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二筆日記

    只要有硬體或產品連上網,發生資料互動,就叫物聯網。

    物聯網其實是網際網路的一個延伸,網際網路的終端是計算機(PC、伺服器),我們執行的所有程式,無非都是計算機和網路中的資料處理和資料傳輸,除了計算機外,沒有涉及任何其他的終端(硬體)。

    物聯網的本質還是網際網路,只不過終端不再是計算機(PC、伺服器),而是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及其配套的感測器。這是計算機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為人類服務的計算機呈現出各種形態,如穿戴裝置、環境監控裝置、虛擬現實裝置等等。

  • 2 # 熱點指南針

    物聯網——時下一個非常pop的名詞。

       新鮮的事物出現了,於是我們應該瞭解它。從最簡單,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它,然後讓更多的讀者瞭解“物聯網”的真實“內幕”。

      暱稱——感測網

       簡單的定義為: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記帶了什麼東西;衣服甚至會“告訴”洗衣機對顏色和水溫的要求。。。。。。如此的物聯將是多麼的美妙!連衣服,公文包都這樣的善解人意。

       簡單的歸結,物聯網就是要實現物品(商品)的智慧化和遠端控制。(如下圖)

      實現過程

       簡單的舉例:某機器執行,需要用PT100(溫度感測器)來測量執行溫度,所測量的溫度訊號經過轉換為電訊號傳輸到檢測分析裝置,檢測分析裝置分析溫度值,給出命令,從而控制機器的運轉、加強散熱或停機。

       智慧的物聯,也是類似。

       第二,可靠的傳送。利用乙太網、無線網等將感知到的結果實時的傳送,“檢測分析裝置”進行分析。

       第三,智慧的控制。根據分析結果,做出判斷,對物實現智慧的控制和管理,真正實現人與物的溝通。

      如圖:患者身上安裝不同的感測器,對其健康引數進行監控(第一階段),並且實時傳送到醫院,醫院做出回覆透過手機等提醒患者去醫院檢查(第二階段),從而患者可以得到預防或治療(第三階段)。

      目前實施存在問題

       物聯雖是如此的美妙與方便,但實施起來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如長距離的傳輸感知訊號無法很好的實現,即時能夠得到實現,每個物品都需要在物聯網中被定址,各個物品就要有自己的“特徵”,地址問題就要解決,等等。

      發展趨勢

       每個新事物的出現,必將經歷一個相對較長的試驗實現過程,機遇與風險並存。有的觀點認為當前物聯網是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好機遇,它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之一;另一種觀點則是,當前中國的物聯網只是炒概念,並無大利可圖,無機遇可言。筆者基本上同意第一種觀點。

       綜上,可以為物聯網做一個更加標準的定義:“物聯網是利用感知技術與智慧裝置對物理世界進行感知識別,透過網際網路、電信網、廣電網為主的泛在網互聯進行智慧計算、資訊處理和只是挖掘,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資訊無縫連結與互動,實現對物理世界實時控制、管理和決策的目的。”

  • 3 # 丁小鵬

    “物聯網”,顧名思義,就是“事物或物體”+“聯絡”+“網路”,指物體透過網路技術全部聯絡起來,三者結合成為一個牢固的大紐帶,是一個超大的全新網路。

    物聯網,因物體本身的不同而分成很多分支,比如:車聯網等。

    物聯網,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個領域、一個行業。

    最後,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

  • 4 # 比修影視

    蜂窩物聯網是一種利用蜂窩技術將實體物件連線到網際網路的方式,即物與物之間能夠實現在與手機網路相同的行動網路上進行網路連線。

    答:因為目前蜂窩網路現已遍佈全球,因此我們無需建立任何新的物理基礎設施來支援蜂窩物聯網。

    不過由於5G建設部署進展速度和覆蓋區域廣度以及資費等問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5G和LTE以及GSM將協同持續作為蜂窩物聯網應用的基礎網路支撐。

