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山黑水北漂人
-
2 # 新銳歷史
唐王朝在以黃巢為主的農民大起義沉重打擊下,更加陷於分崩離析的局面,各地節度使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乘機擴大勢力,擁兵自立,唐王朝名存實亡。
當時,全國有大大小小几十個割據勢力,它們之間經過不斷的兼併,逐步形成勢力最強且嚴重對立的兩大集團:
一是,據有汴州(治所在今河南開封)等地的梁王朱溫(後稱帝建立後梁)。
二是,據有河東(治所晉陽,在今山西太原南)等地的晉王李克用(其子李存助建立後唐)。
後唐對後梁的戰爭,是五代十國初期兩個封建割據集團之間的一次兼併戰爭。這場戰爭,從梁太祖開平四年(910年)至唐莊宗同光元年(923年),持續長達十四年之久,終以後梁的失敗和後唐的勝利而告結束。
那麼為什麼後梁的朱溫會敗給後唐的李存勖?從雙方勝敗得失方面,我認為有如下原因:
1、後梁政權的喪失民心和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是其滅亡的根本原因。
2、在後唐對後梁的長期戰爭中,李存勖在戰略運用和作戰指導上是優於梁太祖朱溫的。
(唐軍襲汴滅梁示意圖)
一、後梁方面朱溫取代唐王朝建立後梁以後,雖然也採取了一些開墾荒地、獎勵耕桑、減輕租賦等發展生產的措施,但僅限於宣武鎮(今河南開封、洛陽一帶)的區域性地區。
朱溫及其繼承者為維持其統治和對晉戰爭的需要,用“黥面”(在臉上刺字)的殘酷辦法限制士兵逃亡,用屠城和燒殺劫掠的殘暴手段來對待新佔地區的人民。
又不顧河南廣大地區人民的死活,多次掘開黃河來挽救其敗局,從而大失人心,加之連年用兵,橫徵暴斂,更加激起人民的反抗。
貞明六年(920年),爆發了毋乙、董乙領導的農民起義,並迅速發展到陳(今河南準陽)、潁(今安徽阜陽)、蔡(今河南汝南)三州,建立農民政權。
這次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說明後梁的統治已岌岌可危了。
後梁統治後期,其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日益激烈,為了爭奪帝位,子殺其父,兄弟相殘。
朱友貞在政治上極其昏庸腐敗,他深居宮中不理朝政,一切軍國大事皆操縱在其妻族張漢傑兄弟和朱溫之婿趙巖手裡。
他們依勢弄權,離間將相,接收賄賂,買官賣官,致使統治集團四分五裂,在危急存亡之際,眾叛親離,不可收拾。正如宰相敬翔所說:“縱良(張良)、平(陳平)復生,難以轉禍為福”。
(朱溫)
後梁在戰爭初期,就其所佔地區和軍事力量看,比晉佔優勢,但最終被晉(後唐)滅亡,戰略運用和作戰指導上看,主要問題是:
1、樹敵太多,使自己陷於孤立地位。
李存勖是後梁的主要敵人,力量也較其他割據勢力為強,並極力策動河北諸鎮合力反梁。
河北諸鎮力量較弱,為了保持其各自的地盤,利用梁、晉爭奪河北地區的矛盾依違於二者之間,以圖自存。在此形勢下,後梁未能採取積極措施爭取河北諸鎮,集中力量對付李存勖。
朱溫迷信武力,根本不懂得爭取同盟者對於戰勝晉的戰略意義,結果由於對河北諸鎮採取了兼併政策,把本來已經歸附於己的力量,推向李存勖方面,壯大了對方,孤立了自己。
這是朱溫在策略運用上的重大失策。
2、兵力分散,失去了戰略主動權。
河北是雙方勢所必爭之地,後梁面對李存勖步步東進河北的形勢,雖有兼併河北的打算,但沒有集中兵力阻其東進或殲其於河北。
當時,後梁是有力量這樣做的,但朱溫父子卻逐次使用兵力與全力以赴的李存勖交戰,這就失去了戰場主動權,結果幾乎每戰必敗。
