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程氏子

    額,理論上確實是袁術最強,理論上!

    本身袁術就擁有不小的地盤,河北袁紹和他是親兄弟,江東孫策是自己小弟,這三大勢力加一起,袁術已經坐擁半壁江山,嗯!

  • 2 # 秋水浣紗

    1.袁術當時有一定實力 

    袁術和袁紹分別在長江的南部和北部,是當時實力強大的兩大軍閥,曹操、劉備、孫權在當時實力不強,沒有形成氣候。

    2.袁術傳國玉璽在手,刺激了他的稱帝野心。

  • 3 # 新的開始

    為什麼袁術率先稱帝,我們從幾個方面來講。 首先先從他自身來講。他出身於東漢四世三公名門之家,家族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之嫡長子。自從光武帝劉秀靠世家起家後,世家就佔據了朝堂。四世三公是漢代袁安在漢章帝劉烜時為司徒,兒子袁敞為司空,孫子袁湯為太尉,曾孫袁逢為司空,袁隗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可見袁家有多麼強大。袁術生長在這樣的家庭,他的成長可謂一番風順,被推舉為孝廉,授官郎中,歷任宮內宮外的官職,後來擔任折衝校尉、虎賁中郎將。袁術自己曾說袁氏出陳為舜後,以黃代赤,德運之次,這什麼意思就是說袁姓出自於陳,陳是舜之後,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漢是火,而他袁式要代漢。出自名門就產出了無限的野心。 二:我們再來看袁術的地盤,討董失敗後,袁術佔據了南陽、汝南和江淮三郡,而南陽和汝南恰恰是當時人口最多的兩個郡,他這兩個郡的實力不差於兩個州啊!兵力是很充足的。淮南地區經濟發達,土壤肥沃,農業發展的很好,真可謂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的狗大戶。加上袁式的根就在汝南,根基深厚呀!加上當時天下諸侯,除了那些漢室宗親其他的諸侯大都受過袁家的恩,袁術是嫡次子,那是正統的袁家繼承人,袁術等於繼承了袁家強大的政治、軍事影響力,很輕鬆就網路了眾多部下。這些部下都是實力派,都是帶著軍隊的武將,袁術自然實力強大了。加上孫堅還是袁術的手下,那是意氣風發,有條件,有野心,所以稱帝了!再加上他得到了傳國玉璽,野心就膨脹了,打起稱帝的旗號了!當時漢室已經沒有權力,對天下沒有管理的力量,一個漢獻帝還被人當成傀儡,這就給了他野心生長的土壤了!(下面我放一張當時的勢力地圖,紫色粗線範圍內,為袁術僣號時的極盛勢力範圍。紅色字型為袁術任命的各郡太守,藍色字型的呂布和華歆皆仰仗袁術。綠色粗線範圍內為曹操勢力,藍色粗線範圍內為袁紹勢力。其餘粉色字型為各路軍閥)雖然袁術稱帝了,但他驕奢淫逸,不得民心,最終眾叛親離,死在去青州的路上。

  • 4 # 蔣九葉

    本著回答問題簡單明確的原則,現在說說南陽袁術,為什麼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率先稱帝。

    第一,袁氏一族四世三公,名門望族,門生故舊遍天下,且袁術為正室所生,袁紹是小妾生養,所以袁術自詡為袁氏正統。

    第二,北面袁紹,為其兄弟,盲目的認為袁紹會臣服於自己,這樣天下大部便屬於袁氏一族。

    第三,孫策獻玉璽於袁術,加上手下大部分部下,以得傳國玉璽繼承大統之說,鼓動其早日稱帝。

    第四,袁術最鼎盛的時候,曾經拿下了揚州六郡,陳國、沛國,豫州的汝南,徐州的廣陵和下邳兩郡,共有11郡,。而且袁術管理的這一片區域相對穩定,很少有戰亂波及,實力也是非常強的,就相當於現在的北上廣。正可謂兵精糧足。

    第六, 袁術稱帝之時,年紀已經不小,大約四五十歲,自身恐在有生之年,不能登上九五之尊,所以按耐不住慾望,迫切稱帝,也就是說他自己太想做皇帝啦。

  • 5 # 十八星座

    袁朮袁紹都是東漢位列三公的豪強,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袁術得到玉璽,偷回淮南,袁術佔劇江淮,領土相據固定經濟繁榮,,兵力雖不強但也不弱,得玉璽後,認為自己是天意,加之部下擁護所以誰不想過皇帝癮,從此可以以帝之尊號今諸侯,這樣讓本來與之相對和平的豪強更不服,樹立敵人,終於被滅

  • 6 # 君山話史

    袁術的實力,在漢末群雄中屬於中等水平,他怎麼敢稱帝呢?

