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像風一樣吹過4
-
2 # 落葉無聲new
孩子從生下來的那時候起,最早認識的就是他的父母了。在孩子的眼裡,父母是他最親的人。父母們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看在眼裡,學在心裡。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相信大家有看過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兩則公益宣傳廣告不僅對父母們影響深刻,對孩子更是黃金般地珍貴。一則宣傳廣告講述是父母在打麻將,孩子後來學會了麻將。一則宣傳廣告是一位母親為她的媽媽洗腳,孩子看到後,也為其母親打洗腳水洗腳。
古有孟母三遷,一個偉大的母親給予一個良好的環境,不惜多次遷移住所。孩子的言行舉止都會隨著周圍環境與父母的言行潛移默化。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在孩子面前做到不講髒話、粗話,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來教育孩子明白是非黑白。
幼兒時期的孩子對待任何事情都會很好奇,面對各種各樣的自然、社會現象,我們應當隨時隨地教育孩子樹立良好的道德和正確的人生觀。 我的孩子很喜歡看動畫書、動物百科等,總喜歡拉著家人和他一起看。我們給他解釋動畫裡動作的含義:你看這個小朋友正在幫爸爸媽媽收拾屋子;這個小朋友自已收拾玩具,把玩具整理好放在玩具櫃裡;這個小朋友自已脫鞋、穿衣服等等。結果,第二天孩子就把自已的玩具都整理好放在玩具櫃了。在看動物百科的時候他會不斷的問我:“媽媽,這是什麼?”碰到他不熟悉的動物我就會告訴他這是什麼動物,它的特徵及相關的內容;碰到他熟悉的動物我會反問:“這個動物你不是認識的嗎。”隨即他會對我講這是什麼動物還會模仿動物的一些動作。我的孩子在吃完飯後拿著我給他做的唐詩三百首,翻到要背的唐詩,手指指著字然後背誦。一個星期以後他會自己選擇唐詩讓我教他並告知通俗易懂的解釋。這不僅培養了他的閱讀習慣,同時也增加了他的知識面。在記憶方面我們教他數學數字,現在他可以從1背到30了。
在我們國家,很多人對於交通規則是不遵守的。比如闖紅燈。有一次,我抱著孩子急著趕件事,於是沒有等綠燈亮我們就過去了。忽然聽見孩子說,紅燈停,綠燈行。媽媽,是嗎?那時候,我的臉都在發燙。毀掉孩子的不是別人,往往是我們自已。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每個父母教育孩子的同時,應該先從自我做起。因為,父母才是孩子眼裡最美麗的風景。
-
3 # 樸羅圈
顯然,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人們最早的教師和家長父母,通常是最關心發展他們的孩子。然而,這並不完全是真的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
首先,並非所有的父母都是好老師。像正常人,有些家長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壞習慣。儘管父母幾乎本能地致力於培養他們的後代,結果可能會失望,因為所有的孩子都傾向於無意識或下意識地模仿包括壞人來自父母。另一個缺陷是父母作為教師的事實,大多數父母缺乏常識的教育。我們常常遵守一些家長傾向於追求自己的夢想,但沒有珍惜迫使他們的孩子在原定的方向發展。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他們的孩子不遵循指令,孩子們將會被看作是悖逆或依其申述是悖逆的。事實上,它是父母的孩子,而不是實際上違反常識。
而且,有些父母有資格作為優秀的教師,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最好的。當孩子們在學校的初步,難怪家長也許能教他們的孩子幾乎每一個主題,甚至比專業的老師和同學。但情況會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在那裡,知識的積累同時變得越來越專業化。沒有父母能夠成為專業在各個領域的專家,儘管他們可能在一個或多個領域。聰明的父母經常釋放而不是控制他們的孩子。他們意識到家庭以外的可能性。
父母的愛,有時有驚人魔力。儘管愛因斯坦的母親和阿甘都是好例子。可是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做他們的孩子壞教師的危害。這些孩子的天性,他們的父母離婚通常是嚴重扭曲。總之,簡單地說,認為父母是最好的老師是相當膚淺的。
-
4 # 豆媽辛辛的健康筆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古語“3歲看老”,每個孩子在幼兒園真正接觸老師之前,很多認知與行為習慣已經養成。雖然每個孩子天生都有各自獨的特質,但對他們天賦能起到最大引導的人卻是父母,這是父母甜蜜的責任。
所以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獨有的天賦,善加引導。用心體會孩子的需求。可以利用繪本,日常交際,旅遊,引領孩子認識這個世界,在幼兒園之前形成積極正向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
如果孩子在接觸真正的老師之前沒有得到家長用心的引導,那他們一定會比別的孩子有更多的迷茫。
-
5 # Sylvia狂熱的旅行媽媽
