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竹驛站
-
2 # 二鍋頭餃子哥
《資治通鑑》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鴻篇鉅著啊!司馬光在成書不到二年之際,就撒手人寰,積勞而逝!我只記得該篇鉅著裡提到的戰國時代李悝的“識人五法”,即: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窘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這五種識別方法,對我們現在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鑑意義,可以教會我們怎麼識人,自己也應該如何去做。
-
3 # 官家大人
做人做事,帝王治理天下,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這句話我覺得能概括這本書
-
4 # 明貞
沒太看過,不過讀王安石寫的答司馬諫議大夫書始知司馬乃一敏於人情而達於世故之人,人情世故不過為生存和利益披上"仁義道德″的外衣,高高在上以體恤"下人″。吾祖祖輩輩為普通老百姓唯一可傲者為曾祖父為一鄉下塾師能書法有才名,但亦一窮困讀書人而已。我不讀史好讀經及哲學類書籍,佛經老莊西哲都精讀過,深感人情世故不過偽道德即"吃人″。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是孔子的理想境界,吾感於詩情畫而改天道《自嘲》以言志:
本是後山人
不作堂前客
醉看經閣幾卷書
坐井觀天破
良知正功名
公義掌福禍
待到德圓道成時
怒糾蒼天錯
-
5 # 傳統文化小家園
本人很喜歡看資治通鑑,而且不止看了一遍,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歷程和它給我的幫助。
剛開始看的時候,感覺所有的大事都是小事,一會兒就是誰掛了,誰成功失敗了,那麼大的事情,在歷史上也就一句話。生死一瞬間、成敗一瞬間。真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還有在看到南北朝、五代十國的時候,有些悲傷,也不想看下去,總覺得那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黑暗的時候,看到漢唐不由自豪感十足。總之情感在不斷變換,但是後來發現讀史書就要讀失敗和不好的地方,從而反省,正如唐太宗說的“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所以後來看的時候總是會看失敗的例子,比如項羽、晁錯等等,結合道德經,真是物極必反,禍福無常,道法自然。
我想列舉一些其中對我有幫助的名句。
1.何謂君子?何謂小人?德大於才便是君子,才大於德便是小人。
如果看看周圍的人,真是這樣,德大於才才是最重要的。
2.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佩服范蠡等事成功退的勇氣,對普通人一樣,不可把事做盡,把福享盡,時刻有憂患意識。
3.人不可以求備,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長。
人無完人,歷史已經證明了,要知其雄,守其雌。
資治通鑑是一本相對基於歷史的故事,從它的一些失敗案例中可以找到適用你的智慧。
-
6 # 光速三千
《資治通鑑》透過記錄史實,告誡世人:“總結經驗,鑑於往事,而有資治道”的哲學理念。
北宋時代,結束了前朝的戰亂,經濟復甦,社會的到發展,國民生產力逐漸得以恢復。但與此同時,社會積貧積弱,朝堂內政多弊,君主帝王,各界賢能鴻儒志士都在考慮如何治理,為百姓生活和國家發展找尋新的出路。朝堂之上各種不同意見的主張隨之而來,有立志改革之士,主張實行變法的,有主張“祖宗之法不可變的”,甚至還有起義造反的!統治者階層對國家的發展盲目而被動。
鑑於此,《資治通鑑》的出現為其呈現了五代1362年的史實。《資治通鑑》是北宋司馬光等史學家歷時19年所編纂得一部紀傳體通史鉅著,其內容包括軍事、政治以及民族關係的論述,並且涉及文化、經濟和對歷史人物得評價。目的是透過論述家國天下,民族興亡,藉以顯示歷代王朝治世和各族人民得生活經歷,以此為借鑑,用以警示後人。