魏州之戰,李存勖幾乎傾全力而出,遠離河東,久戰於魏博地區,使晉的後方處於空虛無備的狀態。
面對此種有利形勢,後梁未能派出較大兵力乘虛襲擊晉陽、迫使李存勖不戰自退或邀擊於撤退途中,以解魏博之危。
朱友貞雖曾派王檀率兵出陰地關進攻晉陽,終因兵力不足未能達到預期目的,以致失去了挽救河北敗局的戰機。
3、盲目進攻,加速了滅亡。
晉奪得河北後,梁、晉雙方力量對比已經發生明顯變化,待到黃河沿岸爭奪戰結束後,晉已成兵臨黃河直窺大梁之勢,後梁已處於攻則力所不及、守則或勉強自保的困難境地。
這時,後梁如能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及時轉取守勢,積蓄力量,伺機而動,或可爭取轉機。但朱友貞仍遣兵大舉北進,而且任帥不當,造成大梁極度空虛,給李存勖奇襲以可乘之隙。
這種不顧主客觀形勢和彼己力量對比的強弱,盲目地採取攻勢,不僅導致了進攻的徹底失敗,而且加速了其滅亡的程序。
(後唐和後梁魏州之戰示意圖)
二、後唐方面李存勖即位後,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和對後梁進行戰爭的需要,一改其父李克用縱兵殃民的殘暴行徑,採取了一些收攬人心、團結內部、整訓軍隊、鞏固後方的措施,使國力得到加強,為進行滅梁戰爭打下了基礎。
李存勖在用人方面較朱溫父子為優,比較注意籠絡有才能的文臣武將為其效力。
例如:他重用謀勇兼長、富有作戰經驗的周德威、李嗣源、李存審等人帶兵作戰,並能隨時聽取屬下有見地的主張;任用有見識、有謀略的張承業、郭崇韜等人為其出謀劃策,治理朝政。這也是後唐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李存勖)
在後唐對後梁的長期戰爭中,李存勖在戰略運用和作戰指導上是比較成功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利用矛盾,爭取反梁勢力。
李存勖即位後,面臨的形勢是:
盤踞河南的朱溫力量最強,極力北進爭奪河北。河北諸鎮力量雖弱,但其所處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他們既想保持獨立的割據局面,又懾於朱溫的壓力而不得不表面臣服於梁。晉雖欲爭奪河北,但地狹兵少,力量不足,難以與朱溫抗衡。李存勖能較好地利用河北諸鎮與後梁之間的矛盾,採取了結好諸鎮、孤立朱溫的策略。
多次發兵援救王鎔等,不僅破壞了朱溫先並鎮定、再圖河東的戰略企圖,而且與三鎮結成了反梁聯盟,為奪取河北創造了有利條件。
2、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敵人。
李存勖在對後梁的長期戰爭中,常處於南有後梁進攻,北有契丹侵襲,中間還有幽燕、鎮定割據勢力干擾的多面作戰的不利地位。
面對此種形勢,如分兵應付,勢必陷己於更加被動,易被擊敗,李存勖看到了這一點,成功地運用軍事政治手段擺脫了瀕臨多面作戰的不利地位,爭取了戰略主動權。
當李存勖集中兵力在柏鄉予後梁軍以嚴重打擊之後,燕王劉守光南下進攻定州,威脅晉的後方安全。
對此,李存勖適時轉移兵力,北上消滅大燕,然後轉兵南下,接著乘後梁魏州兵變之機,集中兵力向梁軍發動攻勢,從而控制了河北大部地區。
這樣,不僅改變自己所處的不利地位,削弱了後梁,而且在各個擊破敵軍的作戰中壯大了自己。
3、善擇戰機,發揮騎兵的特長。
在柏鄉和魏州兩次作戰中,李存勖運用了圍困襲擾的戰法以疲憊消耗守城之梁軍,爾後用智謀調動梁軍出城。
