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卓壯知識學堂
-
2 # 老張的後院
據說一線城市很多孩子從小看大量英文書,聽大量的材料,兩三歲就認識好幾百字,中班大班就中英文自主閱讀,英語自由對話,發音地道,中文很多孩子已經會背誦經典,大量詩歌,四五歲就100以內加減法甚至乘除法,而且閱讀的書籍很多,知識面豐富,這些是我以前沒有想象過的。我們活在二線城市,一直是覺得歲月靜好,對娃也是從沒有教過任何東西,覺得孩子這麼小,快樂教育才是教育的真諦,聽到這種同齡孩子的事情,覺得不可思議,而且前所未有的,有點隱隱的擔心,以後孩子追不上他們怎麼辦啊?
1
首先,雞娃確實存在,有意識無意識的都存在,不然你試試看看娃考了倒數第一你著急不?所以別跟我說我就不雞娃。至於雞娃的原因也很簡單,特別是一線城市家庭雞娃的原因:父母雙方透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基因遺傳和學霸家長加持,想讓孩子也透過高考改變命運,最後實現階層的躍升,那麼他們的選擇就是「將教育當做投資」,希望孩子能過得更好。
但是,不管你承不承認,階層永遠都存在!敗光家庭的富二代和買彩票中獎的機率應該不會差太多。所以,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這種階級很難被打破。
坐井觀天的故事告訴我們,青蛙之所以覺得天只有井口那麼大,是因為它一輩子都沒跳出過井裡。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孩子也會世世代代出不了這口井。
你對上一階層的想象,很可能和「皇帝天天拿金飯碗要飯」的乞丐一樣,
因為你沒見過,因為你沒有經歷過。
我一個朋友, 最近從二線去了一線安家,兩口子一個開公司,一個是大廠的高管,孩子當寶。
日常曬娃就是帶孩子世界各地跑,怎麼高興怎麼來。孩子說要看極光,全家請假去了趟北極。孩子說上回在美國吃的熱狗不錯,當天訂機票去的紐約。
孩子上的是國際著名的雙語學校。才一個月就被叫家長,老師很乾脆的顛覆了他們的三觀:
孩子的英語水平跟不上教學進度,無法很好的理解外教上課內容,建議轉學到公立。
要知道他的孩子在美國都是能夠獨立和老外對話的,你的頂峰只是那個階層的門檻,乙級聯賽的冠軍進了甲級聯賽大機率是為保級而戰的。
一線城市的父母,透過自己或者家庭的努力,看到了上層階級的冰山一角,因此,他們才會有這麼大的熱情去「雞娃」。
當然,他們不一定是為了讓孩子擺脫階級束縛而掙扎,更有可能是為了給孩子未來更多的選擇,那麼如果是這樣,就不要去雞娃了,應該雞你自己。
2
家裡面為了要不要讓學齡前的孩子背古詩吵開鍋了。
一般都是誰學歷高,誰嗓門大誰勝利了。
上學了,發現孩子在學校得到了老師和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
你孩子領會能力真不錯,一學就會,老師一講就懂!
你孩子上課回答問題可積極了,好像老師教的東西都會。
你家孩子怎麼那麼優秀呢,回回考試都是一百分!你是怎麼教育的啊?
”
嘴上說著“沒有呀,我們都是順其自然的。”其實心裡樂開了花,我都能想象出自己的嘴臉。
然後得意問了孩子一句:
“
聽說你在學校學習的還不錯啊!
對啊,學校的東西,我爸爸都給我教過了!
”
氣歸氣,但是這種感覺不香嗎?
3
真正的雞娃不是逼孩子寫作業那麼簡單,更不是去強制培養孩子某些特定的愛好。
如果你覺得雞娃是在強制孩子學習,那就完全錯了。
對於真正雞娃的家長來說,
要雞娃,先自雞。
雞娃的核心是家長,不是孩子。
雞娃是家長自我成長的核心動力。
對自己,要求越來越高;對孩子,百倍的投入,一倍的收穫也行。
但是你不能本末倒置啊,指望你一倍的投入換來百倍的收穫。
在漫長的學習生涯中,我唯一遺憾的是,因為沒有科學的方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效果卻非常有限。
所以現在還用這一套教給孩子?
