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曾經滄海陳
-
2 # 河洛源
唐宋以後的文學已經轉變為元曲和明清的小說。
至於現代,怎麼可能有好的作品。所有的名山大川都在收費,景區人滿為患,就算買的起門票看著滿山人群能有什麼靈感,哪會有佳作。
-
3 # 枝果
環境不一樣了。唐宋元其實對詩詞歌賦大力提倡幾乎沒有約束,明朝崇尚八股給詩詞文化戴上枷鎖,清朝文字獄,動不動就成百上千人跟著倒黴,誰敢寫啊,現在就不說了
-
4 # 知未是也
一是古人之優秀,已將詩詞發展到了極致。唐詩宋詞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詩在唐朝,詞在宋朝已經發展到了很高很高的高度,這個高度幾近極限,包含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春花秋月與悲歡離合,以及生活當中的酸甜苦辣,廣度和高度,深度和美度令後來人很難超越。二是科學發展之必然。社會發展和進步,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和知識,詩詞象中醫一樣不再是人們看病治病的唯一選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井噴式發展,和對人類帶來的巨大發展和進步,讓人們明白光靠詩詞已經遠遠不適應社會發展要求了,懂得更多的知識特別是自然科學知識,生活才會更加豐富多彩和美好。三是急功近利之結果。社會發展節奏加快,特別是中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讓一大批文人不能靜下心來專門研攻詩詞,加之詩詞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廣大的市場空間,所以要超越古人談何容易。總之詩詞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需要我們來繼承和發展,就象中醫、戲劇一樣,沒有創新,就沒有市場,沒有群眾基礎,就難以突破和發展。謝邀!
-
5 # 巷陌俊遊
主要還是人的關係,古代文人大多因科舉進入官途,因此可以衣食無憂,將人生精力更多投入到文學創作中去。而現在文人多衣食有憂,所以多依附官商,經濟上不強則為文不夠自由,變得唯唯諾諾,小心謹慎,放不開靈性和天性。另外唐宋統治者與官員文人皆有相同的文化語境,能夠互相交流促進。而現在政文已分,官行的是官道,文行的是文道,官是強勢是意志,雙方出現矛盾時,官根本不理文的一套,所以文人的話語權不夠硬,心中已無豪氣與銳氣,文字自然也就呈哀弱之勢。再者,大眾憑藉網路,人人旨能傳播,也削弱了文人詩人的精英化地位。
-
6 # 叫我小美女
唐朝是中國最關鍵的一個王朝,唐朝詩人所處的時代也比較特別,大多出現在盛唐,而且是由盛而衰的時代,在歷代也是沒有出現過的現象。唐朝詩人既歌頌了唐朝的美好,也褒貶了唐朝的衰落。尤其是杜甫的三吏三別,更是寫出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慘狀。李白生活的時代就比較好,生活在盛唐,剛好處於開元盛世。從他的很多詩歌中可以看出,他生活得逍遙自在。在唐朝是詩歌盛行的時代,唐詩宋詞元雜劇,明清的章回小說每個時代有不同的文學載體,另外文人大多都是寫實的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唐朝的社會背景與歷朝歷代都不同,所以歷朝歷代的文人的寫作風格也無法與唐朝來比。只是說,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特色罷了。還有一點就是,宋朝以後就很少有人寫詩了,就像現代,武俠熱一過,網路小說就流行了,時代不同了。前輩們寫過的東西,難免擺脫他們的影子,所以經典的東西是無法超越的,你無論怎麼超越都是在走他們的老路罷了。
-
7 # 山水一樣之間
唐詩宋詞在那個年代,已經達到了頂峰,根本就沒有超越一說的。正是因為唐詩,在唐朝已達頂峰無法超越,所以,到了宋朝才流行出宋詞,宋詞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也達到了頂峰。
詩歌發展到唐末,無論長篇短制,古體律絕,都達到成熟的階段,詩人再難有新的突破,另一種文體取代而興,而詞正是代詩而起的新形式。
宋詞始於唐,定型於五代,盛於宋。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CROWN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
宋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與短,便於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
正因為如此,在近現代一是由於政治,二是新文化的推動,又出現一種新詩體現代詩。它的特點是1.形式是比較自由的。2.內涵是開放的。3.意象經營重於修辭。4.有高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諧的音樂性,形式上分行排列。這種現代詩,雖然名家精品比比皆是,但離達到像唐詩宋詞那樣的頂峰,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
8 # 蒼茫大地顧煒斌
大唐帝國何以成為詩的帝國,千百年來無一個朝代能與之比肩,蒼茫大地想就文這個論題作些探討。
第一章唐詩的輝煌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一、唐朝是個詩的朝代,李唐帝國是個詩的帝國。謂予不信,僅以《全唐詩》所錄作者出生為證。詩人包羅永珍,有帝王(如李世民、李隆基),卿相(張九齡、上官儀、韓愈丶張說、李益),有文人雅士(如李白、孟浩然…),有農人樵夫(喻坦之、李鹹用),有士卒商人(如黃巢世代鹽商,後攻入長安,即皇帝位),有僧道乞丐(如無可和尚<賈島堂弟>,靈一和尚、詩囊齊己和尚),還有“不讓鬚眉"的巾幗上官婉兒,被劉長卿成為“女中詩豪"的李秀蘭,樂妓薛濤…,一言以蔽之:詩人遍及三百六十行,難分巾幗與鬚眉!