這就避免了騎兵不利於攻城的弱點,為騎兵進行野戰創造條件,並抓住有利戰機,迫使梁軍在平原曠野決戰,從而取得了數次殲滅梁軍大部的戰果。
唐軍在奪取鄆州之後,李存勖乘梁軍主力北進,大梁空虛無備之機,以一部兵力堅守黃河南北要地,牽制梁軍,親率精兵對大梁實施迂回奔襲,高度發揮騎兵行動快速的能力,長驅西進,直取大梁,獲得了奇襲作戰的勝利。
李存勖在指導滅梁作戰中,也發生過過失,造成一定損失。
如:在胡柳陂之戰中,由於其“輕行徼利”,為梁軍賀瓌部所迫,名將周德威戰死,後雖挽回敗局,卻使攻汴滅梁的計劃遭到失敗。
但總的看來,李存勖在分析情況、採納建議、戰略決策、掌握戰機,以及決心果斷、勇於進攻等方面,都比較突出。
故在對梁長期爭戰中,能逐步取得戰略優勢,並最後取得勝利。
總結綜上所述,五代十國時期,後唐之所以能戰勝後梁,從戰略決策、作戰指導方面,李存勖是優於朱溫的,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方面,梁太祖朱溫在爭戰前期樹敵太多,使自己陷於孤立地位,同時在兼併河北的過程中兵力分散,失去了戰略主動權,在後期於己不利的情況下,還要盲目北進,最終加速了滅亡。
另一方面,李存勖即位之後,能夠利用諸鎮之間的矛盾,爭取反梁勢力,然後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敵人,最後選擇有利時機,迫使梁軍在平原決戰,從而取得了殲滅梁軍的勝利。
—END—
-
3 # 尚書留顏
唐未晉梁爭霸的歷史說起來比三國更精彩,特別是武將,可以說是中華帝國5000年來最名將倍出的時代。朱溫的才華可以說不亞於曹操,前期壓著李克用打。李克用死後,中國歷史上最具軍事才華的人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他就是李存勖。此人簡直天生是為軍事戰爭而生都怪胎,軍事才能讓人不可思議,如果在大一統朝代,完全不亞於霍去病蘇定方。可以說在戰場上沒有人能夠打敗李存勖。
-
4 # 文史輕論
後梁敗給後唐並沒有什麼戰略運用上的特別之處,只不過是戰術略有區別。根本不值得去深究,分析起來也很簡單,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朱溫逼哀帝禪位,然後自已代唐稱帝,建國號梁,史稱後梁,後梁共歷三帝,前後16年。這後梁王朝為什麼這麼短命呢?
原因是:自朱溫起……後梁內部矛盾不斷,內耗嚴重……朱溫因削除異己,聽信讒言,斬殺大將,引起部下造反,導致國力衰弱,軍事實力直線下降。
朱溫稱帝前後,與佔據太原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相互爭奪戰,從沒間斷過,內耗加上外耗,不耗死他才怪。
開平四年(910年)十一月,朱溫派大將王景仁率軍討伐成德王,義武王,李存勖率兵來援,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李存勖心生一計,告訴自己計程車兵:"梁軍穿的都是縷金掛銀的鎧甲,只要勇猛殺敵,殺一人或擒獲一人便可發財"——因此晉軍士氣高漲,如狼似虎赴向敵軍,以一當十,殺得梁軍潰不成軍,幾乎失去了戰鬥力。直至逼迫梁軍收縮至柏鄉。
隨後李存勖所部,以小股部隊襲擾的方式,攻擊至柏鄉,弄得梁軍疲憊不堪,人困馬乏……然後李存勖全軍出擊,一舉擊潰梁軍,柏鄉之戰改變了梁晉爭霸的戰略格局,晉軍一方從此佔據了戰略主動地位。
後來朱友珪弒父登基,改年號為鳳歷,沒過幾年朱溫的另一個兒子朱友貞聯絡宗親政變成功,朱友珪被迫自殺,朱友貞奪得皇位。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率部五千騎,連夜冒雨渡河,一舉攻破鄆州,後來因兵力不濟被追放棄,十月李存勖再一次進抵鄆州。
