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鋼鐵六連
-
2 # 娛聞瓜哥
不是內部人,作為觀眾的猜想:一般綜藝節目和影視劇一樣,
是有劇本、分鏡、臺詞等等內容的,每個人都得按套路來。綜藝與影視劇不同得地方,我認為有兩點:
綜藝標榜的是真實,因此每個演員在節目裡的人設與自己的人設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演員平時的人設會帶進綜藝節目中,綜藝節目中的行為也會影響大家對演員的評價。所以有些人說,影視節目裡演員是演角色,在綜藝節目裡,是演人設。因此,節目組的某些規定可能會對演員的人設、聲譽有傷害。例如,節目為了追求效果故意激怒嘉賓,導致嘉賓捱罵等等。同樣是由於追求真實,因此綜藝節目比影視劇給演員的自由空間更大。演員可以更多的自我發揮,只是一些關鍵點會被規定好。因此,演員的某些行為可能對節目組有傷害,例如嘉賓言論出格導致節目停播。所以,演技還是需要的,可能好演一些,畢竟人設這個東西往往在設定之初就考慮了演員本身的特點。
-
3 # 奶味月球
奶味認為是需要的,雖然真人秀突出真實但是有些場面真的看的人手腳蜷縮…不自然的賣萌變成了做作,想要突出口直心快結果變成了沒情商,此處可以自行去翻看關於xn和zs的帖子(不是黑子,只是單純的舉例,粉絲手下留情啊!)
奶味認為一個優秀的綜藝節目不止是優秀的後期和剪輯,更需要mc的自然互動交流以及情感流露,這就是要考驗綜藝人的情商和演技啦,當然最後能昇華主題是最好的啦,推薦大家可以去看看《極限挑戰》,奶味心中國內綜藝top,不管是mc人設設定還是每期的綜藝內容都是槓槓的。
另外,奶味推薦大家可以去看看韓綜,真的很值得我們去學習他們的綜藝製作,不要總是單一的照搬流程…
-
4 # 喵穀草
一、演技對節目效果的影響
看過臺灣節目和南韓節目的都知道,他們的表情很浮誇,很多綜藝節目是設定有劇情的,如果沒有演技,那一檔特效在酷炫的節目,也會很平淡。
二、連唱歌都需要演更何況綜藝
我們在看聯歡晚會時,無論唱歌的還是跳舞的,他們的表情都非常豐富,至少上了舞臺,就會控制表情,擁有超強感染力,儘量把最完美的笑容送給觀眾。
三、特效和剪輯只是錦上添花
即便剪輯和特效要出彩,也得在原素材的基礎上去找亮點,嘉賓豐富的演技,有利於後期剪輯特效老師或者編導老師發掘亮點,比如一個表情,可以慢動作,加聲效,比如一個自然的動作,可以加字幕營造出一種氣氛。
-
5 # 剪輯小馬
綜藝節目靠演技還是後剪輯加特效,我認為兩者是相容的。
明星上綜藝也是要演技的,綜藝也都是有劇本的。就像奔跑吧兄弟或者是極限挑戰都是有整體的框架的,每一個嘉賓都是要和編劇單獨對接,有了一個方向,然後靠演員的演技來發揮。
寧靜說過:剪輯師都是高手。寧靜方面參加《花兒與少年》時發生了不少矛盾,後來她又在另一檔節目做出解釋。當時寧靜直接說剪輯師都是神人,他們專門剪輯他們想要的東西,但看上去並非是真實發生的東西。就是以為剪輯的原因引來觀眾的爭議,取得關注度。
-
6 # 草莓少女聊八卦
綜藝節目也是需要演技的,像嘉賓之間的互動,遊戲的過程,或者節目效果的需要,都是需要演技的,一個什麼不懂演技的小白,上了節目不會出效果的。所謂效果,就是導演想要的效果,觀眾想看的效果,這些可能跟實際發生的效果不盡相同,這時候就需要發揮節目嘉賓的演技了,誰能把最終理想效果實現最大化,誰就是贏家了,緊接著就是節目話題熱搜一波接一波,大家就很有可能盆滿缽滿了,何樂而不為?所以綜藝節目的演技是必不可少的
-
7 # 大師姐盤娛樂
一個綜藝的好與壞如何界定:節目形式是骨架,演員嘉賓的表現是其中組織粘連一體難以分離的肉質,後期剪輯則是讓其添彩的賣相。這些方面都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8 # 無心小棧
綜藝嘉賓有兩種,明星和素人。明星我不瞭解,不過我以前也作為小素人有過一些綜藝經歷。我的感受是:為了節目效果,終歸還是演一下比較好。
節目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好看。如果你在攝像機前就像個正常人一樣,不努力拋梗接梗,該笑、驚訝、感動的時候也沒有反應,還上這節目幹啥呢?所以還是要適當演一演!不是說演了就不是真實的自我了,還是真實的你,只不過是一個精心修飾過的你。
對大部分人而言,如果啥也不準備,就直挺挺地去錄節目,很容易不出彩,在觀眾那也會沒啥存在感,那真不如不去。
比如這題,15個杯子,每個杯子後面放了一個喇叭,問唱哪首歌能把玻璃杯震碎?
