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6
回覆列表
  • 1 # 法律全能王某

    首先先搞清楚什麼是分離焦慮症。

    例如:

     你的寶寶黏著你不放,當你去洗澡或是上個廁所,他就開始放聲大哭,哭得你手忙腳亂,趕緊加快手邊的工作,回到他的身邊。

    那麼,你知道寶寶為什麼離不開你嗎?

      五六個月大的寶寶,逐漸與母親建立依附關係,只要媽媽一離開身邊,他就會感到焦慮和恐懼,這是寶寶“分離焦慮症”的表現,能不能順利地度過危機關鍵在於媽媽如何處理!

      為什麼有分離焦慮症

      三四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夠區別熟人與陌生人的不同。進而對陌生人產生恐懼及逃避的反應。等到寶寶長到五六個月大的時候,會認定一個特定的物件,與他產生密切的依附關係,這個物件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他的眼睛會一再地搜尋媽媽,看到時,就會高興得手舞足蹈,但只要媽媽一離開,寶寶就會出現害怕和哭泣的行為。郭雲鼎表示,這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主要是與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關。一般成人具有物體恆存的概念,但是寶寶卻還沒有發展出來,在他的認知裡,物體離開久了就等於是完全消失,他必須感覺到物體或是人的存在,才能安心。

      2歲後症狀會逐漸減輕

      在這個時期,父母要儘量讓寶寶感受到爸媽的愛,滿足他對安全感的需求,等到大概兩歲以後,寶寶的分離焦慮就會逐漸減輕,藉著探索環境的方式發展自我獨立的能力,直到寶寶3歲時,開始和其他人互動,分離焦慮症的情形也就逐漸地消失了。但是,孩子入學以後,環境改變,可能又引發他另一波的分離焦慮症。

      可能影響日後行為發展

      3個月大的嬰兒,只能夠表現愉快、興奮與苦惱3種情緒;但6個月大的嬰兒,便多了懼怕、憤怒與厭惡等情緒。幼兒開始害怕陌生的人、事、物,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症,但是要判斷3歲以前的幼兒,分離焦慮症的嚴重程度,是否足以影響日後行為的異常,並不容易,例如:害怕陌生人、不喜歡跟同齡孩子玩,或是對某些物體特別害怕等症狀,很容易和正常的表現融合在一起。

      不過父母親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在這個過度期裡,如果沒有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懷與支援,就會造成負面的情緒發展,潛藏在孩子的個性中,也許會變得沒有自信,或是沒有勇氣面對新的事物等。

      根據統計研究發現,某些問題青少年的焦慮症,甚至可以追溯到嬰兒的首次焦慮,因此,瞭解寶寶的情緒,讓他感受到父母親的愛,寶寶的成長才會快樂又健康。

      幫助寶寶度過焦慮

      不只是寶寶會因為分離而感到焦慮,媽媽也一樣有這種情緒,分分秒秒為寶寶擔心、無法放手讓寶寶獨立、擔心寶寶生病而過度保護等,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過度的依賴,反而更加重分離焦慮的症狀。因此,爸爸媽媽先除錯好心態,才能協助寶寶共同度過心理危機。

      1、適當的協助:對孩子害怕的某些人、事、物或情境進行知識性的教育,用漸進式的引導,協助他們認識瞭解陌生的事物,引起寶寶的好奇心,進而敢去接近或做嘗試。

      2、給寶寶立即的迴應及安全感: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隨時做出迴應,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存在,沒有消失;當你在浴室洗澡,或是上廁所時,你可以將寶寶放在門口,他會先看你是不是在那邊,然後再去玩自己的遊戲,這樣來來回回地看你是否消失,直到他確認媽媽一直都在的事實之後,你就可以關上門,但記得要跟保持寶寶溝通哦!

