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無論排水量還是武備系統大和都能完勝俾斯麥。
7
回覆列表
  • 1 # 心有遠芳

    歐州無弱國,而德國又是歐州最強的!

    打個比方,德國賓士車設計,安全,豪華,質量,日本車永遠比不上,二戰時日本產品就是低劣的代名詞,只要德國造,一定優質的代名詞。

    俾斯麥之所以代表戰列艦最高水平,主要是設計合理,質量過硬。

    德國二戰的鋼加工水平是全世界最好的,火炮質量也是全世界最好的,火控系統也是全世界最好的,電子無線電也是全世界最好的。

    再加上機床也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人也是全世界最好的,設計也是全世界最好的,如88高炮,G42機槍,都是劃時代設計,到現在都不過時。

    反觀日本二戰武器設計都是模仿,沒有創新,航空母艦上層用鋼,下層用木材,都是偷工減料,大和號徒有虛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中看不中用,日本才不敢輕易使用,免得露餡被擊沉丟臉。

    日本人的話能信,母豬都能上樹了!

  • 2 # 哥喝咖啡

    俾斯麥也能算是戰列艦的巔峰?怕是隻有德棍才能說出這種話了。俾斯麥除了穹甲能吹一下還有什麼?五萬噸的排水量裝8門38cm炮,在當時的歐洲新銳戰列艦裡只能排最後,前面還有黎塞留級和維內託級。更別提大和級和衣阿華級了。

  • 3 # 還差99年就100歲了

    關於俾斯麥和大和誰更厲害

    嗯,首先觀點先明確,我不偏袒任何一方,只是客觀有根據的說出自己觀點。

    大和 首先我們看大和他的規格資料,準排水量64000噸,航速27節,武備460毫米三聯裝炮3座(只說主炮否則太多了大家看不下去),裝甲側面410,甲板230,炮座560,炮塔前部650,司令塔500(毫米),艦員2700人

    其次日本是世界上率先使用460毫米45倍徑的重炮,學習了納爾遜級戰列艦,採取了先進完全集中式防禦方式,在側面水線部,甲板,主炮,裝甲很厚,水線下安裝了防禦水下攻擊的側面裝甲 在水下防護能力方面,大和被要求能夠承受400公斤TNT的爆炸當量(美國最後一代戰列艦要求能抗擊300公斤TNT的打擊,德國的俾斯麥要求抗擊250公斤TNT)

    俾斯麥 規格資料, 排水量41700噸,航速29節,武備380毫米雙聯裝炮四座,裝甲,側面320,甲板120,炮座340,炮塔前部360,司令塔350,艦員2092人

    其次,其防禦是以一戰巴伐利亞級為基礎設計(就是採用全面防護,所以不能再關鍵的地方進行大量防護,所以關鍵的地方皮很脆),為了增大炮戰距離而減弱垂直防禦,艦體內部的水密隔艙,進行細分,加強了水平防禦水下防禦,同時在一些不影響整體結構強度的部分是使用了輕質材料,重視減輕重量並採用了高溫高壓蒸汽輪機降低動力裝置重量,對外宣傳35000噸實際達到42000噸左右

    綜上所述,大家不難看出來俾斯麥和大和是沒有可比性的,俾斯麥從設計理念嚴重脫節,再者就是火力方面相差不止一點,防護的話大和是戰列艦史上防護最強的戰列艦了,大和可以在25到20km中有效擊穿俾斯麥,而俾斯麥在這個射程連大和的皮都打不穿,這個就是差距,其實俾斯麥在大和沒出來以前確實是可以爭一下當時世界最強的戰列艦,但是大和出來後真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我覺得可能當時世界除了鴨滑(依阿華)憑藉瞄準系統可以和大和一爭高下(還要看是白天還得黑夜),其他都不行,總得來說大和是大艦巨炮史上的巔峰也是終結

    這是知乎上大佬發的圖,這是世界戰列艦裝甲強度排行,大家可以看看,還是很有根據的

    以上的資料我參考了很多資料,有不解的可以提出來 。主要資料是日本海人社的世界近代戰列艦史,大家有興趣可以買,裡面涵蓋了一戰到二戰所有戰列艦,可以說是一本超級好書。但是現在好像停產了

  • 4 # 七品絃音1

    戰績,戰績,戰績。重要的事說三遍。一個將軍吹他有多牛逼,得看他打了多少勝仗,而不是可能軍銜。一個士兵吹他有多牛逼得看他殺死多少敵人而不是看個頭。大和零擊沉戰績和俾斯麥怎麼比?牛逼不是吹出來的。

  • 5 # 翱翔滴毛鷚子

    造了好幾年,就為打一次遭遇戰,三次齊射擊沉“無謂級戰列艦”的象徵胡德號,然後遭遇大英帝國海軍全員出動的圍捕,承受超過2800餘發炮彈,至少15枚以上的魚雷攻擊的前提下,請注意:俾斯麥號是由當時仍然生還的船員自行鑿沉,絕非是英國軍艦擊沉的!

    不要說二戰,就連大和、武藏全算上,你給我從古往今來的戰船裡找一個僅僅出航三天,能有這樣戰績、作為、經歷後仍然不沉,看著敵軍累的一蛋子汗也打不沉,後來自己人湊一起商量,要不咱幫幫他們吧……,這樣的船不是巔峰之作,你是想逼死誰嗎?

