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森短影片

    宋江,江湖人稱及時雨,是梁山108將的帶頭大哥。

    梁山好漢,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猜拳鬥武,好不熱鬧,誰要是被人欺負了,一幫人過去,好不威風。

    綠林好漢講究義,三國裡講究忠,忠主公,忠老闆。

    當宋江上臺之後將梁山上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就已經彰顯了自己的招安之心。

    小時候看水滸傳,宋江帶人打方臘,那叫一個慘烈,浪裡白條張順被亂箭釘死在城門樓上,扈三娘為救矮腳虎王英戰死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有人說,梁山好漢最終難有善終全賴宋江接受朝廷招安,讓大家走上了不歸路,不然就不會有這麼慘的下場。

    宋江,為什麼要接受朝廷招安呢?

    01

    一入江湖,終身江湖

    當宋江走上梁山的那刻起,他就已經回不了頭了,他再也不是一個普通的縣城小吏。

    梁山上是些什麼人,殺人犯、黑心店主、搶劫犯、小偷 ...

    宋江入夥梁山,在晁蓋死後,被眾人扶上位,當了一把手。如果他想就此隱退很難,梁山人不會輕易讓他走。

    李逵和戴宗曾去請公孫勝上梁山,公孫勝的師父羅真人不同意他去,李逵拿著板斧半夜去把羅真人給劈了,還殺了一個小道童。

    一入江湖,終身江湖,犯了事再想金盆洗手就難了,況且宋江已經坐到了頭把交椅,老大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梁山社團,你說離開就離開,太不給兄弟們面子了吧。

    另外一方面,如果朝廷一旦知道宋江離開梁山的話,一定會不擇手段捉拿他,以警示天下人,這就是背叛朝廷的下場。

    所以,他走不得,但也留不得。

    宋江與李逵等只知喝酒吃肉,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同,他是一個有文化的人,想得比較長遠,心裡知道他們這一群人在一起最終難逃噩運,一定會被朝廷清洗。

    雖然現在兵強馬壯,但如果同朝廷比起來,還真不是對手。

    所以,他一直尋思著梁山這幫人的出路在哪裡,招安是最合適的選擇。

    如果他一個人投降朝廷,那就叫背叛了梁山;但如果他帶著大家一起投降了朝廷,那就叫棄暗投明,就完全是兩種概念,兩個天地了。

    宋江骨子裡作為一個文化人,作為一個曾經的朝廷官員,他還是比較渴望忠國忠君的評價,而不是虎嘯山林,一個反朝廷的賊匪首腦。

    所以,宋江接受招安是勢在必行。

    02

    宋江必須接受招安,老施的無奈

    這部蕩氣迴腸的小說作者是施耐庵,處於元末明初的動盪年代。

    施耐庵9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5歲與劉伯溫同榜中進士,任錢塘縣事,因受不了當時督官的驕橫專斷,一年後憤而辭官歸裡,教學生,寫書,過普通人生活。

    他的作品有對當時朝廷的不滿,但是最終卻不得不向朝廷低頭,這是無奈之舉。

    如果他寫宋江拒不招安,那麼最終的結局只能是由於梁山內部出現矛盾,導致被朝廷大軍各個擊破,但這麼寫的話,就和講究義氣的主題相違背。

    如果他最終安排梁山好漢大勝朝廷,得以善終的話,那就對不起了,這就是反書,是要殺頭的。

    所以,讓主人公宋江帶領大家從哥們之間的小義氣升級到忠君報國,這就是最好的選擇

  • 2 # 懸疑推理飛翼

    要談宋江的招安,就《水滸傳》中所描寫的梁山好漢而言,我把108位好漢主要分成幾個大類。

    第一類就是原本朝廷為官,因為受到迫害而不得不走上絕路的。代表人物林沖。林沖按現在話講,是一個徹頭徹底的憤青,視高俅為死敵,終身是不可能接受招安的。

    第二類原本就是打家劫舍的強人,他們屬於典型小農意識,只是尋求過安穩日子的,哪裡安逸在哪裡,什麼當不當官,招不招安完全隨心所欲,代表人物阮式兄弟等等。跟隨宋江招安,能混個一官半職最好,混不上力求保命,最後遠走他鄉安全脫身。