《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在書中對於君王的仁政做了具體的解說,由此該書也成為了歷代君主帝王必修得參考書,朝臣、志士鴻儒包括現在的各類學著都對其推崇有加,可以說《資治通鑑》是除《史記》之外,最恢宏的歷史鉅著。
《資治通鑑》用以告誡世人:“總結經驗,以史為鑑”的道理哲學,有助於今天的我們以歷史為鏡子,少走不必要的彎路。
-
7 # 飛龍指玄
看名字就大概能瞭解他的內容了,給治理國家的領導作為借鑑之用,包括為人處世,領導之道,讀史明智,一點不假。值得多次反覆精讀
-
8 # 仰望人生星程
開篇就是排列組合,有德有才、無德無才、有德無才、無德有才的人才任用觀,這是虎頭開局。
裡面的歷史故事很多也是驚人的相似,只是換個朝代而已,以史為鑑,我們很多人的結局都在這本書裡了。
毛主席和蔣介石都喜歡不斷翻看的這本書,推薦必讀書目。
-
9 # 故事工坊
談及《資治通鑑》,我想不知道他的人很少。他是北宋司馬光一生最驕傲的作品,也是當時史學研究劃時代的唯一作品,影響之大,世所罕見。
《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涵蓋了16朝1362年的歷史,可謂包羅永珍。據傳,毛澤東生前,曾讀過17遍,每一遍都仔細批註。
《資治通鑑》全書以總結歷朝歷代歷史教訓,以供統治者借鑑,但是書籍裡蘊含的諸多道理,卻不止對於統治者,而是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有學習和借鑑。
據記載,司馬光當時作為朝廷的棟樑之才,肩負著宰相之職。曾經給宋神宗提出“修心三要素”法則。分別是“仁”“明”“武”,旨在教皇帝選拔人才,治理好國家。但是看似簡單的3個字,其實也蘊含著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做人的準則。
一、仁
什麼是“仁”?《資治通鑑》在開篇就講述了“三家分晉”的故事。公元前453年,趙、魏、韓三家聯合消滅智伯,後來分析智伯最大的不足是“不仁”,司馬光併為此寫了長篇的“臣光曰”。
司馬光說:“仁者,非嫗煦姑息之謂也。修政治,興教化,育萬物,養百姓,此人君之仁也。”而一個“仁”字,下及百姓,便是要告誡大家要有仁義之心,仁慈之懷,仁愛胸襟。這一點也是孔子最看重的,他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
二、明
所謂“明”,就是告誡國君:“知道義,識安危,別賢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其中,“明”的含義又可分為兩重。第一,“知道義,識安危”,是對發展戰略的前瞻性把握;第二,“別賢愚,辨是非”,是對人才的識別能力、對是非曲直的判斷能力。
比如,在楚漢之爭的關鍵時刻,韓信提出“漢中對”,制定“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取關中,東向爭霸天下的發展戰略,劉邦“賢明”的辨別採納,才贏得了天下。
同樣“明”字推及到每個普通個人,也是告訴大家一定要明事理,辨是非,有方向。也只有這樣,一個人在快速的社會發展中,才不會糊塗,不會迷失方向。
三、武
什麼是“武”?司馬光說:“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謂也。惟道所在,斷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這裡的“武”,不是粗暴蠻力,而是指領導者勇往直前的堅定信念,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還包括抵禦各種誘惑、欺騙的能力。
同樣“武”字推及到每個普通個人,也是告訴大家不要畏懼艱難,一定要有成功的信念。如果選擇了,就一定要堅持到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失敗的例子,究其原因,很多人做事都是“虎頭蛇尾”,遇到困難就退縮造成的。
一部《資治通鑑》,包羅永珍治國和做人的道理。作者所列舉的,只是感悟的很小一部分。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藏著極大的知識寶藏,至今仍能源源不斷給後人提供智慧的源泉。古人留下來的許多經典對我們現今的人仍具有極大的借鑑意義。比如,《資治通鑑》中提到戰國時期,在魏文侯與重臣李悝的一段對話中,李悝就向魏文侯提出了一套極其經典的“識人五法”,為魏文侯識人提供了經典的參考價值。戰國時李悝的“識人五法”對今天的我們仍具有借鑑意義,教我們怎麼識人,讓我們今天還受益匪淺。