    原因說起來很搞笑:他非常迷信,自認為是命中註定的天子。

    袁術這個人迷信到什麼程度呢?他對讖諱之學、家譜家、五行學等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很有研究。

    當時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讖言“代漢者當塗高”,據說是出自讖書《春秋讖》。在《太平御覽》記:“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春秋讖》記:“漢家九百二十歲後,以蒙孫亡,授以承相。代漢者,當塗高也。”

    “代漢者當途高”這句預言,在漢代時已廣為流傳。袁術是個相當迷信的人,他認為自己的名字與預言暗合。

    袁術的字是“公路”,“路”與預言中“途”(又作“塗”)字意思相同。不僅如此,袁術還從家譜學與五行學作為印證,袁氏的先祖出自春秋時代的陳國,據說陳國是舜的後裔,而舜在五行中屬土德,漢則屬火德。根據五行理論,火生土,也就是火德之後便是土德。袁術憚精竭力尋找種種理論,以證明自己註定要當皇帝取代漢室。

    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更令袁術相信他是真命天子。

    在孫策攻略江東之時,袁術得到一個確切的資訊:當年孫堅攻克開封時,得到了皇帝匆匆西撤時失落的傳國玉璽。這個訊息令袁術大為振奮。

    那麼玉璽在哪裡呢?就在孫堅的妻子、孫策的母親吳氏手中。袁術馬上派人把吳氏抓起來,採取威脅的手段,強迫她交出傳國玉璽。

    有了神秘的預言,又有了玉璽,袁術更加認定自己是皇帝的命了。於是他不顧現實,冒冒失失地稱帝,結果證明那不過是一頂紙糊的皇冠罷了,過把癮就死。

  • 7 # 小文章大視野

    其實根據當時的情形,袁術與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以及剛剛掃平公孫瓚的袁紹,可以並稱為此時期實力最強大的三大諸侯。

    至於說稱帝,亂世之中,但凡有點實力的,誰人不想稱王稱帝。不過,掌握實權的,有聰明人,也有蠢人。誰都知道第一口螃蟹不好吃,也會有風險,但在權力的驅使下,又有很多人,爭著去吃第一口螃蟹。

    袁術影視形象

    袁術便是這一類人。袁術的地位不低,見人總愛炫耀說他袁家是“四世三公”,而他在《三國演義》中一出現,便是南陽太守,當年十七鎮諸侯討伐董卓,他便在其中。到了稱帝之前,實際上他已經控制了現今的淮河流域,而當時已經掌握揚州大部的孫策甚至還是他名義上的部下。所以說此時的袁術“地廣兵精”是一點都沒錯的。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恐怕是孫策置換給袁術的傳國玉璽,令其想入非非。大漢的傳國玉璽在董卓之亂時落在了孫堅手中,而孫堅之後也因為這方傳國玉璽的爭執慘死在劉表手下。孫堅死後,傳國玉璽留給了孫策,而當時的孫策除了身邊跟隨父親的幾員老將以及為數不多的親兵之外,基本沒有其他什麼了。亂世之中,弱小總是難以生存下來,於是乎,孫策將自己的親屬(包括幼弟孫權)安置在曲阿,自己卻去投奔袁術。孫策雖然有將才,但在袁術帳下卻備受歧視,孫策為了自己出來創業,無奈之下,將傳國玉璽抵押給了袁術,換來了幾千人馬,並在此基礎上征服了江東大部。

    袁術影視形象

    袁術自己也自然是激動不已,在當時,傳國玉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它的象徵意義,隱隱約約代表著“天意”。稱帝之前,袁術還為自己辯解了一番,說“代漢者,當塗高也”,說的就是他袁公路。東漢時期讖言非常流行,而且其中的某些很受世人的認可,大多數陰謀家也往往憑藉讖言起事,比如之前的黃巾張角。

    孫策影視形象

    所以,綜上,袁術敢率先稱帝,其一,是人家實力足夠,兵多糧足;其二,袁術確實有稱帝的野心,稱帝,只是早早晚晚的事;其三,是傳國玉璽的誘惑。

    可惜啊,貪戀權勢,終究要付出代價的。袁術稱帝之後,不思進取,反而貪圖享樂,其勢力萎縮的很快,不多久,就消失在歷史舞臺之上了。

    (全文完)

