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XM134407229
-
2 # only135028594
內向或者害羞不是孩子的錯,這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不需要被糾正。可是,孩子由於內向產生的過分恐懼及害怕失敗的心態,需要成人幫忙調整。內向的孩子其實很多時候特別想表現,只是他們內心的恐懼和害怕阻擋了前進的腳步。
千萬別給自己給孩子貼標籤,“我們家孩子特別內向,一遇到什麼場合肯定是往後縮的那個!”一個孩子性格內向,和他是否想要變現並不存在之間關聯。大部分內向的孩子對於自己的感受關注度很高,只要他們覺得害怕的事情就不太願意嘗試。從一定意義上講,他們也許也更加聰明,比同齡人更早關注自己會給別人帶去的感受。給他們臺階下,成人親自上陣為他們展示其實這一切並沒有那麼可怕,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
3 # 菜問ZF
家裡有內向的寶寶,媽媽不要過於焦慮,更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內向的孩子行動慢、說話慢、吃飯慢,常常被大人催促,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更忙、神經迴路更長,他們的神經系統使他們趨向減速,這不是過錯,只是他們的生理特點而已。
其實內向的孩子也有很多優勢,內向的孩子記憶力更好;內向的孩子更自律;內向的孩子更專注、學東西掌握得更好、更喜歡轉研;內向的孩子情商更好,就是更懂事、更善於合作。可見,內向和外向都不是優缺點,只是氣質型別不同而已。媽媽可以仔細觀察自家的孩子是否有這些特點。
給這位媽媽幾條建議:
1、和孩子建立牢固的依戀關係:孩子小時候跟家長的依戀關係越強,孩子將來獨立的越好。有這樣一個理論,即小孩子會根據大人對待他的方式,在心裡樹立一個“內在看護者。當他獨自面對世界的時候,他的“內在看護者”就是他的依靠,這是他自信心的最初來源。對於內向的孩子,這個“內在看護者”尤其重要,因為內向的孩子更需要向自己的內向尋求能量和支援,所以,對待內向的孩子,重要的就是在他小的時候給他無條件的愛,和他建立牢固的依戀關係。
2、對孩子的批評要適度:孩子不當的行為,認真告訴他那樣做的結果,下次怎樣做就夠了。內向的孩子理解能力比較強,能聽懂記住你的話。過多的指責批評,容易讓他們更加退縮,退到自己的世界裡,而失去嘗試冒險的勇氣。
3、教給孩子交往的技巧:首先,怎樣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內向的孩子常常在心裡說話,以為別人都知道了,實際他並沒有說出來,提醒孩子,必須說出來,別人才知道。第二告訴孩子怎樣退出談話和交往環境。第三怎樣拒絕別他人的要求。內向的孩子不喜歡衝突,常常為了避免衝突而委屈求全,孩子不拒絕不是因為他缺乏勇氣而是他不知道怎樣拒絕。如果他掌握了即能保護自己,又不會起衝突的技巧,他就願意做了。
4、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幫助孩子行動起來:內向的孩子愛靜不愛動,天性使然。很多時候需要大人提醒他們去行動,幫助他們走出內心世界,與外界溝通互動。比如告訴孩子,感到壓抑的時候,出去走走,掄掄胳膊、蹦一蹦,放鬆身體,就可以放鬆大腦。
5、讓孩子認識自己的獨特和優勢:可以透過讀書,對故事中人物或身邊小朋友進行分析,告訴孩子,不同型別的人,有不同的學習方式、運動方式,長大了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人和人不同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總而言之,就是讓孩子接受自己,敢於做自己。
6、不要給孩子的潛力封上限:孩子先天的性格,會隨著後天的經歷,不斷地變化和修正,包括孩子大腦的神經迴路,也會隨著生活經歷,而不斷形成新的快捷的路徑。所以,任何氣質型別的孩子都有無限潛力,家長要幫助孩子敞開通向世界的大門,而不是把世界變小。
-
4 # 伊寧玄雪
膽小,也可稱為膽怯,形容某人非常害怕,有時也形容畏畏縮縮,不敢向前的一種心理活動。而內向,也可稱為內傾人格,更善於自我剖析、做事謹慎、深思熟慮、疑慮困惑、交往面偏窄。
當孩子對於眼前這件事表現出猶豫或拒絕參與的時候,有可能是真的膽小、畏縮,也有可能是內向型孩子特有的行為方式,他們在確認自己的內心感受,或者在考慮這件事會有哪些危險,能不能參加。
所以,父母先不急於判斷,而是該在生活中更加了解、熟悉自己的孩子。
我想,孩子屬於哪種型別,是不是因為內向的原因,對於新事物需要更多的感受和判斷才會去嘗試,仔細觀察下來,媽媽一定會心中有數。重要的是,不能對不同性格型別的孩子做優劣的評判。我們能做的,就是接納。
-
5 # 文都肉多多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不和其它小朋友交往,從表面上看這是孩子的問題,實質上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關係。要改善孩子內向的性格,關鍵還在於父母的引導和關愛。
性格內向的孩子相對於外向的孩子往往會有一些吃虧,尤其當孩子長大後在社交上面會有很大的“缺陷”。因此父母應當去幫助性格內向的孩子。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孩子性格內向怎麼辦?
