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非凡媽媽的育兒經
-
2 # 晨妞生活日記
對於磨蹭的孩子,確實讓家長很頭疼,作為家長,要理性看待並加以正確引導。
首先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日常生活中,要給孩子做好表率。做任何事情要乾淨利索,不要拖拉。家長做事的一些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
其次,如果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作為家長,要耐心引導。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磨蹭,整天嘮嘮叨叨,時間長了,孩子聽煩了,還一點效果也沒有,甚至孩子會有逆反心理。所以,我們家長也要智取。比如,年齡小一點的孩子,多以鼓勵為主,在家長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可以多表揚一下孩子,孩子積極性提高了,做事效率就提高了,時間長了,習慣就行。
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和家長一起制定一張日計劃,家長陪同孩子一起,互相監督執行,這樣,孩子好勝心強,執行起來更踴躍。一天的完成了,再指定三天的,一週的,慢慢加時間,時間長了,習慣成自然了。
以上,我們家長要積極引導,對孩子保持耐心,相信孩子會做的更好。
-
3 # 圓圓愛搞笑啦
我認為對待孩子磨蹭,我們需要有耐心的去引導。
我們先了解一下,孩子什麼是磨蹭?成年人有時間觀念,但是在小孩子的心裡,並不太有時間觀念,對時間概念也不瞭解,做事情的時候也會慢慢地,而且很容易被另一件事所吸引,轉移注意力。再大點的孩子,慢慢地就會養成磨蹭的習慣,非得等到最後一刻才能開始動手,就像有的孩子只會在週日的晚上才會把老師留到作業寫完。磨蹭最怕的就是養成習慣,在孩子沒有養成習慣之前,孩子的磨蹭都是有原因的,我們要了解一下,孩子磨蹭的具體原因是什麼,然後一一應對,避免養成磨蹭的習慣。1、小孩子練習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己練習穿衣服,自己練習吃飯,那麼他們肯定需要很多的時間去反覆練習。
應對策略:這時候應該好好的讓孩子練習,畢竟剛開始肯定會很慢,而且有時候做不好,有時還會弄的一團糟。但是孩子剛開始就是一個慢慢練習,反覆試錯的過程,我們要有耐心,去指導他,去教他該怎麼做。
2、大點孩子有時會有情緒,不願意配合,故意磨蹭,不想配合家長。比如有時候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還不太想睡覺,但是媽媽認為應該到睡覺的時間了,就讓孩子把玩具收拾起來,孩子肯定會特別不情願地慢慢的收拾自己的玩具,隨收拾隨玩,很磨蹭。
應對策略:這時就需要跟孩子溝通,與孩子交流,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幫他解決他遇到的問題,或者轉移注意力等,緩解他的不良情緒。
3、有的孩子會認為父母總是專注於別的事情,想引起父母的關注,他就會慢慢做事,等著父母去觀察他,怎麼還沒做完?引起父母注意。
應對策略: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先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太專注工作,或者太專注手機,而忽略了孩子,導致孩子這種心理。
4、孩子對做的事情沒有動力,沒有興趣,不喜歡做這件事,比如有的孩子就不喜歡打掃衛生,所以有時候讓他打掃衛生,他會很磨蹭。
應對策略:如果這件事是確實需要做的,像打掃衛生等,那麼我們需要去引導,好好的和他溝通,告訴他房間打掃衛生後會很乾淨,讓人看著心情舒暢等等。儘量培養孩子興趣,引導孩子發現興趣,或者給予相應的獎勵等等,激起孩子的動力。
5、極其個別的有的就是由智力或者體力造成的障礙等。
應對策略:這種情況就直接去醫院檢查,看看醫生,及時治療。
如果之前這些情況,我們沒有及時去關注,沒有積極應對,那麼孩子就會養成磨蹭的習慣,養成磨蹭的習慣原因當然也不至這些,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1、沒有時間觀念;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還是比較抽象的,沒有具體的理解。有時候會覺得反正最後都有爸爸媽媽幫我做完,不用管時間。
2、做事雜亂,沒有條理,不能專注;很容易分心,不能一直專注做下去。
3、遺傳因素;有些人就天生就是慢性子,就不要強求了。
4、自控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差,這有時不止孩子,成年人也會自控力差。
改變孩子磨蹭的習慣,需要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慢慢的去引導。下面介紹一些改變磨蹭習慣的方法。
1、幫助孩子養成良好時間觀念;
小時候可以教孩子認識早上、中午、下午等,大點孩子認識表,明白幾點。讓孩子明白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要珍惜時間,管理時間。
2、做好計劃;
平時要做每件事之前都要做好計劃,要有條理清晰、時間清晰。與孩子一起制定計劃,讓孩子參與進來。培養孩子按計劃實施,培養孩子條理性,克服專注力不集中的的毛病。把孩子每天的起床時間、洗臉時間、吃飯時間等全都計劃好,讓孩子按計劃進行。培養孩子分辨輕重緩急的能力;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是首先要做完的,做完之後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開始時父母先與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在什麼時間內需要完成的事情都有哪些,然後再一一根據事情急緩程度,判定先做哪件事需要多少時間,後做哪件事需要多少時間等,讓孩子自己有意識去分析事情,同時也培養孩子的分析能力、邏輯能力。讓孩子養成利用利用零散時間,比如上學的路上可以背單詞等,就像魯迅說的:“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擠總會有的。”可以適當的進行獎勵,比如孩子按時完成任務,可以帶他去一趟遊樂場等。勞逸結合;不可過於擠壓孩子玩樂的時間,畢竟是孩子玩心重是肯定的,所要勞逸結合,不可計劃滿滿的,沒有玩耍的時間,孩子會覺得壓力很大,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總之,孩子的的磨蹭問題最好是提前發現,觀察原因,對症下藥。慢慢養成習慣後,就需要增加孩子時間觀念,制定計劃慢慢引導,慢慢改正。
-
4 # 老翁翁
孩子的“磨蹭”,
可真的是讓人頭疼的一件事情 !
