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初一睿豪同學吖

    5G網路即第五代行動通訊網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簡稱:5G),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訊技術。其效能目標是高資料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裝置連線。其主要優勢在於,資料傳輸速率遠高於以前的蜂窩網路,最高可達10 Gbit/s,比4G快100倍。

    1技術原理

    三星電子透過研究和試驗表明,在28GHz的超高頻段,以每秒1Gb以上的速度,成功實現了傳送距離在2Km範圍內的資料傳輸。此前,世界上沒有一個企業或機構開發出在6GHz以上的超高頻段實現每秒Gb級以上的資料傳輸技術,這是因為難以解決超高頻波長段帶來的資料損失大,傳送距離短等難題。

    三星電子利用64個天線單元的自適應陣列傳輸技術,使電波的遠距離輸送成為可能,並能實時追蹤使用者終端的位置,實現資料的上下載交換。超高頻段資料傳輸技術的成功,不僅保證了更高的資料傳輸速度,也有效解決了行動通訊波段資源幾近枯竭的問題。

    2技術標準

    最初,該術語由國際電信聯盟的IMT-2020標準定義,該標準要求理論峰值下載容量為20千兆位,以及5G網路的其他要求。然後,行業標準組3GPP準備了5G NR(新無線電) )標準與LTE一起作為提交IMT-2020標準的提案。

    國際電聯將5G網路服務分為三類: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手機), 超可靠的低延遲通訊(URLLC)(包括工業應用和自動駕駛汽車),和大規模機器型別通訊(MMTC)(感測器)。初始5G部署將集中在embB基因和固定無線,這使得使用許多相同的能力embB基因的。5G將使用現有LTE頻率範圍(600 MHz至6 GHz)以及毫米波(mmWave)頻段(24-86 GHz)的頻譜。5G技術必須滿足ITU IMT-2020要求和/或3GPP Release 15; 而IMT-2020指定子6 GHz頻段的20 Gbit / s的,5G高速資料傳輸率是類似於4G。

    IEEE涵蓋了5G的幾個領域,核心重點是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和基帶單元(BBU)之間的有線部分。在1914.1標準集中在網路體系結構和劃分成兩個按鍵部分RRU與BBU之間的連線。分配器單元(DU)的無線電單元(RU)是NGFI-I(下一代前傳介面),DU到中央單元(CU)是NGFI-II介面,允許更多樣化和成本有效的網路。

    NGFI-I和NGFI-II已經定義了效能值,應該對其進行編譯以確保能夠承載由ITU定義的不同業務型別。1914.3標準正在建立一種新的乙太網幀格式,能夠以更有效的方式傳輸IQ資料,具體取決於所使用的功能劃分,這是基於3GPP功能分裂的定義。正在更新IEEE組內的多個網路同步標準,以確保RU處的網路定時準確性保持在其上承載的業務所需的水平。

    3技術規範

    下一代行動網路聯盟(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Alliance)認為,5G應會在2020年陸續推出,以滿足企業和消費者的需求。除了簡單的提供更快的速度,他們預測5G網路還需要滿足新的使用案例需求,如物聯網(網路裝置建築物或Web訪問的車輛)、廣播類服務,以及在發生自然災害時的生命線通訊。

    下一代行動網路聯盟定義了5G網路的以下要求:

    1、以10Gbps的資料傳輸速率支援數萬使用者;

    2、以1Gbps的資料傳輸速率同時提供給在同一樓辦公的許多人員;

    3、支援數十萬的併發連線以用於支援大規模感測器網路的部署;

    4、頻譜效率應當相比4G被顯著增強;

    5、覆蓋率比4G有所提高;

    6、信令效率應得到加強;

    7、延遲應顯著低於LTE。

    4技術突破

    5G與4G相比的技術創新如下[1]:

    1、5G將採用512-QAM或1024-QAM更高的資料壓縮密度調製/解調製器,目前4G使用256-QAM或64-QAM的調製以壓縮傳輸資料,因此頻譜效率每Mbps/100MHz的利用效率更高提高更多傳輸速率。