  • 8 # 龍哥談古今

    好比現在還有很多人實力不濟還硬要買好環境、大房子住,最後被房貸壓的都喘不多來氣了,都是一個德行,沒那實力硬撐臉面唄,誰難受、誰知道。

  • 9 # 歷史帶鹽人

    東漢末年,宦官弄權,外戚專政,天下諸侯並起,漢室王朝岌岌可危。作為實力強勁的一方軍閥,袁術更是於公元197年公然稱帝,國號成國,年號為仲家。須知,漢室仍是當時的正統。那麼,袁術稱帝是他一時頭腦發熱嗎?

    讖語作怪,術士助推

    “代漢者,當塗高也”,這一讖語在東漢民間流傳了兩百多年。“塗”通“途”。也就是道路的意思。袁術,字公路。袁術倔強地認為自己的名字,應了這句讖語。正如秦朝的讖語“亡秦者,胡也”,秦朝果真在秦二世胡亥的手中斷送了大好河山。加之,術士為袁術算了符命稱袁術是當皇帝的命。自古天命難違,袁術自然高興壞了,滿懷信心榮登九五之位。這在資訊發達的現代,當然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但在一千多年的古代,就是上天授予的神權。

    家世顯赫,嫡子出身

    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門庭興旺。一代之中有人位極人臣已屬不易,幾代人都位極人臣,在中國幾千的歷史裡,估計也沒幾家。在講求出身的東漢時期,就連之後的劉備都要自詡皇族子弟來加持自己地位的時代,如此顯赫的出身無疑是一種耀眼的光環。袁術歷任漢虎賁中郎將、後將軍,起初是各方勢力拉攏的物件。雖然袁紹是兄長,但袁術才是嫡出。說白了,老袁家的家業還是要嫡子袁術繼承,哥哥袁紹沒有這個資格。

    有地盤有兵有糧有錢,實力強勁

    當時的劉備還在創業初期,在小沛巴掌小地;曹操雖已“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也只是剛剛起步,四處掘墓挖墳尋找金錢;孫堅、孫策父子還在袁術帳下俯首稱臣。當時,袁術坐擁淮南郡,最鼎盛時期割據揚州六郡,豫州以及徐州的一部分等中原最富庶區域,人口達幾百萬。此外,袁術的軍隊數量號稱有十七萬之多,是當時曹操的數倍之多。可謂是土地肥沃,人口眾多,錢糧充足,兵強馬壯。

    傳國玉璽,以為君權天授

    傳國玉璽上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因此,傳國玉璽歷來都被看做是“皇權天授、正統合法”的信物。孫堅在攻打洛陽之時,在一口水井之中發現了傳國玉璽。孫堅之後,傳國玉璽由其子孫策保管。此時的孫策落魄之際,手中無並,急需要軍糧才可以翻身。為此,孫策向袁術獻上傳國玉璽,從袁術手中借得3000人馬,並以此為基礎開拓江東基業。既然,傳國玉璽在手,袁術自然以為是天降大任。

    如此看來,在天下還以漢室為正統之時,袁術稱帝也不是一時頭腦發熱。只是,袁術稱帝后,酒池玉林,奢侈荒淫。袁術的暴政致使當地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在當地出現人吃人的現象。袁術倒行逆施,逆天改命,偏離民心。不久,孫策就宣佈脫離袁術。在呂布、曹操的打擊下,袁術元氣大傷。公元199年,袁術在悲憤中吐血身亡。

  • 10 # 有畫說話

    這個很自然!首先有一個重要前提:冒天下之大不韙當時已經不存在!

    東漢末年的朝廷已經是名存實亡,或者說日漸衰微,無人理會! 從黃巾起義打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開始,在袁術眼裡:一個落地秀才都可以當天子,何況四世三公的自己;前中山相張純、前太山太守張舉,北部起事,張舉自稱天子,後雖被劉虞消滅,但一個不在任的朝廷小官員都可以自稱天子,何況一個佔據揚州核心富裕地帶的大漢後將軍兼揚州刺史。