      3、在必要時堅定地離開:離開時要告訴寶寶:“媽媽等一下就回來,寶寶要等等哦!”並且一面走一面跟他說話,堅定寶寶等待的決心。

      4、媽媽自己也要放鬆心情:嬰幼兒會模仿好的行為,也會模仿不好的行為,因此如果爸爸媽媽常有焦慮的情緒,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孩子跟著仿效,例如:媽媽經常擔心爸爸怎麼還沒回家?到底出了什麼事情?這種緊張的氣氛,也容易反應在寶寶的身上,大人必須先調整自己的情緒。

      重質不重量的親密關係

      對於0~3歲的幼兒來說,社會心理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對將來的人格發展,有著重要深遠的影響。懂得寶寶的需求,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即使親子相處的時間不多,也能培養寶寶健康穩定的人格。

      醫學治療焦慮症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親不必過分擔心焦慮症對孩子成年後性格的影響,目前,醫生們研究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療方法:一、製造模仿情境,讓幼兒觀察他人如何成功面對焦慮的情境。二、敏感遞減法:訓練個案放鬆→鼓勵個案描述產生焦慮的情境→鼓勵個案想像過去產生焦慮的情境,由情節較輕的情境開始想像。

      孩子哭了要離開嗎?

      面對寶寶因為分離而害怕的哭泣,媽媽們不自禁地心生憐憫,甚至產生罪惡感,因而放棄離開的念頭,轉身回到寶寶身邊,但卻無形中讓孩子認識到用哭鬧哀憐的方式可以讓父母屈服的。這個時候媽媽就要下定決心,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寶寶,媽媽現在要離開,並向他保證何時會回來,幫寶寶建立起“媽媽並沒有消失”的概念,漸漸地讓他跨越這道認知的鴻溝,走出分離焦慮的恐懼。

      避免錯誤的處理

      一、避免將幼兒關在黑暗的場所,或施以恫嚇的手段,例如:寶寶不聽話時,威脅他說,會被魔鬼抓走,這類的話語會讓幼兒的潛意識產生幻想,加深他內心的恐懼。

      二、避免強迫分離的情形發生,父母儘量不要讓寶寶跟陌生人獨處,例如:父母親臨時有事外出,把寶寶託付給隔壁的鄰居照顧時,寶寶突然被迫要和陌生人相處,自然會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以後寶寶會更害怕媽媽離開,黏著父母親不放。

      四、有些媽媽趁著寶寶睡著時溜走,等他一醒來發現媽媽不見了,又開始哭,這反而增加寶寶的焦慮感,也等於傳遞給他一個訊息:“千萬不能閉上眼睛,媽媽會消失不見哦!”寶寶隨時擔心媽媽離開,變得更緊迫盯人了!

  • 2 # 苗馥麥田

    什麼是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可能很多的人都沒有聽說過,因此就想了解什麼是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是寶寶們容易出現的一種情況,如果孩子長到6-7個月以後,感覺到孩子開始害怕陌生人,有的時候如果將他們與媽媽或其他親人分開時,就會哭鬧。例如,有的寶寶看見媽媽穿上衣服、拿起挎包要出去買東西時,就會哭起來。或者有的寶寶就會跑過去摟住媽媽,或者起碼也要跟她到門口。當媽媽把門關上的時候,她就會放聲大哭。像這種反應就是嬰兒的分離焦慮。

    而據專家介紹,分離焦慮一般出現在一週歲之前,因此此時的嬰兒正在形成最初的社會性依戀,而且在14-20周時達到頂峰,然後在整個嬰兒期和學前期,其強度會慢慢的減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養育的兒童,出現的分離焦慮的時間是不同的,比如,像北美和歐洲嬰兒大多數是在6-7個月出現這種行為,而還有其它的國家的兒童,如非洲烏干達和一些亞洲國家的嬰兒在5-6個月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分離焦慮症的原因

    分離焦慮症其實是指的寶寶與親人分開時,所表現出的一種行為,比如有的寶寶與親人分開之後會大哭大鬧,有的寶寶與親人分離,會摟住親人不放等。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出現這樣的行為,那是什麼原因會導致這樣行為的發生,我們來了解分離焦慮症的原因。

    1、它的發生與寶寶的性格氣質有關,比如當寶寶進入幼兒園時,外向型的寶寶會很快適應環境,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而像而內向型的寶寶則因膽子較小,社會交往能力較差,不太能主動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對集體生活不適應時,便易出現恐懼、害怕、大哭大鬧等。