  • 6 # 寶玉你好好學習啊

    綜合來看二戰第一應該是衣阿華,大和有出色的防護和火力,但貌似瞄準太差?因為完全沒有戰績就被幹掉了。俾斯麥機動出色,防護中上,火力稍欠,衣阿華綜合來講各項均衡,沒有短板,實戰來說也是最出色的

  • 7 # 浩蕩揚子江

    俾斯麥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海軍作戰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 是以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名字命名的“俾斯麥”號。於1935年動工,1940年建成服役。它最高航速高達30節,排水量4.2萬噸,艦上人員1600名。艦上武器有4座雙聯裝380毫米口徑主火炮,6座雙聯裝150毫米口徑副火炮,8座雙聯裝105毫米口徑高射炮,並搭載4架Ar-196水上飛機和8具533毫米的魚雷管(僅提爾皮茨號安裝有魚雷管),火力異常強勁.其舷裝甲最厚處320毫米。無論從效能或是戰鬥能力上都超越了當時英國同類軍艦,被英國人稱作“魔鬼俾斯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用此艦襲擊大西洋交通線,1941年5月27日8時47分被英國的“羅德尼”和“英皇喬治五世”為首的艦隊擊沉。

    俾斯麥級艦上層建築比較緊湊,提高了艦體的穩定性。其採用雙聯裝380毫米口徑艦炮,主炮塔採用前後對稱呈揹負式佈局各佈置兩座。其主炮理論射速很高,達到同期戰列艦的最高水平,主炮穿甲彈採用“高初速輕型彈”,在中近交戰距離擁有很好的威力,但遠距離著靶存速效能相應降低。其裝甲防護擁有同期戰列艦中的最大防護尺度,其主裝甲堡側壁覆蓋了70%的水線長度和56%的舷側高度,同時裝甲總重量達到同期戰列艦中的最大比重,佔標準排水量的41.85%。此外,該艦在實現大防護尺度的同時,依賴大防護尺度提供的空間補償,主水平裝甲安排在第三甲板,讓其與主舷側裝甲一同重疊於彈道上,使艦體要害部位的防護也得到了強化,超越同期建造的戰列艦。

    俾斯麥艦長(米) 250.5,艦寬(米) 36,排水量(萬噸):標準4.17、滿載5.04,動力:12x 瓦格納式高壓重油鍋爐、3x 布洛姆·福斯式蒸汽渦輪機,最大功率1.50170馬力,3軸三車螺旋槳推進航速(節);30.8。續航力:9280海里/16節、8525海里/19節、6640海里/24節

    編制艦員:2092人(103名軍官),武裝:4x 雙聯裝 380毫米/52倍徑SK-C/34主炮,6x 雙聯裝 150毫米/55倍徑SK-C/28副炮,8x 雙聯裝 105毫米/65倍徑SK-C/33/37高射炮,8x 雙聯裝 37毫米/83倍徑SK-C/30對空機炮,2x 四聯裝 20毫米/65倍徑MG C/38對空機炮,12x 單裝 20毫米/65倍徑Flak 30對空機炮,艦載機 4x 阿拉多Ar 196 水上偵察機

    大和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帝國海軍 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 曾號稱“世界第一 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

    1937年日本海軍制定了“第三次海軍軍備補充計劃”,確定建造2艘大和級戰列艦:“大和”與“武藏”。1940年8月8日“大和”下水。1941年12月16日“大和”竣工並被編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1945年4月7日,大和號在沖繩島戰役中,被美軍飛機擊沉於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處,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特攻作戰精神的炮灰。大和號的沉沒,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 。

    大和號以其巨型主炮聞名於世。主炮為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3聯裝主炮塔三座,兩座三聯裝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聯裝炮塔配置在後甲板。當時日海軍對主炮口徑保密,稱為九四式身長45倍口徑的400毫米炮,實際是460毫米。炮身重165噸,一座炮塔內三門火炮總重為1,720噸,加上炮塔裝甲(790噸)和彈藥的重量,單座炮塔的旋迴部的重量總重為2,774噸(有些資料稱大和炮塔重2,510噸,系未計算彈藥時的重量),相當於日海軍 秋月級驅逐艦的排水量。

    大和艦裝備的94式460毫米口徑主炮是歷史上威力最大的艦炮,與“依阿華”級戰列艦配備的MK7式406毫米口徑50倍徑艦炮相比,94式460毫米艦炮在穿甲彈重量,炮口初速,射程上均處於優勢地位。大和艦在20,000-30,000米距離上(這是戰列艦一般採用的遠端炮戰距離)可以擊穿世界上任何一艘戰列艦的主裝甲帶。編制艦員總數2300名(建成時),其中準士官以上150名,下士官及水兵2,150名。

    大和號戰列艦艦體資料,排水量 標準排水量 64000噸,滿載排水量 72808噸,艦長 263米,艦寬 38.9米,動力系統 動力 12臺鍋爐,續航 7200海里/16節

    武器系統 裝備 數量 配置,460mm/45倍口徑主炮 9門 3聯裝3座,155mm炮 6門 3聯裝2座(改裝中拆除了兩座),127mm炮 24門 雙聯裝12座(改裝中增加了6座),25mm炮 156門 3聯裝45座、單裝21座,13.2mm機槍 4挺 雙聯裝2座,艦載機 7架  

    1942年2月12日,號接替 長門號戰列艦成為日本聯合艦隊 旗艦(這時擔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卻是曾極力反對建造大和艦的 山本五十六)。日本海軍對它的期望值很大,將其當做最後決戰的王牌未經許可 聯合艦隊不得輕易動用。