    再看朝廷和漢室宗親:朝廷內亂,無力安定,竟然需要徵調地方軍隊穩定局勢,說明大漢中央已經沒有實力;最後的忠誠宗親:幽州牧劉虞被下屬公孫瓚擊敗後被殺,也預示了一個道理:實力軍閥可以掌控地區權勢,誰還會在乎漢室安危;益州牧劉焉暗暗準備自立,從不關心朝廷安危。宗親如此,何況異姓人類。軍事實力決定個人命運:董卓可以一度掌控中央朝廷,憑藉的就是自己的軍事實力,可以隨便廢立皇帝,這在袁術眼裡很是刺激;11路關東聯軍,討伐董卓未能將其消滅,董相國跑回長安成為太師,繼續把控朝廷,靠的也是實力。稱帝前的袁術實力,可以說是傲視群雄,出類拔萃。

    其他略過,僅綜上所述,任何一個稍微有點眼力和實力的諸侯,全都動了心思。只不過袁術雖然看到機會,但如何切入和利用機會卻是草包一枚!能審時不能度勢,天生文平政短,缺乏遠見,空有實力,高估自己,加上那突然到手的傳國玉璽,成為其稱帝野心最大的膨脹劑!

  • 11 # 歷史伴讀小二

    袁術自個認為“皇帝就是商標,搶先註冊就是自己獨有,想不到最後自己玩火自焚”。

    一、搶到個傳國玉璽,以為天上掉下個皇帝寶座,別做夢

    三國演義中,袁術的傳國玉璽是從孫策那裡硬生生搶過來的。那時候袁術以為有了“傳國玉璽”在加上聽到民間的童謠,袁術自己就認為“天命神授”自己是下一個朝代的皇帝。

    在坐這個“假冒偽劣”皇帝之前,袁術組織召開一次研討會,自個認為,大漢王朝經過黃巾軍農民起義加上西北狼董卓的肆虐,朝廷文官與太監相互廝殺之後,已經到達行將就木的時刻了。

    我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顯赫家世,而且我還是袁家的嫡系子孫,作為這樣的家世與政治資本,在當今天下,我是最有資格坐上皇帝這個寶座的。大家以為如何呢?

    秘書長閻象陳述:“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時候,都還臣服於商紂王,現在漢獻帝劉協也不是商紂王的角色,他僅僅是奸雄曹操的傀儡,如果貿然稱帝,曹操肯定會以漢室統一為口號平定我們,那時候我們頂不住的”。

    袁術說:“我們頂得住”。

    閻象說:“我們頂不住”。

    袁術又說:“我們頂得住”。

    最後雙方都無言以對。

    袁術又問了張承,我想要稱帝,成為天下共主,你覺得怎麼樣。

    張承傳遞張範的話,說:“這天下能做皇帝的,不是靠你家裡,而是靠你自己,你明白嗎?”。連江東的遠方親戚孫策也來信反對這稱帝的事情。

    可是袁術就像被施了法術一樣,瞬間轉換成萌妹子一般說:“我不聽,我不聽”。

    最後的袁術按耐不住了,公元197年,假模假式地稱帝了,瞬間幻化成現實。

    二、槍打出頭鳥,吐血一斗而死

    袁術這貨不蠢的,如果是痴呆而萌蠢的人,不可能做到將軍與兼任那麼重要的後世富饒發達的江浙地區州縣刺史位置。既然不蠢,為什麼要幹這麼蠢的事情呢?

    天下大亂,諸侯並起,大家都奈何不了大家的時候,誰都想稱帝,但誰都不敢率先稱帝,無論是自己的大哥袁紹還是奸臣曹操都有這賊心沒這賊膽,但袁術就是不一樣的煙火,袁術自導自演的一場小丑戲劇,最後兵敗身亡。

    曹操聽到這蠢貨袁術稱帝,可能肚子都笑疼了,最後以亂臣賊子定性袁術並平定這場鬧劇。最後袁術在自己稱帝四年後,想喝杯蜂蜜水卻不能,吐血一斗而亡。

    天下共主,皇帝寶座,至高無上的權力,把握生死大權的爽感,讓那麼多人能夠前赴後繼地為了皇帝寶座而送死,這就是中國專制時代,皇權第一制度的犧牲品。可悲可嘆。

    袁術就是這麼個皇權制度的犧牲品,他死之前肯定要罵娘了,“皇帝根本不是商標,它是絞肉機”。

  • 12 # 陸棄

    既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韙,那就是頭腦發熱了。從這一個方面也可以提供反證,為什麼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曹操對袁術不屑一顧,認為是“冢中之骨”,後來的事實也證明袁術率先稱帝是頭腦發熱,不但沒有獲得大家擁護,反而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他的親哥哥袁紹率先跟他決裂,最後兵敗身亡,死於非命。跟他相比,曹操就聰明多了,孫權勸曹操稱帝,曹操都不肯,認為是孫權不懷好意,是將他放在火爐上烤。曹操的做法,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三分天下有其二,終成霸業。