唐末以後……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與朱溫歷時二十餘年的中原爭霸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
戰術上:李存勖採取的避實就虛襲擊戰術,以弱勝強。
戰略上:李存勖利用後梁內部矛盾瓦解分化後梁,收攏降將為已所用。最後終於滅掉了後梁,建立了後唐。
-
5 # 丁強888
沒有其他特別的原因。就是因為李克用生了個好兒子。
朱溫還是那個朱溫很多人說後梁盡失民心,倒行逆施。其實有歷史學家做過研究,在後梁治下的河南百姓的負擔是遠遠小於當時的河東和後來的後唐政權治下的。朱溫雖然對待官員和驕兵悍將殘暴不仁。但出生最底層的他還是深知民間疾苦的。
我們站在上帝視角看朱溫。總覺得他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因為他失敗了。
但在“飛虎子”李克用還在世時。天下強藩河東已經被壓迫到兩次晉陽被圍。李克用在內憂外患中,在潞州圍城一年多之後留下三支剪憂憤去世。
處於剛大學畢業年紀,以前從來沒有打過仗的李存勖接班作為河東李克用的繼承人。當時大部分人都覺得河東要完。連他叔叔李克寧都要投降朱溫了。
朱溫也覺得“飛虎子”死掉。大勢已定,從潞州前線回到了後方。
問題是遇到的李存勖開掛了。可稱為五代第一戰神。一路以弱勝強,以蛇吞象之資吞併後梁,然後兵不血刃兼併岐國,三個月團滅前蜀。
而當時朱溫已經風燭殘年了。自己被兒子殺死。朱溫的幾個兒子也不是那種戰場上殺伐決斷能夠對抗李存勖的人。
五代大勢軍閥割據是正常情況還有人說朱溫想兼併已經投奔自己的軍閥,最終把他們推向李存勖陣營是失敗的一大原因。
可殘唐五代本身就是兵強馬壯為天子的時代。朱溫即使待他們在好,如楊師厚也會為了保持自己的一方實力而割據自立。
從這點來說。朱溫以及後來的李存勖等趁自己強勢的時候選擇削藩一點問題都沒有。
結語所以朱溫加上後來的李存勖,等其實都沒有做錯什麼。他們的失敗歸根到底都是削藩失敗。被大勢所打敗。
-
6 # 夢野豔齊
公元923年夏四月己已日,李存勖在魏州升壇稱帝,國號大唐,史稱後唐,他本人也就是這一帝國的開國者莊宗。這時的唐國已擁有五十個州的地盤。
而那時的後梁由於國主朱全忠隨意兼併河北諸鎮,濫殺無辜,導致眾多地方勢力背之而去,歸附於唐軍一方。這也就導致了己弱敵強的局面的形成。而他的後繼者愚笨至極軟弱無能,不懂用兵之道,更無用人之術,更是後梁滅亡於後唐的又一個原因。
這一歷史過程的簡況是,李存勖稱帝的當月,即派大將李嗣源率騎5000攻佔了後梁的戰略要地鄆州。而後他又親自率軍與梁軍對壘於楊劉,斬後梁統帥王彥章於中都。到了這一年的11月19日,唐軍抵達開封城下,梁末帝自殺,梁亡。
這中間,有一個關鍵的細節,那就是,後唐之所以那麼順利地滅掉後梁,還在於後唐莊宗充分地利用了一件事麻痺了後梁國主。
那是一件什麼事呢?是後梁太祖朱全忠的頭號敵人大唐晉王李克用在開平二年,即公元908年因病死亡。其子李存勖繼晉王位後,趁梁軍以為他正忙於喪事,戒備鬆懈之機,突然親率大軍,直撲潞州,打破了梁軍圍攻潞州而修築的夾寨,斬梁軍統帥符道昭,從此一下子扭轉了多年來不利於己方的局面。
那一戰,梁軍陣亡萬餘人,委棄的資糧、軍械,堆積如山。
那一戰,李存勖不僅鞏固了河東的廣大佔領區,而且直接形成了對後梁的統治中心河南地區的俯壓之勢。當時,後梁太祖朱全忠聽到夾寨被攻破的訊息後,就感到了大局不妙。他曾驚歎:我的兒與這個李存勖相比,真如豬狗啊!