二、唐人寫詩已是一種需要
《毛詩序》雲“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唐人寫詩已到了無詩不能活的地步,“詩"與“人"是合一的!
(一)表達心情離不開詩
得意時與詩相伴:“昔乘匹馬去,今驅萬乘來"《題河中府逍遙樓》一那是李世民在表達戎馬倥傯,終成帝業的志得意滿的帝王情懷,“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那是孟郊年近五十高中進士時在描募自己神采飛揚的自得姿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那是李白受到玄宗恩詔後的狂態;失意時,唐人也有詩的情結:“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那是孟郊大半生不得意時發出的哀鳴,“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那是風流倜儻的孟浩然不敢學“太上之忘情也"所發的牢騷;“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那是詩仙李白壯志難酬,在荊棘叢生的人生旅途苦苦求索;“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那是詩仙用誇張的筆墨抒寫內心的深廣憂憤;“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在獄詠蟬》那是駱賓王一被武則天概嘆為“宰相安得失此人!"的奇才在獄中託物寄興",“文章由來重李唐,為何萬里竟投荒?"那是柳宗元被放逐柳州時的“天問"!…
言志時更是與詩相依。“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那是李白自信、曠達、豪邁的人生宣言;“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那是太白用大鵬一飛沖天的意象表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那是貴為丞相的張九齡以竹自喻;“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一此詩句曾被朱熹手書於堂,並在上面題跋:“大丈夫處世,不可無此氣象。"這是唐朝玄覽在言志:“他年我若為青帝,報於桃花一處開。"那是書寫由鹽商之子,落第書生到大齊皇帝傳奇的黃巢在抒發沖天之志!
(二)表達友情時,有詩為依託
表達友情之時,更是有詩作伴:“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夢李白》那是“詩聖"在思念“詩仙";“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那是李白在送別“忘年交"孟浩然;“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流馬行處。”那是岑參在目送“袍澤"武判官歸京;“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那是孟浩然在《留別王維》;“何時共剪西窗燭,都話巴山夜雨時。"那是李商隱在預想與友人重逢的佳句;“蠟炬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那是“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的杜牧在與歌妓依依惜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那是邊塞詩派“高掌門"在送別琴師董大(董庭蘭)…
(三)賞景時用詩“養眼"
賞景時與詩為侶。“初風飄帶柳,晚雪間花梅。"那是一代英主李世民在展現“溫柔"的另一面,透過風、柳、雪丶梅描寫冬去春來的變化;“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這是被近代大學者王國維稱為“千古壯觀"的名句,王維在觀賞沙漠夕陽美景;“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題破琦後禪院》那是常建在寫景,據說北宋文壇泰斗歐陽修愛其頷聯,欲仿效常建的詩句作數語,竟不能得,常為之抱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那是韓愈在詠早春,描繪出了一種素淡的,若有若無的極難描摹的色彩,給讀者以無盡的想象和美感;“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那是杜甫用大手筆給景;氣勢磅礴,格調雄渾;“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那是岑參在別出心裁地描繪邊塞雪景)“黃鶴之飛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緣。"那是太白在用誇張的手筆寫奇險壯麗的蜀道…
(四)任何生活中的美好鏡頭唐人都有入詩的自覺
唐朝詩人群落像攝影師群落,他們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都有將美景化為詩句的衝動。筆者刻意將唐詩中的“美景"作了分類和舉例,掛一漏萬在所難免。
1、自然之“景"
杜甫: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人文"景觀
隱居之景