有時“磨蹭”的孩子不只像慢動作,
還像發條上了鏽,
亦或者像是與我們完全不在一個時空的感覺。
生活、學習等等完全對不上拍……耽誤 孩兒自己的事兒,也耽誤咱父母大人的事兒,看著這個讓人著急呀……想想就頭疼哈!
悄悄問一問盡心的“不完美媽媽”,
你說的“磨蹭的孩子”多大呢?
TA會在做什麼事兒、什麼時間、什麼地方、和誰在一起、為了什麼而磨蹭呢?
孩子“磨蹭”行為背後的意圖是什麼呢?
他希望透過“磨蹭”獲得什麼嗎?
若用其他更多的詞語來替代“磨蹭”那麼從孩子自己,從媽媽,從爸爸,從老師,從同伴……等等不同的角度“磨蹭”又會轉換為怎樣的詞語呢?
爸爸、媽媽、老師是怎麼定義這位“磨蹭”的小孩兒呢?
孩子自己又會透過被稱作“磨蹭”的孩子,怎麼看待自己呢?
……
或許透過剛剛這幾個問題,
您已經猜到了,我和您一起來了一次“磨蹭”行為的簡單的冰山旅行。
是的,如大家所知道的,不同人格特質,不同年齡,不同心理狀態,面對不同事件,不同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域,“孩子”可能會有不同的“磨蹭”或其他的行為。
我們用大家熟知的薩提爾模式冰山理論來說,人的行為只佔了整個冰山的10%,其餘的90%都是行為背後的原因,都是我們看不到的。例如,應對姿態、感受、情感、信念、觀點、想法、期待、渴望、本我需要,我是怎樣的人……等等。
所以當看到孩子有某一個我們定義的行為,建議還是先了解他行為背後的動機與意義。這樣才有可能對症下藥,您說是不~
【個人小小的建議】
1、先了解孩子的五個"w"
面對“磨蹭的孩子”我們先了解清楚他的When(什麼時間),what(什麼事情、做了什麼),who(和誰在一起),where(在哪裡),why(為什麼)……
2、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心理發育特點……
3、再去研究一個H
根據以上的五個“W”,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意圖,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我們再決定how(怎麼去應對)。
【如何讓孩子聽話的“五隻手指的規則 ”】
這套規則 不是萬能的,是基於對孩子的瞭解,靈活使用的。
還有記得首先要從冷靜情緒開始做起哈。
1、大拇指:接觸-首先要讓孩子聽你說話。
例:與孩子視線平齊說話:“親愛的***,媽媽有話跟你說。”
2、食指:要求-清楚告知你想要孩子做的事情 。
例:我們還有10分鐘的時間,就勿必要出門了,我們十分鐘後門廳見。
要求要明確,說得太曖昧不明的話,例如一會兒我們就走了。孩子可能會有煩躁、反抗或者根本搞不清楚狀況。
3、中指:說明理由-讓孩子理解 要求的理由與好處
例:我們如果 可以在十分鐘後準時出發,你和我們都會開啟愉快這旅呀/你這麼做真是幫了我大忙了。你覺得呢?/可以讓你決定今天晚餐我們要吃什麼哈。
4、無名指:鼓勵-強化孩子好的行為
例:儘管這次時間稍稍遲了一分鐘,只要繼續努力一定能做得好!/成功了!看來你真的可以。
5、小指:約定-約法三章並決定提醒遵守約定的方式
可以大人提案,也可以孩子提出具體方法。確認決定的具體事項,並儀式化(拉勾)的約定。
當你感覺自己有情緒,很難去好好想如何 與孩子進行五隻手指的約定時,可以先做深呼吸,默數十秒。慢慢回想,然後與孩子開啟一個沉穩不焦躁的對話與約定。
當然,有效的時間管理訓練、好的獎賞機制、讓孩子形成好的行為習慣,並具有好的內在驅動內去做事情 都會幫助到孩子。
沒有一個方法是萬能的,最好的方法還是愛孩子、懂孩子的你和TA一起制定和堅持 的方法。
我也是在成長中的不完美媽媽,讓我們一起加油!
-
5 # 早教媽媽育兒優選
這是一個困擾大部分爸爸媽媽的問題,那你有想過,孩子磨蹭,原因在哪麼?
孩子沒時間觀念、愛磨蹭,是有原因的。
1、時間對孩子來說非常抽象,沒有真正的具體的認識,孩子很難能體會到時間的重要性。 2、孩子日常學習、作息時間隨意、混亂,做事沒有章法、缺乏條理,養成了不良習慣。
3、家長過度包辦替代,所有事情都幫孩子安排好,孩子沒有自主權,久而久之會變得機械麻木。
4、父母催太多,擾亂孩子節奏。有些父母老喜歡催促,孩子一件事沒辦完,催著幹下一件事,完全擾亂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做事的節奏。
知道這些原因,那麼我們需要怎麼辦呢?