後梁太祖朱全忠於公元907年滅唐稱帝建國後,後梁的形勢當說如日中天。他革除了一些唐朝積弊,獎勵農耕,減輕租賦,迅速攻佔了蔡、徐、鄆、曹、齊、濮等州,掃除了眾多的割據勢力,基本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地區。在那個時候,他完全有望實現統一全國的千秋霸業。可惜的是,公元 912年六月,他的二兒子為了篡奪最高統治權,在他重病期間,殺了他,隨後,他的三兒子又起兵殺了這個二兒子,這種內亂也加速了後梁的衰落。
在後唐大軍向後梁大舉進攻之時,梁末帝曾令手下人掘開滑州附近河堤,引水向東灌注曹、濮及鄆等下游地區,以阻擋後唐兵馬。但那一招沒有見效。
這一年的七月,梁將招討使王彥章聽說唐莊宗已率軍撲向鄒家口一地,慌忙解除了原對楊劉這一城池的圍困,退守楊村。唐軍趁勢追擊梁軍,使梁軍溺水淹死及中箭者近萬人。
同年九月,有人認為,後唐已佔之地鄆州孤立難守,不如用它換取後粱的衛州及黎陽,跟後梁約定以黃河為界,休兵養民,等經濟實力有所增強後,再與後梁做最後的爭奪。但李存勖沒有聽他們的。他的大將郭崇韜自告奮勇,建議唐帝留兵守住魏地,固保楊劉,他自己率軍與鄆州兵馬合力直取汴梁。李存勖聽了,高興地回答:這正合我意!隨後,李存勖便遣送家眷歸故地,說:生死成敗,在此一舉。若我戰敗,你們就在家燒燬宮殿,不要再等我。他就是這樣,安排了後事,開始了不失為孤注一擲的進軍。
這一進軍,便旗開得勝,該年冬十月甲戌日早上,唐軍一戰就將梁兵從汶水邊上追殺至中都。
而梁末帝生性多疑,濫殺無辜也是鑄成後梁敗給後唐的原因之一。後梁原陝州節度使邵王朱友誨,本來是可以用做抵擋後唐馬兵進犯的一位將才,但梁主聽信饞言,懷疑他想誘使禁軍作亂,在唐軍臨近跟前時,將之與皇弟賀王友雍、建王友徽一起殺了。
這一殺,再無像樣的人可以委以重任了。等到唐軍過了曹州,遠望可見塵埃蔽天時,梁主只能是日夜哭泣,不知如何是好。
倒是這位梁末帝死得很悲壯。他是讓他手下的一個叫皇甫麟的人砍下自己的頭的。他當時見大勢已去,對皇甫麟說:李氏是我家世仇,我不能等他們把我抓住,加以刀劈斧剁。我自己解決不了我自己,你砍下我的頭吧。皇甫麒大哭,但執行了他的命令,砍下他的頭之後,自己也用砍他的那把刀結果了自己。
-
7 # 理工男讀歷史
梁晉爭霸是李克用、朱溫父子兩代人持續近四十年的爭鬥,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李強朱弱,但雙方並不接壤交手次數不多;第二階段是強弱逆轉,朱溫全面壓制李克用;第三階段是兩個老的都死了,李存勖全面壓制後梁,直到攻入大梁城。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哪方犯的錯誤多就會失敗,哪方犯的錯誤少就會勝利。
(朱溫、李克用)
第一階段這一階段雙方都在對外擴張,李克用受限在出身沙陀,為人又桀驁不馴,唐王朝朝廷及幽州、吐谷渾、成德等周邊勢力都把李克用視為敵人。於是,李克用在西進河北攻略橫跨山西、河北的昭義鎮五州時受到太多幹擾,又有李存孝帶著昭義邢洺磁三州叛逃的內亂事件發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直到滅吐谷渾、降服成德鎮、攻佔幽州之後,李克用才達到人生頂點,但同樣是四周皆敵,各勢力明裡暗裡都在想方設法削弱李克用;
與此同時,朱溫先是與黃巢作戰,又與同樣是反賊的秦宗權作戰,這兩戰都是“正義”的戰爭,一定程度上洗白了朱溫黃巢降將的出身,在朝廷和周邊各勢力看來,這是個捨得錢糧士兵和反賊作戰的老實人,於是在朱溫發展最早期得到了唐王朝傳統勢力的支援,甚至同樣有爭霸天下野心的各藩鎮也認為朱溫是一個能夠並肩作戰的好戰友。所以,這一階段雖然朱溫也從宣武軍一鎮之地偷偷摸摸的拿到了義成、河陽二鎮,還有了蔡州趙犨、洛陽張全義兩個長期堅定盟友,但周邊如徐州時溥、山東朱瑄朱瑾兄弟等在內的各勢力只有羨慕妒忌,並沒有把朱溫當做真正的敵人。