王維《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農家樂景
孟浩然《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邊塞之景
盧綸《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循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探親之景
賀知章《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待客夜飲景
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思婦之景
金昌緒《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憑弔之景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祭祀之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鬥士之景
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三唐詩的饋贈物件遍及九流三教
與唐詩的作者一樣,唐詩的饋贈物件也遍佈各行各業,數量眾多,本身已構成了一個大的“饋贈"群落,筆者僅以《唐詩三百首》為例,作個羅列:
帝王卿相:
白居易《長恨歌》一寫給唐玄宗和楊貴妃;
鄭畋《馬嵬坡》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贈玄宗貴妃)
孟浩然《留別王維》
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寫給當朝宰輔張九齡…
文人雅士:
杜甫《夢李白》二首
僧皎然《尋陸鴻浙不遇》陸鴻漸,茶聖陸羽也。
士卒商賈:
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
道士僧人隱士:
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錢起《送僧歸日本》
佳人親人:
杜牧《贈別》 孟郊《遊子吟》
元稹《遣悲懷》三首,悼念亡妻美麗、賢惠的韋蕙叢。
唐詩既然是唐人的一種“需要",是唐人心靈深處最深的一種渴求,深深地紮根於唐人的心中,融入唐人的血脈,成為唐人心中永遠的寄託,成為唐人詩創作的“發動機",成為唐朝數代詩人薪火相傳,忘我創作,不斷推出文藝精品的最大原動力。
四、唐朝文人的命運常常與詩形影不離。
(一)詩有時能給詩人帶來歡樂人生。
還是從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紅葉傳情"說起吧!據北宋張實《流紅記》記載:唐僖宗年間,學士於祐閒步御溝,見一落葉而拾之。葉書有詩,雲:“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如去到人間。"顯是宮女訴怨,於祜甚為同情,亦以此葉題詩,復擲御溝,此紅葉竟為題詩之宮女韓翠平拾得,翠平驚喜交加,倍思民間,且盼與詩者一見。數年後,皇帝降旨將3000宮女歸還民間,韓翠平如鳥出籠,遂得與於祐成婚,洞房花燭夜,兩人叩謝紅葉做媒之恩,吟詩曰:
“一聯佳名隨水流,十載幽恩滿素懷,今日都成鸞鳳對,方知紅葉是良媒。"需要補充說明的是“紅葉"並不是楓葉,而是梧桐葉,古人之所以如此,是“梧葉"充當了媒人紅娘的緣故,是“梧葉"成全了美好姻緣。
(二)詩有時給詩帶來了悲劇人生!
劉禹錫參加王叔文變法被貶,十年後奉詔還京,好日子本該又開始了,劉禹錫性格倔強,有一種認準理不回頭的精神,他借遊玄都觀寫下了四句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後栽。
這正是他對滿朝志得意驕的新貴,徒有其表,並無實才,輕薄如桃花的不平則鳴。《舊唐書》寫老白回京師沒幾天,被貶連州。這一貶更長,十四年後才重回長安,詩人又一次遊玄都觀,可滿園的桃花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片荒草苔蘚,老劉目睹觀裡今昔盛衰變化,他內心翻江倒海,牛脾氣又來了,又一首《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開盡菜花開。
種桃道土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篇諷刺更為辛辣,曾經滿園盛開的桃花,現在被一片荒草替代,當年那些志得意驕的新貴們,現在又到哪裡去了呢?我這個多年被貶的劉郎,今天又回來逞一時之快,迎接他的是苦難的人生一再次被貶。
唐詩不僅和詩人命運密切相連,甚至和草根一族的命運也聯絡緊密。
唐衢,相信對許多讀者來說都是陌生的,老唐一介草民,身後無詩一首,本該名不見經傳,卻應唐人詩作的輪番炒作,唐先生居然上《唐書》《唐才子傳》《太平廣記》!唐同志超凡脫俗的絕活兒就是“哭鼻子",與白居易也僅僅見過一面,以後天各一方,只能書信來往,但這一面之緣,(當然免不了深情地“哭鼻子")卻讓樂天終生難忘,(老白髮起新樂府運動,以詩針砭時弊,遭人譏罵,但“唐同志"卻是白居易的戰友十粉絲!)敬重崇拜之心溢於言表。先寄詩一首《寄唐生》,屈身為徒;後是《與元九書》盛讚唐先生是“兩三知己"之一;唐先生“走"後,白居易又賦詩兩首,詩中發出了“何當向墳前,還君一掏淚。"的哀鳴!經此“三部曲"後,唐衢成為“哭星",白氏一捧,韓愈再也坐不住了,在《贈唐衢》一詩中再度吹捧,賈島在途經唐衢墓時,趕緊補悼念書一首,經過三個名詩人的扎堆炒作,一個“哭神"應運而生,竟也上了《唐書》!真是“一哭成名天下知"!唐詩居然有如斯魅力!