我不能讓孩子在受這樣的苦,不是要他將來能成為多麼了不起的人,而是讓他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彎路,少些競爭,為了實現這個效果,我選擇自雞。
-
3 # 黑夜與鬥士
“不輸在起跑線”愚以為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
讓孩子早學多學實際上就是給孩子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小圓圈,他只能在這個小圓圈裡動彈。孩子的年紀應該是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和想象的時候,這個時候給他太多的壓力和負擔會扼殺他的天性。不要以為孩子的天性就是玩,還有很多,比如對外界的好奇、敏感和想象等等。至於他要學什麼,做家長的只能引導而不能要求他學什麼。
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是一種過度驚慌的心理,事實上我們學專業知識都是在二十歲左右,那麼在此以前應該做什麼呢?
我覺得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道德素養氣質,以及想象力和好奇心,教育他作一個有趣而又富有思想力的靈魂。我想擁有了這些的孩子,同時也擁有了獨立自主和自覺的能力,教育孩子是一件人文工程,至於專業技能只是作為輔助性工具,如果你忽視了人文的塑造而過多地強加工具教育,那麼對這個孩子還說更多地只是摧殘。
有趣而又有思想力道德品質這樣的人我想走到哪裡都不會混的差!不至於像現在很多家庭的情況一樣,孩子厭學,家長老師逼學。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在該玩的年紀被學的太多,以至於物極必反,產生厭惡了。
我也見過很多同學,從小到初中甚至高中成績都很好,就看上去是那種乖乖女乖乖仔的那種,但他們都打心底裡厭學,後來考得大學並不理想。那是因為他們的個性一直被壓抑著,等到離開了父母到了初中高中,接受的束縛少了,若如脫韁的馬,接觸到外界誘惑越來越多但越來越沒有抵抗力,所以後來很容易就變了。
我有兩個表妹現在住在我家裡,一個四年級,一個初二。現在疫情期間都在上網課,我看她們七點前就起來了,晚上差不多十二點才睡,整天就是學習,本來是活潑可愛的,慢慢地我看他們眼神暗淡、常常無精打采,也避免不了開小差,因為被壓得大厲害了,厭學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嘛。所以最近老跟她媽媽鬧矛盾,老師有時也反饋孩子無心學習的情況,孩子厭學,家長逼學。就這樣的情況。
關於學習,我想說的是什麼叫做學習?難道拿著書本和知識點才是學習麼?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無處不學習,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無處不修行。家長應該避免一個誤區,那就是對學習的概念的理解,不是隻有拿著書本才是學習,學為人處事,學做人做事,學獨立自主等等。讓孩子在該玩的年紀好好玩一玩,不要提前透支了孩子。
我們中國大學生不就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嘛?混日子。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呢?我覺得就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們從小學到大學,一路走來十多年,他們學得太累了,到了大學真正需要獨立自覺的時候,他們不想那麼累了,混個文憑就得了。這種情況不就是前期壓得太厲害的結果麼?本來到了二十歲左右,任何一個人都會有自我覺醒和認知的時候,他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要做,怎麼樣對自己有利,所以不要過於壓迫你的孩子,你教給他們道德品質素養作為他們的基本,到了該選擇的年紀他們會自我覺醒的,做家長的只需引導,而不是強加灌輸。
因此,讓你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先學好做人做事,再學專業技能,不要去過度干預,人文基礎是你的孩子馬拉松勝利的關鍵,切勿主次不分,否則,物極必反。
-
4 # 杜du老師
我覺得什麼問題都不是絕對的,這裡要考慮很多的因素,學多早、學多少都要從適合孩子的角度去出發,我個人認為學得早、學得多,並不能說明將來就學得好!
當然,早期教育的開發是很必要的。而我認為應該開發什麼呢,應該開發孩子的興趣和培養好習慣!比如說鍛鍊身體、熱愛勞動、愛讀書……這樣的習慣應該從小就去培養,而且越早培養越好。因為孩子們一旦有了這些好的習慣,就會形成他自己生活和學習的規律和能力。
在教育上有一句話我很欣賞,就是細心澆灌、靜待花開!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就像花兒一樣,有的花開得早,有的花兒開得晚。而教育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學的早,後期不努力,也是沒有用的;如果學得晚、後期非常的努力,並找對學習的方法。也未嘗不可。所以只有堅持經常,有個好習慣,每天都要有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長此以往才是真的好!