方法/步驟一、多和同齡人交往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響者,那麼同齡小夥伴則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學會為人處事的最好的老師。因為,在與自己的同齡人交往時,孩子會全身心放鬆、無拘無束,容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境。當孩子在社交中表現得合群時,爸媽要及時鼓勵、強化,這樣會對孩子形成開朗的性格有所幫助。 對於性格偏內向的孩子,爸爸媽媽要鼓勵他們“走出去”,多到同齡小朋友的家裡做客。也可以為孩子“請進來”,邀請孩子的小夥伴到家裡來玩。孩子嚐到當小主人的滋味,一般都會興奮、喜悅,會主動帶小夥伴參觀家裡,忙裡忙外地招呼自己的小客人,這樣不知不覺中他們就增強了自信心,塑造了開朗的性格。
二、營造和睦的氛圍
在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裡,孩子會情緒穩定、性格開朗、感情豐富、自信心強。所以,爸爸媽媽要首先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圍。 其次,要滿足孩子的歸屬感,使孩子感到被愛、被尊重,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安排孩子的活動,要保留孩子對合理要求的選擇權。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才會心情輕鬆愉快,言語無拘無束,有什麼想法都敢於、樂於同爸媽交流,也就容易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三、主動與孩子交流
當孩子放學回家時,應主動地與孩子接觸,讓孩子講講幼兒園裡的生活,並讓孩子談談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多和孩子進行交流,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才能對症下藥,真正幫助到孩子。
四、讓孩子鍛鍊獨立
爸爸媽媽要創造條件讓孩子去獨立完成某種事情,如買東西、去鄰居家借東西等。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性格就會比以前開朗多了,可以讓孩子更大膽地去接觸一些他所感興趣的事情,孩子性格內向就會改變。
5五、保護孩子自尊心
爸爸媽媽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關心他們的行為,鼓勵孩子暢所欲言,切勿採取粗暴簡單的教育方式,輕易剝奪孩子的“發言權”。父母還要有意培養孩子應對困境的能力,教育孩子學會忍耐和隨遇而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把一時的沮喪丟在腦後。
6六、爸媽的良好影響
孩子在適應家庭環境的過程中,常以爸爸媽媽為最直接的模仿物件,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徵。爸媽的言行舉止足以影響孩子的情緒、意志和行為,久而久之內化為孩子的性格。爸媽開懷大笑,孩子就會高興得手舞足蹈;爸媽怒氣沖天,孩子就會嚇得膽戰心驚。所以,爸爸媽媽要保持常態的、穩定的情緒,即使心情不好也要在孩子面前做到樂觀豁達,以便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良性影響。
-
6 # IvyShaoKK
如果孩子在家很活潑,應該不是內向性格,可能只是不知道如何社交,我們要教會孩子如何社交。
首先理解孩子,在遇見陌生人的時候有點緊張害怕,是很正常的反應,我們不要表現出這是不好的反應。
然後教給孩子如何跟叔叔阿姨打招呼。出門見到生人的時候,我們先做社交示範,比如握手說你好,然後再讓孩子叫叔叔或者阿姨,如果孩子當時不願意,我們也不要著急生氣,改變需要一個過程,孩子首先需要被接納。
願我們都能對自己的孩子溫柔相待。
-
7 # 小奶瓶兒
一、多和同齡人交往
二、營造和睦的氛圍
三、主動與孩子交流
