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
2 # sinly慢讀漫思
我認為,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必須明確以下兩個問題。
筆記的定義是什麼?為什麼要記筆記?如何定義筆記,決定了如何記錄。任何記錄,都離不開思考。“筆記”二字,在百度上有兩種解釋:
· 用筆所做的記錄,包括聽課、聽報告、讀書時所做的記錄。
· 一種以隨筆記錄為主的著作體裁,多由分條的短篇彙集而成。
此題中的筆記,就是第一種,用筆做的記錄。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為了讓自己的記性,不容易出現疏漏,所以用上了紙和筆,記下了自己認為關鍵的內容,以便更好的記憶和儲存。
然而,如果,只是把筆記,當成“記錄”的一種方式,那麼,筆記就被侷限了。因為,除了記錄,筆記還有更為重要的含義。
如果,你的筆記只是為了把書上的重點摘抄下來,或者背下來,那麼,筆記的作用,就會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如果你把筆記從書上的內容延伸出來,就會發現,筆記之外,還有更廣闊的世界:
可以是你對書上知識的感想,是你過往人生經歷,在書中得到的驗證,或者否定;可以是你和作者的對話,甚至你對書上內容的質疑,就好像在面對面和作者交流;可以是你對於自己在書中看到的世界,和自己現實世界之間差距的思考和反思。所以,筆記的含義,除了記錄,還是資訊的處理。更多的是思考,也就是說,筆記是當你看到一些知識的時候,所引發的所有的思考,包括你的聯想和想象。
思考自己所看到的知識,和自己所認識的世界有何關聯;思考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是否可以帶給自己更好的未來。
這就是思考帶來的結果,所以,與其說做筆記是記錄的過程,還不如說是思考的過程。
思維方式不同,思考的過程不同,記錄的筆記也是不一樣的,所以,筆記更像是,把思維過程搬到了筆記裡,而不只是簡單的記錄你所看到的、聽到的內容。
記筆記的目的,決定了如何記憶。構建知識體系,讓知識創造知識。對你而言,記筆記的目的是什麼?也就是說,你想要透過記筆記達到什麼目的。我認為,並非簡單的為了——把書上的知識“記住”。
記錄筆記,應該是希望這些知識,在日後你需要的時候,能夠幫助到你解決實際的問題。所以,你只有將筆記聯絡自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
也就是說,記不是目的,運用才是。那麼,怎麼用呢?或者說,怎麼才能更好的使用記筆記這個手段,讓它發揮最大的價值呢?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透過閱讀,透過學習,建立屬於你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才是記筆記的真諦。
我們所有接觸到的知識,都是以點的方式存在,我們學習和思考的目的,就是將這些點,透過一些關聯,將它們連成線,最終再用這些線,形成一個知識面,多個面有機組合,形成一個知識框架,這個框架,就是我們的知識體系。
《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看到的知識,也許是其中的一個“道”,然後我們用它衍生出更多的“道”,最終,我們就能用它去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叫做“知識體系”。
知識從來不會獨立存在,知識與知識之間,必然存在著某種連線,這種連線,是需要聯想的,所以,記筆記的過程,思考的過程,就鍛鍊了一個人的想象力。
就好像一棵樹,你看不到它的根,並不代表它不存在,它的根連結著樹幹和地球,沒有根,樹就沒有生命力。
知識也是一樣,想要基礎紮實,就必須找到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那些一個個的連線點,把它們聯絡起來,讓它們互相之間,向下生出結實的根部。最終,你才能看到一片森林,其實就是由一顆顆樹下面的根,緊緊連在一起,所形成的。
當知識體系建立起來之後,你就擁有了一片森林,我們就能夠在隨時需要的時候,進行提取,把有用的知識真正應用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讓它發揮出應有的功效。
構建知識體系,是一個人一輩子,都在不斷做的事情,只是很多人是無意識的在做這件事情,所以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腦海中,還有“知識體系”這個系統。
記筆記,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加有意識的去做這樣的事情,不斷積累,不斷總結,不斷反思。然後,再將它升級,升級的過程,就是創造的過程,也就是,用自己的知識體系,去創造出新的知識。
這就是讓知識自己生長的過程,就如同知識自己,就擁有了生命力一般。
當你透過閱讀,繼而不斷的思考,可以提高自己的總結能力,把知識和知識聯絡起來,總結自己過往的知識,求同存異,不斷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從點到線,再到面,你的思維能力就會不斷升級。
當你透過已有的知識,創造出屬於你自己的獨特的觀點,讓知識生出新的知識,那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真正高效的閱讀,並非是在短時間內讀了多少內容的書,而是在你將這些知識內化之後,透過自己的思考,延伸和擴展出更多新的內容,創造出更多有價值的東西來。
如何記筆記,重在本質而非形式。抓住本質,領會精髓。上述的解釋,是為了讓你明白,記筆記,其實不只是簡單的記錄,而是思考。記筆記的目的,也不是單純的記住知識,而是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並讓知識創造新的知識。
當明白了筆記的真正含義和記筆記的目的,我們再來看回到題目中,也就更容易理解,為什麼記筆記≠抄板書。
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應該如何更好的做筆記,讓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創造出更多有價值的知識來呢?