    2、5G將採用28GHz毫米波通訊,比如目前4G使用700MHz、900MHz、1800Mhz、2600Mhz等低頻段,雖然電波衍射能力比較高但是在低頻上頻譜資源就卻相當有限,在高頻的毫米波大多是軍用戰鬥機雷達或測速照相等少數裝置,頻譜寬度更高,而且更容易找到連續頻譜,使空白頻譜非常容易獲取。

    3、波束指向配合多輸入多輸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 ; MIMO)相控陣列天線,MIMO多輸入多輸出利用電磁波的空分複用和路徑不同多天線系統提高傳輸速率,類似在軍用領域的技術將延伸出的商用技術版本。

    4、波束自適應和波束成形,能夠提高特定方向的波瓣最佳化傳輸距離。

    5、新材料將使用GaN氮化鎵或是GaAs砷化鎵材料的RF射頻天線和功率放大器,此材料的RF射頻天線能在更高的頻段有更高的能源效率,裝置會比較省電。

    6、為了適應工業物聯網、無人駕駛汽車、商用無人機等新技術的應用,網路延遲時間將降低到1毫秒以下。

    5研發進展

    由於5G技術將可能使用的頻譜是28GHz及60GHz,屬極高頻(EHF),比一般電信業現行使用的頻譜(如2.6GHz)高出許多。雖然5G能提供極快的傳輸速度,能達到4G網路的40倍,而且時延很低,但訊號的衍射能力(即繞過障礙物的能力)十分有限,且傳送距離很短,這便需要增建更多基站以增加覆蓋。

    2009年,華為就已經展開了相關技術的研究,並在之後的幾年裡向外界展示了5G原型機基站。

    2013年11月6日,華為宣佈將在2018年前投資6億美元對5G的技術進行研發與創新,並預告在2020年使用者會享受到20Gbps的商用5G行動網路。

    2014年5月8日,日本電信營運商NTT DoCoMo正式宣佈將與Ericsson、Nokia、三星等六間廠商共同合作,開始測試凌駕現有4G網路1000倍網路承載能力的高速5G網路,傳輸速度可望提升至 10Gbps。預計在2015年展開戶外測試,並期望於2020年開始運作。

    2014年5月13日,三星電子宣佈,其已率先開發出了首個基於5G核心技術的移動傳輸網路,並表示將在2020年之前進行5G網路的商業推廣。[2]

    2016年4月,華為完成中國IMT-2020(5G)推進組第一階段的空口關鍵技術驗證測試,在5G通道編碼領域全部使用極化碼。[3]

    2016年8月4日,諾基亞與電信傳媒公司貝爾再次在加拿大完成了5G訊號的測試。在測試中諾基亞使用了73GHz範圍內的頻譜,資料傳輸速度也達到了現有4G網路的6倍。[4]

    2016年10月18日,在QUALCOMM 4G/5G峰會上,高通公司發表全球首個5G基帶晶片X50,驍龍X50 5G調變解調器使用28GHz毫米波通訊,下行速率達到5Gbps為目前最快的量產形晶片X16使用在S835處理器的1Gbps的5倍之多,X50基帶可能在2018年初量產。高通進一步的解釋是,利用毫米波波長短的特點,形成狹窄的定向波束,傳送和接收更多能量,從而克服傳播/路徑損耗的問題並在空間中重複使用。此外,在視距路徑受阻時,非視距(NLOS)路徑(如附近建築的反射)能有大量能量以提供替代路徑。按照高通的規劃,驍龍X50 5G平臺將包括調變解調器、SDR051毫米波收發器和支援性的PMX50電源管理晶片。

    2016年11月17日,國際無線標準化機構3GPP第87次會議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中國華為主推PolarCode(極化碼)方案,美國高通主推LDPC方案,法國主推Turbo2.0方案,最終,華為憑藉59家代表的支援,以極化碼(Polar Code)戰勝了高通主推的LDPC及法國的Turbo2.0方案,拿下5G時代的話語權。

    2017年2月9日,國際通訊標準組織3GPP宣佈了“5G”的官方 Logo。

    2017年8月22日,德國電信聯合華為在商用網路中成功部署基於最新3GPP標準的5G新空口連線,該5G新空口承載在Sub 6GHz(3.7GHz),可支援移動性、廣覆蓋以及室內覆蓋等場景,速率直達Gbps級,時延低至毫秒級;同時採用5G新空口與4GLTE非獨立組網架構,實現無處不在、實時線上的使用者體驗。[5]