是的,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父母哪裡學會了做事做人,要使孩子在父母身上吸取到榜樣的力量,想讓你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現在就要做什麼樣的人,你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父母平時要和孩子多溝通,讓孩子喜歡你,貼近你,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即使孩子上學了,交給了老師,也離不開父母的密切配合,父母要做到對孩子有愛心,還要細心,用心,耐心,這樣
學校和家長結合才能使孩子不斷進步,才能使孩子創造出一個燦爛的明天,
-
6 # 家庭教育漫談
為什麼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呢?因為父母和孩子最親近、相處時間最長,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01|父母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眼見到的人,和父母最親近,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是孩子一切物資生活條件的提供者,是孩子的保護神。 02|父母的言談和舉動是孩子主要模仿的對像,孩子的語言和行為反映出父母平時的言行。兒童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喜歡對身邊的人、對父母的言談和舉動進行模仿,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最大的特點。孩子就像一面鏡子,能夠把父母內心的想法都映照出來。父母高興,他也高興;父母煩躁,他也跟著煩躁。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鏡子。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一位婦女找到著名兒童教育家斯賓塞,說到她的孩子,說她的孩子對什麼東西都不感興趣,總覺得厭倦,看起來整個人都無精打采的。她不知道原因在哪裡,對此感到很憂心。
斯賓塞說:“你要想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就要先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態度和言行舉止。你對生活感到厭倦和失望,因而,你總是無精打采的。你的妻子經常厲聲叫嚷使你的家庭氣氛非常緊張。”這位婦女這才知道原因在哪裡。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也是對自己的教育過程。
03|孩子和父母朝夕相處的時間比和任何人相處的時間都要長。學校教育對孩子來說還是有限的,學校可以教給孩子技能,培養他們一定的品質,但這些對孩子巨大的潛能來說,只是開發了一小部分而已。
給孩子最重要、施以最大影響的、奠基教育的是家庭教育、是父母。父母優秀則孩子優秀,父母Sunny進步則孩子Sunny進步,所以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第一任老師。
-
7 # 薇安3973
確實是這樣,所謂上行下效,父母的做法直接影響到孩子,一個每天都積極Sunny的父母,孩子大部分也是積極Sunny的,一個孝順爹孃的父母也會讓孩子學到孝順。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上樑正下樑也一定會正。
-
8 # 80師說
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點和基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必要條件,是最佳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可以說,家庭教育的好壞影響孩子一生。
-
9 # myzxsy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是至理名言。
你希望孩子是什麼樣子,最好你自己就是什麼樣子。或者說,你是什麼樣子,孩子就是什麼樣子。
我曾經說過,如果父母理解你,是你的朋友,那麼你應該感到慶幸。如果不是這樣,我希望你成為這樣的家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意無意的模仿父母的行為,久而久之,孩子身上就會有父母的影子。你的身上全是缺點,你想孩子成為成功避開你的缺點的優秀的人,你多半要失望。
你一天到晚東遊西逛,你卻要求孩子天天在家中學習;你都沒有責任心,卻要求孩子要負擔起該負的責任;你都沒有孝心,卻要求孩子對自己孝順;你都一事無成,卻要求孩子必須學習優秀……所有的一切,多半會讓你失望。
梁思禮說他的父親梁啟超教育孩子要愛國,梁啟超就是一個愛國者,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愛國二字上。他的子女個個成才,個個愛國。種下果樹,才能收穫果子,種下荊棘,收穫的可能就是荊棘。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給孩子做好榜樣,做好老師,孩子才可能成長為你希望的那樣。
-
10 # 凡哥凡先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毋庸置疑!