選完後,現場請到《天高地厚》的原唱信樂團的主唱撒貝南(誤)以及《回來》的翻唱者黃綺珊(黃媽是真的來了)進行實驗驗證!真的用聲音的共振把玻璃杯給唱碎了!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錄節目,對於我有著啟蒙級的意義!它不僅滿足了我的好奇,更塑造了我的人生!錄第一期的時候我還是一個靦腆內向羞澀怯場的理工男,到第八期時我已經成為了中央戲精學院的狀元。也讓我理解了“演”在綜藝中是什麼概念。
前期專門有編導來給我影片面試,考查我的科學知識面以及鏡頭表現力。我的科學知識對這個節目而言肯定是夠用了,但鏡頭表現力我就很擔心。最後我問了個問題。
--“我之前沒錄過節目,你們到時候會不會培訓一下鏡頭感什麼的。”
--“不,我特別喜歡你這樣天然蠢萌的。而且你不是上過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嗎?”
兩邊良久的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上節目的人是不是都比較好看啊……我會不會一對比就很醜……”
--“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們選手隊伍裡還有比你更醜的,不也來了。”
開始我以為,這種科學答題節目應該是各種理工科同學的巔峰對決。然而來到錄製現場後,我發現大部分人和理工科沒啥關係……畢竟我們理工男真的很容易從一群人中分辨出自己的同類……
我們大人隊的30個人,大部分之前都錄過節目,有幾個人還是專門跑各種綜藝的,還有很多人顏值超高!我暗自告訴自己,在顏值上輸掉的,我要在物理化學上贏回來!然而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
開始錄製後,我發現來錄節目的人分大概三類:帥的美的、有故事的、悶頭答題的。面對同一道題時,這三類人的心理活動區別很大。給大家看一道很棒的例題《懸崖勒馬》
長5 m、高3 m的木質平板懸崖上有一輛30 kg的小車,下面掛60 kg的配重,鬆手後配重會把小車拉下懸崖。
問:如果讓重70 kg的尼格買提坐車上,多大的配重可以讓小車停在懸崖邊?
這是一道很優秀的題目,配重太輕,可能根本拉不動;配重太重,可能就拉下懸崖了。注意到定滑輪的位置在懸崖邊上,隨小車前進,繩子的角度減小導致正壓力和摩擦力增大,因此有可能使小車停住。
這時長得帥的人心裡在想
錄節目經驗豐富的的人心裡在想
此時我的表情是一臉懵逼的……
因為我的心裡在想……
節目裡的題還是蠻難的,掌握數理化知識固然非常重要,不過我們後來逐漸摸出瞭解題的制勝法寶:“中國產最強定理”。
比如這道題,張培萌和FTC-2000教練機50米賽跑誰會贏?
如果這時你去思考張培萌的50米成績,再去算教練機的加速度的話,問題就複雜化了。這種時候果斷採用“中國產最強定理”!
