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魔獨孤求踹
-
2 # 文螢之
同為長篇敘事詩,《秦婦吟》知名度遠低於《長恨歌》、《琵琶行》的原因,私以為有以下幾個:
第一,白居易和韋莊所處的時代不同。白居易所處的時代為唐朝中期,雖然唐朝已經在走下坡路,但是,至少天下還算安寧;而韋莊所處的時代為唐末五代十國期間,亂世黑暗。不管什麼題材的文藝作品,當然是在和平時代更容易傳播了。
第二,白居易和韋莊,在詩壇的江湖地位不同。白居易詩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唐代的三大詩人之一。而韋莊雖然也是傑出詩人,但是,江湖地位就是沒有白居易高,自然作品影響力也要比白居易低一些。且白居易詩以現實主義詩歌二著名,而韋莊是“花間派”,儘管《秦婦吟》很傑出,但是從詩人的專業角度看,在常人潛意識裡就覺得韋莊比白居易要不足些。就好比現今馬雲說啥都是真理,而一般人就不一樣。
第三,詩歌的流傳。最大的原因是韋莊的《秦婦吟》在歷史中失傳過,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卻是一直流傳,未曾中斷。所以,自然知名度、影響力也會不足。 -
3 # 一葉孤帆行萬舟
《琵琶行》我們讀書的時候就學過的,所以非常的熟悉。《長恨歌》、《琵琶行》都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所寫的敘事詩。白居易在寫《長恨歌》的時候,距離唐玄宗、楊貴妃愛情結束已經過去了51年。白居易《長恨歌》描寫了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身在皇家的唐玄宗,本不應該有愛情,可是面對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羞花之美,多情的玄宗“後宮粉黛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可是玄宗不理朝政,整天沉迷於“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以至於“雲裳一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在玄宗逃難途中,因六軍不發,楊貴妃香消玉殞於馬嵬坡,玄宗思妃之苦:“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夕殿銀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玄宗為了能見見愛妃之魂魄,請來道士歷盡艱辛在海上仙山上招到楊貴妃,“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楊貴妃回想當年與唐玄宗“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可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讀來悽美難忘,只能悲哉、嘆矣!
《琵琶行》描寫的是白居易謫居潯陽城,送客於潯陽江頭,忽聞水上琵琶聲後,被悠美的琵琶聲所打動,“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絲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後琵琶女自述自己淒涼的身世而感動於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決定為琵琶女賦詩琵琶行而感動於琵琶女“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同是天涯之淪落人,又何必要相識呢?蘇軾說:“此心安處是吾鄉”,此心不安,何處是歸途?
《秦婦吟》是唐未五代詩人韋莊創作的敘事詩,此詩借一位逃難的婦女之口描述了唐未黃巢起義時社會的混亂,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痛苦。
-
4 # 九姐九妹245