我和愛人既是父母也是奮戰在教學一線多年的老師,為什麼父母是最好的老師?父母們又如何成為最好的老師?我說說自己的看法,拋磚引玉。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所以作為父母,特別是在孩子面前的時候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的觀念端正習慣好,孩子自然會跟著你走上你希望的“正道”,倘若你自己的行為有所偏頗,那你的孩子自然也會跟著學,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大意不得。
2、深入一點說,做父母的希望孩子怎麼樣,那你就得做成什麼樣。如果你希望孩子愛看書愛學習,你得嘗試著自己也多看看書,你希望孩子愛動腦筋,你就得在平時“領”著孩子一起探討與思考;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孝順父母,你自然得也孝順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們信守承諾,那你也得一言九鼎... 也許有父母覺得這有些“苛刻”了,道理嘛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做不了那麼好,至少也要在平時的相處之中儘量有意識去做好一點點。
3、對孩子的好要“適度”。“適度”是指愛要有度,不能寵溺。如今這社會每個家庭孩子都不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們一般也是儘量去疼愛孩子去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一般來說慾望都會是個無底洞,人性如此,無論是懵懂無知的孩子還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你要愛過分了,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覺得你所做的一起都是理所當然的,他們會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一切,如果有一天你做了那麼好了,他們很可能還會有所怨言,所以,愛一定要適度。
4、對孩子的好要“分明”。何謂“分明”,分明就是你要讓孩子瞭解你的愛,懂得你的愛,不能愛得稀裡糊塗。在生活中,你需要引導孩子去分辨何為“愛”,什麼又是真正的“愛”。有些事情父母為你做了,那就是愛,有些事情父母不為你做或者不允許你去做,那也是“愛”...
5、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讓孩子參與到做家務中來,這益處遠遠超出了“做些家務鍛鍊一下”的範疇。我經常告訴我的孩子,每一個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都需要為這個家庭付出努力,為自己的家人們付出努力,只有你自己付出了努力,你才能有資格去享受家人們為你做的一切,也才能真正感受到家庭的美好與和諧。
6、要幫著孩子養成良好的人生理念與習慣。
7、父母的教育理念與方法要“求同存異”。因為個體差異的原因,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理念與方法難免存在一些分歧,面對這些分歧最好的辦法是協商探討以找出最好的解決方式,要允許求同存異,只要不是過大的分歧,那一旦“決定”下來,父母雙方就要彼此尊重並支援對方,切莫出現爸爸要這樣媽媽非得要那樣,那樣的教育只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以致迷惘...
如上幾點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拋磚引玉。
-
11 # 果落米
對於此說法,我非常贊同,身邊太多這樣的例子了。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是老師,他們也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他們很少玩手機,一心一意的陪伴孩子,可以說他們的孩子我都接觸了的,一個有禮貌二個講道理。其中一個朋友我特別的佩服她,她真正做到了陪伴孩子的時候不玩手機,而且陪伴孩子讀書畫畫寫字等一些活動。疫情期間,跟她聊天,她說靜靜(三歲的小孩)從沒有鬧過要出門。因為最開始他們就為她普及了這方面的知識,而且全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在陪伴著她玩中學學中玩。在疫情期間,我的朋友和她老公自己孩子一起創作了很多的畫。這個孩子也是一個非常講道理的小朋友,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都知道,也不會在公共場合吵鬧著買什麼東西。
當然,也會有些朋友的做法被很多人詬病(不是說人家壞話)。因為她總是在我們面前誇讚孩子多優秀,成績多麼的好,孩子多麼的聽話,雖然這樣很好,可是和她的孩子接觸後,發現她有些誇張了,甚至可以說非常誇張,同時我們也發現她的孩子非常喜歡說謊話,比方說作業沒做完,不用他找理由,朋友就會趕緊跟老師解釋為什麼…太多這樣類似的例子。甚至不願意任何老師說自己孩子一點兒的不是。
所以身邊的例子讓我非常贊同這種說法。
-
12 # 努力的少年—子萱
教育好孩子,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然而在有些家長眼裡,從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開始,教育孩子變成了老師和學校的事情。其實,有很多事情老師無能為力,需要父母親自來引導孩子,否則你在教育孩子上偷的懶,將來都會變成深深的遺憾。
-
13 # 夕輝沃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從孩子的啟蒙教育、對孩子的教育影響而言,確實如此。還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之說,也強調了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從呱呱墜地,呀呀學語,學前教育,學校教育,以至終生,無不受著父母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教育影響。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老子英雄兒好漢”,“將門出虎子”這些諺語俗語,也突出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作用,儘管並非絕對,全不盡然。試想,一個嗜酒如命,煙不離手,賭博成性的父親,會使孩子得到什麼?一個滿口髒話,脾氣暴躁,動輒打罵孩子的父母,孩子會學到什麼?