    2017年11月15日,工信部發布《關於第五代移動通訊系統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相關事宜的通知》,確定5G中頻頻譜,能夠兼顧系統覆蓋和大容量的基本需求。

    2017年11月下旬中國工信部發布通知,正式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工作,併力爭於2018年年底前實現第三階段試驗基本目標。

    2017年12月21日,在國際電信標準組織3GPP RAN第78次全體會議上,5G NR首發版本正式釋出,這是全球第一個可商用部署的5G標準。[6]

    2017年12月,發改委釋出《關於組織實施2018年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通知》,要求2018年將在不少於5個城市開展5G規模組網試點,每個城市5G基站數量不少50個、全網5G終端不少於500個。

    2018年2月23日,在世界行動通訊大會召開前夕,沃達豐和華為宣佈,兩公司在西班牙合作採用非獨立的3GPP 5G新無線標準和Sub6 GHz頻段完成了全球首個5G通話測試。

    2018年2月27日,華為在MWC2018大展上釋出了首款3GPP標準5G商用晶片巴龍5G01和5G商用終端,支援全球主流5G頻段,包括Sub6GHz(低頻)、mmWave(高頻),理論上可實現最高2.3Gbps的資料下載速率。

    2018年6月13日,3GPP 5G NR標準 SA(Standalone,獨立組網)方案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會正式完成併發布,這標誌著首個真正完整意義的國際5G標準正式出爐。

    2018年6月14日,3GPP全會(TSG#80)批准了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標準(5G NR)獨立組網功能凍結。加之去年12月完成的非獨立組網NR標準,5G 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進入了產業全面衝刺新階段。此次SA功能凍結,不僅使5G NR具備了獨立部署的能力,也帶來全新的端到端新架構,賦能企業級客戶和垂直行業的智慧化發展,為運營商和產業合作伙伴帶來新的商業模式,開啟一個全連線的新時代。[7]

    2018年9月,中國電信海南分公司在海南啟動5G試點網建設。在海口,海南電信5G網路主要覆蓋創新孵化園區、科技城等高新科技企業聚集區域,大力助推海口加快網際網路總部經濟基礎建設。在瓊海,5G試點網路主要覆蓋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會址區域,有利於在論壇年會期間開展業務應用演示,讓與會嘉賓感受5G魅力,快速向世界傳遞和展示中國5G研發成果。[8]

    2018年9月,中興通訊攜手中國電信在雄安新區白洋淀水面完成國內首個5G覆蓋水面的測試。5G水面覆蓋積累的寶貴經驗完善了5G特殊覆蓋場景測試資料。[9]

    2018年11月21日,重慶首個5G連續覆蓋試驗區,建設完成,5G遠端駕駛、5G無人機、虛擬現實等多項5G應用同時亮相。

    2018年11月29日,中國首個跨省5G影片通話在上海、蘇州、杭州、合肥四城實現互聯,5G穩定下載速率可達每秒千兆位元以上,四城市影片通話均透過高畫質攝像頭拍攝,全程無卡頓。[10]

    2018年12月7日,公司控股股東移動集團接到工信部通知,同意母公司自通知日至2020年6月30日使用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頻段用於5G系統實驗,其中2515MHz-2575MHz、263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頻段為新增頻段,2575MHz-2635MHz為重耕母公司現有的4G頻段。中國移動方面將配合母公司,繼續攜手產業各方,積極推進5G技術研發、網路及業務應用試驗。

    2018年12月10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

    2019年3月31日前逐步停止部分頻率的使用,中國聯通方面將在全國範圍內逐步停止使用2555MHz-2575MHz頻率,中國電信方面將逐步停止使用2635MHz-2655MHz頻率。

    2018年12月18日,AT&T宣佈,將於12月21日在全美12個城市率先開放5G網路服務。

    2018年12月27日,在由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測試中,華為以100%透過率完成5G核心網安全技術測試。[1]

    2019年4月,華為與中國電信江蘇公司、國網南京供電公司成功完成了業界首個基於真實電網環境的電力切片測試,這同時也是全球首個基於最新3GPP標準5G SA網路的電力切片測試。本次測試的成功標誌著5G深入垂直行業應用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11]

