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雲中君
-
2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導語:
三國時期蜀國和吳國在自己國家建立的防禦體系,多是依靠於地理優勢,蜀國的山路、吳國的長江。
蜀國蜀國的地理優勢在於群山環繞、道路崎嶇。蜀國外圍大部分地區都不利於大型兵團的作戰,而且易守不易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較多。蜀國在有地理位置的優勢的地方設定守軍或關隘,這樣就可以做到以少勝多減少部隊的損失。
古代沒有現代的雷達等高科技,沒有蜀國地圖依靠探索很難取得勝果。而且蜀國地形並不適合大軍同時透過,有很多地方就好比漏斗一樣只能一點點的透過,而透過的小部分軍隊又很難形成戰鬥力。因此蜀國的防禦體系主要依賴於山川。
吳國吳國的防禦體系依賴於長江。長江作為中國最大的兩條河流之一雖然長而大,但是兩岸可以登陸、渡江的地方是有限的。想要偷渡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古代長江兩岸的開發不及現代便利,即使現代也不能保證每一處都可以渡江,不然又怎麼會稱長江為天塹。
吳國的防禦體系主要是在渡口屯軍守備、在長江狹隘處設定水寨掌握長江的主動權。即使敵軍來犯在敵人登船渡江時也可以進行截擊,而在江面上和吳國水軍硬剛也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總結:吳國、蜀國將地理上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正是地理上的優勢讓豪橫的魏國也不敢直面硬剛。
-
3 # 小灰讀歷史
三國時期,蜀國和吳國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國家的防禦戰略體系的?
我們先解析蜀國的防禦體系,蜀國主要的領土就是益州(四川和重慶)蜀國最北邊是秦嶺山脈,東邊是橫斷山脈,南邊是雲貴高原,西邊是青藏高原,所以只要防禦幾處重要的關隘就可以守住了,蜀國自稱繼承漢朝,所以和北方的魏國是主要敵人,為了有效的防禦魏國的進攻,公元217年劉備親自率領大軍,和曹操爭奪漢中,最後在法正的謀劃下,黃忠斬夏侯淵,然後以漢中為北邊為防禦魏國,置魏延為鎮北將軍(魏延曾經說過一句特別有名的話,魏國10萬大軍來犯當為大王吞之,若舉全國之兵來犯,當大王拒絕。),守漢中,爭奪隴西(六出祁山)。在東邊為吳國,夷陵之戰爆發後,蜀吳議和,但是在永安以李嚴鎮守,在南方,自從諸葛亮七擒孟獲後,在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再就沒有反叛過。蜀國的重要防禦體系主要是在漢中南鄭之地防禦魏國,永安防禦體系次之防禦吳國。
而吳國的領土主要是揚州,交州,荊州一部分(主要是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湖北的一部分),東邊是大海,所以不用防禦,西邊是蜀國,吳蜀議和後,西邊的防禦體系三峽口等地佈局了預防,在南邊因為山越老反叛,所以也在今天的福建北邊佈置下大軍防禦,而北邊是長江防禦體系,古代都有護城河防護城池,所以長江是吳國天然的防護,吳國又因為水軍強大,所以在長江上的重要水寨佈置下軍隊,主要是(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在荊州的南郡,江夏郡佈置的防護體系,主要爭奪樊城哥襄陽,而在長江下游主要是在爭奪合肥等地,在此吳國佈置下主要的防禦體系。
-
4 # 柚子愛歷史