    2、與寶寶生活的改變以及生活的環境、適應的能力有關,有的寶寶在上幼兒園前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當然當他到了幼兒園陌生環境中,會有本能的不安全感與不適應感,因此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3、與家教以及和家人的依戀程度有關,有的寶寶非常的依戀於家人,當寶寶進入幼兒園時,就會由於過度擔憂與這些親密的家裡人再也不能相見而導致焦慮。還有一些寶寶是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對上幼兒園心存不安。

    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症在嬰幼兒時期高發,它是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而導致其發生的直接原因是由於寶寶缺乏安全感,所以當寶寶與家長分離時就會表現出各種不適的症狀。分離焦慮症是可以防治的。

    20w母嬰常見問題 100%專家解答>>

    什麼是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可能很多的人都沒有聽說過,因此就想了解什麼是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是寶寶們容易出現的一種情況,如果孩子長到6-7個月以後,感覺到孩子開始害怕陌生人,有的時候如果將他們與媽媽或其他親人分開時,就會哭鬧。例如,有的寶寶看見媽媽穿上衣服、拿起挎包要出去買東西時,就會哭起來。或者有的寶寶就會跑過去摟住媽媽,或者起碼也要跟她到門口。當媽媽把門關上的時候,她就會放聲大哭。像這種反應就是嬰兒的分離焦慮。

    而據專家介紹,分離焦慮一般出現在一週歲之前,因此此時的嬰兒正在形成最初的社會性依戀,而且在14-20周時達到頂峰,然後在整個嬰兒期和學前期,其強度會慢慢的減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養育的兒童,出現的分離焦慮的時間是不同的,比如,像北美和歐洲嬰兒大多數是在6-7個月出現這種行為,而還有其它的國家的兒童,如非洲烏干達和一些亞洲國家的嬰兒在5-6個月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分離焦慮症的原因

    分離焦慮症其實是指的寶寶與親人分開時,所表現出的一種行為,比如有的寶寶與親人分開之後會大哭大鬧,有的寶寶與親人分離,會摟住親人不放等。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出現這樣的行為,那是什麼原因會導致這樣行為的發生,我們來了解分離焦慮症的原因。

    1、它的發生與寶寶的性格氣質有關,比如當寶寶進入幼兒園時,外向型的寶寶會很快適應環境,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而像而內向型的寶寶則因膽子較小,社會交往能力較差,不太能主動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對集體生活不適應時,便易出現恐懼、害怕、大哭大鬧等。

    2、與寶寶生活的改變以及生活的環境、適應的能力有關,有的寶寶在上幼兒園前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當然當他到了幼兒園陌生環境中,會有本能的不安全感與不適應感,因此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3、與家教以及和家人的依戀程度有關,有的寶寶非常的依戀於家人,當寶寶進入幼兒園時,就會由於過度擔憂與這些親密的家裡人再也不能相見而導致焦慮。還有一些寶寶是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對上幼兒園心存不安。

    分離焦慮症的表現

    分離焦慮症可以表現在生理方面與情緒方面。

    1、分離焦慮體現在生理變化上,會有哪些症狀?

    (1)如果寶寶沒有熟悉的成年人陪伴,往往都會拒絕上床睡覺。

    (2)而且晚上會經常做噩夢。

    (3)當親人離開之後,寶寶會表現出反覆的頭痛、嘔吐、噁心、胃痛等症狀。

    (4)而且還會導致寶寶的抵抗力下降,常會出現有發燒、感冒、肚子痛等等。

    2、分離焦慮體現在情緒變化上,會有哪些症狀?