總而言之,我們做家長的不要看到“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而有了無形的壓力,也不要去一味的早學多學。如果孩子的學習興趣濃厚,自己很愛學,那就必須好好培養和支援,做好我們家長應該做的。平時還是根據我們自己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加以培養,讓孩子在玩中學,積累學,實踐學吧!
-
5 # 兩耳亮語
“不輸在起跑線”本來是要家長不要落後在家庭教育的理念上。希望父母把一些成功的教育方法內化為自身的理念,然後對孩子進行適度的引導教育。注重培養孩子寬容、勤奮、熱情、自律等優秀心理品質,養成好心態、好習慣、好性格。後來卻被許多父母理解為:不輸在起跑線上,就是讓孩子“早學多學”,實際成了揠苗助長式的教育,對孩子教育急於求成,不遵循教育規律,摧殘了孩子個性,反而害了孩子。那麼,如何進行早期的家庭教育呢?下面我談幾點粗淺看法:
第一,愛是教育的基礎。不僅僅是你有發自內心的對孩子的愛就行了,還要善於對孩子表達愛,傳遞愛,讓孩子真正體味到父母對他的濃濃的愛,並以純真的童心來愛父母,真正愛父母的孩子,是不願讓父母傷心,不會讓父母失望。有此愛的基礎,對孩子的教育才能順利成功!
第二,學習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能讓孩子快樂的方法,不宜在孩子的教育和學習上採用,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他不願學的東西不必強求。除非孩子特別想學,將來學校要教的東西,最好別教孩子,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十分重要。抱作一顆好奇心去學習,孩子能獲得更多的快樂,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三,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擁有一個身心健康的孩,才是真正幸福的父母。對於孩子的引導,要一切從孩子的身心健康出發,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話不說,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事不做,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場所不帶孩子去玩。
第四,你一切努為的最終目的都是讓孩子幸福。你努力教育孩子不僅僅是讓他擁有多高的學術成就,不僅僅是讓他擁有鉅額財富,也不僅僅是為了他將來做高官。即使他擁了你所希望的這些東西,如果他從小就覺得不幸福,那你的教育也是失敗的。
以上是筆者的陋見,僅供年青父母參考。
-
6 # 真真老師開講了
對於“不輸在起跑線”“早學多學”這兩句話對孩子好不好,並不能一概而論,我認為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我家孩子是我一個人帶大的,在她很小不懂事的時候,睡覺前就是給她讀那種一本一本的小故事書,如果她快睡了,重複讀一本沒事,如果比較清醒就必須得換著讀才行,說明一歲多不會說話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理解能力了。後來養成的習慣就是睡覺前必須看書才能睡,睡醒了也是先看會書,像這種情況你說孩子要看書,家長能強行制止不讓她看嗎?
今年過年兩歲三個月的時候開始認字了,到現在兩月多認識了100左右的字,現在每次看書看到認識的都會主動說這是什麼字。而且我發現她如果理解一個字的意思,很快能記住這個字,不理解意思的教好多遍也不一定能記住。過年期間給她買了好多數學類的書,有的時候她會主動說我們學會數學吧。能說不讓人家學習嗎?還有我朋友家的孩子也就兩週八月,很難的古詩都會背了。
當然當時我買書的本意可能也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讓她多學點,但是如果孩子能接受,何樂而不為呢?不給她找點事,天天在家看電視?去外面玩泥巴?現在不能確定她未來如何,只能說把握當下,儘可能在她能接受的範圍多學一點。
當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規律,有自己的成長節奏,也有自己的發展速度。3歲是直覺思維期,5歲才有形象思維,8到12歲是記憶的最好時期。有的孩子學東西學的快,有的學的慢,有的孩子能早早識字,有的開竅晚,但並不能說開竅晚的以後就學習不好。
總之,因材施教,就是孩子能接受就多學點,暫時不能接受的也不要打擊孩子,不要一味搶跑,讓孩子感到特別的壓力,反而抹殺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