    大和級戰列艦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過的最大的戰列艦。但是,由於日本海軍的戰列艦用兵思路存在致命缺陷,致使大和級在建成後始終處於一種作用不明的曖昧狀態,對實力不足的日本國力和日本海軍兵力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浪費。大和號戰列艦威力雖大,但恰逢戰列艦的主力艦地位開始被航空母艦所取代的時代,並且日本海軍將其當作最後決戰的王牌未經許可聯合艦隊不能動用而很少出戰,導致大和號錯過了最佳時期,缺乏戰鬥經驗,也為後來的作戰埋下隱患。大和號戰列艦的沉沒宣告了日本海軍的覆滅,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結束。

    因為俾斯麥戰列艦參加過實戰,並取得不俗的戰績,而大和艦建成服役之時,恰好趕上戰列艦的霸主地位被 航空母艦所取代的時代。太平洋戰爭期間在美航空母艦特混艦隊的打擊下,“大和”號幾乎無所作為。雖然威力比俾斯麥戰列艦強大但卻生不逢時。所以說俾斯麥是二戰戰列艦的巔峰之作,大和號沒有像樣的戰績,只能被俾斯麥的陰影遮蓋。

  • 8 # 鐵血戰盟影片

    俾斯麥被英海軍群艦(包括航母)圍剿時,以一戰二,只用了10分鐘就擊沉了4萬多噸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重創威爾士親王號,這是它成名的地方,同時說明他的機動性非常好,適合游擊戰。也是英軍就海軍建立以來損失的最大噸位的戰艦,也是第一次區域海戰沒有打贏,所以這可以叫巔峰,後來英軍的航母,戰艦,巡洋艦全體出動才將其擊沉。

    俾斯麥

    胡德號

    俾斯麥是打海上游擊戰的而不是向大和、威爾士親王、密蘇里這些戰列艦參與一線作戰,它的攻擊主要目標是運輸艦和補給艦(就是商船),攻擊補給線的,這是世界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用戰列艦遊擊攻擊補給艦,所以他運用的戰術巔峰。

    俾斯麥只是在二戰前期是巔峰之作,主炮口徑380MM(後來出現的大和號口徑為475MM),航速30節左右,排水量5萬9百噸這樣的排水量,這樣的排水量還能保證其良好的機動性不容易。

    而且俾斯麥的沉沒也是一個巔峰(個人認為是改變海戰模式的巔峰,其價值直到今天),俾斯麥沉沒後,希特勒動怒雷德爾海軍元帥被撤職,鄧尼芝(海狼)出任海軍統帥。從此德軍使用潛艇打擊海上補給線,差一點封鎖英國,讓美國的本土海域都遭受攻擊(二戰美國本土只遭受過德國潛艇攻擊,貨船在本土海域被擊沉)。而且鄧尼芝建立的“群狼戰術”和三本五十六將軍的“航母戰術”直到今天都才使用。

    雷德爾

    海狼卡爾·馮·鄧尼茨

  • 9 # 李三萬的三萬裡

    俾斯麥不算二戰巔峰之作吧?你可以說他算德國巔峰之作。英國人在二戰中陸軍被打殘(敦刻爾克),海軍主力艦被秒(輸的很丟人)。當然要吹德國非洲軍團強啊,沙漠之狐;德國海軍牛啊,俾斯麥不愧是德國的驕傲,這樣顯得沒那麼丟人。

    按戰績和動靜,俾斯麥確實出名…“俾斯麥”級戰列艦是德國海軍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戰列艦。同時也是火力,機動,防護三要素最均衡的戰列艦,8門308毫米主炮還能飆到31節,對於英國人而言有著極大威懾力!最重要的這船一炮爆了胡德號的彈藥庫擊沉了皇家海軍的驕傲(胡德號出訪過很多港口和國家),名聲能不大嘛!這是它成名的地方,同時說明它的機動性非常好,適合游擊戰。胡德也是英軍就海軍建立以來的慘重損失,同時也是難得一次區域海戰沒有打贏(英國是海軍強國),所以這可以叫俾斯麥的顛覆。後來英軍的航母,戰列艦,巡洋艦大半出動圍剿才將其擊沉。

    1940年8月建成服役俾斯麥號服役時,標準排水量為41,700噸(其姊妹艦提爾皮茨號42,900噸),超過英德海軍協定規定的35,000噸。至於滿載排水量,俾斯麥號已經達到50,900噸(提爾皮茨號52,900噸)。相較於其他的戰列艦,俾斯麥號因受基爾運河水深限制而顯得比較寬,使它可在波濤洶湧的北大西洋上穩定地航行,另外載油量較大亦令其可參與類似太平洋上的遠距離行動。可是相比於美國的衣阿華和日本的大和來講,德國的俾斯麥實在沒法說是二戰的巔峰。

    大和號排水量六七萬噸,主炮口徑466毫米。衣阿華4.8萬噸左右(滿載57000噸左右),航速也可以達到33節。所以有這二艘艦在,俾斯麥實在沒辦法說是二戰戰列艦的巔峰之作。實在要說的話,應該說是二戰前期戰列艦的巔峰之作吧,或者二戰德國戰列艦的巔峰之作,謝謝。

