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宸宸2
-
2 # 品口品
一個學生考上理想的大學,除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離不開學校的教育和老師的栽培,說“我考上清華靠自己,關學校什麼事”,僅僅說出了主觀因素,忽略了客觀因素。一個人說他成才了,是因為他對社會有貢獻,是社會給予的評價,他離開社會了嗎?這是同樣的道理,客觀存在為他提供了平臺、物質、精神層面的支撐和幫助。
另外此學生這樣的表達,缺乏素質教育,不懂感恩老師,不懂感恩學校,不懂感恩社會,只強調自我,能上清華,最終不一定成才,需要在思想上進行積極有效的引領。
-
3 # 正見清河哥
很無語!
說難聽點,有些學生當初本來就是學校花錢買來的“優等生”、“尖子生”,學校的行為已經明確地告訴他,錢能解決這些問題。現在他同樣用錢說事兒,這不是很“正常”的一筆交易嗎?這就是“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這是浮躁而功利的學校教育結下的惡果。學校挨這一記耳光,一點都不冤枉。其實,這一記耳光打的是日益浮躁功利因而越來越畸形的中國基礎教育。
-
4 # 創智研究院
這個話對了一半,上半句,靠自己努力是對的。下半句是錯的。跟學校跟定有關係。不然,把你放到偏遠農村的師資力量薄弱,沒有什麼高質量老師的中學,你去讀試試?你能考上一個二本三本普通大學就很好了。
-
5 # 心如蓮花173349538
果樹結果子都是果樹的事,關果農什麼事?為什麼果農都有屬於自己的所屬權和管理權?果子的出售收入屬於管理的果農所有而不歸果樹所有?結稻穀是禾苗的事情不是農民的事情,為什麼稻穀歸屬種值稻穀的人而不歸於禾苗本身?再問問這位學生本人:你長大是你自己的事情為什麼父母你要接受父母為你付出的一切?你讀書是你自己的事情,為什麼從幼兒園幵始就要聽老師授課?你考上清華大學是你自己的事情,關清華大學的學校與老師、教授什麼事情,你自己跑到真空去上清華好了,反正你只靠自己的本事,不需任何外界條件。說得出這種話的學生將來讀個大學、博士有什麼用?在他(她)的世界裡一切都不存在,只有自己一個人。不懂感恩,過了河絲毫不覺得造橋人的偉大,只有自己的本事,目空一切,唯我獨尊。我要是任何重點大學招生辦的人,這樣的學生我第一個把他(她)拒之門外,不與錄用。我要是這孩子的父母,我從此以後將他(她)趕出家門,看他(她)憑自己的本事能走多遠?
-
6 # 思思陽陽媽講真話
我覺得這個孩子能說這句話,他一定是一個特別能夠吃苦的孩子。我相信有這樣的學生只是靠自己,可能在一個非常簡陋的中學裡面,或者是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一箇中學裡面考出去的。
而且這個孩子一定是一個特別能夠自律的孩子,學習上非常有天賦的孩子。或許老師講的東西他覺得太無聊無趣,而他自己用心去自學的話,他可能翻上幾個小時,基本上一本書掌握了一大半的知識。這種孩子是一定存在的,他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
這種孩子往往是天賦比較好,比較會吃苦的孩子才會透過自學的方式考錄名校當中去。其實很多孩子可能還真不能憑自己的一個自學能力就能考入理想的大學或者是名牌大學。他一定是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一個教學資質特別強的隊伍,他經過老師的一個經驗的教導他才有機會考入更好的學校,當然這個也要孩子有一個比較聰明的頭腦。
所以對於那種特別聰明的孩子來說,他考入名校確實是完全靠自己,學校能幫到他的東西可能是少之又少。可是又有多少這樣聰明的孩子,完全靠自己的孩子呢?