1、給孩子積極的、有目的指令 例如:每一個指令記得給孩子預知。例如:當孩子正在玩玩具的時候,你告訴他,快點,我們要洗漱了,他肯定不情願。一,他的心還在玩玩具上。二,自然忽略你的指令。 正確的做法:寶貝,你很棒,玩的真好,五分鐘之後我們就去洗漱好不好(如果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你可以定個小鬧鐘,然後告訴他,小鬧鐘響的時候我們就去洗漱。)
2、增加競技性 競技性,讓孩子更積極主動。 可以釋出指令前做好鋪墊。我在刷牙的時候經常會和我兒子Daniel說,媽媽要刷牙嘍,你要不要幫我擠牙膏啊?你不擠我就自己擠了,他會立刻跑到洗手間,幫我把牙膏擠好,接下來,不用說,我們順利的開始刷牙了。
3、幫孩子建立時間感 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寶貝感受下因為磨蹭而帶來的後果,例如:錯過了車,因為磨蹭不能去動物園,因為磨蹭沒有買到他想吃的東西。真正體驗了,這樣做的後果,他才會想著去控制自己的行為。
4、養成提前準備的習慣 這一點需要家長幫助寶貝培養。例如:每一次睡前把明天要穿的衣服從衣櫃裡選出。每次旅遊前讓孩子自己收拾她要帶的東西。習慣是需要長期養成的。
5、及時鼓勵,少指責 有Sunny雨露滋潤的花朵才會盛開。同樣,生活在誇獎和鼓勵下的寶貝也會進步!多鼓勵,讓孩子看得見,因為他的改變而帶來的幸福感。
時間觀念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擁有良好的時間觀念的人會給別人留下更好的印象。所以,孩子時間觀念建立的越早、越好,父母在放手時也就會更放心。
-
6 # 活的要有個樣1
首先一看到孩子磨蹭的時候我們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說出過激的言語和做出過激的行為。
要改變孩子的磨蹭,父母首先應正視自己的行為方式。如果你是容易激惹、看不慣孩子動作慢、難以自控情緒等,那麼,在要求孩子之前,先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態度,避免給予孩子不信任和不耐煩。
其次,要學會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這意味著父母的行為模式應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長的規律。孩子出現磨蹭的這個表現,我們要思考他們為什麼要這樣,也就是磨蹭產生的原因。是因為貪玩不想去刷牙,還是孩子正在專注的做一件事情,家長突然讓他做其他的事情。如果是貪玩,貪玩也是一個訊號,預示著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活動和玩伴或者是需要家長更多的陪伴。不能看到孩子拖拉就一味的加以指責,孩子也需要精力的釋放和壓力的宣洩。還有可能是因為生活不太充實,提不起精神,我們小的時候有很多兄弟姐妹,玩伴很多,也可以無憂無慮的在一起玩耍,現在的孩子被過多的興趣班填充,為了安全起見也不可能像我們小時候那樣肆無忌憚的玩。有時候我們嘮叨、說教、責備的態度,容易讓孩子的關注點從事情的本身轉移到我們的態度中,孩子容易產生對抗的情緒。
為了解決磨蹭拖拉的問題,我們家長可以運用一些方法。
第一,可以提前準備好計劃,對於一些必須在特定時間段做完的事情,可以提早做好相應的準備。比如早上孩子動作慢,容易上學遲到,就引導孩子早起一段時間,提前預留出時間。另外,提前一天裝好書包,準備好要穿的衣服或者上課需要用到的東西,養成一個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
第二,接納孩子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感受。“雖然玩了很長時間,但是還是沒玩夠,你希望多玩一會兒。”
第三,一位媽媽分享了面對孩子“懶床”的方式,“我會從臉開始親,一邊親一邊說‘現在臉醒了,現在手也醒了,現在頭也醒了’......”
第四,用圖片的方式,以刷牙為例,拿著一張畫著牙齒的圖片,旁邊畫一群細菌,和孩子說要趁細菌還沒有佔領牙齒之前要把細菌趕跑。
孩子生氣也可以用尊重的方式表達出來,不去傷害孩子的情感。就是表達感受,說出“我很生氣,我希望你現在就去刷牙,我也好有足夠的時間給你講故事”。認真的向孩子說出期望,當孩子專注於某件事情而我們又不得不催促孩子抓緊時間時,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用手摟著他的肩膀或任何身體的接觸,確保孩子聽到我們對他說的話。
任何教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家長的細心引導和陪伴,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一定要控制好情緒從根本入手解決問題。
-
7 # 二胎家庭VLOG
對磨蹭的孩子我該怎麼辦?