    第三類是地主豪強和受壓迫的小官小吏,他們早都看清了朝廷的本質,知道即使招安了按照朝廷當時的黑暗也分不到什麼好位置,所以不想被招安,就是鐵了心和朝廷對抗到底,代表人物魯智深。

    第四類是稀裡糊塗逼上梁山的,在梁山也是拉幫結派,鄙視那些強人,卻又看不慣朝廷,到底想不想招安,他們心理也沒譜,但大體上還是傾向招安的,代表人物楊志。

    最後一類就是我要重點說的宋江,一心想著有朝一日回朝廷效力的,人數不少,什麼呼延灼,徐寧,秦明,盧俊義等等,上山前都是由宋江打的包票,以後一定享受招安待遇。

    我認為,宋江內心是渴望能夠做一個大官的,宋江原籍在山東鄆城縣宋家村。是當地的一個押司,但是為人仗義。在江湖上有很多關於宋江的傳聞,比如江湖人便喜歡稱呼宋江為“及時雨”,因為他面容黝黑又身材矮小,故而人們又稱他為“黑宋江”。

    宋江為官數十載,一心忠於朝廷。可是因為失手殺了閻婆惜,不得已落草到了梁山。梁山上的生活可以說是相當的瀟灑了,一般性格直爽的梁山好漢優哉遊哉的生活在一起。而且宋江還是眾梁山好漢們的頭頭。

    為什麼他放著逍遙快活的日子不過,非要吃力不討好的選擇招安呢?明知道自己是草莽出身,一定不會受到重用。還不惜損兵折將為朝廷東征西討,最後致使梁山108好漢死傷過半。連自己最後也被一杯毒酒賜死了。其實宋江選擇招安是因為他自身有三個致命的弱點,如果換做是你或許也一定會選擇招安。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梁山上的好漢看似一團和氣,其實本質上並不團結。雖然聽起來又是三十六天罡,又是七十二地煞的。實際上連排名都有所貓膩,和天魁星宋走的近,支援宋江招安的好漢則排名靠前,否則任你多大的本事都得向後靠。

    這也是為什麼本領那麼大的魯智深還有武松都只能排在十多位之後的原因了。再比如說,在宋江說招安的時候,有的人表現的一臉欣慰。而有的人則當場翻臉,其中武松就是首當其衝的一個。

    這也就是第二個原因了,梁山好漢很多人原來便是朝廷為官,有根基在朝廷。如若和朝廷用兵,這些原本就是朝廷的官員的好漢一旦反水後果不堪設想。關勝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五,據說是三國名將關羽的後代,在歸順梁山之前便是朝廷要員。

    呼延灼同樣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梁山前為汝寧郡都統制。祖上更是北宋河東開國名將呼延贊。雖然後來歸順了宋江,但是卻常懷報國之志。隨宋江招安後,常為先鋒大將,打敗了金兀朮四太子,後親率大軍一直殺至淮西,最後陣亡。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梁山從始至終都是以“盜匪”的名義存在的。根本沒有什麼群眾基礎,梁山好漢大多隻懂得打打殺殺。根本無法團結其基層的民眾,而且當時的宋朝氣數未盡,民間也根本不具備造反的條件。

    如果梁山好漢貿然和朝廷對抗無疑是在以卵擊石,一旦朝廷重視起來,派大軍鎮壓。只怕頃刻間就會被一鍋端了,所以宋江才會逼不得已選擇招安。不過最後的結局卻著實令人唏噓不已,可除了招安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 3 # 騎驢爬樹

    宋江這夥人當初造反就是被腐敗的官吏逼得沒有活路,才舉起大旗造反的。

    宋江在北宋同一時間造反的起義軍中,勢力並不是很大。我們在這裡所說是歷史上真正的宋江起義,據實記載應該只有三十六員戰將。宋·王稱《東都事略》卷一百三《侯蒙傳》中雲:“宋江寇京東,蒙上書陳制賊計曰:‘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而不是《水滸傳》裡寫的一百單八將。