綜合上述可知:唐詩與唐人的關係,是“魚"和“水"的關係,如膠似漆,水乳交融。
第二章 唐詩是盛唐偉大時代的產兒
一、大唐個人、民族、國家奮發向上的社會氛圍是唐詩誕生的搖藍
唐朝歷史奏響了中國古代史上最華美的樂章,數百年的分裂終於暫時平息,以“均田制"奠基的唐帝國政治、財政、軍事在世界上寂寞稱雄。隨著經濟的發展,南北朝農奴式的人身依附逐漸消失;政治上,李唐為代表的關中門閥雄霸天下,使得先進的重冠冕(官階爵祿)壓倒了“重婚婭"(北朝漢魏門閥強調婚姻關係),“重人物"(東晉門閥以風格品評標榜相尚),“重貴戚"(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重血緣)的社會風尚。寒門高士不必哀嘆命運的不公,懷才不遇。大唐初立,先是大批的功臣元勳因軍功飛黃騰達,後是大批知識分子透過科舉入仕,去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許多天之驕子紛紛走出書齋去趕往邊塞!從高門到寒士,從深深庭院到市井小巷,在東征西伐的太宗時代,一種為立功的榮譽感、使命感和英雄主義瀰漫整個王朝。初唐、盛唐時代的詩人們鮮有未親歷過大漠的苦寒、兵刀弓馬的!冰刀霜劍,血雨腥風強健了他們的體魄,磨礪著他們的意志,盪滌著他們的靈魂,拓寬了他們的視野,豐富著他們的詩行:你聽:“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那是楊炯在宣讀他的報國宣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那是王翰在沙場豪飲;“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這首《從軍行》是王昌齡在表達戍邊將士的豪情;“北風捲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那是岑參在邊塞輕啟他的浪漫情懷;“…“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這個文弱書生也出使塞上勞軍了…
除了“出將",許多精英選擇的是“入相",“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那是李白初受皇恩時的豪言;“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於文王親。"那是太白渴慕先賢,表明自己的鴻鵠之志;“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那是陳子昂遇而不用發出的千古第一哀鳴!
《文學概論》告訴我們:社會生活是文學的基本內容,文學作品決定於作家的社會實踐。
初唐到盛唐,整個社會奮發向上的氛圍,必然造就一個偉大的時代,偉大的時代必然產生偉大的作品,必然產生許多偉大的人物!這個作品就文學體裁而言就是唐詩,偉大的人物就是唐朝詩人群落中各個時代的“領頭羊"。
二、古今中外空前的交流融合是孕育唐詩的沃土
大唐相對的安定和統一,為物質文化的大交流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使漢魏舊學(北朝)與齊梁新聲(南朝)相互取長補短,推陳出新;另一方面,中外貿易交通發達,“絲綢之路"引進的不只是“胡商"雲集,還帶來了異國的禮俗、服裝、音樂、舞蹈、美術以及各種宗教。這是空前的古今中外大融合。無所畏懼、無所顧忌地引進和吸取,無所束縛、無所留戀地創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傳統,這是“盛唐之音"的社會氛圍和思想基礎。(李澤厚語)如果說西漢以鋪張陳達人的外在活動和對環境的征服為特徵,魏晉六朝轉向人的內心丶性格丶思辨為特徵,唐朝是兩者的融合和發展:是對有青青活力的熱情丶想象丶滲透在盛唐文藝中。即使是享樂、頹喪、憂傷依舊閃爍著青春、自由、歡樂。這就是盛唐藝術,其典型代表就是唐詩。
是盛唐這個偉大的時代造就了唐詩的輝煌!