    在工業物聯網方面,5G技術將大放異彩,例如超安全的私有5G網路將能夠在製造或物流環境中為成千上萬的裝置提供連線,其速度是現有網路的10倍。

    技術沉澱期(2008~2016 年): 2013 年穀歌眼鏡釋出,物聯網和可穿戴技術發 生革命性的進步,到 2016 年左右物聯網產業生態各種要素已具備。

    市場驗證期(2016~2019 年):2016-2017 年物聯網產業鏈上的各種要素已基本 完善,2017-2018 年物聯網對於國民經濟產業變革的規模效應初顯,2018-2019 年是市場對物聯網技術方案落地驗證的開啟之時。

    物聯網產業鏈要素具備,進入連線放量期。

    物聯網戰略演進路徑為連線、使能、業務。

    物聯網廠商既能實現 IoT 連線,還能提供 個人、家庭、行業的雲服務,智慧家居、車聯網、智慧抄表商業落地迅速。

    物聯網不僅要實現在垂直應用的商業突破,還 要將一個行業的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行業中,最終達到萬物互聯。

    網 絡層面上,2019 年 5G 的商用和 WiFi6 的推動進一步升級通訊網路,原來進展 緩慢的車聯網和工業物聯網得到加速。

    具有遠端和低功耗等關鍵功能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在使智慧城市、智慧企業和智慧家庭更有效地管理資源方面更加可靠和有效。

    當前,有限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可以作為“開箱即用”的解決方案使用,系統整合商是提供此類端到端解決方案並確保整合相關的後端IT系統的合適公司,以確保現有流程將從感測器捕獲的新IoT資料中受益。2月26日,紫光展銳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春季線上釋出會,紫光展銳CEO楚慶透過線上形式向業界介紹了展銳5G的最新進展,並重磅釋出了包括5G SOC在內的數款重量級產品,涵蓋了5G、行動通訊、物聯網、AIOT等眾多領域,一時激起業內熱烈討論。

    首先是連線能力非常強大,同時包含了LTE Cat.1和GSM兩種制式。

    當這兩種連線技術同時被包含到同一個產品中,他可以幫助客戶在全球範圍獲得寬廣連線能力的同時,還能為那些需要從2G到4G進行網路遷移的客戶提供平滑的遷移方案,增強裝置使用的延續性,高效實現業務升級。

    該款模組搭載的紫光展銳春藤8910DM新一代物聯網晶片平臺,採用28nm成熟工藝,支援LTE Cat.1bis和GSM雙模,上行速率達5Mbps,下行速率達10Mbps,並擁有高整合度,同時集成了藍芽通訊和Wi-Fi室內定位,可實現更穩定的連線,支援VoLTE,具備低功耗優勢。

    紫光展銳執行副Quattroporte汪波說:“春藤8910DM Cat.1 bis晶片平臺填補了低功耗窄帶物聯網與傳統寬頻物聯網之間的蜂窩通訊方案空白。在網路覆蓋、速度和延時上具有優勢,相比傳統LTE Cat.4則擁有更低的成本和功耗,非常適用於對價效比、時延性、覆蓋範圍、通訊速度有要求的應用場景,希望透過這款產品為客戶帶來全新的價值體驗”。

    美格智慧CEO杜國彬說:“隨著行動網路的升級,各大運營商面臨著2G/3G/4G/5G多張網路同時運營的巨大壓力。如今中國5G已實現正式商用,2G/3G的退網條件已成熟。伴隨著2G頻譜資源的清退,2G網路的承載能力進一步減弱,在新部署的物聯網連線中NB-IoT、4G會逐步替代2G模組。目前主流的LTE Cat.4在功耗、整合度、價格方面很難滿足部分行業的物聯網應用需求,NB-IoT在語音、簡訊以及連線時效性上略顯不足。SLM320模組將完美呈現給客戶,滿足不同客戶的成本控制和網路需求”。雖然已經進入到3月份,但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還在蔓延,近段時間多家公司的線下活動都受到了影響,在這之中也包含了微軟,據報道,由於多個客戶與合作伙伴退出,所為微軟取消了原定於3月5日在墨爾本舉辦的IoT in Action物聯網大會。微軟此前已經透過郵件方式告訴了參會者,內容是“透過與合作伙伴和社群的密切協商,我們已經做出了艱難的決定,取消了原定於2020年3月5日在墨爾本舉行的IoT in Action活動。並且對活動中的物聯網發起人和註冊人帶來不便表示歉意。”   不過,微軟還是對大家的支援表示了感謝,並且將在下一次活動中提供一如既往的優質的內容。