  • 10 # 老葉資料庫

    應該說是二戰德國戰列艦的巔峰之作,由於一戰的戰敗德國戰列艦設計停滯了十幾年,這時候英美日本的戰列艦設計則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卑斯曼的全面防護設計和同時期的美國英國戰列艦重點防護設計相比其防護設計是落後的,浪費了很多重量。火力也弱於衣阿華級,和大和號差的更遠。如果真的和衣阿華號對轟,真的處於劣勢。

  • 11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俾斯麥號戰列艦隻能說是德國在二戰時期建成軍艦當中的巔峰之作,相比其他海軍國家建造的戰列艦,德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在的軍艦內部設計佈局、火炮防禦並沒有太大的設計亮點,相反,在這些設計方面上它的槽點是滿滿的,相比於其他新銳的戰列德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並沒有任何優勢,而俾斯麥號戰列艦之所以出名那都得同行襯托,那就是打中英國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那一炮讓它威名遠揚,不然的話德國的戰列艦設計都是槽點滿滿。

    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也被稱為最強的一戰戰列艦,噸位嚴重浪費,其中槽點最大的就是它那8門380口徑的艦炮和全面防護的裝甲。首先說一下俾斯麥號戰列艦用的SK-C/34型38公釐艦炮,是當時世界各海軍新銳戰列艦裝備15英寸艦炮當中威力最弱的一個,僅僅比一戰時期英國的15英寸艦炮好一點而已。在20公里的距離上對滲碳鋼裝甲的垂直穿深才360毫米,而法國和義大利的的15英寸艦炮在20公里的距離上都有400毫米的穿深。當然這也和俾斯麥艦炮裝藥少有關,和法國、義大利的275公斤左右的發射藥相比,俾斯麥號的發射藥才142公斤,幾乎多了一倍。

    在者就是它備受爭議的全面防護,這種源於一戰的設計在一戰結束後就被其他國家放棄,而採用重點防護的設計。俾斯麥號更加註重側舷裝甲,所以從艦首到艦尾都鋪設有防護的裝甲,所以被稱為“全面防護”,而重點防護就是裝甲只鋪設在火炮彈藥庫、鍋爐周圍,其他不重要的地方不鋪設裝甲。這種設計能節約噸位。雖然俾斯麥的側舷320毫米厚的裝甲還過得去的話,那麼它甲板50毫米厚的水平裝甲和130毫米厚炮塔頂部裝甲就有著非常大的風險。因為這種薄弱的水平裝甲不足以抵禦大角度落彈。而在實戰中羅德尼一炮從擊穿水平裝甲打壞2個炮塔的案例說明這個問題。

    而相比之下,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沒有俾斯麥那樣奪目的戰績,但在火炮佈局、裝甲防護上的設計要比俾斯麥好的多,至少比它更合理。更何況大和滿載7.2萬噸的拍數量遠超5萬噸的俾斯麥號,460毫米的巨大火炮更是比俾斯麥的380口徑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

  • 12 # 國平軍史

    俾斯麥,是二戰時期,堪稱歐洲戰列艦的代表,在輕載狀態下能飆出32節的最高航速,在全球各海軍強國中最高航速僅為26-28節的戰列艦中,可謂鶴立雞群一般的存在。

    大西洋海戰的實戰,也當仁不讓地印證了,俾斯麥號戰列艦以接近驅逐艦的高航速,特別適合進行海上游擊作戰,襲擾盟軍有水面艦艇護航的運輸船隊。

    在丹麥海峽遭遇戰中,俾斯麥號戰列艦在海戰中發揮非常出色,一發380mm主炮炮彈擊穿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甲板裝甲,由此殉爆了彈藥庫,一舉擊沉了英國海軍引以為豪的滿載排水量4.8萬餘噸的鉅艦,包括霍蘭中將在內的1418名官兵陣亡,同時重創了英國海軍最新服役滿載排水量4.4萬餘噸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

    俾斯麥號戰列艦,以擊沉胡德號戰列巡洋艦、重創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從而震驚了整個英國朝野,上至首相丘吉爾,下至海軍內部都一致認為,俾斯麥號戰列艦,是對英國皇家海軍最大的威脅,必將除掉而後快。

    於是,英國海軍集合出動了以2航空母艦、5艘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為主力的42艘水面艦艇所組成的龐大艦隊,參與圍殲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行動。

    在大西洋上孤單的俾斯麥號,被皇家方舟號航母上起飛的劍魚式艦載機發射的2條魚雷命中,擊毀了右舷的方向舵,喪失了控制能力的俾斯麥號,被英國海軍龐大的艦隊追上。

    英王喬治五世號戰列艦與羅德尼號戰列艦率先炮擊,前者356mm主炮和後者的406mm主炮炮彈,先後都砸到了俾斯麥號艦上,俾斯麥號上380mm主炮不是被摧毀,就是故障導致不能發射,傷痕累累撤退無望的俾斯麥號,最終,放棄了抵抗,選擇了自沉海底。

    艦上包括德國海軍上將呂特晏斯在內的2200名官兵全部隨艦沉沒溺斃而亡,僅有111名幸運的水兵,被英國海軍從冰冷的海水中撈起。

    俾斯麥號,艦長250.5米,寬36米,滿載排水量5萬餘噸,是德國海軍最大戰列艦俾斯麥級首艦,同級艦另有一艘提爾皮茨號,兩艘德國海軍最大的艦隻全都戰沉海底。

    由於艦體受穿到越基爾運河水深限制,俾斯麥號適度加寬艦體減少吃水,長寬比為6.671,上層建築比較緊湊,提高了艦體的穩定性。

    4座主炮採用雙聯裝380mm口徑,每枚炮彈重量為0.8噸,射速達到了3發/分,屬於同時期戰列艦的最高的水平了,在中近交戰距離內,擁有較高的威力,效能在當時已經很先進了。