導語:
三國時期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互有攻伐,從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建立魏國,到280年西晉滅吳,三國足足鼎立了60年之久。三國之一的曹魏佔據了中國包括傳統核心統治區——中原地區在內的半壁江山,無論是人口和土地都遠超蜀漢和東吳,然而卻始終不能攻滅兩國、統一天下。究其原因,除了蜀漢和東吳結盟一直抗魏之外,也離不開兩國各自依託有利地形構建的國家防禦戰略體系。
關於蜀漢和東吳各自的防禦體系,蜀漢大臣鄧芝在勸說孫權吳蜀結盟的時候說的話,基本上一語中的:“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陳壽《三國志》)
擁有重險之固的蜀漢,依據周邊不同的政治格局,靈活地選擇防守策略,依託有利地形,從北、東、南三面打造了一整套穩固的邊境防線作為三國中最弱小的蜀漢,僅憑益州一州之地卻能在三國中存活50多年,拋開人為因素,更多的還是得益於四川盆地周邊多山的有利地形,“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嘛。
除了重山險阻的有利地形,蜀漢統治者也沒有放棄積極的防守策略。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武侯治蜀東屯白帝以備吳,南屯夜郎以備蠻,北屯漢中以備魏。” 蜀漢根據周邊所面對得不同的政治格局,以白帝城、夜郎、漢中為戰略支撐點,從東、南、北三面建立了不同的防守體系。
1、東面防線
東部防線當然主要是防禦東吳的,雖說吳蜀兩國大部分時間都是以盟友關係並存的,但是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從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大敗曹操後,東吳又聯合曹魏襲取荊州、斬殺蜀漢大將關羽可見一斑。
劉備為報關羽之仇起兵攻吳,在經歷夷陵之戰的慘敗後便退保白帝城。為了防備東吳的進一步軍事報復行動,劉備設定了永安都督一職,由地位僅次於諸葛亮的託孤大臣李嚴來擔任,由此可見蜀漢君臣對於永安一地的重視。
永安城(今重慶奉節縣的夔州城)位於白帝城附近,此城面朝長江,背依峻嶺,依山而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更兼緊鄰孫吳邊境,是扼守蜀漢的東大門。劉備在此設定永安都督並以託孤大臣李嚴擔此要職,就是看中了此地險要的地勢。作為防禦東吳的一個重要據點,一旦東吳有軍事行動,蜀漢就會迅速增兵永安,禦敵於國門之外。
而永安僅僅還只是蜀漢東部防線的外層。內層防線則以戰略要地江州(今重慶主城)為中心。位於成都平原以東,地處長江與嘉陵江匯合處的江州,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重慶)府會川蜀之眾水,控瞿唐之上游,臨馭蠻夔,地形險要。春秋時巴人據此,常與強楚爭衡。秦得其地,而謀楚之道愈多矣。......從來由江道伐蜀者,未嘗不急圖江州,江州咽喉重地也。”(《讀史方輿紀要》)
為防止東吳溯長江而上而伐蜀,作為戰略要衝的江州自然是蜀漢防守的重點。而且作為內層防線的支撐,一旦外層防線的永安失守還可以作為第二道防線為蜀漢贏得反應時間。
2、南面防線
蜀漢南面防線的功能主要是防禦南方蠻夷的叛亂,其作為前進基地和開拓據點的意義大於防守的意義,因為南方的蠻夷部落在諸葛亮南征時實行的既戰又撫政策下已經老實多了。經濟落後、實力微弱又一盤散沙的南蠻部落已經對於蜀漢構不成實質威脅了。
