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媽帶娃日常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有自己的作息規律,我目前是一個孩子所以兩個孩子的問題可能瞭解的不是特別多!

    每年逢年過節都會去孃家,孃家有一個侄子和我們家寶寶差不多大,但是兩個人的作息規律很不同,還有兩個人偶爾碰到一起就會一個勁的玩,除非大人說該睡覺了,他們還是會鬧啊,哭啊,但是不要因為這些而改變孩子的作息規律,應該根據平常的來,不然孩子的作息被改變了,你也會累

    我們家寶寶正常晚上十點左右睡覺,早上七點半左右起床,下午一點左右開始午睡,這個午睡時間大概在一個小時至二個半小時

    兩個孩子可以把他們的作息時間調製一樣的。孩子也會累,當他習慣了他到點了就會睡覺的,當然太大的孩子和一個比較小的孩子就另當別論了

    以上純屬個人寶寶平時的作息時間和自己的方法,我們家寶寶目前三歲不到

  • 2 # 我是陶敏

    我家裡有兩個孩子,以前,大寶特別調皮,但是有了二寶後,他學會了自己穿衣服!還會幫我照顧弟弟!作息的話,因為晚上睡得晚,我早上起來的時候,基本都是8點多了!現在比過去好多了衣服丟洗衣機裡洗,娃有尿不溼!7個月後,需要新增輔食,每天我都會給孩子新增兩次,因為我是純母乳餵養!孩子比較瘦!但是母乳餵養的孩子體質要好點!輔食有添買的米粉和蛋黃,開始蛋黃只是三分之一,漸漸地加!現在他已經能吃半個蛋黃了!一歲以前蛋白不能消化!所以只能喂蛋黃!小寶也很乖,大部分時間都能自己玩,我能做些家務,我有一個四川揹簍,做飯的時候把他背在揹簍裡,他也不會哭!孩子斷奶後,我的家人也會幫我照顧,我也可以工作呢!

  • 3 # 王家夫人陳家小姐

    分享一下我的日常,兩個小孩,老大四歲多,早上8點送去幼兒園,小的1歲要麼抱著要麼睡覺,但抱著時間多,送完老大回家做早餐,收拾衛生,下樓遛彎,十一點半回家做午飯,老公要回家吃飯,中午小孩休息,下午下樓遛彎,5點接老大回家,再幼兒園或者小區玩1小時左右,6點到家,輔導老大做作業(手工,算數,古詩),7點做飯,8點半之前要收拾完畢,然後收拾兩個洗漱,電視只有週五週六晚上開放,9點左右上床,看會故事書,9點關燈半睡覺,每天重複。週六會和老公帶孩子去爺爺奶奶家,和他們培養感情,週日有空就會出去玩,因為婆婆做生意,老公下班會去幫忙,回家會到半夜。這就是疫情之前我的每日流程。

  • 4 # 小臉姐姐和大頭弟弟

    我家倆寶,老大八歲上二年級,老二五歲中班了,現在肯定是作息規律的,因為要按照上下學的時間。現在疫情期間雖然不去學校,但是還是按照正常作息時間。一般我是六點半起床做早飯,七點喊她倆起床吃飯,七點四十到八點多的時間是老大晨讀時間,八點半按照老師佈置的任務開始上網課做作業。十一點多開始做中飯,十二點半左右吃過中飯了,老二準備午睡,老大玩一會吧。下午老二就是自由複習或者按老師的任務畫畫手工,做運動。晚上六點半左右吃晚飯,七點開始看新聞,八點半開始洗刷上床,看繪本或者聽凱叔講故事,九點半能睡著吧。週末睡的會晚一點,她們倆會多看會動畫片或者電影。等開學了還會更忙了,要來回接送她倆上下學,還要補習班特長班。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的,都按時間表來,和孩子們一起遵守,就不會亂了。

  • 5 # 莫小煙

    帶一個孩子的全職媽媽都不會作息規律,更何況兩個孩子。

    媽媽要盡職盡責養育好兩個孩子,所付出的是巨大的犧牲,簡直要用盡洪荒之力。

    所以,不太太糾結了,讓自己稍微輕鬆點。

    比如孩子偶爾睡晚了偶爾吃少了偶爾想哭了,就允許他自己那樣做一下。

    媽媽也是有情感有情緒需要傾訴理解的人,如果隊友給力還好,隊友不給力,媽媽遲早要崩潰。

    儘自己的力量,安排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也要安排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