7 # 隨緣的峰哥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一些這樣的話,確實都是早些從事幼兒早期教育人的廣告宣傳語。現在很多人都已經接受了這些話,沒有人去懷疑,這就是謊言重複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即使你認為這話不對,可是你看著周圍的家長帶著孩子,去接受早期教育,你真的能夠做到不盲從嗎?你不相信這些話,可是你真的敢賭一把孩子的未來嗎?這就是現在早期教育市場為什麼這麼紅火,生意興隆的原因。我們都知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身心健康很重要,不能給孩子太大壓力,可是有些父母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和攀比心理,讓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學的更多。這樣對孩子真的的不好,簡直是在孽待孩子。我們把中國和外國同齡或差不多年齡的孩子照片,放到一起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我們的孩子面部表情特別呆板,而外國孩子的面部表情特別Sunny。我們都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但我們不盲從周圍的環境,邁出這一步真的很難。
-
8 # 峻嶺青山
"不輸在起跑線上","早學多學”對孩子末必有好處。
不知從何時起,"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早學早收益"一時興起,家長們也早早行動起來,傾盡所有,給孩子報學習班,什麼英語班、速算班、美術班、語言班、吹拉彈唱班,應有盡有。再加上辦班的商家說得天花亂墜、雲裡霧裡,家長們為了孩子,可以說是省吃儉用,唯獨給孩子報班捨得一擲千金。一個孩子報兩個班、三個班都是稀鬆平常。家長們這樣做,除了促成讓辦班補習成為一種產業外,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真的起到了助推作用嗎?我看末必!
什麼是孩子的起跑線?它並不是我們想象的,就象長跑或短跑比賽那樣整齊劃一的那道線,孩子的生長環境不同,受到家庭氛圍的薰陶也不同,所以說起跑線也不可能相同,即便硬讓他們在同一線上,那麼孩子聚集在體內的爆發力肯定不一樣。
一、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習慣的養成最重要。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這種好習慣的養成,除了學校外,家長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家長除了重視子女的教育外,還要為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很難想象,如果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父母在一旁刷手機、玩遊戲,這樣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心理陰影。
二、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對某件事感興趣了,他就會很願意去學,很願意認真去做。反之,他不樂意乾的事情,你強逼他去做,其結果是不但做不好,反而做任何事情也失去信心!我家小孩兒在上小學三年級時對拉小提琴很感興趣,假期時我送他去老師那裡學,後來鄰居知道了也非讓他的孩子去學,他的孩子本身不愛好樂器,結果可能而知,一年後我兒子能熟練地拉多首曲子,並不時參加表演,可鄰居家孩子一首曲子都很難熟練地拉下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趕鴨子上架達不到最終目的。
內因不起作用,內在動力不足,即使放在同一個平臺,同一個起跑線,也會因為沒有學習的慾望,而慢慢掉隊。所以,"同一起跑線",“早學多學",不是強逼的,要從習慣、興趣、愛好著手,讓孩子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
9 # 紫竹園清
從孩子孕育開始就要注重孕育啟蒙,出生後就開始親子互動,親子教育,讓孩子儘快的學習成長。早學早教讓孩子儘快進入角色,養成良好習慣,強化自主自律意識,每天學習提升,贏在起跑線上。
基於孩子的成長規律,強化語文學科能力培養:
♦第一級的原著精讀入門:夯實基礎語文能力
♦第二級的國學文化解讀:提升傳統國學素養
♦第三級的經典深讀進階:暢讀經典文學作品
♦第四級的全科閱讀拓展:拓寬孩子知識邊界
四級閱讀體系,課內+課外、國學+經典,讓孩子在每個年齡段都能夠獲得最適合的閱讀培養,能力提升有跡可循。
第一級:抓住小學新起點,夯實課內語文基礎,從繪本閱讀過渡到原著片段閱讀,幫助孩子養成優秀語文學習能力與良好的書寫習慣。
第二級:強調傳統文學閱讀,培養孩子的國學涵養,從經典文學中培養優美語感,從閱讀中掌握看圖寫話能力。
第三級:閱讀進階,從片段閱讀過渡到全書深讀閱讀,讓孩子暢讀全書,體會原汁原味的文學滋養。進一步提升孩子的寫作與口才技能。
第四級:從單科閱讀放寬到全科閱讀訓練,從語文拓寬到科學、地理、歷史等多科目學習,沉澱知識,積累素材,眼界能力雙提升!
