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朝陽阿力

    死因不明。關於王昭君的出生年代、死年和死因,史料都沒有明確記載。 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死後當年,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的長子。之後,王昭君又生二女。公元前20年,王昭君丈夫又去世,其弟弟且糜胥即位單于。據《漢書。匈奴傳》記載:糜胥公元前20---前11年在位;在位共計8年;每兩年到漢朝朝會一次,但漢任何史料卻沒有留下王昭君死年和死因的的任何記載。東漢班固所著《漢書》和宋代范曄所著的《後漢書》也都沒有相應記載。如果王昭君再次改嫁,史料理應有所記載。公元前20年,王昭君第二任丈夫死後,也無王昭君殉葬的相關記載,所以,可以推定王昭君從此寡居。有學者說,王昭君死於其第二任丈夫去世的第二年,葬於大青山下。但無任何依據,難以令人信服。所以,王昭君是哪一年去世的都還是一個迷,怎麼能清楚王昭君是因為什麼去世的呢? 後人說王昭君死於塞外惡劣氣候之說,抑鬱殉情之說,絕望服毒、投水自盡之說,都是千年之後的杜撰,或是以今代古的揣測。

  • 2 # 凡易文史觀

    王昭君一個以最勇敢,最直接的方式獻身大漠, 成為民族交流史上廣為稱頌的女性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出生在南郡秭歸, 就是現在的湖北宜昌,晉朝的時候避司馬昭諱改稱為“明君”或“明妃”

    公元前33年 ,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 王昭君自願請求去匈奴和親,嫁給了呼韓邪單于 。

    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 ,依照匈奴傳統習俗, 改嫁給呼韓邪單于的長子復株累單于。

    王昭君在匈奴期間竭盡全力促進了漢朝與匈奴的和平共處 ,很好的完成了親善大使的使命,同時以漢朝先進的農耕技術彌補匈奴遊牧民族的短處,昭君一生致力於管理,發展草原的畜牧業,並且向匈奴女子傳授女紅技巧,紡紗織布工藝,所以當時的匈奴人民對她也是心懷愛戴。

    傳說昭君去世之後埋葬在在大黑河南岸 ,墓稱“青冢”歷史上有不少的名人著作中都有提及,如《 塞北紀遊》寫道:“塞北多白沙 空氣映之,凡 山林村阜,無不黛色橫空 ,若潑濃墨 ,昭君墓煙垓朦朧 ,遠近數十里,故稱青冢”

    白居易在《贈友五首》中描寫:“不見青冢上 ,行人為燒酒”

    杜牧則寫為:青冢前頭隴水流,燕支山下暮雲秋

    在中國的騷人墨客中的, 王昭君在塞外過的是受苦受難的生活, 所以他們總是表示了一定的同情,但實際上她在匈奴韓國的宮廷裡是享有極為尊貴的地位,也得到了在漢朝皇帝那裡得不到的愛情與參與政治的機會。

    不過昭君確切 死於何時 ?死因是什麼?歷史上並無史書記載,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王昭君至少活了有52歲。因為在她52歲的時候(公元前1年) ,她曾派遣她的女兒 須卜居次雲 到長安皇宮侍候當時的太皇太后 ,即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

  • 3 # 民國年間那些事

    王昭君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民間也是知名度頗高,與西施、貂蟬和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西漢中後期,匈奴單于呼韓邪來長安朝見大漢天子,欲與漢朝交好,並求娶漢室公主。我小時候看過一本名叫《王昭君》的小人書,書中說王昭君已被選入宮中幾年,但從未得到天子寵幸,當然也談不上任何封賞。這時王昭君聽到呼韓邪單于來長安求親的訊息,主動請纓,最後成行。據說王昭君入宮時,因無錢賄賂畫師毛延壽,所以畫師兼其畫得很醜,當王昭君向皇帝辭行時,皇帝看到王昭君國色天香,非常震驚,當然也非常生氣,事後立誅毛延壽。

    王昭君到匈奴後,與呼韓邪共同生活了兩年,生下一子;呼韓邪死後,王昭君上書朝廷求歸,但朝廷不僅沒有同意,反而讓她遵從匈奴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剛剛上任的新單于。王昭君與這位單于又生活了11年之久,生下了兩個女兒——此後,史書上再也找不到王昭君的隻字片語。

    所以,關於王昭君之死都是後世文人杜撰的,她究竟是如何去世的,什麼時間去世的,無人知道。有人說王昭君最後埋在了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帶的青冢,其實這也是後人傳說。關於王昭君的埋葬之處,全國有好幾處,有內蒙昭君墓、河南昭君墓和山西昭君墓等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 4 # 秦桑之

    我們經常用“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來形容美女,其中的“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雖然昭君出塞的故事廣為流傳幾千年,但是史書上王昭君的資料是非常少的。史書記載,王昭君是公元前52年出生在一個平民人家,後進宮做了宮女,宮中都有畫師為宮女作畫供皇上挑選,其他的宮女都賄賂畫師把自己畫的美麗一點,但是王昭君卻拒不賄賂,所以畫師把他畫的並不美麗,也從沒得到皇上的召見。直到公元前33年,匈奴韓邪單于來朝和親,願意做漢朝的女婿。漢元帝從畫像中選中了王昭君,本以為她相貌平平,出來一見卻生的如此嬌俏美麗,一氣之下就把畫師毛延壽殺了。王安石還有一首詩寫的就是這件事:“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昭君進入匈奴後,與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並生有一子,單于病逝後,昭君請求漢成帝迴歸故土,可見王昭君還是非常想念故鄉的,但漢成帝卻要她“從胡俗”,就是嫁給下一位單于,於是王昭君又當了下一任單于的妻子九年,育有二女!後來這任單于也死了,王昭君開始獨居,不到兩年,就鬱鬱而終!

  • 5 # 五班長

    王昭君,名嬙,南郡秭歸人也,自幼聰慧、美麗,像一輪明月灑在大地的一顆珍珠,家人遂為其取乳名皓月。

    建昭元年,漢元帝廣招天下美女入宮,17歲的王昭君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掖廷,僧多粥少,皇帝豈能人人寵幸,女子萬種,並非個個都是尤物,競爭不但在學校有,在商界有,在掖廷同樣存在,掖廷就是戰場,跨出這一步,有可能光宗耀祖,邁不出這一步,必定垂淚終身。皇帝身貴,不願親臨巡視,畫師得詔,描繪容顏送覽,一時畫師吃香,妙筆成金,紛紛賄賂畫師。

    王昭君平民出身,家境貧寒,無以錢財相贈,毛延壽畫師小人,見利忘義,不但不據實而繪,反而淨麵點汙,漢元帝見其畫容,遂生厭惡,從此不再理會。

    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又來長安覲見天子,對漢稱臣,第三次自請為婿,為保邊塞長久平安,漢元帝決定選宮女充公主嫁與單于,太監問:“掖廷宮女無數,何人嫁與單于合適?”,元帝又想起五年前有痣女畫,就說:“匈奴人分不清漢女美醜,就把那最不好看的給他吧”,太監尋出畫像,驗明確定,遂將王昭君嫁與單于。