詩歌要能廣泛、長久流傳,討人喜歡,那就是它本身的抒情、敘事兩大功能發揮作用。長恨歌敘了帝王跟美女的愛情故事,並且整首詩音律很悅耳。揚貴妃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死了以後全憑長恨歌的描寫去想象這位貴妃到底有多美,所有讀過長恨歌的人都從詩歌對她的描寫領略到她的無以倫比的美,是什麼樣的美色讓漢皇思傾國;詩中說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如此傳神的描寫,讀者馬上就會想起一個非常美好的形象:巧笑倩號,美目盼號。全詩用了很多音律美妙的句子來刻劃一個傾城、傾國的絕色女子與帝王之間不朽的愛情故事。愛她到什麼程度呢,“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恨不也是刻骨銘心的愛嗎!這首詩影響大、流傳廣是因為它描寫了一個感天動地的、帝王的愛情故事。
說到琵琶行,大家都知道白居易不旦詩歌寫得好,通音律,特別有感於他對琵琶女彈琵琶時那種技藝精確的描寫。還有他了解了琵琶女的處境後,說自己: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住房四周雜草從生,一年四季聽不到絲竹聲,於是就有了那句流傳千古的話:“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的詩除了抒情,敘事,而且音樂性、藝朮性很強,很有感染力,讀過的人無不為他的才華傾倒。這是他的詩被人喜愛流傳廣泛的原因。我的理解不到位,請諸君原諒。
-
5 # 赤野離騷
首先是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秦婦吟》失傳已久,所幸在敦煌石窟中收藏的經卷中有抄錄,但是如果是在敦煌經卷中有抄錄也未必會有機會得以見天日,在中國文物大量失竊的年這記錄《秦婦吟》的經卷也被英華人斯坦因和法華人伯希和帶往了歐洲,但也使得這首詩重見天日,1923年王國維邀請伯希和抄寫《秦婦吟》的副本寄回中國,這首詩才真正回到了大眾視野。
雖然秦婦吟剛寫就的時候是相當的出名,韋莊因此被呼為“秦婦吟秀才”與白居易曾被稱為“長恨歌主”兩人齊名,甚至有人將其與《木蘭辭》《孔雀東南飛》並稱為“樂府三絕”。可見這詩的影響力。但是畢竟詩中有描寫詩中有對於唐朝官兵部分的不作為,甚至於有誇讚到黃巢在江南時百姓反而過得更好。
韋莊自己也意識到這首詩如果流傳或許對於他的後代或許會有滅頂之災,於是他晚年寫的《家誡》中禁止家人傳播《秦婦吟》,他的弟弟弟韋藹給他編定《浣花集》的時候按照他的囑咐也沒有收錄。就這樣導致《秦婦吟》漸漸失傳一直到民國時期。
題主所問的三篇文章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透過第三人稱視角描寫女性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現象的,比如《長恨歌》中的女主還有如曹植《洛神賦》中的女主眾人皆知所以可以更容易的流傳。《琵琶行》更多的是透過琵琶女來描述白居易自己當時的落魄,相較之下《秦婦吟》所反映的時代問題揭露的更深刻,對於歷史的展現更生動,我個人認為是勝於《琵琶行》的。
那為何《秦婦吟》不知名,但是其實一個作品的流傳需要比如其他名人的誇耀來起到傳播作用,失傳已久當然是無人傳播的最主要原因,但其實對於一個作品推廣力更大的是傳播的書籍,而現在對於作品傳播力度最大的書籍便是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中小學課本,在我的記憶中並沒有出現《秦婦吟》,但是有《琵琶行》,比如《愛蓮說》《陋室銘》和《桃花源記》都其實是藉著中小學課本出名的。
為什麼《秦婦吟》沒有收錄,我想還是在教科書選擇上白居易是比韋莊更適合的人,白居易在歷史上的知名度和官位都比韋莊高,而白居易學過很多反映社會問題的文章,比如白居易的另一首《賣炭翁》也收錄在了課本中。而韋莊作為花間派的代表,是黃紅柳綠,男女之間的情事的代表,可能也是導致《秦婦吟》沒有收錄的原因。這或許就是際遇吧!
注:我個人沒有上過高中和大學,我上的是中專如果高中和大學課本中有我是不知的,莫怪,還有如果現在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中也莫怪,可能改版了。
-
6 # 待曉兒
《秦婦吟》是晚唐詩人韋莊的一首長篇敘事詩,篇幅要比白居易的《琵琶行》、《長恨歌》都要長,達到了1666字之多。
但論名氣,《秦婦吟》卻比白居易的這兩首詩差得太遠了。
不是說《秦婦吟》寫得不好,相反它的藝術手法和感染效果都極為出色,足以成為流傳千古的佳作。
那是什麼原因使得《秦婦吟》的命運變得如此坎坷呢?
