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蜜棗爸育兒
-
2 # 芹菜嬤嬤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教育孩子也一樣,從小教他規矩,才可以讓他成為社會中的一個好人!個人觀點如下:
1、尊重他人,學會感恩!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學會感恩每個幫助過你的人;俗話說:懂得感恩的人運氣都不會差的
2、懂禮貌!最基礎的社交禮儀
3、不隨便動他人東西!最基本的規矩
4、主動承認錯誤!做錯事不要緊,重要的是要敢於承認錯誤
-
3 # 大河之南那些事
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教育孩子尊師重道,懂禮貌,不要溺愛孩子,不然等孩子長大了什麼都不會,這不是真正的愛孩子,而是害了他。
-
4 # 北方小郎
需要教小孩子“禮貌規矩,吃飯的規矩,坐客的規矩,時間的規矩”。這四個方面必須教的。
一、 禮貌規矩
孩子有沒有禮貌就能看到孩子的家教問題啦,孩子有禮貌臉上有光的自然是家長的。讓孩子從小就講禮貌,在學校向老師和同學問好,放學回到家裡見到長輩要問好,早上出門時要和家裡的父母及年長的外公外婆或爺爺奶奶打招呼,讓其有講禮貌的習慣。
二、 吃飯的規矩
孩子吃的時候喜歡挑食甚至挑食現象嚴重,從小就要把這個挑食的壞習慣給改掉,如果長身體時可以給孩子做喜歡吃的,但不能由著性子來。不能養成公主病或是少爺病。吃飯要給立規矩,飯前洗手,吃飯時不許挑食,飯後把自己的碗拿到廚房,或是掃掃地等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做,讓其變成習慣。
三、 坐客的規矩
孩子小,肯定願意帶著孩子出去串串門,走親戚串朋友都有可能的。讓自己進屋知道規矩的坐著,不要大聲喧譁,要見到阿姨叔叔或是爺爺奶奶這樣的長輩問好,如果有自己的同伴出現,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玩具等。
四、 時間的規矩
做起事業不可以拖拖沓沓的,比如說起床,孩子都喜歡賴床早晨不愛起,晚上不愛睡。沒有早起早睡的習慣特別的不聽話,做家長的就要讓孩子有時間觀念,該吃飯時候吃飯,到點起床,起床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比如說穿鞋,穿衣等。
以上這四方面都讓他有著習慣,因為習慣成自然嘛,所以以上4方面是必須要教的規矩。你的孩子長大那一天,一定非常的出色。
-
5 # 使用者4440826801671艾
從小教育很有必要,首先在飲食上,就不要挑食,不要過份給孩子在肉食上吃的過多,多吃清淡的青菜,我發現現在的孩子沒有魚肉就不吃飯,家長也很煩惱無奈,這是家長方法不對,在吃飯時也要講究飯桌上的規定規律,吃有吃相,吃飯沒有吃飯相,將來也影響孩子的福報。吃飯有時間規定。有禮貌,語言美,從小要董得孝順老人,孝順老人要父母:榜樣給孩子看,董得熱愛勞動,從小就養成一些小事自已能做就自己做,做事能培養聰明智慧,每天都背念一遍三字經,弟子規,讓他更有智慧。
-
6 # 江蘇寶應阿朵
大家好!我是阿朵。俗話說得好:桑樹苗都得從小固定的好好的,不讓它隨心所欲的長。何況是孩子,首先是不要太淘氣了,其次要讓孩子不能只知索取,不懂的感恩,那樣就會傷了大人心。再就是要懂得尊重每個人。重要的是要學習自覺,長大了對孩子自己,對社會有用的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關注一下點贊!