蜀漢在南方的防守策略是:一方面,控制南中地區,設“庲(lái)降都督”一職,在出入南中要道上設立防禦據點,防止蠻夷的叛亂;同時採取安撫蠻夷的策略。
所謂南中地區,是指蜀漢牂牁(zāng kē)郡、朱提郡、越巂(xī)郡以南的地區。如果蜀漢控制了南中,既可以為蜀漢提供一個穩定的大後方,以集中兵力對付曹魏,又可以利用當地富饒的物產補充軍需,一舉二得。據《三國志·李恢傳 》記載,李恢在成功鎮壓南中叛亂後,南中地區“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時費用不乏。”
3、北面防線蜀漢的北方面對得是最強大的敵人——曹魏,針對敵強我弱的政治形勢,依據四川盆地北部山水相間的複雜地勢,蜀漢在依託有利地勢構建數重防線的同時,制定了以攻代守的積極防禦策略。
雖然敵強我弱,但是蜀漢依然是伐魏不絕,從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到姜維的十一次北伐,終蜀漢之世,幾乎就沒有中斷過對曹魏的征伐。與其說這是對“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夢想的執著,倒不如說這是蜀漢統治者以攻代守、為自己贏得戰略空間的努力。
另外,蜀漢能夠掌握戰略主動權,說打就打,說退就退,主要得益於四川北部山區險峻的地理環境,和蜀漢以此為依託構築的數重防線。
從北往南,蜀漢主要構築了大約五道防線。
第一道:以漢中為中心,北面以秦嶺南麓為屏障,緣山修建了若干防禦據點,如漢城、樂城、陽平關、白馬塞等;第二道:以劍閣、馬鳴閣等山道險隘和白水、西漢水為依託,建立漢中以南的第二道防線;第三道:以涪縣為支撐據點,建立第三道防線。涪縣在成都平原最北端,依涪水而建,北達漢中,南抵江州,是從東、北兩個方向進入成都的的必經之路,地位位置相當重要;第四道:以綿竹為支撐據點,建立第四道防線。綿竹依綿水、鹿頭關而建,自北而來必經此地,是保衛成都的軍事重鎮;第五道:以雒城為中心建立最後一道防線。修建於雒水南岸的雒城,是保衛成都的最後一道屏障。因為雒水的天然阻隔,雒城具有較高的防禦力。 長江天險是東吳構建防禦體系的最大依仗作為連線內陸和沿海地區的一條水路交通要道,長江在中國古代一直扮演著天然防禦屏障的重要作用。無數英雄折戟長江邊:赤壁之戰的曹操、淝水之戰的苻堅、金主完顏亮等,對這條寬闊的水道無不是望水興嘆。而東吳窮幾代人努力、花費數十年之功構建的長江防線,更是東吳政權哪怕經濟、軍事實力都落後於曹魏而依然存續數十年的最大依仗。
從東吳的全盛疆域來看,處於東吳北部國境線上的長江從上游的西陵一直到入海口,綿延數千裡,在這麼長的距離上想沿江處處設防,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長江防線看似很長,但緊要之處則不過數個,只要將這幾個戰略要地守好,則可保整條防線無虞。正如東吳謀臣所言:“疆界雖遠,而其險要必爭地,不過數四,猶人雖有八尺之軀靡不受患,其護風寒亦數處。”(《三國志》)
那麼東吳打造的長江防線的戰略支撐點有哪些呢?主要有三個:建業(今南京)、夏口(今武昌)、江陵(今荊州)。
1、以首都建業為中心的東線防區
東吳的首都建業,也就是如今的南京,乃是虎踞龍盤的形勝之地,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孫權遷都建業城,一方面是考慮到建業自古便是有王者都邑之氣的名城,而最重要的是因為此地的長江靠近出海口,江面寬闊,水勢浩大,且港汊眾多,有利於水師大軍的駐紮和調動。同時更加寬闊的江面也是阻敵的最佳屏障。
對此,孫權曾說過:“秣陵(也就是建業)有小江百餘里,以安大船,吾方理水軍,當移據之。”(《三國志》注引《獻帝春秋》)