你們想想,節目現場請到了百米飛人張培萌,VCR裡面也放了他氣勢洶洶的準備。一聲槍響,結果FTC-2000嗖的一下就到了,裁判宣佈張培萌輸了,換你你尷不尷尬?張培萌作為中國中國產的短跑飛人,代表著國家的榮譽,必須要贏!
第二題,張培萌對陣殲-10,100米賽跑誰會贏?
不用想當然是殲-10會贏!雖然張培萌是中國的中國產運動員,但是殲-10是中國自主研發設計的超強中國產戰鬥機,代表著大國重器和中國空軍力量的崛起!而且張培萌都贏過一回了,這次肯定得讓殲-10贏啊!
再比如這題,用中國產的航空返回艙材料做的黑盒子,裡面放一隻蝦和一塊巧克力,外面用三把氧炔槍燒,問裡面的蝦和巧克力會怎麼變化?
還用問嗎!當然蝦和巧克力都不會有事!這是中國中國產的航空航天材料,保護了一位又一位的宇航員,區區幾個氧炔焰現場把它噴壞了豈不是很沒面子!
還有很典型的一題,檸檬汁和土豆汁做成的電池小車,哪個跑得更快?
這題我們大家陷入了分歧。有的人說,檸檬是切片放在飲料裡的,這種喝法是典型的資產階級奢侈品的標誌,但是土豆是中國產的主食,象徵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據中國產最強定理,這題應該選土豆。
但是另一派人認為,檸檬在上世紀屬於小資商品,但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檸檬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普通的家庭也可以享用得起了。這象徵著中國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飛躍,根據中國產最強定理,這題應該選檸檬。
在這一系列答題之中,我也慢慢成長為了一個戲精。
加油的現場把控做得極其出色。我聽說在有些節目中,觀眾的高興、驚訝等表情是提前錄製好的。但加油的觀眾反應完全是現場真實抓拍!但這也就導致了,像我這樣心如止水的面癱是很難被播出的。
比如臺上的實驗員點燃了氧炔噴槍,藍色的火舌發出耀眼的光芒!此時理論上選手們應當為火焰的震撼而表達由衷的讚歎
這時我腦子裡回想起大三被金工實習支配的恐懼
比如中科院曹則賢老師在場上為大家解釋題目背後的原理,但我盯著曹老師的表情就彷彿剛剛吃完香蕉後突然被人塞了一個棗
終於,導演們忍不住了,在中場休息時特意派人到我旁邊
“畢導,您今天心情不太好是嗎?”
“沒有啊心情很好啊!”
“那麻煩你有點表情,興奮一點好嗎……”
在被導演們點名批評了三次之後,我痛定思痛!我決定磨練演技,向隊友中的老戲骨虛心請教,把每一個科學知識都當成第一次聽說一樣對待!請大家欣賞一下我的成長!
當現場做出奇妙的實驗現象時,我驚訝得像個小學生
剛開始還表現不了那麼好,但很快我的畢式驚訝就比尼格買提老師還要純熟
當需要我高興的時候,我笑得像個兩百斤的孩子
當我拿冠軍時,我會裝逼裝得不露聲色
我還會鼓勵
還會專注
還會嬌羞
每一個表情都運用得恰到好處!等到第七期我得了加油隊冠軍站上1v1對戰臺時,我就連搶答都搶得十分有戲劇張力!
上面這些表情動作肯定不是日常的我,我沒這麼瘋狂,它比我真人要誇張很多。但它不是真實的我嗎?也是,應該屬於很High的狀態下的真實的我……
在錄這個節目之前,我就覺得錄節目就直接上,展示我自己真實的性格。但後來我不這麼覺得了……因為面癱真的會被導演剪掉啊!!!