四、讓孩子鍛鍊獨立
五、保護孩子自尊心
六、爸媽的良好影響
性格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所以,爸爸媽媽要多一些耐心和細心,多幫助內向的孩子,讓他們可以獨立一些、大膽一些,取得更好的成長。
-
8 # 小小思維家
內向是特點,不是缺點
內向和外向都是性格的維度,沒有優劣之分。有的只是表現特徵不一樣。
內向孩子的優勢
具有更強的專注力和觀察能力;
擁有豐富的內心生活,樂於自處;
熱愛學習,深入思考,擅長創造性新思維和藝術創作;
情商高,一般態度謙遜,是很好的朋友;
容易養成健康的習慣。
不過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創造更合適的生長環境,引導他們表達情緒和感情,傳授他們一些社交技巧,使他們與人相處起來更隨心自在。
我們可以傳授孩子交際技巧,如:
透過目光接觸和微笑表示友好;
主動別人的東西前先說一聲;
與同伴發生矛盾如何應對;
禮貌提出退出遊戲等。
還可以創造條件,舉辦家庭聚會或生日派對,把小夥伴請進來。讓孩子當主角,在自己的地盤上他更放得開,或者帶孩子走出去找小朋友玩。
提前告知孩子即將面對的社交場景
如果要帶孩子去親友家串門,或者參加活動,提前給孩子講一下,將要見的是誰;將要參加的活動需要他怎麼做。這樣便於孩子在心裡預演一下,有個面對環境和人事變化的心理準備。
不過度斥責
內向的孩子心思重,當他們做錯事,本身更容易苛責自己。我們就不要再批評起來沒完沒了。簡短說兩句,點到為止提醒一下就好。
教孩子保護自己
內向的孩子有時喜歡獨自行動,容易成為霸凌的物件。因此我們要格外教導孩子提高警惕意識:保護自己,要與小夥伴同行;如果有人欺負,他越是不讓告訴大人,越要勇敢及時告訴老師或爸媽,不為“壞人”保守秘密。
帶孩子多運動
內向的孩子一般比較宅,更需要我們多帶孩子參加健身運動。跳跳繩、踢踢球、跑跑步……運動可以提升孩子的活力。
-
9 # 棋棋成長記
小孩內向首先要從我們家庭做起,首先要和孩子多聊天,讓孩子多說話,變得越來越活躍。可以鼓勵孩子和朋友多說話,可以給朋友倒水,讓孩子變得大膽起來,如果孩子還是躲起來。一定要多鼓勵寶寶,你是最棒的,而且一定要告訴孩子家裡的朋友都很喜歡他。讓孩子擁有很多的小夥伴,這樣小孩子在一起學習,遊戲,玩耍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開朗起來。
-
10 # 天佑媽咪
可以多帶他和同齡人交往,多鼓勵他走出去。比如:多到同齡小朋友的家裡做客,也可以把小朋友請到家裡來,讓孩子嚐到當小主人的滋味兒,一般都會興奮喜悅,會主動帶小夥伴參觀家裡,忙裡忙外的招呼自己的小客人,這樣不知不覺中他們就增強了自信,塑造了開朗的性格。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影響者,那麼同齡的小夥伴兒就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學會為人處世的最好的老師。因為在與自己的同齡人交往時,孩子會全身心的放鬆,無拘無束,容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境。
要給孩子一個幸福快樂的成長環 境,在和睦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情緒穩定,性格開朗,感情豐富,自信心強。
要滿足孩子的歸屬感,使孩子感到被愛、被尊重,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安排孩子的活動,要保留孩子對合理要求的選擇權。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才會心情放鬆愉快,言語無拘無束,有什麼想法都敢於、樂於同父母交流,也會容易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要主動與孩子交流。比如:孩子放學回家時應該主動地與孩子接觸,讓孩子講講學校的生活,開心的或不開心的都說說,並讓他談談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