-
7 # 弘道
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同一所學校,同樣的老師,但能考上清華的學生很少。這一定主要還是學生自己決定的。只是學校和老師聽到這種說法可能會有些不舒服。
-
8 # 外語那點事
這是非常正常的表達,能上清華的學生智商不是一般的高,記憶力也不是一般的好。能夠真正教得了他們的老師,實際上非常的少。大多數高中的老師都沒有能力考上清華,沒有能力考上清華的老師,怎麼可能憑自己的能力教出一個清華的學生呢?
絕大多數考上清華的學生都是靠自己。
能夠考上清華的學生,不是老師能夠教出來的,而是他本身底子就非常的好。但是有一些學校,有一些老師總是喜歡以某一些學生考上清華來宣傳自己學校的教學能力。這就會讓一部分考上清華的同學非常的反感。
如果某個老師在自己的班上出過清華的學生,他就會體會到,很多時候並不是他在教這個上清華的學生,而是這個能上清華的學生在教他。清華生在做題時候的思維是非常的活躍的,比標準答案還更加的優秀。
由於現在教育資源集中到一些省會城市或者沿海城市。優秀的生源往往也是去省會城市或者沿海城市讀書。所以現在很難看到二三線城市裡面,普通高中裡面考出清華北大的學生了。
二三線城市裡面的高中老師的學歷也是比較低的,學習能力也比較差。所以基本上不可能駕馭得了能上清華的學生。能從這些中學考出來的清華北大學生,他們如果不怪自己的老師拖累自己的學習,已經算很不錯了。
並且現在網課也非常的發達,有很多優秀的老師透過網課教學。那些優秀的老師倒有一部分是從清華北大畢業的。我接觸過的一些學生,有的就是透過網課考入985,他們經常會認為學校的教育拖累了他們的學習,如果不是這個時代有網課他們就可能考不上。
我上高中的時候,英語老師的水平也是比較差的,當時我的英語成績就是拖後腿的科目。我也是透過網路搜尋到背單詞的方法,睡眠記憶法,然後再學習,整理和記憶考點的方法,最後透過背片語短語和固定用法,把英語成績提高到140多。
同樣的卷子,英語老師考100,我考140,上課我還要幫他糾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學校和老師以我的名義對他個人以及學校進行宣傳。我也會心裡不舒服。
很多好學校集中了整個社會最好的生源,最後實際上在浪費生源,但是由於生源很好集中在一起,所以最後學校的上線比例會很好。
但是能把一個普通生教成優等生的學校或者老師真的很少。基礎教育很多時候還是很浮躁的,基本上就是拿著大錘大力出奇跡。並沒有非常細緻的因材施教。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在學生時代並沒有成功,可是進入社會以後卻非常的成功。很多人對於自己的能力會有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
反觀國外的教學,比如德國,學校裡的成績往往就真的決定了一個人社會上的社會地位。這是因材施教的結果,他們的大學選拔出來的學生往往是真的喜歡讀書的人。
那些不喜歡讀書的同學,學校往往會根據他們的興趣,把他們安排到各種技工學校中去,讓他們在未來成為灰領。
從這個清華學生說出來這句話,實際上可以反思出非常多我們教育上面的問題。
-
9 # 戀依雪8
能說出這樣的話的學生,一定是沒有感恩之心的,現在很多學生都是:我學好了,成績好,那是我自己有本事,自己聰明。若我沒學好,那一定是老師沒教好。更有甚者,家長也是這樣覺得的。這樣的學生,這樣的家長,是沒有感恩之心的。不懂得感恩他人,以後也一定不懂得感恩社會,這樣的人,終將成為一個自私的人。
一個自私的人,考慮事情總是隻顧及自己,而不管別人,這樣的人,就算有再高的學歷和能力,但終究只能是這個社會的蛀蟲。之前一個高材生,為了滿足自己的一點兒好奇心,將硫酸灑到動物園的熊身上,只是為了看看熊有什麼反應。這樣的人,我們不可否認他有能力,但有時候,有了能力,卻心術不正才是最可怕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
10 # 孤獨獵人
也不能說關學校什麼事,至少你以後說是哪個高中畢業的,還是有點關係。也許你換個學校一樣可以考上清華,這也不用懷疑。人都有歸屬感,學校也以你為榮,當然學校如果出了個渣子,也以為恥
-
11 # 教育培訓業老張