    宋江這夥人轉戰于山東青、齊與河南、河北一帶,史書記載說:這支起義軍“橫行河朔、東京,官兵數萬,無敢抗者。”約兩年後,到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義軍從江蘇沭陽乘船進攻海州(今連雲港),被海州知州張叔夜所派伏兵包圍,損失慘重,退路又被切斷。在這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宋江不得不率眾投降。也就是說是宋江已經打不過朝廷,不得不降。不降就只能全滅。

    而且朝廷也認為宋江等人能在兩年間橫行於山東,河北,這一帶,必有其才。

    《宋史·侯蒙傳》:宋江寇京東,蒙上書曰:“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被打敗了,皇帝還算比較賞識,活著總比死了強,至於宋江投降以後的記載歷史沒有記載,眾說紛紜,有說打方臘,有說抗金。也就無從得知宋江是否被暗害。

  • 4 #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這個……歷史上的宋江根本就沒這麼厲害好不,哪有什麼水泊梁山啊。

    不過南方有個人確實挺厲害的,這個人就是方臘,北宋為了剿滅方臘起義,把十幾萬主力調到江南去打方臘了,北方兵力不足,所以當時在北方的宋江才能率領起義軍幹了點成績出來。

    當宋軍滅了方臘,十幾萬大軍陸續回師的時候,宋江被打的實在受不了就投降了。

    你要說宋江起義軍的戰力如何?我給你捋捋嗷,北宋末年的軍隊戰鬥力極低,他們連一直在吃敗仗的遼軍都打不過……戰鬥力可想而知,就這麼低的戰鬥力,宋江和方臘還是打不過,你說宋江這個人能有多厲害?

  • 5 # 玉潤萬古

    一、狹小的梁山,地盤有限

    從書中,我們能看出這梁山是個彈丸之地,儘管它景色宜人,易守難攻,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平日裡這些英雄好漢鮮有徵戰,整日在梁山上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豪情義氣不斷,根本沒有向外擴張之意,沉浸在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甘於享樂,重要的是,每個人上梁山的原因不同,各自的想法也不同,因此,想要轟轟烈烈的幹出一番事業,內部的裂痕必然要先解決。

    換句話說,如果梁山想要壯大,甚至劍指天下,那麼,勢必要往外面發展,而非佔山為王,宋江的招安之策,其實也體現出了他內心的不安,這麼說吧,如果梁山一眾英雄拒絕了朝廷的招安,那麼,當朝廷大軍壓境,先不說被攻城剿滅,就是以圍困之法便能讓梁山水盡糧絕,最終走向了滅亡。

    二、內部並不團結

    剛才說了,能上梁山的無外乎那3種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身份也不同,儘管身處梁山,可內心的那份小九九誰也看不透,表面上,個個英雄蓋世,豪情萬丈,實則當各自的需求一旦碰撞,那麼勢必會產生小幫派,互相不服氣,完全被激化。這麼說吧,當那些被昔日朝廷迫害的官場之人,他們勢必會對朝廷懷有仇意,一定拒絕招安;而那些土匪出身的,反而樂意被招安,畢竟搖身一變,有了一官半職,兩種身份相比,簡直天壤之別,從此走路都帶風。

    所以,當獲悉招安時,這兩種人的內心是不一樣的,一個拒絕,一個樂意接受,如此必然產生間隙和摩擦,內部的矛盾瞬間爆發,如此,那用得著朝廷的大軍來剿滅嗎?沒多久的功夫,內部就一拍兩散了,失敗其實早已註定了。

    三、缺乏群眾基礎

    古語云“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缺乏群眾基礎的隊伍永遠做不大,甚至會被拋棄,而梁山雖然豎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但卻受人質疑,拿攻打祝家莊來說,在攻城的開始並不順利,士兵折損了許多,這激起了好漢們的怒火,最後在拿下祝家莊後,便大肆的屠戮,不管男女老少,刀起刀落,全然沒有的一絲顧忌,這點與土匪相比,又有什麼區別呢?

