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山印象
-
2 # 福州禪武
直接從散打入門或是長拳入門。
當下的武術可以人為三個類別,競技武術套路,競技散打,傳統武術。競技是國家體委制定的規則標準,傳統武術是自由發展的軌跡,與宗師和門派說了算。
如果你想防身,直接學散打,散打是對抗專案,是圍繞著對手的行為作出相應的應答行為,它的基本功練法和套路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是想健身,表演為主,可以練習競技武術,一般的專業武術隊都是使用下面的一套程式動作作為基礎;
(1)四種直襬性腿法(正踢、側踢、裡合、外擺)。
(2)三種屈伸性腿法(彈腿、蹬腿、踹腿)。
(3)三種擊拍性腿法(拍腳、裡合擊響、外擺擊響次)。
(4)兩種掃轉性腿法(前、後掃腿)。
(5)五種跳躍動作(騰空飛腳、旋風腳、騰空外擺蓮、側空翻、旋子)。
(6)五種步型(弓步、馬步、僕步、虛步、歇步)。
(7)五步拳。
如果你想練傳統武術就複雜了,各門派都有自己的方法,只要找到明師就能走正道。
-
3 # 愛看綜合體育
1、學練基本功
不論選學何種拳術兵械,都應由基本功入門。一般基本功以柔功為主,增強力量的功法為輔。透過有針對性的選練,獲取必要的柔韌素質和力量素質,以保證學練動作時肢體屈伸能到位,不感到吃力費勁。
透過練習能瞭解最基本的技術知識和技能力。
2、選練武術功法
選練武術功法。在第一步學練的基本功內容中,往往已包含有了一些基本動作和典型動作。
例如,學練擒拿法者,應練卷棒、上罐功等,以增強抓、擰類力量;學練散技打法者,應練靠臂功,拍靠功、吊袋功等,以增強擊打能力和抗禦能力。
3、進行套路的整學零練
進行套路的整學零練,瞭解動作的攻防含義。在第二步的基礎上,可以較快地學會拳械套路,難點動作練習、組合動作練習、分段練習,逐步向整套練習過渡。同時,透過”拆手“、”對盤“、”對打“等方法,瞭解動作的攻防含義,體會動作的攻防用法。
注意事項:
1、忌蹲坐休息:練後的功後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迴流。影響血液迴圈,加深肌體疲勞。嚴重時產生重力休克。
2、忌貪吃冷飲:練功往往使人大汗淋漓,隨著大量水分的消耗,練功後總會有口乾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覺,然而此時人體消化系統仍處在抑制狀態,功能低下。
3、忌立即吃飯:練功時,特別是激烈運動時,運動神經中樞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在它的影響下,管理內臟器官活動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則加強了對消化系統活動的抑制。
4、忌驟降體溫:練功時肌體表面血管擴張,體溫升高,毛孔舒張,排汗增多。
-
4 # 苗族武功傳播
個人練習武術基本功如何入門的問題,在古代沒有人教,沒有看見別人練習當然找不到方式方法去做入門練習。現在都是網路上武術教學影片滿天飛的年代,如何入門網路上一搜就有上萬個影片出現,要想快速學會武術入門技術,一切從網路搜尋開始!求人不如求己。雖然你提出了問題,又被我看到,我在這裡再給你三條建議吧!第一條:找一個身邊會武術的人帶你,眼看千遍,不如跟著師傅做一遍。每天儘量跟師傅學習一到三個動作。不要學得太多,學習太多反而做不好。學會之後每天回家自己繼續堅持練習,因為師傅看到你的進步他才會樂意繼續教你。如果你把師傅的心血不當一回事,吊兒郎當的,師傅會找藉口不再教你。第二條:花點錢到武館去拜師學藝,由職業武師專職教你從零基礎開始。循序漸進。第三條:網路上看武術教學入門影片自學,先撿你認為是最簡單的動作開始學習,把複雜難度高的放到最後再練習。並養成每天堅持自學練習的習慣,因為是自己幫自己練習,沒有必要偷懶。當你學會一到幾組動作後,就會有了信心,並逐漸掌握了自學的方式方法,並觸類旁通。武術基本功本來很簡單,只是有一些師傅故意弄成很複雜很神秘而已。以上三條建議,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一條去做,就可以完成自己的武術夢想。練習武術一切從壓腿、提腿、彎腰、打沙袋、左右搖擺、跑步、俯臥撐、扎馬步、弓步、虛步等動作開始。循序漸進、觸類旁通、用心去悟、功夫有限、仁者無敵才是學武的最高心法要訣。祝你早日成為中國知名武術達人!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有志者事竟成!
