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苟其
-
2 # 秦嶺一片秋葉
印度做為中國的一個鄰居,卻常常自視為西方陣營一員,沾沾自喜是什麼民主發達國家,對中國一直採取不友好甚至敵對態度,近幾年印度從官到民處處跟中國較勁,本次太空探月本來屬他自家事,咱中國也沒招惹它,但它早早就口出狂言,要如何如何勝過中國。它失敗了,我善良的中國人小百姓嘲笑它,釋放一下情緒有啥不對的?
-
3 # 一個守鋪的超市小老闆
嘲笑也許源自於恐懼吧!為什麼這麼說呢?眾所周知,目前,在航天航空領域,最出類拔萃的國家也許就是中美俄三國,這三個大國,在這一領域當中,無非是彼消此長,更迭奪冠,哪個國家都不願意自己的技術落於人後,因為落後就要捱打,這個道理誰都明白,只有自己的實力足夠強大,才會使競爭對手保持克制,維持一個相對的和平狀態,但是在這個領域當中,如果出現一個強有力的新對手,結果勢必打破目前那如履薄冰的平衡,產生不可預知的後果,原先的領導者絕不會喜歡看見這樣的局面,老百姓當然也是一樣的心理。
所以,目前的冷嘲熱諷,大約也就是表達一種幸災樂禍的情緒。但是要明白科技的進步往往伴隨著失敗,只有不斷的吸取經驗教訓,才會取得最終的成功,所以一次兩次甚至多次失敗並不代表人家永遠不會成功,中國的科技發展道路也是這樣步履維艱的走過來的,我們沒有必要嘲笑人家,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傾舉國之力,保持中國強大的科技實力,持續領先,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
-
4 # 宇宙時空聯盟
我猜這很可能是印度發射這個月球著陸器玩意之前沒去相關管理部門申請必要的審批手續,結果肯定玩完了!
這就叫印度發射月球著陸器又沒辦理好必要的合法審批手續的必然後果吧!
因為當今全球只有中國大陸發射月球登陸器均不必事先向導演提交申請檔案進行審批,除此之外任何國家要想發射月球登陸器均需要事先向導演提交正式申請檔案,否則未經導演審查批准的月球登陸器必被人為摧毀了.這也足夠證明了當今導演對於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支援力度是屬於全球中最大支援的舉措有多麼優惠了=在航天科技發展方面中國享有全球最惠國待遇!
-
5 # 尋人參果者
印度航天探月器軟登月失敗被嘲笑嘲笑也是應得的,因為印度急著搞登月動機就不太純,是在有了核武器後又想早點實現探月器軟登月,為其爭取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加點琺碼。
航天登月是件技術上覆雜的事,需要資金和人才的配套。印度人口總量已與中國不相上下,但GDP總量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是中國1990年的水平,而1990年中國要軟登月也是辦不到的。
但也要認識到,印度能夠實現探月器軟登月是遲早的事,我們笑話印度主要是因為印度為爭面子總是打腫臉充胖子,臉面沒爭到而笑話倒是爭到了。
-
6 # 手機使用者56563096146
永遠不要嘲笑別人,想要成功就必須得有失敗,嘲笑別人的人永遠都是隻會說不會幹的人,永遠一事無成,這種人很可悲,別人失敗了就會嘲笑。自己失敗了就會怨天尤人,自己什麼都不會還有資格嘲笑別人,可悲
-
7 # 江波64466859
大家看到了印度追趕中國的雄心,希望中國要加倍努力,這很正常呀。
少數人的嘲笑月船二號的失敗,不可以偏概全!