千年之後重見天日,那是一段屈辱的歷史這首詩在後世不太出名,是因為最遲在宋代就已經失傳了,宋初有人曾經引用過其中的部分詩句,但全詩後來並沒有流傳下去。
說來也是傳奇,近代以來,西方列強不僅在軍事、經濟上侵略中國,更是對中國悠久的文明非常著迷,想盡辦法收購文物。
而敦煌莫高窟的發現更是讓西方考古學者異常興奮,以極低的價格從當時守窟的道士手中買走了大批文物,其中就有寫著《秦婦吟》全詩的卷軸。
在中國失傳了近千年的時間,才再次從西方傳入中國,《秦婦吟》這首詩歌的全貌終於被華人所窺見。
而在此之前,僅僅在典籍中知道韋莊有這樣一首詩歌,也能見到零星的散句,但這首詩歌具體如何並沒有人知曉。
從這個時間我們能發現一些問題。
韋莊是晚唐時期的詩人,《秦婦吟》創作於公元883年,唐朝亡於907年,宋朝建立是在960年。
也就是說,這首詩歌在創作之後的約一百年時間裡便已經失傳了,而這一段時間正好主要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群雄割據,戰亂頻仍,政權更迭非常迅速。戰亂的年代裡,人命都不值錢,誰還管得上文學、藝術等等。
那麼,這一段時間裡《秦婦吟》的失傳其實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可宋代之後,為何也沒有太多人提及這首詩歌呢?要知道韋莊並不是一個沒有名氣的作者。
這就和這首詩歌的內容有關了。
詩歌本身感染力太強,超出了讀者的接受心理《秦婦吟》被稱為人間地獄,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它講述了唐末黃巢起義時整個社會的慘狀,用了非常直觀的筆觸,將那一種淒厲直陳在讀者面前。
我們來看其中在民間流傳的兩句詩:
內府燒成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這是一種非常悽慘的景象,大有白骨撐天的架勢,讀來都有一種觸目驚心的感覺。
但是,當這首詩的全貌被發現之後,就會發現,原來這樣的句子在整首詩中比比皆是:
家家流血如泉沸,處處冤聲聲動地。舞伎歌姬盡暗捐,嬰兒稚女皆生棄。……夜臥千重劍戟圍,朝餐一味人肝膾……尚讓廚中食木皮,黃巢機上刲人肉。東南斷絕無糧道,溝壑漸平人漸少。六軍門外倚殭屍,七架營中填餓殍……這些文字,每一句都不比“天街踏盡公卿骨”來得更為輕鬆,可謂是一字一血,使人心怖。
如果說這種人間慘劇會令身處其間的人感覺麻木,從而死去倒也罷了,就像魯迅曾經所言:
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但最為煎熬的就是,在這樣一個朝不保夕的慘淡社會里,人們還經常被灌輸著希望,但這微弱的希望又被瞬間無情踏碎。
而這也是《秦婦吟》為什麼如此讓人難以接受的原因所在。
一朝五鼓人驚起,叫嘯喧呼如竊語。夜來探馬入皇城,昨日官軍收赤水……兇徒馬上暗吞聲,女伴閨中潛生喜。皆言冤憤此時銷,必謂妖徒今日死。逡巡走馬傳聲急,又道官軍全陣入……沉沉數日無訊息,必謂軍前已銜璧。簸旗掉劍卻來歸,又道官軍悉敗績……還有什麼比這樣的大起大落更為煎熬?