    婚宴場面隆重,王昭君婀娜出場,國姿天香,豔壓群芳,元帝驚的魂飛霄外,尋遍嬌容,不見汙痣,遂心中產生了悔意,但悔之已晚,堂堂的大漢天子,豈可出爾反爾,當場毀約?匈奴單于一見,“呀,簡直是仙女下凡,大漢的真誠此女可鑑,”,由此感動的涕泗橫流,當場向天子表示,“從此以後,安守塞外,再不生亂”,元帝有悔轉喜,遂令史官,改年號為竟寧。

    昭君出塞,元帝怒殺毛延壽、陳敞等畫師數人,“在婚宴上只見昭君一面,再也忘不掉昭君的容顏”,塞外的王昭君勾住了他的魂,他對其她女人再無興趣,悔轉怒,怒轉思,思再轉悔,反反覆覆五個月後,漢元帝就駕崩了。

    王昭君到了南匈奴後,和呼韓邪單于生活了三年,生有一子,名為伊屠智伢師,封為右日逐王,呼韓邪單于去世後,按匈奴的收繼婚制,昭君應嫁丈夫長子,王昭君向漢廷上書,欲求歸漢,可是元帝已去世三年了,接位的漢成帝敕令,“從胡俗”,昭君復嫁復株累單于,共同生活了11年,生有二女,復株累單于去世後,昭君又在塞外生活二年,二年後因病去世。

    元帝重色不親視,畫工聚財命喪生。

    可憐落雁驚人容,夢斷塞外成青冢。

  • 6 # 歲月是一條河流

    我們經常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我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沉魚”、“閉月”、“羞花”分別借指西施、貂蟬、楊玉環之美。而“落雁”則指王昭君之美。

    王昭君在竟寧元年(前33年),由漢元帝賜婚嫁與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在北去匈奴的征途中,王昭君難捨故土,心潮難平,滿腔哀怨訴之於一曲《琵琶怨》。天空中的大雁驚豔於王昭君的明麗動人和琴聲的悽婉,竟忘記了舞動翅膀,落於地上。於是後人就用“落雁”來形容王昭君的美麗。王昭君辭別故土,遠嫁大漠,出塞數十年,她在匈奴生活得如何,她的最終結局又怎樣呢?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出生於漢南郡姊歸,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興山縣。公元前36年,漢元帝在民間海選宮女,十七歲的王昭君入選入掖廷。 王昭君明豔動人,被選入掖廷後,卻沒有被漢元帝納入後宮,只是做了一個普通的宮女,傳說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從中作梗。

    漢元帝日理萬機,不可能對眾多的宮女一一面試。於是令畫師毛延壽給宮女一一畫像,漢元帝再按畫像挑遠後宮人選。宮女們為能進入後宮,紛紛給毛延壽點小好處,以求毛筆下美化一下自己。而王昭君卻自信十足,自以為國色天香,美冠群芳,偏偏不吃這一套,沒有私下給毛延壽好處。毛延壽於是就徇私,畫筆一轉,故意醜化了王昭君。就是這筆鋒一轉,王昭君落選後宮,改變了一生的命運。

    有漢一朝,北方的匈奴不斷強大,進犯騷擾邊境。漢武帝時期,匈奴兵敗退縮至漠北。至漢昭帝時,匈奴與漢關係相對緩和,扣留了19年的漢使蘇武也被釋放。但在邊境,漢朝與匈奴仍時有衝突。

    漢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因匈奴侵犯與漢聯姻的烏孫,漢大舉進攻匈奴,匈奴損失慘重。後匈奴貴族又深陷內部權力爭鬥,實力大減。

    公元前58年,呼韓邪單于即位,匈奴貴族內部的爭鬥仍在繼續。為儲存自己的實力,呼韓邪單于遣其子入漢,依附漢朝,對漢稱臣。至竟年元年(前33年),呼韓邪單于第三次入漢,請求與漢和親。

    呼韓邪單于請求漢元帝將大漢公主賜婚與他,但匈奴地處荒夷漠北,皇帝是捨不得自己的金枝玉葉遠嫁他鄉的。漢武帝時與烏孫國王和親的細君公主也只是皇親宗室的女兒,她的父親是江都王劉建。所以,這次呼韓邪單于請求和親,漢元帝同樣低規格處置,決定選派一名宮女與匈奴聯姻。

    於是,王昭君就被選中下嫁與呼韓邪單于。當漢元帝面見美貌動人的王昭君時,頓生悔意。但聖旨已下,覆水難收,元帝只得忍痛割愛,為其備下豐厚嫁妝,歡送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返回大漠。相傳,痛失所愛的漢元帝一怒之下,把毛延壽砍掉了腦袋。

    王昭君婚後與呼韓邪單于育有一子,名伊屠智伢師。遺憾的是,在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僅僅三年,此時王昭君年僅24歲。

    在古代匈奴,實行的是“收繼婚制”。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也就是說,呼韓邪單于死了,他的兒子可以將後母王昭君娶為妻。這種風俗在中原文化看來就是亂倫,王昭君自然接受不了。

    於是她上書漢帝請求歸漢。漢元帝在王昭君出塞後幾個月就去世了。當時王昭君上書的是漢成帝。一個朝廷的帝王,考慮的一定是國家的整體利益,根本不會顧及一個小女子的個人感受。於是,漢成帝下詔命王昭君遵從匈奴的風俗。無奈之下的王昭君,強忍內心的極大屈辱,被呼韓邪單于的長子復株累單于納為妻。

    復株累單于對王昭君也寵愛有加,與王昭君育有兩女。但在與王昭君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後,復株累單于去世。二年後,王昭君病逝。

    王昭君出塞與呼韓邪單于聯姻後,漢、匈之間和睦相處達40餘年。王昭君的委曲求全,換來了漢匈的和平與繁榮。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南岸,佇立著巨大的昭君墓“青冢”。此外,在大青山南麓還有多處昭君墓。究竟王昭君葬在如何處,現在還不得而知。但如此多的昭君墓的出現,可見王昭君深為人們愛戴。

  • 7 # 藤樹先生

    昭君出塞的背景

    一部西漢歷史,可以說,有一般時間,都是用在和匈奴如何打交道方面。

    西漢漢高帝劉邦在位時期,劉邦打算一鼓作氣滅掉匈奴,而此時的匈奴是冒頓單于時代,算是匈奴的巔峰時代,在西漢和匈奴的首次較量中,劉邦本人險些被俘,無奈之餘,劉邦只好向匈奴稱臣納貢,來為西漢換取和平。

