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喜歡耍聰明需要管嗎?
28
回覆列表
  • 1 # 風斑駁了顏色1

    ---把小聰明變成大智慧

    我覺得愛耍小聰明說明孩子是個聰明的孩子,之所以學習不務實,還是因為學習的目標不明確,因此想要改掉孩子的這些問題,需要從讓孩子愛上學習入手。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必須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兒童心理學家建議:(1)嚐到甜頭。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先要使孩子嚐到成功的滋味,如果孩子一旦灰心失望就永不會有進步。比如,當孩子的語文好而數學差,在做功課時,就先讓他做語文作業,然後再做數學作業。

    (2)常言道:“欲速不達”。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父母要避免急躁情緒,不能操之過急。如果逼得太緊的話,孩子就會變得不耐煩,潛意識地產生反抗情緒。

    (3)要多鼓勵。對於孩子的好表現和好成績,父母不要吝嗇使用讚美之詞。

    (4)防止反抗。防止孩子產生反抗心理,尤其是防止產生逆反心理,是父母教導孩子學習必須嚴加註意的問題。

    (5)控制時間。由於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如7歲的孩子在家一次連續做功課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8-11歲的孩子不要超過50分鐘。如果做功課的時間較長,中間一定要有十分鐘左右的休息,讓孩子舒展筋骨。如果孩子功課做得了的話,應該給他小小的獎勵。

    (6)刺激求知。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要不斷地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父母應該常帶孩子去參觀博物館、動物園和圖書館等等。

    (7)吸收教訓。在孩子做功課時,不要讓孩子依賴父母的幫助來解決困難,而要讓孩子自己從經驗中吸收教訓。

    (8)不受騷擾。在孩子做功課時,家裡的人不要大聲說話,更不要看電視或聽收放機,讓孩子能在安靜的環境中做功課。如果家裡的住房許可的話,應空出一個房間用來做孩子的書房,讓他可以不受騷擾而安心地做功課。

    (9)做好榜樣。要使孩子對學習發生興趣,父母必須做孩子的榜樣,先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很喜歡看書,求知慾很強,並且不斷地學習,等等。

  • 2 # 貴賓犬

    孩子耍小聰明,這也證明了孩子是一直有自主思考能力的,不管結局和目的是好還是壞,證明了他們都是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問題。您所需要做的,就是委婉引導孩子,把他的小聰明往良好的目的方向去。

    例如你可以用共情等方式進行有效的引導。你可以這樣說:媽媽注意到了,你在做什麼什麼;你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什麼什麼嗎?媽媽很能夠理解你的想法和你的做法,因為媽媽以前也這樣做過。然後舉一個例子讓孩子與你共情。接著,用一個but轉接話語。媽媽覺得你這樣做法,有一點怎麼樣怎麼樣,不是特別好,你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來改進一下呢?然後你們一起想辦法,記住一定是你們倆一起“想”的辦法,把孩子引導到正確的方向去。

  • 3 # 壹父母

    要管。但要知道,孩子耍“小聰明”並不代表他變“壞”了,而是他在努力地以更高階、更復雜的方式來探索世界的過程。據說,愛耍小聰明的孩子可能會有更加豐富的想象力,他們頭腦靈活,思維敏捷。而孩子使小聰明時,目的只是為了讓自己避免麻煩,正如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但他們不知道自己把聰明用在了不恰當的地方,如果父母不及時指出,孩子便會養成這種習慣。把聰明用在錯誤的地方,離大智慧越來越遠。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善待孩子的小聰明,並將這種小聰明引導成大智慧。

    一般而言,孩子耍小聰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他只是想偷個懶,在父母一方不在時鑽個空子或者逃避某些懲罰等。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做到:

    1.尊敬和容納孩子的“小聰明”;

    2.透過講故事讓孩子懂得誠篤的重要性,如“狼來了”的故事;

    3.滿足孩子合理的願望和要求,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也會導致他以耍小聰明的方式來得逞,這只是孩子給你發出的一個訊號;

    4.不戳穿孩子的“小聰明”,以免傷害到孩子的自尊;

    5.耍小聰明灑了湯,那就承擔不喝湯的後果;耍小聰明獲得玩具,那就承擔一段時間不能玩玩具的後果,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並承受負面後果。

    6.找到孩子耍小聰明的具體原因後對症下藥,細心疏導。

    7.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當我們面對說謊的案例時,一定要看其背後是否有嚴厲的父母。除非說真話會帶來危險,否則說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每個耍小聰明的孩子,都曾經因為“誠實”而被責罵批評甚至懲罰,那麼就需要每個父母不要斥責或打罵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敢實話實說,才不會把聰明用到錯誤的地方。

  • 4 # 時尚育兒圈子

    木子媽媽:寶貝每天會有固定的“ 零食時間”,一般會吃一些寶寶餅乾。那天餅乾剛好吃完了,就在我回到寶寶身邊的時候,卻發現她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餅乾……咦?哪裡變來的餅乾?在寶爸的建議下,我搜尋了一遍遊戲地墊、玩具箱這類隱蔽的地方。結果,真在地墊下發現餅乾了,玩具箱裡也有半塊。

    寶寶是一張白紙,給她探索的自由。

    雖然我家寶貝剛滿10個月,但她已經是個精靈古怪的小傢伙了,這神出鬼沒的餅乾就是她自導自演的一場好戲,被發現了還一臉無辜地看著我。好吧,雖然寶寶還不會說話,但她會用“行動”告訴我——媽媽你這回又栽我手裡了!

    雖然栽寶貝手裡不是一次兩次了,但作為媽媽我卻“栽”得心甘情願。因為我覺得養育不僅是養,更是 “育”,寶寶本來就是一張白紙,讓她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會更好。我主張放養,不做隨意對寶寶說“不”的媽媽。

    平時,寶寶願意在地上爬、願意去摸花花草草,摸完還吃手指、把東西往嘴裡放……只

    要不會危害到自己的安全,我就願意讓她去嘗試。因為這是寶寶的天性,如果什麼都不讓她做,老老實實地往哪裡一坐一個半天,那還是小孩嗎?

    就像這次,寶寶摸到之前“藏”起來的半塊餅乾,該有多驚喜呀!寶寶想做什麼儘管讓她去做、去探索,作為家長的我們只需要在旁邊看著,給她充分的自由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從阿富汗陸陸續續撤軍,是否是因為害怕塔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