我只能說這種學生就是典型的白眼狼和忘恩負義的傢伙。如果你是從一個小縣城的普通高中考上了清華或者北大(前提是你從來沒有去知名培訓機構補習過),你才有資格說上面的話。實際上,放眼全中國,能夠考上北大、清華的孩子,他也許自豪地說出來沒有在校外培訓機構補習過,但他絕不敢說他所在的學校沒有問他額外付出過。據我所知,全中國各個重點高中基本上都會單獨給有希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單獨組班,就是所謂的火箭班、宏志班、青雲班,這些班級學生人數通常只有十幾個,所配備的老師都是學校最有經驗、實力最強的老師,此外,學校也會給這些班級額外特殊的照顧,如組織單獨的模擬考試、提供單獨的押題試卷等等。所以,我相信沒有一個學生敢說是自己在家裡複習、全靠自己就可以考上清華、北大的。
-
12 # 南腔北韻
首先肯定的說,沒有學校這孩子就是個文盲,觀其孩子言行,知其孩子父母的言傳身教,將來這孩子雖就讀於清華,定難為國效忠而成其大事,不知感恩,忘棄祖宗者,早有先例。
-
13 # 找好課找名師
說出考上清華大學與學校無關這樣話的孩子,也許他的短暫的求學經歷有過不愉快的回憶,但是因此而否定學校在他受到教育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過於偏頗。而如果僅僅只是單純的因為狂妄自大而否定學校教育的作用,那麼培養出這樣的自私的“精英”,只能說是教育的失敗。
古語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士為知己者死”,全是勸誡人要了解心懷感恩、明白知恩圖報。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考上名牌大學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為人處事要學會感恩。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使學生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問題,促進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感恩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使學生學會知恩的同時能對周圍人的關照與幫助表示感激與謝意,並把這種道德情感內化為自己的品質與習慣。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說:“只有學會感恩,我們才能明確責任;只有學會感恩,我們才能體味真情;只有學會感恩,我們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
然而,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家長的寵愛、別人的關心在他們看來理所當然,大部分孩子都缺乏感恩意識。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喚醒學生的感恩情懷,讓學生學會感恩呢?
必須從小抓起,讓感恩教育深入人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播下善良、知恩的種子,讓學生感受到他人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我們要讓學生知道每個人目前在享受的幸福生活是別人透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比如,讓他們明白:父母在外辛辛苦苦地打工是為了掙錢供他們讀書;老師在講臺上揮灑汗水、在燈下批改作業是為了他們的成長……讓他們發現別人給予自己的愛,從而由內心萌發出感激之情。
我們要教育他們“吃水不忘挖井人”,永不忘記別人的幫助之恩,不辜負父母和老師的養育教導之恩。我們知道,當孩子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正確認識學校在教育中的作用學校教育是社會環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個特殊的環境,是按照人的身心發展這種特殊需要而組織起來的環境。與遺傳素質、環境(指家庭和兒童生活周圍的社會環境)相比,學校教育在青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學校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培養人的活動,是由受過專門訓練和培養的教師或教育工作者來進行的。學校教育可以把遺傳素質提供的可能性、自發的環境影響以及個人主觀努力納入教育軌道,以促進青少年兒童的發展。