-
7 # 侯玉石
從小就要教會孩子懂規矩守規矩
孩子小的時候,需要教的東西太多了,尤其是在啟蒙教育階段,更應該多教會一些受益終生的規矩。
第一,就該教會孩子“人之初性本善”。天性善良,與人為善,這是做人立世的根本,不管長大後做什麼,都能從善如流,嫉惡如仇,先成人再成才。
第二,要教會孝敬父母,尊老愛幼。這是做人的前提。讓孩子從小就懂得,父母的養育之恩,值得我們用一生來報答,父母親給予了我們以生命,含辛茹苦把我們拉扯大,長大後怎樣報答都不為過,尤其是當父母親年齡大了,子女又不在身邊,作為當兒女的應當千方百計多些陪伴多謝關愛,也許物質金錢並不重要,細心關懷才是最大的孝敬;還有一點對做兒女的尤為重要,就是不要把最壞的脾氣發落到父母身上,這是最令人傷感的舉動。
第三,要從小教會孩子懂得自立自強。當下的家庭條件都相當優越,萬不能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經常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懂得幸福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父母奮鬥拼搏換取而來,要教會孩子從小就立志發奮苦讀,長大後靠個人本事吃飯,掌握更多的知識本領,才能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
第四,要教會孩子懂得團結合作,不能我行我素,單打獨鬥,各行其是,要養成互助互愛,團結協作精神,讓孩子明白“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規矩,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乃至高中大學,各個階段都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進行合作協作規矩的教育,從而培養起良好的精神狀態。
第五,要從小教會孩子懂得感恩回報的規矩。在其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好多刻骨銘心的互助互愛的人和事,讓孩子記住那都是愛的奉獻,沒有誰理所當然就該來幫助你,那是人家大愛無疆使然,當孩子成人成才後,千萬不能忘恩負義,要知恩圖報,並且“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加倍奉還報答之恩。
當然,要教會孩子的規矩還有很多,由於此文篇幅所限,就贅述到此 ,僅供讀者參考,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
8 # 足驥戶外
基於這個問題個人感覺是沒有固定答案的。
因為我們是成年人,所以自然規矩、道理、禮教等等懂得多,大家都知道,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永遠都是扮演了一個引路人的角色。所以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需要父母不斷地去給他灌輸不同階段不同情況下,他需要明白和懂得的規矩,所以個人的建議是不要盲目的給孩子去講一個大道理,不如換個方式,透過實物、實景讓孩子切身感受到你說的規矩,這樣對孩子來說也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一、“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是我們在思考這句話的同時也要記住另外一句話,“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一味地填鴨式教育,這樣的後果只能是孩子僅僅懂得了這句話,卻很難真正的去理解並學會。
二、不要長時間的口頭說教,適時地的讓孩子親身感受。
在溝通學裡有個一個很著名的“溝通漏斗”理論,也就是說我們在與他人溝通交流的時候,基於人與人之間的層級,傳遞的資訊會不斷地漏掉,到最後一個人接收到的時候可能就剩了20%都不到了。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一樣。透過具體的例項,讓孩子在親身體驗感受的同時,讓他理解其中的規矩,所隱藏的道理,真正的做到有感而發,而不是隻會空口說白話。
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9 # KIKI談育兒
《6歲之前必須給孩子立的規矩》
1.別人的東西不能拿。
2.自己的東西自己支配。
3.從哪裡拿的東西放回哪裡。
4.玩具和所有公共用品先拿到者先使用,後來者必須等待。
5.不可以隨便打擾別人。
6.做錯事情必須要道歉,並且有權利要求他人道歉。
接下來我們一一進行說明。