作為一個二胎家庭的爸爸,我來說3點:
第1點:首先要做的是爸爸媽媽日常生活種不能有磨蹭的習慣;
因為爸爸媽媽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還是孩子從小學習和模仿的物件。
第2:如果孩子只是偶爾的磨蹭,那麼不用著急的;
如果孩子只是偶爾磨蹭,那是因為孩子的某個慾望和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故而透過磨蹭的情緒來和行為來抗議和迴應自己遭受到的拒絕。
第3:如果還是是長期、一直的磨蹭,那麼就要重視起來,引導和促進他改變;
因為一旦磨蹭成為習慣會影響到他的學習,甚至影響到他成年後的工作和生活,
那怎麼引導呢?可以多帶孩子去登山涉水或一些帶有競賽性的遊戲,登山涉水可以培養人的征服感,競賽性的遊戲會激發孩子爭強的心,這樣有利於讓孩子改掉磨蹭習慣。
-
8 # 洛克的我
針對磨蹭,我們一定是要分清楚情況的。不能斷章起義的認為磨蹭就是不好。就例如,孩子在畫畫的時候,他“磨蹭”,但最後他卻能讓我們收穫驚喜。這種磨蹭難道不好?所以,作為成年人一定要視情況而言,當然!不是所有的磨蹭我們都視它為好處,磨蹭確實也是一個不小的毛病。那我們怎麼幫助孩子分清楚什麼時候我們不磨蹭。
1、觀察
觀察是最不花錢的,只需要花費一些精力。孩子是很難記住與分析什麼情況下磨蹭好,什麼情況下磨蹭不好。不好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壞處。那麼,我們就要幫助他記憶與回憶。用影片幫助孩子記錄,用記錄的影片幫他梳理,你看看,這種時候,你的小拖拉給你帶來了什麼什麼的壞處……你在完成作業的時候,小拖拉變成了細心給你帶來了什麼……。用直觀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分析。
2、計劃
接下來,我們需要製作計劃。製作計劃的角色,記住!是雙方,孩子是主角。我們來嘗試一下,做屬於你自己的計劃,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你計劃你需要花多長時間?(如果孩子一開始沒有什麼概念,我們可以用專門的一天來邊做邊記錄。例如:今日的遊戲時間,你玩了20分鐘)在時間的記錄上面,建議比較小的孩子用沙漏。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電子鐘錶。
3、內化驅動力的最終達成
計劃落實,我們就要記錄成長。記錄成長是雙方都要做的,不光是孩子,家長更重要!孩子利用積分換取禮物,家長用筆記錄孩子的變化成長。是外部獎勵機制轉化為內部驅動力的關鍵,外在的禮物遠遠是比不上習慣的最終養成的。家長記錄孩子的點滴,會讓孩子感受到,他的時刻變化被受關注。內心裡的肯定才是真正堅持的理由!
-
9 # 數學老師文老師
幫助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時間觀念。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簡單的時間表。只需要寫上生活作息的時間,如幾點起床、洗漱、講睡前故事,幾點睡等,不認字的孩子可以用卡通圖畫來表示。
馬來西亞的專家認為:“時間”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很難透過解釋說明的方式,讓孩子瞭解到它的意義。因此,家長應該透過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從自身做起,將時間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讓吃飯、睡覺,都變成培養時間觀念的一個環節。
2、提前計劃預留時間
對於一些必須在特定時間段做完的事情,可以提前讓孩子做好相應的準備。比如早上孩子動作慢,容易上學遲到,就引導孩子早起一段時間,提前預留出時間。另外,提前一天裝好書包,準備好要穿的衣服或要帶的東西也是一個良好的時間管理的習慣。
3、避免嘮叨,說教和責備,用簡單的語言提示資訊
對於孩子做事磨蹭,家長採用發脾氣的辦法是於事無補的,比如有的時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較慢,這時如果家長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會越發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變得更慢了。
另外,面對家長髮脾氣、責備和打罵,孩子的心理感覺一定不好,有時他們就有可能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或者乾脆故意拖延時間來表示對家長的反抗。所以,生氣也可以用尊重的方式表達出來,不去傷害孩子的情感。即表達感受,說出期望。
4、多一些正面鼓勵,引導和獎賞
如果父母能經常對孩子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你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了”, “你看你做得多快”,“做得真棒,加油啊”,“真好,現在用不著老提醒你了”,這些真誠的鼓勵是能夠打動孩子的,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
當孩子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時,父母還可以適當地給予一些物質獎勵,比如帶孩子外出遊玩,給孩子買他想要的玩具等等。或者,把孩子節約出來的時間交給孩子,在孩子較快完成了任務之後,讓他們用省下來的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此外,多和孩子聊聊快速做好一件事的好處。如告訴孩子,如果你早起的話,我們可以一起去小花園裡聽聽小鳥的叫聲,看看螞蟻搬家。而非,如果你起得很晚或起來磨蹭的話……有的時候需要我們換個角度來表達期望,和孩子多探討正向的因素。
5、拒絕包辦代勞