我們要知道做筆記有哪些方法,然後再從中選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因為,做筆記的方法,沒有最好只有適合。
一般而言,做筆記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畫線或畫圈法:用不同顏色的筆,在書上,自己感興趣的文字下,畫上一條直線或曲線,或是把關鍵的詞句圈起來,意思是重點標註出來了。摘抄法:用筆和紙,把書上的知識摘抄下來,一字一句不差的,搬到自己準備好的乾淨的筆記本里面。編號或標記法:將重要的觀點按順序做上編號,如1,2,3或是a,b,c等,或者用星號標註,表明這是重要的內容,因為有了編號,印象會更加深刻。便籤法(也叫拆書法):準備三張不同顏色的便籤,手掌大小即可,把感興趣的一段話摘抄下來。然後用另一張便籤紙,把這段話,用自己的方式,複述一遍。最後,把這些觀點,結合自己最近遇到的問題,聯絡在一起,尋找解決方案。這幾種方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至於你用什麼樣的方法,取決於你自己。用何種形式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本質。
也就是說,在記筆記的過程中,只要你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思考能力,進行的思考和反思,那麼,你的筆記就是有價值的筆記。否則,可能對你來說,不過是浪費時間,多寫了些字罷了。
學會思考和創造,走遍天下都不怕。知識重在積累,學霸不可速成。學會正確的提問,比正確的答案更加重要。所以,我更願意將這個問題理解成,如何透過記錄筆記,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答案就是,多思考,多總結,多積累,多創造。多,就是堅持和積累的過程。創造,就是從無到有的過程。
勤能補拙,書山有路勤為徑,都告訴我們,勤勞的重要性。正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無論你用何種筆記方式去記錄,只要你能運用你聰明的大腦去思考,把所有的知識“串聯”起來,讓知識在各自孤立的情況下,有了連線的條件,久而久之,知識之間,透過你的大腦,就有了關聯。
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不斷的總結更多的經驗和方法,讓知識有越多的關聯,有越多的線可以把它們連起來,那麼,你的大腦神經就會越敏銳,越發達。
在長期的積累下,你就能夠無師自通,創造出更多新的知識。你的大腦,就變成了“最強大腦”,你就成了學霸,你自己的筆記,就能夠變成“學霸”筆記。
我們常聽說一句話,天下武功,唯快不攻。但是,快,是我們所追求的嗎?記筆記,同樣的道理,我們需要長期的堅持和積累,才能看到成效。
而並不是說,有了方法,就一定能夠成功,就可以變成學霸,如果真有這麼簡單的事情,也就沒有了成功和失敗的區別,也就沒有了學霸和學渣。
當然,題中所提到的“學霸筆記”,顧名思義,應該就是為了考試創造的,但是,我們人生的考試,並非只是學生時代的那幾次大考和無數場小考。
真正的考試,是在脫離學生時代之後,在你進入社會之後,才是會面對的。
這些考試,也許是你面對未來人生的十字路,也許是你在找尋人生意義的岔路口,如果你沒有透過這些考試,可能會走向錯誤的人生方向,而後悔莫及。
所以,我覺得,做筆記給一個人帶來的,更多的是思維能力的升級。當你思維能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你就能夠在人生的關鍵點,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及正確的決策。
這些都將會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堅定,更加順利,也更加有意義。