    該IoT in Action活動旨在透過智慧優勢構建新的物聯網體驗和快速創新,並且是迄今為止包括30個城市的巡迴演出的一部分。

    “我們取消此次活動是因為我們的許多客戶和合作夥伴不再能夠參加,並且我們繼續舉辦該活動將不再符合我們的業務目標。

    墨爾本IoT in Action活動並不是第一個被取消的活動,此前已有一系列科技行業的活動被取消。

  • 5 # 精神小夥的一天

    物聯網是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科技發展關係

    物聯網的最高境界,是萬物互聯

    萬物互聯的最高境界及發展,是不可估量的

  • 6 # 攝影屯

    1 、首先從定義上來理解:物聯網是新一代資訊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英文名稱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充套件的網路;其二,其使用者端延伸和擴充套件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 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物聯網透過智慧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廣泛應用於網路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世界資訊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2 、其次再看一下物聯網又那些具體應用: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慧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慧消防、工業監測、環境監測、路燈照明管控、景觀照明管控、樓宇照明管控、廣場照明管控、老人護理、個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監測、食品溯源、敵情偵查和情報蒐集等多個領域。

    3 、最後看一下實際案例:

    一:物聯網感測器產品已率先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防入侵系統中得到應用。

    系統鋪設了3萬多個感測節點,覆蓋了地面、柵欄和低空探測,可以防止人員的翻越、偷渡、恐怖襲擊等攻擊性入侵。上海世博會也與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感測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簽下訂單,購買防入侵微納感測網1500萬元產品。

    二:ZigBee路燈控制系統點亮濟南園博園。ZigBee無線路燈照明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是此次園博園中的一大亮點。園區所有的功能性照明都採用了SZ10系列ZigBee無線技術達成的無線路燈控制系統,實現遠端控制、近距離組網,並且能夠實現策略管理,配合APP使用更方便。

    三:首家手機物聯網落戶廣州

    將移動終端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模式,讓消費者可以與商家進行便捷的互動交流,隨時隨地體驗品牌品質,傳播分享資訊,實現網際網路向物聯網的從容過度,締造出一種全新的零接觸、高透明、無風險的市場模式。手機物聯網購物其實就是閃購。廣州閃購透過手機掃描條形碼、二維碼等方式,可以進行購物、比價、鑑別產品等功能。

    這種智慧手機和電子商務的結合,是“手機物聯網”的其中一項重要功能。預計2013年手機物聯網佔物聯網的比例將過半,至2015年手機物聯網市場規模達6847億元,手機物聯網應用正伴隨著電子商務大規模興起。

    四:與門禁系統的結合

    一個完整的門禁系統由讀卡器、控制器、電鎖、出門開關、門磁、電源、處理中心這八個模組組成,無線物聯網門禁將門點的裝置簡化到了極致:一把電池供電的鎖具。除了門上面要開孔裝鎖外,門的四周不需要裝置任何輔佐裝置。整個系統簡潔明瞭,大幅縮短施工工期,也能降低後期維護的本錢。無線物聯網門禁系統的安全與可靠首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無線資料通訊的安全性包管和傳輸資料的安穩性。

    五:與雲計算的結合

    物聯網的智慧處理依靠先進的資訊處理技術,如雲計算、模式識別等技術,雲計算可以從兩個方面促進物聯網和智慧地球的實現:首先,雲計算是實現物聯網的核心。 其次,雲計算促進物聯網和網際網路的智慧融合。