    副炮為6座雙聯裝150mm以及8座雙聯裝105mm高平兩用火炮,近程防空由8座雙聯裝37mm高射炮和20門20mm單管高射炮所組成,佔據了艦上許多空間。

    原因是德國人在高平兩用炮的研製上進展緩慢,所以才不得不這麼配置,這就造成了俾斯麥號戰列艦主要缺陷之一,那就是防空火力嚴重不足。

    側舷裝甲厚度範圍為145-320毫米,裝甲總重量達到同期戰列艦中的最大比重,佔標準排水量的41.85%。

    為了防禦水下魚雷的打擊,這款戰列艦還設計了魚雷防禦系統,實際作戰中能夠抵禦300公斤德國黑希爾烈性炸藥的打擊。

    根據戰後美國弗吉尼亞海軍基地的測試,俾斯麥級的裝甲效能明顯優於美國艾奧瓦級戰列艦的裝甲,而艾奧瓦級戰列艦的裝甲是比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的裝甲要好10%,因此,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裝甲防護在當時而言是非常優秀的。

    總之,俾斯麥號戰列艦,是一型在裝甲防護效能上出色的戰列艦,380mm口徑的主炮與其5萬噸的排水量是適裝的,戰沉的原因是除了被威爾士親王號406mm主炮炮彈擊中左舷一座鍋爐,導致航速下降至26節,為日後被圍殲埋下了禍根。

    此外,俾斯麥號被擊沉的原因還有對空防禦火力嚴重不足,被英國海軍從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劍魚式攻擊機用魚雷擊毀了右舷的方向舵,導致無法控制俾斯麥號,從而被追趕上來的英國海軍龐大的海軍編隊一頓胖揍。

    就其總體作戰效能來判斷,俾斯麥號在二戰戰列艦中,也稱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卻談不上是二戰戰列艦的巔峰之作。

    較之日本海軍裝備的滿載排水量7萬餘噸大和號戰列艦,艦上擁有3座3聯裝460mm主炮,一枚高爆榴彈重達將近1.5噸,俾斯麥號380mm主炮彈丸重僅有0.8噸,無論是主炮的最大口徑,還是高爆榴彈的爆炸威力,兩者的比對都是大巫見小巫了。

    只是大和號戰列艦,海戰成績遠沒有俾斯麥優異,俾斯麥號是以獨狼的態勢,以一己之力,抵抗了英國皇家海軍包括戰列艦、航空母艦和戰列巡洋艦等龐大艦隊的圍毆,俾斯麥號戰列艦可謂雖敗猶榮,也是軍迷所津津樂道之所在。

  • 13 # 印象飛舞第

    俾斯麥號戰列艦是20世紀30年代末期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於漢斯·布洛姆造船廠建造,以德國十九世紀前首相俾斯麥名字命名的俾斯麥級戰列艦首艦。該首相最為德國近代史史上著名的政治外交家,當時的德國透過俾斯麥宰相的英明領導和軍事指揮,一統德國,並最終使德國邁進世界強國,所以德國以這位號稱“鐵血宰相”的名字命名這艘戰列艦,意義重大,更是寄予厚望。

    俾斯麥號戰列艦艦長241.55米,艦寬36米,最大吃水9.99米,標準排水量41637噸,滿載排水量50300噸,最高航速30.12節,最大續航力8500海里。艦上裝備8門380毫米主炮,12門150毫米副炮和36門機關炮,所有的這些配備和都是最先進和最強大的,當時做戰與防禦能力能夠與之抗衡的戰列艦隻有一艘,那就是當時是日本的“大和”號,不過大和號戰列艦當時還在建設中,遲遲生不出來。可以說俾斯麥號是當時德國軍工領域的巔峰之作,當時世界第一戰列艦。

    總結下來,俾斯麥好有一下特點。

    1、續航能力強大,可持續遠端航行作戰。

    2、犧牲部分戰鬥力,提高了艦體的防護等級。

    俾斯麥戰列艦的建造醞釀的時間從120年開始,直到1935年開始建設,經歷了曲折而艱難的過程,當時的一戰戰勝國英國,對德國海面艦艇的建設進行了限制,直到1939年《華盛頓和約》到期後,鼎盛時期的納粹德國,不顧英國反對,希特勒宣佈廢除一切與海面艦艇的的限制性條約,從1936年開始建設,1939年2月下水,正式投入海軍使用。

    從這裡不難發現,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對海軍的理解還都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二者皆認為,由巨炮武裝起來的戰列艦依舊還能夠活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舞臺之上。但實際上,航空母艦早已經取代了戰列艦曾經的地位。

    反觀英國皇家空軍,不僅有數量眾多的海軍艦艇,還有大量的艦載機能夠對俾斯麥號進行空中打擊。在海空兩股力量的聯合打擊下,縱使俾斯麥號戰列艦裝有再厚重的裝甲,也難逃最終被擊沉的命運。