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對症下藥,同時父母也要給他慢慢改變的時間,不可逼迫孩子,最終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
11 # 板牙的豁兒
當今社會,家長朋友們普遍認為外向的孩子比較有發展,可是您不知道的是,內外向只是孩子的個性差異而已。每一個特性都有其特定的好處,俗話說:外向人適合外交等,而內向的人適合當老闆坐辦公室。所以家長朋友不必過於擔心孩子內向問題,只要孩子發展、人際溝通等正常,就是沒問題的。
1.家長朋友要多與孩子交流,因為孩子過小的話,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可能不太完善,與人溝通欠缺。做父母的我們就要與孩子多多溝通交流,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我們;
2.家長朋友可以有意鍛鍊孩子表達,比如今天遇到什麼問題?我們需要徵求孩子的意見和看法,讓孩子意識到他的想法很關鍵,來幫助孩子緩解內向性格;
3.家長可以為孩子營造適合孩子交友的環境。比如請孩子將自己的好朋友請到家裡來,家對於孩子來說,是最放鬆最舒適的地方,在自己家裡,孩子有種主人翁的意識,他會主動和小夥伴交流溝通,是自己變得愛交流溝通,改善內向;
4.家長朋友可以多帶孩子出去玩耍。儘量讓孩子多與不同的人接觸、多遇到不同的事,請他自己想辦法解決,與人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
其次,家長要時刻保持一顆接納孩子的心。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不管他遇到什麼事情,處理的怎麼樣,是否因為內向而做錯很多事情,我們都要給孩子即使適當的鼓勵,並在事情中,幫助孩子總結經驗,改善孩子的處理問題方式。
孩子的問題,我們家長一經發現就要用科學的辦法進行解決,切記對孩子進行反面教育。我們現在提倡正面教育,也就是說正向的話,引導孩子做好。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他或許是一株參天大樹、或許他是一株薔薇、又或許他是一朵牡丹。不要用統一的眼光看帶孩子,因為他們本就不同。
-
12 # 三月丫頭
不知道你們內向到什麼程度?說下我侄女,因為我看著大的,也是內向的不得了。她很小就基本不愛說話的。如果陌生一點跟她一起她還會哭的那種,從小几個月我帶她去上早教,老師跟她互動她都不會的,只會看著老師。反正老師講什麼啊做什麼動作啊她基本不會興奮不會笑就很嚴肅安靜那種,現在想想真像自閉哈。但是在家她還好,我跟她媽有空都會陪她閱讀。可能是自家人比較有安全感她比較活躍點。會和我們說話聊天。
週末她媽也常帶她出去玩的,有時朋友家,公園。然後她就一直上早教上了好幾年,裡面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可能久了吧?她才慢慢活躍了會跟老師同學玩了,慢慢還會跟老師同學溝通了。
後面上幼兒園已經很活躍了,在電梯裡還很會和陌生人聊天,看見同學父母,叔叔阿姨叫的很甜,還很會聊天。
現在已經是小學生。學習特別好,是個學霸。老師的心頭愛。學習好,樂高,跳舞都很棒。你能想象她一年級已經在看《明朝那些事》嗎?還是成人版的。問她看的懂嗎?人家竟然還看的懂。哎!想想我小時候?人比人,氣死人啊!
因為我侄女關係,我發現孩子內向的問題和玩伴有很大關係,我侄女雖然一直早教,但我發現教的基本上都是和同學之間的互動。可不就是孩子之間多玩玩嗎?
題主不如試試多帶孩子出去耍耍,多和同齡孩子多一起玩玩,同齡孩子在一起比較容易玩一塊。容易拉近距離。
-
13 # 墨兮媽媽
大人都不想自家的孩子內向。因為我們的潛意識認定外向的孩子更有能力、更討人喜歡,有更多資源的;而內向的孩子大多數會被貼上:性格缺陷,沒出息,不擅溝通,老實人,會吃虧,吃不開等標籤。總之,內向是不太好的。
但自從我最近讀完《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之後,我發現我並沒有理解我的孩子,而她生活在了很大壓力之下。書中好幾個能幫我解開迷惑的地方,希望與你分享:
一、學會辨別內向性格1. 什麼是內向?