    因此,當老百姓看到了梁山好漢的嗜殺和匪氣後,民心早已消失的一點不剩,而當失去了民心,如同一艘大船失去了航向,是極其危險的,甚至會隨時觸礁而沉船。要知道,歷朝歷代多少開國帝王,在創業之初,無不為得民心而絞盡腦汁,對部下下達了多少個入城後“不可擾民”的命令,所以,梁山看似豪情萬丈,其實都是土匪心態,打家劫舍尚且還行,爭奪天下,想太多了。

    而這第三條,其實是最致命的,也是最大的問題所在,宋江最後選擇了招安,其實他是看出了梁山好漢的內心,根本非一支正常的義軍所持有的心思,每個人身上的匪氣太重,佔山為王顯得更適合大家,而如果想要打天下,爭天下,其實是很難。當然,也許宋江心中仍然渴望著衣錦還鄉,光宗耀祖,這在古代的傳統思維中,並不為過,畢竟這是幾千年骨子裡所帶的

  • 6 # 無月文化館

    為了內心的夢想與追求,儘管現代人對宋江詬病許多,但是對於宋江自己而言,這一切都是他的價值觀下的追求,很有意義。

    宋江

    宋江不過是鄆城縣的一個刀筆小吏,在官場中屬於排不上的。

    因為樂善好施,仗義相助,宋江在地頭上和江湖上都混了個好人緣。

    宋江是有雄心壯志的,更是一個受封建倫理道德教育的讀書人,宋江是個大孝子,一直想要在功名上做出一番建樹,好光耀門楣。

    因此這樣的宋江,地位和雄心是不匹配的。

    梁山

    儘管宋江不願上梁山,但是其實梁山給了宋江一個發揮的舞臺。

    前面說了,宋江的雄心和他刀筆小吏的地位不匹配。

    宋江一直都想做大事,梁山恰好給了宋江一個發揮的舞臺。

    面對108好漢,面對數萬嘍囉兵,宋江將他的領導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梁山在他的帶領下顯的井然有序。

    志向

    宋江是有做一個首領的能力的,卻缺乏一個首領應有的大志。

    宋江有大志,有野心,可總是差那麼一點。

    宋江的大志也好,野心也罷,都只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他從沒有想過自立山頭,封王列侯。

    在這一點上,宋江的志向實在是有些短淺,也正是這一點,害了梁山,害了眾多好漢。

    宋江接受朝廷招安,是他一心希望的,更是他自己努力去創造的結果。

    至於說是否害怕被暗害,被功名衝昏了頭腦的宋江還會去考慮這一點嗎?不覺得在梁山上心機那麼深的宋江,招安之後在朝廷面前就是一條聽話的狗嗎?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7 # 緣澄芳菲

    宋江的夢想,不是替天行道,而是出將入相,功成名就。他開始結交黑勢力,只因為是個老油條。小吏這種工作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黑白勢力之間閃轉騰挪。而宋江長袖善舞,對人情世故鑽營投機之事精通,不僅在縣衙上下無一人說不好,居然還在黑道上博得“孝義黑三郎”的名聲。宋江上梁山是被逼無奈。本已經無數次拒絕黑道朋友的邀約,可惜酒後現形,栽在黃文炳手裡。一生謀劃,毀於一旦。被逼成黑社會的宋江不甘心,於是找到另一條路:招安。招安一直是宋江身上最大的黑點。但事實上招安是江湖人唯一的出路。與方臘不同,沒有根據地,沒有人民支援,連糧食都不能自給的梁山,拿什麼跟朝廷死磕。

  • 8 # 瀚海餘暉

    宋江接受朝廷招安是由宋江自身的階級屬性決定,就算他明白招安後可能帶來的殺身之禍,他也會毅然接受招安的。

    宋江作為一個縣衙的小吏,說白了就是幹活的,入不了官流,不是當官的。古代讀書人都以取得功名、受朝廷封官為正流,沒有功名的、沒有朝廷欽定的,就算才華滿腹那也是低人一等。宋江自恃有才而無處施展,想為朝廷效力而無門路,每每想起這些他都心有不甘,潯陽樓題反詩就是很好的例子。

    當宋江上了梁山,殺貪官、奪州府的時候他心底深處一直也沒有忘了朝廷。他恨那些和他作對的人,他恨欺壓百姓的貪官,但他卻恨不起來朝廷,作為一個受過孔孟之道的人,他更想要一個“名”,一個後世不罵梁山為反賊的“名”,要想除去反賊的“名”就只能效忠朝廷,做朝廷的人,哪怕朝廷殺了他,他也是忠於朝廷的,是朝廷負了他,而不是他負了朝廷。