    漢朝經過六十年的休養生息以後,到了漢武帝時代,西漢武帝對匈奴發動了長達四十多年的戰爭,而這戰爭,雖然一定程度上讓匈奴元氣受損,不能對西漢發動大規模戰爭,但是,西漢方面付出的代價也讓人難以接受——《漢書》記載,西漢在漢武帝后期,天下人口比照之前,減少了一半。

    因此到了漢昭帝時代,漢昭帝便提出和匈奴議和,雙方各守疆界——因為繼續打下去,對雙方來說,都是毀滅性的災難。

    到了漢元帝時代,匈奴此時已經分裂成很多部族,其中,南匈奴願意繼續和西漢和親,而北匈奴則主張和西漢繼續打仗。

    昭君出塞,就是在漢元帝時代發生的事情。

    漢元帝的盤算

    根據戲曲《漢宮秋》的說法,漢元帝起初不知道王昭君是絕色美女,因此命人隨便找個宮女冒充公主賜給南匈奴單于呼韓邪,不料,當漢元帝看到王昭君美貌後,對此感到後悔,於是打算留下王昭君,而呼韓邪單于感到漢元帝出爾反爾戲弄了自己,於是揚言要對西漢發動戰爭,漢元帝在戰爭和美人之間,選擇了猶豫,而王昭君這時候表態:自己願意嫁入南匈奴,平息戰火,自知理虧的漢元帝,只好讓王昭君嫁到南匈奴,而王昭君到了西漢和南匈奴交界的一條河邊,投河身亡,故事算是以悲劇收場。

    當然,戲曲和歷史是不一樣的。

    歷史上的王昭君並不叫王昭君,只知道她姓王,真實名字已經不可考證,不過多半也是沒有名字,而王昭君這個名字,則是後世附會上的。

    漢元帝時代的西漢,其國力已經遠非昔日可比,而漢元帝對於匈奴的政策,想到了以胡制胡的策略:那就是交好南匈奴,然後利用南匈奴,牽制北匈奴,讓匈奴人打匈奴人,從而維持漢朝和平。

    因此,對於嫁一個宮女給南匈奴單于,漢元帝毫不猶豫。

    昭君的人生

    昭君出塞後,先是嫁給呼韓邪單于,而呼韓邪單于在娶了昭君也就不過兩年後,便去世了(想必年事已高),根據《史記》中的《匈奴列傳》記載,匈奴有習俗,那就是爹死了以後,兒子要娶了爹留下的繼母,因此昭君的丈夫呼韓邪死後,昭君需要嫁給呼韓邪的兒子。

    而此時西漢的漢元帝也已經駕崩,昏庸無道的漢成帝登基,昭君希望漢成帝能讓南匈奴人把自己放回漢朝,因為自己接受不了匈奴人的這個傳統,或者說習俗。

    此時漢成帝忙著享樂,哪裡會管一個宮女的死活?於是漢成帝派人告訴王昭君:你嫁到匈奴,便是匈奴人,和漢朝無關了。

    昭君就這樣和自己的繼子兼第二任老公生活了十一年,隨後,又當了寡婦。

    不過,這次昭君沒有再嫁,而是默默無聞在匈奴生活,兩年後,王昭君也去世了。

    王昭君去世那年,大約33歲左右,按照21世紀的觀念,算是一個大齡女青年。

    因此如果問我昭君是為啥死的,我在想:也許是總守寡,也許是思念湖北老家,於是,抑鬱死了吧!

  • 8 # 暢享明亮1706

    古人形容一個女子長得漂亮,經常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誇獎她們,王昭君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享有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美名。但是,在古代宮中女子大多是帝王維護政治和結交關係的犧牲品。今天所講的王昭君是漢元帝時期宮女,因為王昭君貧困,不肯賄賂宮廷裡的畫師毛延壽,所以毛延壽懷恨故意將王昭君畫成一個相貌粗鄙的人,王昭君因此喪失成為皇帝的妃嬪的機會,後來,南匈奴呼韓邪單于來長安朝見漢元帝,漢元帝在此時將王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王昭君因此以維護漢與匈奴之名遠嫁匈奴呼韓邪單于,遠嫁匈奴後,王昭君為維護漢匈關係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昭君出塞”的故事也因此成為千古美談,為後人所稱道。

    因為王昭君遠嫁匈奴時年僅25歲,此時的呼韓邪單于早已經年老了,但是呼韓邪單于與王昭君關係夫妻關係還算和睦。在遠嫁匈奴後,王昭君被稱為寧胡閼氏,她為呼韓邪單于生了一個兒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因為呼韓邪單于早已年老,所以他只和王昭君在一起將近3年的時間,就逝世了。

    呼韓邪單于逝世後,王昭君便上書請求返回,但是匈奴與漢朝習俗不同,匈奴的制度是收繼婚,即當家裡的男子去世之後,那麼他的妻子就要嫁給自己的大兒子或者是自己的弟弟,所以老單于去世之後,他的財產和女人都由新任單于繼承。漢成帝為維護漢匈穩定,毅然駁回了王昭君歸國的請求,王昭君因此被逼又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大兒子復株累單于,復株累單于與王昭君的年齡相差不多,所以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長達十一年之久,王昭君為復株累單于生下了兩個女兒,分別為長女名為須卜居次,次女名為當於居次,但是復株累單于逝世在王昭君之前,所以王昭君又要面對改嫁的尷尬局面,而且在復株累單于去世之後,王昭君的兒子成為權力爭奪的犧牲品,後來沒過兩年,王昭君也就去世了。

    王昭君作為一個女子,為維護漢匈關係做出了巨大貢獻,因為王昭君的遠嫁,漢匈的和平關係穩定了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王昭君不僅有利於西漢,另外她還促進了漢匈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匈奴的文明進步,畢竟在當時匈奴一直被視為野蠻人的存在。

  • 9 # 奕天讀歷史

    王昭君,生活在西漢時期,名嬙,字昭君,南郡秭歸人,現代湖北宜昌興山人,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素有“落雁”的美譽。

    王昭君怎麼去世的,這個在傳說中有很多說法,有說王昭君不願出嫁,在出嫁途中就投水自盡身亡的;也有說王昭君在呼韓邪單于死後,不願再嫁,自盡身亡的。而實際上,昭君是在33歲的大好年華時,因為遠離故鄉,心生哀愁,患病去世的。

    王昭君的故事,我們還是從頭講起吧。

    漢元帝繼位後,遍選天下美女入宮,王昭君也被地方官推薦,入選到了宮中。

    入宮的美女人數太多,元帝沒辦法一個一個都親自看一遍,於是下令畫工給選入宮中的美女們畫像。然後將畫像裝訂成美女畫冊,元帝閒了就拿出畫冊來,按圖召幸之。

    宮人們為了能夠得到元帝的寵幸,紛紛賄賂畫工,多的人給十萬錢,少的也會給五萬錢,讓畫工將自己畫的漂亮點。獨有昭君不肯給畫工賄賂,結果一直也沒能得到元帝的召幸。

    當時,原本強盛一時的匈奴,在漢朝的持續打擊下,已經四分五裂。分裂的匈奴各部之間互相攻打,南匈奴呼韓邪單于戰敗歸附了漢朝。

    公元前33年,呼韓邪入朝,請求和親,娶漢朝美人為閼氏。

    元帝就拿出了珍藏已久,時時翻閱的美人畫冊,選中了昭君。選定之後,元帝召見昭君,竟然發現昭君長的如此美麗,堪稱“為後宮第一”。而且,王昭君善於言辭應對,舉止優雅。元帝是越看越喜歡,那個後悔呀。只是已經答應了將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了,元帝為了樹立大國信用,只能忍痛將昭君嫁了出去。