    六:與TD結合

    物聯網發展是確保TD成功的重大契機。TD-SCDMA是中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移動通訊系統,是寬頻無線通訊網路,TD的發展需要資料業務的拉動,物聯網應用是需求最迫切的增強型資料業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能夠充分發揮TD網路優勢,有助於促進TD產業鏈的成熟。

    完善現有網路,發揮TD優勢,積極推動無線感測器網路與TD網路融合,構建適於物聯網應用的GPRS/TD/WSN(無線感測器網路)融合網路,大力發展適於TD網路承載的物聯網業務,提升TD的核心競爭力,給物聯網的發展以強有力的支撐,是中國移動的發展思路。

    七:與移動互聯結合

    物聯網的應用在與移動互聯相結合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智慧家居使得物聯網的應用更加生活化,具有網路遠端控制、搖控器控制、觸控開關控制、自動報警和自動定時等功能,普通電工即可安裝,變更擴充套件和維護非常容易,開關面板顏色多樣,圖案個性,給每一個家庭帶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八:與指揮中心的結合

    物聯網在指揮中心已得到很好的應用,網連網智慧控制系統可以指揮中心的大螢幕、窗簾、燈光、攝像頭、DVD、電視機、電視機頂盒、電視電話會議;也可以排程馬路上的攝像頭影象到指揮中心,同時也可以控制攝像頭的轉動。網連網智慧控制系統還可以透過3G網路進行控制,可以多個指揮中心分級控制,也可以連網控制。還可以顯示機房溫度溼度,可以遠端控制需要控制的各種裝置開關電源。

    九:物聯網助力食品溯源,肉類源頭追溯系統

    從2003年開始,中國已開始將先進的RFID射頻識別技術運用於現代化的動物養殖加工企業,開發出了RFID實時生產監控管理系統。該系統能 夠實時監控生產的全過程,自動、實時、準確的採集主要生產工序與衛生檢驗、檢疫等關鍵環節的有關資料,較好的滿足質量監管要求,對於過去市場上常出現的肉 質問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此外,政府監管部門可以透過該系統有效的監控產品質量安全,及時追蹤、追溯問題產品的源頭及流向,規範肉食品企業的生產操作過 程,從而有效的提高肉食品的質量安全。

  • 7 # IT人劉俊明

    作為一名IT從業者,同時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由於當前的物聯網生態非常龐大,所以要想把物聯網解釋清楚,首先需要從技術體系來解讀物聯網,透過技術體系來剖析物聯網的組成部分,從而對物聯網形成全面的認知。

    從技術體系結構來看,物聯網分成六大層次,包括裝置層、網路層、物聯網平臺層、資料分析層、應用層和安全層。其中裝置層涵蓋了大量可以進行網路連線或者是資料互動的裝置,比如各種感測器(溫度、溼度、重力等),以及具有一定計算能力的智慧終端(手機、智慧手錶、VR裝置等)。在5G通訊的推動下,未來大量的裝置都將具備網路連線能力,從而成為物聯網技術體系中的一員,比如家電裝置、汽車、工業裝置等等。

    裝置層當中的裝置是物聯網的觸角和控制器,物聯網透過裝置來感知世界以及對外界做出各種操作,所以裝置的功能邊界將決定物聯網的功能邊界。可以這樣理解,當前各種裝置能做到的功能,物聯網都能做到,比如透過物聯網來實現遠端操控就可以完成礦石開採等等。

    網路是物聯網的基礎,網路的響應速度、安全性、容量等因素都會影響到物聯網的應用場景,之所以把5G時代稱為“物聯網時代”,就是因為5G通訊在很大程度上考慮了物聯網的應用場景,這對於物聯網的落地應用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物聯網平臺可以看成是物聯網的“中樞神經”,透過物聯網平臺可以整合大量的資源,而且基於物聯網平臺也可以構建大資料應用(資料分析)和人工智慧應用(應用層),所以物聯網平臺對於物聯網體系具有非常核心的作用。當前物聯網平臺尚處在發展期,成熟度也在不斷提升,當前不少大型科技公司也在積極研發自己的物聯網平臺。