人心惶惶之中,突然聽聞官軍收復失地,擊敗了賊軍,雖然只是一場小小的戰役,但對處於喪亂之下的人們也是莫大的安慰。人們都強迫自己相信,那些給自己帶來災難的賊子們終於要遭到報應了。
振奮人心的訊息一個接一個地到來,收復失地的喜悅還未過去,又聽說官軍乘勝追擊的訊息。
在此之後雖然就已經沒有再聽說戰報,但想必官軍應該大破賊軍了才對。人們又一次麻痺自己,幻想著勝利之後的喜悅。
然而,等到的卻是丟盔棄甲的官軍,希望再一次破滅。
這種對於人心期望而後又喪滅的描寫,讓整首詩歌給人的感覺變得異常堵心,使得《秦婦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
對於古人來說,就是像《竇娥冤》那樣的悲劇故事也必須要加一個平反昭雪的喜人結局,讓飽經苦難的人心得到最終的撫慰。
那麼,秦婦吟的這種直觀的描述,無疑突破了時人的心理接受能力,在當時的社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與深沉的哀思。
並且這樣悽慘的描繪,也直指統治階級的痛楚,令其羞憤交加。
在《資治通鑑》中記載著一個故事:
黃巢被剿滅之後,皇帝審問那些在戰亂中因被擄掠而從賊的姬妾,怒斥其家世受國恩,為何從賊。
其中為首的女子對答:
狂賊凶逆,國家以百萬之眾失守宗祧,播遷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一席話令一眾公卿大臣無言以對,最後只能將其全部處死。
所以,統治階級對韋莊施以壓力,使得他不得不四處收回《秦婦吟》抄本,並最終也沒有被收錄進其詩集之內。
這才有了全詩時隔千年,才在敦煌莫高窟中重見天日的坎坷經歷。
韋莊不在詩歌盛世,其名氣和詩歌技巧也遠不如白居易但不得不承認,《秦婦吟》不如《長恨歌》、《琵琶行》知名,和兩種作品的作者有關。
韋莊的名氣終究還是不及白居易的。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詩歌“高峰”,被稱為“三元”。指的是盛唐、中唐時期的開元、元和時期,以及宋朝的元祐時期。
開元盛世下的詩人如李杜等人,自然是光芒萬丈,元祐時期的詩人就是蘇軾等文豪活動的時期。
而中唐時期的元和,就是白居易、韓愈等人掀起對詩文革新的時期。
這三個階段的詩歌成就是非常高的,前後古今都鮮有時代可以與之相比。更何況晚唐詩歌自然帶有一種衰頹之氣,在唐朝詩歌鮮有優質作品。
在這種背景下,韋莊《秦婦吟》在敘事手法與藝術特色上,其實距離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還是有些不足的,甚至較明末清初吳偉業《圓圓曲》也略顯粗糙。
並且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白居易的敘事詩是比較貼近民間的。
這種貼近不僅僅在於語言風格上,更在於敘事技巧和選題上。
比如《琵琶行》所講述的故事就是一位琵琶女的經歷,後半部分的內容也是根據其經歷來進行共鳴,但整個故事有一種“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感覺,每個人都可能體會到失意的滋味;
所以,“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這種現象的出現就不足為奇了。
其名氣不顯,甚至失傳後幾無人問津,和此有絕大關係。
-
7 # 煙花三月是隻貓
《秦婦吟》一首不受待見的優秀樂府詩
是的,知道《秦婦吟》的人很少,但是誰不知道《長恨歌》和《琵琶行》呢?