    袁術為什麼會頭腦發熱呢?第一,他得到了傳國玉璽,認為擁有了玉璽就待於擁有了國家;第二,袁術家族顯赫,四世三公,而袁術是袁氏的嫡系子孫,比袁紹庶出的強,自認為有世族大家的基礎;第三,有民間讖語,當時東漢有“代漢者,當塗高也”的民間讖語,而袁術字公路,他自認為這讖語應當應在他身上;第四,袁術有一定的軍事實力,當時他比曹操的兵力多上幾倍,孫堅、孫策還是他的部下,劉備未成氣侯,而另一強大的軍事存在袁紹還是他的哥哥,所以他認為他最有資格當皇帝。

  • 13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新年好!我是雞湯。我認為,袁術稱帝固然是錯誤的舉動,但也絕非是心血來潮腦子一熱,而是當時的無奈之舉。

    我認為,袁術稱帝,是他的”商業模式“決定的。在曹操迎接天子前,四世三公的袁術的實力可以稱得上是諸侯最強之一。但曹操迎立天子之後,袁術的實力迅速下降,而這也正是袁術急切稱帝的原因!

    為何曹操迎立天子對袁術的影響如此之大呢?

    我們看一下袁術的實力特點。

    假如按照後來者的眼光看,袁術的地盤是不大的,汝南、淮南等地,雖然富庶,但卻不足以傲視群雄,也不足以讓人理解為何當時的諸侯說袁術是最有實力的軍閥。

    孫策、呂布,都是袁術此時主導的政治生態的一部分

    但是,假若按照漢末時期的政治特點來理解,就能明白,袁術影響的地盤,遠遠大於他自己實際控制的區域。孫策、劉勳、陳瑀、陳蘭等,我們都可以理解成袁術的勢力範圍。再加上正在結交,並很有機會納入的呂布勢力,他的勢力範圍比我們後來在遊戲劇本中看到的,要大很多!

    在漢末時期,政治勢力繼承了漢朝統治時期的特點,即地方勢力認可漢朝時期留下的政治規則。比如孫策的老爹孫堅,按道理也是有長沙之地的一個軍閥,卻如同馬仔一樣地替袁術東征西討。

    而袁術呢?可以說,他是真正意義上繼承汝南袁家基業的人。與跑到河北的袁紹相比,就在汝南老家一代的嫡子袁術,當時的影響力超過了自己的哥哥。

    在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中,雖然盟主是袁紹。可是,各路諸侯都毫無作為,唯袁術集團影響下的孫堅,功勳卓著,攻入洛陽,可見,當時袁術軍(含孫堅軍)的戰力,冠於早期諸侯。

    聯軍討董卓,聲勢雖大,但攻入洛陽,還是要靠袁術支援下的孫堅

    可是,正因為袁術過於鬆散地統治基礎,導致他的勢力擴張,嚴重依賴於本家的政治基礎。因此,當天子迴歸到政治體系時,而且被善於假借天子全力的曹操運用時,袁家的政治基礎急劇動搖。你再有政治基礎,總勝不過漢家天子的聲望吧!

    我們從時間上來看曹操迎立天子對袁術的影響。

    196年8月,曹操迎立天子。197年,袁術稱帝。

    比起玉璽來,我覺得這個關聯更大。

    同樣對”挾天子以令諸侯“感到吃力的,還有另一位袁家的兄弟袁紹。

    袁紹,原本對於迎天子持不置可否的態度,可是,在曹操接到天子後不久,就要求盟友小弟曹操把天子遷到他的地盤。為何?難道真的是大將軍、司空之類的虛名之爭嗎?

    我更傾向於認為,是天子的影響力被有效利用後,地方勢力對二袁的支援出了問題。

    大家都知道,袁術稱帝后,馬上眾叛親離,孫策、陳瑀這些”下屬“、呂布這種”盟友“都紛紛翻臉,為何?因為天子令!天子令在法統上確立了他們的統治,使得他們根本無須依賴袁家勢力的關照了!

    因此,袁術的稱帝是錯誤的,但是,如果不稱帝,任由天子削弱自身影響力,則是更愚蠢的。

    袁術的失敗,敗於自己的”商業模式“,企圖依賴自身的家族政治地位。當他遇到了更有手腕的政治家時,就分崩離析了!而稱帝,只是分崩離析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罷了!