別人的東西不能拿現在的家庭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孩子佔有慾特別強,只要孩子喜歡的能滿足孩子的都會去滿足。久而久之形成這樣的習慣,孩子出了家門以後也覺得這樣做是正確的,但是這個時候我們的家長必須進行教育的干預,耐心的用最簡單的方法告訴孩子其中的道理。從而告訴孩子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可以隨意拿。
2.自己的東西自己支配
這個是很重要的習慣。從小就可以培養孩子的主見性,同時也尊重了孩子的想法。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很小,對很多事情都沒有自己的認知,其實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是十分豐富的,她們對每個物品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當然也有的家長說自己孩子沒什麼意識,可以透過適當的引導方式提問孩子,最後讓她做出決定,時間久了孩子的思維就會形成,而且更好的尊重了孩子的想法也同時培養了他對事物的主見性。
3.從哪裡拿的東西放回哪裡去
將物品歸放回原來的位置,這樣從小培養了孩子的生活習慣。你會發現有這個習慣的孩子她們也特別得愛乾淨,每次玩完的玩具、看完的書很自覺的就去歸放回原來位置。如果你的孩子是這樣,作為家長你不覺得這樣既培養了孩子的習慣同時也減輕了家長的家務負擔。
4.玩具和所有公共用品先拿到者先使用,後來者必須等待。
如果你是一位幼兒園老師或者家裡有兩個以上的孩子你就會發現這個問題是最常見的。兩個孩子同時喜歡上一個物品,就會搶,要麼動手。如果是公共場合的物品,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必須先拿到者先用,後者等待,同時兩個人也要溝通好等待的與玩耍的時長,不然中途還會再出現矛盾的。
5.不可以隨便打擾別人
作為幼教的我,這個問題我經常能遇到。比如在課堂中,當我們講解一個問題時,總有孩子不斷的提問過程中打斷老師的思維。要麼就是家長經常說的,家裡的兩個孩子,如果有一個孩子正在學習,另外一個孩子就會不安穩的鬧騰,想要對方陪他玩或者怎樣。其實這是不禮貌的行為,孩子長大以後進入的公共場合會更多,如果這樣的行為一直伴隨孩子終生,大家試想一下孩子未來的社交。
6.做錯事情必須要道歉,並且有權利要求他人道歉。
很多孩子缺乏承認錯誤的態度,他們害怕父母或者其他人的批評,所以每次犯錯要麼選擇逃避,要麼就會自己先大哭起來,這是其中的一種情況。還有另外一種,就是孩子過於膽小要麼內向不大膽的孩子如果對方“欺負了”自己,她們不會勇敢的站出來要求對方給自己道歉。其實這樣也是不好的,長期下去孩子的內心的消極情緒以及自身的負能量也會增加很多的。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的需要交給孩子,無論是禮貌性問題還是社交問題都是需要我們思考的。但是不管怎樣一個正確的觀念引導這是必須的,要不然這個社會總是再說培養一個三觀正的孩子。
畢竟,先成人後成才,這才是國家未來的棟樑之材。
-
10 # 軒寶銘寶媽媽
孩子還小的時候需要教他哪些規矩?
1.要聽爸爸媽媽的話,爸爸媽媽說的話要認真去做不能拖延怠慢。
2.要尊敬長輩,在家裡要長輩吃最大的東西。現在家庭都是給孩子最大的是不對的,這樣會生氣他的傲慢心。
3.懂禮貌,看見認識的人要打招呼。不能讓別人覺得我們沒有家教。更不能說髒話呀粗話,要叫我們的孩子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4.不亂拿別人的東西。即使別人的東西再喜歡也不能隨便去拿。如果要拿一定要經過別人的同意。
學習規矩可以學習一下弟子規這本書。這本書是孔子的言行規範的彙總。裡面有很多教育孩子行為規範的內容。
-
11 # 太陽紅520520
因為時代不同了,所以現在的年輕人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式,都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一樣。家長的想法都一樣,都想讓自家的孩子好,所以在教育的問題上也是頗多的講究,不僅事事親力親為,更是在衣食住行上都做到了樣樣精細。倒不是說家長的這種方法就一定不對,只是因為生活壓力也挺大的,所以很多夫妻選擇只生一個孩子,自然對這個孩子照顧的會比較精心些。但是家長要知道,有時候你的過度照料並不是好事,如果不能夠把握好分寸,反而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1.生活方面:要學會獨立,2禮儀方面:以禮待人,學會打招呼有禮貌.3良好的品格,不撒謊做人真誠,4.愛學習愛勞動…
-
12 # 逍遙278981327