第三章 歷代大師的引領是唐詩走向輝煌的保障
一、大師們“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震撼了整個詩人群落
先從現實主義大師杜甫談起吧!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急劇轉變的時代,他所看到的和親身經歷的都是戰亂流離和憂傷困苦。杜甫他正視擔荷並且反映時代的苦難,就像大地上一座堅實難移的大 山,任憑時代血馬淚的沖洗侵襲,都能默默地把它們化為沃土,給後世留下滿山的碧綠。(葉嘉瑩語)
他留下詩歌一千四百多首,既藝術又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由極盛而驟衰,由大治而劇亂這一歷史轉折關頭種種社會景象的偉大“詩史",他時刻想著人民,想著國家,惟獨忘了自己。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己。"(《兵車行》)這是杜甫在抨擊言宗的窮兵黷武;“聞道士殺人漢水上,婦女多移在官軍中。"(《三絕句》)這是杜甫在嚴厲譴責禁衛官軍燒殺擄掠的惡行,“百姓瘡痍合,群兇嗜慾肥。"這是詩聖在揭露貪官汙史;“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地溼聲啾啾。"(《兵車行》反映老百姓兵役之苦;“安得廣廈千萬間,力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處在悽風苦雨中的詩人卻發出這樣的宏願,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另一位“百姓詩人"白居易,寫下了《觀刈麥》、《秦中吟》、《新樂府五十首》,創作了《雜興》,他借詩歌為百姓放言,使“權豪貴近者,相目而變色",使“執政柄者扼腕",使“扼軍者切齒",使“最高統治者"無奈,終於被調離左拾遺崗位。
我歷來認為大凡幹大事業者,首要的是大胸襟,這些大師們“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加上自身的天賦勤奮,完成了“詩人"至“詩壇大師"的華麗轉身,身後才有大量不朽的詩篇照亮帝國詩歌的星空,同時引領著當世、後世的詩人群落,去共創詩歌的輝煌!
二、大師們有著創新的自覺和風格意識是詩群的航標
唐朝詩壇的第一座豐碑應是陳子昂。韓愈有詩為證“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陳子昂的出現,是詩歌創作步入一個新的階段。初唐有“初唐四傑",還有沈佺期丶宋之問,詩壇並不寂寞,但他們的詩形式工麗,情意貼切,但缺令深刻的思想內容,陳子昂不同凡響地舉起復古大旗,反對齊梁以降唯美主義文風,提倡比興、寄託漢魏風骨。他的復古,實際上是擊中時弊的文學變革。代表作就是38首《感遇》詩。請看這首《感遇》詩: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昌紫莖,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意何成?
通篇用比興手法,表達了詩人渴求知遇的心情。
詩人終於為武則天賞識,契丹入侵,詩人主動請纓,提出許多諫議,但主帥武攸宜昏庸無能將他削職洩慣,陳子昂回鄉後42歲又被武攸宜間接害死猴。且看詩人的另一首《感遇》: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樹林。何知美人意,驕愛比黃金?殺身炎洲裡,委羽玉堂陰,旖旎光首飾,葳蕤爛錦衾。豈不在遐遠?虞羅忽見尋。多材信為累,嘆息此珍禽。
詩人以翡翠鳥自喻,這樣的“遇"不如“不遇"!
窺一斑可見全豹"。陳子昂把齊梁以來,崇尚“唯美主義",被忽視的詩歌生命之源一強大的生生不己的興發感動這一最基本的質素恢復起來,為唐代詩歌的健康發展注入了無窮生機。“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金人元遺山語)信夫斯言!
唐詩名家輩出,風格各異。李白的俊逸。杜甫的沉鬱頓挫,王維高妙,韓愈奇崛,商隱“窈渺"…
大唐詩學大師們以悲天憫人的情懷感動人,以高度自覺的創造意識影響人,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詩壇領袖,正是他們引領看唐詩走向輝煌!
結論
唐詩的輝煌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唐詩的輝煌離不開盛唐這一偉大的時代,歷代大師的引領是走向輝煌的保障,唐詩輝煌是個奇蹟,更是歷史的必然!