  • 8 # 懷戀土豆

    物聯網是新一代資訊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資訊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其英文名稱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充套件的網路;其二,其使用者端延伸和擴充套件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聯網透過智慧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訊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網路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世界資訊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路,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因此,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活點定義:利用區域性網路或網際網路等通訊技術把感測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透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現資訊化、遠端管理控制和智慧化的網路。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延伸,它包括網際網路及網際網路上所有的資源,相容網際網路所有的應用,但物聯網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裝置、資源及通訊等)都是個性化和私有化。

  • 9 # 傳越時空

    物聯網( IoT ,Internet of things )即“萬物相連的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充套件的網路,將各種資訊感測裝置與網際網路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路,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

    物聯網是新一代資訊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IT行業又叫:泛互聯,意指物物相連,萬物萬聯。由此,“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充套件的網路;第二,其使用者端延伸和擴充套件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透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鐳射掃描器等資訊感測裝置,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相連線,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以實現對物品的智慧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

  • 10 # 人生短短三十年

    “物聯網”通俗的說是物物相聯。舉例說:在將來的某一天,你家所有家用電器,以及社會上所有安裝了終端資訊上傳工具的機械類、電子類器件都連在一個網路上,那時你可以透過掌上電腦,或是某種控制器,瞭解、控制你想了解或控制的一切。

  • 11 # 創新亦言

    咱們通俗的來解釋吧!

    從字面上講,“物聯網”就是萬物互聯,其實從某用意義上講,“網際網路”可以包含“物聯網”,但網際網路最初是指Internet上的電腦與電腦之間的相聯,而電腦又是人操控,網際網路就是指人與人互聯了。

    物聯網既然要萬物互聯,怎麼聯呢?第一個層次,首先物要變智慧,電腦相聯是因為電腦有CPU、有人控制,那麼物也要有腦,這就是說每個物有了一個嵌入式晶片才能變智慧,才能相聯。

    第二個層次,既然相聯,就需要有聯網手段,就要有通訊,這就需要有NB-IoT、RFID、藍芽、NFC、網際網路等,如果沒有通訊就聯不起來。

    第三個層次,僅僅能聯起來,還是不夠的,物還需要能感知,這就需要大量的感測器。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比如家裡的掃地機器人,掃地機器人上裝了人工智慧晶片,變得智慧;透過網際網路人可以控制掃地機器人,可以與AI音箱或者手機相聯;透過紅我感應器,機器人可以找到充電塢。

    物聯網的第一個大規模應用就是共享單車,就是透過NB-IoT來聯接,可以實現人找到車。

  • 12 # 樂創物聯

    物聯網作為一種新興的網路技術,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被稱為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世界資訊產業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的定義在不同的方面,會議不同的理解和解釋。目前,有關物聯網的定義的爭議還在進行之中,尚未形成一個世界範圍內認可的權威的定義。瞭解物聯網,需要了解全面分析其實質性技術要素。

    物聯網定義

    物聯網的英文名稱為“The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簡單地說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物聯網透過各種資訊感知裝置,按照約定的通訊協議將智慧物件互聯起來,透過各種通訊網路進行資訊傳輸與交換,以實現決策與控制的一種資訊網路。

    這個定義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1、資訊的全面感知;

    2、透過網路傳輸;

    3、智慧決策與控制;

    物聯網萬物物聯的世界

    其他關於物聯網的表述

    1、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早提出物聯網的概念。把所有物品透過射頻識別(RFID)和條形碼等資訊感測裝置與網際網路連線起來,實現智慧化識別和管理。

    2、國際電信聯盟(ITU)對物聯網的定義。提出任何時刻、任何地點、任何物體之間的互聯,無所不在網路和無所不在的計算的發展願景。

    3、歐洲智慧系統整合技術平臺報告對物聯網的闡釋。由具有標識、虛擬個性的物體/物件所組成的網路,其標識和個性等資訊在智慧空間使用智慧的介面與使用者、社會和環境進行通訊。