    平時輕鬆點,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六十分媽媽就好。

    過來人的經驗之談,那段陰暗的帶娃時光都不想再回憶。祝你和寶寶天天開心。

  • 6 # Tina田心

    為什麼一定要全職帶小孩呢?可以邊工作邊帶小孩的呀,小孩又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其次,我認為作息時間的規律和帶小孩沒有必然的關係,帶小孩也可以作息時間規律的,只要你和小孩還有其他家庭成員,比如說公婆或者老公約定好大家相互帶小孩的時間,還有小孩自身的適應力和獨立性,你也可以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的。最後,與其苦惱是否全職還是在職,還不如想一個可以平衡工作和家庭的賺錢渠道,這樣的話可以兼顧,也可以有自己的獨立的經濟來源,腰板也直了,你可以有資本去叫其他家庭成員分擔你的擔子。就算沒有人願意幫你分擔,你也可以去買別人的,購買別人的時間,幫助你去減輕你的負擔。我們還是要愛多自己一點的。小孩會不會長大以後會離開你,老公不一定會陪你終生,某種程度上唯一擁有的只有自己。

  • 7 # 菈媽親子

    全職媽媽,是這世上最累的職業。帶一個孩子或許還有喘息的時間,帶兩個孩子,恐怕只會像陀螺一樣,只能連軸轉了。

    不過,這也和孩子的年齡有關係,如果兩個孩子都三歲以上了,相對來說,全職媽媽的勞動強度可能會稍微輕一些。如果是三歲以內的孩子,就不要奢求規律的作息了。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說說我的經歷供你參考吧。我家老大上學了,早上我會帶著老二去送他。回來之後,上午陪老二玩或親子閱讀,中午自己做飯吃。吃完飯哄睡完老二,我可以趁著這點時間寫作、看書。放學的時候,再帶著老二去接老大。老大回來之後,先盯著他完成作業,順便做晚飯。

    晚上,等兩個孩子都睡了之後,我再繼續自己的工作。這樣看起來似乎挺規律的,但是,實際情況可能會有老二鬧覺、老大做作業拖拉、兩個孩子打架哭鬧等等。

    而所有的這些小事所激發出來的情緒,都會積攢起來,在某一個時刻爆發。所以,自己帶孩子的那幾個月裡,我的脾氣非常暴躁。作為過來人,我有幾個小建議:1、如果有老人能幫忙,那是最好的。不要太計較隔代親,又或者是育兒理念不同。最起碼,老人可以幫著做做飯、看看孩子,自己也會更輕鬆一些。

    2、如果實在沒有人幫你帶孩子,那就不要太奢求完美。只要孩子能吃好、喝好、睡好就可以了,別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100分。那樣太累、壓力也太大了。

    總之,全職媽媽很辛苦,不要所有的事情都一個人扛,適當地讓丈夫也幫著分擔一點吧。

  • 8 # 樑子25163071660

    很高興來分享下這個問題,兩個孩子的全職媽媽,不知道兩個寶貝多大年齡了。如果最小的寶寶上了幼兒園,應該作息都是很有規律的。早上起早點給大寶做早餐,叫大寶吃飯,送大寶上學,幼兒園應該稍晚點。晚上應該吃完晚飯,檢查大寶作業,收拾下家務可以早些休息了。如果是有比較小的兩個寶寶,媽媽定是經常飯都顧不上吃了。加上晚上小孩的作息不規律媽媽熬夜做加務更是常態。這個時期的媽媽都是非常辛苦的

  • 9 # 二寶媽小林

    我一般作息都規律,晚上我和孩子都不會超過10點睡,早上我們一般七八點醒,下午會午睡一兩小時,一般我就是晩上睡覺之前都做一樣的事,比如脫個衣服,泡個奶,然後放床上,關燈(開個小夜燈)不一會兒他就睡了,剛開始可能不睡,他會爬起來玩,然後我們會抱他躺下來告訴他該睡覺了,然後我們睡覺不說話,天天這樣,他漸漸地會養成習慣了,只要一關燈,不一會兒就睡了。有些孩子半夜醒來要喝夜奶,一般八個月以後的孩子還喝夜奶的話對腸胃是不好的,所以要斷夜奶,我一般剛開始斷夜奶都是由一夜喝兩次奶改成一次,漸漸由喝奶變成給他喝水,然後循序漸進,由喝水到不喝,安撫著讓其自然入睡

  • 10 # 愛喝牛奶的毓兒

    我二姑姐兩個孩子,一個才兩個月男孩子,一個女孩子9歲。他們的作息很不規律!