孩子小的時候是學東西最快,最重要的時候,俗話說“從小看苗”,就是長大了有沒有本事,就要從小的時候嚴加管理。
1.懂禮貌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是必須具備的品質。人與人之間,第一印象就是文明禮貌;一個孝敬父母的人,才是值得擁有的朋友。
2.誠實守信,不撒謊做人,首先要做誠實守信的人。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表裡如一,是難能可貴的。待人真誠,說話辦事講信用,就會得到人們的信任和尊重。即使做錯了事,也不能刻意隱瞞,要勇於承認,敢於擔當。
3.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遇到問題,作為家長的,應先徵求孩子意見,正確引導孩子處理,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使孩子遇事有主見,不依賴他人能獨立處理事情,其中還伴隨著勇敢,自信,責任和不怕困難的精神。
總之,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有一番作為,因此,趁他們還小的時候,多讓他們學點知識,多給他們制定一些能夠促進健康成長的規矩。
-
13 # 人參果果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七歲之前是教育孩子的一個關鍵時期,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所以這個年齡是“立規矩”的最好時機
必須教的規矩,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歲前要學會自己吃飯,穿簡單的衣服,4-5歲學會自己洗漱,整理玩具,6-7歲學會自己鋪床疊被,整理房間。
2.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7歲前能做的家務已經很多,比如掃地、擦桌子、澆花、洗碗、洗自己的襪子等。
3.建立時間觀念
約定再玩10分鐘回家,就要遵守時間,早上按時起床,晚上按時睡覺
4.尊重長輩
不要以孩子為中心,好東西要先給長輩,對長輩要禮貌,對如果長輩不敬一定要嚴厲批評。
5.尊重同伴,遵守規則
要講究先來後到,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搶,要經過主人的允許才可以拿。
6.控制情緒,培養耐心
學會用語言表達情緒,不要用哭鬧解決問題。不能馬上滿足的要求,要學會等待。
7.分享與合作
與同伴在一起時要學會分享玩具,零食等,在遊戲中學會建立合作關係
8.培養對學習的責任感
要把上學上幼兒園當成自己事情,不能隨意不去上學,要先學習後遊戲等等。
此處要提醒的是,給孩子立規矩,最大的障礙可能不是孩子本身,而是家長。比如一件事教很多遍都學不會的,這個時候家長忍不住自己上手做,或者罵孩子笨;又或者教了孩子要尊敬長輩,但家裡有好吃的卻總是第一個拿給孩子吃;這樣的話不但前功盡棄,孩子還會覺得家長言行不一,不知道該遵守哪個規則。要知道給孩子立規矩,家長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也是非常重要的。 -
14 # 光頭二胖
第一要教他尊敬長輩和父母,第二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刷牙啊,自己的玩具收拾一下啊等這樣長大了他更自立!第三儘可能的幫父母乾點家務當然危險的事一定不能讓他做,這樣會讓他體會生活和理解父母,長大了踏入社會也更容易融入社會中!第四呢讓他學會分享,讓他要有愛心!教的其實挺多的!必須教的就是尊敬長輩和父母,學會自立,懂得分享
-
15 # 美麗的通通媽
如果說孩子是一張空白的紙,那父母就是執筆人。
――題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父母的期望,培養孩子什麼樣的品質,才能使他終生受益呢?談談我的看法:
一,感恩之心
小光是一名四年級學生。因為出生時母親難產,造成了大腦損傷,雖然父母花費巨資做康復治療,但一側肢體依然受限。入學後,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一些同學異樣的眼光。為此,他媽媽不停地找老師要說法,實在不行就靠轉學來解決問題。後來轉到了一所私立學校,這所學校實行小班制教學,老師特別有愛心,學生們在學校生活、學習都非常開心。
小光的身體讓老師感到很心疼,就格外關注他,經常引導孩子們要多幫助小光。同學們本性善良,在生活上、學習上都竭盡所能來幫助他。但是之後小光的一些做法,卻寒了大家的心。
小光有事沒事以捉弄同學為樂,找同學幫忙總是頤指氣使,甚至後來開始碰瓷誣陷同學。老師詢為原因,小光總是一句話:我有病,大家都應該讓著我!