    (1)寶寶會出現孤獨與遲鈍的情況:而像這類的小寶寶常常表現出不合群,對集體活動和遊戲統統不感興趣,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對陌生人表現出的態度就是極其的冷淡、少說話、反應遲鈍。

    (2)同時,還會出現有恐懼和膽怯:膽小的小朋友會害怕黑暗、害怕空曠、害怕見到陌生人、不敢自己一個人呆在房間裡。而且長時間處於恐懼的心理,就容易導致寶寶出現有

    失眠

    、夢魘、易哭、懦弱和缺乏自信。

    (3)固執與韌性:像這類的寶寶,如果遇到稍有不如意就哭鬧、打滾,或者用拒食來表示抵抗。

    (4)暴怒:孩子脾氣比較暴躁,如果出現不如意的事,就會大哭、大鬧、叫喊、扔東西、踢人、咬人、以頭碰牆等。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表現是孩子哭叫一二聲或大哭之後,就會出現醫學上稱為的屏氣發作,也就是寶寶會突然呼吸停止,面色紫紺,而且還會出現抽搐等現象,好一會才恢復過來。

    如何預防寶寶分離焦慮症

    一般來講,像內向的寶寶就容易出現分離焦慮症的情況,他們不合群,喜歡一人獨來獨往,不能適應集體的生活,有的時候還會向小朋友們大發脾氣。而像這種情況是可以預防的,如何預防分離焦慮症?

    1、從小就要培養寶寶的興趣,經常觀察看寶寶喜愛的什麼樣的玩具,願意什麼樣的小遊戲。即便爸爸、媽媽走了,也可以透過這些來寄託。比有的寶寶愛看動畫生;這樣不僅可以讓寶寶心情愉悅,更容易找到心理寄託。

    2、在與寶寶分別前記得要說再見”,對於寶寶而言這簡單詞語代表的是“信任”。即使寶寶還很小,不懂得再見的含義,但是也要求家長說後再離開。一旦與寶寶培養出“信任”,你完全可以放心地離開。

    3、在離開的時候可以抱抱寶寶或親親寶寶的小臉,當孩子以後習慣這種習慣之後,就會知道此時家人要離開,寶寶就得安心的玩。

    4、如果家長們是在寶寶睡著之後離開,此時就要及時分散寶寶的注意力,陪寶寶做些平時喜歡的遊戲在天氣晴好時,到外面玩耍。

  • 3 # 靚龍雪兒

    三四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夠區別熟人與陌生人的不同。進而對陌生人產生恐懼及逃避的反應。等到寶寶長到五六個月大的時候,會認定一個特定的物件,與他產生密切的依附關係,這個物件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他的眼睛會一再地搜尋媽媽,看到時,就會高興得手舞足蹈,但只要媽媽一離開,寶寶就會出現害怕和哭泣的行為。郭雲鼎表示,這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主要是與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關。一般成人具有物體恆存的概念,但是寶寶卻還沒有發展出來,在他的認知裡,物體離開久了就等於是完全消失,他必須感覺到物體或是人的存在,才能安心。

  • 4 # 依依寶媽

    兒童焦慮症的表現

    焦慮症的主要表現是焦慮情緒、不安行為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不同年齡的患兒表現各異:幼兒表現為哭鬧、煩躁;學齡前兒童可表現為惶恐不安、不願離開父母、哭泣、輾轉不寧,可伴食慾不振、嘔吐、睡眠障礙及尿床等;學齡兒童則上課思想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不願與同學及老師交往,或由於焦慮、煩躁情緒與同學發生衝突,繼而拒絕上學、離家出走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以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功能興奮症狀為主,如胸悶、心悸、呼吸急促、出汗、頭痛、噁心、嘔吐、腹痛、口乾、四肢發冷、尿頻、失眠、多夢等。

    根據發病原因和臨床特徵分為分離性焦慮、過度焦慮反應和社交性焦慮。分離性焦慮多見於學齡前兒童,表現為與親人分離時深感不安,擔心親人離開後會發生不幸,親人不在時拒不就寢,拒絕上幼兒園或上學,勉強送去時哭鬧並出現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症狀;過度焦慮反應表現為對未來過分擔心、憂慮和不切實際的煩惱,多見於學齡期兒童,擔心學習成績差、怕黑、怕孤獨,常為一些小事煩惱不安、焦慮。患兒往往缺乏自信,對事物反應敏感,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表現;社交性焦慮患兒表現為與人接觸或處在新環境時出現持久而過度的緊張不安、害怕,並試圖迴避,恐懼上幼兒園或上學,有明顯的社交和適應困難。