魏文侯問李悝:“先生曾經說過:‘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現在我選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這兩人怎麼樣?”李悝回答說:“下屬不參與尊長的事,外人不過問親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職,不敢接受命令。”魏文侯說:“先生不要臨事推讓!”李悝說道:“國君您沒有仔細觀察呀!看人,平時看他所親近的,富貴時看他所交往的,顯赫時看他所推薦的,窮困時看他所不做的,貧賤時看他所不取的。僅此五條,就足以去斷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說:“先生請回府吧,我的國相已經選定了。”
史上魏文侯和李悝都是傑出人物。魏文侯是戰國時期魏國的開國君主,志向遠大,禮賢下士又從諫如流,是一位極出色的諸侯國君主。李悝是戰國時期的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在魏文侯時為相。李悝頗有辯才,且深諳識人之法,他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識人五法”,並運用於實際工作中,使其廣攬人才,輔助魏文侯實現“兵強國富”,魏國得以迅速崛起,稱霸百年。
李悝告訴魏文侯的“識人五法”,原文是:“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窘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
居視其所親。
看一個人平常都與什麼人在一起,如與賢人親近,則可重用;若與小人為伍,就要當心。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正是這個道理,我們從一個人平時喜歡和什麼人接觸以及和什麼人關係親近,就可以看得出這個人大致是怎樣的人了。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瀟灑英俊的金國小王爺楊康,豢養了一批江湖惡漢,比如侯通海、沙通天等等,都是江湖上唯利是圖、見利忘義之人,可見楊康也好不到哪裡去。
富視其所與。
看一個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財富,如只滿足自己的私慾,貪圖享樂,則不能重用;如接濟窮人,或培養有為之士,則可重用。看一個人對待自己財富的態度,的確可以看得出這個人是私慾為重還是恢弘大氣,在滿足生活所需之後,不會太迷戀財富,這種人值得交往。《水滸傳》裡的柴進享受爵位,富貴逼人,但他卻好結交江湖好漢,所以博得了個“仗義疏財”的美名。
達視其所舉。
一個人處於顯赫之時,就要看他如何選拔部屬,若任人唯賢,則是良士真人,反之則不可重用。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一個人發達了,顯赫了,就大搞裙帶關係,這種人必然是不屑於再與從前的故交為伍的。反之,如果他顯赫了看人還是不論出身只看人品和能力,這種人就值得交往。《水滸傳》裡的高俅,一旦發達了就雞犬升天,豢養了高衙內這樣的人渣。
窘視其所不為。
當一個人處於困境時,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賣良心,則可重用,反之則不可用。一個人身處困境時,最能看出其人的品格高下。比如《水滸傳》裡的陸謙,貪圖榮華富貴,昧著良心幫高太尉父子幹著傷天害理的事,對無辜的林沖趕盡殺絕,置之死地而後快,最終喪命於林沖刀下,其人可恥。
貧視其所不取。
人在貧困潦倒之際也不取不義之財,則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處於窮困潦倒之際,最能檢驗一個人的品格,現在一些人過得不好了,就幹起了偷雞摸狗甚至傷天害理的事情,還有的人更是莫名其妙報復社會,傷害無辜的人,這種人就是品格下三濫,應該遠離。《水滸傳》裡的楊志,落魄到只好把祖傳的寶刀賣掉,而沒有去做打家劫舍的事,可見楊志這人還是有些骨氣的。
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試著用這“識人五法”去看人、識人,相信可以幫助我們遠離小人、遠離是非、遠離災禍!