內向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有一個人的基因構成決定。它也是一種在內心深處不喜歡待在人多,嘈雜等外界刺激過多的環境中的性格特徵。性格的整體是一個連續體,內向和外向處在這個連續體的兩端。也就是沒有絕對的外向和內向之分。只是我們在某個場合用到了這一側的東西,另一個場合用到了另一側的東西。有人偏外向一側的多些,那麼他的外向性就明顯些;有人偏內向的多些,那麼他的內向性就明顯些。
(2) 識別內向孩子與外向孩子的表現
對照下表,看看你家是外向還是內向的?
二,內向性格的優勢書中提到,內向的人擁有豐富的內心生活,內心更細膩。第二個,他懂得停下來品味生活,他會看著一朵花發呆,像林黛玉那樣,他會從一朵花當中看出世界。然後他熱愛學習,喜歡學更深入思考的東西。他有創造性思維,擅長藝術創作,情商高,精通談話,樂於自處,謙虛,健康,守法,內向的人更加不容易打破規則,更容易守法,珍惜長期的友誼。當然這些品格,我覺得外向的人應該也有。這些優勢更多的是說明,內向的孩子,同樣也可以做得很不錯。
三,在家庭中,如何幫助內向孩子成長?這裡我分享幾個我常用的方法:
(1) 肯定:先對他表示肯定,然後再去努力瞭解他看待世界的方式。(2) 創造耐寒區: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成長要素。確保與孩子有密切的關係,教導他做事時如何就著(而非逆著)自己的氣質,與他建立一種靈活的關係,使他既能感受到認可,才智也被激勵,能讓他充分發揮潛能。提供給他一個恢復精力的場所,一個家庭“加油站”,一個相對隱蔽的私人空間。(3) 和孩子談談氣質,讓他了解內向和外向都只是一種性格特質,他會明白自己的反應和需求都是正常的,會更準確地用客觀眼光看待外向理想型價值取向,而減少對自我的批判和否定。 幫助他們做自己,而不是要求他們變得外向。 順應內向孩子的情感。不要和他講道理、反駁他、為自己或他人辯解、輕視或忽視他的煩惱,而要承認他的煩惱、努力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約個時間重新討論這一話題、對造成的感情傷害和誤解表示歉意。(4) 提前跟內向孩子討論即將發生的變化和轉變,儘量減少臨時打破他們的生活規律。(6) 不要就食物的問題跟內向孩子較勁,他們通常挑食,且吃得慢,對不同的氣味非常敏感,如果在食物上有爭議,可以陪他一起讀兒童營養讀物,讓他了解為什麼某些食物很重要,但不要強迫他吃。同時,內向孩子在清晨食慾更旺盛,給他提供好吃又健康的早餐很重要(他們通常在上午最缺乏活力),而且通常內向孩子都喜歡吃零食,家長可以把健康的零食放到孩子方便獲取的地方。(7) 給內向孩子一個安適的休憩場所,充足的睡眠對他們來說很重要,是幫助他們恢復、儲存能量的重要手段。(8)以身作則,用行動教會孩子什麼是紀律。內向孩子由於其大腦運作模式,較易於發展出自律能力,他們只需要微妙的引導就可以學會什麼是紀律。每天至少與內向孩子交談15分鐘,聊天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很有效的情感聯絡工具。(9)克服情緒失控,按下暫停鍵,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給自己一點時間去思考導致內向孩子情緒爆發的原因。內向孩子一般都很隨和,他們最有可能在過度繁忙、過度刺激、疲憊或飢餓時被突然爆發的情緒征服,家長應該回想一下有沒有出現這些狀況,然後安撫孩子、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並盡力結束這種不良的狀態。(10)恰當的遊戲對大腦發育至關重要,內向孩子需要實在的精神食糧而非空洞的熱量,也就是說他們需要能讓身心豐富的遊戲,例如搭積木、玩偶扮演、創作藝術品、觀察自然等。(11)教會孩子尋求幫助,內向孩子總是會面對各種沮喪和壓力,家長首先要讓他們學會尋求幫助,同時給予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空間,好訊息是內向孩子是可以學會平息自己情緒的。(12)提醒他們去“動起來”,家長有必要提醒你的內向孩子去活動活動筋骨,這對健康有好處,而他們並不總會主動去尋找自己喜歡的運動,事實是,在他們動起來之後,是有可能找到令自己發自內心喜歡的運動的。