-
8 # 高山流水116820061
同樣是登月失敗,以色列的“創世紀”號探月器在距離月表近20公里上空失去控制後撞向月球,幾乎就沒有人去嘲笑;相反,印度還比以色列強那麼一點,“月船二號”在距離月表2.1公里處才出的事,媒體卻大加報道,甚至有不少網友對此進行冷嘲熱諷。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印度登月失敗遭到嘲笑,怨不得別人,主要原因還在自身。印度從獨立以來,就一直自我膨脹,總是以世界大國自居。為了證明自己確實是真正的大國,印度總愛和別的國家攀比。比如,中國建造的三峽大壩,是舉世公認的水利傑作。印度人不服氣,也想在恆河上修一個。結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修起來的大壩,僅提閘放水4秒不到,就崩塌了。這可是印度人自我吹噓的堪比三峽大壩的偉大工程,這麼不堪一用,讓人想起他們說過的大話,吹過的牛,怎麼能不發出嘲笑呢?如果印度低調一點,不張揚,不吹噓,踏踏實實做事,即使真失敗了,也沒人會嘲笑的。
談到登月這個問題,2008年印度就進行過一次登月活動。那次,月船一號進行的月球硬著陸確實取得了成功。這下子,讓印度的自信心爆棚,印度媒體更是大加報道和渲染,認為登月也就那麼回事,短短几年後印度就可以實現探測器的月球軟著陸了。為此,印度非常莊重的向世界宣佈,將在2011年,趕在中國嫦娥三號登月前,把自己的月船二號送上月球,從而實現軟著陸。
可讓印度沒想到的是,月球軟著陸和硬著陸有著本質的區別,其中的技術難度大大超出印度人的想象,印度科學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難以克服。結果到了2011年,月船二號的建造仍然停留在討論階段,根本造不了。2013年,中國成功發射嫦娥三號,月球車首次實現軟著陸。此後,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進行了非常有成效的科學探測,拍攝了大量月球表面的照片,並打破了探測器在月球工作時間最長的世界紀錄。
印度人開始坐不住了,為了儘快實現登月軟著陸的目標,不被中國落得太遠,還把美國人請來參與指導。不知美國是故意留一手,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印度月船二號的發動機始終存在缺陷,即發動機的變推力技術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這樣,一晃六年又過去了,印度人實在沉不住氣了,所以抱著僥倖心理和搏一搏的心態,最終決定在2019年必須發射月船二號。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印度月船二號再次成功實現了硬著陸。不過,這一結果卻不是印度想要的。軟著陸的目標沒有達到,參與其中的一位科研人員傷心不已而哭泣,現場準備見證歷史時刻的莫迪擁抱著他安慰了足有40秒鐘。
看到這一場面,人們對這位傷心的科研人員還是很同情的。不過,看看印度這麼多年來所辦過的事,就無法不讓別人去議論了。印度上下急功近利,自高自大,不切實際的作風,導致摔機事件不斷髮生,剛修好的堤壩垮蹋一個又一個,從而造成巨大損失。印度仍然不吸取教訓,為了所謂的面子,在科技水準要求極高的航空航天領域也敢玩冒進的遊戲,這當然要被別人看輕和嘲笑了。
反觀以色列,人家搞登月並非想和人攀比,只是想做科學研究與探測,因此做起來很低調,即使失敗了也沒人去嘲笑。還有,以色列在科學研究和國家建設中,相比印度的不斷出醜,失誤是很少的,偶爾一次應該在正常範圍,不會引起別人的格外關注,甚至嘲笑。
所以,印度登月失敗並不是人們幸災樂禍去嘲笑它,而是印度做了太多不靠譜不切實際的事,把自己的形象給毀了。印度如果不吸取這樣的教訓,繼續膨脹自大,不按規律腳踏實地的做事,以後必然還會出醜,那樣的話,只能繼續招致別人的嘲笑。
-
9 # 新冢舊骨20
難道我們沒有經過挫折嗎?沒有失敗過嗎?不要成天看那些專家去黑印度,這樣會禍國殃民的,其實印度這幾年發展的還不錯,我們應該感謝印度,是他讓我們時刻都有一種威脅感,這樣我們才會不斷的去創新,去努力,去超越,為我國的繁榮昌盛,國泰民安,添磚加瓦。
-
10 # 詭稻大師兄
這叫不作不死,自己找的。以色列登月失敗為何沒人嘲笑因為人家謙虛,事先低調並沒有把牛吹上天。印度一開始就到處放狠話,姿態凌雲,能不招來反感嗎?眾所周知航天事業實質是錢砸出來的,印度能走到現在所得成功證明他們是有國力的。但是怎麼花錢肯定是有學問,如果不在乎花冤枉錢那麼就不怕被冤,但事實上是不可能不在乎的。印度這個長期被殖民的國度內心實際極度自卑,是急需要提升民族意識和精神,所以他們急了。世間萬物有必然發展規律,欲速則不達。遲早印度會發生讓他們真正清醒的大事,但是這件事情將要付出極其慘重代價,世上沒有如此便宜的事情。這次登月失敗遠沒讓他們清醒。別小看這種跌跌撞撞的前進,最終還是能夠前進的,我想登月他們遲早會成功,前提是隻要繼續投入不怕損失。印度還沒清醒,靜候未來那件大得讓他們不得不清醒的事情吧!