-
5 # 卡片愛鄉村
武術基本功扎馬步
扎馬步是許多門派的根基功夫,各派的馬步大同小異,站馬步樁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練腿力,二是練內功。站樁就是聚氣。
武術基本功扎馬步的練法
第一步:雙腳外開15度,與肩膀寬度相同,然後微微蹲下。為什麼要外開?因為人的股骨是外旋15度的。這種位置,是最不違揹人體生理的動作。眼前看,脖子貼衣服領子(頂頭懸),穿一件上衣,做到衣服輕輕貼後背(身體中正),肩胛骨的肌肉向四面微微拉開(拔背),這樣胸廓自然既開展又形成一個很小的內弧(含胸),意想腋下夾個熱饅頭,肘部吊一個10克的天平砝碼或者一個空墨水瓶(墜肘),不許聳肩(沉肩)。這樣站好,用鼻子慢慢呼吸。這樣就覺得兩肋和腹部都有充實感覺(氣沉丹田,這是自然做到的,不要管氣)。雙手環抱胸前,手心向內,掌指相對。
這樣練習一段時間。這是訓練身體各部在武術中應該保證的位置。
第二步:雙腳尖開始轉向前。這樣是為獲得一個扭動的勁力。但是腳尖雖向前,膝蓋仍需要對前,這樣形成一個微微的扭轉,從而獲得一個力。這是首先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一點用力。這個力是腿上的力,體會到這個力,步法、轉身就都有了。
第三步:重心下移,逐漸蹲深。這是為獲得向下的力。這時,腿上除有腳尖和膝蓋的一對力外,又出現了向下的力,這是身體的重力。為克服這個重力,重心放在湧泉,並在身體正中(這兩句不知說明白沒有?不好懂),這樣膝蓋和腳腕獲得一個向上的力來保持自己不坐到地上。這是第二個力。體會到這個力,彈腿、跳躍和千斤墜就都有了。
第四步,雙腳開大,達到自己兩腳直到三腳寬。這樣又獲得一個力,是外展的力。為克服這種力,小腿大腿肌肉開始工作,產生一個反力獲得身體的平衡。體會到這對力,橫踹、分踢、勾踢就都有了。
第五步,雙手由環抱變成平擺,手心向下。——這是什麼?外家拳的四平馬!已經擺好。手上經過環抱,已經練出了繃勁這個繃勁是。手向內抱,腋向外頂的力,從第二步就可以練了。體會了這個力,直拳、翻拳、擺拳、勾拳就不費勁了。當手變成平擺後,出現了肩要把肘送出去,可肘還要墜下來保證手臂水平的一對力,這個力是練肘上力的,體會到這個力,擺肘、頂肘就不費勁了。
四平馬,是扎馬步的最高階段,全身出現了四對主要的力。練到這一步,你就獲得了幾乎所有武術動作的發力能力,所以說,扎馬步(地盆)是拳術之祖。
-
6 # 慧月生
武術三要素:速度、力量和幾何管理。所謂招招數和套路,教我如何利用幾何原理把你的力量發出去,發到位置,並形成肌肉記憶。
-
7 # 為之一振
練武目的就是為了強身健體,在關鍵時刻還可以防身,武術有很多種;有內家拳法,外家拳法,還有傳統套路武術,最實用的當然還是散打,截拳道,這兩種拳法簡單實用,沒有那麼多的套路,並且能一招制敵。
基本功練習分為以下幾點:
1、每天一個五公里長跑訓練(跑完之後適當的休息幾分鐘)
2、有條件的話,在健身房利用各種器械,從頭到腳都訓練一遍。(主要是進行力量練習)
3、壓腿劈叉,韌帶拉伸訓練
4、全部熱身完之後,進入到你自己要訓練武術的科目
5、堅持一年以後,你會發現兩三個普通人與你單挑,你決定不把他放在眼裡
-
8 # 阿龍8434
俗話說得好,一膽二力三功夫。膽量是人有了能力才會有膽量,所以首先是先要練習力量。
跑步,俯臥撐,仰臥起坐,劈啞鈴等等
然後是基本功練習,馬步,壓腿,彎腰等
在然後就是做個沙袋練習踢腿,打拳等