    元帝任命了送嫁大臣,派遣了武將以及數千士兵,護送昭君出塞。同時,還賞賜了無數的金銀綢緞布匹,以及糧食作為昭君的陪嫁。在送嫁隊伍的護送下,王昭君啟程北去。送嫁隊伍離長安越來越遠,昭君的心緒也開始越來越悲切。途中休息之時,昭君撥動手中的琴絃,彈奏了一曲哀婉悽切的離別曲。南飛的大雁,順著琴音,看到了彈琴的美麗女子。大雁被昭君的美麗所吸引,竟然忘記了扇動翅膀,紛紛摔倒了地上。自此,王昭君有了“落雁”之稱。

    而元帝在送走昭君之後,追究原因,竟然是因為畫工索賄不得,故意將美人畫醜。元帝一怒之下,將所有畫工全部“棄市”,都給殺了。通常我們都認為是畫工毛延壽所為,其實不一定是毛延壽乾的。毛延壽只是畫人像的技藝,是所有畫工中最高超的而已。當時的畫工除了毛延壽,還有陳敞、劉白、龔寬、杜陽望、樊育等人,全部被元帝處死。自是,“京師畫工,於是差稀。”

    元帝也因為日夜思念王昭君,一病不起,五個月之後就駕崩了。

    王昭君到了塞外,呼韓邪單于又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婚禮。呼韓邪娶到了如此美麗聰慧的的王昭君,對王昭君的愛是溢於言表,立刻封昭君為“寧胡閼氏”,同時上書漢帝,表示願意永遠為大漢守衛北方邊境。

    王昭君在婚後一年多,就為呼韓邪單于生了一個兒子,伊屠智牙師。原本昭君有了愛自己的丈夫,還生了一個兒子,幸福生活才剛開始而已。不幸的是,呼韓邪單于在他們婚後的第三年,公元前31年因病去世。

    王昭君作為漢人,心繫故土,上書漢帝,請求返回漢朝。但是,漢成帝不許,要求昭君“從胡俗”。王昭君不得已,只得遵循匈奴風俗,又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兒子復株絫若鞮單于。

    昭君和復株累若鞮單于一共生活了11年,共生有兩女,長女須卜居次,後被召入漢朝侍奉王太后(王莽的姑姑);次女當於居次。

    公元前20年,復株絫若鞮單于去世,王昭君再嫁搜諧若鞮單于(呼韓邪單于的另外一個兒子)。五年後,公元前15年,王昭君病逝,葬於青冢,現在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城南。

    大多數關於王昭君的傳說,都是一個悽婉的故事,這也比較符合事實。如果和親塞外,果然可以生活的很幸福,那王昭君就不會年僅33歲就去世了,更不會在呼韓邪單于去世後,請求迴歸漢朝了。

    王昭君用自己一生的幸福,換來了大漢與匈奴之間半個多世紀的友好和睦。其他匈奴部落,在看到南匈奴與漢朝的關係之後,也紛紛效仿。匈奴各部之間也得到了暫時的和平。王昭君一個人,可以說是挽救了數十萬人的性命,還讓更多人減少了戰爭賦稅的負擔,可以有一個更為溫飽富足的生活。所以,王昭君也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中,最值得尊敬的一位。

  • 10 # 口袋裡的喵

    王昭君是與西施貂蟬楊玉環齊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生於西漢時期甘露二年的一戶平常人家,她名嬙,字昭君。漢元帝建昭元年時擴充後宮,在當地以美貌享有盛名的王昭君應召入宮。

    入宮後的王昭君,並未得到寵幸,當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據民間傳說,當時入宮的民間女子首先要到宮廷畫師那裡做畫像,有些女子便想讓自己的畫像畫的美些便賄賂當時的畫師毛延壽。但王昭君並沒有這樣做,這使得毛延壽懷恨在心,他故意將王昭君畫的很醜,埋沒於後宮。毛延壽在晉葛洪《西京雜記》有記載,說他為人形,醜好老少,必得其真。

    關於毛延壽和王昭君的事情記載於《西京雜記》,但在正史中似乎沒有找到這段故事,所以大家聽聽便可。

    王昭君嫁到匈奴後,因貌美得到了呼韓邪單于的喜愛,將她封為寧胡閼氏。王昭君為兩地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她為匈奴帶去了中原文明,教會了匈奴人許多東西。

    王昭君嫁到匈奴三年後呼韓邪單于便去世了,根據匈奴人收繼婚的習俗,在父親過世之後兒子是可以將自己的後母娶過來的,這些習俗在匈奴人那裡稀鬆平常,但是在中原聽起來卻是非常駭人的。接受不了這樣制度的王昭君上書給漢朝皇帝請求歸家,但那時漢元帝早已崩逝,在位的是漢成帝,漢成帝希望王昭君以大局為重,不允她歸家,勒令她從胡令。

    就這樣二十多歲的王昭君開始了她第二段婚姻,嫁給了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在他們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後,復株累單于去世,王昭君自此寡居,第二年離世。去世後的王昭君被葬於現今呼和浩特一帶,她的墓地又被稱作青冢。

    王昭君的存在使得匈奴與大漢之間將近小半個世紀沒有發生戰爭,為兩地帶來了和平。另外,匈奴人民也非常愛戴王昭君,在現今內蒙古地區發現多個王昭君的衣冠冢也能側面應證這一說法。

  • 11 # 暖歷史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王昭君是自殺死的。從她出嫁合藩到她最後死亡,命運一直在和她作對,但是細分析起來,也和她的性格有關係。

    要說清楚她的死,得從她出嫁說起,要說她的出嫁,得從她的性格時說起。

    《世說新語》記載王昭君的事,是這樣說的。說的是漢元帝的後宮人數太多了,元帝看不過來,所以就想到一個辦法,讓畫工把她們的樣子都畫下來。想臨幸女人的時候,就翻她們的畫像選。那些相貌平平的,都爭著向奉命做這事的畫家行賄使錢,求他們把自己畫的漂亮點。王昭君長的非常漂亮,自視甚高,所以從來不向畫工行賄,那些畫工才不管你美不美,就把她畫的不好看。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啟示,就是一個人再有本事,有天資,講一點權變還是必要的。不然可能就自己埋沒了自己。

    後來,匈奴要求和親,漢元帝就挑了王昭君,因為看畫像她不漂亮,那知道召見之後,一看王昭君這麼美,當下就後悔了,可是也沒辦法改變了,畢竟國家重要,在這樣的情況下,王昭君遠嫁匈奴。

    單于當然是高興的很,王昭君和單于生了兒子,兒子叫“世違”。後來單于死了,她兒子世違即位做了新的單于。

    匈奴有個習俗,父親死了,兒子可以把父親的妻妾都娶了。王昭君就問她兒子:你是按漢朝的規矩來,還是按你們胡人的習俗辦?