孩子磨蹭會打亂我們大人的時間規劃,於是,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早晨起床後磨磨蹭蹭的,由於害怕孩子上學遲到而急得不得了,可是孩子卻在一旁依然慢條斯理的,便會忍不住自己動手,替孩子收拾書包或者穿衣服。
但長此以往,孩子不僅不會改掉拖拉的壞習慣,還會在心裡明白,自己動作磨蹭一點沒關係,到時候媽媽會來幫我的,反正上學是遲到不了的。所以,要想讓孩子不再磨蹭,父母就必須剔除對他的多餘的關愛,讓孩子遠離對父母的依賴,更不能因為看孩子幹得慢,就包辦代替。
6、教會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些孩子磨蹭拖拉並非是因為自己不想快速完成一件事情,而是缺乏快速完成某件事情的實踐技能。此時,爸爸媽媽就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看看他們是被哪個“小環節”給攔下了,並教會他們高效做好這個事情的小技巧和基本的技能。
比如早上孩子上學時間緊,怕孩子拖拉遲到。爸爸媽媽就可以教會孩子——第二天上學所要做的準備工作,有一部分是可以在晚上睡覺前就可以完成的。但是為了不影響晚上睡覺的時間,孩子洗臉刷牙的同時便可以開始在腦子裡來思考第二天上學要帶的東西,以此來教會孩子透過一些小技能提高效率。
7、試著提高孩子做某件事情的興趣
好多孩子有拖拉的壞習慣,但是並非對待任何事情都是一個態度。遇到他們喜歡的事情,家長們自然看不到磨蹭的情況發生。一旦遇到他們不感興趣的事情,他們態度自然會鬆懈下來,敷衍現象也時有發生。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爸爸媽媽們多費心製作出個“比賽”小遊戲,跟孩子一起比速度,比效率,激發孩子的興趣,並在過程中多鼓勵,給予適當的讚美。孩子也會慢慢好起來的哦。
-
10 #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磨蹭的孩子怎麼辦
1、切忌嘮嘮叨叨。
我們應該牢牢記住一點,對孩子的教育不要總是嘮嘮叨叨,否則,孩子可能已經麻木了,不會認真對待。
2、平時多加督促。
我們對孩子的磨蹭的性格應該多加督促,也就是說,一旦我們的管理加大力度,還是應該有效果的。
3、自己安排計劃。
我們應該讓孩子學會自己安排學習計劃,以及日常的時間安排,不要總是為孩子安排好,否則效果不好。
4、培養時間觀念。
我們應該讓孩子有時間觀念,給他買個鬧鐘,平時看時間,早上叫起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加強日常管理。
我們對孩子應該嚴格管理,不要放鬆,更不要讓孩子養成了不良習慣也不去糾正,一定要積極管理。
-
11 # 羊媽帶牛娃
孩子不愛學習首先是從磨蹭現象暴露出來的。磨蹭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其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可能因為孩子追求完美,想寫好每一個字、做對每一道題,也有可能因為他不會又不敢問。因為曾經的經驗(家長給孩子講題態度粗暴,不是指指點點就是罵罵咧咧)讓孩子懼怕父母的呵斥,還有可能是孩子本身生理上存在某些障礙等等。因此,家長首先要學會觀察自己的孩子,正視問題所在,對症下藥及時解決問題,幫孩子一起遠離磨蹭。
造成磨蹭原因之一:教養方式不對,也就是親子溝通不暢造成的。比如寫作業磨蹭可能是孩子學習方法出現了問題。家長不知道緣由以為孩子在消磨時間,孩子害怕家長責罵又不敢說,造成孩子心理恐懼,陷入寫作業惶恐不安。
原因之三:額外增加負擔。對好多孩子來說,磨蹭只是為了逃避父母強加給自己更多的負擔。(校內作業外的額外“小灶”)殊不知拔苗助長只會過早扼殺孩子學習興趣。
原因之四:興趣低落。孩子磨蹭因為對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自然沒有動力付出努力
原因之五:生理調節障礙。可能有的孩子患有低血壓(比如上午沒精神,早操感到噁心,眼前發黑)家長要在飲食上做好調理,而不是總在責備孩子慢吞吞。
原因之六:無比照物件激勵。沒有參照物,人往往會容易失去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更何況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孩子。
您找到自己家孩子磨蹭背後的原因了嗎?
到底該怎樣解決孩子磨蹭問題呢?關於改變孩子做作業磨蹭以下有幾個方法可以借鑑:
1.定時不定量。根據孩子作業量規定多長時間必須完成,(有個朋友,孩子大班時就開始計時20分鐘必須完成當天作業),對高年級學生要求按考試的方式完成作業。
2.定量不定時。現有作業量,不管用時多久必須保質保量完成。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可以用物質獎勵法(堅持一週完成的好可以獎勵平時喜歡的東西或外出遊玩一次等)代幣法(每次達標獎勵一種代幣、積累後可兌換物品或其他獎勵行為)。
3.提倡專時專用。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分配學習時間,每個學習任務都要明確目標,限定時間保質保量完成,讓孩子用最少的時間高效完成學習任務,有更多的時間玩耍,當孩子嚐到甜頭就容易養成了習慣。
4.培養時間觀念。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多安排一些計時性的活動。(一個朋友在孩子上幼兒園就買了個魔方樣子的玩具沙漏,把它不同的面倒置過來,計時的時間就不一樣,洗臉、刷牙、看電視、做作業,都用那個沙漏給自己計時,以監督自己在特定的時間裡專心把一件事做好。)還可以陪孩子一起進行計時閱讀,計時答題、計時勞動等活動,來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
12 # 浩爸育兒
基本上每家都有一個磨蹭的孩子或者以前總是愛拖延的孩子,提起孩子的磨蹭是非常讓家長頭疼的。
以前看到一個電視採訪,最讓媽媽頭疼的有三個磨蹭行為:
催起床。第一遍是不可能叫醒的,第二遍也許會理你,第三第四遍才會磨磨蹭蹭的起來穿衣服。催寫做作業。有一部分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的,一會這個,一會那個。何況家長已經飽受輔導作業的煎熬,還要催促孩子寫作業,平時再溫柔的媽媽,這會八成都變成“母老虎”了。催睡覺。熊孩子到點不睡覺,不是玩這個就是搗鼓那個,催睡覺,父母還沒急,孩子先急了。誰也不想整天催促孩子,大人也煩,小孩也煩,搞不好會影響親子關係,其實對磨蹭的孩子不是辦法,我用我的經驗來說下
一、孩子磨蹭是跟家長學的
孩子在磨蹭拖延的時候,是不是父母當著孩子的面也有拖延的情況呢?比如媽媽叫爸爸幹家務的時候,爸爸總說,“等一會”;父母接電話的時候,總是說,“不急,這事改天再說”。作為父母,孩子有拖延的習慣的時候,首先要想到是不是自己平時的“言傳身教”,遇事就說“等一會”,孩子可都學會了。所以,家長要約束自己平時的行為,做好不拖延的榜樣。
二、讓孩子有時間的概念
我這裡推薦去買一個沙漏⌛給小孩子,大點的孩子直接教看鐘表,在我們家每個房間都有可以可以看時間,客廳是鐘錶,臥室是電子錶。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從小就有一個看時間的習慣,讓孩子瞭解時間。要讓孩子知道一段時間的長短,有意的去讓孩子認知時間,比如“當沙子漏完之前,必須把東西收好”。有時間概念的孩子才能做到不拖延。或者給孩子完全自主的5分鐘時候,讓他感覺下5分鐘是多久。
每次出門前,提前告知孩子還有30分鐘出門,你可以收拾下你要拿的東西。再過15分鐘再次提醒,最後5分鐘再次提醒,慢慢幫助孩子建立時間的概念。
三、鼓勵比催促更好
催促中已經帶有明顯的批評了,而發火、打罵更是於事無補的。長期的鼓勵帶來的效果遠比長期的催促帶來的效果好。我們可以試試這樣,“寶貝,你比之前快多了,這樣我們路上就不會很急,你進步很大”,“這次不錯,我沒有提醒你時間,你也很快完成了,告訴我你怎麼做到的”。孩子都是純真的,他會為了再聽到父母的鼓勵,下次會做的更好,久而久之,習慣就養成了。
四、磨蹭的後果讓孩子承擔
我在其他問答也反覆提到過這個做法,讓孩子承擔自己選擇後的後果。如果孩子磨蹭導致上學遲到,父母並不需要再額外指責,因為學校老師一般都會批評一下,父母只需要稍微鼓勵一下讓他做好就可以了。比如,“我聽說你今天上學遲到了,捱了老師批評,媽媽很同情你,我知道你也不想這樣,不如以後早點睡,早點起吧。”
把拖延造成的後果,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孩子會越發主動越發展現自己的獨立性,也就越來越不會拖延了。
總結一下,讓磨蹭的孩子不再拖延,需要慢慢積極引導,責罵並不會讓孩子養成習慣,父母應該積極示範、鼓勵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
13 # 孕期育兒小貼士
相信大部分孩子都會有拖延、磨蹭的毛病,如果你去詢問家長們在他們的眼裡孩子有哪些毛病?那拖延、磨蹭一定會排在前三。
很多家長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自己急的不行,可孩子還在慢慢悠悠的磨蹭,慢吞吞的動作和行為更是讓大部分家長怒氣直衝腦門。面對愛磨蹭的孩子們,家長們想必也是絞盡腦汁的想要把孩子身上的這個壞毛病改掉吧?
對於怎麼糾正孩子愛磨蹭、拖延的行為,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磨蹭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有很多孩子磨蹭的點在於:我喜歡的事情動作很快,不喜歡的事情就慢吞吞的。換句話說就是:我不磨蹭,只是我對這件事情不感興趣而已。
這大概是很多小孩子的通病了,比如說有的小孩子非常討厭刷牙,但是又因為爸爸媽媽的逼迫不能不聽,所以只能用自己的消極來抵抗,一邊慢吞吞的刷牙,一邊渾身上下散發著消極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這個時候家長要細心教導,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刷牙,還可以在寶寶刷完牙後誇張一些的表揚孩子,比如說:“哇,今天寶寶刷牙很快很乾淨啊。”而不是說一些看似表揚實則批評的話,比如“今天刷牙很快,如果吃飯也能快點就好了。”
也有的孩子做事實在太磨蹭,完全沒事可以誇的概念,家長可以試著給孩子規定一個時間,這個時間要足夠孩子完成某一件事情。當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後,家長可以誇孩子在規定的時間提前多久完成了。透過這種適時表揚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動力。
還有一種心理就是“只要我足夠磨蹭,爸爸媽媽就會來幫助我完成這件事情。”寶寶其實是很聰明的,磨蹭和拖延有時也會成為他們偷懶的一種策略。很多性子急的家長,看著孩子洗臉慢吞吞、吃飯慢吞吞,會忍不住親自上手給寶寶洗臉或者餵飯。孩子尋到這種規律後,就會認為磨蹭沒什麼不好,還會有父母的幫忙。
面對孩子這種想偷懶的拖延,家長們只要立刻停止自己的幫助,讓寶寶知道自己磨蹭的後果。比如規定出吃飯的時間,規定時間內沒有吃完,飯菜就要收起來,直到下一頓飯之前都沒有零食可以吃,比如刷牙洗臉時間太長,就要從玩遊戲或者看電視的時間裡扣除等等。
還有的孩子磨蹭並不是故意磨蹭,而是真的不會,或者是孩子的能力還沒有達到獨自完成這件事。這種情況下很可能被家長誤認為是磨蹭,比如過小的孩子不會自己穿衣服,這個時候孩子並不是故意的磨蹭,而是根本不會,你就是給他再長時間,他也做不好。
這個時候最合適的方法就是透過不斷地重複鍛鍊去教會孩子,等孩子學會了,能夠獨立的完成了,孩子的動作會越來越快的。
-
14 # 安心育兒育己
磨蹭,貌似一大頑症,從四五歲到青春期,橫掃各個年齡段,很多家長為此頭疼不已,無計可施。
關於這件事,我曾經也為此頭疼了好久,直到我開始學習、嘗試做出改變。
從無計可施到漸入佳境,這一路走來,頗多體會。
“磨蹭—催促”模式曾經在我們家天天上演:早上催起床,放學催寫作業,晚上催睡覺,一天三場,天天迴圈播放。
就拿早上起床這件事來說,每天早晨,要不哭鬧一會兒,要不就坐在床上發呆,眼神渙散,神遊四方…………
“快點,快點。”第一遍催,還能做到和風細雨。
好容易下了床,一轉身看見貓,又去逗貓。
“趕緊刷牙洗臉!你看看幾點了?還有工夫逗貓玩!”
