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戴褀
-
2 # 紫氣東來69231
沒法哦!我一天三歺必須吃飽,晚上也是如此沒吃飽整晚是睡不著的,再晚也要起床找點吃才能安睡,老祖宗說的:人是鐵飯是鋼連吃三碗硬梆梆。[呲牙][呲牙][呲牙]
-
3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其實適度的飢餓狀態,對於健康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這種飢餓的狀態,其實不是餓的時候不吃飯,而是每一餐少吃一些,沒有那種吃的飽的感覺,因為一般感受到的飽其實都已經是吃撐了,而對於老年人來說,本身身體的基礎代謝就比較低,少吃可以幫助更好的控制體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不僅如此,還能減輕腸胃的消化負擔,身體的狀態也自然會越來越好,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吃的少,但食物的種類要多樣更要均衡。
其實不僅僅是老年人建議這樣,年輕人也建議這樣,現在的慢性疾病逐漸年輕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很多人吃的太多,或飲食不均衡引發的肥胖,而肥胖會大大增加慢性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平時更應該注意少食多餐,並且遠離高熱量的食物,比如:動物肥肉,油炸類的食物,燒烤,各種糕點,甜飲料,咖啡飲料等等,這都會給健康帶來非常大的風險。
那麼對於老年人來說,這種飢餓的狀態一定要把握適度,不要極端追求這種飢餓的感覺,因為飢餓會導致血糖低,尤其是對於有一些基礎的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來說,迴應系那個病情的控制,甚至帶來風險,所以任何事情,適度就好。
-
4 # 西郊閒人
佛說:法無定法!所有的事都因人而異。有人一旦吃飽就腹脹難耐,有人稍微一餓就冒汗發抖,有人吃點油膩就暈頭轉向,有人大肉不斷卻神氣十足。央視曾報道廣西少數民族一個長壽老人村都能吃肉,老太太每頓切一大碗熟肉,拌上各種調料吃掉。所以無論老人還是年輕人,只要自己覺得舒服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重要的是心情好才是真的,啥病都是生氣上火得的!
-
5 # 血肉之軀635873
老人少吃是有一定的好處,老年人本身就年令大了牙都掉了,硬的東西咬不動,消化功能減退,大肉大魚的吃對心臟、血管硬化等都不利,老年人應該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能吃的過飽。對老年人都有個說法,早上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晩上吃的少。這樣會對老年人更好的。
-
6 # 京都老客41118
現在關於飢餓對健康有利的說法較多,但也出現反駁的說法!我的看法,中國自古就有八分飽、七分飽的說法!雖然沒有證據證實,但保持腸胃一個寬鬆的、不要吃太飽的做法都是認可的!所以,採取折中做法,不要太厲害的飢餓療法,平常七分飽,偶爾餓一頓。正常吃飯就是了。
-
7 # 無所謂213478592
說‘’飯吃七飽,人有三分飢‘’,是長壽之道,還是有道理的。‘’通則不疼‘’,人吃了太飽,容易餘結,堵塞氣血,不利人的健康。
-
8 # 陳一222
有道理,適當保持稍餓狀態有利於老年人身體健康。
準確的說老年人每頓飯七成飽就足也,合理的做法是每頓少吃,每天要有加餐,不是加主食,加堅果、水果、牛奶等食物補充營養。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各個器官逐漸衰老退化,消化系統是首當其衝,消化能力、新陳代謝均減弱,吃多了難受,尤其是晚飯,要適當少吃,還要適當提早時間吃,否則飽食難臥,影響睡眠,增加心臟負擔。