    嬰兒自出生後就具有了人類的一些基本情緒,如愉快、興奮、緊張、痛苦、失望、焦慮、恐懼等。特別是6個月後,他們在心理上經歷著兩種與他們的社會化有著重要聯絡的感情反應,即“分離性焦慮”和“認生階段”。

    半歲以後的嬰幼兒非常依戀母親,時刻盼望媽媽在自己身邊;8個月的嬰兒會經常關注著媽媽,一旦媽媽從自己的視線中消失,就表現出哭鬧不安;1歲左右的孩子,當媽媽上班或外出時,常常哭喊著不要媽媽走,有的扯住媽媽的腿死活不放,彷彿一鬆開手,媽媽就再也不會回來似的,這就是“分離性焦慮”,是嬰兒期成長過程中的正常情感反應,這種狀況只有在經歷了母親多次離開的體驗,且知道母親離去後會很快回來後,才會逐漸好轉。

    兒童焦慮症比較常見的症狀表現大概可以總結為以下幾方面:

    1.較易緊張激動

    許多兒童焦慮患者即使是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也會顯得緊張、不安,而且還會變得容易激動。

    2.異常人格特質

    通常容易感到焦慮緊張的人,在性格上比較內向、敏感,缺乏彈性,也就是比較頑固,多半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但往往又因不能達到這個標準而覺得有罪惡感,容易起疑心,貶低自己的能力。

    3.社會適應性差

    4.不當動作頻繁

    焦慮情緒不僅影響個人身心,而且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行動,導致患者採取一些無意識的動作,藉以消除這份緊張。例如:兒童焦慮症患兒會不停搓手指、咬指甲;也有的會無意識的抽動臉部某部分的肌肉;比較常見的現象是利用來回走動或兩手撥弄一件東西來消除緊張;因為容易發汗,也常有人以擦汗的動作來消除緊張。

    5.隨時備戰狀態

    6.時常感到疲勞,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難以集中注意力,心思一片空白,易激惹,肌肉緊張,常伴有出汗、心悸、尿頻、腹痛、噁心、手顫、手腳發涼等;出現睡眠障礙,如夜驚、多夢、入睡困難、睡眠不穩或不踏實。

    兒童焦慮症怎麼辦

    對待處於“分離性焦慮”期的嬰兒,大人一定要理解他們的情感需要。如果試圖忽視他們的情感,不理睬他們的哭聲,生硬地扳開他們樓著父母的手,甚至把他們關在小屋裡或圍在欄杆裡不讓他們跟著父母,孩子感情上的焦慮就會更強烈;如果想趁著他們玩的時候偷偷地溜走,這樣只能成功一次,下次他們就會牢牢地盯緊父母,不讓離去,對大人產生強烈地不信任感。要想消除寶寶的焦慮情緒,就要儘可能地減少離開孩子的次數,尤其是丟下他一個人。如果必須離開,要用嬰兒能懂的語言告訴他,媽媽要離開他一會,但很快就會回來的,讓孩子有這種思想準備。當媽媽出門前,要營造出寬鬆、愉快的氣氛,用玩具逗逗孩子或摟抱一下寶寶,使他得到一定的情感上的補償或緩解他對媽媽離開的緊張情緒。2-3歲的孩子逐漸理解上託兒所與父母分離是必然地,也是暫時地,因而焦慮情緒不是很強烈,適應暫時性分離是比較容易的。

    大人與孩子分離時間較長時,孩子往往一開始不停地哭鬧,隨後便只好接受現實並予以配合。當父母回到家之後,小兒便會以憤怒或對抗的態度對待父母,這種情況要持續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之後,才能原諒父母離開他們而與之重歸於好。當父母不得不較長時間離開孩子時,讓孩子看看父母的照片,從電話上或錄音機上聽聽父母的聲音,穿上父母的衣服或戴上媽媽的首飾,都可以減輕孩子因和父母離別而對之造成的傷害。

    嬰幼兒的焦慮情緒除了因父母分離造成之外,還有些情景也同樣會出現,但往往被大人們忽視。如頻繁地替換保姆或撫養人,經常變更孩子的生活環境,家庭氣氛緊張、父母吵架,嚴厲地訓斥孩子,突然把愛轉移到別的孩子身上(如媽媽又生了一個小弟弟,家裡來了親戚的孩子)以及生病住院、打針吃藥等均會引起嬰幼兒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如果這種情緒持續存在,必然會給孩子造成許多不良影響,會出現食慾下降、睡眠不安、情緒不穩、悶悶不樂、好發脾氣等,嚴重者可形成“兒童焦慮症”,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