(13)大家庭聚會上允許你的內向孩子做自己,可以由父母出面向大家解釋孩子的天性如此,並不是針對誰。父母在這樣的場合應注意不要拿你的內向孩子當玩笑或順著家族中其他人的意思要求他們表現出外向的特質來。五、走出家庭,如何幫助內向孩子成長?1. 課堂上的內向孩子無法適應教室裡吵吵鬧鬧的環境,反應慢,容易被快速教學的老師拋下,不喜歡甚至害怕當著全班發言,在小組討論中表現不佳,缺乏主動性,這些使他們容易被認為笨、跟不上、不好學、孤僻、不合群等等。這個時候可以和老師談談孩子的氣質型別,那麼他們更有可能去適應孩子的學習方式,而孩子知道家裡有人跟他站在同一陣線,必要時候會給予他支援,這對內向孩子應付在學校生活中的挑戰是一大幫助。
2,在體育運動上,內向孩子一般會喜歡個人運動,如武術、徒步、滑冰、皮划艇等,家長要記住孩子參與運動的目的是什麼。鍛鍊身體、學習人際交往和體能技巧,獲得團隊經驗遠遠重要過競賽成績。
3,如何幫助內向孩子強化社交技能:
① 事先告知——內向孩子需要時間來考慮即將發生的事,作為家長儘量把日程安排提前講給他們聽,減少他們需要臨時應付一件事的焦慮。讓他們對要發生的事事先在腦海中浮出一幅圖景將會是非常有幫助的。② 準備“蜜糖玩具”——當內向孩子進入一個陌生場合時,為他準備一些小玩具、小玩偶等物品,讓你的內向孩子可以分給其他陌生的孩子們,它們能迅速消除尷尬,讓孩子們打成一片。③ 事後分析——當孩子參與了一次重要的社交活動後,你可以在第二天和他一起做個總結,理順他的一些想法,避免他得出一些錯誤的負面結論。內心過多的自我批判會讓他灰心喪氣,妨礙他從未來的社交活動中獲得樂趣。讓他們不要總覺得是自己的錯。④ 避免太宅——過多的社交活動讓人精疲力竭,但總是宅在家裡也會讓人失去活力,你得提醒你的孩子這一點,如果他有這樣的情況出現的話。⑤ 為孩子架起溝通的橋樑——永遠不要在他準備好之前強迫他表現得友好,在他與陌生人交往時提供溝通的助力,比如事先告知對方孩子比較慢熱,需要適應一陣子才會變得友好,或者根據你對孩子興趣的瞭解,為他創造一些話題等等。⑥ 欣賞他們的社交天資——之前說過內向孩子善於傾聽和理解他人,你可以就具體發生過的事件對他進行讚揚,例如說:“你是很棒的朋友,你記得莉莉對草莓過敏。”4,內向孩子怎麼預防或面對欺凌?這個問題我想大家很少考慮到,當他們大一點的時候,很有可能更容易遭受“欺凌”。因為內向的孩子更喜歡獨自行動而不是結伴,這一點使他們容易成為“壞孩子”的目標。作為家長:
a. 你要給他做出榜樣,不要讓他在家裡目睹暴力和攻擊,也不要用言語諷刺或辱罵孩子。b. 向孩子說明,單憑自己的力量無法解決這一類問題,對“壞孩子”最有威懾力的還是大人的權威。c. 如果見到欺凌行為,尤其是你和孩子一起遇見時,你一定要上前阻止。d. 做好防備看完以上,你還用糾結自己內向的孩子怎麼辦嗎?所有關於內向的問題,我覺得這本書講完了。同時在這個問題下,我也儘可能的回答全面。內向和外向孩子哪一種更好?並沒有強弱之分,只是氣質的不同。面對內向孩子,最好的方法鼓勵每一個孩子做自己,瞭解自己的氣質,順應自己內在潛質,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最大。
-
14 # 炫彩樂園
孩子內向是有原因的:一是沒自信。 二是跟人長期缺乏交流,逐漸變得怕生,還有就是在人前出過醜,一直沒辦法放得下,害怕再犯錯。
改變孩子內向的方法
1.應該多讓孩子參加一些戶外活動,跟同齡人出遊,在遊玩的時候最容易放鬆心情。你可以帶著孩子和他的堂兄妹,或者表兄妹什麼的出去玩,組織登山或者別的什麼。儘量找比他弱小,在遊玩時還需要他照料的孩子。這樣孩子會漸漸找回自信,變得開朗起來。
2.要與他進行共情,多讚揚表揚她,認同她,讓她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且要多去溝通,多去寬慰孩子。
3.當內向的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多去給予內心的挖掘,包括不要斥責或者是帶領其進行有效的遊戲,溝通活動等等來提高他對於事物的認知。
只要解開心結,讓他打從心底覺得跟人交流不是什麼可怕的事,問題就能解決。曾經有很多內向的小孩,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變得自信沉穩,大方熱情。