-
10 # 漁樵之人W
謝謝邀請!《資治通鑑》是北宋司馬光主持編寫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的意思是有資於治,通篇為鑑,帶有一定的辯證的觀點的。這就是說這部書有利於封建統治,無論是封建帝王,還是平民百姓,文中記述的人和事,都是一面鏡子,都要引以為鑑。司馬光是封建文人,是統治者的決策人物,雖然反對王安石變法是不妥的,但編寫這部書是有功的。在當時維護封建統治起到一定的政治作用,對後世也有一定的影響,辯證地再現了歷史興衰和重要歷史事件,雖然有一些歷史糟粕,但對後世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吏治清明,天下一統;吏治混亂,天下必亂,這樣辯證的看待歷史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個思想是不可磨滅的。他是封建文人,文中有頌揚封建統治,這是必然的,他必須維護封建統治利益,今天也應當一分為二看待他的哲學思想。
-
11 # 彬州三笑
《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鉅著,它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全面總結了歷朝歷代的政治智慧,記錄了上起春秋戰國,下至宋朝建立之前,總共1362年曆史發展的軌跡。展示了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曾經出現的諸多王朝興衰交替的滄桑歷史,揭示了其中蘊含的歷史發展的規律。
該書原名《通志》,宋神宗以該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故賜名“資治通鑑”。因此被梁啟超稱為“皇帝教科書”,全書講的是治國理政之道,總結歷史經驗與教訓的政治史典籍。
《資治通鑑》的成書背景司馬光是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中進士甲科,在華州(河南鄭縣)擔任地方官,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此時的北宋一朝多次在邊境戰爭中敗北,挽救國勢已經到了刻不容緩之境地。
面對宋朝積貧積弱的現狀,即位的宋神宗想要除舊佈新改變格局,同在朝堂高踞要位的司馬光和王安石都認識到要變法革新,但在變法的目標方向,以及實施的具體路徑等環節,司馬光和王安石出現了分歧。於是,攪亂北宋政壇數十年的新黨和舊黨之爭,從此開始。相互拆臺和攻訐的現象一直延續到神宗死後,宋哲宗即位。前後長達五十年。北宋政治廢弛,兩黨更迭執政,人民無所適從。
司馬光有自己的政治主張,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但他的政治主張沒有被宋神宗採納,上疏請求外任。寧四年(1071),他判西京御史臺,力薦德才兼備太常寺卿黃中庸為侍中兼樞密副使,而自己毅然辭去了樞密副使的官職,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退而修史。這段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3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
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說:“臣今筋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謂,旋踵而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司馬光為此書付出畢生精力,成書不到2年,他便積勞而逝。《資治通鑑》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司馬光都親自動筆,不假他人之手。
《資治通鑑》為什麼不可替代在中國古代的歷史著作當中,有兩部書是最高成就的、不可替代的,這就是史學史上兩個姓司馬的史學家的著作,漢代的司馬遷和宋代的司馬光,他們分別編纂了《史記》和《資治通鑑》兩部鉅著。為什麼說《資治通鑑》具有不可替代性?我認為,這部書的不可替代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資治通鑑》的體例具有特殊性。中國的古書,正史當中有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紀傳體史書,記皇帝的叫本紀,記大臣的叫列傳,它是以人為中心的。而《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體的史書,它完全是按照年月日記載下來,某年某月某日發生了什麼事情。中國的編年體史書,前面有《左傳》,但是《左傳》不太好讀,而且它講的是先秦的歷史。從戰國以後,一直到北宋建國以前的編年史,《資治通鑑》涵蓋這個很長時段,沒有一本書可以替代。
第二是《資治通鑑》的史學成就最高。中國古代學術最高水平出現在宋代,代表宋代最高學術水準的書是《資治通鑑》,毫無疑問它是中國學術的一個頂峰。陳寅恪先生說“宋賢史學,千古罕匹”,不是虛話。