總算洗漱完畢,早飯也端上桌了。每天早上吃飯是個大工程,得磨磨蹭蹭吃半天。眼看著快到上學時間了,才吃了一半,又是催催催。
…………
每催一次,我的火氣就往上躥一分,到最後,往往以吼來為這部“催催催”交響曲壓軸。
這一早晨下來,弄得大人煩躁惱火,小孩兒心情沮喪。然而第二天,歷史又一次重演......
我真正意識到催促不能解決問題,是在一天晚上,我照例催兒子去睡覺。催到第二遍,他還在沙發上玩,嘴上答應著,身體並不動。
這時,一個念頭突然跑了出來:幾點該睡覺,說過這麼多次,他其實是知道的。
我再這麼催下去,最後的結果就是,他只會以我催促的次數和發火的程度來判斷該不該去睡覺,而不是他自己真正意識到該去睡覺了。
簡言之,他自己沒有生成一個什麼時候做什麼事的內在節奏,只會依賴其他人的行為作為判斷標準。
我日復一日、從早到晚不停的催促,最終會讓他失去對自己的掌控能力。
我意識到不能再這麼催下去了,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一、我首先做的,是管住自己的嘴,控制自己不去催促,不去嘮叨。
這天晚上,我有意控制住自己不去催促兒子睡覺。我想看看,不催的話會有什麼結果。
那天晚上,我忍了又忍,好幾次話到嘴邊又生生嚥了回去。最後的結果是,按照他自己的節奏來,只比平時的睡覺時間晚了十幾分鍾。
催與不催,只差了十幾分鍾,我一遍又一遍地催,到底有多大意義?我對自己不停的催促產生了一種無意義感。
何況,我們催促,其實就是不相信孩子有自我掌控的能力,不相信他能管好自己——一個勁兒地催他還這樣,要是不催他,還不定磨蹭到什麼樣呢!
可是,催的多了,孩子就對催促產生了免疫。
那時,常規性的催促已經不管用了,孩子會想:嗯,大人剛開始催,看來時間還早,還可以玩一會兒。
直到動用重量級的“催促+發怒”,孩子就知道:嗯,這回來真的了,看來是到時間了。
慢慢地,催促的大人和磨蹭的孩子在無意識中形成了默契:
不催——不動;小催——小動;吼著催——才動。
所以,第一步需要改變的,就是停止催促和嘮叨,給自控力的小芽一點時間,讓它慢慢破土長大。
這個等待的過程其實挺考驗耐心的。
也許孩子習慣了被催促,一下子沒人管了,會有一個反彈,磨蹭的情況會更嚴重,也很正常,需要我們多一些耐心和引導給孩子。
二、明確父母和孩子的界限,分清磨蹭是誰的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培養他的自主意識。
每次我忍不住想催孩子的時候,就會提醒自己:這些催孩子做的事情,是我的事還是孩子的事?如果是孩子的事,他不著急,我為啥要比他還著急?
這麼一想,心態就緩和很多,不容易急躁了。
判斷是誰的事,有一個很簡單的標準,就是看這件事的後果由誰承擔——誰承擔,就是誰的事。
顯然,起床、寫作業、睡覺,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
可是,催來催去,變成家長比孩子還著急,好像成了家長的事。
把本該由孩子自己負責的事情攬到自己身上,這其實是一種界限不清的表現,很多教育問題都起源於界限不清。
家長越過界限,孩子自然往後退縮,最終變成了家長支配孩子,孩子喪失了自主能力,習慣了在一聲聲的催促中按指令行事。
接孩子放學回家的路上,是我們的聊天時間。在開始做出改變後,我增加了一項內容。
我會問問他作業多不多,打算用多長時間寫完,今晚回去打算做什麼事,讓他自己安排一下晚上的時間。
這樣的對話,會讓他有意識地對晚上的時間分配有一個大致的安排——有計劃和沒計劃,由家長安排和由自己安排,兩者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孩子的主動性也是不一樣的。
在聊這樣的話題時,我會注意保持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就像聊其他有趣的話題一樣,兒子不會感受到來自我的壓力。
如果用要求、命令的口吻去說,那效果可能就截然相反了。
三、用行為引導行為,批評教育不能解決問題,訓斥打罵更不能,只會導致更多的問題。
實踐已經證明,批評教育和催促一樣,效果都非常有限,真正有效的,是家長用行動引導孩子,在具體的事情中讓他體會到磨蹭和不磨蹭的不同結果。
針對兒子早晨磨蹭的問題,我嘗試了很多辦法。經過不斷地摸索改進,現在的做法是這樣:
建議他幾點幾分出門比較合適,我在這之前收拾利索,在客廳等著他,不催不喊。他什麼時候收拾好了,就什麼時候再出門。
會不會上學遲到?也許會。那他只能接受遲到的後果。
如果出門晚了,也不會批評或者發火,我會在路上點他一句:
你看,咱們晚出來十分鐘,就在路上多堵好長時間,弄不好就要遲到。明天咱們爭取早十分鐘出來,你還能早到校玩一會兒。
有過這樣幾次,孩子慢慢就會對什麼時候出門心裡有數了。
有時候,不妨狠下心來,讓孩子承擔磨蹭的後果。
我們催促孩子,初衷是為了幫他避免磨蹭的後果:上學遲到,沒完成作業,挨老師批評......