  • 9 # 方城闕

    歷史上宋江並沒有接受招安,而是被宋朝海州知府張叔夜預設埋伏,宋江的36位兄弟部分被殺、部分被擒,宋江由此下落不明

    所以你所說的宋江接受招安,只能是施耐庵老先生《水滸傳》裡的宋江,與歷史上的宋江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既然你問到這個問題,方城就按《水滸傳》裡的宋江,來回答這個問題。

    此宋江,可謂是一位俠義之士,其仗義疏財的美名在山東六路的江湖上,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而人送綽號“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宋公明”。雖然個頭矮點,面色黑點,屬於“矮緊黑”,但這絲毫不影響宋江在江湖上的威名,為啥啊,仗義唄,手裡有貨唄。

    所以說任何時候,要想在江湖上混出個名頭,義氣、財力是必須的,要不你就要有一付好身手,像智深、武松那樣憑功夫吃飯。

    宋江此時到也稱的上“三樣俱全”,雖然武藝稍顯稀鬆了些,但人家不也照樣收孔明、孔亮兄弟為徒嗎。宋江雖然時而行走於江湖,但從內心還是希望報效朝廷,走建功立業的人間正道。君不見宋江當了十來年的鄆城押司,頂多算個“事業編”的縣政府秘書,可宋江依然心向明月,渴望個人事業更進一步。

    也是宋江生不逢時,宋朝自立國之日起,就重文輕武,可宋江文筆比武藝還稀鬆。這不江州潯陽樓上憤怒了一回,揚揚灑灑的寫下一首《西江月》。臨了,宋江仍顯不夠憤怒,又狗尾續貂的添了四句: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就是這四句,讓宋江差點命喪黃泉,若不是晁蓋領一幫梁山兄弟,大鬧江州法場,宋江可真的去見他的冤家閻婆惜去了。

    從此以後,宋江徹底拋棄了透過正路搏得功名的幻想,決定通過樑山一幫眾兄弟的幫襯,透過反貪官的終南捷徑,由此引起朝廷的關注,然後透過招安的方式走向忠君報國的正途。

    雖然說宋江招安的想法,有一些兄弟想不通,比如說鐵牛兄弟便發出了“招安招安,招他娘個鳥安”的怒吼!智深兄弟也喃喃自語的說道:“整天扯什麼招安,冷了眾兄弟們的心。”武松、林沖、劉唐、阮氏三兄弟也對招安多有不快,無奈多數兄弟希望招安,只能作罷。

    而被吳用設計逼上梁山的盧俊義,我本官人的關勝、呼延灼、秦明等人,則是希望早日招安,回到過去的生活中去。

    少數服從多數,大哥我今天就替兄弟們做主了,於是“聚義堂”的牌扁被摘下來當架燒,取而代之的便是“忠義堂”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由此,“替天行道”這面杏黃色大旗,在忠義堂門前高高飄揚。

    最終宋江帶領兄弟們走上了“替天行道”的正路,攻遼國、打田虎、滅王慶,眼看就要修成正果,卻又被朝廷派去攻打江南方臘,結果兄弟們十去六、七,悽悽慘慘慼戚的回到了京城。

    讓宋江沒想到的是,他心目中的“天”,只是個筆走遊蛇的“文藝皇帝”,治理國家還是嫩了點。

    結果宋江忠君報國的夢想,化作了一片柳絮,被蔡京、高逑、童貫等一幫老賊完弄於股掌之間。哼,你這個賊配軍,想和我們玩,怎麼死的,你都不知道。

    一首涼涼告訴人們:做賊的,永遠是做賊的;丟掉幻想,搏命潛行,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 10 # 歷史都付笑談中

    讀過《水滸傳》的朋友,相信很多人都被書中108位好漢的英勇無畏所折服。他們不懼邪惡,劫富濟貧,敢與和封建勢力作鬥爭。可惜最終他們的下場卻不盡如人意,甚至可以說很慘,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要歸結於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