我弱我有理!身體條件成了小光獲得關注和博取同情的法寶,對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沒有絲毫感恩之心。小光的想法主要來源於他的父母,父母就經常到學校裡來,要求老師對小光進行特殊照顧,如果小光享受到了與同學不一樣的待遇,其父母就覺得是應當的,連句感謝的話都沒有。反之,父母就到學校大鬧、投訴老師。無奈之下學校只好勸退小光。
作為執筆人,小光的父母在小光這塊畫布上,畫出了最為失敗的一筆。
缺乏感恩之心的小光,長大後,能否有回報社會、回報家庭之心,著實難說!
二,進取之心
景景今年四年級,期末考試時,英語老師給了她一張八年級的試卷,她答了滿分120分,英語老師問她做八年級的試卷有什麼感覺?她回答說:很簡單啊!
景景之所以能成長為別人家的孩子,源於她做什麼事情都有一顆“向好之心”。
每天早上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帶耳機,一邊聽英語一邊洗漱,整理房間。一天的時間每分每秒都有安排,可以說,優秀已經成為了她的習慣。
和景景媽媽聊起自己的育兒觀,景景媽媽說:孩子都知道玩兒著美,誰願意學習啊!為了在孩子的畫布上畫出漂亮的一筆,景景媽媽每天陪著孩子一起學、比著學,就這樣慢慢地培養出了景景高度的自律。
三,規則意識
看看網路上的訊息,只要輸入“熊孩子”三個字,各種不寒而慄的案例令人瞠目。之所以說“不寒而慄”,是因為有的事件已經關乎人命,例如:要雞排未果,就把別人往地鐵軌道下推的;撞孕婦的肚子,只為了驗證能否流產的……,真是沒有最“熊”,只有更“熊”。
熊孩子的長成絕非一朝一夕,他的背後肯定會有一個熊家長。小旦是是學校裡的風雲人物,無它,在同學中間放高利貸是也!六年級的孩子,借給同學喝了一瓶三塊錢的奶,一週後就翻成了三十元現金,其神奇的演算法令老師咋舌。
其實小旦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一點都不奇怪,他的爸爸就屢屢挑戰社會規則、法律底限,受到公安機關的打擊。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並不是要他做一個只知道討好他人的乖寶寶,而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有為他人著想的善良,有無需他人提醒的自覺。縱觀那些學業有成,事業有成的佼佼者,他們身上都有極強的規則意識,極其自律。可以說,要想讓孩子擁有開掛的將來,就要從小教育他有自律的能力,有遵守規則的意識。
農村有一句俗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話糙理不糙,但寒門依然能出貴子!從小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進取之心、規則意識,何愁將來他不能畫出自己美麗的天地!
-
16 # 澤仁德喜
尊重別人,懂得長幼分輩,對長者要懂得尊重,對同齡要真誠,對幼者要愛護,如此,孩子就有了為人處世之本,未來處處善緣!
-
17 # 才智寶貝學堂
2歲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到“客體自我”階段,能夠審視自己的外在形象和行為,擅長透過觀察、模仿去學習生活經驗。2歲以後是孩子行為規則形成的關鍵期,立規矩最好是從2歲開始。雖然這個時期孩子對大人的話難以理解,實際上孩子是能夠自己模仿學習。
教給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日常小規則有:
1.用完的物品要放回遠處,懂得分享;
2.不隨便打人、罵人,不隨意發脾氣;
3.未經他人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
4.不主動傷害別人,做錯事主動道歉;
6.尊敬長輩,待人以禮;
5.不隨意打擾他人,不隨意大喊大叫;
家長要注意教給孩子規則的時候要要尊重孩子,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重視規則。規則雖然重要,應該做到“抓大放小”,不要過多,因為過多的規則會束縛孩子的成長。
-
18 # 木子李育兒經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以說沒有哪個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好的,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每位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充滿著期待。
那為什麼有的孩子越大越熊,有的孩子就知書達理呢?其實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優秀的孩子都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可能有的人會問,習慣到底是什麼?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其實習慣就是習以為常的行為,是經過反覆練習,在頭腦裡建立起來的思維反射,條件反射。
作家馮唐曾說:“成功沒有捷徑,但需要一些好習慣”。現今社會父母雖然也越來越重視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但往往不得其門而入,那我們需要給孩子培養哪些好習慣呢?