    也許是歷史的必然吧,俾斯麥的第一次出戰航行,就被群狼圍攻擊沉,結束了其輝煌短暫又傳奇的一生,讓人唏噓不已。以下是

    被英國海軍和艦載機擊沉的俾斯麥海底的殘骸。

  • 14 # 清水空流

    我們先來看看俾斯麥號的簡歷:俾斯麥號是戰列艦首艦。是同時代最強大軍艦,該艦:艦長241.55米,艦寬36米,最大吃水9.99米,標準排水量41637噸。滿載排水量50300噸,裝甲重量佔了41.85%(1.7萬噸),是裝甲佔比最高的軍艦。最高航速30.12節,最大續航力8500海里。艦上裝備8門380毫米主炮,12門150毫米副炮和36門機關炮,俾斯麥號1940年8月24日建成服役。在1941年5月26日,俾斯麥號遭到英國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起飛的劍魚攻擊機的空襲,遭魚雷擊傷舵機後被英軍以優勢兵力擊沉 。從誕生到去世僅僅九個月,真的很可惜,也可見英國為擊沉逼死,俾斯麥號付出多大代價,用丘吉爾話說,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劫殺俾斯麥。“他”是大英帝國最危險的敵人。

    俾斯麥號最大特點就是皮實,抗揍。一艘新服役的最高30節高速戰列艦,設計上肯定有所不足,但是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天下無出其右,但其高航速帶來的無與倫比的戰略價值更是不必多說。就拿俾斯麥來說,被數艘英國軍艦圍攻,被打了400多發炮彈,還有6-8枚魚雷的打擊還沒沉。但在1941年5月27日,艦上的船員開啟通海閥才將其自沉佈雷斯特以西400海里的水域,也就是說,俾斯麥死於自殺,俾斯麥在首次出航執行任務時就被擊沉。如果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俾斯麥戰列艦是當時最龐大、火力最強、防護最好的戰艦這件集德國頂尖軍工技術於一體的傑作被第三帝國認為是“永不沉沒的堡壘”,被希特勒基於厚望,然而俾斯麥號最終沉沒了這一切都源於封普通的電報。

    1941年5月18日,是俾斯麥的“首秀”日,在這裡要指出的的,德國始終的以陸軍為主,缺乏英國那種海軍文化底蘊,在英國人看來,德國的海軍更像是為了存在而存在。五月是德國海軍照例舉行“萊茵演習計劃”,在德國海軍司令呂特晏斯海軍上將率領下,德國海軍主力戰艦俾斯麥號好和歐根親王號組成的特混艦隊駛向大西洋,而此時英國海軍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家關注了。而這裡最關鍵一點就是,英國破譯了德軍的恩尼格瑪密碼通訊,因此,俾斯麥在英國皇家海軍眼裡和裸體區別不大,但即便如此,要想擊沉俾斯麥絕非易事,所以為了擊沉俾斯麥戰列艦隻許成功不許失敗,還有就是隻能一次,要想第二次伏擊俾斯麥就很難了。

    在俾斯麥航行期間,我們談談俾斯麥號的不足,俾斯麥號最大設計錯誤就噸位浪費嚴重,為了大而大,沒有考慮到其實用性,在艦體上俾斯麥浪費了大量噸位、材料,軍艦是打仗的,不是嚇唬人的,5萬噸鉅艦居然只有4x2的380炮,而且居然有穹甲,按照德國人考慮就是穹甲主要是考慮到了近距離交戰時的防護能力,全面防護的設計則是怕裝甲盒出疏漏。但處處防護實在是沒有必要。應該說,俾斯麥級在德國海軍中的定位就是:一個過渡型號,有技術驗證的性質,至少在計劃確定後,德國海軍對它的期望並不高。俾斯麥設計並不出色,從效能資料上看炮戰效能相比當時其他列強國家的新銳戰列艦並不具有優勢,只是抗揍。

    但對於俾斯麥的存在,實在是讓英國人侵蝕難安,一次齊射可以向敵人砸出7噸炮彈。這絕對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夢魘,可以說,這艘水上巨無霸從出航那天起,英國海軍就打定主意殲滅俾斯麥號,就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皇家海軍派出多隻艦隊開始獵殺俾斯麥號。5月23日,英國的薩福克號、諾福克號重巡洋艦于丹麥海峽與俾斯麥號相遇,經過短暫的交火後,兩艘英國巡洋艦自知不是對手,只有讓俾斯麥揚長奔丹麥而去,但利用雷達緊緊咬住俾斯麥號不放,等待時機。而此次俾斯麥出場,就是為了摧毀英國的水上運輸隊。在5月24日的早晨,德軍的艦隊準備駛離丹麥海峽,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開始圍剿俾斯麥號,但俾斯麥號大發神威擊沉英國胡德號巡洋艦,胡德號瞬間沉入海底,最後僅有3人倖存。而俾斯麥號也身中三彈,導致俾斯麥號的航速大幅下降。