最好實在閒餘時間讀一下武術的理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快的提升武術水平。
-
9 # 快樂天使518
任何一個習武者都應從基本功開始學起,真正熟練掌握了基本功,才有可能步入功夫的上乘境界。但眾多習武者卻痴迷於功夫的花巧,盲目追求與摹仿,最終不堪一擊。因為他們忽視了功夫訓練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基本功訓練。功夫高手無一不是從苦練苦修基本功開始,而且是終生不離此道。這猶如中國的漢字,七千多個漢字卻能夠組成無數個句子,其道理就在於對文字運用的熟練。同樣,一個簡單的基本功動作也會演繹出精湛的技藝。每一位功成名就的功夫大師都會經常練習基本功,因為高超的技藝也會隨著體能的下降而減退,而基本功訓練是保持體能的最好途徑。如果每位功夫愛好者明白並堅持了這一習武原則,就會在功夫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基本功訓練是一個複雜的、枯燥的訓練過程,需要頑強的毅力與堅定的信心,如能堅持基本功訓練,就會在磨鍊中明白武術到底是怎麼練出來的,而且在這一過程中會樹立起無畏的精神,理想與理念也會更加明晰與堅定,逐漸成為強者。在這裡奉勸習武者:“基本功訓練是功夫訓練的最好導師。”無論哪一位名師,基本功訓練都會是他所教功夫教程的第一課。以下僅例舉幾項日常基本功訓練方法及要求與標準。 1.跑步。練習方法:①速跑,全力以赴跑步5分鐘。快速跑屬無氧運動,可提高肺活量,鍛鍊腳的快速移動。②節奏跑,配合呼吸有節奏慢跑30分鐘,提高呼吸與身體的配合能力。③耐力跑,全程5公里,快慢相應,以鍛鍊身體的耐力。2.俯臥撐。練習方法:①快速推撐60次,以提高上肢快速衝拳能力。②耐力推,堅持100次,提高手臂與肩部的力量。3.仰臥起坐。 練習方法:①快速仰臥起坐,50次/分鐘,鍛鍊腹部肌肉力量與抗擊打能力。②耐力仰臥起坐,堅持200次以上,以提高耐力。 4.腿部柔韌練習。練習方法:按照先壓後踢的順序,以腿部肌肉與韌帶感覺到繃緊為宜,然後配合各種踢法,每次至少1小時,以提高腿法的靈活性與速度。每次壓腿後必須踢腿,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5.快速空擊。練習方法:以自身的習慣攻擊動作進行快速的擊打,包括手法與腳法。配合呼吸,連續進行5~10分鐘。此訓練屬無氧運動,能使人體在快速、緊張的運動狀態中保持良好的體能。6.全身抗擊打訓練。練習方法:以拳頭對自身做無規則的擊打,力量以自身能承受為宜。配合呼吸,由快到慢。以提高自身肌肉的抗擊能力,並能夠放鬆肌肉,不致使肌肉僵硬。以上幾項基本功訓練僅僅是武術基本功的一小部分,卻是習武者入門的初級功夫。切記基本本功訓練如同功夫技巧訓練一樣,宜精不宜多。基本功沒有速成,只有靠日積月累,當你具備強壯的身體與超常的素質時,就能將各種動作技巧自然、巧妙的連在一起,真正達到將技巧隱於無形,以最簡單的動作去對付複雜的招式。
-
10 # 散打之路
第一點就是柔韌性練習,包括壓腿,壓肩,還有腰這是最基本的東西這個過程也是最痛苦的。
第三點就是力量練習,這些東西相信大家都知道怎麼練,網上有很多個個部位的訓練方法,大家可以搜一下看看,或者讓我給你發教程也行。
以上的這些是最基本的東西,練好這些東西,在學一些難度難度高點的動作就會容易很多。
-
11 # U戴軍
從韌帶練習入手。
你看公園裡的習武者,一般是先壓壓腿,踢踢腿,然後再活活腰。
這壓壓腿就是基本的韌帶練習。為什麼要先韌帶練習,韌帶練習有什麼用?