轉自@畢導
-
9 # 我要吃瓜
都要,但是一個好的後期是完全可以拯救一個綜藝的…比如《嚮往生活》,節目水準首先要優質,最重要的還是後期剪輯,你想想,拍個好幾天的素材,後期要從中間剪出45分鐘搞笑(觀眾也要認可的)片段,並且還要保證整個節目的節奏和邏輯,在此我就不吐槽青2的剪輯了,醉醉的……這是非常有難度的,還有很多花字特效啥的,都要在點上,錯過一秒可能就不好笑了……還有就是現在包括很多明星的人設,也靠後期完成的差不多了吧,你是和善的,可愛的,呆萌的,趣味的~都靠後期字幕特效音樂幫你烘托!嗯,後期完全可以給自己加個雞腿都是棒棒的
-
10 # 顧卿酒兒
關於綜藝節目是否需要演技,還是靠後期的剪輯加特效。
首先演技當然是需要的。綜藝也需要臺本,大致規劃一個劇情之類的,這樣才有看頭,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其他的就要靠嘉賓的臨場反應和情商了,什麼話該說什麼動作不合適,都是嘉賓自己斟酌了。
其次,後期的剪輯和特效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在綜藝中有的畫面播放出來是不太合適的,需要剪掉。有的節目還需要製造懸念,自然需要剪輯來完成的。而為了節目的效果,特效無疑是最佳選擇,比如加小表情,心裡活動之類的,這樣和觀眾的互動性更強。
總的來說,演技和後期剪輯特效,這兩個東西是相輔相成的,缺少一個都不行。
-
11 # 淘劇社
綜藝節目並不是現場發揮,也是有劇本的,如果沒有劇本的走向光靠個人發揮來走肯定會暴露演員的短板,現在哪個明星在人前不是光鮮亮麗,人設幾乎完美,所以在綜藝節目裡就會有劇本,有時為了劇情需要,節目組為了節目效果在剪輯上也會誇大
-
12 # 王者榮耀藥神
不是內部人,作為觀眾的猜想:一般綜藝節目和影視劇一樣,是有劇本、分鏡、臺詞等等內容的,每個人都得按套路來。綜藝與影視劇不同得地方,我認為有兩點:
綜藝標榜的是真實,因此每個演員在節目裡的人設與自己的人設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演員平時的人設會帶進綜藝節目中,綜藝節目中的行為也會影響大家對演員的評價。所以有些人說,影視節目裡演員是演角色,在綜藝節目裡,是演人設。因此,節目組的某些規定可能會對演員的人設、聲譽有傷害。例如,節目為了追求效果故意激怒嘉賓,導致嘉賓捱罵等等。同樣是由於追求真實,因此綜藝節目比影視劇給演員的自由空間更大。演員可以更多的自我發揮,只是一些關鍵點會被規定好。因此,演員的某些行為可能對節目組有傷害,例如嘉賓言論出格導致節目停播。所以,演技還是需要的,可能好演一些,畢竟人設這個東西往往在設定之初就考慮了演員本身的特點。綜藝嘉賓有兩種,明星和素人。明星我不瞭解,不過我以前也作為小素人有過一些綜藝經歷。我的感受是:為了節目效果,終歸還是演一下比較好。
節目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好看。如果你在攝像機前就像個正常人一樣,不努力拋梗接梗,該笑、驚訝、感動的時候也沒有反應,還上這節目幹啥呢?所以還是要適當演一演!不是說演了就不是真實的自我了,還是真實的你,只不過是一個精心修飾過的你。
對大部分人而言,如果啥也不準備,就直挺挺地去錄節目,很容易不出彩,在觀眾那也會沒啥存在感,那真不如不去。
比如這題,15個杯子,每個杯子後面放了一個喇叭,問唱哪首歌能把玻璃杯震碎?
選完後,現場請到《天高地厚》的原唱信樂團的主唱撒貝南(誤)以及《回來》的翻唱者黃綺珊(黃媽是真的來了)進行實驗驗證!真的用聲音的共振把玻璃杯給唱碎了!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錄節目,對於我有著啟蒙級的意義!它不僅滿足了我的好奇,更塑造了我的人生!錄第一期的時候我還是一個靦腆內向羞澀怯場的理工男,到第八期時我已經成為了中央戲精學院的狀元。也讓我理解了“演”在綜藝中是什麼概念。
前期專門有編導來給我影片面試,考查我的科學知識面以及鏡頭表現力。我的科學知識對這個節目而言肯定是夠用了,但鏡頭表現力我就很擔心。最後我問了個問題。
--“我之前沒錄過節目,你們到時候會不會培訓一下鏡頭感什麼的。”
--“不,我特別喜歡你這樣天然蠢萌的。而且你不是上過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嗎?”