第三是《資治通鑑》的主編司馬光是個嚴謹務實、有崇高學術理想的學者。司馬光編《資治通鑑》的時候,是中國學術史上最具有學術追求的時代,是一個最不追求某種功利的著書立說的時代。如果說他也有功利,他的功利是要寫出一本讓從此以後的封建帝王都必須讀的書。所以他的時代背景不一樣,他的編纂宗旨就是要寫給治國者看的。司馬光本人具有很高的學術修養和學術追求,他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當中,一個很標準的儒者,是一個希望自己著書立說能夠傳諸後世的人。中國的儒生人生目標有三個境界,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叫三立。立德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立的,堯、舜這樣的聖人才會在歷史上立德。立功也是要有機會的,在亂世才可立功。當然這個太平時代也可以立功,可是立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但立言每個人都有機會,司馬光覺得人活這幾十年,他得留下一點什麼,因此他特別看中他的這本書。
司馬光編《資治通鑑》,是要按照左丘明編《左氏春秋》的體例,這就是編年體,要仿照東漢史學家荀悅編《漢紀》這樣的文字風格,文字很簡要,要而不繁,可是敘事要很周到,網羅眾說成為一家書。司馬遷編纂《史記》,他也講“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給我們一個提示,任何透過文字留下的記載,包括歷史記載,都不等於是歷史的原貌,只是一個文字。司馬光追求要成一家書,如同司馬遷最終是要成一家之言,這就對寫歷史的人要求特別高,你這一家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呢?無論如何,在北宋的時代就有《資治通鑑》這樣一部書,在後來成為可供各式各樣的人來讀的通史書。
閱讀《資治通鑑》的三個層次《資治通鑑》講述歷史有其自身特殊的文字表述方式和敘事體例,閱讀這樣一部經典的史學著作,需要相互照應三個層次,即:解讀文字,還原事件,探究真相。
第一個層次是解讀文字。文字的解讀是一個很複雜的理論問題,但首先是要認字。也許有人會說,認字不難,不認識的還可以查字典。可是認字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不是說小學生查《新華字典》就叫認字,陳寅恪說過,讀書需從識字始,很多時候你認得這個字,或者說這個字也認得你,但是它在整句話或整個段落中的意思,尤其是字裡行間透出的資訊,你可能根本沒有捕捉到。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說認完了所有的字,或者說只要查了字典就讀得懂所有的書。當然怎麼念你可以查拼音,但是要解讀文字,讀懂每一個字在文字中的確切含義,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從最基礎的層面說,《資治通鑑》的敘事文字中,涉及年代、職官、地理、禮樂等方面的知識,就屬於文字解讀的任務。當然還有各種典故和史家筆法,只有在廣泛閱讀古典文獻的基礎上才能不斷積累相關知識,觸類旁通。
第二個層次是還原事件。事件可以還原,真相不能還原。我說的事件還原,還是文字意義上的。就是要彙集所有材料,將一個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梳理清楚。確切地說,是將各種說法或者敘事脈絡梳理清楚。解讀文字以後,我們要去還原一個事件,這本書記載的這件事情,只是一個說法,好在歷史總是有很多蛛絲馬跡,還會有各種說法以各種方式留存在不同的點。歷史學家的說法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
第三個層次是探究真相。我們相信真相只有一個,可是歷史上的真相,你可能永遠也沒有辦法百分百還原,但我們可以探究。歷史記錄不是事實的再現。歷史的絕對真相雖不可得,但是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立場,會帶來對事件真相的不同理解。我們相信歷史具有真相,而且探求真相的過程能夠不斷擴充套件人們的思維空間,提高問題意識,從而在歷史真相的無限隧道中,不斷接近真相。
《資治通鑑》蘊含的十句哲理1. 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不善者反之……
第2卷周顯王十年
【譯文】信譽是君主至高無上的法寶。國家靠人民來保衛,人民靠信譽來保護;不講信譽無法使人民服從,沒有人民便無法維持國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騙天下,建立霸業者不欺騙四方鄰國,善於治國者不欺騙人民,善於治家者不欺騙親人,只有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
【注】司馬光根據秦國商鞅實行變法,立木為信的史事,作信譽是治國之本的議論。信譽是為政的重要原則,是治國理政的法寶。只有取信於民,人民才會擁護你、支援你,國家才能和諧,政權才能穩固。得民心者得天下!