所以說,如果說對於內向的孩子,讓他嘗試去向外部世界進行探索而不是進行自責等情況,這是非常重要的。
-
15 # 牛牛和媽媽
很多家長也有這樣的煩惱,覺得孩子內向不好。總是希望透過一些辦法,讓他們變得更善於社交、更開朗活潑、更討人喜歡。有些家長還會認為內向是種性格缺陷,容易被冷落被排擠,在社會交際上容易吃虧。
其實,內外向就像男女性別一樣,並沒有優劣之分,內向是性格,不是缺陷,兩種性格無優劣之分,區別在於獲取能量的方向不同。
外向的人是透過社交來汲取能量,他們熱情、健談、愛交友他們把自己投身於熱鬧的群體中“充電”。而內向的人剛好相反,他們是內傾型。社交不僅不能讓他們充電,還會消耗他們的能量。所以,他們會本能地迴避無意義的社交,不喜歡人多熱鬧的場合。
內外向只是人一種心理狀態,沒有優劣之分,內向者更不是異類。有資料顯示,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者其實是性格內向的人。
正因為內向,他們本能地對內心世界更感興趣,喜愛獨處,喜愛思考,擁有安靜的力量。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專注,一以貫之的執行力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
如果你家孩子性格內向,不用緊張和擔憂,因為內向同樣也是上天的禮物,內向的人也可以取得矚目的成就,美國有一項歷時30多年,針對社會精英的研究內向型性格的精英人才是外向型性格的3倍。
智商越高的人,內向型的傾向就越強烈。而且,內向者在創作、藝術、科研等領域有著外向者不具有的天賦。內向是打孃胎出來的天然的性格,本就沒有對錯之分,“糾正”對於他們來說並不公平。而強迫孩子進行“社交鍛鍊”,只會讓他們產生反感和恐懼,甚至會留下心理陰影。
孩子內向的話,我們家長首要做的就是接納,並且幫助孩子找尋自我認同感。讓孩子瞭解到內外向只是一種性格特質,不分優劣,減少他的自我否定。要放心大膽地給他們更多“獨處”的空間,讓他能以安靜的方式與自己相處,與這個世界相處。
當他有足夠的時間去認識自己,觀察社會,蓄勢待發,就會成長為最好的自己。說到底,尊重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才是幫助孩子發展的最好方法。內向的孩子並不是與世界格格不入,而是在以安靜的方式改變世界。
我們要允許孩子不一樣,給他們“內向”的自由。就像村上春樹所說的一句話:“不是所有魚,都會生活在同片海里。”
-
16 # 小樊子育兒站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孩子不算內向,只是有些害羞,家長引導得好是可以改善的。
我家崽也是5歲,還是男孩,也是在家人面前很活躍,在外人面前會躲著。
孩子出現這個原因可能平時在家誰對孩子比較嚴厲,導致孩子不自信,讓孩子害怕展現自己。
我家崽是奶奶帶到3歲,奶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過多幹涉孩子,孩子明明自己玩得好好的,奶奶總會在旁邊指手畫腳。
由於奶奶是語文老師,孩子背古詩什麼的更甚,搞得我崽有一段時間很不愛背誦,且害羞症狀由此開始。
3歲後我接到自己身邊帶,發現寶寶害羞症狀後,我也很頭疼,但又不能強行讓小孩改變,我的做法如下:
1.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我家寶寶好動,我就給寶寶報了足球⚽️,寶寶足球踢得很好,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我也會給予孩子肯定,孩子有自信了,就願意展現自己以及與陌生人接觸了。
2.給孩子調整期。
我先讓孩子在熟悉的圈子願意表現自己(玩得好的幾個好朋友),然後在培訓機構裡變得愛展現自己,再到幼兒園班級,最後在大氛圍裡變得不再畏畏縮縮。
期間涉及到跟別人打招呼,孩子願意打就打,不願意我也不勉強,我會跟孩子說“你這次已經比上次有進步,相信下次會做得更好。”這樣給孩子暗示。
-
17 # 劉氿帥
我覺得孩子內向不愛說話,首先就是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給孩子營造一個歡快的氣氛,多和孩子去旅遊,看看孩子喜歡什麼,報一些孩子喜歡的培訓班,讓孩子感覺到自信!