韌帶練習就是拉韌帶。它的功用是:
1、在劇烈活動前把筋拉展,以防止因肢體運動突然加速韌帶承受能力受不住,受傷或斷裂:即韌帶拉傷。
2、透過拉韌帶,提高身體彎度的承受能力,增加各部肢體的延展能力。
3、拉韌帶其實還作為在武術運動前熱身的一種形式,即便你韌帶基本功已有了基礎,還是要在每次武術運動訓練前先行進行熱身。
這裡特別要注意的是:在拉韌帶練習中最重要的是適可而止、循序漸進,趴 壓 拉,做動作要注意由輕到重,否則會拉傷抽筋,頭暈,休克。
說到韌帶,順便也說一下筋。
韌帶和筋是人體內兩種完全不同的組織結構。一般來說韌帶是骨頭與骨頭的連線,而筋是骨頭與肌肉的連線。韌帶的特點是質地比較堅韌,有彈性,能夠把骨骼連線在一起。並且能夠固定體內某些臟器,比如肝、脾、腎的位置。
但其實在實踐中,我們認為筋跟韌帶在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一般人們俗稱筋就是醫學上所謂肌腱跟韌帶。在武術中我們常說的“一寸筋,一寸長”其實也是不加區分的說的韌帶和筋,把它們當一個東西。
武術運動屬於一種全身、全肢體的運動,筋骨不先舒展開,是拉不開架勢的。明白了韌帶練習的首要性,下面來看看都有哪些韌帶練習方法。
1、腿部韌帶。透過壓腿、劈腿,各種踢腿(前踢、後踢、側踢、裡合、外擺)以及結合步法(如典型的撲步)來練習。
2、腰部韌帶。透過轉腰、彎腰(正彎腰、側彎腰)、擺腰等來練習。
3、肩部韌帶。透過壓肩、轉肩(前轉、後轉)等來練習。
4、臂部韌帶。通過沖拳、鞭拳、掄掌、劈掌(拳)等練習。
5、頭部韌帶。透過轉頭(前轉、後轉)、擺頭、撞頭、頂頭等練習。
每次習練武術前,先將腿、腰、肩、臂、頭充分熱身後再進行正式訓練,能確保在紮實的基本功基礎上,獲得較好的訓練效果。
回覆列表
武術是中國的國術,中國的武術從古至今,博大精深,是無數華人追求的學習的技藝,歷史上有眾多武術大家,近代的葉問大師,李小龍大師都是武術界的泰山。
武術的分類也很多,應該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向,用心去研究,用情去投入,用汗水去付出,最終學好它。
但想要學好武術,並非一日之功,除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外,有師傅的指導那也是不可少的,最好還是有師傅的傳教,當然還有自己的努力,沒有功底不怕,堅持科學訓練,久而久之才能成為參天大樹,也才能有所建樹,最終可成就一番事業。
當然,我們練習武術也可做為一個強身健體的專案,畢竟,堅持鍛練身體,身體機能就會充分發揮作用。
武術的學習,也是一個漫長過程,是一個自我約束過程,必須吃常人沒吃過的苦,要以常人沒有的毅力,耐力去面對。臺上幾分鐘,臺下十年功。
任何一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艱辛之路,走過坎坷才能發現平坦大道的來之不易。
武術作為防身術,是多少人追求的技能,受華人青睞,堅持下去,不僅會提高反應能力,還會增強體質,修身養性。
正因為武術是我們的國粹,就更需要有無數人去傳承,當好接班人,將中國武術發展下去,將武術精髓傳承下去。我們不能成為武術大家,但可以成為武術的受好者,用一生去追隨。練好武術得從基本功開始,學好武術對身體是非常好的。
從零開始,沒有師傅傳授的話,可以買書來看,但那很難領悟一些專業動作要領。
最後還是堅信:持之以恆,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