2.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親疏如一,無所不行,則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
第14卷漢文帝前十年
【譯文】法律是天下共同遵守的準繩,只有善於運用法律的人,不分關係親疏,嚴格執法,無所迴避,這樣才能使所有的人都不敢依仗權勢而觸犯法律。
【注】將軍薄昭殺了漢朝廷的使者,文帝不忍以國法殺他。司馬光對此事發表執法要嚴格,不分親疏的意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嚴格執法不分親疏,刑可以上大夫。在社會生活中,任何人不能超越法律之上,不管什麼人,不管職位多高,都必須遵法守法,違法必究應該成為執政者的為政之道。
3.“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亡戰必危。”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兇器也,爭者末節也。夫務戰勝,窮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
第18卷漢武帝元朔元年
【譯文】“國家雖大,喜好戰爭必定滅亡;天下雖然太平,忘掉戰爭必定危險。”憤怒是悖逆之德,兵器是不祥之物,爭鬥是細枝末節。那些致力於戰伐爭勝、窮兵黷武的人,到頭來沒有不悔恨的。
【注】臨淄人主父偃上書漢武帝談了九項事,這是其中有關治國的一件。既不能好戰,窮兵黷武,又要居安思危,保衛太平。
4.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則與民由之,不得志則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詘,是之謂大丈夫。
第3卷周赧王五年
【譯文】君子處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帶領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潔身自好,獨行正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才能算得上是大丈夫。
【注】蘇秦、張儀以合縱、連橫的政治權術遊說各國,爬到富貴的高位,魏國人公孫衍也以能說會道著稱。有人問,他們算得上是大丈夫嗎?孟軻說,富貴不能淫蕩,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算得上是大丈夫。
5. 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
第4卷周赧王三十一年
【譯文】即使做一件壞事,殺一個無辜的人便可以得到天下,仁愛的人也不會去幹。
【注】這是荀況論述如何做到以禮義稱王時講的一句話。
6. 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眾之怨也,吾既無以教化子孫,不欲益其過而生怨。
第25卷漢宣帝元康三年
【譯文】賢能的人,如果財產太多,就會磨損他們的志氣,愚蠢的人,如果財產太多,就會增加他們的過錯。況且富有的人,往往會成為眾人怨恨的目標,我既然沒有教化子孫的才能,也不願增加他們的過錯而落下怨恨。
【注】太傅疏廣、少傅疏受請求辭職,漢宣帝同意並賞賜黃金。疏廣、疏受回鄉後變賣黃金,與親朋故友飲酒取樂,有人勸他們用黃金為子孫購置產業,疏廣談此錢財太多的害處。
7. 知過非難,改過為難;言善非難,行善為難。
第229卷唐德宗建中四年
【譯文】知道自己的過錯並不難,改正過錯才是難的;說好話並不難,做好事才是難的。
【注】唐德宗將中書省所撰寫的免罪文給陸贄看,陸贄看後,向唐德宗談了自己的這些看法。
8. 任人當才,為政大體,與之共理,無出此途。而之用才,非無知人之鑑,其所以失溺,在緣情之舉。
第210卷唐玄宗開元元年
【譯文】重用有真才實學的人,是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與有識之士齊心協力地處理政事,也並不例外。但以往在任用賢才的時候,掌權的並非不具備知人善任的見地,之所以存在很多弊病,是由於過多地考慮情面的緣故。
【注】這是左拾遺張九齡給大臣姚元之的信中講的用人原則,要重用有真才實學的人,選人用人不應過多考慮情面。
9. 無紓目前之虞,或興意外之變。人者,邦之本也。財者,人之心也。其心傷則其本傷,其本傷則枝幹顛瘁矣。
第228卷唐德宗建中四年
【譯文】如果不解除眼前的憂患,也許還會引起意外的變故。百姓是國家的根本,財力是百姓的核心。核心受到傷害,根本也就會受到傷害;根本受到傷害,枝幹也就會墜毀了。
【注】陸贄上奏唐德宗,認為理政就應該抓住根本,不能損害百姓。
10. 正女不從二夫,忠臣不事二君。為女不正,雖復華色之美,織紝之巧,不足賢矣;為臣不忠,雖復材智之多,治行之優,不足貴矣。何則?大節已虧故也。
第291卷後周太祖顯德元年
【譯文】正派的女人不會跟從兩個丈夫,忠誠的臣子不會事奉兩位君主。做女人不正派即使再有如花似玉的美貌,紡紗織錦的巧手,也稱不上賢惠了;做臣子不忠誠,即使再才氣過人,足智多謀,政績卓著,也不值得看重了。什麼緣故呢?因為大節已經虧缺了。
【注】司馬光論述一臣不事二主的見解。一女不嫁二夫,一臣不事二主,皆封建倫理道德!