這個階段李克用、朱溫雙方交手次數不多,較大規模交戰有兩次,第一次是圍繞河陽三城的歸屬,雙方也就是各萬人級別的中小型戰役,朱溫全勝,並因此得到了河陽三城;第二次是朱溫取巧得到了山西南部地區屬於昭義鎮的潞、澤二州,但被李克用派兵攆走,朱溫白忙活了一場。
這個階段雙方軍隊戰鬥力及將領的水平應該是差不多的,李克用稍強但也有限,這兩次勝負的根本原因就是距離,河陽三城離朱溫近所以朱溫取勝,潞澤二州緊挨著李克用的河東,所以李克用取勝。當時雙方還都不具備兵力遠距離大規模投放的能力,只能一波流,所以戰爭規模有限,戰事持續時間也較短,主要看領軍將領的隨機應變能力。
(唐代中後期藩鎮形勢圖)
第二階段這個階段朱溫越戰越強,李克用開始走了下坡路。
李克用的性格特點決定了他不容易和周邊勢力及自己的盟友處好關係,另外多次參與關中保護援救唐昭宗的戰爭,雖然都是大勝,但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反而更加讓朝廷和關中李茂貞、韓建等藩鎮忌憚,浪費時間不說還一無所獲。在幽州劉仁恭自立背叛後,李克用開始走了下坡路,不但昭義鎮河北邢洺磁三州被朱溫佔領,原本傾向李克用的河北成德、義武兩鎮也倒向了朱溫,李克用幾乎被壓制在了河東一地。
朱溫較好的利用了這段時間,先是克服了李克用的干擾,用時數年佔領了徐州、天平、泰寧三鎮之地,又把山東淄青平盧鎮、河北魏博鎮收為盟友,雖然在南下江淮時在楊行密那裡吃了一個大敗仗,但未傷筋骨,已經超過了李克用成為天下第一藩鎮。隨後朱溫進入山西拿下河中鎮,又西進關中奪取了唐昭宗,開始了挾天子令諸侯的篡位新階段。
這個過程中,李克用救援徐州、山東投入兵力數量有限,對朱溫來說只是干擾。雙方有過的幾次規模較大的戰役都在朱溫轉守為攻後發生在河北,李克用攻打魏博鎮時朱溫救援,在魏州城下大敗李克用,朱溫還殺掉了李克用被俘的兒子李落落。此戰朱溫手下大將葛從周步兵對騎兵取得全勝,打得李克用徹底失去了信心,隨後朱溫攻打李克用的河北邢洺磁三州能夠輕易取勝,就是有李克用已經失去戰鬥意志的因素在內;朱溫進入關中後,曾經連續兩次順手攻打河東,兵臨太原城下,但李克用運氣不錯,朱溫軍都是因為其他原因退兵,這才有了後來李存勖反敗為勝的機會。
這個階段朱溫是處在上升勢頭,而李克用不但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極快,被朱溫全面壓制。但朱溫這時已經把控制唐昭宗當做第一要務,一直沒下定決心不惜代價也要徹底消滅李克用,這是朱溫一生當中犯下的最大錯誤。
(朱溫鼎盛時期)
第三階段李克用縮在山西數年,地盤只剩下河東一鎮加上山西南部的潞州,自己也在救援潞州時病發身死,李存勖繼位。李存勖首戰援助潞州破了朱溫的夾寨之圍,夾寨之戰也成了李存勖的成名戰,但即使如此,朱溫也仍然沒有認為李存勖是個威脅,又給了李存勖休養生息的時間,並且等到了朱溫再犯錯誤的機會;
朱溫之前壓制李克用,河北成德、魏博兩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朱溫稱帝后,先是要削藩成德,使成德鎮倒向了李存勖,雙方爆發了梁晉爭霸轉折點戰役柏鄉之戰,李存勖大勝,朱溫從此開始走了下坡路。隨後的幽州之戰,李存勖手下大將李存審又六百破十萬,使本來想著報仇的朱溫狼狽潰逃,並病重回到洛陽,又被兒子朱友珪殺死。朱友珪當皇帝不久被朱溫另一個兒子朱友貞殺死,後梁帝國在內耗當中實力大損。