此外,構建出自己的知識體系,就好像讓自己擁有了一本走遍天下的“武林秘籍”,隨時想用的時候,就從裡面找到方法去面對眼前的高手,而且,熟能生巧,在經常練習的情況下,還能發明和創造出新的招式,那就能夠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寫在最後:請記住,筆記並非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俗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可見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但是,如何更好的學習,是我們需要一輩子不斷學習的一件事。先學會學習,再去學習,才能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記筆記也是一樣,學會正確的記筆記方法,才能夠更好的利用筆記,讓自己的知識,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紮實。
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的思維能力,不斷升級,然後,創造出更多新的知識,也創造出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最後一句話送給你:最重要的從來不是筆記,而是你,因為,你才是創造價值的那個人。
我想,能夠看到這裡的人,對學習絕對是真愛,祝福每一個熱愛學習和成長的你。
-
3 # 廬州教書匠
你好,首先非常榮幸可以這裡與大家共同探討學生筆記與如何成為學霸筆記。以下是我個人看法,以供參考。
透過大島祥譽給出的定義,我們可以簡單認為記筆記就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同理,“工具”在我們認知中就是解決問題的載體。那麼學生應該怎樣記筆記呢?又該怎樣使用這一“工具”呢?
我認為學生的筆記應該強調“思考”,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學生做筆記是為了學習新知識鞏固舊知識,而學習與複習都離不開“思考”這一主線。沿著這一主線,我們就又可以得出這樣一條重要分支——標記或是個人獨有的標註方法。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學生做的筆記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複習,也就是回頭翻閱查詢用,所以不得不說標註很重要。比如學生剛學習某一知識點時,一時難以熟練掌握,此時就可以就行標註,以便後期鞏固用。
接著就是事例(例題),這是檢驗和提示自己對知識點掌握情況的最佳方法,在筆記中一定要穿插著對應的例題,當然如果你對知識點掌握的都十分透徹,那就可以以個人眼界找一些綜合性的題目進行鞏固。
一個完美的學生筆記還有最後一條關鍵點,那就是翻閱次數和每次感悟,這裡可以選擇簡練的語句或是一個紅勾或是叉都可以,因為筆記不是負擔而是你學習的工具,工具不使用那就失去了工具存在的價值。
綜上所述,學生筆記亦或是學霸筆記最主要的應該是“思考”,以這條主線接著發展,就要具備完善具體的標記、典型例題(或是自己認為不錯的題目)和反覆查閱後的總結。
-
4 # 老師們的日常
我是學而思初中的老師!之前有和學生一起就記筆記問題做過總結,也舉辦過#筆記#大賽,實踐證明,以下廣為流傳的#記筆記#方法總有一款適合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康奈爾筆記法什麼是康奈爾筆記法?康奈爾筆記法是沃爾特·鮑克等人發明的,旨在為幫助學生有效地做筆記。康奈爾筆記系統把一頁紙分成了三部分:左邊四分之一左右(線索欄)和下方五分之一左右的空間(總結)和右上最大的空間(草稿)。怎麼用康奈爾方法記筆記?
記錄(Record):在筆記欄內儘量多既有意義的論據、概念等內容。簡化(Reduce):將這些論據、概念簡明扼要地概括、簡化線上索欄。背誦(Recite):把筆記欄遮住,只用線索欄中的摘記提示,回憶筆記欄內容。思考(Reflect):將隨感、思考、體會的內容,寫在下方空白處區域作為總結欄。複習(Review):每週花10分鐘左右的時間,快速複習筆記,翻看總結欄,檢查自己對知識點是否都已熟練掌握,如果又未能掌握紮實的內容,可以再回去看筆記欄。康奈爾筆記法筆記示例參考。
九宮格筆記法什麼是九宮格筆記法?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擾?當我們讀一本書或者上課的時候,我們是沒辦法一直帶著問題去讀或者去聽的,一本書的知識點很多,但並不是全部有用或者是你需要的,那麼全部看下來就會費時費力。九宮格表格有助於我們釐清問題,提高效率。怎麼用九宮格方法記筆記?