一、好的作息時間
從寶寶出生開始就父母就需要培養孩子好的作息時間了,為什麼有的父母帶孩子特別輕鬆,被別人誇讚是天使寶寶呢?因為一開始就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作息時間。睡眠是可以調整專注力、情緒、行為、個性的,《嬰幼兒睡眠聖經》一書裡講過,孩子在童年缺乏睡眠會阻礙神經的發育,其惡果不會在當時顯現出來,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比較明顯。一般不良睡眠習慣與孩子在學校表現不佳有關,如注意力不足、多動症和學習障礙。
所以,我們需要從小就給孩子培養良好的作息時間,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小學以前的孩子最好每天9點以前睡覺。
二、培養專注力
相信這段時間大家在家陪娃玩或者是學習是深有體會,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可以安靜認真的玩耍或是學習,專注力不集中的孩子往往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碰碰其他東西,專注力不足的人,總是容易走神。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開始,專注力更是孩子成功的基石,當孩子能夠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情上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說過:“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畢竟智商是天生的,但是專注力是可以後天訓練的。
三、閱讀習慣
之前有做過一個調查,研究表明農村兒童普遍說話晚於城市兒童,各方面發展水平低於城市兒童,最大的原因就是從小沒有進行閱讀。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的閱讀開始得越早,閱讀時思維過程越複雜,對智力發展就越有益。”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剛出生就要給寶寶讀書了。就像之前扎克伯格在孩子剛出生就給孩子講《量子物理》,也許剛出生的孩子是聽不懂,但這也是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閱讀成為吃飯、喝水一樣很正常的事情。
四、愛衛生
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不僅自己舒服身體健康,而且影響到人際關係的發展。如果你是一個髒兮兮的小孩子,別人穩著你臭烘烘的,還願意陪在你身邊嗎?而且愛衛生的孩子,生活習慣上和精神面貌上都會很不一樣,整個人看起來很精神。
五、尊重別人
尊重別人對孩子來說太寬泛了,很難理解,要給孩子具體事情來講,首先是懂禮貌:見面問好,別人幫助你後要說謝謝,不要隨意評價別人,要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等等,一定要具體到每件事情上面。讓孩子記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都不願意別人這樣對你,那麼你也不要這樣對待別人。
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知道要給孩子培養這些好習慣之後,就是我們需要如何給孩子培養起來這些習慣呢?孩子的習慣是一個被動到主動的過程,所以需要我們家長來訓練。
1.提前講好規則
孩子很多時候對於規則是不清楚的,這就需要家長提前和孩子講清楚。比如睡覺這件事情,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時間概念,那麼每次準備睡覺時我們要告訴孩子現在7點了,我們需要準備睡覺啦,長此以往,孩子就知道7點是準備睡覺時間。
孩子的睡眠時間大概幾點,從一開始定下來後就要堅持,別今天你還想追劇,孩子晚會兒睡沒關係,明天孩子說想要多玩會,你想看電視晚睡都可以,你的反駁毫無理據。
再比如講衛生也是比較寬泛的,那就要明確吃飯前後一定要洗手,睡覺前要刷牙,隔一天要洗澡……
2.言傳身教
兒童學習特點就是觀察和模仿,為什麼有的家長說孩子在家吃飯不好好吃,去學校就乖乖吃了呢?這是老師會提前講好規則:孩子在學校有很多同齡人他們都是這樣做的,並且大家都遵守了,你家孩子自然也會遵守規則。