兩邊良久的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上節目的人是不是都比較好看啊……我會不會一對比就很醜……”
--“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們選手隊伍裡還有比你更醜的,不也來了。”
開始我以為,這種科學答題節目應該是各種理工科同學的巔峰對決。然而來到錄製現場後,我發現大部分人和理工科沒啥關係……畢竟我們理工男真的很容易從一群人中分辨出自己的同類……
我們大人隊的30個人,大部分之前都錄過節目,有幾個人還是專門跑各種綜藝的,還有很多人顏值超高!我暗自告訴自己,在顏值上輸掉的,我要在物理化學上贏回來!然而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
開始錄製後,我發現來錄節目的人分大概三類:帥的美的、有故事的、悶頭答題的。面對同一道題時,這三類人的心理活動區別很大。給大家看一道很棒的例題《懸崖勒馬》
長5 m、高3 m的木質平板懸崖上有一輛30 kg的小車,下面掛60 kg的配重,鬆手後配重會把小車拉下懸崖。
問:如果讓重70 kg的尼格買提坐車上,多大的配重可以讓小車停在懸崖邊?
這是一道很優秀的題目,配重太輕,可能根本拉不動;配重太重,可能就拉下懸崖了。注意到定滑輪的位置在懸崖邊上,隨小車前進,繩子的角度減小導致正壓力和摩擦力增大,因此有可能使小車停住。
這時長得帥的人心裡在想
錄節目經驗豐富的的人心裡在想
此時我的表情是一臉懵逼的……
因為我的心裡在想……
節目裡的題還是蠻難的,掌握數理化知識固然非常重要,不過我們後來逐漸摸出瞭解題的制勝法寶:“中國產最強定理”。
比如這道題,張培萌和FTC-2000教練機50米賽跑誰會贏?
如果這時你去思考張培萌的50米成績,再去算教練機的加速度的話,問題就複雜化了。這種時候果斷採用“中國產最強定理”!
你們想想,節目現場請到了百米飛人張培萌,VCR裡面也放了他氣勢洶洶的準備。一聲槍響,結果FTC-2000嗖的一下就到了,裁判宣佈張培萌輸了,換你你尷不尷尬?張培萌作為中國中國產的短跑飛人,代表著國家的榮譽,必須要贏!
第二題,張培萌對陣殲-10,100米賽跑誰會贏?
不用想當然是殲-10會贏!雖然張培萌是中國的中國產運動員,但是殲-10是中國自主研發設計的超強中國產戰鬥機,代表著大國重器和中國空軍力量的崛起!而且張培萌都贏過一回了,這次肯定得讓殲-10贏啊!
再比如這題,用中國產的航空返回艙材料做的黑盒子,裡面放一隻蝦和一塊巧克力,外面用三把氧炔槍燒,問裡面的蝦和巧克力會怎麼變化?
還用問嗎!當然蝦和巧克力都不會有事!這是中國中國產的航空航天材料,保護了一位又一位的宇航員,區區幾個氧炔焰現場把它噴壞了豈不是很沒面子!
還有很典型的一題,檸檬汁和土豆汁做成的電池小車,哪個跑得更快?
這題我們大家陷入了分歧。有的人說,檸檬是切片放在飲料裡的,這種喝法是典型的資產階級奢侈品的標誌,但是土豆是中國產的主食,象徵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據中國產最強定理,這題應該選土豆。
但是另一派人認為,檸檬在上世紀屬於小資商品,但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檸檬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普通的家庭也可以享用得起了。這象徵著中國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飛躍,根據中國產最強定理,這題應該選檸檬。
在這一系列答題之中,我也慢慢成長為了一個戲精。
加油的現場把控做得極其出色。我聽說在有些節目中,觀眾的高興、驚訝等表情是提前錄製好的。但加油的觀眾反應完全是現場真實抓拍!但這也就導致了,像我這樣心如止水的面癱是很難被播出的。
面癱雙子星比如臺上的實驗員點燃了氧炔噴槍,藍色的火舌發出耀眼的光芒!此時理論上選手們應當為火焰的震撼而表達由衷的讚歎
這時我腦子裡回想起大三被金工實習支配的恐懼
比如中科院曹則賢老師在場上為大家解釋題目背後的原理,但我盯著曹老師的表情就彷彿剛剛吃完香蕉後突然被人塞了一個棗
終於,導演們忍不住了,在中場休息時特意派人到我旁邊
“畢導,您今天心情不太好是嗎?”
