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羽涵養孩記

    啟蒙教育

    啟蒙教育,主要是提升孩子探索興趣,並不一定要安排得滿滿的學習任務。孩子啟蒙並不是一定要讀書才可以。也不是一定要送去早教機構,在家也可以輕鬆搞定。

    繪本玩具選擇

    選擇合適的繪本,有聲讀物。陪伴孩子,親子共讀,不僅有利於啟蒙,更是促進親子關係建立。

    小孩子都愛玩,這是天性,如果能用益智玩具輔助,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成長這是理想的。

    戶外運動

    關於數數,不用再盯著書本去看圖數,可以拿著玩具,宏觀去感受多少,一個,兩個,三個...有什麼聯絡和不同。

    去大自然數植物

    也不是一定要很多玩具,也許一套積木,一套針板玩具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可以讓寶寶數個數,辨顏色,堆形狀,鍛鍊動手能力。

    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設限,比如我們小朋友就把小動物做成五彩斑斕的,因為他覺得小動物就應該這樣才好看,而不是我們告訴她,小動物應該是黑色的,白色的...

    五彩斑斕的小動物

    孩子禮儀之類的啟蒙,多互動,學習基本的打招呼之類的。每次有意識的指導孩子和熟人打招呼,怎麼稱呼人,也讓孩子宏觀去認識,去探索。去玩樂。

    小朋友們一起玩積木

    孩子繪畫,就買上相關材料,讓孩子隨便塗鴉麼?(這是我們家小朋友大H,兩歲半時繪畫,柳樹發芽了,用顏色給繪畫模板塗色。)

    和小朋友們一起做運動,傳遞小籃球,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小朋友一起運動

    我自己感覺這比單純的讀啟蒙書有意思,也比較豐富多彩,很多有用的知識孩子在玩耍中就學會了,寓教於樂。無形中就學會了太多。

  • 2 # 鍾勇180607335

    重視語言啟蒙的質量

    說到語言啟蒙,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在做,但很多父母容易“自滿”。當孩子開始會叫“爸爸、媽媽”,會說出各種物體的名字後,父母就覺得孩子啟蒙做到位了。其實這才是語言啟蒙的開始,而不是結束,孩子會說話後,家長要注意語言啟蒙的質量,其中一項就是要引入更多的形容詞。

    瞭解“估計”概念的前提,是孩子需要先掌握這些估計的詞彙。估計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低齡孩子一般掌握得比較慢,所以家長要儘量用生活中孩子熟悉的場景來幫助他理解。

    比如,我們吃飯時經常會提供給小倩兩個選擇,兩塊三文魚,一塊大一點兒,一塊小一點兒。小倩選完後,我會把這兩塊魚放在一起做比較,然後告訴她:“你選的這塊三文魚更大,小倩不一定是很餓,所以才選了更大的那塊。”

    再比如,玩積木的時候, 我把積木放兩排,和小倩一起透過數積木的個數來比較:“4個藍色恐龍,3個紅色恐龍,藍色恐龍比紅色恐龍更多,紅色恐龍比藍色恐龍更少。”

    家長有意識地說出這些詞彙,慢慢就會內化成孩子自己的詞彙,從而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和抽象的概念建立起聯絡。

    有意識地創造比較的機會

    很多家長看完我的分享都會感慨:哪來那麼多時間啊,要做這些啟蒙好難!其實一點兒也不難, 我最大的一個體會就是,既然已經花時間陪孩子做某件事,就要把這段時間最有效地利用起來。

    比如,每天給孩子洗澡時,孩子都會玩洗澡玩具,我準備一個大罐子和幾個小杯子,讓小倩灌水玩。有時,我會問小倩:“哪個大,哪個小呢?”小倩已經瞭解了大小的概念,就會直接回答。

    這時我會進一步引導她利用工具來比較:“小的杯子需要灌幾次,才能裝滿大罐子啊?”3次,所以一個大罐子裝的水,等於3個小杯子裝的水,罐子比杯子大。“這樣多做一步,就把如何利用工具來估計的過程演示出來,並沒有額外佔用時間。

    再比如,家長都有定期給孩子量身高的習慣。我家用的是最常見的貼在牆上的身高尺。小倩先量,然後我再量,我給指給她看:“小倩的身高在這兒,媽媽的身高在這兒,媽媽比小倩更高。“當她慢慢理解高、低的概念後,我拿來一根繩子,在她的身高上比畫,告訴她:“小倩的身高有兩根半繩子這麼長。”

    這條繩子讓小倩明白如何使用工具,知道繩子可以幫助我們比較和預估,這就是今後要學習的計量單位的雛形。現在她給自己會給她的小熊量身高,每次都告訴我,小熊有4根繩子那麼高。雖然答案不對,但是比較和測量的概念已經在她心裡開始萌芽,這才是啟蒙的意義所在。

    規律:學齡前需要達到的里程碑

    認識規律,是指孩子可以透過理解事物之間按照怎樣的邏輯出現,並能根據這種邏輯來預測接下來要出現的是什麼。

    認識規律,是指孩子可以透過理解事物之間按照怎樣的邏輯出現,並能根據這種邏輯來預測接下來要出現的是什麼。

    l 3歲左右可以用分步驟的方法描述日常活動,比如描述每天早上上學,可以說“首先吃早飯,然後穿上外套,最後出門”;

    l 4歲左右,被提供一些簡單的規律後(比如“紅綠-紅綠”),孩子自己知道接下來也會出現“紅綠”;

    l 4~5歲,會根據某個規律把事物分類,比如根據大小、長短、顏色、形狀等標準來分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神宗真的有那麼糟糕嗎?為什麼他的廟號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