在教育實踐中,許多孩子出現問題,都與家庭相關聯。如單親家庭,隔代監護,留守兒童,給學校教育和孩子成長造成形形色色的缺失和短板。可以說沒有健全的家庭,沒有良好和諧的家庭關係,就沒有孩子健全的人格。
所以,為人父母者,在孩子面前謹言慎行,儘量給孩子釋放正能量,以正面的Sunny的美好的言行給孩子作出榜樣。
-
14 # 訥河祥子高中數學線上
同意這個觀點!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是至理名言。
你希望孩子是什麼樣子,最好你自己就是什麼樣子。或者說,你是什麼樣子,孩子就是什麼樣子。
我曾經說過,如果父母理解你,是你的朋友,那麼你應該感到慶幸。如果不是這樣,我希望你成為這樣的家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意無意的模仿父母的行為,久而久之,孩子身上就會有父母的影子。你的身上全是缺點,你想孩子成為成功避開你的缺點的優秀的人,你多半要失望。
你一天到晚東遊西逛,你卻要求孩子天天在家中學習;你都沒有責任心,卻要求孩子要負擔起該負的責任;你都沒有孝心,卻要求孩子對自己孝順;你都一事無成,卻要求孩子必須學習優秀……所有的一切,多半會讓你失望。
梁思禮說他的父親梁啟超教育孩子要愛國,梁啟超就是一個愛國者,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愛國二字上。他的子女個個成才,個個愛國。種下果樹,才能收穫果子,種下荊棘,收穫的可能就是荊棘。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給孩子做好榜樣,做好老師,孩子才可能成長為你希望的那樣。
-
15 # 吃嘴妞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父母的陪伴,一歲半到三歲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性格開始發展,在這期間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樣,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性格,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
16 # 月籠西樓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反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剛剛兩會代表還呼籲加快家庭教育立法
英國首相丘吉爾說過:主宰國家命運的不是那些高大上的政治人物,恰恰是搖籃邊的一雙手。所以,沒有比父母親影響更大的老師!沒有比家庭影響更深的學校!無論學校教育如何發展,家庭教育始終無可替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所以,即將做父母的或者已經做父母的一定要認真學習,如何做好父母是你一生的功課和必修課。
一. 好父母成就好孩子,每一個成功的孩子背後都站著為子女付出
艱辛勞動的父母。比如鋼琴家郎朗在他的自傳裡,記錄了自己的成長:他當初10來歲去北京上學時,為了陪伴他,父親辭去公職,只有母親一人,千辛萬苦的父母的付出才換來了現在光鮮的朗朗。再如大家熟知的主持人董卿,他的父親對她的教育十分嚴苛,告訴她每天花時間照鏡子不如多看會書,正是因為從小飽讀詩書,在職場上,她才可以用實力證明自己,成為“一姐”。
二. “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這句話反應了一個真理:
不成器的孩子背後是不著調的父母。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強調的就是父母教育的重要性。這樣的例子,生活中也比比皆是,比如前兩年的“我爸是李剛”和眾所周知的“李天一(李雙江之子)”事件,無不證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還有,前幾日造謠老師體罰孩子至吐血的那個母親,你能想象這樣的母親能培育出三觀正確的孩子,她的自私冷漠不會影響她的孩子?