    或許是王昭君長的太美了,也或許是她兒子漢化的程度不深,總之她兒子的回答是“我想按我們胡人的習俗來。”

    王昭君聽了這個話,絕望了,於是吞藥自殺了。

  • 12 # 跪射俑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 王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 胡俗”,依遊牧民族收繼婚制,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

    鴻嘉元年(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且糜胥繼任為搜諧若鞮單于。 兩年不到,王昭君病逝。

  • 13 # 閒話茶館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落雁”之名,她生活在西漢時期,約在公元前54年出生,公元前19年香消玉殞,僅僅三十幾歲就與世長辭,名動天下的王昭君為何早早病逝哪?這得從她離開漢宮踏往異鄉之路說起。

    初入漢宮

    公元前54年農曆八月十五,王昭君出生在南郡秭歸縣的一戶平民之家,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年十六歲的王昭君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了一名宮女,等待她的命運不是得到君王的萬千寵愛,也不是深宮中終老。

    有民間傳說王昭君入宮後,因為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被醜化,而沒被漢元帝選為后妃只能當一名宮女,但是這種說法許是虛假的,在漢朝時候,小說和詩文經常提到王昭君,然而這不肯賄賂畫師被醜化的這種說法出現於晉代的《西京雜記》,並且正史並沒有採用這一傳說。這大多是來自民間的編撰。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王昭君入宮後,身為四大美女的她為何沒有成為妃子而只是一名宮女,也許沒有機會見到漢元帝,也許漢元帝不喜歡王昭君這一種型別,無從得知到底是為何。

    王昭君於公元前38年入宮,在深宮中度過孤寂的六七年時光。

    直到公元前33年,王昭君又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

    昭君出塞

    公元前33年正月,漢朝的屬國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來朝見漢元帝,盡一個做藩臣的禮節,並且向漢元帝請求和親。南匈奴歸順漢朝多年,與漢朝關係還算友好,漢元帝欣然允之,但是捨不得自己金枝玉葉,挑了宮女賞賜給他,而這個宮女就是王昭君。

    公元前33年,王昭君告別故土,跟隨呼韓邪單于去到匈奴,而這一去,再無歸期。

    王昭君到達匈奴後,被稱為寧胡閼氏,王昭君在呼韓邪單于身邊三年,並生下一子,公元前31年,呼韓邪去世,然而呼韓邪的離去並不代表王昭君得以恢復自由身,得以迴歸故土。按照胡俗,王昭君需要再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于,漢人出身的王昭君哪裡接受得了這種不倫的婚姻,她在異地他鄉三載,盡著維護漢與匈奴和平的責任,也算不辱使命了。

    在呼韓邪單于去世後,她不願接受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兒子,更是思念故土和家人,她向漢庭上書求歸,然而王昭君的滿心期待註定只能落空,漢成帝敕令王昭君“從胡俗”,輕描淡寫卻又殘忍,打碎了王昭君的心願,也徹底斷了王昭君回鄉的路。

    王昭君縱有滿心的不願和難堪,而不得不以大局為重嫁給了復株累單于,與其夫妻十一年,生下了兩個女兒。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兩年後,王昭君也與世長辭。

    獨留青冢向黃昏

    回到題主的問題,猜測王昭君是病逝,王昭君出塞並非出於自願,而是皇命不可違。否則她也不會在出塞三年後,呼韓邪單于病逝後請求迴歸。

    歷史記載了王昭君出塞的貢獻和偉大,但是卻無從記載王昭君出塞後在匈奴生活的孤寂和苦悶,王昭君曾寫下一首《怨詞》,《怨詞》原屬樂府《相和歌辭·楚調曲》,多描寫婦女的不幸命運。

    怨 詞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於苞桑。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雲,上游曲房。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其譯文如下:

    秋天裡的樹林鬱郁蒼蒼,滿山的樹葉一片金黃。棲居在山裡的鳥兒,歡聚在桑林中放聲歌唱。故鄉山水養育了豐滿的羽毛,使它的形體和容貌格外鮮亮。天邊飄來的五彩雲霞,把她帶進天下最好的深宮閨房。可嘆那離宮幽室實在空曠寂寞,金絲鳥般的嬌軀總也見不到陽光。夢想和思念沉重地壓在心頭,籠中的鳥兒卻不能自由的翱翔。雖說是美味佳餚堆放在面前,心兒徘徊茶不思來飯不香。為什麼唯獨我這麼苦命,來來去去的好事總也輪不上。翩翩起舞的紫燕,飛向那遙遠的西羌。巍巍聳立的高山橫在眼前,滔滔流淌的大河流向遠方。叫一聲家鄉的爹和娘啊,女兒出嫁的道路又遠又長。唉!你們可憐的女兒呀,憂愁的心兒滿懷悲痛和哀傷。

    一句“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道盡哀傷和悲涼,孤生一人在異地他鄉,遠離父母兄弟,十數年不得見,此生也恐無再見之期。

    思念故土和親人的心日夜折磨著王昭君,心情常常抑鬱不得開朗,對身體健康自然不好,而且在古代醫療條件落後,匈奴又是遊牧民族,在匈奴的醫療條件只會更差,王昭君在三十幾歲病逝也就說得通。

    後人常常感嘆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美貌和命運,稱讚王昭君捨身為國的大義,維護漢與匈奴和平的貢獻,但是她內心遠離故土家人的悽苦卻無從疏解。王昭君離世後,聽聞葬在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後人稱其墓為“青冢”,王昭君至死都未能回到漢朝,獨留一座“青冢”孤單的佇立在他鄉,向著回家的方向。

  • 14 # xlalhj

    大家都知道昭君出塞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好處。當時到國曆史上也算是非常厲害的一個女人了,因為畢竟他犧牲了自己的幸福,給中國帶來了好處。要知道能夠透過一個女人就解決問題的事是絕對不用浪費一兵一卒的這個是比較簡單的事情了,所以對於統治者來說,他寧願犧牲一個女人來換取和平。

    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代皇家的兒女都是不幸的,尤其是生在皇家的公主。在古代皇室的人的婚姻是沒有自由的,因為他們的婚姻要跟很多政治因素聯合起來,他們不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只不過是因為娶了誰,或者是嫁給誰能夠給家族帶來什麼好處,或者是給自己帶來什麼利益,他們才會去做男子上去還好一些,畢竟男子可以有很多個妻子。這對他們來說就算不能和自己心愛的姑娘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不能娶自己心愛的姑娘為正妻,至少也可以把她納入府中。可是對於公主來說,他們就不會那麼幸福了,價格一個自己不愛的人就這樣苦苦的守著一生。