-
18 # 星辰朗文
如果自己的孩子比較靦腆,家長總會覺得別人的孩子都是那麼活潑。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一點,可是性格有時也不一定遺傳,健談的家長,其孩子也不一定健談。太強勢的家長,其孩子反而很怯懦。對孩子寵溺的,往往孩子會很上臉。家庭也會的影響孩子的性格,孩子比較內向,家長有時得反省一下自己,自己做一些改變,引導孩子。
孩子比較內向,先讓孩子邁出第一步,讓孩子跟親戚朋友說“叔叔好!阿姨好!”
朋友親戚相聚時,讓孩子跟叔叔阿姨打招呼,孩子猶豫猶豫時、想說又不知如何說時,你不要批評他“要你說個阿姨好,說吧!你怎麼不說啊……”孩子本來就有點退縮,你再一說他,他就更不再作聲了。下次再看見人,他就不敢或是不想再說了。
好多時候都是一開始沒有邁出那一步,再說就更難了。這時候家長,你要包容一下你的孩子,你要多鼓勵他,打招呼時他如果說不出來,就讓他揮揮手或是拿著他的手揮揮,“揮揮手,也是打招呼了,你今天就做的很棒了,下次你再說阿姨好就更好了。”這樣一鼓勵,孩子很快就能說出口了。
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你不斷的鼓勵他,他就會有成就感,就越自信。如果你一味的訓斥他,讓他去這樣做那樣做,他的自信心就會熄滅,感覺不到樂趣,感到的是緊張害怕,這樣他就不想再去成長了。
多鼓勵一下你的孩子,他的表現會超出你的想象!
-
19 # 孕寶媽媽
如果孩子有內向的情況,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到同學或者朋友家玩耍,讓他慢慢適應與陌生人交流,鼓勵孩子多在學校裡交朋友,可以讓她帶朋友到家裡來玩,還要經常帶孩子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也可以參加一些親子的活動,發掘孩子活潑的天性。
網上有很多親子類的論壇網站,上面不僅有很多育兒知識的介紹,也有很多會組織親子戶外活動,可以多參加這類活動,與孩子增加親密度,讓她在玩耍中獲得外向的性格。平時有時間也可以多和孩子一起玩耍,比如到海邊玩沙子或者一起做飛機模型等,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去做拓展訓練。
-
20 # 芒果的vip粉
moddmllo@?l9lomkx?lkdomollllmkomodukgodxdxkxddlooxooldoddm
回覆列表
曾分享過一篇《為什麼總是見人就笑的寶寶會突然害怕陌生人?》,介紹了兒童的陌生人焦慮和分享焦慮的情況,現摘要如下:
陌生人焦慮是嬰兒在遇見不熟悉的人時,所表現出來的小心與謹慎,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1歲末左右。
研究發現,有些嬰兒由於有過常與陌生人大量接觸的經歷,他們焦慮的情況可能會較少出現。嬰兒在面對女性陌生人時,傾向於表現較少焦慮。相對於陌生的成人,在面對陌生的兒童時,嬰兒也會表現較少焦慮。
在大約第7個月或第8個月時,嬰兒還會表現出分離焦慮,約在14個月達到頂峰,然後逐漸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