    得知胡德號被擊沉,丘吉爾痛心之餘,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擊沉俾斯麥號。英國皇家海軍幾乎派出了全部的海軍精銳對俾斯麥進行圍追堵截,包括追擊艦隊(薩福克號、諾福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本土艦隊(3艘戰列艦、2艘戰列巡洋艦和1艘航母),以及從直布羅陀出發的H艦隊(1艘戰列巡洋艦、1艘航母和2艘巡洋艦)。但時候俾斯麥卻失蹤了,英國海軍已經連續兩天沒有發現俾斯麥號的身影,就在英國人絕望的時候,一封截獲俾斯麥號的電報被英國破譯,就此得知了俾斯麥的去向,英國海軍開始追擊。在5月26,皇家方舟號航母的“劍魚式”魚雷攻擊機率先發現了俾斯麥號,隨即15架飛機對俾斯麥號進行了輪番轟炸,激戰中一枚魚雷命中俾斯麥號右舷方向舵,就此俾斯麥覆亡就註定了。27日早晨,英國的主力追擊艦隊圍住俾斯麥號,其中包括英王喬治五世號、羅德尼號戰列艦以及數艘巡洋艦、驅逐艦。無法轉向的俾斯麥號只能是困獸猶鬥,密集的炮彈、魚雷向俾斯麥號射去,戰鬥從早晨一直持續到上午10點多,雖然俾斯麥號中彈至少26枚,全艦多處起火,艦炮基本上都已經報銷,但是依然沒有沉沒。真抗揍。

    在27日的海戰中,俾斯麥號始終盯住羅德尼號進行炮擊,企圖能夠擊沉羅德尼號戰列艦,這樣也算是以一換二不吃虧。(先前已經擊沉胡德號)。但沒有成功,最後,俾斯麥號艦長呂特晏斯給希特勒發去電報:“艦船已無法操作,將戰至最後一發炮彈”。希特勒回電:“俾斯麥號上的將士們,全德國與你們同在!請拿出勇氣,把能做的做到最後!”1941年5月27日,俾斯麥號戰列艦自沉於法國比斯開灣。

  • 15 # 天威臨大荒

    比主裝甲帶還厚的司令塔裝甲堡還不是被羅德尼貫穿?而根據英華人的測試,15英寸主炮的穿甲彈就足以在2萬五千碼的距離上擊穿俾斯麥的主裝甲帶,俾斯麥說白了就是一搜設計落後的戰列艦,BIG7裡隨便拉出來一個都完爆他,更別提大和了

  • 16 # 皖江邊的一顆古柏

    大和?笑死人,聽說過“大和飯店,武藏旅館”嗎?沒戰績的都是渣渣!俾斯麥好歹秒過胡德,大和除了作為美軍戰績以外,自己有什麼?

  • 17 # 拔劍問蒼天

    巔峰個屁屁,德華人的造艦水平一直不咋滴,尤其是俾斯麥姐妹,其理念完全停留在條約時代,跟條約結束後各國建造的新銳戰艦完全不是一個水平。

  • 18 # 英仙座2

    以當時的科技技術,像“俾斯麥級”“衣阿華級”就已經是戰列艦的發展極限了,再大的話,考慮造價和製造難度,就會發現不值得了。像大和號那種怪胎完全是“為了大而大”,致使在價格上貴的嚇人,日本完全是傾全國之力來造“大和號”,造完了發現沒有什麼戰鬥需要“大和號”,後期航空母艦的廣泛運用,戰列艦徹底失去了海戰“頭把交椅”的地位。還有,美華人研究過當時的大炮的科技技術,發現大炮口徑在400毫米左右就已經是極限了(衣阿華級的大炮口徑),再大的話,除了造價和技術難度,還有就是炮彈也會異常不穩定,這一點“大和號”沒有表現出來,因為它的大炮就沒有真正朝敵人開過炮。

  • 19 # 雛菊西瓜Peterpan

    現在還真是吹牛不上稅,俾斯麥壓根沒資格成為巔峰之作。這個巔峰之作就算沒有大和也輪不到俾斯麥,毫不客氣的說俾斯麥在同時期建造的戰列艦中最多中下游水平。只是被邱某某為了政治宣傳嚴重誇大他的實力,導致現在俾斯麥被吹上了宇宙!

    我知道有人絕對會把爆胡德的戰績拿出來秀,那我們就說說這個事情,俾斯麥命中胡德的時候雙方交戰距離已經縮短到15500米,命中的那一發炮彈是第5輪齊射打出的,剛好命中胡德最薄弱的頂部裝甲然後進入彈藥庫。那麼大和在31500米上第3輪齊射命中白平原,俾斯麥有什麼資格拿頭把交椅?

    先說說俾斯麥的設計初衷和設計依據,俾斯麥由於是一戰的戰敗國,在海軍假日期間沒有資格建造戰列艦,而海軍假日恰好是各國累計設計建造經驗的一個好時候。俾斯麥在設計的時候只能參考一戰時期的巴利伐亞級戰列艦,所以從設計理念和思路就已經輸了。俾斯麥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對抗美英等國在條約期間建造的戰列艦,而之後出現的大和衣阿華已經是後條約時代,完全是按照戰列艦海上決戰而設計的戰列艦,從設計初衷俾斯麥也已經輸了。那麼俾斯麥又有什麼資格拿頭把交椅?