  • 14 # 風塵講歷史

    東漢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大軍閥袁術在壽春(今安徽六安市壽縣)稱帝,因為其稱帝太過心急,導致眾叛親離,孫策更是徹底與其劃分界限。加上袁術自己治國無方,各諸侯都起兵討伐他,曹操、劉備、呂布、孫策四路人馬殺向壽春城,最後大敗袁術,稱帝僅兩年的袁術就這麼抑鬱而終了。要知道當時還是漢家天下,百姓都還心繫漢室,漢獻帝也還健在,為何袁術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稱帝呢?這都是傳國玉璽惹的禍。

    孫堅原是袁術手下的大將,在他攻取洛陽後意外的得到了傳國玉璽,就是秦始皇用和氏璧打造、上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璽,誰得到它誰就有了繼承皇位的身份。孫堅得到玉璽後並沒有上交,而是將玉璽藏了起來,但不久後孫堅就在與黃祖交戰中戰死,其子孫策得到了傳國璽。孫策是個不甘位於人下的人,他才不在乎什麼傳國璽,只想脫離袁術自立門戶。於是孫策就用傳國璽向袁術換來了孫堅的舊部共一千五百餘人,而袁術也因得到了傳國璽十分高興,認為自己受命於天,理應稱帝。

    當時還流傳著一句讖言“代漢者,當塗高也”,袁術自稱“吾字公路,正應其讖”,所以認為代漢的人就是自己,現在又有了傳國璽,似乎讖言就要成真了。其實袁術稱帝的野心早就暴露了。董卓進京後為了立威廢了漢少帝劉辯,立年僅九歲的劉協為帝,也就是後來的漢獻帝。後來各諸侯集結大軍討伐董卓,並商量著要另立幽州牧劉虞為新帝,為此袁紹還寫信給袁術問其意見,而袁術自己想當皇帝,如果現在立了一個賢能的人為帝,決不利於自己稱帝,所以他堅決反對另立新帝。袁術也曾讓占卜師張鮍為其占卜,得到的結果自然是袁術是真命天子,這樣一來有了傳國玉璽的袁術當然敢稱帝了,只是在那一個諸侯爭霸的年代,傳國璽又有什麼用呢?

    其次袁術稱帝也是為了對抗曹操。在建安元年曹操將漢獻帝接到了許都,從此以後曹操就“挾天子以令諸侯”,無論他進攻誰都可以說是天子的命令,如果哪方諸侯反抗,那就是反叛朝廷,不反抗諸侯自己又吃虧,可以說曹操挾持了漢獻帝以後佔據了極大的主動權。雖然當時東漢朝廷形同虛設,但還是沒有諸侯敢站出來公然反對,畢竟槍打出頭鳥。很可惜袁術就當了這隻出頭鳥。袁術稱帝后就有自己的朝廷了,自然可以無視東漢朝廷的命令,可這樣一來袁術立刻就成了東漢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雙拳難敵四手,袁術最終失敗也很正常。

    當然如果僅僅只憑藉傳國璽就貿然稱帝,是不明智的,袁術敢稱帝還是因為他有很強大的實力,有稱帝的底氣。在當時的各路諸侯中,袁術的實力是數一數二的,他佔據的南陽、汝南和江淮等地都是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的地方。而且當時孫策尚未與袁術決裂,其治下的江東名義上也是袁術的,坐擁三分之一的天下,加上十數萬大軍,袁術肯定是自信滿滿啊。再看看後來三分天下的各路狠人在當時是什麼情況,曹操還沒有消滅呂布,劉備還在寄人籬下,孫策也只是袁術自己的部將,其餘的諸侯都沒有問鼎天下的野心,只想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可以說已經沒有哪個諸侯能夠威脅到袁術了。可惜袁術沒有想到孫策會背叛他,使得江東脫離自己的統治,實力銳減,最終失敗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 15 # 龍城之影

    讀過三國都知道,在漢末群雄之中,論絕對實力袁術還排不進前三名,但他是第一個冒然稱帝的,那麼我們從袁術的角度來看,稱帝的確是一個錯誤。那麼他為什麼執意稱帝呢?