    分離性焦慮是嬰幼兒個性化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值得欣慰的是這種焦慮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在1歲半~2歲半期間,幼兒會更容易與父母分離,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孩子逐漸理解你是他的世界永遠的一部分:即使你不在他的面前,你仍然是存在的,即使你走了,你還是回來的。這時候孩子已經能較好地調整他自己的情緒了。

    學齡前兒童和學齡兒童焦慮症應以綜合治療為原則,以心理治療為主,輔以藥物治療。

    首先了解並消除引起焦慮症的原因,改善家庭與學校環境,創造有利於患兒的適應過程與環境,減輕患兒壓力,增強自信,對於10歲以上的患兒予認知治療可取得良好效果。

    鬆弛治療可使生理性警醒水平降低,以減輕緊張、焦慮情緒,遊戲和音樂療法可取得一定療效。

    對於有焦慮傾向的父母,要幫助他們認識到本身的個性弱點對患兒產生的不利影響,他們必須同時接受治療,對於嚴重的焦慮症患兒,應予抗焦慮藥物治療。

    具體可以這樣做:

    1.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應該看到,孩子準備考試已投入了很多,即使達不到理想的成績,只要盡力就行了,千萬不要對孩子嘮嘮叨叨,嘲諷挖苦,或者板著臉不搭理,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壓抑,或是出於逆反心理而對抗,加重孩子的焦慮。

    2.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整體素質的基礎,是從小在父母身邊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薰陶。要想把孩子培養成自信、豁達、活潑、開朗的人,家庭環境一定要整潔、樸實、條理、明快;家庭成員之間要和睦、民主、互敬、互助。

    3.積極的引導增強幼兒園的吸引力:在孩子入園之前要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是個有趣的地方,有很多小夥伴在一起玩遊戲,老師阿姨還會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可以學本領,使孩子對幼兒園留下一個好印象,並且產生嚮往與期待。

    4.降低親子依戀強度並形成新的依戀關係:因為孩子將父母作為自己安全的港灣,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來完成,所以在父母離開時便會產生這種分離焦慮,因而降低親子依戀程度,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分離焦慮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戀的人,出現了不安全感。要讓孩子不產生焦慮,適應父母不在的環境,就要讓孩子與老師建立新的依戀關係。家長平時要對孩子多誇獎老師的和氣、漂亮;告訴孩子老師會講很多故事,會唱歌,會帶你們做遊戲;在送孩子入園和接孩子回家時,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與老師友好的交流,讓孩子覺得老師是爸爸媽媽的好朋友。

    平時怎麼預防孩子產生兒童焦慮症

    1.減少孩子的壓力

    不要以為只有大人才會有壓力,現在的父母為了自己的小孩不輸在起跑線上,紛紛讓他們接受這樣那樣的才藝知識教育,他們面臨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再加上與其他小朋友的比較,老師家長也會有意無意的給小孩施加壓力,要想治療兒童焦慮症,就要減少孩子的壓力,在指導小孩的成長過程中應給予更多的是鼓勵和支援。

    2.多花點時間陪孩子

    很多都市人往往都會忙於工作而忽略到小孩的身心健康成長,如果長時間沒有跟小孩一起交流,小孩的心理也會出現一種焦慮心理,認為父母嫌棄自己,不喜歡自己,父母要做的也只是多花點時間陪陪小孩,加強親子的密切關係,多帶小孩出去參加戶外活動,這些對小孩的身心健康成長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 5 # TJSAYY

    分離焦慮症是指孩子和媽媽之間突然分離時所表現出來的不安情緒和行為,是兒童時期常見的一種情緒障礙。

    這其實是每個孩子都可能會有,第一個高峰期發生在6個月的時候,第二個高峰期多是在2歲左右。

    為什麼會出現分離焦慮症?