-
11 # 葉崢2018
人出生不會走路,但總有一天會走路。
誰都是從摸索中跌倒爬起來。
將來…是中國的,也是印度的。
最終排名也是中印美。
中國手機根本離不開,印度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
雖說印度暫時貧窮,但是誰也不可否認。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離開印度這個龐大的消費體,
但且希望印度將來,非敵即友吧。
美國已經統治了世界100年,雖然科技水平很高。但是高科技意味著高消費!所以中國能夠發展迅速…但是誰也保證不了中國的科技就不能突破瓶頸十年二十年將會超越美國。
低端製造業加上高階製造業,給美國將會沒有生存空間。
就像蘋果手機的市場份額下降得特別厲害。
美國要保持高科技領先必須不斷的摸索新領域,像蒸汽彈射到電磁彈射。中國已經跳躍式發展!再難攻克的技術在中國面前慢慢開啟神秘面紗。
美國在發展歷程中,有著層層的歷史經驗。
中國取長補短,不走美國失敗老路。
-
12 # 手機使用者52207958935
不要嘲笑人家,航天就是高風險的行業。我們也失敗過多次。他們的火星探測器也到了。印度很多值得我們學習,軟體行業領先我們,電影比我們強的多。“流浪者”幾十年了,現在看看也不錯。
-
13 # 無名18041
失敗是成功的媽,沒有什麼事情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失敗的時候。但是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希望它永遠都不會成功,但那只是希望,不是一定。所以我們要好好努力把自己國家建設的領先,富強,才有實力碾壓後來者。
-
14 # 掬一捧家鄉水
印登月著陸器登月失敗不是關鍵,關鍵是他登月的目的令人質疑。世界上能夠到登月的國家都是實力強大,科技一流。能夠登月的國家都有一定的科技基礎,這種科技都發展了幾十年,是科學家幾代人的心血積澱凝聚而成。經過反覆論證,反覆研究模擬總結出來的經驗。所以能夠登月的國家絕對不會是一時衝動。反觀印度,一架戰機研究幾十年才能投入生產,一輛坦克剛下線就過時了,他的科技水平和其他登月的國家不在一個層次。當小弟都不夠格。就算這次登月成功,也去只能是靠運氣罷了。再者說有人嘲笑印度的登月失敗,真的不是幸災樂禍,是因為印度的登月目的不是出於科技研發,也不是為人類登月做出貢獻。他們的登月的目的純粹是和我們一爭高下,為了滿足心裡的那點虛榮心罷了。印自己還沒有擺脫貧困狀態,大多人連廁所都沒有,你花錢登月去幹嘛?所以這次登月失敗,就不能怪別人嘲笑了。
-
15 # 使用者何生華
印度登月的失敗,使人想起很多事情,印度豋月的破產,一起動就是10億美元,印度可能是在美國技術引進上得罪了什麼人?才這樣背時的,依靠美國的技術其實美國拿二手貨賣給印度也不曉得,印度不是習慣甩鍋嗎?為何這次不說話了,要是中國的貨賣給印度,印度可能要炒破天,美國人好狡猾,先讓印度高興,後叫印度哭都哭不出來。美國如此玩大個,也不吱聲了,開始不是力捧印度嗎?為何印度一失敗,美國就偃旗息鼓了呢?美國也是個不甘寂寞的國家,這次奇了怪了,兩個國家也不互相指責了。印度沒有下次,這回的損失都記在哪個國家的頭上,印度人不敢亂記在美國人的頭上。
-
16 # 天幕設計黑馬
一直以來我們對三哥不屑一顧。當然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不過這次,對於印度探月失敗,我卻沒有幸災樂禍,相反,我很難過!這是我頭一次對三哥有了敬意之心!