“沒有啊心情很好啊!”
“那麻煩你有點表情,興奮一點好嗎……”
在被導演們點名批評了三次之後,我痛定思痛!我決定磨練演技,向隊友中的老戲骨虛心請教,把每一個科學知識都當成第一次聽說一樣對待!請大家欣賞一下我的成長!
當現場做出奇妙的實驗現象時,我驚訝得像個小學生
剛開始還表現不了那麼好,但很快我的畢式驚訝就比尼格買提老師還要純熟
當需要我高興的時候,我笑得像個兩百斤的孩子
當我拿冠軍時,我會裝逼裝得不露聲色
我還會鼓勵
還會專注
還會嬌羞
每一個表情都運用得恰到好處!等到第七期我得了加油隊冠軍站上1v1對戰臺時,我就連搶答都搶得十分有戲劇張力!
上面這些表情動作肯定不是日常的我,我沒這麼瘋狂,它比我真人要誇張很多。但它不是真實的我嗎?也是,應該屬於很High的狀態下的真實的我……
在錄這個節目之前,我就覺得錄節目就直接上,展示我自己真實的性格。但後來我不這麼覺得了……因為面癱真的會被導演剪掉啊!!!
還有就是演技類綜藝真的可以讓演員提升演技嗎?
《演員請就位》收官了。四部最終大作,有的人是提前點映,有的人的等待週六的直播慶典。
我的一位朋友:什麼?於正的首檔綜藝就要收官啦?
“大哥,於正的綜藝是《演技派》....”
朋友:《演技派》麼?就是讓馬思純上熱搜的那檔節目嗎?
“暈,那是《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
最近擠在一起播出的演技類綜藝確實甚多,一時見讓作為觀眾的我們難以辨別。
我們先來簡單捋一捋:首先是,《演員請就位》這檔綜藝,導師請到的是趙薇、陳凱歌、李少紅和郭敬明,從初賽開始是60位新人演員,每一期都會有不同的主題演繹,每一位導演更會教導演員一些專業性的技巧或者直接導戲,最終為選手量手打造他們的專屬影視化短片;
《演技派》呢,首先於正是以“發起人”的身份,召集了張靜初、吳鎮宇、張松文作為導師,節目組直接在橫店制景,從演員如何進組,如何面試,到如何定角,以及最後出演於正編劇的《北京城裡的小時光》劇目,當然也有淘汰制,角色有限;
《巔峰對決》聽名字就比較霸氣,實際上他是《我就是演員》的第三季,第一季叫《演員的誕生》,也是最初第一款演技類正統的綜藝。可以說在陣容上,非常豪華,從李冰冰、張國立、惠英紅、秦昊等這樣的老戲骨,再到青年實力演員李宇春、馬思純、關曉彤等,再加上人多勢眾的導演團,BOSS團等等,可以說是非常之有排面。
綜上所述,我們也可以從中發現,演技類的綜藝節目,必須得不斷“創新”才能突出重圍。對比《演員的誕生》這種,非常low且簡單的淘汰制,很顯然最新的這些綜藝都做了很多升級。
從制度上而言,對比其他兩檔綜藝,老牌的《巔峰對決》算是比較落後的了,除了增添了一種帶著學徒學表演的概念以外,好像沒有什麼新東西。