    沒有和婆婆一起住,夫妻兩個看孩子,他倆個帶孩子沒有方法,舉個例子,大的女孩子9歲了還不會自己洗漱,都要爸爸或者媽媽幫忙,吃飯有時候也得追著喂,寵的太狠,人也比較任性!小寶比較難帶,白天晚上都不怎麼睡覺,再加上疫情期間又不能去醫院給小的看看怎麼回事,更是雪上加霜!每天幾乎都是大寶的捱打,然後哭鬧,二寶沒辦法睡覺也是哭鬧,天天雞飛狗跳的!路通了之後,我們去看了一趟,家裡亂七八糟,人也萎靡不正!

    我大姑家也兩個孩子,而且都是男孩子,一個六歲一個12歲,他們家作息很規律,大姑家生孩子後,都是一個人帶孩子的,大姐夫外出打工!有二寶的時候大寶也正是調皮的時候,大姑姐教的好,大寶幫了她很多忙,大寶也比較照顧弟弟,現在二寶才6歲,養成的習慣也很好,自己洗臉,吃飯 看書 ……比二姑姐家的大寶都聽話!當然不是說大姑家把孩子養的呆什麼的,而是人家養的就是好,孩子懂禮貌,愛學習,愛運動!今天大姑家還發過來影片,說兩個兒子給她做飯呢,孩子還和我說節日快樂!

    所以說帶兩個孩子能不能作息規律,要看兩個孩子多大,都太小那就只能慢慢養成規律的習慣。但孩子能聽懂話了,一定得教育了,要不然長大了就難改了,而且大人也跟著累!就像我二姑姐,如果早早的培養大寶的獨立意識也不會像現在這樣一片混亂,大寶9歲了還沒有分床睡,一家四口睡一個床上,小寶能睡好才怪了,本來我送了一張嬰兒床給她,她也沒有用,用來放雜物了,說是捨不得小寶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所以說有時候不是孩子不規律,而是大人不會把握這個規律!大人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真的也差不到那裡去!

  • 11 # 陳陳讀書

    全職媽媽帶倆孩子,作息規律,估計很難。但肯定也有人能做到。

    我目前是全職在家帶孩子,一個孩子 。我的作息很規律,是按我自己的規律。比如晚睡晚起,吃飯比正常家庭要晚兩個點左右。

    在別人看來,我們肯定是不規律的,但是,日日如此,天天這樣,這也是一種規律。

    我是這樣想的:全職媽媽也不能完全像保姆一樣完全圍著孩子轉,雖然我們從時間和空間上確實是24小時圍著孩子轉的,但精神上必須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也就是屬於自己的事情。

    比如說,當我們除了給孩子做飯,照顧孩子起居,我們是不是還可以在孩子安靜下來時候看看書,輸出一些文字感悟 。這個可以有。

    再比如,等孩子睡著了安靜下來,我們是不是可以逛會街,當然是手機上逛街。聽聽音樂放鬆一下呢?這個也可以有。

    再比如,我們是不是應該連連瑜伽,是不是找個結伴的姐妹一起?這個也可以有啊。

    這些事情什麼時候做呢?除了孩子睡著了,世界安靜下來了,我們才可以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空間,孩子醒著的時候,這些基本實現不了。

    這些時間怎麼來?就是自己熬出來的。熬出來自己一點時間,等睡著了難免會睡過頭,自然不能按時按點起床。而且小孩子只要媽媽在身邊睡,孩子也會一直跟著睡,準的很。孩子睡的時間長了,她自然不困,開始折騰,到點不能睡。又推遲往後順延了。

    怎麼做到?規律作息。我覺得只有媽媽跟著孩子的作息,該睡覺了就睡,自然就規律了。

  • 12 # 寶媽說閒話

    我帶一個孩子作息都不規律[捂臉][捂臉],更可況是兩個孩子,雖然全職帶娃,但是也不要放棄隨時找機會偷懶,可以合理的利用利用老公,適量的讓雙方父母幫幫忙,帶娃這種事就是女人要心疼自己,沒有人會體諒咱們的。

  • 13 # 薈蔚YY

    可以規律啊,每日形成固定的模式時間久了就形成習慣了。可能形成規律這個時間會比較久,但是都可以的,媽媽們加油!