    從火力上看,俾斯麥8門380主炮,前衛12門356主炮,維內託9門380主炮,衣阿華9門406主炮,大和9門460主炮。結果一目瞭然,俾斯麥除了比前衛火力要強之外,連義大利維內託都比不過。美日英在10—30年代建造big7清一色406和410主炮。俾斯麥火力連二十年前的戰列艦都不如。那麼俾斯麥又又有什麼資格拿頭把交椅?至於防空,俾斯麥讓雙翼的劍魚命中了3顆魚雷,就不說什麼了。

    從防護上看,俾斯麥也只是中下游水平,比20年代的戰列艦強,但是無法對抗新式戰列艦。下面這張表格有作者用過,但是我還是想引用一下。

    大和:主裝甲帶410(20度)、炮塔正面650、炮塔頂部270、司令塔500、炮座580、水平200

    俾斯麥:主裝甲帶320(垂直)、炮塔正面360、炮塔頂部180、司令塔350、炮座360、水平50+80

    衣阿華:主裝甲帶307(19度)、炮塔正面432、炮塔頂部184、司令塔445、炮座、水平222

    黎塞留:主裝甲帶327+18(15度)、炮塔正面430、炮塔頂部195、司令塔340、炮座405、水平150+40

    南達科他:主裝甲帶310+22(19度)、炮塔正面457、炮塔頂部190、司令塔406、炮座439、水平135+19

    維內託:主裝甲帶360(10度)、炮塔正面380、炮塔頂部200、司令塔250、炮座350、水平169

    從當時同時期戰列艦相比,俾斯麥各部位裝甲幾乎方面落後,更可怕的是俾斯麥本來就不厚的主裝甲帶竟然是垂直的,不帶任何傾角。軍迷們應該都瞭解,一定角度的傾斜裝甲防禦效果優於垂直裝甲。另外很多人說俾斯麥到死都沒被打穿,那麼請看下圖司令塔部位,那個大洞是怎麼跑出來的?

    建造水平,我知道很多人又要開始說德國工藝多厲害多厲害。但是,你能指望靠工藝讓320毫米的垂直裝甲等效日本大和的19度傾斜的410毫米裝甲?讓360毫米的炮塔裝甲等效於650毫米裝甲嗎?顯然不可能,所以建造水平並不能彌補防護上的差距

    航速,俾斯麥32節,應該說航速還是比較高的,與美國衣阿華齊平。

    綜合上述分析,俾斯麥壓根沒資格成為巔峰之作,而且其綜合實力只與法國黎塞留級相當,比義大利維內託、英國喬治五世略強,全面低於大和、衣阿華、南達科他、前衛,只能排到中下游水平。從排水量上看,俾斯麥只比衣阿華小3000噸,但是防護、火力、防空全面落後,從這個角度上將俾斯麥並不成功。不知道那些粉絲是如何把俾斯麥看做最強戰列艦的。

  • 20 # 戰爭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皇家海軍和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支海軍部隊,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更是以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艦隊炮戰而被載入史冊,一戰結束之後,德國海軍幾乎所有的主力艦被協約國瓜分,曾經的帝國驕傲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到了二戰時期,皇家海軍實力雖說有所衰弱,但英德海軍實力之間的差距變的更大了。此時英華人在海軍力量上對德國簡直是呈碾壓之勢,希特勒如果想拿水面艦艇跟皇家海軍剛正面無異於自殺!

      

      (俾斯麥號戰列艦)

      一般來說,海軍弱國如果想憑藉僅有的實力對海軍強國造成最大程度上的殺傷,所採取的手段除了打擊敵方海上交通線之外別無他途。而二戰的德國海軍就是這樣,除了遍佈大西洋的U型潛艇之外,僅有的幾艘大型水面艦艇都被當成大型海盜船來使用,1940年8月建成服役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就是這樣一艘終極海盜船,它全長241米,寬36米,滿載排水量50300噸,擁有四座雙聯裝380毫米炮塔,其服役時是世界範圍內最大的戰列艦!

      

      (丹麥海峽海戰中俾斯麥號在開火)

      1941年5月18日,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號使出軍港,前往大西洋執行代號為“萊茵演習”的破交行動,為了掩人耳目,這兩艘船沒有選擇直接從北海過(這樣無異於找死),而是先北上沿著挪威海岸取道丹麥海峽進入北大西洋。得到訊息的皇家海軍聞風而動,英華人出動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前出丹麥海峽攔截準備就地殲滅之。5月24日,英德雙方發生交火,俾斯麥號在五輪齊射之後一炮砸穿了胡德號的上甲板命中彈藥庫,直接將胡德號炸成兩截,威爾士親王號落荒而逃。

      

      (參與圍殲戰的皇家方舟號航母)

      丘吉爾得到訊息後怒不可遏,海軍大臣出身的他當即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殲滅俾斯麥號。隨後皇家海軍出動了包括“皇家方舟”號航母,“羅德尼”號戰列艦在內的共42艘軍艦瘋狂圍剿俾斯麥號。由於在丹麥海峽海戰中俾斯麥號本身也被命中受損,於是5月25日德國兩艘船分離,俾斯麥號駛向德軍佔領下的法國港口。而就在這天晚上十點左右,9架劍魚魚雷機就對俾斯麥號進行了第一波攻擊!

      

      (正在炮擊的羅德尼號戰列艦)

      第二天凌晨三點,皇家方舟號航母上起飛的15架劍魚成功卡死了俾斯麥號的方向舵,失去控制的俾斯麥號此時只能全力搶修,而沒等它修好英國主力艦隊就追到了。5月27日早晨8點左右,英國的追擊艦隊開始對俾斯麥號進行狂轟濫炸,其上層建築被各種大口徑炮彈打的像蜂窩一般。整個圍殲戰持續了兩個多小時,艦體被徹底摧毀的俾斯麥號於上午10點半左右終於帶著超過兩千名艦員沉入了冰冷的北大西洋,英華人也算用實際行動為胡德號報了一箭之仇!參考文獻:《世界著名艦艇:俾斯麥號》、《世界海戰:圍殲俾斯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NBA球星的薪資高得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