而朱友貞當上皇帝后又犯了與朱溫同樣的錯誤,準備削藩魏博,造成魏博鎮反叛投靠了李存勖,雙方爆發了河北大決戰,李存勖再次取勝,全面控制了黃河以北地區,梁晉雙方隔著黃河對峙;
後梁帝國實力猶存,李存勖有些冒進的渡過黃河,卻在胡柳陂之戰雙方打了兩敗俱傷,晉軍第一名將周德威陣亡,推遲了晉梁大決戰的程序;
之後雙方在黃河兩岸爆發了持續數年的夾河之戰,中間還有個山西河中的分戰場,李存勖軍再次在河中戰役中取勝;
最後的決戰到來了,後梁帝國由於內部爭權奪利內耗嚴重,僅存的後梁大將王鐵槍王彥章也不能挽回敗局,李存勖先敗王彥章,又繞過朱友貞製造的黃泛區突襲大梁城,大梁城守將投降,朱友貞自殺,後梁帝國滅亡。
(李存勖取得河北後梁晉吳蜀天下四分)
以上已經是儘量簡潔的梁晉爭霸四十年程序,朱溫前期二十年多年打得好,一步一個腳印穩步推進,雖然走了一些彎路但並未影響根本。而李克用“興也勃焉,亡也忽焉”,熊瞎子劈苞米走一路丟一路;朱溫稱帝后過於自大,昏招頻出,內部不穩,往往是因怒興兵,犯下了很多兵家大忌。實事求是說,即使朱溫柏鄉之戰失敗有一定偶然性,但之後的幽州之戰朱溫輸的毫無道理。這也是由於朱溫後期愈發多疑猜忌,非要自己領兵親征,否則以當時後梁帝國的實力,任命幾員大將,設定好獎懲機制,靠人去堆也能推平河東。而李存勖年輕氣盛,戰略上是積極主動的,又有張承業、周德威、李存審、李嗣昭等文臣武將輔佐在戰術上漏洞較少,雖然也走過彎路造成了損失,但在關鍵性決戰上總是能夠取勝,對軍心士氣提振影響極大。這就不單單是戰略戰術問題了,“氣運”這種唯心的東西還是不可忽視的。
總之,梁晉爭霸四十年大戰小戰無數,前期朱溫犯的錯誤少,才能生存下去並有了超越李克用的實力,而李克用犯的錯誤多,就處在了下風;後期李存勖犯的錯誤少,朱溫、朱友珪、朱友貞父子三人一直在不斷的犯錯誤,還都是嚴重錯誤,這才讓李存勖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如果戰事再持續幾年,必定是李存勖首先堅持不住。
唐朝滅亡後,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這一時期群雄並起,社會動盪。梁王朱溫就抓住唐末的機會篡逆稱帝,建立了後梁。之後,晉王李存勖也正式建立後唐,並在同年攻打後梁。
回覆列表
中國歷史上的大唐盛朝毀滅後便又開始了混亂的時代,五代十國便是唐朝毀滅後的社會形態。我們今天要來說的便是唐朝毀滅後的另外一個新的朝代後梁,當時的後梁是由唐朝的末位大臣朱溫建立的。
朱溫即帝位,封為均王,任左天興軍使、東京 馬步軍都指揮使。梁乾化二年(912)郢王朱友珪殺死其父朱溫,即帝位,朱友貞為東京留守 、開封尹。次年,與趙巖等密謀推翻朱友珪 。鳳曆元年(913)即帝位。923年為後唐所迫自殺,時年36歲。
朱友貞(888年10月20日~923年11月18日) ,後梁末帝,朱溫和張惠的嫡子,朱友珪弟。朱溫即 帝位,封為均王,任左天興軍使、東京馬步軍都指揮使。梁乾化二年(912)郢王朱友珪殺死其父朱溫,即帝位,朱友貞為東京留守、開封尹。次年,與趙巖等密謀推翻朱友珪,二月,打起了“除凶逆,復大仇”的旗號,聯合魏博節度使楊師厚興師問罪。發動洛陽禁軍兵變,友珪自殺。鳳曆元年(913)即帝位。改名為鍠,後再改名為瑱。複用乾化年號(913年2月-915年10月)、貞明(915年11月-921年4月)、龍德(921年5月-923年10月),在位11年,被後唐李克用養子李嗣源圍困而自殺,36歲。葬於宣陵附近(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朱友貞即位後,後唐李存勖集中全力要攻滅後梁,雙方便連年混戰。朱友貞因為信用趙巖,外戚張漢鼎、張漢傑等人,大將出兵也派他們隨往監視。趙巖等人又仗勢弄權,賣官枉法,離間將相,賞罰不明,致使忠臣退避,上下離心,前線將領自相殘殺,所以,與後唐交戰屢遭大敗。