為構建長江防禦體系的東線防區,東吳一方面在遷都建業時興建了石頭城,建造了濡須塢;另一方面在沿江各重要據點均設定了軍鎮督。
石頭城是建業最重要的一個陸地防禦據點,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後漢建安十七年吳大帝乃加修理,改名石頭城,用貯軍糧器械。諸葛武侯使建業,謂大帝曰:‘鐘山虎盤,石頭虎踞,即此也。’”
為了加強東線防禦,孫吳還在濡須水和長江的交匯處打造了一個重要的防守堡塢——濡須塢。濡須塢既是孫吳進攻曹魏戰略要地——合肥的軍事前沿據點,又是防備曹魏水軍南下的一道重要防禦屏障。
《資治通鑑》曾經指出:“吳保江南,凡邊要之地皆置督。”為確保長江防線的穩定,孫吳在沿江的重要據點都設定了軍鎮督。軍鎮督平時負責據點士兵的日常訓練、防守以及軍事設施的修築,戰時則可以單獨率軍出擊,或協同附近其他軍鎮督作戰。
2、以長江中游的戰略要地——夏口為中心的中線防區
“既城石頭又城武昌,此吳人保江之根本也。”(《資治通鑑》)作為長江中游的一個重要城市,武昌一開始也是東吳的首都。因為武昌位於長江防線的中部,一旦爆發戰爭,上可以支援西線防區的西陵,下則可以回防下游的建業,同時還可以溯漢水北上,威脅曹魏的荊州襄陽地區。
關於夏口的重要性,《元和郡縣誌》是這樣描述的:“吳以中國不習水戰,故敢散居東關。凡攻必扼其喉而春其心。夏口、東關,敵之心喉,若以陸軍向皖,引權下,為水軍相夏口,乘其虛而擊之,此神兵從天而墜矣。”
作為心喉要地,東吳對於夏口當然是倍加重視,常派大將鎮守。如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吳派大將周瑜抵禦曹操的進攻,“請得精兵三萬人,進駐夏口”(《三國志》)。正是在這裡,周瑜指揮了赤壁之戰,打破了曹操渡江滅吳的計劃。
3、以江陵為中心的西線防區
“夫荊楚與國臨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三國志》),荊楚也就是江陵地區,地處長江中游,是多條水陸幹線的交匯點,是戰爭中的“鎖鑰”之地。
佔據了江陵,進可以窺視巴蜀、宛洛,退則保江而治。因此,吳國從蜀漢手裡奪取江陵後,對此地的防守力量便立即進行了加強。
另外,作為長江三峽東端的西陵,地處魏蜀吳三國的交界處,也是孫吳西線防區的一個戰略防守要地。對於此地,東吳大將陸遜曾說過:“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由此可見,西陵不僅僅是孫吳西部邊境的門戶,還關係到周邊地區的穩定。
著重強調的一點是,孫吳的長江防禦體系並非只是孤立的幾個防守據點。為了加強各防區各據點的聯絡,孫吳還曾組建了一隻長江艦隊,在長江中下游往來巡視,哪裡有敵情就去哪裡支援。除此之外,東吳還在沿江設定了烽火臺,一旦某地有敵情,其他地區透過烽火傳遞可以迅速做出反應。
-
5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地利是死的,人是活的。儘管吳蜀都有天險可依,但如果僅僅依靠天險,而不搭建成熟的防禦體系,也是不可能與強大的魏(晉)相持如此之久的。
吳國的防禦體系:重點防禦+水師運用。吳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依託長江天險長期割據的政權。
1、要點防禦。
長江,自吳國西面的西陵到東面的江都,沿線長達5700裡,戰線長,不可能處處設防。
不過,人雖有8尺身軀,但重點防護的要害,其實也就是幾處。
所以:長江防線雖長,但只要找出要害,就能形成較為穩固的防禦體系。
因此,吳國採取了要點防禦:自西向東,西陵、江陵、武昌、濡須、石頭。各地均配置重兵、修築永備工事進行防守。