進一步強化“聽-說-讀-寫”,課內課外同步提升
課內培養“閱讀-思考-表達”三大能力
課外發展“品格-習慣-思維”三大素養
為孩子三年級後的彎道超車搶佔先機,贏在起跑線上!
-
10 # 陶寶麻麻0213
一會這個小朋友已經會100以內的加減法,一會這個小朋友鋼琴、小提琴已經過五級了,一會這個小朋友又去哪裡參加主持人比賽了。
在看看我們家的大頭,除了會畫畫,其他就是玩,我好焦急,但是出生教育世家的先生就是不同意他這麼早就去學這學那,我跟他吵過鬧過都沒有用。
他給我的理由如下:
1. 不要過早的去開發孩子的智力,而是要培養孩子的興趣,過早過度拔苗助長式開發孩子,孩子以後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到時後悔的是我們。
2.現在孩子上學的壓力已經非常大了,讓孩子能多玩一天是一天吧,畢竟孩子才中班,不要讓自己和孩子都搞得太累了。
3. 我們家的孩子應該天資都不錯,你看我們親戚家的幾個孩子大學都不是考的還挺不錯的嗎?他們都是到小學五年級才開始補課的,你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對兒子有信心。
我還能說啥,其實我也不想讓孩子太累,因為我一直認為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思維能力非常重要,
大頭專注力是非常好的一個孩子,這點我是很驕傲的,他可以安靜的坐在那裡看書,看電視起碼一個小時以上,我從小就讓他一個人玩,從來不打攪他,慢慢的,專注力就培養起來的。
-
11 # 薯片話梅
在全民教育的時代,家長們為了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從結婚前就開始規劃孩子是人生,從取名到住房選擇,再到擇校和陪讀學區房的購置,只要能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家長就願意不擇手段,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提前學習期,報各種培訓班,以為這樣就是在為孩子的遠大前程鋪路。然而,超前教育真的是為孩子好嗎?一起跟小編來看看吧~
1、孩子會缺少對學習的興趣
以前當老師時,帶過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女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也很機靈,手裡的榮譽證書和各種獎項更是多到數不清楚,然而某次上課她卻問我,“老師,可以讓我睡十分鐘嗎?”問到原因才知道這個假期她的時間被拆分到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週六上午數學補習,下午語文作文補習,晚上英語補習,第二天要去另一個市區進行奧數補習,當天下午再返回學校。對於一個十一歲的小孩子這樣的安排難道合理嗎?過度加壓只能讓孩子提前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時間一長久怎麼都彌補不回來了。
2、孩子會缺少求知的慾望
鄰居每週都會把孩子放到小區的託管班裡補習,從語數外到生命自然,他要求孩子全面發展,絲毫都不能落下。在按部就班的固化規劃之中,孩子反而失去了自主能力,一旦沒有人催促他或是監督他就會開始鬆懈,甚至越來越糟糕。對孩子的高要求固然是好,但是並非出於孩子自願的培養往往都可能適得其反。
3、孩子會不專心聽講
五歲的童童已經是班裡的全能王了,他門門成績優異,所有人都誇他是個天才,但是上小學的時候童童的狀態卻一落千丈。他不屑聽講,因為那些題目在早期的補習中早就聽過了,他不願意上課好好學習是因為媽媽還會給他報更好的補習班,有更好的老師來教他,可是也就是這樣的惡性迴圈,童童陷入一種不願意學習的狀態,這讓童童媽媽很是苦惱。過早讓孩子接觸超過這個年紀該學的東西,孩子就很容易自滿,也就不會專心聽講了。
4、孩子後期會感覺很吃力
超前教育帶領著家長們投身於教育的一線陣地,將各種方式無所不用其極地堆砌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以為這樣就能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剝奪掉孩子的童年快樂和學習自由其實是很多家長犯下的致命錯誤,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能培養出人才,不輸在起跑線往往只是基於父母的攀比意識,若是為此犧牲掉孩子的未來,超前教育就未免太過自私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玩具是必不可少的,玩具能夠排班孩子玩耍,還能引導孩子智力和創造能力的提升。
但是現在市場上的的玩具種類繁多,而且還沒有明確的分類,有國內和進口的款式,如果想給自己或孩子買玩可以考慮用網購替代實體店,因為現在實體店一般不會給予拆包試玩的服務,如果買來的玩家孩子不喜歡就浪費了,所以在購買玩具之前最好觀看一些開箱的節目影片。
-
12 # 小林子啦啦啦
孩子6歲之前上小學好麼?