    要說不夠幸福的話,這個絕對不算最不幸福的事情,最不幸福的是出去和親。所以有的皇帝不忍心讓自己的女兒出去和親,就會在百姓當中選取一位才情和樣貌都具備的女子,封為和親公主,然後讓她去和親。王昭君無疑就成為了這樣一個墊腳石。

    雖然在後人們的心中認為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想的,昭君出塞給中原地區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嫁到邊塞進去之後又是身為王妃的身份,所以這也是好事一樁。但是從來都沒有人瞭解到王昭君是多麼悲慘的,有時候在外人眼中看到的往往都是別人光鮮亮麗的一面,但是別人內心的苦楚,他們卻不得而知。

    本來王昭君嫁過去以後,換來了國泰民安,百姓是感謝她的,可是她的婚姻確實不幸福的,她嫁給呼和韓單于之後,沒到多長時間,呼和韓邪單于就去世了。兩個人有了一個兒子,但是根據當地的風俗,她的丈夫死了之後,她是不能夠再回到中原地區的。既然嫁過去就要一輩子守在那裡,所以按照風俗,王昭君又嫁給了他的兒子。

    也就是下一任的君主,在當時那個年代思想十分的保守,嫁過一次人又要重新再改嫁別人。更何況原本是高高在上的王妃之位,現在只能變成一個任何人都可以蹂躪的妾室,王昭君心裡自然也是不開心的。可是即便是這樣她又能如何?本來身為一介女流之輩,就有很多迫不得已。

    所以這個時候她只能把所有的苦處都往自己的肚子裡咽。因為在別人的眼中只能看到她和親帶來的好處,卻看不到她受到的苦。滿腹的心酸也無人訴說,就只能自己忍著,最終鬱鬱而終。

  • 15 # 達魂

    關於王昭君的出生年代、死年和死因,史料都沒有明確記載。 因而她的死與她的絕世美貌一樣成為千古之謎,存在各種動人的傳說與猜測。

    今人的解讀更是五花八門,所以更加添了神秘。也提供了很好的小說編寫素材。

    分析一下,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死後當年,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于又死,其弟弟且糜胥即位單于,號為:搜諧若鞮單于。據《漢書。匈奴傳》記載:搜諧若鞮單于且糜胥是呼韓邪單于第三個兒子,公元前20---前11年在位;在位共計8年;每兩年到漢朝朝會一次;前11年到漢朝朝會途中病死。且糜胥在位期間為漢成帝時期,漢朝政局相對穩定,西漢著名文學家、目錄學家劉向、劉歆父子都還健在,卻沒有留下王昭君死年和死因的的任何記載,東漢歷史學家班固所著《漢書》和宋代歷史學家范曄所著的《後漢書》都沒有相應記載。如果王昭君再次改嫁,史料理應有所記載,公元前20年,王昭君第二任丈夫復株累單于雕陶莫皋死後,因無王昭君殉葬的相關記載,可以推定王昭君自此寡居。有人說復株累單于死去一年後,王昭君去世,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因無任何依據,此說難以令人信服。 根據《漢書。匈奴傳下》中相關史實記載,王昭君最有可能死在呼韓邪單于第七個兒子輿單于即位之初,也就是她與呼韓邪單于的兒子伊屠智邪斯被殺之後一兩年。對應年代為公元18年到20年左右。

    理由:

    一.王昭君入宮時年已十九歲,照此上推,當出生在公元前52年左右,到公元19年前後,王昭君已經年過古稀。網上有資料說王昭君生卒年代為公元前52---前19年,筆者在對應年代史料中看不出任何王昭君去世的背景痕跡。

    二.伊屠智邪斯是她和呼韓邪單于唯一的兒子,伊屠智邪斯之死是王昭君出塞後唯一的、最大的精神打擊事件。公元18年,王昭君兩個女兒等親眷進京奉獻前後再沒有提到王昭君的任何事蹟。有人說塞外氣候惡劣,王昭君活到三十來歲已經不錯了,此說更不可信。 據史料記載,出生於民風淳樸的荊楚民女,歷經大漢後宮三年之久的磨礪,挺身而出自薦和親匈奴的王昭君,絕不似第一個遠嫁烏孫的細君公主那樣身體纖弱、性格柔弱,同樣是生活在匈奴的呼韓邪單于五、六十多歲去世,解憂公主生活在烏孫,古稀之年迴歸漢朝,為何塞外的氣候偏偏不能眷顧深愛塞外大草原的王昭君呢?可見氣候之說難以成立。此外還有殉情之說,也就是說王昭君先後嫁過的兩個丈夫都去世了,沒必要再嫁給第三個丈夫,也沒有人逼迫她改嫁新單于,王昭君在孀居生活的幽怨悽清中撒手人寰,此說近乎以今代古的憐愛式揣測。 “絕望服毒”、“投水自盡”之說來源於近千年之後的文學作品,而馬致遠創作的《漢宮怨》這部戲曲源自唐代《敦煌變文集》中的《王昭君變文》,是在民間傳奇的基礎上,結合當代歷史背景和作者的創作思想加工虛構的,不足為信。正史的記載是:在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所生之子伊屠智邪斯被殺之前,漢朝與匈奴關係很好,匈奴也不存在內亂,所謂昭君絕望就是無根之水。

    四.《王昭君變文校注》稱,昭君死後,漢哀帝曾派使者楊少前往弔祭。筆者認為可信度很小。 一是《王昭君變文》來源於唐代《敦煌變文集》,此文集屬於民間文學集子,具有濃厚的傳奇特色,從變文中對王昭君思鄉幽怨、盛極葬禮等情景的敘述描寫、歌詠歌詞文采,以及漢朝皇帝的祭辭都具備較為深厚的駢文文學功底來看,絕非漢代人所為。二是《王昭君變文》中提到相關大事與史實相差甚遠;諸如漢哀帝遣使弔祭王昭君沒有對應史料印證,漢哀帝在位六年時期為匈奴囊知牙斯單于在位,史料中可見漢哀帝去世當年[公元前1年],囊知牙斯單于和烏孫大昆彌伊秩靡[解憂公主的孫子]一同到長安覲見,漢朝以此為榮。囊知牙斯單于入朝從上書請求到成行,經歷了三年的曲折。 《漢書。匈奴傳》對漢哀帝時期囊知牙斯單于入朝記載的十分詳細,看不出王昭君病故的蛛絲馬跡。漢朝對匈奴的賞賜極為豐厚,單于隨行進京的人員也從以往的二百多人增加到五百多人。當年二月,囊知牙斯單于朝見歸國,漢哀帝在當年六月病逝,年方九歲的漢平帝即位,太皇太后臨朝稱制,先前失寵的王莽在太皇太后的支援下重新得勢,並且主持朝政。王莽想討好太皇太后,便讓人側面捎話給囊知牙斯單于,要王昭君的大女兒須卜居次雲進京侍奉太皇太后。此時在公元1年,按王昭君出生於公元前52年推算,年齡恰好是52歲,漢哀帝在位期間的記載比較詳細,史料中從未提及王昭君病危、病故的資訊,因此王昭君死於公元前一兩年之說難以採信。 此外,在中國古典文獻中,最早提到昭君墓的是唐代杜佑所著《通典》。《通典》中並無具體情況的詳細記載,直至清初錢良擇的《出塞紀略》,才有關於昭君墓的具體描繪。昭君墓及其傳說的真偽以及成型年代都不足以證明昭君死去的年代,恰恰是悠悠千古,各族人民對王昭君自薦和親、遠嫁匈奴非凡事蹟的無盡緬懷。