應該說,這些要害的選擇是精當的。魏國數次伐吳,也主要是在上述幾處下手。
2、以西陵為“國之藩表”。
防禦體系是死的,敵人是活的。因此,需要有一支活兵,隨時支援各路,以為後援。
活兵,自然以上游為佳,一旦有事,順江而下,朝發夕至。
長江防禦中,荊州地處上游,而西陵,又地處荊州上游。
而且,置兵於西陵,既可防魏國,又能防蜀,故陸遜稱之為“國之藩表”。
3、江北:主動防禦。
常言道:守江必守淮。蓋因江北不保,敵軍渡長江只是遲早的事情。
可惜,東吳數攻淮南無果,始終不能將防線推到淮河。
所幸:在大運河開通前,長江下游河網縱橫,戰場狹小,北方政權很難直接兵臨城下。因此,不能守淮,對當時的下游地區危害尚不明顯。吳軍只需在濡須、石頭城做好防禦,敵軍只能隔江而嘆。
但是,荊州方向,就比較危險了。尤其江陵等孤懸江北的要點,如不能以主動防禦打亂敵軍進攻,將時刻處於危險中。
孫權的防禦策略是:一旦有事,以江陵等處為據點拖住敵軍,以水師沿長江進入沔水,可切斷魏軍攻城部隊後路。
如此,東吳形成了以要點防禦+水師主動防禦+西陵為藩表的防禦體系,充分長江天險與發揮水師優勢,與魏晉長期對峙。
蜀國防禦體系:重關之險的運用。蜀國雖有重關之險,但也有大難題。
曹操在撤離漢中時,將漢中人口悉數遷徙。劉備“得其地不得其民”
所以,漢中雖有秦嶺之險,但本地沒有勞動力,補給全賴西川。
蜀國國力原本就弱,要在漢中組織防禦(還要北伐),成本極高。
所以,如何合理配置兵力,考驗著蜀國君臣的智慧。
蜀國的防禦體系,經歷過幾次變動。
1、魏延時期:未留大軍,漢中軍隊靈活配置
劉備取漢中後,很快就陷入與東面吳國的爭戰。蜀漢主力用於東征,魏延率部分軍隊守漢中。
另一方面:漢末亂世中,中原、關中經濟破壞極大,曹魏大規模進攻漢中難度極大。
因此:這個階段漢中不是主戰場,魏蜀邊境相對“太平”。
魏延對劉備承諾:曹操的大將來,我吞了他!曹操自己帶大軍來,我擋住他!
看來,魏延的方略比較靈活的。
曹軍大舉進攻,魏延依託秦嶺天險阻擊。曹軍補給困難,必不能持久。
曹軍小部隊來,魏延可以視情況放進來就吃掉他!
不過,曹軍這個階段沒有發起什麼像樣的進攻,所以魏延的方略沒有機會展示。
2、諸葛亮時期:大軍駐漢中。
儘管夷陵之戰中,蜀軍元氣大傷。但諸葛亮治蜀有方,益州經濟平穩發展;而魏國在關中經濟仍未恢復。
因此:諸葛亮時期,蜀國仍然處於區域性攻勢的地位。
為了支援北伐作戰,諸葛亮大軍長期駐於漢中。
諸葛亮在漢中屯田,以緩解後勤壓力。
該階段,曹真、司馬懿曾進行過一次大規模進軍。
但因條件不成熟,加之連日大雨,無功而返。相反,諸葛亮還以魏延、吳懿進涼州主動反擊,大破魏軍。
總之,諸葛亮時期,由於魏區域性優勢不明顯,國防形勢不嚴峻,諸葛亮長期處於攻勢。
3、費禕時期:兩線防禦,大軍駐二線,漢中以外圍防禦為主。
蔣琬、費禕時期,魏國經濟已得到相當恢復,關中已有較強軍力。
該階段北伐規模不大,蜀軍在漢中留大軍意義不大,國力耗費也大。
因此,費禕將主力配置於涪縣、漢壽;漢中軍隊,主要用於在秦嶺各外圍據點實施遲滯作戰,以待大軍來援。
由於大軍距離漢中前線千里之遠,此時蜀漢的防禦已經開始稍稍吃力。
費禕為補給保障,將主力置於綿陽,救援漢中距離較遠,蜀的防禦體系已漸漸不支。興勢之戰,費禕大軍支援較慢,幸魏軍組織有問題,而王平用兵頗得要領,漢中才有驚無險。
4、姜維後期:大軍駐沓中,漢中方向棄外圍不守。
姜維為避禍,率主力進駐沓中屯田。
漢中方向,姜維認為外圍防禦只能禦敵,不能殲敵,遂放棄外圍險要不守,集中兵力於漢、樂、陽安關等處。
這個防禦系統十分危險。
魏延時期,雙方力量尚不太懸殊時,魏延也只敢說:曹操親來,為大王拒之。
此時,魏蜀力量已十分懸殊。姜維仍想憑一將之能開門緝盜,是拿國運冒險。
可以說,這一部署,開啟亡國之禍:即使263年魏軍失利,再來幾次,蜀也必亡!