當然,飢餓療法不太適合老人。
老人少吃,是每頓的食量控制,每天飲食花樣品種還要多樣化,葷素搭配營養才能均衡,才能保證老年人機體的生理需求。
-
9 # 落地的果子
我在星級賓館吃自助早餐的時候,見過三個日本老年旅遊團。
導遊介紹,他們都是70歲以上的老人,人很精神,穿著乾淨,合體,沒有怪裝。還有兩個特點,一是吃飯時無聲,二是隻吃很少一點。
因為是自助餐,他們碟子裡只放了很少一點食物引起了周圍人注意。他們確實吃的少。
日本人均壽命世界領先,它們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普及低熱量飲食,到現在全民認可度越來越高。不管對“七分飽”有怎樣的爭論,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10 # 網暈者
這不叫飢餓保健法,它不是一個方法,而是一種狀態,讓胃休息,或正常工作。古代時期,直到近代(少部份地區現代),許多人生活在食物匱乏的環境裡,所以養成有可能就把肚子填得飽飽的,他不存在營養過剩問題,因為他的下一頓,下下一頓可能還沒著落。這種基因牢固地存在我們的身體裡和記憶裡,哪怕在食物豐盈的現代,見面問候的話還是“你吃過嗎”這種變相的how are you。哪怕晚飯吃得很多,一去吃宵夜還是把半滿的胃又填足了。醫學研究得出的結論,胃這個袋子只能裝一半食物,它要執行消化,運動的烈度很強,等它排到下面腸子裡了,你再從食管裡住下裝料,而且還應讓它休息幾個小時再裝進去。我們的壞習慣傷了胃,毀了胃,胃是後天惟一體能量的來源,所以節食,合理飲食是健康的二大基本保證之一。歐-亨利有一短篇小說,描述了一個二天沒吃過飽飯的乞丐被人打賭吃完一桌豐盛佳餚而導致當場死亡的慘劇。他要是再餓一天,也不會死,只要能討得一些殘羹剩飯充飢,他還能捱過那個冬天。
-
11 # 王南戴河
我是老年人,這是誰出的怪著?我不贊同。老年收入再低也的吃飽飯啊!我常年一曰三歺,少一歺餓得難受。本來老年人營養跟不上去,免疫力低下,再每天捱餓,那不是死的更快了麼!
我父親活到92歲去世,生前一日三歺,而且飯量較大,一生沒住過醫院,最後老死在家中。所以健康與吃的多少關係不大,吃的再少不一定健康。
一些人正天都在有害空氣、水質、食品、蔬菜、水果、藥品、保健品、生活用品的包圍中。這才是影響人們健康的根源。
自古以來只有因貧困餓死的,沒聽說有因吃飽而撐死的。我也是低收入的,雖然吃的一般,但是可以吃飽,還沒到捱餓的時候。所以我認為適度而不捱餓為好。
-
12 # 踏歌曼舞
我也是老人,吃飯一直是早上好中午飽晚上少的規律,早上一包奶一個雞蛋一片面包加果醬,中午菜和饅頭稀粥,晚上幾乎吃的很少多年一直這樣自己覺得這樣很好啊!什麼飢餓療法沒聽說過
-
13 # 羅桂田心理諮詢
道家有一個“辟穀”養生之法。。。老年人保持一點飢餓狀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是一定要因人而異,要根據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體質,採取不同的程度,有些體質弱,消化系統不良的人不能用這樣的方式方法。
-
14 # 洛陽艾農
老年人保持適度飢餓是有利於健康的,這是很有道理的。自古就有飯吃七分飽,酒喝三分好。人的脾胃與人體一樣,一個人能扛一百斤,讓他硬扛一百二十斤,他很快就壓垮了。如果讓他扛八十斤,他會很輕鬆的勝任。老人與小孩脾胃都比較虛弱,適當少食有益無害。例如胃病絕大部分不是餓壞的,而是撐壞的。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好供應全身的營養充足,才能夠有好身體。當然,任何事物都不可以走極端,關鍵是適度,不是如同辟穀一類的飢餓療法,讓人長時間不吃不喝。
另外,飲食健康還包括飲食衛生,吃飯時不可以生氣,要有一個和諧愉快的環境。否則吃飯時拌嘴生氣是最有害無益的。