孩子的健康成長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做好自己,做好示範就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
17 # 玉樹臨風39585
沒錯,這就是家教。前幾天,好象有一道問題是說受教育水平越高,道德品行越好?不一定!父母是老師,家教才是奠定孩子道德品行的基礎。沒存好的家教做基礎,以後上多少學都不會對道德品行的形成起多大作用。
-
18 # 為學託輔教育
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因為很多人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每當一個問題孩子的出現,必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更有甚者全部說是學校老師的問題,可悲劇的是學生!錯誤的認知必然導致錯誤的結果!放手、相信、確認、尊重、接納有多少家長能做到?粗暴簡單的缺乏智慧的教育模式往往會毀掉一個原本優秀的孩子,甚至一個家族。
在這裡只想對父母們說,孩子有問題,百分百是家長的問題,要想孩子優秀,我們做父母必先優秀,因為我是一切的根源!僅供參考
-
19 # 芃芃其禾
孩子對父母是無條件的愛與信任。父母對孩子的言行,處事的方式態度,是孩子最直接模仿的物件。對孩子說要懂的傾聽,可是大人從很少耐心聽完孩子講話,很少注意孩子的內心感受,對孩子總是臆斷。那麼孩子對外的反饋也就是這個樣子,他想的是什麼就是什麼。他就是被這樣對待的。資訊感受如何被輸入,經過內在轉化就會被加工輸出。
孩子成長過程不單是學習了文化知識,一些生活技能,更是內心的信念價值的建立過程。對以後他看待人事物的影響會非常大。
這些並非不能改變,只是影響會非常深遠。
-
20 # 然規成長
這句話我理解的是來自家庭的教育很重要,事實上就是這樣的,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確實很重要。
教育,是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的成長的必備經歷。每個人從出生起就要經歷家庭教育,在母親和父親的影響下學習和成長。而家庭教育又與整個社會的教育觀息息相關。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一出生,就和父母在一起,孩子的語言、心理、行為舉止都受到父母的很大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環境,孩子的真正“啟蒙教師”是自己的父母!
父母最先被孩子無條件認定的,並無意識的認可,並且模仿父母的為人處世習慣。因此,作為家長事事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以堂堂正正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孩子們用詢問的眼光注視世界,認識世界的時候,在他的眼中最常見到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正表達著他們自己的人生態度。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倘若父母平日裡自己就在運動、看書、學習、培養興趣愛好、繼續積澱自己,那麼孩子會覺得學習、運動都是理所當然的事,無形間就樹立起了一個言傳身教的好榜樣。
父母對教育的態度影響孩子的未來很多父母忙於掙錢,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會忽略了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有些父母可能認為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有最先進的學習工具就是對教育的投資。其實不然,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僅僅是一些物質的簡單投入,而更多的包括對孩子心理的關愛和呵護。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遵循孩子心理發展規律。
只是一味地用錢來教育孩子,認為給孩子花錢就可以,這樣是錯誤的,孩子不能養成良好的健全的人格,可能會變的自私自利,沒有親情,不和家人溝通。
總之,來自父母和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習慣的養成,學習態度,待人處事的習慣以及各方面的素質提升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作用,所以不能忽視。