    2019年9月底前,江蘇移動在蘇州、南京等設區市開通5G服務,讓使用者透過5G手機,在不換卡、不換號的情況下使用5G業務;江蘇電信今年國慶節前將在南京、蘇州、無錫開通“5G試商用”。[12]

    6主要功能

    5G網路的主要目標是讓終端使用者始終處於聯網狀態。5G網路將來支援的裝置遠遠不止是智慧手機——它還要支援智慧手錶、健身腕帶、智慧家庭裝置如鳥巢式室內恆溫器等。5G網路是指下一代無線網路。5G網路將是4G網路的真正升級版,它的基本要求並不同於無線網路。

    傳輸速率

    其5G網路已成功在28千兆赫(GHz)波段下達到了1Gbps,相比之下,當前的第四代長期演進(4G LTE)服務的傳輸速率僅為75Mbps。而此前這一傳輸瓶頸被業界普遍認為是一個技術難題,而三星電子則利用64個天線單元的自適應陣列傳輸技術破解了這一難題。[13]

    未來5G網路的傳輸速率可達10Gbps,這意味著手機使用者在不到一秒時間內即可完成一部高畫質電影的下載。[14]

    5G網路意味著超快的資料傳輸速度。2013年5月,三星宣稱,它的即將推出的5G技術每秒能夠傳輸超過1G的資料。相對而言,相對較快的LTE網路每秒可傳輸大約60M的資料,這大約相當於0.05G。這樣的無線網路速度將比你用任何智慧手機體驗到的速度都要快很多。谷歌宣稱,即使以每秒1G的速度,也能夠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下載一部全高畫質的電影。[15]

    智慧裝置

    5G網路中看到的最大的改進之處是它能夠靈活地支援各種不同的裝置。除了支援手機和平板電腦外,5G網路將還需要支援可佩戴式裝置,例如健身跟蹤器和智慧手錶、智慧家庭裝置如鳥巢式室內恆溫器等。

    在一個給定的區域內支援無數臺裝置,這就是科學家的設計目標。在未來,每個人將需要擁有10-100臺裝置為其服務。不過科學家很難弄清楚支援所有這些裝置到底需要多大的資料容量。[16]

    網路連結

    5G網路不僅要支援更多的資料,而且要支援更多的使用率。5G網路,改善端到端效能將是另一個重大的課題。端到端效能是指智慧手機的無線網路與搜尋資訊的伺服器之間保持連線的狀況。

    在傳送簡訊或瀏覽網頁的時候,在觀看網路影片時,如果發現影片播放不流暢甚至停滯,這很可能就是因為端到端網路連線較差的緣故。[17]

    電池壽命

    下一代無線網路還將會帶來智慧手機和移動裝置電池壽命的大幅提升。因為有很多較小的任務需要應用程式不停歇地執行。電子郵件應用程式會反反覆覆向伺服器傳送請求資訊,查核是否有新的電子郵件到來。

    有很多應用程式會不斷地傳送些短小的資訊,請求資訊雖然短小,但是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蠶食手機的電池電量。在貝爾實驗室的團隊有一項任務就是找出處理這些請求資訊的更好的辦法。如果能夠處理好這些資訊,那麼我就能極大地提升平板電腦的電池壽命。[18]

    7網路優點

    速度

    5G承諾在大多數條件下都能為4G網路提供出色的速度。高通公司在移動世界大會展示了一個模擬,該模擬預測了3.5 GHz 5G Massive MIMO的490 Mbit / s中值速度和28 GHz mmWave的 1.4 Gbit / s中值速度。 6 GHz以下頻段的5G NR速度可能略高於具有相似數量的頻譜和天線的4G,儘管某些3GPP 5G網路將比某些先進的4G網路慢,例如T-Mobile的LTE / LAA網路在曼哈頓達到500+ Mbit / s 。

    5G規範也允許LAA(許可協助訪問),但尚未得到證實。將LAA新增到現有4G配置可以每秒增加數百兆位元的速度,但這是4G的擴充套件,而不是5G標準的新部分。

    通訊延遲低

    延遲是將訊息從傳送方傳遞到接收方所需的時間。低通訊延遲是5G的一個改進。較低的延遲可以幫助5G行動網路實現多人移動遊戲,工廠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以及其他需要快速響應的任務。