-
15 # 張弓61
人類在早期存在著吃上頓而下頓沒著落的情況,因而人體自身形成儲存能量的習慣(肌能),而人類早期缺乏食物,不會出現營養過剩的情況,現在人類不缺食品,而人的儲存肌能依然存在,所以就會出現營養過剩的情況。人適當餓一頓兩頓,使其體內儲存的能量用來供應人體需要而減少能量的儲存量。
-
16 # 生之源4
往往幹什麼事人們都好走極端。一聽說什麼好就拼命跟風。
老人經常保持少吃的飢餓感在一定範圍內是好事。但不能長期這麼做,耍看自身的身體狀況而定,並不是凡是進入老年人後都要保持飢餓生活狀態。這麼做一定會使身體受不了的。
凡事要有適度。
-
17 # 侃侃樂趣
這個主意不贊成。我奶奶按時一日三餐,而且還比我們誰都吃的多,但是她活到93歲。古代人能有現代人長壽嗎?不要拿古代人來比較,以前生活條件差的時候營養不良,所以人的壽命就短,現在的人由於營養齊全,人的外表都好看多了,以前營養不良人都難看,五官都不正點,還是要營養前面,不提倡飢餓,但是也不要吃過了就是了。
-
18 # 荷花32551
肚子餓了,啥都沒法做,我以前幹活,下午餓了,立不穩,無法幹活,酸菜都要吃一碗,才能幹活。現在老了也習慣把肚子吃飽。可是查出我有糖尿病,不能吃多了,不習慣呢。
提倡只喝八杯水那個什麼營養專家,才50多歲2019年不是死了嗎。
-
19 # 哈哈95128931
現在人,尤其是城裡人在已經達到溫飽的情況下,不缺營養。適當的保持一點饑餓感對身體有益。尤其是老年人,生活富足,胃口大開,結果是體重飆升,伴隨三高。應該管住嘴,邁開腿。
-
20 # 以色列兵
我不建議飢餓一點好,老年人喜歡運動,不運動怕患三高。運動會消耗體質,引發低血糖,習慣的少食,會引起低血壓。肌肉消瘦,抗病力低,壽命短。人的生理就是谷化精微氣血強。只有食物才能化成氣血,血能生精,精能生髓,髓能壯骨。身體強壯,精神充沛。
回覆列表
借東風…
什麼是飢餓?
飢餓就是指肚子空,飢餓保健法,就是空肚子保健法
老年人空肚飢餓保健法,是一個不適合老年人的辦法!有人把七,八分飽和飢餓混在一起,分不清,七,八飽適合所有人,飢餓不適合老年人。所有老年人適合七,八飽,才是科學養生,為什麼?有限的飢餓,就是指七,八分飽,不過是文字表達方法不同。
一,老年人,尤其70歲以後衰老加速,疾病頻發,代謝遲緩,73歲一84歲是人生二道坎。如闖過這二道坎就能延年益壽。
二,老年人不適合飢餓保健法,留給老年人的時間不多了!老年人吸收功能差了,營養吸收差,在搞什么飢餓,是折騰老人,老年人是餓不起的!那未老年人的飲食怎樣才科學?吃出活力,吃出青春,才是適合老年人的吃法。應均衡飲食。
這些每天不應少:
1,75克魚,深海魚,蝦,等海鮮。從魚肉中獲取蛋白質,DHA,改善老年人記憶力,降低甘油三脂,有助軟化血管。
2,適量吃豆製品,豆腐,不僅增加蛋白質,又獲取鈣,鎂。
3,海帶,獲取膳食纖維,鈣,磷,鐵,胡羅卜素,煙酸,碘等。預防肥胖,防血管硬化,高血壓,心臟病。
4,多吃水果,疏菜,抗衰老
5,每頓七,八分飽,。
老年人不適合飢餓,餓著不吃東西,應合理飲食。
三,老年人每天要適當運動,每次30一40分鐘,在太陽下邊運動,邊曬太陽。肚子空了,如飢餓了還能運動。飢餓運動容易發生低血糖,十分危險。
四,保持睡眠充足6一8小時內,睡眠不足易患痴呆,如飢餓了,則睡不好。胃不和,則臥不安!肚子空的,飢餓了,晚上是睡不好的。
五,各國長壽法裡沒有老人飢餓保健法,中國養生裡只有講吃七,八飽,沒提飢餓養生。只有肥胖人間接斷食法,只有提倡地中海飲食養生:飲食清談,多菜,水果,少紅肉,少大葷,每頓七,八飽!
一句話: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延年益壽的方法!
老年人已經胃口小了,營養吸收差了,再搞什么空肚子飢餓保健法,這不是要老人走得快!
記著:
飢餓保健法,是空肚子保健法,
七,八飽,吃了留有餘地,己經減少飯量了,不能再飢餓了。
這是二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