從知名度這個角度來說,在當下,的確沒有人不知《長恨歌》和《琵琶行》,但很少人知道《秦婦吟》。
但是如果放到唐朝當時,《秦婦吟》的名氣絕對不亞於《長恨歌》和《琵琶行》。
當時大家把寫這首詩的作者韋莊,稱作“秦婦吟秀才”,這首詩中的句子在民間廣為流傳。在偏遠地區敦煌,也有它的傳抄本,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而且《秦婦吟》和《木蘭辭》《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三絕”。
對於一首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都極高的詩,《秦婦吟》的這種遭遇是不公的。
我們先看看《秦婦吟》是一首怎樣的詩,才能知道為什麼它在各個朝代都不受待見。
《秦婦吟》,再現千年前戰爭人間地獄的真實畫卷公元880年,已經45歲的書生韋莊,又信心滿滿的來到長安,可是運氣太差,不但沒有參加成科考,還趕上了黃巢的起義軍攻佔了長安。
書生韋莊被困在長安城,有機會親眼看見世界第一大繁華都市長安,如何在戰亂之中變成了人間地獄。
兩年後,僥倖逃脫災難的書生韋莊,借用一位萍水相逢的女子的口吻,為我們講述了公元880至882年黃巢起義攻佔長安期間的那一幅最真實的人間大災難場面。
戰爭來了,誰也逃不了的災難。
有被擄作賊婦的東鄰妻子,這是個剛剛結婚的新娘。有不願被玷汙而被殺的西鄰少女;有與家人一同投井的南鄰新娘;還有被活活在樑上被燒死的北鄰少婦。
不光有這些慘遭橫禍的人,還有苟活下來,在長安城生活了兩年的人們,他們親眼看見了叛軍黃巢軍隊用人肉做軍糧是殘忍,也感受了官軍和叛軍一樣的燒殺搶掠。
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淒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由於韋莊高超的描寫技巧,這首詩就像一部電影大片一樣,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個真實震撼的戰爭災難畫面。
《秦婦吟》不受待見的原因韋莊當時寫了這首詩後 ,因為真實,當時廣為流傳。
可是詭異的是,韋莊後來很不喜歡自己的這首詩流傳。他在晚年給自己的作品編集子的時候,沒有收入這首詩,不想讓這首詩流傳。
以至於經歷千年之後,這首詩已經失傳了。
為什麼會這樣,現代人已經沒有辦法知道了。但是後人有這樣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秦婦吟》中的這個秦婦,被叛軍擄去,和叛軍過了幾年,後來成了後蜀的大王王建的夫人,而韋莊後來也到了後蜀,做了高官,所以很忌諱這首暗含暴露自己長官隱私的這首詩。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首詩裡,諷刺了當時唐朝的官軍,這些人後來成了韋莊的同事,韋莊就不喜歡這首對自己同事不利的詩了。
一千年後,這首詩在敦煌文卷中被發現,但是仍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原因是詩中的農民起義者黃巢,是一個用人肉當軍糧的惡魔。這個不符合人們的普世價值。
這就是《秦婦吟》不能廣泛流傳的原因。
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人為不讓它流傳,但是掩埋一千年,還是埋不住,我想,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讀到它,喜歡它的。
-
8 # 讀史鑑學
《秦婦吟》是晚唐詩人韋莊的作品,其詩主要描述作者於唐僖宗廣明三年(公元881年)往京都應舉時,恰逢黃巢起義軍攻陷長安,親見了悲慘的景象。這是一篇七言長篇敘事詩,全詩計228句,1600多字,但其知名度的確遠低於《長恨歌》《琵琶行》。
作為現代人,我們對這篇敘事詩從作者到其詩內容的熟悉度也並不高,一方面源於作者知名度的差異,另一方面源於這首詩的坎坷的命運,第三方面是源於作品本身內容的原因。
作者知名度的差異《長恨歌》和《琵琶行》是白居易最為人稱道的兩首長篇敘事詩,尤其是《長恨歌》,它為白居易帶來了巨大的聲譽,可以說這部作品決定了白居易在唐代詩壇的地位,如果沒有《長恨歌》,大概他只能和劉禹錫、元稹等人比肩。而有了這首詩,他勉強可以進入李白、杜甫的朋友圈。可以說《長恨歌》是他的成名作。