    新用例

    5G網路的特性,包括極高頻寬,超低延遲和高密度連線,有望實現許多透過舊網路標準無法實現的新用例。

    8發展前景

    三星在5G網路上的取代技術突破,將給全球5G網路研發帶來活力,並推動其商業化程序,同時有助於5G網路技術國際標準的制定。[19]

    為搶佔未來市場,當前全球多個國家已競相展開5G網路技術開發,中國和歐盟正在投入大量資金用於5G網路技術的研發。[20]

    當前全球多個國家已競相展開5G網路技術開發,中國和歐盟都為此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研發力量。三星在5G網路上取得的技術突破,將進一步加劇全球5G網路研發的競爭,加速其商業化程序。三星電子DMC研究所有關專家表示,隨著行動網路資料傳輸速度的突飛猛進,畫質超過全高畫質4倍-8倍的超高畫質(UHD)影像以及3D立體影像製作業也將迎來發展的新時期。

    9技術測試

    2014年7月,愛立信宣佈,在5G無線技術一項無線測試中,傳輸速度峰值達到了5Gbps。無線傳輸速度達到5Gbps,比LTE連線標準快了250倍,標誌著無線傳輸速度再創新紀錄。這一傳輸速度,無論對於智慧手機,還是汽車、醫療和其他裝置而言,均將受益於此。網路達到5Gbps速度,下載一部50GB的電影僅需80秒鐘,而這一速度為谷歌光纖1Gbps傳輸速度的5倍。[21]

    但5Gbps傳輸速度僅為實驗室理想狀態下的資料,而實際商業部署則要等到2020年。

    據悉,愛立信曾與日本的NTT Docomo、南韓的SK Telecom展開過5G網路測試。愛立信表示,鑑於當前北美市場LTE網路的高普及率,5G網路可能會率先達到這一市場,北美市場尚無運營商對5G網路進行任何承諾。[11]

    2016年8月4日,諾基亞與電信傳媒公司貝爾再次在加拿大完成了5G訊號的測試。在測試中諾基亞使用了73GHz範圍內的頻譜,資料傳輸速度也達到了現有4G網路的6倍。[22]

    10商用程序

    工信部此前釋出的《資訊通訊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2020年啟動5G商用服務。根據工信部等部門提出的5G推進工作部署以及三大運營商的5G商用計劃,中國將於2017年展開5G網路第二階段測試,2018年進行大規模試驗組網,並在此基礎上於2019年啟動5G網路建設,最快2020年正式推出商用服務。[23]

    2015年9月,中國聯通已公佈新一代網路架構CUBE-Net 2.0。望基於NFV的物聯網核心專網,成為5G核心網的部分。[24]

    3GPP正式通過了5G SA的標準。隨後愛立信、英特爾、中國移動研究院及江蘇移動就率先成功展示了首個符合3GPP獨立組網(SA)標準的異廠商5G新空口(NR)互通,加速了5G新空口標準網路的產業成熟。

    此次三方合作測試是在愛立信北京實驗室完成的,主要測試了符合3GPP SA標準的5G新空口互聯互通測試(IoDT),在3.5GHz頻段的100MHz頻寬上實現了異廠商資料傳輸。據記者瞭解,此次測試採用了愛立信5G新空口基站和英特爾5G新空口終端 (MTP)原型。[25]

    2018年3月22日,重慶2018物聯網生態高峰論壇暨重慶移動5G示範工程啟動、NB-IoT商用釋出在重慶舉辦,同時宣佈啟動重慶移動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範工程,重慶地區最大的窄帶物聯網正式商用。

    2018年5月,OPPO研究院標準研究中心總監唐海稱,OPPO預計於2019年推出5G預商用產品,2020年實現規模化商用。

    2018年6月1日,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發布的成果顯示,三省一市正在積極謀劃制定5G先試先用行動。

    2018年12月1日,南韓三大運營商SK、KT與LG U+同步在南韓部分地區推出5G服務,這是新一代行動通訊服務在全球首次實現商用。

    2019年2月20日,南韓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洪南基提到,2019年3月末,南韓將在全球首次實現5G的商用。[15]