    宋江為人仗義,處事精明,但是唯有在朝廷招安這一件事上犯了錯。他能接受朝廷招安,實際上是對朝廷心存幻想的。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自立為王,朝廷不可能不重視。如果硬著來,很有可能雙方都落不到好處,得不償失,於是朝廷就選擇用一種迂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宋江雖然對部分黑惡勢力厭惡,但是骨子裡是不想與朝廷為敵的,他是典型的“反貪官不反皇上”。梁山好漢當中很多人都是草根、土匪出身,雖然仗義,但是身上總歸有或多或少的缺點,管理起來也並不方便。

    宋江本人也沒有什麼雄才大略,靠著他們一群人拯救國家也根本是無稽之談。梁山好漢當中也有幾位以前就曾在朝廷任職過,所以朝廷這個時候向他們伸出橄欖枝,宋江不可能不心動。況且朝廷為了讓他們肯答應,許了不少金銀財寶。宋江為了今後的發展,也就同意了招安。

    至於投降朝廷以後,會不會遭到暗害,這裡宋江可能低估了官場的黑暗。他認為,自己給朝廷立下大功,足以封妻廕子,不料朝廷對他的態度始終是除之而後快,在宋江討平方臘,被朝廷榨乾了剩餘價值以後,朝廷果斷出手,一杯毒酒毒死了宋江,宋江的美夢至此破滅。

  • 11 # 恩斷義絕武二郎

    大哥為什麼要招安?主要是因為打不過朝廷。在此在下分析一下大哥招安的原因:

    1 、大哥假若不招安,其結果將會更加悲慘。那一次高俅10萬軍隊都讓宋江心懷不安,更何況朝廷四五十萬軍隊。若是朝廷鐵了心要攻破梁山,水泊都有可能被填平。梁山上有凌振,朝廷沒有這樣的人才嗎?把所有大炮對準忠義堂,沒幾個人能活下來。像遼國有百萬大軍,驍勇善戰,照樣攻不破宋朝。梁山上就算把好漢的家人加起來,不超過10萬人。兵力比撐死了5:1,宋江還不得一敗塗地。

    2、梁山兄弟108將是整個梁山的核心,但是人總會年老體衰。史進在上山前算是梁山好漢年齡比較小的,招安時都三四十歲了。林沖、盧俊義、呼延灼、關勝、魯智深、徐寧、秦明、董平這些猛將後期都有五十左右的年歲了,再過十幾年就年老體衰,其後代本事及數量有限。故而梁山的實力是在走下坡路的。

    3、咱們兄弟都是嘯聚山林的強盜,沒有穩定的收入,再這樣下去可能銀兩所剩無幾。咱兄弟喝不著酒打不過朝廷,只能被剿滅。

    倘若招安,雖說死了不少兄弟,但還有一部分沒有去世。我們這些好漢都留下了忠義的名聲,總比強盜好罷。

    以上純屬武二郎個人見解。

  • 12 # 易經研究人

    古代特別講究忠、孝,宋江活在那個當代,是特別想忠孝兩全,衣錦還鄉的,可是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吃了官司,不得不落草為寇。但是內心始終沒想過造反,打得過打不過朝廷先放一邊,就沒想過,是被逼無奈落草為寇。他父親也是體面的人,在他們莊上也是有威望的人,從小的教育就是忠君愛國。所以宋江招安是必然,。

    說起怕暗害嗎,是人都怕,但是怕就不招安了嗎?顯然不是,就是死也要落了忠君的模樣。當時教育和社會制度必然性。

  • 13 # 淡淡雨意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宋江等一百零八好漢的故事。

    宋江確有其人,的確也是北宋末年的一位農民起義領袖,並且起義的地點就在梁山泊。但他手下沒有一百單八人,只有三十六條好漢,盧進義(盧俊義)、吳加亮(吳用)、李海(李俊)、阮進(阮小二)均在其中。多出來的七十二人是作者施耐庵加上去的。