《秦婦吟》的作者韋莊是唐末五代詩人,其實在晚唐,這首長篇敘事詩的知名度並不低,其詩的藝術特色和思想價值並不低,據五代人孫光憲在《北夢瑣言》記載,正是因為此詩在當時的影響力太大,韋莊被人稱為“《秦婦吟》秀才”。後人也把此詩與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北朝樂府《木蘭辭》並稱為“樂府三絕”。
但是有一個問題存在,白居易(772年-846年)和韋莊(約836年- 910年),二人的生活重疊的年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可以說白居易是韋莊的前輩,在韋莊生活的時代,白居易的詩王名號早已名滿天下,後起之秀的韋莊,在分量和知名度確實差了一籌。
《秦婦吟》的坎坷的流傳史《秦婦吟》是被韋莊所遺棄的一首詩,因為詩中有一句“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這讓之後的公卿大臣們感到震驚,韋莊也有所顧及,在編錄詩集中,並不同有把這首詩收錄其中,同時還告誡子孫,不要將此詩流傳下去。
就這樣,因為韋莊的一念之差,這首詩被埋沒了上千年,直到20世紀初,隨著敦煌文獻的出土,寫本《秦婦吟》才重見天日。此詩很快引起多方面的關注, 著名學者中不少人都對此詩進行考證詮釋,極力發掘它的詩史意義。《秦婦吟》的發現,不僅為文學史增添一首經典的長詩,也為唐代書籍文化史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案例。
可以想象,如果兩個人同是一個時代的明星,一個人一直活躍在人們當中,而另一個在消失了幾十年後再次歸來,影響力哪個大,這是顯而易見的。
作品本身的內容侷限性白居易所寫的《長恨歌》講得是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這兩人在唐朝本身就是名人,就像當今自帶流量的偶像明星。可以說不用做宣傳,人們感興趣的程度也相當豐厚。而且這種自帶流量還會被世代流傳,這兩人實在太出名,一位是盛唐時代的權力執掌者,一位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再加上這是一段愛情悲劇,人們對悲劇的懷念總是遠大於對喜劇的深刻。所以這部作品在內容上已佔得先機,也註定了要被千古流傳。
再看《秦婦吟》,這首詩是作者在目睹了長安城內的變亂,並經歷了一段驚心動魄的生活,在他逃離長安後,藉助一個長安逃難出來的女了--“秦婦”之口,寫成了這篇在當時廣為流傳的長篇敘事詩。內容涉及的是城內的社會亂象,可能說是一部長安城的悲慘世界,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可以說這首詩是一部紀錄片,有詩史的意味,具有歷史研究價值,但並不利於民間傳播。
具有民間傳播力和影響力的作品,首當其衝的第一要素便是要有極強的故事性,其次要有英雄式的人物,有美女也算,民間大眾文化流行的趨勢都要具備通俗性,容易理解。相比之下,哪種內容更易傳播,也是顯而易見的。
-
9 # 夢中尋雨
我個人認為首要一個原因是與內容有關。
一般很少有人耐著性子讀長詩,更不要說《秦婦吟》這樣的長詩了。
《秦婦吟》的內容以敘述民間的疾苦為主,因此情感上比較厚重。而《琵琶行》和《長恨歌》以小情感見長。在這一個愛情氾濫的時代,人們更喜歡“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與“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樣比較具有情調的句子,而不是很喜歡“野色徒銷戰士魂,河津半是寃人血。”這樣厚重情感的句子。
說的簡單點,現在人們更喜歡情啊愛啊這樣的詩作,而對於《秦婦吟》這樣具有厚重歷史感的作品不感冒。
第二個原因:中小學課本的緣故。當代很多的詩歌出名是因為中小學教材使得一批又一批學子記住了他們,而他們記住的更多的就是上面說的小情調句子。由於《秦婦吟》比較長放在中學課本不適於教學,以及其對於黑暗的描寫太逼真,所以也不適合學生的發展,所以沒有被選入中小學課本,而這也就意味著《秦婦吟》失去了一個絕好的宣傳機會,所以《秦婦吟》的影響力比較小。
第三個原因很多人說過了,但是我覺得不如前兩個重要,就是《秦婦吟》失傳了一千多年。一直到到了近代才在敦煌的石窟中找到,但是這只是歷史上的一個原因,迴歸到我們的現實,還是因為現實的的因素沒有流行開來。
總結一下,三個因素:內容過於厚重、中小學課本未選、歷史上長期失傳導致了《秦婦吟》長期流行度不高。
-
10 # 梧桐樹邊羽
同為長篇敘事詩,為何感覺《秦婦吟》知名度遠低於《長恨歌》《琵琶行》?