回覆列表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用心,孩子不用心,不成;孩子上進,家長不合格,也不理想;只有當家長的良苦用心與孩子的個人努力同步,配合默契,才是做父母的追求的最高境界吧。 1、父母的榜樣作用 有人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師,也有人說: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幟,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總之,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從生下來就在父母的懷抱裡成長,父母不僅給孩子以生理基因優勢的遺傳,而且給其以人格品質的塑造。從混沌初開的孩童到學會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成人,這個成長的歷程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須從自身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 一位朋友曾當作笑料向我講述了他和兒子的一段對話。朋友說:“兒子,你這幾天總玩遊戲機,就不能控制一下自己,把精力用到學習上嗎?”兒子回答說:“你還說我呢,爺爺經常告訴你不要在外面玩麻將,你怎麼還總是整宿的玩呢?”一下子弄得這位朋友語塞舌結,可見,孩子們常常把自己的行為與父母相對照,甚至父母行為中的某些失當之處也往往會成為一些孩子開脫錯誤的“口實”。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十分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經常互相提示,互相交流,努力樹立良好形象,給孩子以健康、積極的影響,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上給孩子以有益的影響。如:父母工作上應敬業、上進;待人上應熱情、大方、真誠;處事上應一視同仁、言行一致。另外,家長應注意杜絕各種在孩子面前“不宜”的行為。比如:不過多的在孩子面前談論金錢問題,以防帶來一些負面效應。 有人說:子女是父母的折光鏡。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為人處事的哲學和做人的準則,的確如此,一個自私自利的家長很難培養出一個甘於奉獻的孩子,一個心胸狹窄的父母也很難培養出一個寬宏大量的子女,父母對子女的示範應應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時時處處、點點滴滴。 2、教育應當從改造母親開始 自古以來,我們社會對母親教育比父親教育忽視的多,認為母親負責“養”,父親負責“ 教”。從《三字經》裡的“養不教、父之過”就足以說明。 大教育家福祿貝爾曾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場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 一個樂觀向上的母親,帶給孩子的是積極美好的影響,而一個整日陷於憂鬱情緒之中的母親給孩子帶來消極影響。 因此,做母親的應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自強不息,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即使是在事業上不能取得驕人的成就,但積極的人生態度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教育和激勵。 武漢市婦聯聯合新聞單位作了一項專題調查,評選不受歡迎的媽媽,以下是孩子評出的結果: 愛打麻將的媽媽;不修邊幅的媽媽;愛吵架打人的媽媽;孩子生病是不在家的媽媽;愛嘮叨、什麼都管的媽媽;不會做飯的媽媽;一毛不拔的媽媽;一問三不知的媽媽;不問是非亂指責人的媽媽;在教師面前說錯話的媽媽;經常盯孩子梢的媽媽;不問世事的媽媽;在親戚間挑撥是非的媽媽;吸菸酗酒的媽媽;在外面有情人的媽媽;對爺爺奶奶不孝的媽媽。 3、要正確對待孩子的“離心”傾向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由於生理的日漸成熟和視野的拓寬,自主意識逐漸形成,童年時代的百依百順已不復存在。這時,孩子們對人生和社會開始形成自己的認訓,萌生著世界觀中的 “自我”價值,與父母的主觀臆斷、傳統家教,往往發生碰撞,出現衝突。作為家長如果不注意孩子們這種獨立人格的形成,不重視他們開始走向成人過渡的新變化,仍按兒童時期的習慣要求他們,孩子會很不適應,甚至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父母對孩子的這種“距離感”和“離心”傾向,必須給予充分的理解,同時進行積極的“ 調協”和正確引導。要尊重孩子的這種獨立意識,充分信任他們能把握好自己的行為,要創造與之交流談心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和諧的氣氛中自覺流露出心中秘密,尤其是母親應承擔更多的義務,主動與孩子溝通。遇事一定要有冷靜的頭腦,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一塊生活空間,應注意把握住這一階段孩子的心理變化,採取正確的處理方法,讓家庭始終洋溢著寬鬆、民主的氣氛。 