蜀吳時期在戰略防禦體系上的搭建,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在此之前,幾乎沒有政權憑長江、秦嶺之險長期割據,統一戰爭的重心一直集中在中原地區。
此後,越來越多的後來者學習吳、蜀的經驗,在益州、江東等地實施割據,中國歷史開始變得更加紛繁複雜。南方的政治、經濟地位開始加速提升。
-
6 # 閒來讀史
東漢末年,戰火紛爭,天下逐漸呈現以魏國實力最強的三國鼎立格局。而另外的蜀國和吳國,根據當時的地理條件各自立於一方,那麼,這兩個國家究竟通過了什麼方法建立起本國自身的防禦體系,以抵禦住強大的魏國的攻勢呢?
歸根究柢,吳蜀二國都擁有天險可以抵禦外敵,但並不僅僅如此,而是在此基礎之上對其加以改善。
一、吳國的防禦體系吳國是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透過長江之天險來打造防禦體系的政權,因此許多東西都不能夠借鑑前人的經驗,需要自己主動思考,而最終得出了以下幾個重點:
1.長江的河流長度之長,決定了吳國要想在這設防,就不可能派人每一處都盯守。而即便是長江,也存在有一些需要重點防禦的地方,因此吳國在西陵、江陵、武昌、濡須、石頭等地派專人防守,並建立起防禦工事,用以達到要點防守的目的。
2.設立了防禦體系固然沒什麼問題,但是敵人總歸能想到其他的辦法來攻擊,因此需要有一支不固定在一地的軍隊,來防止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後,能夠馬上對發生地進行支援。
依賴長江天險作為防禦體系的吳國,將支援的軍隊設在西陵,既能夠抵禦魏國,也可以防守蜀國,可謂兩全其美。
3.當時的江北假若失守,敵軍要想渡過長江便絕非難事。而吳國對淮南發動了幾次進攻,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未曾把本國防線延至淮河。
但不幸中的萬幸是,當時並沒有開通大運河,長江下游擁有眾多河網,決定了此處戰場十分有限並不能達到敵軍所需要的大軍壓境的效果。因此,吳國的軍隊只需要在石頭和濡須兩地做好防禦即可。
孫權掌權之後,制定了發生緊急狀況以後,江陵等地負責拖延敵軍,與此同時水師順江而下,在沔水處截斷魏國進攻部隊的後路。
東吳的防禦體系結合了以上幾點,充分利用長江的天險以及水師在此處作戰的優勢,抵禦住了魏國多次的進攻,保證一方政權穩固。
二、蜀國的防禦體系在蜀國境內雖然擁有重關之險,但需要面對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兵力極其缺乏。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曹操在撤離漢中之際,將原本漢中的人口幾近帶走,光有地卻缺少了勞動力。因此,即便是在擁有秦嶺作為天險的漢中,也需要從西川調配人過來當地進行防守。這對於本就在三國中國力較弱的蜀國可謂是一道難題,對蜀國的君臣也是一次很大的考驗。
因此在不同的時期,蜀國的防禦體系也曾發生過數次改變。
1. 劉備在奪取漢中之後,立馬就需要面對來自東吳的進攻。當時蜀國的主要戰力都用於東征,魏延僅帶領部分軍隊駐守在漢中。另一方面,在東漢亂世的背景下,中原和關中的經濟都有極大損失,魏國要想率大軍進攻漢中絕非易事。
至此我們可知,在當時漢中還未成為主要戰場,邊境也相對穩定。假若魏國大軍進攻,也可以借秦嶺的天險來防禦。
2.夷陵之戰後,蜀國軍力遭受了巨大損傷,好在有諸葛亮才保證了益州經濟穩定發展,魏國在關中的經濟也尚未恢復如初,可以看出此時的蜀國仍具備一定的戰鬥力。而為了達到北伐的目的,諸葛亮決定將大軍常駐在漢中,與此同時在漢中屯田,解決後期方面的問題。