    五.與和親烏孫古稀歸漢的解憂公主相比,王昭君的生平及其兒孫的遭遇,更加令人同情感喟。雖然王昭君及其子孫的歷史貢獻不及解憂公主和他的子孫,雖然中原王朝的帝王們在歷史的紛繁變遷中漸漸淡忘了這些非凡的和親公主,同樣幸運的是懷有愛國之心的中原漢族人和那些塞外絕域不斷遷徙的遊牧民族都永遠銘記著她們的名字。

  • 16 # 江卞說歷史

    歷史上這樣記載:漢高祖時,婁敬提出和親的建議,但呂后只有一女,不忍心將其遠嫁番邦,便以宗室女喬裝成公主嫁給冒頓。以後,西漢對匈奴和西域各國的多次和親,都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而王昭君卻是以民女的身份擔任和親的任務,故引起一般民眾的同情與關切,文人墨客也多對她吟詠,使王昭君的事蹟廣為流傳。

    王昭君的出生地是秭歸,它緊靠長江三峽,江水湍急,兩岸懸崖峭壁,戰國時這裡曾出過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

  • 17 # 冬日暖陽15784

    王昭君作為四大美女之一,是四個美人裡最有民族大義的一位,她為了漢朝可以出塞和親,遠嫁塞外成為單于之妻,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昭君成為中國歷史上傳奇的美女子,因此便有許多關於王昭君的傳奇故事。

      王昭君的母親懷她的時候年歲已高,傳說她母親曾入廟求籤,當晚便夢見一輪明月投入她的懷中,因此王昭君便有皓月之稱,集月色之柔美,便出落的如此美麗。

      “沉魚落雁”中“落雁”之稱便是形容王昭君的,傳說王昭君隨同單于呼韓邪出塞那天,百姓圍在街道兩邊,就為一睹昭君容顏,皆感嘆美人即將遠離故土伴隨年老的單于,甚是可惜。前往匈奴之路,黃沙滾滾,昭君見中原離自己越來越遠,便心生哀傷之情,難以平復,便拿出琵琶,撫琴而奏,一曲《出塞》甚是悲壯。此時南非的大雁聽到此樂,看到奏樂之人如此美貌,一時之間忘記揮動翅膀,掉落下來。

      也有傳說王昭君原是仙女,她來匈奴就是為了平定內亂,昭君和呼韓邪到河邊,卻見飛沙走石,狂風怒作,昭君撫琴一把頓時白雲繚繞,萬物復甦,青山綠水皆復甦,甚是生機勃勃。

      而且昭君所到之處,均人畜兩旺,生機不斷,草木復甦,牛羊成群,一派蓬勃之象。故便有昭君墓為“青冢”之說,一片荒涼的匈奴之地,唯昭君墓一片在冬日依舊綠意蔥蔥。

      王昭君怎麼死的

      王昭君本為漢元帝后宮妃子,後出塞和親,為漢匈雙方和平作出巨大貢獻。且出塞後向匈奴人民傳播漢文化,使落後的匈奴發展,最後逝世在那塞外,資料關於昭君怎麼死的和死的地方並沒有詳細記載。

      

      於是後人便根據歷史記載和當時的事件進行推斷,推斷昭君是怎麼逝世的。當時昭君出塞和親,所幸單于呼韓邪對昭君很是疼愛,他們兩個年齡相差了二十歲,且匈奴內部混亂,矛盾劇增,呼韓邪便長期在戰爭中度過,身體勞損之大,幸得漢軍援助,得以控制住整個匈奴,因而呼韓邪身體落下病根,他們結婚沒幾年便逝世。

      當時昭君欲回中原不得,也向漢朝上書回鄉之願卻以“從胡俗”之令留下,便只能遵循他們的習俗,嫁給丈夫的大兒子也就是自己的繼子為妻。昭君和復株累單于為夫妻的時間為十一年,復株累便逝世,昭君無再有婚姻,為寡婦在塞外生活。

      昭君遠嫁塞外,心中難掩孤獨之悲,雖有丈夫和孩子在身旁,但是每逢中原佳節難免會感傷,這便是昭君心中一直難以揮去悲傷。且為中原女子,一直受漢文化洗禮的昭君怎能接受再嫁丈夫之子的習俗呢,雖然無血緣關係,但是卻始終有母子關係,因此昭君一直抑鬱悲傷,加上後來她唯一的兒子被殺害,昭君心中的悲傷之情更是覆水難收。

      於是晚年的昭君孤寡一人,生活在那塞外抑鬱不已,最終臥床不起,就這樣病死了。

      

      王昭君本是漢元帝后宮宮女,後為漢朝出塞和親,擔任著兩個民族和平的重擔。王昭君嫁給呼韓邪之時,雖然兩人年紀相差甚多,但是也算恩愛,呼韓邪單于對自己的小老婆王昭君甚是疼愛,昭君在後宮中被冷落多年,現在雖在塞外也算是有人疼愛,以抵思鄉之苦。

      

      好景不長,王昭君為呼韓邪生下一子沒幾年,呼韓邪便逝世。而這時昭君必須要從胡俗,嫁給呼韓邪的兒子復株累。深受漢族文化洗禮的昭君怎能接受這“亂倫”的關係,便上書漢元帝,表回京之願,但是卻被無情拒絕。

      王昭君便無可奈何下嫁復株累,所幸復株累與昭君年齡相仿,對美人昭君尚好,王昭君還為他生下兩個漂亮的女兒。

      且說王昭君的兒子伊屠智伢師,為右日逐王,本與復株累為同父異母的兄弟,但是因匈奴獨特的文化習俗,兩人從兄弟變為父子關係。而當時呼韓邪逝世,匈奴局勢動盪,復株累忙於鞏固地位,而見伊屠智伢師也為呼韓邪後代,也算是他地位的威脅者,便將他殺害,而王昭君唯一的兒子便這樣逝世。