-
9 # 小李滔滔
唐朝經歷289年,歷史沉澱了李白為代表的浪漫主義和杜甫為代表的現實主義的兩座高峰。還有王維孟浩然白居易王昌齡李商隱杜牧等等熠熠生輝的著名詩人。五律七律絕句歌行無論詩歌形式還是題材主題都達到了巔峰。宋朝南宋北宋一共319年。豪放派代表蘇軾辛棄疾,婉約派的代表李清照柳永。他們既是天才,也是時代和個人閱歷融合的悲情人物。這是大浪淘沙的歷史必然。“江山代有才人,各領風騷數百年”近百年的文人墨客歩唐詩宋詞的後塵,又怎能超越唐宋時代的作品呢?
-
10 # 初夏的風10441548
沒有為什麼,這本該如此。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秦漢散文,這些都高不可攀了,高山仰止了。藝術達到最高峰後,還會有更高峰麼?西方的古典美術古典音樂,後來人還能超越麼?已有的門類無法超越了,於是出現了白話文,新體詩……。西方出現了印象派抽象派達達主義……流行音樂流行歌曲……
-
11 # 日不落的觀球者
現代華人也許都對這個問題感同身受,覺得現代文學相對於傳統文學尤其是唐宋文學來說是大大地退步了。我不這麼想。
現當代的文學尤其是詩詞真的這麼不堪嗎?綜合來看,中國現當代詩詞的發展還是很不錯的,有名篇,有名家,有劃時代的人物,有劃時代理論,如劉半農,徐志摩等等,如"戴著鐐銬跳舞""三美"的詩歌主張等等,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文學與時代發展的程度是緊密相關的。唐宋詩詞植根於中國封建時代最鼎盛的時期,唐朝經濟的發展速度,和平的環境,強盛的國力,開放包容的制度,宋朝的文人政治,文人地位與待遇都是中國封建歷史空前絕後的。所以唐宋文學總體來說代表著中國封建傳統文化的最高峰。我們在唐朝詩歌中可以感受到盛唐的氣象,在宋詞中可以感受到知識分子的使命感等等。
那麼,中國這一百多年來的時代又是一個什麼時代呢?這是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時代。這種時代,註定是在紛亂中前行的,必須經歷陣痛,缺少不了迷茫,更離不開苦苦的思索。其實,現代詩歌相比於唐宋詩詞是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的。比如,在形式上,突破了傳統詩歌層層的格律限制,用現代的語言來書寫詩歌,這本身就是對傳統的一大突破。比如,在內容上,接受了西方先進的思想,用大世界的情懷來寫詩,這遠遠超越唐詩宋詞!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未來大繁榮的文化奠定穩固的根基!
所以,我們現代人不宜妄自菲薄。我們學到的唐宋詩詞,是活在歷史的繁榮,我們今天做的事情,是為更新時代的繁榮做最了不起的奠基!最後以卞芝林的詩斷章做結。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鏡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
12 # 風雅正
唐詩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文化藝術的瑰寶,都達到了各自領域的高峰。其後的部分朝代和時段,雖有詩詞革新和復興,但是,給人的感覺是,都沒有超過唐詩宋詞。
沈祖棻先生(人稱“當代李清照”)
具體來說,唐詩之後,雖有別具風格的宋詩,但是評價不如唐詩。宋詞以後,有清代詞的復興,也出現了納蘭容若、朱彝尊和陳維崧等大詞人,但是,在人們心目中,清詞還是比不上宋詞。而百年來,我們一樣沒有趕上唐詩宋詞,這並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悲哀”,而是生在“唐詩宋詞”璀璨年代時之後,所有詩人和詞人的悲哀。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應該有以下幾點:
1.唐詩宋詞,都已達到了極其精美的境地。就格律詩詞而言,已至漢語文學藝術的頂峰,漢語的表達能力,已經被充分挖掘了。在七言律詩和絕句等方面,後人想超過唐人,難度太大。同樣在詞方面,後人要超過宋人,也是難上加難。