人為散佚《秦婦吟》是晚唐、前蜀詩人、詞人韋莊的早期作品。實際上韋莊寫《秦婦吟》的時候已經是四十七歲,年紀已近半百,為什麼還說是他早期作品呢?
因為韋莊這個人的人生起步比較晚,到了六十歲才中了進士,在晚唐朝廷謀得一官半職,當了六年左右的唐臣。光化三年,宦官發動宮廷政變,囚禁唐昭宗,假擬聖旨,立太子李裕為帝。韋莊對唐王朝徹底絕望,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中央,投奔了蜀地非常欣賞他的王建。
而他的文藝創作也從這一年(900)進入了另一片天地,他放棄了詩的創作,開始了“花間詞”的寫作。雖然幫助王建立國,貴為丞相,但是在文藝創作中再也找不到一絲論政、諷喻的詩風——他乾脆一首詩都不寫了,只寫鶯鶯燕燕,風花雪月。
這是一種很明顯的政治態度的轉變,也導致了他對自己曾經紅極一時的《秦婦吟》的態度變化。《秦婦吟》出來之後,因為極其真實地描寫了黃巢起義中老百姓的悲慘狀況(韋莊880年在長安應試不第,親身經歷了叛軍破城),得到了眾口傳頌,甚至於做成了旗子寫上詩句張掛。當時這首詩的熱度是超過了《琵琶行》和《長恨歌》的,這是和歷史事件契合的文藝創作,有真實性,有藝術創作,有流行基礎。
但是韋莊在《秦婦吟》中不僅指出了叛軍的窮兇極惡,同時也冷眼旁觀,點出了唐軍實際上比叛軍更加兇殘,包括對各地諸侯的軍隊,都做出了批判。當時他沒有在朝廷任職,屢試不第,又經歷了兵亂,所以寫下了自己的真實感情反映,但走上仕途之後,就覺得多少有些不妥。因為他自己有了位置和態度,這種全面的、直接的批判無論是對唐廷還是他後來投靠的地方諸侯都是欠妥的,他就學了江淹,自導自演了一出“江郎才盡”的故事。
韋莊儘可能地銷燬了《秦婦吟》,作為前蜀的開國丞相,肯定還是很有影響的,至少不過百年左右,這首1666字的長詩全篇就已經散佚,只留下不同文獻裡面引用的斷章殘句。
我們今天能讀到這首長詩,是在敦煌的考古發現,這也從側面證明了這首作品的影響力,在遙遠的西域出口都留下了手抄本。
這麼一首作者都想拼命銷燬,併成功讓它消失在史冊文獻中的作品,自然不可能和民間到處流傳,不斷演繹的皇家愛情故事《長恨歌》、文人蕭瑟長詩《琵琶行》去比較影響力。它在歷史中走丟了一千年,這一千年,有多少文人為白居易的作品改編、創作、引用,根據時代文化的進步,不斷地加強影響。而《秦婦吟》只得片言隻字,出現在韋莊“花間詞”詞人的備註之中,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
這是沒有辦法比的。
作品內容《秦婦吟》記錄的是老百姓在戰爭下的慘烈,雖然真實但並不討喜。這無論在哪個朝代都一樣的。文人的價值觀如果不能和統治階級一致,那麼作品的下場是差不多的。但是文人天性就是價值觀的另外一頭,我們說是代表老百姓也好,心懷天下也好,就拿詩歌來說,最重要的功用就是“諷喻”,一旦詩歌失去了這個功能,陷入小情調的泥沼,也就淪為了沒有情懷和價值的消遣。
詩歌史上曾經無數次出現這種沉淪,以及後來者為了改變這種狀態做出的鬥爭。
而晚唐,實際上就開始陷入這種小情調的情緒之中。韋莊本人的“花間派”就是個中翹楚,而《秦婦吟》則是詩人反映社會、抒發不平的作品,其實在晚唐尤其可貴。
但是統治階級不喜歡。而隨著韋莊登第入仕,自己也就轉變了態度。因為他變成了自己詩文中討厭、批判的那種人中一份子。
