後看上去就非常有食慾,其中肉片十分的嫩滑,每一口都十分的爽口,將肉片和其中的配菜一起吃下更是口感十足
就一道水煮肉片我們吃上好幾碗米飯。
積極推見大家去試一試,真的是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