書名(課程名):本節課講的是什麼?或者你讀的書是什麼名字?一定要寫上。問題區:你帶著什麼問題而來?寫在問題區域。如果沒有問題,那就去目錄裡面找到你感興趣的問題記進去。記住,這些都是你記筆記的重點!九宮格:這裡寫上所有能夠解決你問題的知識點,記住:要精簡,如果九宮格不夠,十六宮格也是OK噠。素材積累:遇到了金句、案例等有意思的其他素材,不用考慮,直接記在素材區。反思:再次思考被解決的問題,以後怎麼用?如何去提升自己?是否對人生有指導意義?九宮格筆記法筆記示例參考。
思維導圖筆記法什麼是思維導圖筆記法?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英國著名心理學家Tony Buzan發明的一種表達發射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形象生動,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的,是一種趣味性比較強的筆記法。怎麼用思維導圖方法記筆記?
構建框架:可以直接將書籍的目錄錄入到思維導圖中,也可以選擇比較重要的部分錄入。主要的目標是將書籍中最重視的部分框架清晰的反映在思維導圖中。錄入重點:將書中的重點論證部分錄入思維導圖,同時將自己摘錄、勾畫的部分錄入,這個時候不必變更書中原句,簡單的錄入即可。這時有兩種內容,第一種是和書籍框架及論證有關的,放入導圖的對應分支下;第二種是與框架無關,可以在導圖中建立一個“雜項”的分支,將所有內容統統扔進這個分支下。調整方式:如果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瞭解作者的思路或者純粹和作者有關的東西,那麼可以不關心作者或者書的思維框架如何。比如《如何閱讀一本書》中,關心如何做分析閱讀,如何做檢視閱讀,如何做主題閱讀,那麼可能要做三個主要的分支。論證引入:將內容和論證放入相應分枝中,完成了整體框架的構建,這時候就是該細化的時候了。細化語言:細化每個分支的邏輯性和語言。框架已經有了,每個分支下也有了一定內容,但是每個獨立分支下的邏輯性並不清楚,需要將書中原話轉變成自己理解的話語,盡力簡化。同時,將這些句子的邏輯關係理清,用分支的形式體現出來,這時就有了一個層次、邏輯清楚的思維導圖了。處理雜項:大家沒有忘記雜項中還有很多內容吧,處理一下這些句子,有些內容可以放入前面整理出的框架中,有些東西則和全書整體框架並不相關。內容歸檔:比如管理一個專門的導圖,日常雜項一個導圖,讀書系列一個導圖。將雜項中的內容分門別類的歸入這些導圖中去,不必太過在意構架和體系,可以同樣在它們中建立雜項,扔進去就OK了。等到想用的時候再說,到時候不過是一個蒐集資料的過程而已。同時,最好註明該條出自哪本書和頁碼。思維導圖筆記法筆記示例參考。
此外,除了記筆記的方法,記筆記的介質除了傳統的實體筆記本之外,還有很多軟體程式可選。比如: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notability,OneNote等等。
-
5 # 傳習書道
記筆記不等於抄板書,學霸的方式與其他人記筆記有什麼區別,這是我們要搞清楚的關鍵點。
一般我們記筆記,分為不分重點都記,自我覺得有用記等,會記筆記的都會去找其中的點,這個點能夠講幾個事物串聯起來,形成一個以點帶線到面的過程。也就是說尋找關鍵點而記。
高手記筆記與眾不同的地方我認為是他們所記得那種思維,思維能夠清晰並且成為一種腦海中的框架。
-
6 # 徽明
如果做筆記=抄書,那麼你的筆記只能是浪費時間和對自己的心理安慰。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真是如此嗎?