4、家庭教育中夫妻應做到一致 目前家庭教育中陰盛陽衰的“一頭沉”現象愈見嚴重,發展下去對孩子十分不利,一些孩子性格上的某些缺陷,與此有直接關係。所以,父母雙方要增強責任感,應共同承擔教育子女的義務。 家庭教育中,母親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的作用,但決不能因此而把教育子女的責任全部推給母親,孩子同樣需要父親,父親在家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心理學家們經過深入的研究和探討認為,父親在孩子的潛意識裡產生的是一種威嚴的感覺,這對不諳世事的孩子是約束與監督,使他們不敢偏離散社會行為規範。實際上一般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喜歡以父親為榜樣,自覺或不自覺的模仿,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本能。 另外,男人和女人在思想結構上也有一定的差異。男人往往善於抽象思維,對空間定位的能力更高,在思考量注重事物本身。女則善於形象思維,語言表達能力一般優於男人,分析問題是更為注重人際關係方面,感覺敏銳,善解人意。從父親那裡,孩子可以學到剛強、自信並獲得安全感;從母親那裡,孩子學到善良,更多的體會親情。所以,父母雙方只有相互配合,取長補短,才能使孩子得到一個完整的家庭教育。 在對孩子的培養教育上,夫妻雙方應在認識上和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性。在培養孩子的思路和具體做法上,夫妻應及時溝通達成共識;當批評孩子時,雙方應態度一致,不應該一方講原則,嚴格管教,而另一方則縱容溺愛;在承擔教育孩子的義務和責任上,雙方不應互相推委,而是盡己所能,給孩子以最大的幫助,不存在以誰為輔的問題。夫妻雙方還應十分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論,尤其是事關孩子的是非爭論。因為父母之間的不一致常常駐使得孩子沒有個明確的是非標準。如果成了習慣,孩子就極有可能養成虛偽等不良習慣,有時還可導致對父母某一方的仇視與對立,為家庭的幸福埋下禍患。 因此,父母雙方一定要增強教育孩子的責任感,共同承擔教育孩子的任務,主動走進孩子的生活中,讓孩子在父母的雙重教育下健康成長。 5、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二、正確施教 1、注重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過去我們重視知識的傳授,後來注重能力的提高,現在強調素質教育,構造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這是對教育思想認識的一個深化,是教育制度的一大改進,也是更觸及教育本質的一大變革。孩子從7歲到14歲,是孩子智力發展的又一個高峰期,忽視對其綜合素質的開發和教育,便失去了素質教育又一個“黃金期”,這一時期,家長們應重視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 比如幫助他從小立志,讓他逐步養成一種不甘落後、爭先向上的精神。要重視讓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求孩子上課注意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字要寫得工整。針對性孩子學習上容易馬虎的特點,我們要求他從小在學習上就要認真,做到心要靜、坐要穩、看要細、定要清、算要準。使孩子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關心、學會合作、學會共事、學會辨別是非。 還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應支援孩子參加班級和學校和各項活動,增強集體榮譽感,鼓勵她在活動中為班級、學校增光。 2、用激勵法教育孩子 天下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世間哪有不盼孩子有出息的爹媽?這濃得化不開的愛心,這對孩子翹首以待的企盼。所以,有些家長常常恨鐵不成鋼,一旦孩子作業有錯,特別是當孩子考試成績較差時,有些父母就用一些尖酸、刻薄的語言來挖苦、譏諷孩子“你真笨,笨到家了” “你真不是一塊讀書的料,長大隻能收破爛”“看你這副死木頭疙瘩腦袋,能把人氣瘋”等等。小小的孩子,那點可憐的自信心,哪能經得起這般的摧殘?實際上,自信心如同孩子發展的原動力,具有堅定自信心的孩子,一般來說他們的智力會得到充分的發展,孩子一旦對自己失去信心,各方面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做父母的哪怕是隻言片語,哪怕是一個眼神,也應仔細斟酌,絕不說挫傷孩子自信心的話,絕不在孩子遇到挫折時還給他臉色看,要精心呵護孩子的自信心。