我不擔心印度超越中國!因為在可遇見的未來,這是不會發生的,我們有制度優勢,有國民優勢!我們有足夠的自信跟能力走在印度前面!但是我們也應該正視印度的發展!
儘管印度有太多讓我看不上的地方,比如種姓,比如婦女地位,比如國民懶惰,甚至是國家凝聚力,但是這次三哥探月失敗,我是真心惋惜,我希望他能成功!
-
17 # 悵忘歸
印度什麼都喜歡和中國比,所以也幹了不少荒唐事。比如他們的大壩,號稱蓄水量完虐我們的三峽大壩。然而才剛剛投入使用幾秒就坍塌了,還造成下游的水患,真的是勞民傷財。大壩坍塌與這次登月何其相似,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嘲笑!
當然嘲笑歸嘲笑,印度一直以來的努力也值得每一箇中國人重視。畢竟,沒有誰會一直失敗,也沒有誰會一直成功。只有比別人強才有嘲笑別人的資本。所以,想笑到最後,更應該比對手努力!
祝偉大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
18 # 炫憶中的故事
人類探月,是一件偉大的工程,牽動各國的神經,也是體現一個國家科技綜合能力,涉及方方面面,從美國阿波羅登月,到現在,各國的飛天夢不曾終止,我國也在不斷進步,印度作為南亞大國,一直有著大國夢,一次次衝擊太空,可惜發射失敗,作為人類探索太空的一員,我們深感惋惜,這是多少科學家殫精竭慮的科學結晶,每個國家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卻功虧一簣,科學是沒有一點虛假的,一點差錯就付之東流,印度處處和中國競爭,可惜不能正確看待自己的實力和本國的現實,讓自己敗北,這也告訴我們,鑽研科技的道路不平坦,印度還是要腳踏實地的發展民生,好高騖遠,會吃苦頭的,提高國民素質,發展基礎工程,一步一個腳印的埋頭苦幹,別再自信出現上海二十年後趕上孟買的笑話,也許這個自戀的國家還有救,畢竟別人曾經在上世紀我國改革開放前,也超越我國的經濟,我們還是祝福印度加油,太空的神秘色彩,是人類共同的追求,中國和印度都不會缺席,讓中國人就先行一步,繼續引領世界吧!
-
19 # 江漢書院
科學探索都難免失敗,對於哪個國家都是如此。在這個時候不應該嘲笑,還應該鼓勵。就是你想嘲笑,也得憋著裝著,不能嘲笑,這是個修養問題。
-
20 # 禁言使用者101
什麼怎麼看,我們嘲笑他們,他們可以生氣啊,要是我們失敗了他們也嘲笑我們,我們也可以生氣啊,反正也不可能因為嘲笑就起來打一仗吧。只要想著不要被別人嘲笑自己多努力多認真多仔細工作就好了。
回覆列表
因為嘲笑它的人也許非常無知,印度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雖然它失敗了,但它也是個成功的探索。雖然沒有中國厲害,但它一直在追趕。世界上有幾個國家去發展航空事業呢?所以,不要嘲笑它國,因為印度一直在中國身後。反過頭來中國要加大步伐了,看看最近的火箭發射任務失敗率升高,不得不警惕中國航天的人才流失問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