一直以來這個問題都備受爭議。中國法定的小學入學年齡是年滿6週歲,這和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入學年齡是一致的,比中國入學年齡早的國家很少,其中北愛爾蘭4歲,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入學年齡,英國、日本、荷蘭等國家都是5歲入學。
早上學到底是好不好呢
以5歲入學的英國為例,在2013年開學季 就有130名左右的教育專家聯名寫公開信,建議英國正規教育應該推遲1-2年。他們認為5歲開始正規教育“太多,太早”,這個政策並不是從兒童的利益出發的。
在美國也有類似爭議,1960年前後,聯邦政府為了消除貧困的惡性迴圈,提出了一種教育補償計劃,即“開端計劃”,是對貧困家庭3-5歲的兒童提供教育。這個計劃形成了一種觀念:教育是一場比賽,越早開始,越早完成。越來越多的幼兒園老師在壓力下開始教孩子數字和字母,並進行標準化的測試。這樣使兒童們喪失了玩耍的機會。很多教育學家認為孩子沒有成熟到學習的階段,更多的感知都是從遊戲和玩耍中獲得。後來他們透過實驗也證明早上學的孩子反而不如按正常階段發展的孩子成績好。
如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晚一點上學更好。
2002年美國一項的研究表明,在學校第六年的孩子,早入學受教育的相比以遊戲為基礎課程的孩子得分更低。
2004年一項由英國教育部資助的3000名兒童的研究表明,延長以遊戲為基礎的學前教育,能顯著提高小學階段兒童的學習和適應能力。
紐西蘭的一些研究比較了5歲和7歲入學的兒童。結果發現,他們的學習水平並沒有差異,反而提早入學的兒童的態度相對不如晚入學的積極,無法證明早入學對孩子的發展有好處。
“當我們知道什麼對孩子更好,我們還會堅持錯誤地教育他們嗎?”這值得所有家長思考。兒童時期更是孩子透過玩耍對世界認知的時期,家長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陪伴,而不是過早的送到幼兒園去學習知識,家庭教育才是兒童該上的第一課。
寄語: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他們最好的自己,我們必須認識到教育是關於他們的,不是關於我們的。如果我們要對孩子做得最好,就需要給他們和他們的父母提供合適、優質、方便、能負擔得起的兒童早期教育,這是他們應得的。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13 # 辣眼睛的大腦斧
現在的孩子一般都在三四歲就開始步入學堂,但是這麼早上學對孩子真的好嗎?孩子幾歲開始上學比較好?
孩子應該什麼時候上學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性格和說話方面還沒有發育完全,不適合上學。孩子最適合上學的年紀是在6~7歲之間的兒童因為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語言方面的發展以及生活中實踐活動的增多,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已經初步具備上學的條件了。
首選,孩子在體格方面,在這個年齡的孩子身體的發育體質都是比較健壯的,由於身高增長的迅速,身上的肌肉也變的更加結實,所以從各個方面來看都比過去要勻稱。體質變好之後,孩子患病的次數也就慢慢的在減少。體力和耐力也跟過去比有提高。從這幾個角度看,孩子基本上是可以適應小學的生活了。
其次,一方面根據幼兒心理學原理,幼兒心理、生理的發展變化在五、六歲之間形成分水嶺,六歲大體上由幼向童完成較完滿的過度,這時讓孩子脫離學前幼教,父母也放心,同時孩子自身開始具備一定的原初性合理思維思想與獨立能力。而與此同時,正由於孩子有了最初的獨立性和童心自由度,家長往往實際上並不比孩子上幼教時省心。所以如果提前到五歲就讓孩子入小學,不太妥當。
最後,孩子在正確的教育下兒童在道德情感和意志方面也有較大的發展,他們會具有一定的責任感、義務感和道德感,能夠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緒的能力也在明顯的增高。在幼兒園的集體活動中,他們的意志力也會得到鍛鍊,常常能自覺地堅持完成老師規定的作業,同時也具備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剋制自己行動的自控能力,這也為上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孩子早上學的危害有哪些?現在的家長都特別喜歡早早的就把孩子送到學校去上學,就是為了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也能顯示自己的孩子比其家的孩子聰明,提前讓孩子去上學。有的孩子不可否認的確是很聰明,這種是家長是可以提前讓孩子步入學堂,但是這也是個別的現象,不能夠當作普遍的現象,要不然只會害了自己的孩子,甚至於危害孩子的一生。
1、孩子心智跟不上
讓孩子早上學最大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心智跟不上,上學年齡比較小,成長髮育比較緩慢,經常會出現做事情的想法和別人不同的情況,在學校和小朋友們溝通不順暢很容易就被孤立。當孩子還在兒童期時,同學已經開始青春期了;當我青春期剛開始呢,大家進入青年期了……所以,人際關係的處理也容易出現問題。