    大家都知道,袁家是四世三公的大家族,門生故吏遍天下,支持者眾多。這一點,袁術跟袁紹是一樣的。袁紹雖然是哥哥,但他是庶出(妾生的)。而袁術是嫡出(正妻生的)。所以袁術表現的比袁紹更自信、高傲。

    所以袁術的勢力很強的。當時何進誅殺宦官時,袁紹、袁術就是何進的主要支持者,兩人都手握兵權。袁紹是司隸校尉,袁術是虎賁中郎將。正是兩人帶兵消滅了宦官。關東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術當時的官職是後將軍。這可是正牌將軍,袁術是各路諸侯中官職最高的。

    其實當時天下豪傑投奔袁術的人也有不少。比如孫堅、孫策都依附於袁術,呂布也曾經依附袁術。不過袁紹名聲更好、禮賢下士,投奔袁紹的人更多。兄弟倆鬧翻後,袁術組織了一個對抗袁紹的同盟,成員有公孫瓚、陶謙、孫堅等。袁紹則與劉表、曹操聯盟以與之對抗。但是他稱帝后,開始眾叛親離,孫策部割據江東獨立,呂布背盟。袁術又被曹操擊敗。陷入絕境的袁術取消了帝位,試圖投奔袁紹,路上病死。

    首先,當時無論從袁術的軍事實力來看,還是從他的個人聲望來說都趨於巔峰。當時的袁術集團,雖然北上兗州的戰略失敗,被迫放棄了早先的南陽及荊州北部一帶,但卻在東南方大有收穫,尤其在攻取江東後,袁術掌握的地盤面積廣大而富庶,在當時算是群雄中首屈一指的,還吸引來了呂布等人的投奔。

    用諸葛亮的話說,袁術沒成功成為三國之一說明他不是有戰略眼光的人,沒看清自己的實力,也沒掌握漢室覆滅的時機,更不知道稱帝會成為眾矢之的(手下是有看清的),四世三公的名號在當時感覺比“劉皇叔”都要正派。所以呢,袁術稱帝是因為他覺得漢室壽命到了,自己的實力又可以,也不會有人打著除逆的名義管他。

    雖然他的家族背景十分強悍,由於個人能力不足氣量狹小,任人唯親,目光短淺因為傳國玉璽就把兵借給了孫策,孫策收復了東吳之後就沒有再搭理過他,這些形容詞用到他身上似乎也不過分。對自己的手下都缺乏信任哪有什麼人願意替他效命。手下文武雖有才能,但都不能被重用,這就是袁術的為人的一大敗筆,所以他手下雖然兵多將廣但終究只能屬於弱勢力。

    其實只要稍微有點政治頭腦,都不會有稱帝的念頭。可是袁術呢?第一,袁術他掌握的土地,僅有兩個郡而已,而且和曹操、袁紹、劉備等豪強都是敵對關係,連自保有不容易,竟然也敢稱帝;第二,得了傳國玉璽——這玩意究竟有多大的號召力,恐怕連袁術本人也說不清楚,它又不是封神演義裡的一個法寶,拿到誰手上都有用;第三,他很迷信——迷信自己是上天選中的那個人。

    可是按理說,後來的曹操是最有資格稱帝的,不管是能力還是局面的把控以及手上握著天子這張牌,他都有資格,可是,曹操為什麼不稱帝?人家聰明的曹操不需要那個虛名。他有那個實權就行了,叫不叫皇帝又有什麼區別呢?

    可是,袁術就不一樣了,袁術這個人很自負。他跟袁紹雖是兄弟,但是袁術為嫡袁紹為庶,袁術並不把袁紹放在眼裡。不把袁紹放在眼裡並不表明袁術本領比袁紹大,他恰恰是在個人能力上不如袁紹。之所以敢稱帝,是仗著自己嫡子的身份背後有著家族強大力量的支援。然而,這支援也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強大。

    更何,袁術此人一向一意孤行(如果不一意孤行大概就不會率先稱帝了),聽不得眾人的意見,最後的結局就可想而知了。說到底,袁術還是過高地估計了自己能量了。

    舉三國時期袁術竊國自立建立仲國的故事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的,但是一直以來袁術稱帝的事件都是一個笑柄,很多人認為袁術稱帝是昏庸無能的表現。甚至流傳出袁術稱帝時勢力不過半州之地的荒唐之言(非要拿三國演義當歷史的請無視這句話)。實際上袁術稱帝雖然十分的愚蠢卻並不代表當時的袁術沒有稱帝的資格,不過在袁術稱帝的背後還隱藏了一個十分神秘的歷史謎團。

