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伽術的格鬥技巧真正經過實踐檢驗過嗎?
空手奪白刃真的現實對抗過真匕首嗎?
空手奪槍真的奪過開啟保險的真槍嗎?
馬伽術怎麼跟傳武似的都是一些喂招,套招的套路,對外宣稱技巧都是殺人技,但是不見真正的對抗實戰,缺少真正的實戰對抗?
再陰險狠毒的技巧實戰中打不到人,發揮不出真正的效果又有什麼意義?
不是要黑馬伽術、傳武,而是對馬伽術有些質疑。
我懷疑馬伽術只是表面看起來厲害,招招奔著要害攻擊,可是那些看起來狠毒的招式真的經過實踐驗證過嗎?
實戰對抗真的能發揮出應有的效果嗎?
對手可不是不會移動不會反抗的活靶子。
相對來說拳擊、散打、泰拳、mma這些現代搏擊,這些格鬥經歷過不斷的實戰比賽,會淘汰不實用的技術,能留下的都是經過實踐考驗過的。
雖然因為比賽規則所限,現代搏擊不能攻擊一些致命要害,但是真要放開規則街頭搏殺,那些專業運動員難道就不會打要害了嗎?我認為專業運動員絕對不是不會打擊要害,而是平時打比賽規則限制了他們。
一旦不需要遵守比賽規則,那麼運動員的打法也會跟著改變去適應街頭搏殺的環境,就如同一些散打運動員為打mma,也進行技術調整,最後很好的適應mma風格,打mma一樣也很厲害
回覆列表
-
1 # MDS矩陣防衛體系
真實的馬伽術是一種戰術體系,只是在國內因為商業需求被包裝成了武術,實際上格鬥只是佔馬伽術很少的一部分,安全意識,戰術策略才是其重點。
之所以說是商業需求,是因為大多數華人並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防衛,很多人一味的認為能打就是防衛,客戶需求促成了這種演變。其實防衛首先要學的是規避風險,避免武力升級。至於防衛體系中的打鬥,更注重的是符合街頭衝突的特定的戰術與技術配合的應用。但在防衛的市場中,能對防衛的真正概念保持清醒認識的人需要承受很大壓力,所以馬伽術就隨市場變化而變化了。
馬伽術以色列是軍隊練習的,是舉國之力創造的,在以色列有很多退伍軍人創立的流派。整個體系的建立確實是經過實戰檢驗的,目前也還在實戰,不過不要光看技術,而是體系的整體,不要用國內教的那些去衡量。
空手對白刃,影片就當看電影了,熱鬧一下就得,以色列軍人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沒有徒手的,手裡任何東西都能用來對刀。徒手奪刀只是一種膽量訓練。
奪槍要細分的,實戰中的奪槍和反奪槍都是偷襲奪槍,或近身來不及出槍的一些情況進行針對性訓練的。至於開啟保險指著你的就不用想了,那也是電影,哪國的都一樣。你的速度永遠沒有對方扣扳機的速度快,再者,幹嘛要站那麼近給你奪槍的距離。也是一種膽量訓練,必要時也算最後一搏吧,反正都會死,有機會搏一下也死得甘心。
馬伽術的那些套招訓練是一種配套練習,在各種格鬥體系和武術的訓練中都有,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競技格鬥的打靶訓練其實也是配套練習的一種表現形式。訓練的時候是不能打出實打實的要害攻擊,訓練配手的安全是必須要保證的,涉及要害打擊只能是點到為止,不然一個訓練都殘了廢了誰還敢去學。但很多人對配套練習中配手應有的打鬥中的身體狀態認識不足,錯誤的理解了配套練習的意義,導致配套練習流於形式變成了雙人套路表演。嚴格來講,不是技術出問題,而是訓練方法出了問題,是教練出了問題。
實戰中,馬伽術的要害打擊確實有用,但僅限於訓練方法正確的情況下,如果你看到的教練的訓練方法是把人當木樁子打,那就算了。
專業格鬥運動員不是不會打要害,而是因為他們長期接受以比賽規則為行為標準的訓練方式養成的習慣,習慣的影響力是極其強大的,甚至會成為他們的道德準則。對於他們來說,潛意識中,比賽中的犯規動作是違返體育道德的行為,而且這是一種集體的道德準則,身邊的人都這樣,哪怕脫離了比賽,他們仍然會本能的按照規則去搏鬥,就是習慣了。
除非他們改變自己的訓練方式,改變自己的打鬥習慣,甚至是道德準則。就像那些加入馬伽術的其它格鬥體系的教官一樣,需要透過長期的針對性訓練改變自己的打鬥模式。所以要是想在街頭衝突中把要害擊打變成自己的打鬥本能,也是要經過長期的嚴格訓練的,而且還首先要從觀念和意識方面做出改變,不是說出了賽場去打架就能瞬間踢襠了,真打起來是控制不了的,都是長期訓練出來的打鬥本能。
有不少專業運動員來我們體系學習交流時就反應過,街頭衝突和比賽的感受完全不一樣,這種表現首先就體現在心理方面。比賽中,雙方都清楚是有規則保護的,大家訓練水平相當,街頭衝突中就感覺心理沒譜了,甚至會被對方的一些不合常理的打法激怒,心想“他怎麼能這樣”。沒有試探攻擊,沒有體力分配,上來對方就拼命了。大多是偷襲和近身拉扯纏鬥。複雜環境中,起不了腿,摔不倒人是常有的事。理智點的運動員即使動手也是束手束腳的,怕事後法律責任太重,衝動點的自己的職業生涯也就到頭了。對方手裡要是有傢伙,自己就先懵了,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對付。
還有一點,只要你職業是那種檔案一直跟著你走的,不管你是業餘還是專業,不管你練的是哪個道打的是哪種競技,你考到黑帶或者取得了什麼比賽成績都有可能會被記錄在檔案裡,越是在大城市越是記錄的詳細。雖然在國內,沒有那種明確的格鬥運動員與人動手,徒手會被視為持械的法律,但也會有類似的判定方式,不管你是不是職業的。所以我們也一直強調,如果是以防衛為目的,就不要去學習任何技術不能適應法律的格鬥術。
在國外的馬伽術教練很多都是在其它格鬥體系中已經有一定成就的人,他們加入馬伽術是因為感覺馬伽術在街頭衝突中對他們是有幫助的,能豐富他們的戰術思想,同時又能為他們的道館增加一個經營專案,馬伽術體系中很多能打的教官就是這樣產生的。
以上隨手寫的,不吹不黑只是說些實話,但肯定會有人看著不爽。客觀一點的說,所有體系都有真東西,但老外教的時候真真假假摻和一起了,要自己學會分辨。任何技術都有他們的長處,技術理論再好也要看怎麼練。
現在各種防身術和防衛體系一大堆,大多數都是看個熱鬧就行了。不論國內國外的體系都有真東西,但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那些,真正的核心技術是不會發影片讓人看到的。更不用說一般人就算看到了,也不明白,除非是行家。
不過馬伽術在中國有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法律的適應性問題。在國內,如果以防衛為目的去學馬伽術,而且又只學那些打要害的技術,大部分時間會發現學會以後不敢用沒法用,因為不符合法律關於正當防衛的界定。畢竟大多數人一輩子遇到的街頭衝突基本都屬於一般防衛,能致命致殘要害的打擊方式僅限於特殊防衛。關於法律適應性這一點,即使在某些人推崇的實施《不退讓法》的美國也一樣,在和平時期的法治社會,沒有任何條件限制的無限防衛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