我們多年讀書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你只是抄,那麼筆頭再多也沒用。很多同學把知識點抄了一遍又一遍,整整齊齊的,還一一標註重點,但是被問到的時候,他頭腦中對於各個知識點卻並不清晰。
這說明抄書是沒有用的,做筆記也絕對不等於抄書。
那學霸的筆記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我們要探討一下學霸之所以能成為學霸是為什麼。我從小學習成績還不錯,身邊的學霸朋友也很多。我發現學習好的最終奧義就是效率——不做無用功,把儘可能多的時間用在最有用的地方上。
對於學習,最有用的不是抄寫,而是理解性記憶。先理解,再思考,再記憶。這一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現在我們來看看學霸的筆記長什麼樣子。
下圖來自《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中介紹的學習筆記本,讀大學時我的學霸同學一直用這種方法記筆記,最後保研北大。
這兩張圖應該表示的是一張筆記,上圖是左側與中部,下圖是右側。為清晰表示,分開放置。
可以看到在最左側,是記錄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並不是抄寫的,而是快速講知識點記憶然後默寫。
中部是理解和疑問,右側是總結。
很簡單的一張筆記,記憶、理解、思考都具備,怎麼可能學習不好呢?
如果你覺得有道理,趕快試試這個筆記吧,成績一定會大有進步的。
回覆列表
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整理過課堂筆記,但是很遺憾,據筆者調查90%以上的同學其實不會做課堂筆記,典型的有三種表現形式。
第一型別:老師的錄音機,很多學生只記不聽,成為老師的錄音機。
第二型別:老師課堂的板書,全班一樣。
第三型別:課堂筆記記到了書上,也是很不好的課堂筆記。
“書要越學越薄的”打個比方,書是原材料,課堂筆記是半成品,課堂筆記要比書薄。我們用什麼做複習呢?就是課堂筆記。試驗表明:用書做複習工具,做完單科複習要20分鐘;用課堂筆記做複習工具,每天只需8分鐘,這就是學習效率的提高。
記筆記的目的1.記憶
記筆記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再次加深對內容的記憶。古人所說“手抄一遍,勝讀十遍”不是沒有道理的。
2.複習
筆記記下的都是課堂上的重要知識點,是課本濃縮後的精華,複習時可以提高效率。
3.加深理解
做筆記時,眼睛在看,大腦在想,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4.集中注意力
做課堂筆記可以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防止走神。(提醒:與此同時,孩子應該處理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係。)
筆記要記什麼✍ 記知識點的框架
上課時間比較緊,如果沒辦法及時做記錄,建議孩子先聽老師講,然後記錄老師的綱要部分和重點部分,這樣知識體系一目瞭然,其他部分等課餘時間根據自己的理解,或者其他同學的筆記做補充,再鞏固一遍。
✍ 記思維
記筆記,如果僅僅是把老師黑板上的板書抄一遍,效果很差。尤其是數學,重要的是老師在推導某一個公式時候的思路,以及老師解題的小技巧。
✍記重難點和易錯點
記筆記時,需要對筆記的內容分層,將其中的難點和易錯點,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註出來。
✍記補充點
在老師的講課過程中,除了課本上的知識點,還會有很多延伸的知識,需要孩子注意學習和掌握。
✍記自己的總結和思考
記筆記最好的模式是——每一節知識點都有自己的總結,最好能梳理出有關單元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絡,形成知識體系。
記筆記的誤區▐ 誤區1:筆記就是抄板書
記筆記並不是照著老師的板書一字不漏地抄下來,筆記是知識點的濃縮。
▐ 誤區2:筆記從不回顧
做筆記是為了以後複習回顧,筆記一定要多翻多看。
▐ 誤區3:筆記不做更新
筆記應該在後續的複習和鞏固中,不斷補充和更新知識點。
課堂筆記技術要求1. 不要記得太緊太密,每頁右邊留下約1/3的空白,以便日後補充、修改。
2. 用詞、用語要簡潔,常用詞語可用代號。