    北宋末年,國家內憂外患,為了解決財政上的不足,北宋地方官府直接宣佈將整個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歸國有,凡是下湖捕魚採藕的,都要向朝廷繳納重稅,否則嚴懲不貸。這樣,本來就貧苦的農民們交不起稅,生活來源一下子沒了,長期以來積累的不滿終於爆發。他們在宋江等人的領導下,憑藉梁山泊易守難攻的地形,阻殺前來鎮壓的官兵,隊伍竟一步步壯大起來。

    宋江(約1074-1122)山東鄆城縣水堡鄉宋家村人。宋江並不是一介迂腐文官,靠著眼淚賺感情。他實際上被官府列為悍匪巨寇,但在老百姓的眼中,他為人勇悍狂俠,性情豪放,樂於助人,好打抱不平、鋤強扶弱,結交了不少江湖好漢,在當地百姓中頗有威望。公元1119年,宋江聚眾36人,在梁山泊(梁山濼)正式起義,隨即帶領隊伍離開梁山泊,攻陷十餘州縣城池。雖然聲勢浩大,但這也為沒有地形優勢的起義軍的失敗,埋下了陰影。

    宋徽宗在招安宋江未果後,便令北宋的大部隊前來征討,宋江自知不敵,便沒有與其交火,轉而南下,攻取攻取淮陽軍(今江蘇睢寧),並從沭陽乘船到達海州(今江蘇連雲港)。

    1121年五月,宋江率眾登岸後,遭海州知州張叔夜伏擊,船隻被焚,宋江雖率部勇猛拼殺,給敵人以重創,但面對重圍,船隻著火,退路已斷,宋江大敗,無路可逃,副首領吳加亮,就是智多星吳用的原型被俘,宋江走投無路,無奈之下向張叔夜投降接受招安。

    方臘起義是比宋江梁山起義大得多的農民起義,

    歷史上的宋江被招安了以後,確實參加過征討方臘的戰爭,但是宋江在戰爭中並沒有多大的功勞,也沒有出彩的地方,並不是小說中的全靠梁山的才打下的方臘。

    宋江在史書中是流寇,打到哪就住哪,根本不是呆在一處地方不動,等待官軍的圍剿。就像明末的闖王李自成,流竄作戰。他們曾先後出現在山東、河北、江蘇等地。只是最開始起義的地點是在梁山泊,稱“梁山好漢”不足為過。

    後來的事實證明,宋江投降並非出於本意,而是為了儲存實力。所以當時機成熟後,宋江重新舉起了義旗。但這次起義,很快就失敗了,宣和四年(1122年),宋江起義被宋將折可存鎮壓下去,宋江等人遭到殘酷殺害。

     

     

  • 14 # 高樓避愁

    歷史上宋江為何接受招安,是心報幻想嗎,不怕被暗害嗎嗎?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該瞭解宋江這個人物。

    一、宋江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宋江儘管只是一個押司,他卻是封建統治階級的維護者。因為殺了閆婆惜後被官府逮捕,由朱仝義釋而逃出監獄。

    其時,晁蓋、吳用、和阮氏三雄已做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革命事業。他們智取了生辰綱,殺敗了追兵,火併了王倫,為建立和發展農民革命根據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晁蓋被大家推舉做了梁山泊的領袖。

    宋江一聽到後,馬上認為大逆不道,說是"於法度上卻饒不得"。他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殺了閻婆惜,作為逃犯,還仍然害怕"撞上一班殺人放火的弟兄們,打在網裡”。甚至在充軍的路上,不肯接受晁蓋的救助,說如果隨順了晁蓋,"便是上逆天理,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

    大鬧江州、攻打無為軍之後,宋江害怕朝廷問罪,無處安身,才迫不得已上梁山。

    宋江上了梁山,投奔晁蓋後,同樣沒有放去敵視農民革命的立場。仍然認為"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並且"忠心不負朝廷"。假借九天玄女託夢,以為"主"全忠仗義,為臣"輔國安民"。並且決心"去邪歸正,替天行道"。

    宋江上了梁山之後,首先是排擠晁蓋,篡奪革命領導權。其表面擁護晁蓋,其實把晁蓋作為實現自己目的的障礙。

    為了製造篡權的輿論,把社會上流傳的童謠作為抬高身價的資本,當著眾頭領的面,豪不知恥地解釋"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天意正應在宋江身上。