    首先先從袁術當時的勢力說起,嚴格來說袁術稱帝時他是最有勢力稱帝的諸侯,當然這個勢力不是指他手中的傳國玉璽而是實打實的甲士和地盤,袁術在稱帝時可以說是當時最大且實力最強的諸侯,他控制著豫州部分,徐州部分,揚州大部分,這也是為什麼傳聞袁術只有半州之地的由來,因為他卻是沒有完全掌控過任何一個完整的州但是他掌控的地區卻是幾個州中最富庶且盛產精兵的地區。

    其次袁術稱帝的時候,孫策尚未獨立出去,袁術任命孫賁為豫州刺史,孫香為汝南郡太守,吳景為丹陽太守,至於孫策則替袁術攻略江東,可見孫家在袁術手下還是十分受寵的,而實際上孫策後來的獨立也是因為袁術稱帝失敗而不是因為早有預謀的脫離。於此同時散佈各地的呂布、華歆、黑山、白波等勢力也紛紛投靠袁術,而此時的袁紹正腹背受敵,曹操更是可戰之兵不過數萬說袁術有碾壓天下的實力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上述的原因其實都不是袁術稱帝的主要原因,袁術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率先稱帝主要還是因為漢朝流傳數百年的神秘讖語那就是“代漢者,當塗高也”根據《太平御覽》記載這句話起源於漢武帝,當時漢武帝與群臣飲宴乃自作《秋風》“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而這句話在漢武帝死後更是坑害了無數的人,因為自漢武帝至漢朝滅亡自認為是“塗高”之人數不勝數,幾乎漢代一半以上的叛亂者都是打著塗高的名義。

    眾所周知袁術字公路,塗高在當時的意思就是路,袁術手中有了兵甲,還得到了傳國玉璽在一些人的客意鼓吹之下袁術終於相信自己就是那個代漢塗高,可惜的是袁術稱帝之舉實在是不得人心,在天下人的口誅筆伐特別是一批死忠於漢室江山老儒的批判下大批人才紛紛脫離袁術,就連孫策也不得不與袁術劃清界限,要知道當時那些老儒的威望被稱為有著一言稱讚可以把人捧上天而一句詆譭可以把人踩下地的威力。

    值得一提的是袁術稱帝其實並沒有和漢獻帝徹底鬧翻,他不僅沒有稱孤道寡還十分的禮遇漢帝,就連袁術都只是自稱仲家而已,因此在史學界有著一種說法那就是嚴格來說袁術並不能算是稱帝,但是無論如何袁術稱帝都是操之過急的選擇,如果不是他心急稱帝而是逐漸穩固自己的勢力很可能就不會有魏蜀吳三國什麼事情了。

  • 16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袁術稱帝有直接和間接原因間接原因很簡單

    袁術雖然勢力並被最強,但是實力絕對不弱,按照史料記載,袁術佔據淮南,地廣糧多,部下帶甲數十萬,良將千員,勢力在天下群雄中僅僅輸給其兄袁紹,遠比曹操,劉表,孫策,馬騰之輩要強多了,有這樣的勢力又有稱霸天下的心,袁術稱帝時正是他勢力的巔峰,當皇帝自然是順利成章的事情

    直接原因,袁術得到了傳國玉璽

    古代講究名正言順,皇帝是百姓之首,需要上天承認,怎麼是上天承認的標誌呢?就是傳國玉璽,《後漢書·袁術傳》中記載,孫堅率軍攻入洛陽,兵士見宮中一井發光。孫堅遂使人入井,得傳國璽,孫堅將璽秘藏於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孫堅妻,奪璽,得到了玉璽的袁術飄了,於是在此刻稱帝

  • 17 # 風吹青竹搖162015807

    三國中,最強者,董卓。

    排名第二的就是袁術。

    董卓,十八路諸侯聯合,董卓依然活得好好的。

    袁術!曹操,孫策,呂布,劉備,四路諸侯聯合才滅了他的。

    都說曹操厲害,如果袁術,孫策,呂布,劉備聯合起來打曹操,他們可以把曹操的屎打出來。

    曹操最聰明的一點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打任何人,都是代表的皇帝,別人打他都是造反。

    要是沒有皇帝,曹營的多少多少文臣武將都不會尿曹操。

    小小的徐榮,在三國中名不見經傳,都可以把曹操打殘……

    曹操也就是袁紹的一個小跟班而已。

    曹操嘛,也就是欺負欺負自己的女婿漢獻帝而已。

    遇到魏延,就把他的牙打掉。至從曹操的牙讓魏延打掉以後,他自己帶兵就再也沒有贏過。最多也就是平局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子需要買健康險嗎?有這個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