3. 做筆記時寫字要快,記錄的知識點較多時,字跡要求不要太高,自己能看清就行。
4. 注意聽課與看書結合,有些內容可在書上批註。
5. 用便利貼隨時準備記錄靈感,整理成型後及時補充到筆記本上。
6.切忌抄別人的筆記
有的學生比較懶,自己在課堂上不願做筆記,下了課去抄別人的筆記。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不利於鍛鍊自己的總結綜合能力。只有自己做筆記才會有學習效果和意義。
高效記筆記的可行性的方法不管哪個年級,很多學生可能都會面臨一個困擾——如何“做高質量筆記”,提升學習效率。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但經常被嚴重忽略和低估的能力。
記好筆記,課堂效率翻倍,極大地幫助孩子課後複習。如何科學記筆記?如何掌握記筆記的分寸?幫助孩子簡單快速理清學習思路,讓筆記隨著思維“流動”,呈現“課程再現”功能。
特色的課堂筆記技術是一種整體性學習策略,將知識進行結構化,關聯化,完美呈現筆記的“課程再現”功能。
傳統筆記有“知識點之間無聯絡”“記過之後難再現”的缺點,流筆記能夠完全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它將傳統筆記的單純依靠筆頭功夫記文字,進階為“思維+圖+文”的形式,實現“記錄+思維”“邏輯+記憶”的完整筆記效果。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實用的做學習筆記的方法。
方法一:一條主線+兩遍筆記法,簡稱兩遍法
第 一 遍:
原則:內容要完整,條理要清晰,層次要分明,聽記結合,聽為主,記為輔。
道具:導圖思維(導圖,線條,序號)
操作:管你是楷書,宋體,還是草書,只要能認清,那就OK,
無論是導圖形式還是線條數字,在這個層次,內容和條理優先哦,至於字跡啥的認清就可以呢!
第 二 遍:
原則:顏值第一(這可是第二遍筆記啊)
道具:一個本本(首先要質量好,最好是活頁因為好撕,剩下的就看你的財力呢)
操作:不滿意就撕掉重寫,還不滿意再撕掉重寫,不滿意隨便撕掉;圈圈,方框,波浪線,熒光筆,其他顏色的筆,其實你自己知道咋用。注意:敢不敢不用修正帶,錯了的要不撕掉,要不就用斜線劃掉。
方法二: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是美國著名的常春藤盟校康奈爾大學的一位教授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發明的筆記方法。
康奈爾筆記法覆蓋了從上課時做課堂筆記、到下課後即刻整理歸納、再到之後多次迴圈複習的完整過程。在過去50多年以來,這個方法逐漸從康奈爾大學傳到世界各地的學校,並獲得了很多國內外師生的青睞。
這個筆記方法究竟該怎麼做呢?
首先需要將筆記本分成三個部分,可以把這三部分總結成“右大左小下長”。右邊的部分佔整個頁面70%的篇幅,叫“主欄”,左邊的部分叫“副欄”,下方的部分叫“總結區”,這兩個部分各佔整個頁面的15%左右。
康奈爾筆記法有一個別名叫做“5R筆記法”,這5個以“R”開頭的單詞分別對應了使用康奈爾筆記法的5個步驟。
第一個“R”是“record”——記錄。在上課聽講時在右邊的“主欄”中實時記錄老師講課的內容, 尤其要儘量多地記下這堂課的關鍵知識點、理論、概念等內容。這一步就是平常大家熟悉的“上課記筆記”。
第二個“R”是“reduce”——簡化、簡寫。在下課後利用課間時間,或者在開始自習寫作業之前,儘快複習上課時在主欄裡記錄下來的筆記內容,然後將裡面最核心的知識點提煉出來,以關鍵詞、關鍵短語和短句的形式寫在左邊的副欄裡。這是康奈爾筆記從課上延伸到課下的關鍵一步。
第三個“R”是“recite”——背誦、記誦。顧名思義,就是要進一步複習、覆盤。在上課當天結束前,抽出10-15分鐘時間,拿出筆記本,用手遮住主欄,只看副欄中的關鍵摘要,然後儘可能完整地複述一遍課堂上講過的內容。
第四個“R”是“reflect”——思考、回顧。這個步驟是第三步的延伸,需要把自己的聽課隨感和上一步複習筆記時遇到的困難、問題寫在筆記本下方的總結區裡。
第五個“R”是“review”——複習。在聽課後的幾天裡,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與學習水平,每天花10分鐘左右快速複習筆記。複習的時候,儘量先看副欄裡的關鍵知識點摘要,努力回憶相關的內容,然後再回到主欄,看一遍全部的知識點和對應的細
方法三:關鍵字筆記法
如果自己平常實在太忙、時間和精力都有限,或者課堂節奏太快、有時來不及用康奈爾筆記法怎麼辦呢?