    4、歐盟第7框架下RFID和物聯網研究專案組對物聯網給出的解釋。物聯網是未來網際網路的一個組成部分,可被定義為基於標準和互動通訊協議的且具有自配置能力的動態全球網路基礎設施,在物聯網內物理和虛擬的“物件”具有身份、物理屬性、擬人化等特徵,它們能夠被一個綜合的資訊網路所連線。

    綜上所述,雖然定義物聯網的概念不同,但原理理念都是一致的。即全面感知、可靠傳輸和智慧處理。

    物聯網產生的原因

    1、經濟危機催生新得產業革命;

    2009年全球發生金融危機,按照經濟增長理論,每一次經濟的低谷必將催生某些新技術的發展。

    2、感測網技術已成熟應用;

    3、網路接入和資訊處理能力已適應多媒體資訊傳輸處理需求;

    物聯網的起源

    1、普適計算思想:無所不在的計算

    2、比爾蓋茨《未來之路》

    3、EPC系統(Electronic Product Code)

    物聯網的發展

    1、u-Japan和u-Korea戰略

    2、ICT新模式—物聯網(IOT)發展報告

    3、智慧地球

    4、未來物聯網的發展

    物聯網多領域發展

    我之前是學習機械的,工作幾年,發現工業物聯網行業是未來的風口。就辭職考研了,研究生期間主要研究的是機電一體化與物聯網控制。

  • 13 # 聯網找有人

    物聯網就是

    萬物互聯

    實現物與物之間直接交流

    ——————————————————

    物聯網的三句情詩,送給你

  • 14 # 七色慧

    物聯網(IoT)

    小時候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個懶孩子特別特別懶,每天除了生理需要去茅房,其它的什麼也不幹,吃飯都要父母餵食,有一天父母必須出遠門一個月,不能把他帶走,可是孩子不會照顧自己怎麼辦呢?

    父母就做了一張大餅,把中間掏空套在孩子的脖子上,可以連續吃一個月。當父母回來的時候發現孩子還是餓死了,原來這個孩子只吃了嘴邊的大餅,懶的轉一下都不會去做。

    這個故事就是人類未來要做的事情,利用物聯網來讓人更懶。

    物聯網是一項不到30年的新興技術,它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把智慧裝置連線起來,做人的奴隸,讓人更懶。

    想象一下,周圍的事物開始與您交談,並開始以更智慧的方式提供資訊。

    如果家裡的鬧鐘知道你的辦公地點和路徑以及交通狀況並且瞭解得足夠多,可以對到達時間進行估算並據此喚醒,這會感覺很好,路上沒有人流,可以比平時多睡一會兒。

    如果雨傘透過蜂鳴並告訴你攜帶它來告訴你天氣情況,那不是很好嗎?

    當您回家時就可以喝上溫度適宜的飲品,自己煮好的米飯,甚至是簡單的菜餚。

    如果可以遠端控制房屋中的所有應用程式,會不會很方便?可以自動更新家裡的安全狀況並通知主人。

    好…。這只是冰山一角。IoT簡而言之就是使您周圍的事物能夠透過Internet傳送資訊控制所有的智慧裝置,未來地球表面會具有物理連通性,網際網路上有超過10億臺智慧裝置甚至更多。

    它是感測器(輸入),處理器(大腦),執行器(輸出)與網際網路的完美融合。電子產品會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快,網際網路變得更加易於使用。並且人類擁有的程度不斷提高,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物聯網正處於爆炸的風口浪尖。

    所有領域的行業中的每個巨頭都希望將物聯網作為其組織的一部分。領域如此之廣,以至於所有領域都有。

    這更多是整個物聯網應用空間的技術重點。但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它已應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從醫療到招待,從物流到製造業。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您將在任何地方看到它,機器人技術領域會是非常明顯的。如果再考慮一下,那又是電子,軟體和智慧機器的交集。