主要參考文獻:劉後濱——我們該如何閱讀《資治通鑑》
-
12 # 古籍屋
《資治通鑑》是一部“帝王教科書”,宋代司馬光編《資治通鑑》“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它是一部中國式智慧全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們雖不是帝王,作為普通百姓,個人也可以從中學到很多處世哲學。
1.明事理。如何去做好一件事,如何去做好一個人。我們研究歷史,透過看別人的故事,知道自己的宿命。看到這個中原大地活過哪些人,哪些人讓我們不齒,哪些人讓我們奉為榜樣,哪些人讓我們又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的優點,更看到自己的缺點。這些跟我們有相同缺點的人,他們的命運如何,我們的命運大抵也會如何。
2.知人性。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歷史是螺旋前進的。這是因為歷史是由人創造的,而人性是相通的。人性的弱點很難改變,所以歷朝歷代的人可能在犯同樣的錯誤。
3.防患於未然。讀《資治通鑑》,我們能讀出歷朝歷代皇帝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皇帝。資治通鑑裡出現的一萬多名人物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那些可鄙可憐的人。我們可以看到小人如何步步為營,最終害人害己,這樣,我們可以在身邊發現類似的人物,防止他們為害他人,或至少避免殃及自身。
4.照亮了未來的路。我們要從《資治通鑑》這面鏡子中,照到人性的光輝,照到人性的醜陋,照到自己的不足,照出自己應該走的路,更要照出自己這輩子可能會走到哪裡去。
-
13 # 叄牛不讀書
這個問題,如果鄙人不曾通讀這套《資治通鑑》全書,絕不敢回答。只在讀完這套史書鉅著後,才敢撿拾一些前人牙慧,並自己一些體會,竊論述之。並請同道學友,不吝賜教。
關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為什麼要讀《資治通鑑》,讀它對我們的人生有什麼好處?
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開篇就闡述的比較清晰。目的就在於“資治”,就是“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矝(guan )惡,取是舍非”。通俗的說就是,《資治通鑑》特別選取一些歷史上發生過的國家興衰大事,來映照當今社會發展的問題和得失。以記述歷朝歷代的興衰得失,鏡鑑於後人。這本書就是為現世人服務的。
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政策,我們採納吸收。對社會發展不利的,背離社會發展的,我們引以為戒。
所以說《資治通鑑》的編寫,本來是用來輔導統治者治理國家的參照讀物。成書後的歷代君王多少都能從中受益。話說回來,得到的感悟要付諸於實踐。前人總結的經驗,要在現世融匯變通。懂很多道理卻過不好一生的帝王,也大有人在。
但如果說《資治通鑑》僅僅是為帝王將相這些當政者的上層階級服務,那它就絕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文史地位。你我普通人,讀《資治通鑑》一樣能獲益匪淺。
《資治通鑑》這部史書通過歷史脈絡的大線索,讓我們自己分析找出時代“興亡”的“關鍵”。而時代的“興亡”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勸善除惡,褒貶是非,歷史深處每一個人物似曾相識的命運,都密不可分的與現在的我們發生著聯絡。個人命運與國家、文化的聯絡都能夠從《資治通鑑》得到印證。
另外,這部書在記載歷史興衰變遷的同時,我們看到了人性光輝的閃現。其中偉人們的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生活美德,更是可以啟迪我們的思想,輔助我們的當下的人生。
可惜,《資治通鑑》現今似乎沒有多少人先真正全部通讀。至於處世的人生哲學,人們似乎只有屢屢碰壁後,才懂得靜下心來自我批評、總結、和療愈。但如果我們多讀史書,目睹耳聞人情偽辯,何至於平白多遭受這些碰壁之苦。
古人“行千里路如讀萬卷書”,是勸那死讀書的讀書人,多多接觸世界,印證道德文章,為修身濟世積攢經驗。
今人卻相反,因為大家都絕少讀書。奉勸世人先多讀點書,走起來一定會更加順暢。
而選擇讀《資治通鑑》,絕對就是一個明智的開始。
回覆列表
《資治通鑑》是歷史全景、大資料,分析也深刻,很開眼界。
回望歷史長河,我輩何懼生死,人就是個生物,就是天地的一份子。
同時我也明白瞭如何正確地治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