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家長可根據孩子們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採取激勵法對孩子進行教育,大體有以下幾種: (1)目標激勵法:鼓勵孩子樹立遠大理想,做到人小志氣大,鼓勵孩子朝著既定的目標循序漸進。 (2)榜樣激勵法:一是家長要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古今中外科學家如何鍥而不捨、刻苦攻關的故事,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難與易、努力與不努力、成功與失敗的辯證關係。二是家長要用自己的良好行為來影響、感染和帶動孩子,如在公共場所要遵守社會公德,在家庭要講倫理道德,在工作崗位上要有職業道德,使孩子直接受到教育,不要老是沉浸在打麻將、看電視、釀酒等吃喝玩樂之中,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 (3)嘉獎激勵法:當孩子思想、學習有進步,被評為“三好學生”或“優秀班幹部”,受到學校表彰,有時為鄰居或同學做了好事,受到同學們的誇獎,家長除了要在口頭上給予表揚和鼓勵以外,還應將孩子的證書很好懸掛或存放,以示光榮和珍惜,促使孩子保持旺盛的上進勢頭。 這種激勵法有人說是“順毛兒捋”,效果較好,但也要“戧毛兒”,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要及時指出,切忌一棍子打死,全盤否定,家長應本著要愛不要恨,要教不要訓的態度,幫助孩子分析為什麼犯了錯誤,如何改正,今後如何避免,不再重犯。 3、施教要善於抓住時機。 魯迅先生在論述兒童教育時說:“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幹,便大礙於孩子的發展”。這就告訴我們,對孩子施教要注意研究孩子的心理、孩子的願望、孩子的情緒,從而選擇恰當的時機、恰當的方法,進行恰當的教育。常言道機不可失,相機行事。這些也實用於孩子。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長不分時間場合的嘮叨,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不分能否被接受的說教等,家長可謂苦口婆心,但孩子卻無動於衷。因此,我希望家長可以嘗試以下教育方法: 一是善於捕捉孩子容易發生特殊心理或情緒變化的時機。比如前面講述的,當孩子獲得榮譽,取得成績,受到了某種信任時,家長對其肯定和祝願的同時,進一步明確具體的甚至更高一點的要求。當孩子遇到困難或遭受到失敗,家長切莫訓斥,應給以鼓勵,增強信心,進行分析點撥,可以帶其走出“困境”。 二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帶有規律性的時機。比如新學期開始時,孩子往往會產生一種新的學習衝動,會產生一種新鮮感,此時若因勢利導,孩子便會取得新的進步。 考試排名公佈後,不論孩子的名次如何,家長都不應陷入盲目性,要與孩子共同分析進步或落後的原因,使孩子勝不驕、敗不餒。 召開家長會地,家長應主動與老師溝通,既告訴孩子的長處,也提出孩子的不足,不宜簡單地向老師“告狀”,或因老師批評孩子的缺點而對孩子大發雷霆,要在與老師的溝通中,尋找幫助孩子上進的措施和方法。 每當看到別有在某些方面取得成績時,由於好勝心的驅使,孩子往往會暗下決心,表示要有所進步,甚至要超過某些同學,家長要抓住這一時機,幫助孩子確定適當的目標要求,制定出具體措施,從而使其把決心變為行動。 其實,生活中有許多對孩子的教育時機,關鍵是父母要做有心人。 另外,家長對孩子批評時,應注意時間: 一是吃飯時不訓斥孩子;二是客人來訪時,千萬不要在眾人面前揭短、或用過火的語言責備孩子,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 4、家長對孩子既不能一味地“看管”,也不能一味地“放縱”。 對孩子的教育應採取“宏觀管理,微觀放開”的方法,即從整體上把握住他的發展,如:思想品德、道德修養、學習目的、責任意識、進取精神、自控能力等。對於這些要多加關心注意引導,並在具體行為細節上讓自己駕馭,儘量少干預。這樣孩子的自主、自立、自強意識逐步得到了培養,才能不斷成熟起來。 有句老話說的好:種莊稼,不能不澆水,但水澆多了,莊稼會溺死;不能不施肥,但肥施多了,莊稼會燒死。還有,“再苦不能苦孩子”這話不對;“再富,不能富孩子”這話對,這是從多少教訓中總結出來的,值得父母們深思。 因此,家庭教育中的“看管”與“放縱”,是兩種完全相反但都是極端化的教育方式。正確的方法應是寬要有度,嚴要適當,寬嚴結合。作為父母,對孩子既應動之以情,又應曉之以理,才能避免近乎無情的“看管”與近乎無理的“放縱”。 5、多陪孩子逛書店,少逛商店。 也可以有選擇的購書。比如:中學生期刊雜誌,科普讀物,各類名著,關於學習方法的一些書籍。儘量控制孩子大量閱讀一些時尚追星之類的書。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應能夠以身作則,和孩子共同閱讀,共同交流,讓孩子在書籍中明辨是非,從書中頭腦變得靈活,從書中掌握學習方法,從書中受到啟發,從而培養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