    孩子在和媽媽分別的時候,腦子裡會浮現的一系列問題會讓孩子焦慮起來,情緒開始激動,甚至大哭吵鬧。

    例如:

    媽媽怎麼不見了?

    媽媽去做什麼了?

    媽媽會回來嗎?

    媽媽不要我了嗎?

    誰來照顧我?

    3招教你輕鬆應對

    >>>>

    第一步 將分別場景編成小故事

    在孩子入園前幾個月,家長們在睡前故事中要融入寶寶和媽媽分別的場景,一定要和寶寶強調的是:寶寶和媽媽有道別的儀式性話語,在道別後,媽媽在約定的時間一定會回來接寶寶。

    比如:每天早上,媽媽送小豬佩奇去學校後,小豬佩奇都和小豬媽媽揮揮手說:“媽媽再見。”小豬媽媽會抱抱寶寶,給寶寶說:“媽媽去上班了,佩奇要好好上課,等晚上下課後媽媽會來接你的。”

    類似這種故事,媽媽們可以將其中的人物換一下講給寶寶聽,或者也可以和爸爸在家裡模擬一次和爸爸道別的過程。讓寶寶的心理能夠接受和媽媽分離這件事情,並且提前做好準備。

    >>>>

    第二步 和孩子練習道別儀式

    家長們可千萬不能轉移了孩子注意力後就偷偷溜走,孩子會覺得如果沒有黏住父母,他們就一定會離開的,所以這種方法只讓孩子的分離焦慮症更加嚴重。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花時間和孩子建立一個道別的儀式。

    每一次在要和寶寶分開前,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媽媽要離開”這件事情,媽媽們可以抱抱孩子,告訴孩子自己要出門做什麼,孩子在家應該做什麼,然後再詢問孩子的意見之後再出門,這樣孩子會覺得受到尊重,更加能夠接受媽媽要離開這件事情。

    如果媽媽以前這麼和孩子說:“寶寶,媽媽要去上班,你要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兒,等晚上你們做完遊戲之後,媽媽就來接你好嗎?”孩子一定勇敢的點點頭說:“好的,媽媽再見。”

    >>>>

    第三步 約定好再見面的時間

    2歲多的孩子已經開始懂事並且能夠記住家長說的話,所以這時候家長一定不能對孩子承諾做不到的事情,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被欺騙。

    在分別的時候,媽媽們一定要告訴寶寶下次見面的時間,這其實是以明確的形式告訴寶寶,媽媽一定會回來的,讓寶寶們不用害怕媽媽不再回來這件事情。

    比如可以告訴寶寶明確的時間點,比如幼兒園下課的時候媽媽就來接寶寶,或者等吃過晚餐媽媽就來接寶寶。

  • 6 # 親子成長手冊

    寶貝和媽媽和親近家人分離都會有焦慮吧,我家寶貝剛開始是24小時不離身,慢慢的離開一兩個小時,再後來上班時會明顯的有焦慮。

    其實分離最焦慮的時候是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因為這是她獨立的開始,沒有親人在身邊照顧她,她開始一個人面對一切問題,吃飯、睡覺、穿衣、如廁等等問題。

    入園很多小孩子都會哭鬧就是分離焦慮的集中體現,這個時候需要家長給予支援,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愛的,只是成長階段離開了爸爸媽媽,但爸爸媽媽還是愛他們的。

  • 7 # 聽說吧心理諮詢

    陳先生和陳太太想利用“十一”出遊,但這次出遊計劃沒有包括剛滿週歲的寶寶。“自從寶寶出生後,生活就圍著他打轉。現在寶寶稍大一點了,想趁此機會享受‘二人世界’。”為了能順利出行,一個月前就把寶寶送到奶奶家,以便寶寶儘早適應“沒有爸爸媽媽”的生活。

      對於計劃長假享受“二人世界”的父母,專家提醒,要當心寶寶可能產生“分離焦慮”。6個月以下的寶寶可以在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情況下,平靜地度過一二個晚上,到了七八個月時,寶寶開始對父母的離開有所察覺,這時就會產生“分離焦慮”。