2.因為唐詩宋詞的精美,我們的口味,也被它們塑造和定型了,後代包括近百年來的詩詞,與之不同的,多半會遭到批評。宋詩重理趣,好用典故,喜歡發議論,唐代詩人,除了杜甫和白居易等人,很少這樣結果,世人多半覺得宋詩不好,不如唐詩。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唐詩在前,它培養了我們的美學趣味。就像華人吃中餐習慣了,剛把牛肉、麵包和披薩引進來時,都不適應,不喜歡。直到一百多年了,喜歡西餐的華人,還是隻佔很小的比例。宋詞的道理,也是如此。近百年來,有不少詩人詞人,嘗試新的寫法,但卻常遭到批評,說不正宗,不入流。比如聶紺弩先生的詩歌,就特別別緻,而包括徐晉如老師善作舊體詩詞的人,就特別討厭聶先生的詩歌。而類似於唐詩宋詞的作品,又很難超越它們了。
3.與上條相應,新的風格和型別的詩詞被接受,確定其經典地位,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納蘭容若等清代人的詩詞,逐漸被更多的人接觸和喜愛,而清詞中興的說法,也逐漸得到更多人的認同。有些人甚至以為清詞成就高於宋詞,只是附和者少了。理論上來講,當代的情況,也有這種可能性存在。
4.文學的繁榮與否,與社會發展程度,並不完全同步。雖然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經歷了近七十年相對太平的時期,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文藝創作並未達到理想的高度。而建國前,國家戰亂憑仍,社會動盪,不利於詩人安心專研詩藝,提高創作水平。
5.文學史和其他各領域一樣,都有高峰和低谷。高峰和低谷,由歷史文化大勢決定,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處在低谷,只能認命。當然,比較積極得態度是,像西西弗斯那樣,透過不斷奮鬥和抗爭,來尋找和確定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尼采說,如果生命是一杯苦酒,那麼,就讓我們痛飲它吧。身在文藝低谷時段的詩人藝術家們,自知超越不了前人,不會留名於後,便可能會放浪形骸,以癲狂驚世駭俗的方式,發洩處於低谷期的悲哀與絕望。而這些絕望的呼喊和哀嚎,卻有可能傳之後世。波德萊爾的《惡之花》,就是這類絕望的哀嚎。
6.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漢代的賦,魏晉六朝的駢文,唐代的詩,宋代的詞,元代的曲,明清小說(也有人認為明代的代表文體是八股文)。現代中國的代表性文體,十之八九不是詩詞,而是別的文體。高校的老師,有些認為當代的代表性問題為優秀的流行歌曲的歌詞。有些認為,代表性文體是流行的段子。關於這方面,我在另一個題目下已經作答,題主可以參看哈:
也許,當代的詩詞就像宋代的小說,元代和明代的詩詞一樣,都是相對不發達的文體,與唐詩宋詞,肯定沒法比了。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
13 # 城南依夢
我只想告訴你,中國詞作的最高峰是在清代!你去讀一讀陳維崧顧貞觀等人的詞作後,打不打自己的臉再說!哈
-
14 # 靜觀棋變
有利皆有弊,白話文讓天下人的知識上了個臺階,依讓後人的詩詞歌賦表現不出完美的意境了。不知是喜是憂?是幸與不幸?時間會是最好的答案。。。
-
15 # 明月山脈
古詩這玩意就像一盤美食,唐人去得早,把肉都吃完了;宋人沒辦法只能吃菜將就;到後面元明清啥的更晚,只剩湯能舔一舔,舔光了還咂吧咂吧嘴說味道不錯;現代人聽見趕緊跑過來,好麼,只剩下一個盤子! 就這一個盤子,大家還拍照P上美食再上傳到朋友圈:麼麼噠!你看我做的美食! 其實心裡是說:你看我美嗎? 旁人一看:臭不要臉!
央視舉辦的《中國詩詞大會》真是賞心悅目!近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應該是文化的進一步提高,但卻很少看到有超過唐宋時期的精美詩詞。為什麼?
回覆列表
不能這麼說,現在擅長於寫唐詩宋詞的人大有人在,寫出非常優秀的詩詞肯定也有。但是因為古詩成了小眾文體,不容易流傳開來。我們非古典專業,特別類工科類專業的人接觸的詩也就那麼些中小學教科書上推薦的名章,除此之外我們也沒怎麼接觸其他的詩,古代名家的那麼多詩尚且沒讓我們接觸到,更何況現代沒有啥名氣的人寫的詩呢。其次,古代寫作的文體為文言,全部的讀書人普遍都會寫詩,全部的文人寫的詩詞取出的精華,詩詞的水準肯定高於現代人寫詩的水平。而且因為古代的日常用語接近文言文的程度肯定比我們現代的白話文要接近得多。柳永寫的詞可以到處傳唱,很多百姓都聽得懂,而我們現在的大學生如果不參照註釋的話一般不容易看懂。紅樓夢裡面的鳳姐都沒讀過兩年書都會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