而孩子來到世間就是一張白紙,父母在給孩子培養好習慣的時候,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啊。
3.別半途而廢
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對父母的一個考驗,講培養孩子專注力,我們自己也需要持之以恆。一個習慣的形成,一定是這個行為要持續一段時間,持續的時間越長習慣越牢,所以父母別自己先放棄了。
4.及時具體獎勵
在給孩子定立習慣之初就定力立好了獎懲制度,當孩子完成時需要具體行為進行誇讚並獎勵,但是沒做的或者觸發了懲罰機制時也需要嚴厲的去執行。
比如我們家會有一面規則牆,上面會和孩子商量好哪些規則是我們需要遵守的,然後沒做到會有什麼懲罰,做到有什麼獎勵。
培養習慣不是速成的事情,而是需要我們一朝一夕下功夫的事情,同時在要求孩子做好這些習行為時自身也需要跟上,你讓孩子擱那學習,自己刷手機,孩子能服氣嗎?永遠記住: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如果你之前沒有給孩子培養好習慣,那麼此刻開始也不晚,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他將受益終生。
回覆列表
教育孩子立規矩越早越好,眾多規矩先分享10條就基本的,不分先後順序
1.不要說髒話
2.不要浪費食物
3.要主動承認錯誤,不可推卸責任
4.見到熟人要主動打招呼
5.不要撒謊
6.在公共場合不可吵鬧,影響他人
7.得到幫助,要道謝,懂得感恩
8.做事有始有終,不半途而廢
9.懂得先來後到,學會排隊與等待
10.不亂動別人的東西,尤其是到別人家做客時
兒童教育中立規矩可以單獨作為一門學科深度的來講解,因為現在的社會氛圍需要的自身素質比較高了。
幫孩子樹立規矩當然是越早越好了,如果晚了難度係數會直線上升,有的父母意識到需要教孩子規矩的時候發現根本就太難了。所以儘可能的越早越好,最好在6歲之前,要給孩子把意識建立起來。
為什麼說要先建立意識?
很簡單的道理,因為孩子不可能把所有的規矩都牢牢記住了,但是意識可以先行培養。只要掌握了意識後期在教育孩子可能簡單到一句話的事了。
這裡的意識是什麼?我們把它比作家規,你可以理解為孩子遵守家規的信念,後續需要增加的規矩只是增加了一條家規而已。
在比方說,你遵守法律,不管法律增加多少條款,你都會遵守。因為你已經有了守法的意識。
所以要給孩子樹立守規矩的意識是一個大前提。
這段我都標註起來是重點,需要家長們多思考一下。
為什麼要給孩子樹立規矩?
這個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他確實有點深奧,今天我就用最簡單直白地來解釋給大家聽。
a、往簡單了說,守規矩的孩子好帶,懂事聽話的孩子不會給父母太多的煩惱,做父母的誰不辛苦,如果孩子既不懂事又不聽話,做父母的都會討厭自己的孩子,別不信。有的父母心煩的時候真的會拿孩子當出氣筒。
b、在往簡單了說,你帶著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到外面,孩子沒規沒矩的影響到了別人,你認為別人會和你一樣的想法,孩子還小不懂事,沒辦法,大家都能體諒的,都是有孩子的人都能理解的,心想沒孩子的將來有了孩子也會明白的,總是有這種心理活動。
如果你是這麼想你就大錯特錯了,別人的真實想法大多都會批評這個孩子的父母,孩子不懂事,做父母的也不懂事嗎?厭惡父母的情緒甚至大過孩子。
其實孩子帶出門,展現的可不只是孩子本身,他可以映射出整個家庭的日常素質,父母的教育水平以及為人處世等等,所以父母們要帶孩子出門一定要先講好規矩。
出門規矩本人小的時候我的媽媽每次都會提醒一遍:出去要這要那的,看我回來怎麼揍你!呵呵!你們以為我在和你們開玩笑嗎?我的親媽就是這麼嚇唬我的,但是不可否認,很管用啊!哈哈哈!我現在只能無奈地笑笑!
當然樹立規矩的好處有很多,將來的發展也好,交朋友也好都會有很大的幫助,不可否認優秀的人都喜歡結交優秀的人,守規矩不能讓你的孩子多成功,但可以讓他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麼多吧!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留言,先關注再留言哦!我粉絲的提問我會統一整理,然後統一的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援,我是蜜棗爸,育兒師,心理諮詢師,兒童成長教育工作者,每天分享孩子各種成長問題的解決方案,關注我孩子教育不再是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