  • 14 # 心理諮詢師蒲杜珊

    一個孩子已經許多瑣碎雜事,兩個孩子更加吧。需要媽媽掌握並安排好孩子的作息與各種習慣,自己也才能規律起來。

    而且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作息也大不一樣。兩個孩子若年齡相差3、5歲,比如一個一歲、一個三歲,媽媽大概需要一個幫手……

  • 15 # 葛淦成

    全職媽媽帶二個孩子們,不容易。最好要有自己的汽車。接送上學。沒上學時可以多去園林,超市,遊樂園人不太多又有安全感的地玩,可以增加知識,促進小孩之間學會交流交往。小孩之間交流是最重要的知識和常識來源,學會不同家庭知識和家庭素養,行為舉止,語言表達,情感事理的潛移默化。為上學做準備。

  • 16 # 淨玉的修行

    有條理的媽媽一般每天都有自己的規律。津津有條忙而不亂。還有的情緒的調整很重要。怎樣合理安排全職媽媽的時間?

    自從當了媽以後總覺得時間總是不夠用。不知道是我沒能合理的安排時間,還是確實時間不夠或者是冉媽太懶的緣故吧。

    每天早晨冉大概7點半到8點的樣子起床。他一起床我自然也就別想賴床了。把他放在馬桶上我得抓緊時間刷牙洗臉。等我洗好差不多他也拉完了。給他洗臉洗屁屁的同時得一遍又一遍的把不自覺

    冉爸叫起來開店門。等冉爸洗漱完畢我也差不多把冉衣服穿好整理好了,讓冉爸帶著冉先下樓開店門。我再自己化個小狀,穿好衣服下樓。差不多已經8點半樣子。到了樓下給冉喂好早飯9點左右。冉爸帶著冉看會動畫片或者聽會兒歌我就去洗洗衣服。等我洗完衣服10點左右,稍微帶他到戶外玩下就到了中午吃飯時間了。(11點到11點半)這點我比較幸運,我是不用做飯的。我家的廚師長一般情況是冉外公。如遇冉外公不在家或者沒時間做我們這個大家庭就下館子了。幾乎用不到我做飯。吃完飯12點到12點半左右。(我一般自己先吃,我吃的時候讓冉自己練習夾菜吃飯,等我吃完了才喂冉)不過冉媽吃飯的速度確實是慢了點。就像冉爸批評的如果遇上饑荒我肯定最先餓死。吃完飯讓冉活動一下,13點左右帶著他睡午覺。很多時候我陪他睡陪著陪著自己也睡著了。如果沒睡著就看下大家部落格。一看就是2個多小時也就是說一看就看到冉睡醒為止。等冉睡醒了緩衝完畢穿好衣服下午4點左右。帶他下樓去店裡轉一圈,在到外面走走,吃個點心。隨便一逛又到了5點半到6點(吃晚飯時間)。吃完晚飯6點到6點半,帶冉到樓下散下步。7點到7點半上樓,讓他自己玩會玩具或者看會《布奇》《米奇妙妙屋》。我燒水洗漱。一切完畢8點半左右,給冉講半個小時故事和讀唐詩。9點左右哄冉冉睡覺。一不小心自己也會睡著。如果沒睡著,那就看會部落格。一晃12點左右睡覺。

    買了一大堆的育兒書只是偶爾去翻翻,沒有真正好好的去讀過看過。一天不看書我沒什麼感覺,一天不上網看博覺得難受。可是我總得安排個時間看這些書啊。今天又在噹噹上買了兩本。〈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和〈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很喜歡買覺得這些書都很好,可是卻沒有過多的時間看。曾經買〈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讓孩子贏在起跑點〉〈育兒百科〉〈寶寶餵養月月談〉;〈育兒百科〉和〈寶寶餵養月月談〉屬於階段型的,每個階段抽點時間看看就可以。〈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也就大致的看了看沒有細讀原因就是冉媽所謂的沒時間。對與〈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冉姨的評價是書是寫的很好,可是真正能做到的那就聖人。是啊有時候書本上的東西只能是讀,體會。做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我幾度想做個“聖人”卻屢屢失敗。不是經常打冉冉卻經常暴跳如雷,總是事後後悔。

    我覺得書本上的很多東西確實讓人很難做到,但是不得不承認對於我們是起到一定作用的。比如說這段時間我比較煩躁老衝孩子發火。我如果任其發展會變本加厲,而我在發覺自己的情緒不對的情況下趕緊抽點時間看看那上面寫的我會平靜下來。我不是聖人但是每個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不求全優,也得是良好。這麼一想,我會反思自己。很多東西在我看來不可理喻的東西經我從書上從專家那一看不就是孩子的天性嘛。關鍵看家長怎麼理解。仔細一想還真那麼回事。我很討厭那些總對孩子說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多少犧牲了多少的家長。是我們選擇了孩子,不是孩子要選擇你。養他,教育他,為他犧牲再多都是應該的。