      王昭君的女兒,長女為須卜居次,小女兒為當於居次,在匈奴語中,居次是公主的意思,這兩位公主後面都嫁給了當時有權勢之人,都得到了一份門當戶對的婚姻。而須卜居次也曾經到皇宮中侍奉了當時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一陣子。

  • 18 # H娛樂小子H

    關於王昭君的出生年代、死年和死因,史料都沒有明確記載。因而與王昭君的絕世美貌一樣成為千古之謎,存在各種動人的傳說與猜測。今人的解讀更是五花八門。筆者在閱讀史料之餘,閒聊幾句粗淺看法。

    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死後當年,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于又死,其弟弟且糜胥即位單于,號為:搜諧若鞮單于。據《漢書。匈奴傳》記載:搜諧若鞮單于且糜胥是呼韓邪單于第三個兒子,公元前20---前11年在位;在位共計8年;每兩年到漢朝朝會一次;前11年到漢朝朝會途中病死。且糜胥在位期間為漢成帝時期,漢朝政局相對穩定,西漢著名文學家、目錄學家劉向、劉歆父子都還健在,卻沒有留下王昭君死年和死因的的任何記載,東漢歷史學家班固所著《漢書》和宋代歷史學家范曄所著的《後漢書》都沒有相應記載。如果王昭君再次改嫁,史料理應有所記載,公元前20年,王昭君第二任丈夫復株累單于雕陶莫皋死後,因無王昭君殉葬的相關記載,可以推定王昭君自此寡居。有人說復株累單于死去一年後,王昭君去世,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因無任何依據,此說難以令人信服。

    筆者認為,根據《漢書。匈奴傳下》中相關史實記載,王昭君最有可能死在呼韓邪單于第七個兒子輿單于即位之初,也就是她與呼韓邪單于的兒子伊屠智邪斯被殺之後一兩年。對應年代為公元18年到20年左右。

  • 19 # hy百味人生

    王昭君是“四大美女”之一,為漢匈之間的和平做出了極大貢獻。 我們經常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美。其中“落雁”則指王昭君。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湖北興山縣人。公元前36年,漢元帝在民間海選宮女,十七歲的王昭君被選入宮中。

    由於入宮的美女人數太多,漢元帝沒辦法挨個都看一遍,於是下令讓畫師毛延壽給她們畫像,然後裝訂成冊,在漢元帝閒暇時就拿出畫冊來看,然後按圖召幸。

    宮女們為了能夠得到漢元帝的寵幸,紛紛用錢財賄賂畫師毛延壽,多則十萬錢,少則五萬,讓其將自己畫的更漂亮些。

    但王昭君不屑於同流合汙,不肯給畫師賄賂。結果畫師給她畫像時,就在她的臉上畫了很多雀斑,當漢元帝看到了王昭君的畫像之後,當然沒有選擇王昭君,因此王昭君一直也沒能得到元帝的寵幸。

    公元前58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即位,但由於匈奴內部之間的鬥爭仍在繼續,為儲存自己的實力,呼韓邪便派使者入漢,請求漢元帝將公主賜與他和親。

    但漢元帝捨不得讓自己的女兒遠嫁偏遠漠北,於是決定選派一名宮女與匈奴聯姻。

    由於當時王昭君入宮數載,一直得不到皇上寵幸,心情非常悲傷哀怨,就主動請求與匈奴和親。

    當漢元帝給王昭君餞行時,突然發現王昭君舉止優雅,容貌美豔,越看越喜歡,心裡是十分懊悔,想留下但又怕失信,只能忍痛割愛。據傳漢元帝回宮後一怒之下,將畫師毛延壽的腦袋給砍掉了。

    王昭君在北去匈奴途中,難捨故土,心潮起伏,隨即彈奏一曲《琵琶怨》。這時天空中的大雁驚豔於王昭君的美貌,隨著哀怨悽婉的曲調,紛紛落到地上,這就是王昭君“落雁”之美的由來。

    王昭君當年嫁給呼韓邪單于,夫妻二人生活美滿,恩愛和睦。三年後還為他生了一個兒子。然而,呼韓邪沒多久病死了。

    由於當時匈奴的風俗習慣:大單于死後必須嫁給新的單于。也就是說當時王昭君必須得嫁給新的單于,也就是呼韓邪的兒子。

    這種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怎能接受呢,這分明就是亂倫嘛!王昭君羞憤難當,就上書給當時的漢成帝說想回家。

    結果漢成帝為了國家的利益,就沒有同意,回覆三個字“從胡俗”。無奈中王昭君只得改嫁呼韓邪單于的長子復株累。並又生了倆女兒:長女須卜公主,小女兒是當於公主!

    更讓王昭君痛心的是,復株累為防止王昭君的兒子篡奪單于大位,便將她的兒子殺死。就這樣,王昭君一邊面對自己的兒子,一邊又得面對自己的丈夫,這樣的抉擇真讓她生不如死。

    真是命運弄人啊!公元前20年,復株累又死,昭君自此沒有再嫁,一直寡居。二年之後,53歲的王昭君鬱鬱而終,葬於現在的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

    由此可見,王昭君出塞聯姻後,漢匈之間和睦相處40餘年。也正是由於王昭君的委曲求全,換來了漢匈的和平與繁榮。

  • 20 # 文娛史之苑

    關於歷史上王昭君最後是怎麼死的,翻看歷史,這個在傳說中有很多說法,有說王昭君不願出嫁,在出嫁途中就投水自盡身亡的;也有說王昭君在呼韓邪單于死後,不願再嫁,自盡身亡的。而實際上,昭君是在33歲的大好年華時,因為遠離故鄉,心生哀愁,患病去世的。

    王昭君遠嫁給呼韓邪單于後,成為呼韓邪單于的王后,她與呼韓邪單于生活了三年誕下一子,不久呼韓邪單于去世,此時的王昭君十分想回到漢地,曾上述漢朝表達她想回到故鄉的意願,但是被皇帝拒絕,因此,她又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長子。昭君和復株累若鞮單于一共生活了11年,共生有兩女,長女須卜居次,後被召入漢朝侍奉王太后(王莽的姑姑);次女當於居次。公元前20年,復株絫若鞮單于去世,王昭君再嫁搜諧若鞮單于(呼韓邪單于的另外一個兒子)。五年後,公元前15年,王昭君病逝,葬於青冢,現在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城南。嫁給新單于後,兩人共同生活了11年,但是她的第一個兒子死於匈奴內部叛亂,這就是讓王昭君十分痛苦。後來新單于去世,王昭君沒幾年也病逝了。好在她和新單于生的女兒順利回到漢朝。

    王昭君出塞與呼韓邪單于聯姻後,漢、匈之間和睦相處達40餘年。王昭君的委曲求全,換來了漢匈的和平與繁榮。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南岸,佇立著巨大的昭君墓“青冢”。此外,在大青山南麓還有多處昭君墓。究竟王昭君葬在如何處,現在還不得而知。但如此多的昭君墓的出現,可見王昭君深為人們愛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下有欠條,朋友一直不還錢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