    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階段,很難隔離特定的領域。

    這是您即將全面體驗到的東西:物聯網。

  • 15 # 未來資料科技

    到底怎麼樣才能通俗的解釋,而不是說一些空洞,很官方而且看完後一臉懵逼的話呢。所以回答問題之前我也思考了很久,現在去除了很多專業用語以最通俗的話解釋了一下,相信你看完之後就會明白的。

    物聯網的通俗解釋應該可以這樣說“給每一個要連線的物體安裝相應的晶片,這種晶片不但可以提供物體的IP地址,還可以記錄物體本身的很多變化,並且安裝晶片的物體之間可以實現相互通訊,這樣大量的物體就形成了類似於人類的神經網路系統。最後將物體本身和物體之間的變化資料再利用雲計算和大資料的處理,最後用人工智慧的方式實現物體之間的智慧操作。”

    物聯網提出較早,但技術受限

    1999年已經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只是當時晶片技術受限,雖然可以提供物體的位置卻不能提供其周圍環境變化資料,以及物體本身的各種物理化學變化資料,這樣就不能實現資訊的融合,無法按照人類的需要進行有效的控制。再加上當時是IP4,沒有足夠的IP地址分配,只能勉強位置人類工作中的需要,不可能分配給其他方面了。

    新時代的物聯網已經初步發揮了運用

    經過20年的發展,不但實現了資訊的融合。而且IP6的出現也解決了IP地址分配問題,據說IP6即使給地球上的每一個沙子分配一個IP地址都夠用。在結合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完全實現了飛躍,完全改變人類的生活。例如: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結合城市建設就是我們所說的智慧城市。結合到工業就是我們倡導的工業4.0。結合醫療上就是智慧醫療……這就是真正的萬物互聯!

  • 16 # TOP域名

    物聯網是透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鐳射掃描器等資訊感測裝置,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體與因特網連線起來,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慧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

    物聯網這一概念提出已有20多年,但受全球各國重視是2008年和2009年這兩年,各國紛紛推出物聯網相關政策,中國也開啟了物聯網發展里程碑的年份,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經過10年發展,物聯網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在雲+AI等技術加持下,讓物聯網得到了廣泛應用,產業發展迅猛,也迎來了黃金髮展時代。

    運營商、半導體廠商、通訊裝置、雲服務商和應用端等形成物聯網產業鏈,而NB-IoT和LoRa等LPWA低功耗廣域網通訊技術,解決物聯網大規模部署連線等需求,繼而使得物聯網在工業、零售、物流和交通等垂直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物聯網在移動監測、智慧可穿戴、POS機、氣象、醫療和能源等行業用途很大,而且是實現裝置聯網不可或缺的產品,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註冊。

  • 17 # 有人物聯網

    到底該怎樣通俗易懂的解釋“物聯網”,我們也想了無數遍這個問題^_^

    是該專業正經的告訴您:物聯網即“萬物相連的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充套件的網路,將各種資訊感測裝置與網際網路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路,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 。它可以應用在……

    還是像這樣:

    希望您看完之後能獲得您想要的答案^_^

  • 18 # 至聯雲IPFS

    物聯網(英語:Internet of Things,縮寫IoT)起源於傳媒領域,是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資訊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互通的網路。

    在物聯網上,每個人都可以應用電子標籤將真實的物體上網聯結,在物聯網上都可以查出它們的具體位置。透過物聯網可以用中心計算機對機器、裝置、人員進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對家庭裝置、汽車進行遙控,以及搜尋位置、防止物品被盜等,類似自動化操控系統,同時透過收集這些小事的資料,最後可以聚整合大資料,包含重新設計道路以減少車禍、都市更新、災害預測與犯罪防治、流行病控制等等社會的重大改變,實現物和物相聯。

  • 19 # 物物互聯夢動者

    物聯網是指利用區域性網路或網際網路等通訊技術把感測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透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現資訊化、遠端管 理控制和智慧化的網路。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延伸,它包括網際網路及網際網路上所有的資源,相容網際網路所有的應用,但物聯網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裝置、資源及通訊 等)都是個性化和私有化的。簡單地說,物聯網就是要實現物品(商品)的智慧化和遠端控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韓信總是贏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