在這一時期,魏國的司馬懿曾對蜀國發動過一次較大的攻勢,但因為當時天公不作美,以及條件尚未成熟最終失敗。而蜀國一方則是向涼州進行主動反擊取得了勝利。
3.此時的魏國軍力逐漸恢復,蜀國的北伐也並沒有太大的規模,因此,大軍繼續留在漢中,不僅沒有太大的作用,反而對國力有很大的消耗。
為此,費禕派主力部隊駐守在涪(fú)縣和漢壽,漢中的軍隊主要負責在秦陵拖延敵軍等待主力部隊到達。
4.姜維時期,將大軍轉至沓中進行屯田,認為漢中外圍只能夠防禦卻不能消滅敵軍,因此放棄外圍的險要之地,將兵力集中在陽安關等地。
但此時魏國早已今非昔比,並不是蜀國能夠對抗的,這樣的防禦體系最終導致了蜀國滅國。
蜀吳二國充分利用了天險來搭建本國的防禦體系,為後來的政權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中國的歷史也開始變得更加複雜,開啟了南方政治經濟地位提升的時代。
-
7 # 小鹿文史觀
小鹿來回答:
三國時代,吳國與蜀國雖然偏安一隅,但二者聯起手來,是堪堪能抵擋曹魏鋒芒的。在孫劉聯盟這個政治環境下,吳蜀兩國各自建立起的防禦戰線,是保證這一點的必要基礎。
總的來說,西蜀與東吳的防禦戰線中有一定共同點:那就是都憑藉地理劣勢,化被動為主動;
而不同點主要在於:兩國各自在兵種以及戰略上的側重點,有較大出入。
一、吳蜀防禦戰線中的相同點漢末三國之際,全國的政治、經濟重心雖然有南移的趨勢,但不可否認的是,北方的兩河流域,依舊是當之無愧的全國中心。相較於曹魏而言,吳蜀的地理位置的確很吃虧。但從另一方面考慮,地處偏僻不是沒有好處的。
01、憑藉地理優勢先來說蜀國。自古以來,蜀道崎嶇,尋常人難以進入。大詩人李白也有詩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可知倘若從外部進軍蜀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劉備在取得益州後,花費大代價奪取了漢中。在當時,從中原地區進入蜀地,只有兩條路。陸路便是從漢中出發,而水路則是從荊州出發。
荊州作為東吳領土,是指望不上了;所以曹魏的唯一選擇,便是從漢中進軍。可漢中又豈是好進的?據《三國志·劉焉傳》記載:
“焉遣魯為督義司馬,住漢中,斷絕谷閣,殺害漢使。焉上書言米賊斷道,不得復通。”想當初,劉焉入蜀之後又了自立的打算,便令張魯隔絕了漢中,從而過上了逍遙的“土皇帝”生活。可見蜀地一旦據守漢中,是很容易保證自己的平安的。這也是諸葛亮以及蔣琬、費禕等人都曾親自坐鎮漢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看看東吳,道理與蜀國相同。長江天塹雖然阻礙了東吳政權的進一步發展,但也成為了他們的一道天然防線。在此基礎上,孫權提出:
“不取荊州,無以據長江;不據長江,不足以保江東。 ”從江東的自保戰略中,不難發現孫權對於荊州的必取態度。所以江東的第一道防線便是荊州;而再往中下游來看,西陵城作為江東的西大門,則是東吳的第二道防線。這兩道堅實壁壘,都是依靠長江之浩瀚,才能完成的。
為此,東吳大力發展造船業:
東吳的戰船,不僅已經有了可以任意升降與改變方向的船帆;而且還擁有碇石作為拋錨專,這令東吳戰船能在水面上更加穩定。在《太平預覽》中,便形容江東水師,有“舟揖為輿馬,巨海為夷庚”的盛景。
02、掠奪式的經濟不可否定的是,東吳與西蜀在抵禦曹魏之時,付出了幾乎全部的精力。這導致吳蜀兩國沒有辦法好好發育本國的經濟,哪怕稍有起色,也會被用於軍事領域。
這也沒有辦法,畢竟地處偏僻之地,倘若不發展軍事,遲早會有坐取滅亡的一天;既然如此,還不如賭上一把,說不定會有進取中原的機會。