2、做什麼事情都是慢半拍
上學早就導致孩子無法成為班級裡面的領導者,因為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孩子完全的PK不過一個心智比你健全的大齡人,你也就喪失了組織協調能力的鍛鍊機會;比如孩子無法融入一個超前我半拍的群體,因為他們的世界看不大懂,嚴重影響我的人際關係。所以也就導致了做什麼事情都會慢半拍。
年齡小,卻隨著年齡大的群體的程序急匆匆地前進。也許看起來比跟同齡的人成熟些,但是,其中間錯過的東西再也沒有機會來一次了。
所以說如果孩子的綜合能力還沒有達到相應入學要求的時候家長就不要強行而為,本來是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沒想到適得其反,導致最後給孩子在心理上帶來一些副作用,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所以,家長要遵照科學的規律,讓孩子按照法定的入學年齡入學,而不是拔苗助長,留下後患。
等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定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
14 # 洳錁LOVE
什麼是起跑線?父母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問問自己是否做到了。總是說孩子需要陪伴,孩子更需要榜樣,孩子不需要像保姆一樣的媽媽對他們談理想,談要求。身為父母現在遇到的財務難題,你的孩子未來也會遇到,因為你的財商也在影響著你的孩子!就像貧窮會遺傳一樣。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去要求孩子。
回覆列表
第一,不要把家長的意願強壓在孩子身上
不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幾乎每個家長的願望。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讓他多學學,其實你不知道孩子真正的能接受的嗎,能學到多少關鍵的?孩子每天能學多少?能記住多少?能接受多少知識?只是孩子家長必須要注意的。有的家長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班。學寫字的,學練琴的,學音樂的,學畫畫的。學舞蹈的學散打的。生怕孩子落下那一課,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學的少了。其實你不知道你把孩子天天的時間滿滿的。就像一個緊箍咒一樣,緊緊的把孩子給套住了。
第二,孩子的天性是玩。
讓他體會到學東西的樂趣,而不是讓孩子枯燥的學。讓孩子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比如;識字可以透過十字遊戲讓孩子玩著學。有很多家長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班兒報的班很多孩子累,家長累,但是往往這樣收穫並不是真正的多。第三。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並不是正確的,絕對正確的,因為有的孩子。開發早,有的孩子開房玩,只要你後天的努力達到了。照樣能夠成功,很多孩子小的時候在爸爸媽媽的壓力下學鋼琴,學畫畫,各種技能都學了,但是最後的結局並沒有一個美好的東西,而相反,有的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有著堅強的意志力,有著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有著自己的夢想,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那麼這個孩子最後取得了美好的成功,一個美好的結局。第四,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讓孩子幸福健康的生活,讓孩子有一個夢想,讓它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而不是家長強加給他學這一個那一個不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對的。第四,第五,讓孩子主動。有興趣的去學東西比被動的積壓著學東西。是更有效的。要孩子讓孩子在嚐到學習東西的樂趣。這樣他就會學到很多有趣東西。如果這樣的填鴨似的。學習畢竟造成。學習養成。學習養成好習慣,讓他們樂意學,主動學。必然造成不然不良的效果可能會發生激烈的衝突。這樣孩子也累,家長也累。所以說,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學這樣學那樣這樣的想法。並不是正確的,我們要尊遵從孩子的意願,遵尊重人類的正常發展,不要把過多的強壓給孩子,這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