    自從坐上了梁山第二把交椅後,每次作戰都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為名,架空排斥晁蓋的領導,奪取軍事領導權。於是很多將領心目中只知宋江,不知晁蓋。並且將起義隊伍的人員調配,大事決斷都聽命於宋江,直接導至晁蓋被一箭射死。

    晁蓋死後,宋江立刻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並且直接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子,暗暗向皇帝投降,將農民起義改為替天子盡忠的工具。

    奪取了農民起義的領導權後,這支起義隊伍的路線徹底改變了。宋江千方百計地盼望黃帝招安。為了達到招安的目的,親自帶著金銀珠寶跑到宋徽宗的寵妓李師師家表示"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求這個妓女疏通關節。

    當招安受到吳用等英雄抵制後沒有成功,朝廷又派童貫和高俅向梁山進攻。宋江害怕激怒皇上,以保護敵人作為晉見皇上的見面禮。當童貫失敗無處逃生之際,宋江立即下令收軍,放童貫逃命。

    見高俅被擒,慌忙下堂扶起並扶上堂,請他正面而坐,並"納頭便拜,口稱"死罪”,為招安留下一條道路。

    放了童貫、高俅仍不見招安的資訊,又迫不急待地再派燕青到李師師家,以各種手段取得信任,疏通宿元景,終於取得信任,討到了招安的詔書。

    梁山被招安後,宋江又帶著這支隊伍去平遼,把這支農民起義的隊伍演變成皇帝的御林軍。接著徵田虎,打王慶,擒方臘,幾乎拼光了這支隊伍。

    二、宋江為何接愛招安,是心存幻想嗎?

    前面已經說過了,宋江接受招安的原因是在於他的階級立場。本質上來說,宋江是封建制度的維護者,他與朝廷的矛盾僅僅是大狗小狗,飽狗餓狗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是封建階級的內部矛盾,在利益一致的時候是可以統一的。

    宋江認為掌握了這支宏大的農民起義隊伍投降就可以向朝廷邀功,以此作為晉升的階梯;而朝廷三番五次征剿都以失敗而告終,消滅各地起義隊伍是皇帝夢寐以求的事。於是宋江與朝廷便一拍即合,雙方達到共同利益。

    因而,宋江透過各種手段達到了招安的目的,接受了招安。

    在宋江想來,他帶領著這支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隊伍歸順朝延,又建立了朝廷力量不可能建立的功勳,朝廷會"論功行賞",為自己建功立業。

    可是事實證明這僅僅是宋江的一廂情願,的確是宋江的幻想。一個一個的英雄死的死,逃的逃。他本人也死在毒酒下。

    三、不怕被暗害嗎?

    這個問題結合整個《水滸傳》來說,宋江絞盡腦汁奪取農民起義隊伍的領導權和指揮權來看,他不是不怕暗害,而是出於他的階級立場,而是沒有估計到皇上會暗害他這個對朝廷的"有功之臣"。

    因此,他是抱著立身揚名的僥倖心裡而被暗害。

  • 15 #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宋江當了梁山一把手後,把梁山門頭的牌子,由“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標誌著由原來的打打殺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與朝庭做對到不反朝庭殺貪宮汅吏替天行道的轉變。

    宋江接受招安也是他夢寐所求的,為的是讓兄弟們將來有個好的歸宿,而不是一輩子做賊寇。宋江是小吏出身,忠君思想還是有的,他恨的是諸如蔡京童貫等奸臣小人。他的想法也許是好的,但不是所有的梁山兄弟都贊成他這樣做。

    宋江招安後,帶領兄弟們為朝庭四處征戰,直到徵方臘,元氣大傷,兄弟們死的死,傷的傷,走的走,所剩無幾,封官沒多久,就被奸臣陷害致死。

    也許宋江從招安時就想到會有這麼一天,所以,他喝了毒酒後,又從容的讓李逵和他一起走,以免他死後李逵鬧事壞了他的一世英名。

    忠君思想伴隨宋江終生,奈何奸臣不依不饒窮追不捨,所以,宋江招安是心存幻想,為了名聲,既使冤死也再所不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首發的特雷楊和東契奇在全明星正賽的第四節沒有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