      為避免“分離焦慮”,專家提醒,首先保持一致的日常生活規律和舒服自然的環境,可讓寶寶暫時忘記父母的離開。同時要儘可能讓寶寶和他很熟悉的人在一起——比如:祖父母、保姆等;其次,在旅行前,不妨提前排練幾遍,幫助寶寶逐漸適應分離。可嘗試幾個晚上不在寶寶身邊,或者讓寶寶在奶奶家過夜,幫助寶寶為較長時間的分離做好心理準備;最後,不妨在出行前給寶寶寫些漂亮的小卡片,透過郵局寄出去,寶寶就會在你離開家的這段時間接到你的問候。不管什麼年齡段的寶寶,電話溝通都必不可少,可有效緩解相思之苦。如果寶寶聽到你的聲音就大哭不止,趕緊說再見,讓看護寶寶的人帶他出去透透氣,轉移注意力。

  • 8 # Sylvia狂熱的旅行媽媽

    其實寶寶很小就認識常在自己身邊的這幾個人,有生人來了孩子就不讓碰不讓抱,這很正常,如果大點了一會也不讓親人離開,離開就一直哭,而且也不玩,這就有點嚴重了,我家孩子第一天去幼兒園,就是有點不想去,又是新環境,又是新朋友,當我離開時就哭,我也看著她那痛苦的小眼神,心理也有巨大的壓力,可是儘管這樣也不能心軟,送了三天後,就有好幾個朋友了,見到好朋友就玩去了,也不哭了,我還覺得好欣慰,她自己已經調整好心理壓力了,我到認為適當的分離讓孩子自己獨立了,知道洗手,吃飯睡覺,真是個突變,所以媽媽們不要覺得孩子和你不能分開,去陪孩子上幼兒園,這樣更加重了孩子的分離焦慮,其實每個孩子敏感度,情緒表現都不一樣,雖然不能將孩子的分離焦慮情緒都認為是父母管教不力,但小孩的分離焦慮就反映了家庭氛圍的緊張,使孩子不安的情緒非常強,不願意接受新生事物,不願意接受環境的變化,為了孩子,多帶孩子出去見見世面,多認識新的朋友會得到改善的

  • 9 # 80後虎媽虎爸

    判斷分離焦慮其實很容易,孩子平時比較黏著媽媽,媽媽一離開就又哭又鬧,媽媽一回來就跟沒事人一樣了。分離焦慮從寶寶開始認人的時候就會出現的。

    正確面對分離焦慮,不要刻意去迴避。分離焦慮其實是孩子沒有安全感,很多寶媽因為怕孩子哭鬧,每次出門都是偷偷摸摸走掉的,這樣其實是會加重孩子的焦慮的,剛才媽媽還在,一扭臉就不見了,孩子會有恐慌感。不如大大方方的出門去,當然出門前要跟孩子寶寶,到個別,告訴孩子你要去哪,多久回來,回來的時候再跟孩子擁抱一下,告訴他媽媽回來了。剛開始的時候寶寶可能會不習慣還是要哭一下的,經過幾次以後孩子就會習慣這種方式,知道這時候媽媽要出門了,很快還是會回來的。

  • 10 # 小的博君一樂

    我女兒一直都處於分離焦慮中,現在一歲兩個月了,還是這樣。

    只要我有離開的趨勢,她就開始哭,等我回來就不哭了,要你抱著。

    她都不黏她爸爸,只跟我。可能是因為我從小帶到大,家裡天天都是隻有我們兩個。

    她非常依賴我,讓我覺得又煩惱又幸福。不知道她啥時候才能獨立一點。

    我覺得孩子有分離焦慮很正常,不管多大的孩子。

    我們不能強迫他們去獨立,慢慢的加以引導,等到他們長大了自然就不會這樣了。

  • 11 # 高處飛翔的無足鳥

    伊頓幼兒園的專家稱6~7個月寶寶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的徵兆,12~18個月寶寶在父母離家工作或出差的時候出現分離焦慮,在晚上睡覺時、被單獨留在圍欄裡也會表現出焦慮情緒,18~24個月達到高峰。而且是大部分孩子有都有的普遍的反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玩遊戲選2600x還是3500x?搭配rx580 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