而隔壁《演員請就位》就給到觀眾非常清新的感受,更多的是從導演的視角出發,全程揭秘拍攝。換言之,就是除了演員要PK以外,導演們還得對決,從劇本的改編上,片場的排列擺設,如何調教演員等等,每期下來都操碎了心,和真正去拍攝電影沒什麼區別。
《演技派》就又是另一種路數了,他們認為最大的賣點是實戰。而且只要打穿這檔綜藝,演員們就可以合作到《延禧攻略》裡的原班人馬,拍攝新的劇目,這樣的獎品可比什麼冠軍要來的實在。
花樣百出的賽制,讓我們眼花繚亂。但是這些綜藝都真的能幫助到演員,或者說讓他們從中受益,獲得成長麼?真的可以成為“演技派”嗎?很遺憾,很多嘉賓自己都並不看好這種結果。
賽制“本末倒置”問及在《演員請就位》中積累的經驗有多少可以使在實際的拍攝中,明道直言:很少,雖然說大家都在極力的去呈現演員拍攝的過程,但是這並不是真實的拍戲。只能說,這樣的綜藝節目,可以用一種特別形式,讓觀眾讓大家去更理解一部電影是如何誕生的。但是如果說上了這個節目,就讓你成為了“演技派”,或者更會拍戲?這是不現實的。
那麼問題來了,都如此精雕細琢了,為什麼還不算真實的拍戲呢?從每一位參加到這些演技類綜藝的演員口中,我們很容易找到回答。
祝緒丹在《演員請就位》中,出演過《仙劍奇俠傳》這個片段,當時被郭敬明導演嚴厲的痛批,這是最失敗的一個作品,並且認為幾位出演的演員對角色和劇本的理解不夠透徹。
之後談到這段經歷,祝緒丹直言:對比我們平時拍戲,綜藝節目給到的時間太短太短了,其實每一位演員壓力都非常大,為了演出成功,幾乎天天都睡不成覺,僅僅在精力上就已經很匱乏了。
根據林汐瞭解,節目組錄製時間所限,每一期的短片策劃和拍攝,都要在3天之內完成。從導演的劇本改編或創作,到演員熟悉臺詞,還有彩排,最後到正式出演,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
但是這種模式,在真正的電影和劇集拍攝中,是完全不存在的,更是不合理的。即使我們處在一個高速時代,這樣高速催生的表演,不管是表演的如何,對於整個行業都沒有什麼價值。
李少紅導演也有講到,無論是演員還是導演參加這類綜藝的挑戰性都很高,確實和我們的電影表演還有拍攝有很大的不同,平時我們拍攝可以來好幾條的,但是這類綜藝不可以,沒有這樣的機會,因為他要求的更多是臨場反應。發揮的好,就非常有優勢,一旦出現卡頓,就不被看好。
作為演員,確實需要一定的臨場發揮能力,但是我們換句話說,這些能力應該在他們熟悉了劇本和臺詞以及適應了導演的情況下。
電影拍攝演員其實更依賴導演,會根據導演的安排去做出自己的能力反應,但是在綜藝節目上不可以,他更多的會要求演員自己去考慮更多,去設計自己的表演和節奏。
每一檔演技類綜藝都在展現演員的素養,呈現這個行業更多的真相,但是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和賽制卻與整個行業違背,這樣的所謂賽制升級,搞出這麼多花樣,又有什麼意義呢?