公元923年10月,後唐李克用養子李嗣源率領大軍逼近都城。朱友貞的臣子紛紛逃離,連傳國玉璽也被部下盜走,守兵不少人開了小差,眾叛親離,守軍單薄,使朱友貞束手無策,急得日夜哭泣。戊寅日,他對身旁的都指揮使皇甫麟說:“姓李的是我們梁朝的世仇,我不能投降他們,與其等著讓他們來殺,還不如由你先將我殺了吧。”皇甫麟忙說:“臣下只能替陛下效命,怎麼能動手傷害陛下呢!”朱友貞說:“你不肯殺我,難道是準備將我出賣給姓李的嗎?”皇甫麟拔出佩劍,想自殺以明心跡。朱友貞說:“我和你一起死。”說著,握住皇甫麟手中的劍柄,橫劍往自己頸項一揮,血流如注,倒地死去。皇甫麟也哭著自刎而死。 後梁滅亡。朱友貞史稱末帝。
全域性形勢
李存勖分析了全域性形勢,認為後梁此時由於西面的潞州剛剛歸降,注意力已集中於西面,而東面準備不足,防守鬆懈,正可以趁機襲佔鄆州,動搖其軍心。他派猛將李嗣源率領精兵五千從德勝出發,沿黃河北岸向東急行至楊劉,在雨夜的掩護下秘密渡過黃河,然後揮師直搗鄆州城。梁軍毫無戒備,在後唐精兵的強攻下大敗而歸。鄆州拿下之後,後梁的腹心暴露無遺。從鄆州到大梁已無天險屏障可守,後梁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李存勖召見康延孝
隆德三年(923)八月,李存勖召見了剛剛歸降的後梁將領康延孝,康延孝為李存勖分析了後梁的形勢:後梁的地域並不狹窄,兵力也不算少,但是朱友貞懦弱無能,致使政治腐敗,賄賂成風,選才用將不以才德與戰功為標準。將帥出征也要派近臣監視,主帥無法自己調兵遣將。所以後梁的敗亡局勢已定。最後康延孝向李存勖獻出滅梁大計:"梁兵聚集則勢眾,分兵則勢薄,陛下現在應該養精畜銳,等其分兵之後,選擇良機率精銳騎兵五千從鄆州直趨大梁,活捉朱友貞,十天或者半月必然大功告成。"
十月初二(11月12日),李存勖所部精銳從楊劉渡河南進,初三(11月13日)即進入鄆州城,子夜時分跨過汶水後,命李嗣源為先鋒攻擊前進。初四早晨與梁軍交火,大獲全勝,並攻佔後梁的中都(今山東汶上)。此時,有的將領認為,雖然傳言汴州空虛,但不知情報是真是假,主張穩妥用兵,先向東進攻,再尋機而動。康延孝則極力主張迅速發兵汴州,李嗣源也主張晝夜奔襲,趁梁軍未知內情時先奪下汴州。唐軍士氣高昂,初四傍晚時分,李嗣源便奉命率軍快速出擊,趁夜急進。第二天,李存勖率部緊隨跟進。在初七(11月17日)這天,唐軍騎兵圍攻曹州(今山東定陶西),梁軍守將毫無防備,只得投降。兵不血刃佔領曹州之後,唐軍馬不停蹄繼續向西飛馳前進,直逼汴州。
曹州失陷
朱友貞得到曹州失陷的訊息後,驚慌不已,急忙召叢集臣商討對策,眾人無計可施。朱友貞日夜痛哭流涕,不知如何是好,召來老臣敬翔詢問退敵之策,敬翔數落一番他用人過失後,說縱使張良再生也無法挽回敗局了,抱定殉國的決心別他而去。
朱友貞的臣子紛紛逃離,連傳國玉璽也被部下盜走,守兵不少人開了小差,眾叛親離。朱友貞束手無策,急得日夜哭泣。初八(11月18日),他對身旁的都指揮使皇甫麟說:"姓李的是我們梁朝的世仇,我不能投降他們,與其等著讓他們來殺,還不如你先將我殺了吧。"皇甫麟忙說:"臣下只能替陛下效命,怎麼能動手傷害陛下呢!"朱友貞說:"你不肯殺我,難道是準備將我出賣給姓李的嗎?"皇甫麟拔出佩劍,想自殺以明心跡。朱友貞說:"我和你一起死!"說著,握住皇甫麟手中的劍柄,橫劍往自己頸項一揮,血流如注,倒地死去。皇甫麟也哭著自刎而死。
初九(11月19日)早晨,李嗣源的騎兵到達汴州城下,守軍開門獻城投降。同一天,李存勖也率兵趕到,從西門領兵進城,後梁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