-
14 # 開環教育
這句話說明個人學習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另外對於現在的資訊時代,各種知識的獲得變得容易快速,因此學校的作用也在下降。
此外這麼多年的高考實踐下來,由於代償效應,不但在知識教育上會產生偏差,就是在純考試方面也會產生代償偏差,從而產生很多不必要的空耗。特別是名校老師壓力很大也會處於高度焦慮狀態,從而產生許多不必要的過度空耗,降低了學生的總體學習效率。所以現階段的社會環境下,一個學生的個人自主能力顯得更加重要。
-
15 # 輕舟載愁
學校的作用肯定有的,但是大部分確實是學生自己的功勞,全部抹殺母校對自己成長的作用未免太過武斷,難道你以後清華畢業說我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我自己的功勞與清華無關嗎?恐怕不是吧。
-
16 #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有些成績好考生,會這樣想。甚至認為學校,老師應感謝他。因為他為學校爭了光,讓老師拿了獎金。
首先這種現象,是我們老師教育不到位。我們往往對成績好的同學,寵愛有加。表揚多,包容多⋯造成這些同學,明明得到最好最多的教學資源,卻覺得理所當然。
這樣的學生,今後的發展會碰壁的。因為社會是無情面的。
-
17 # 朱總6856
這種言辭是個錯,而且級別相當的,出去清華學子的口中還很可笑。
你考取了共和國的高等學府,這是鐵的事實,主要得益於自己的認真努力,能認識文化的重要和作用,報考清華的應該不少,為什麼他們不能透過,可以說他們不如你,你的過人之處使他們望塵莫及,學校同學,老師恭喜你。
但你不能說與學校沒有關係,你與學校的關係大著呢,從校長到飯堂的師傅直至搞衛生的阿姨都脫不了關係,學校能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敦促每一個教員盡心盡責對每一個學生的教導,你沒得到享受嗎,廚師做出可口的飯菜你沒吃過嗎?阿姨的衛生搞好了,環境美化了,空氣淨化了,你沒吸過,不客氣的說,每一秒你都沒有停止過吸入。
還有更簡單又直接的問題,沒有這所學校,你的初中,高中學業怎麼完成,高中不存在,你怎麼參加高考,有資格參加高考嗎?別小看老師平日不怎麼樣,好似庸庸碌碌,上課前你懂嗎?你不懂,只是上課後你才懂,還告訴你不懂的,每一個老師都有資格證書,是共和國教育部認可頒發的。
好好細想一下吧,是那些你認為平凡的人成全了你,成就了你的清華夢。
-
18 # 瀟湘子41563803
這種學生根本不值得去議論,正是過去關愛太多,才會造成今天目中無人。
上清華就以為成才了?就以為‘船到碼頭,車到站’了?真是坐井觀天——不過這個井有點大而已!
人人都想成才,家家都在努力育才,然而能如願以償的總是少數。秉性愚鈍的人再努力也難以成才,那是先天智力不夠。聰明絕頂的天才半途夭折,那是過剩的智力向歪門邪道上發展——情商沒跟上,聰明反被聰明誤。
假如這個學生是我家的孩子,我會要他多讀點中外名著,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紅與黑》……,惡補一下人文教育。同時,要他把這句話(‘兩條腿的人好找,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當作他的座右銘。
如果是不相干的人,我講他也聽不進的,由他去。時間是把殺豬刀,其實不光殺豬,也殺白眼狼。
-
19 # 木子數學微課堂
這樣說也有一定道理,能考上清華的孩子,自己付出的努力一定都感動到自己,也感動到別人,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好孩子在哪裡都會學好,如果能意識到要感謝身邊所有曾經為你付出的人,包括父母,老師,學校,朋友等,有一顆感恩的心,相信一定會遇到更好同伴,也更容易成功吧!
-
20 # 杜府私塾
最後成績是家庭、學校和本人等多方努力培養、提供環境和條件的結果。其中個人努力上進尤為重要。
但學生本人這麼說,只強調個人努力,
顯然看問題太片面,傲骨傲氣都十足,不懂感恩。
或者心胸不夠開闊,在學校受什麼傷害耿耿於懷?
回覆列表
每個學生的成才是離不開教師的,那個學生說那個學生就是忘恩負義的。
今天他能忘掉老師,明天他也會忘掉父母,後天他也會忘掉老婆和子女。
再者,他在單位也是目中無人,最後只能孤獨地一個人自生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