“尬演”事出有因此外,在觀看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感覺很多短片改編自某影視,大家自然會拿來跟原作進行對比。原本在影視作品中,都是精彩的鏡頭,但是放到舞臺上卻很尬,大家很容易的就把原因給到演員。
確實,我們不排除有一些演員確實演技很爛,但是這種尬機率非常高,除了給綜藝節目帶來一些看點以外,背後的其他影響因素呢?更值得我們去探索。
就比如《演技派》中的謝彬彬,從最開始就給我們一種非常誇張的“尬”。
雖然成為“群嘲”的物件,但是也因此而成為了“反面教材”。好在導師也在第一時間講出了謝彬彬的問題,謝彬彬自己也承認在表演上有一些失敗,並且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一個演員真正的戲,很難從一個綜藝表現出來。
綜藝節目給到演員的是在短時間必須塑造一個人物,很容易讓人感到不真實。如果說是電影或是電視劇,他會有一個前因,演員們就可以跟著這個情緒合理化的走,大家看著就會覺得成立。但是在綜藝舞臺上呢?並沒有所謂的前因,觀眾肯定會出戲,他也不知道之前發生了什麼呀。
謝彬彬的困惑和問題,其實在《演員請就位》中,很多次導師的爭論中,都表漏無疑。
有一期節目中,張雲龍和陳小紜帶來了我們暑假的回憶劇目《情深深雨濛濛》,經典鏡頭“書桓掐依萍的脖子”、“陸振華甩鞭抽依萍”等都搬上了舞臺。同樣被郭敬明導演嚴厲的批評最差,而且也給張雲龍指出了和謝彬彬一樣的問題,表演用力,情緒不到位,感情都在動作上,很難讓人走進去,也打動不了人。
而原劇目的“依萍”就在臺下,趙薇和李少紅直接反駁了郭敬明,這種表演的方式正是瓊瑤的特點,兩個人的演出其實已經表現出來了。
事實上,這些“尬”或多或少也是在替被打斷的線性表演背鍋。不熟悉前因後果、不瞭解劇作風格、不知道人物性格,一上來就要兩個演員針鋒相對、你死我活,想不突兀、不尷尬也太難了吧。
在《演員請就位》節目後半程,四位導演開始下場為演員“量身定做”短片。儘管篇幅依然不長,但看過這些故事,你會發現很多節目中表現不穩定或不突出的選手,演技好像一下“提高”了。其實這種變化背後的理由很簡單:這種模式下,故事的結構是完整的,角色情緒也是完整的,觀眾自然更容易在第一時間接受。
“就位”還是“突圍”?描述參加演技類綜藝的感受時,炎亞綸說,它是一種“更理想化”的模式,因為在節目裡,一段表演的誕生可以不需要顧及“沒辦法控制”的資方、“搶快搶上映”的宣發以及對演員的“刻板印象”。
對於更多正面臨著行業內激烈競爭的演員,特別是大批青年演員們來說,相比演技類綜藝期待以此為行業發掘“好演員”的初衷,他們想要透過節目被行業發現和關注的願望或許更加迫切。
從整個演技類綜藝的層面來說,N代系節目的扎堆出現或許還停留在對產業藍海擴張開發的階段,但範圍縮小到其中的每個個體,它可能已經悄然成為部分演員“突圍”職場的另一種途徑。
參加節目對你做演員有幫助嗎?《演員請就位》的其中一位選手王森在面對這個問題就給出了相當坦誠的回答:“太多幫助了,現在來找我演戲的變多了。”
這樣的結果,或許也是一種“更理想化”的就位吧。
-
13 # 蘇小琬
看情況。如果有情景類的演繹,需要演技帶動觀眾情緒情感,沒有演技就會很尬。
另外,綜藝更多時候注重綜藝感,否則會讓人很乏,自然這樣的嘉賓後期鏡頭不多,好的後期文案加特效是能加分不少的。
回覆列表
明星上綜藝節目時候肯定是有演技的要求的,因為綜藝節目也是有劇本的。
一般的綜藝節目就是明星,還有素人做遊戲,再加上主持人設計的一些遊戲環節,往往能夠使人的壓力得到緩解,很多人覺得綜藝節目比普通電視劇和電影的拍攝更加簡單,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綜藝節目也並不簡單,可能對於觀眾來講,綜藝節目就是一些小遊戲,然後小事件組成的,但是對於明星來講這是工作。
綜藝節目大多數都是有劇本的,只要是有劇本就要考驗明星的演技。有的時候綜藝節目的小遊戲答案已經是給所有人都發過了,而所有人就根據主持人的話語,還有自己應該要說的臺詞和答案,進行排練就可以了,並不是像很多人所說的綜藝節目沒有劇本。
再好的綜藝節目劇本都是有的,無非就是看綜藝節目的製作者怎麼去定義這個劇本,有的劇本是開放式的,有的劇本是嚴謹緊密的,而這對演員也是有著不同的演技要求的,開放式劇本更加要求演員的反應,比如面對素人時候的反應,而比較嚴密的劇本更加要求演員們臺本的發揮,所以明星上綜藝節目時也是要有演技的,要不然會穿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