在我們的催促下,總是有驚無險,表面看,我們幫助了孩子,實際上,卻剝奪了他們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權利。
就讓他遲到一兩回,挨兩次老師的批評,他就會知道著急了。跌了跟頭,下次才會注意看路。
總是由家長帶著繞開坑坑窪窪,就總也學不會自己看路——反正有爸爸媽媽領著我呢。
四、平時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小孩子磨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時間沒有太多概念,就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景:你這邊已經急得火燒火燎,他那裡還在優哉遊哉。
兒子睡前喜歡聽一會兒故事,總是聽了一個還要聽。後來我和他商量,只聽5分鐘,還給他設定了5分鐘的鬧鈴。
記得第一次設鬧鈴,鈴一響,他驚奇地說:啊,5分鐘這麼短?
小孩子就是這樣,當他對時間沒太多概念時,你和他說:快點,還有5分鐘就遲到了!他卻對5分鐘有多長沒有概念,以為還早著呢,當然不慌不忙了。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可以藉助鬧鈴,提醒他用了多長時間,慢慢地,做什麼事用多長時間,孩子心裡多少就會有數了。
五、多一些耐心,再多一些。
要知道,孩子磨蹭,有時是正在積攢內心的力量,去面對他不願意做的事。
發現了嗎?
孩子磨蹭的事情一般都是他不太願意去做的事:起床、寫作業、睡覺、做家務……
換成讓他們出去玩、吃好吃的、看電視,你見過哪個孩子磨磨蹭蹭的?都是一溜煙就跑去做了,抓都抓不住。
有的時候,面對困難或者不願意去做的事情,孩子看上去是在磨蹭,其實是在做一個緩衝,積蓄內心的力量去面對。
有的小孩寫作業遇到難題時會玩一會兒手頭的小玩意兒,緩一緩,再接著做。在大人眼裡,這就是在磨蹭。
這時,就需要耐心等一等,別急著催,打亂孩子的節奏。
如果玩得時間過長,再稍微提醒一下即可。
想一想,我們大人遇到難題的時候,不也會先放一放,刷會兒手機,吃點東西,重整旗鼓再來面對嗎?
小孩子也是一樣啊。
六、從意識到做到的過程
這五件事,從意識到到做到,我花了好幾個月時間。變化是在不知不覺中一點一滴發生的,每看到兒子有了一點小小的改善,我都會及時做出積極迴應,強化他的行為。
現在,我家的早上一般是這樣的。兒子起床後會自己完成一系列規定動作:穿衣、疊被、鏟貓砂、洗漱。吃飯還是慢點,有時會提醒他一聲:還有幾分鐘就要出門了。
書包前一天晚上會收拾好,再檢查一遍有沒有落下的東西。我收拾好了,會等著他。偶爾他比我們動作快,會有些小得意地來催我。
有時他還會有點小磨蹭,有時也會發一會兒呆,在我眼裡都是正常的,頂多會提醒他注意一下時間。
現在想來,我已經好久沒有因為磨蹭而衝他發脾氣了。
從一開始控制不發脾氣,到現在覺得沒什麼值得發脾氣的,在陪伴兒子成長的同時,我自己也有了提升。
其實,孩子之所以磨磨蹭蹭,有一大半的“功勞”在家長身上,每個磨蹭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停催促嘮叨的家長。
孩子一磨蹭,家長第一反應就是催催催,越催促,越磨蹭,最終成為一個惡性迴圈。
等他長大了,開始獨立生活,沒有了父母的催促和控制,自控力又沒發展起來,很容易放縱自己,看看那些在宿舍裡逃課通宵玩遊戲的大學生,看看那麼多為拖延症而苦惱的成年人,就知道自控力有多重要了。
想讓孩子不再磨蹭,就要先從改變自己入手,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導孩子、影響孩子。說起來,這比催促、訓斥、發火要難很多,需要大人對自己有覺察,對孩子有同理心,還要有足夠的耐心——
回覆列表
首先,對於要做的事情要提前告訴孩子,不要以為他小他就不懂不知道。你和他說過了,他心裡會有一個印象。比如我和我家小城堡計劃第二天要去動物園玩,我就會在前一天的晚上和他說:“寶貝,明天要和媽媽一起去動物園哦”那他心裡就會知道我明天要和媽媽去動物園。
其次,就是快要到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提前十分鐘或者半個小時提醒他,這叫“預留前置時間”,如果你寶貝愛磨磨蹭蹭,就給他時間讓他做他想做的事情。比如,6點鐘要吃飯了,我會在5點50的時候提醒他“小城堡,還有10分鐘我們要吃飯了,我們先去洗手手準備一下吧”,他就會知道自己要吃飯了。其實他並不知道10分鐘是多長時間,但是到了吃飯的時候,他就會聽話去吃飯。
當然了,我們還可以藉助一個輔助工具,比如鬧鐘。只要是時間到了,鬧鐘響了,就要去做該做的事情了。鬧鐘響的多了,就會有一個條件反射,就和我們上學的時候上課鈴和下課鈴一個意思。
最後一點呢,我想說做事情都要有個儀式感。比如:要睡覺了,可以在睡前換套睡衣;比如,要出門了,先讓寶貝拿上他的包包啊~帽子啊~換上鞋子;比如,要吃飯了,先讓寶貝去洗手。做的多了,不僅不磨磨蹭蹭了,還會養成一些生活上的好習慣。
PS:附贈小城堡玩時鐘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