    2019年3月30日,首個行政區域5G網路在上海建成並開始試用。

    2019年4月3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與廣東高州市人民醫院完成全國首例AI+5G手術,成功為心臟病患者“補心”。手術期間的AI技術是由曾靠“貪心演算法”成功追回被搶車的聖母大學計算機系終身副教授史弋宇團隊提供。這次手術也是AI在臨床上的一次落地應用。[17]

    2019年4月5日,南韓三大電信運營商南韓電信公司、SK電訊株式會社以及LG U+正式開始為大眾辦理5G手機入網手續。此次提供了不同檔位的5G套餐,月資費從5.5萬韓元(約合325元人民幣)到13萬韓元(約合769元人民幣)不等。南韓由此成為全球率先對普通使用者開通5G商用網路的國家之一。[19]

    2019年6月6日,中國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26]

    11網路試商用

    海南省政府辦公廳公佈《海南省資訊基礎設施水平鞏固提升三年專項行動方案(2018-2020年)》,方案透露,海南2018-2020年計劃投資120億元以上,總體上建成高質量高水平的通訊網路。超前規劃5G網路部署建設,推動瓊海在國內先行推進5G網路試點建設,並爭取海口成為建設試點城市。

    2018年海南開展博鰲5G網路試點建設工作並爭取海口5G試點建設,在博鰲年會核心區域建設5G試點基站,實現VR/AR、遠端醫療、外場支援、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物流等連線量較大的應用在5G網路上承載,優先在博鰲地區推廣5G商用。同時,海口5G規模組網開始試點,在重點園區、城區建設5G實驗網。

    到2019年,海南將開始在各市縣開展5G網路試商用,優先佈局主城區和重點園區、高校等人流量較大的區域。2020年,海南將全面開展5G商用網路建設,實現全省各城區及重要景區、交通樞紐、會展及重要園區等重點區域5G網路覆蓋,智慧城市、智慧小區、產業網際網路、智慧網聯汽車逐步發展。

    12最新進展

    根據目前各國研究,5G技術相比目前4G技術,其峰值速率將增長數十倍,從4G的100Mb/s提高到幾十Gb/s。也就是說,1秒鐘可以下載10餘部高畫質電影,可支援的使用者連線數增長到100萬用戶/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滿足物聯網這樣的海量接入場景。同時,端到端延時將從4G的十幾毫秒減少到5G的幾毫秒。

    正因為有了強大的通訊和頻寬能力,5G網路一旦應用,目前仍停留在構想階段的車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無人機網路等概念將變為現實。此外,5G還將進一步應用到工業、醫療、安全等領域,能夠極大地促進這些領域的生產效率,以及創新出新的生產方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鄔賀銓介紹,隨著5G網路的應用,各類物聯網將迅速普及。他介紹,目前汽車與汽車之間還沒有通訊。有了5G網路,就能讓汽車和汽車、汽車和資料中心、汽車和其他智慧裝置進行通訊。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實現更高級別的汽車自動駕駛,還能利用各類交通資料,為汽車規劃最合理的行進路線。一旦有大量汽車進入這一網路,就能順利實現智慧交通。

    歐盟研究認為,遠端醫療也是5G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目前,實施跨越國界的遠端手術需要租用價格昂貴的大容量線路,但有時對手術裝置發出的指令仍會出現延遲,這對手術而言意味著巨大的風險。但5G技術將可以使手術所需的“指令—響應”時間接近為0,這將大大提高醫生操作的精確性。在不久的將來,病人如果需要緊急手術或特定手術,就可以透過遠端醫療進行快速手術。

    5G網路同樣能讓普通使用者受益匪淺。除了多樣化、不卡頓的各類多媒體娛樂外,智慧家庭裝置也會接入5G網路,為使用者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

    除上述應用外,眾多物聯網應用也將成為5G大顯身手的領域。儘管目前物聯網尚未大規模應用,但業界普遍認為,物聯網中接入的裝置預計會超過千億個,對裝置數量、資料規模、傳輸速率等提出很高的要求。由於當前的3G、4G技術不能提供有效支撐,所以物聯網的真正發展離不開5G技術的成熟,同時也將成為推動5G技術發展的動力之一。