  • 17 # 末末110797106

    重要看兩個孩子有多大,我以前也是一個人帶兩個孩子,相差五歲,大的上幼兒園,小的抱著,生活中太多的無奈,上學的才幾歲都沒有時間送,因為是農村自己上學,這個時間我帶小的,乾乾家務,中午時間培養小的睡覺。全職媽媽真的很辛苦呀

  • 18 # 溪媽漫談心理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全職媽媽作息是否規律,很大程度上取決的不是媽媽自己,而是孩子。

    當然很多人會說,不是你在管理孩子嘛!稍微對孩子尤其是嬰幼兒期的孩子有所瞭解的就知道,處於這些階段的孩子根本是不可控的,他們不理解或者只有一點理解媽媽的講話。在這些階段他們只會尋求滿足需要和快感,還處在弗洛伊德所講的超我階段。為了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和基本的信任感,全職媽媽會花費大量時間高質量地陪伴孩子,自己的作息基本上也會按照孩子的作息。

    但是這並不是說全職媽媽完全沒有自己的空間。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在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的同時,我們要有意識地規律孩子的作息,比如吃飯、睡覺基本都在一個時間段。不要隨便給孩子加餐,不要在不當的時間陪孩子過度玩耍,等等。特別提出一點的是,不要為了自己的需要,就給孩子一個手機完事。

    孩子的作息相對穩定了之後,媽媽們就可以在規律的時間裡幹自己的事情。另外不要過於苛求自己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幹特定的事情,畢竟孩子有時候是個小魔王,一不小心就把你的計劃打亂了。放平了心態,媽媽們也不會有挫敗感和惱怒感了。

  • 19 # 溫木桂說情感

    生兒育女是每一個家庭面臨大事,孩子出生可以給家庭帶來大多的歡樂。但也給家庭帶來一些麻煩。特別是小孩有點病,搞到整個家庭團團轉,還有那哭叫聲鬧的整屋迴響,讓人難與安心。全職媽媽帶兩個孩子,作息規律嗎?有什麼經驗?

    我不是全職媽媽,但我是帶孩子的全職爺爺。也許有人會問,那孩子媽媽呢?那就請我慢慢道來。

    孩子媽媽在孩子一歲左右,就出去工作,她工作的地方離家大遠,她只能吃宿在工作的地方,只有在每個星期的週末才能回來,孩子爸爸也是因工作原因,也經常一個月才回家一兩次,所以帶孩子的重任只好落在我這個爺爺身上。

    我家有三孩子,老大老二已經上學,也要早晚接送,上學的地方離家六七公里。都是我用電動車來接送。

    如果要問我帶孩子的作息規律,和經驗,我只能用我的自身經歷分享給大家。

    小孩子基本上是我24小時㩜護(除接送兩個大孩子時間),我老伴主要負責一日三餐飲食和一些家務。我們生活起居都很有規律,小孩也是我帶他睡的。我們每天晚上9點多就給他衝好奶粉就喂他吃睡覺,晚上他會醒再喂一次奶,一般情況他可以睡到早上8點多9點他就會醒,我就利用早上7點多送二個大孩子上學,回來候就準備好小孩子吃的米糊,等他醒了喂吃,吃完也要10點左右了,這時推著嬰兒車帶他到小區花園玩,12點左右回家吃午飯,1點半左右衝好奶再喂他吃睡午覺,一般他可以睡到下午4點右,醒來又帶他到小區公園玩,這就是我帶孩子的規律。

    總的來說做什麼事都要有規律,帶孩子也一樣,給他設定規律,他會順著這個規律流程生活成長。帶孩子不難,就怕孩子有點病痛才真正的難。

  • 20 # 悠悠綠野

    關於這個問題,先給出我個人的想法,怎樣能帶好孩子,又感覺自己不累,應該有規律的作息,是可以規劃的,如果用心引導,每一個階段的孩子都可以擁有規律的作息。

    現在疫情期間,孩子們不能去上學,長期憋在家裡的猴孩子,上躥下跳,晚上不睡白天不起,著實讓我們頭疼不已。

    生活不只有一地雞毛,還有全家一起看一個好看電視的歲月靜好。

    擁有的美好,需要雙手和大腦去創造。自然也就變成規律。用了這些規律孩子也好帶了,大人也感覺不累了。幸福也就從現在開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你的朋友比別人多,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資本”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