統治階級不喜歡,我們可以理解。因為要粉飾太平。可實際上《秦婦吟》這種把黑暗、險惡、慘烈全部剖開來擺在檯面上的寫法,老百姓也未必真的喜歡。
生活已經如此艱難,最需要的不是火上澆油,而是文藝作品帶來的一絲希望。
從作品意義上來說,《琵琶行》、《長恨歌》是不如《秦婦吟》的。前者是寫一個官員的落魄和豔遇,後者是寫帝皇家的愛情和八卦,這是沒辦法和韋莊長詩來比較歷史、現實意義的。
但是老百姓就是喜歡啊,皇家八卦,大家都愛吃瓜,又有悽美的愛情故事,還有神話一樣的圓滿結尾,既狗血又庸俗,為大家帶來美好的希望。
這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最受老百姓喜歡的內容。即使在今天,也是一樣。有哪一部青春文藝疼痛電影能幹過生活喜劇?
《秦婦吟》內容的過於黑暗使它無法在影響力上和白居易的作品比較,因為老百姓都是葉公好龍的人,口裡喊著要真實,心裡其實奢望著虛幻。
這是不論古今的,在今年的文壇還特別明顯。
瘡疤不能揭開看,因為不但疼,還丟醜——這就是大眾情懷。很顯然《秦婦吟》當時的流行是因為真實,而後隨著散佚,沒有人原意留存,還是因為太真實。
真實是痛苦的,並沒有人真正願意記住。
平心而論,白居易的詩歌水平在韋莊之上。同樣的,白居易的名聲也是遠高於韋莊。
作為香山派的詩宗,白居易的詩歌水平得到了皇家承認。唐宣宗在他去世時寫了一首詩紀念他,稱他為“詩仙”,同時還為他的兩首長詩加上了官方認證: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皇帝都認可的作品,自然是好了。那真是不火都不行。
同時一首詩,要能真正大面積並且跨時空的流傳,最主要的是要書寫人類共情。像《秦婦吟》這種長詩,即使我們讀完,一聲長嘆,但是在大部分人心中無法產生感同身受的心情。畢竟像那樣的亂世太少了,所以作為有歷史意義的參考,《秦婦吟》遠高於白居易的作品,但是作為有人類共情渲染的文藝作品,《琵琶行》的官員失意況味和普通人“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感嘆何其相似,又有多少人不想在失意的時候遇到一位會彈琵琶的美女知音?《長恨歌》更是描寫了普天之下人人羨慕的愛情,這是人類繁衍生存永不過時的主題,在眾多文人、不同時代的演繹下,打動了不知道多少人。
這些都是《秦婦吟》無法做到的。
綜上所述,《秦婦吟》的影響在世俗層面上是無法和白居易的長詩相比較的。
但是這並不影響它本身是一件偉大的作品。
回覆列表
發表一點個人看法:
第一,這首詩失傳了一千多年,20世紀初才在敦煌藏經洞發現,得以重現天日,到今天才流傳了一百多年,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
第二,這首詩寫出來之後,名噪一時,不久即被封殺,作者韋莊諱莫如深,並未將此詩編入他的詩集。也就是說,從他銷匿此詩之後就再沒有人讀過。
第三,這首詩篇幅巨長且過於暗黑。通篇白描晚唐時期人間地獄的社會景象。抒情感嘆半點沒有,內容實在不討喜。
第四,長篇敘事詩無人能和白居易相提並論,白每寫完一首都要讀給不識字的老太婆聽,只要老太婆聽不懂就改,哪裡不懂改哪裡,老太婆聽煩了都能背誦。這境界韋莊還達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