    13如何確立

    根據3GPP此前公佈的5G網路標準制定過程,5G整個網路標準分幾個階段完成。R15階段,預計到2018年6月,完成獨立組網的5G標準(SA),支援增強移動寬頻和低時延高可靠物聯網,完成網路介面協議。R16階段,預計在2019年12月,完成滿足ITU(國際電信聯盟)全部要求的完整的5G標準。整個5G標準在ITU會議上全面透過,預計還要到2020年。5G技術標準由3GPP確定之後,也會經過ITU國際電信聯盟認定。“一定程度上,ITU成員代表是其所在國及政府立場,ITU的會議透過,某種程度上相當於‘蓋章’認定,代表一項標準的方案被承認為最後的官方結果,也意味著這一國際標準的正式確定”

    14社會評價

    貝爾實驗室無線研究部副Quattroporte西奧多·賽澤表示,5G並不會完全替代4G、WiFi,而是將4G、WiFi等網路融入其中,為使用者帶來更為豐富的體驗。透過將4G、WiFi等整合進5G裡面,使用者不用關心自己所處的網路,不用再透過手動連線到WiFi網路等,系統會自動根據現場網路質量情況連線到體驗最佳的網路之中,真正實現無縫切換。

    歐盟數字經濟和社會委員古澤·奧廷格表示,5G必須是靈活的,能夠滿足人口稠密地區、人口稀疏地區以及主要的交通線等各種場景的需要。

    對資訊通訊業而言,今年全國“兩會”透露的資訊著實令人振奮。不僅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G網路,為4G點贊,而且“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明確提出,將積極推進第五代行動通訊(5G)和超寬頻關鍵技術研究,啟動5G商用。

  • 2 # 小樹評測

    下載快,目前能感受到的只有這個。後面SA網路好了之後,時延也會更低。

    以上是在手機這的好處,但其實5G真正厲害的地方實在萬物互聯,車聯網這些,會給社會進步做出很大的貢獻。

  • 3 # 城牆舊事

    5G要比4G快800多倍,而讓我們移動網際網路爆發的4G卻只比3G快3倍

    1.5G未來主要用途多表現在工業上面,工業機器人不再是現在的機械手臂,不再只能進行簡單的重複性操作

    ,未來的工廠就是雲工廠,機械故障了有專業的維修機器人去修復,低延遲的網路可以讓物聯網放棄網線

    原來的維修工程師可以坐在辦公室遠端控制維修機器人進行作業,不止更安全,而且提升了效率。

    2.自動化駕駛。行駛速度100km/h的汽車上,每一秒都非常重要,5G網路的低延遲可以讓自動駕駛系統之間有了很好的溝通,能夠得知周圍車輛的行車計劃,不再等檢測到旁邊車輛發生變化才處理

    3.遠端醫療.低延遲大寬頻。緊急手術不再需要飛北京上海成都的醫院去,專家遠端進行手術,不止能拯救生命,更減少了資源的浪費

    4.流媒體和遊戲體驗的提升,大家都知道我們寬頻覆蓋率高,4G普及廣,但我們現在連提供正式4K流媒體的平臺都沒有,買來家裡放了快10年的4K電視,有幾臺真正播放過4k影片

    5.虛擬現實遊戲,小說中帶個頭盔就能體驗異域不再只是幻想

  • 4 # 零零啟播報

    車聯網

    車聯網之所以是典型場景,是因為它本身對通訊網路有著極高的要求。大寬頻,極低的遲延,海量的連線資料和嚴密的覆蓋,這些都是實現未來車聯網的必要條件!而目前的技術,LTE-V,NB-IoT,LoRa等,都無法做到完美。只有5G,才能真正做到!

    工業物聯網

    自動化以及實時遠端化的操作,比如機器人和機器臂,工業物聯網的需求多是在資料採集和資料分析上。以此類推的衍生物還有智慧農業和智慧城市...

    未來的5G影片的超大寬頻,在“人聯網”或者說影片體驗上,會給使用者帶來極致的感官體驗。其中也包括VR/AR。

    未來就在眼前,你準備好了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經歷過最寒心的一瞬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