下面向大家介紹另一種方法——關鍵詞筆記法。實際上這兩種方法核心精髓類似,就是要主觀能動地去整理、提煉和反覆思考課堂所學的重點和難點。
首先,翻開一頁筆記本的空白頁。其次,在筆記本的左側或者右側大約四分之一的位置用尺子從上往下畫一條直線,將筆記本分成了兩部分——四分之三的部分叫做“筆記區”,四分之一的靠邊部分叫做“關鍵字區”。
筆記區是做課堂筆記的地方,大家可以使用平時慣用的方式,在筆記區內寫上課聽講時的原始筆記。
下課後,馬上回讀一遍筆記區的全部內容,然後從中選出本節課的幾個關鍵詞,填進關鍵詞區裡。這些關鍵詞,必須是這節課中的核心知識點、難點、問題點。
可以經常在記筆記後的當天晚上、第二天、當週結束前以及考試前,翻開筆記本,然後用手蓋住“筆記區”,只看“關鍵詞區”,僅僅根據關鍵詞試著複述出筆記區的詳細內容。
方法四:便利貼筆記法
相較於前面兩種比較“嚴肅”、正式的筆記法,這裡還有兩種獨特性高一點、勞動量小一些的做筆記方法,同樣非常實用。
第一種方法叫做“便利貼筆記法”。
我們可以把便利貼筆記法看作是前面兩種筆記法的輔助和補充,尤其是當同學們準備大型考試需要複習的科目數量和內容比較繁重時,比如期中考、期末考、中考、高考、四六級和考研。
這時候我們可以把這段時間需要學習或者複習鞏固好的知識點以簡練的語言寫到便利貼紙上,再把這些寫了筆記的便利貼紙貼在自己經常出入的、較為醒目的地方,比如宿舍的書桌、床頭或者冰箱門上,這樣每次經過的時候,便利貼筆記就會直接映入眼簾了。
方法五:錄音筆記法
最後一種方面叫“錄音筆記法”。
上課時,老師講的一個知識點可能比較長,而且下分了好幾個小點,可能沒來得及全都記在本子上。沒關係,先專心聽講,保證把核心要點都聽懂,儘量用腦子先記下來,或起碼知道這部分知識出現在課本的哪一頁、哪一段。
下課後,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把老師在上課時對這個知識點的講解和課本里的內容結合起來,然後用自己的語言複述一遍,並錄成音訊儲存在手機上,在檔名裡記得把學科、日期、相關知識點的標題標註清楚。
“錄音筆記”可以在各種碎片時間裡——比如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外出坐公交搭地鐵的時候,隨時拿出來聽了,以達到反覆溫習的目的。
這個方法比較適用於人文社科的學科,尤其是經常需要背誦大段知識點的歷史、地理和政治科目。
總之,做筆記不應該過分追求形式花哨而忽視了本質,筆記的內容永遠是最重要的。
結語當然,還要經常對筆記進行階段性整理和補充,建立有個性的學習資料體系。
如可以分類建立“錯題集”,整理每次練習和考試中出現的錯誤,並做剖析;還可以將筆記整理為“妙題巧解”“方法點評”“易錯題”等類別。
這樣堅持下來,不斷擴大成果,就能克服盲點,走出誤區,到了緊張的綜合複習階段,就會顯得輕鬆、有序,還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把所學知識系統化、資訊化。
綜上所述,在課堂上記筆記要耳聽、眼看、腦想、手動。在聽懂的前提下,對獲取的知識資訊透過大腦的思維,經過“選擇—加工—歸納—濃縮—反饋”的過程,然後用手有重點地記錄下來。
記錄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在學習中逐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最終達到促進我們學習,提高學習效果的作用。
參考文獻:中國青年雜誌,一招鮮 | 學霸的筆記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