而為了滿足本國的防禦需求,吳蜀兩國都不約而同將本國經濟發展為了掠奪式的手段。據《三國志·劉巴傳》注引《零陵先賢傳》記載:
“軍用不足,備甚憂之。巴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巿。’備從之,數月之間,府庫充實。”蜀國的直百錢,與東吳的大泉五百,都是靠發行大面額貨幣,最終將百姓的財富賺取到官府手中,以此用來支援軍費上的開支。
二、吳蜀防禦戰線中的不同點雖然都是憑藉地理優勢,但西蜀和東吳畢竟不同。一個多山區,適合平原作戰;一個多水鄉,更容易在水師上取得勝利。所以在吳蜀兩國的防禦戰線中,也有不少差異之處。
01、兵種上的優劣蜀漢能與曹魏廝殺多年,而未退出漢中一步,除了據險而守以外,也與兵種有很大關係。當年漢中之戰,曹操為何覺得是“雞肋”?說白了,曹魏最強大的騎兵無法在漢中與蜀地形成有效殺傷力。
正因如此,曹魏與西蜀對抗的戰線中,是多以步兵為主的。但是在步兵上,曹魏卻也佔不了多少便宜。無當飛軍、白秏兵以及羌越組成的少數民族部隊,都是蜀中精銳。而且蜀中多平原,也擅長蜀國培養源源不斷的步兵,繼續將其投入到防禦戰事當中。
反觀東吳,自然是水師了。江東子弟多善水,所以東吳的步軍與水軍的劃分,沒有明顯界限。再配合強大的水師與長江天塹,這就導致孫權能多次在水戰中取得大勝。
02、戰略上的側重蜀國與吳國的戰略,也有明顯不同。
自諸葛亮時代開始,蜀國便推行“以攻代守”的戰略。而且諸葛亮北伐時,還在漢中開闢了偌大的屯田區,其繼承人蔣琬、費禕、姜維等人,也先後親自坐鎮漢中。
雖然戰爭時有時無,但他們都努力將漢中打造成了最堅實的戰略基地。這是因為他們把攻伐曹魏,當成了最好的防禦手段。
相較蜀國而言,東吳的確是以防禦為主的。雖然東吳大軍也曾發動過合肥之戰,但從總體上看,孫權本人還是更傾向於少動兵災的。對此,孫策臨終前的評價,倒是一語中的: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曹丕繼位之時,孫權上表稱臣,也說明江東的戰略是以“守”為主。所以孫權對於東吳最大的功績,便在於他的守禦之道。
三、總結綜上可知,蜀國憑藉漢中,東吳割據江東,他們的防禦戰線,都是建立在本國獨有的地理位置上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孫劉聯盟應該是為兩國各自的防禦戰線,提供了最佳的政治環境。
倘若沒有孫劉聯盟,曹魏進攻任何一方,都要簡單許多。
對於西蜀,曹魏大可以借道荊州,從水路直下益州。曹魏的水師,雖然略遜色於東吳,但也十分強勁,所以蜀國是面臨一定風險的。畢竟蜀國的水師,一部分敗亡在了荊州,一部分投降了曹魏,他在這方面沒有多少抵抗力。
對於東吳,曹魏在攻滅蜀國之後,便就地伐木造船,從益州出發。由於長江是自西向東流的,所以當初在伐吳的六路大軍中,王濬最先抵達了建業,憑藉此功成就一代名將。
由此可見,蜀吳兩國是抱團取暖的。兩國一榮皆榮,一損皆損。故而孫劉聯盟,才是兩國能各自抗衡曹魏的必要砝碼。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
回覆列表
蜀國:李白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大家都學過吧?蜀國依靠山川天險建立防禦。不過蜀道難攻也難出,諸葛亮建議紮根在這個龍興之地,但它還有一個稱號,困龍之地。所以諸葛亮在活著的時候一直像開啟一條路,才有了七出祁山,不過他失敗了,被魏國嚴防死守,最後蜀國被困死在了蜀地。
吳國:依靠的是長江天險和出色的水軍建立防守的,當魏國建立了水軍,周瑜陸遜等名將都辭世後,顯而易見的吳國扛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