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家1157471176

    高平陵之變、是曹氏一門無能、怕司馬懿坐。卻讓司馬懿兄弟蔣濟做太尉這是絕對實權派、讓司馬懿兒子做中護軍、軍中所有官員由中護軍認勉排程。這樣一來曹爽不過是個光棍司令、就算沒有高平陵之變、曹訪也不過是第二個漢獻帝

  • 2 # 古代那些事兒

    說到高平陵之變,要先從這裡說起。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逝世,年僅八歲的皇太子曹芳繼位,並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新皇帝剛即位,大將軍曹爽就突然向太尉司馬懿發難,即晉升司馬懿為太傅而奪去了他的實權。之後又任命弟弟曹羲和曹訓為中領軍及武衛將軍,曹爽集團於是完全掌握宮中禁軍。從此曹爽和何晏等心腹控制了朝廷的運作,權傾朝野,而同為輔政大臣的司馬懿則被架空。

    司馬懿,從此隱忍十年,臥床裝病,抓住時機,發動政變,成功逆襲。一個字,忍!

    司馬懿交還兵權之後,樂呵呵地回家養老去了。面對司馬懿的退讓,曹爽初時很警惕,他不斷派出親信試探司馬懿,然而,從太傅府回來的所有親信都是同一個回答:太傅實在是又老又病,怕沒幾年活頭了!

    有一天,曹爽的鐵桿死黨李勝登門拜訪,他剛被提拔為荊州刺史,特向太傅辭行。眼前的司馬懿令他萬分驚訝:他已不能自己走路,連衣服都穿不上了。好不容易拿來一碗粥喝,顫抖的雙手卻把粥灑了一身。更誇張的是,司馬懿居然請求李勝在自己死後照顧司馬師、司馬昭。李勝相信面前這個垂死的老人已構不成任何威脅了,他微笑著上車離去。

    從此曹爽徹底安心了。

    在暗處,司馬師不斷訓練家族死士,培養了數千私人軍隊,暗中聯絡朝中部分權貴與西涼將領,伺機而動。

    終於,機會到來,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爽率自己的一夥人簇擁皇帝出城拜謁明帝的陵寢高平陵,同時兼打獵度假。聽到曹爽出城,司馬懿臥床十年後立刻如閃電般康復,下令調集部隊,攻佔皇宮、城門等據點,控制朝廷和太后,然後以太后的名義下詔招降曹爽一黨。

    曹爽的智囊、大司農桓範連夜逃出洛陽,建議他帶著皇帝去許昌,與洛陽的司馬懿鬥到底。此時,司馬懿派人送來的詔書亦到,條件相當優惠:只要曹爽放棄兵權,就能保證他們兄弟一生富貴。生死關頭,曹爽無能的本性暴露出來,經過一夜盤算,他放棄兵權,迴歸洛陽。

    回京之後,曹爽和他的同夥被誅滅三族。此即“高平陵之變”。

    曹爽死得冤嗎?他至少犯了三錯:第一,把司馬懿推向反面,卻沒能力斬草除根;第二,給了司馬懿反攻倒算的機會;第三,身為宗室,居然敢一手掌控禁軍,將皇帝置於自己的羽翼之下,這等於將“我要篡位”寫在了臉上。曹爽,最終還是輸給了司馬懿。

  • 3 # 雕刻歷史

    古往今來,任何成功的政變都是準備充分計劃周詳的,高平陵之變也是如此。史書上記載的整個政變過程很簡單,《三國志·諸夏侯曹傳第九》、《晉書·帝紀第一》都不過寥寥數百字。但其實政變雙方——司馬懿和曹爽的權力鬥爭在十年前就開始了。

    公元240年,魏明帝曹叡駕崩之前,把年僅八九歲的曹芳託孤給了曹爽和司馬懿。曹爽和魏明帝年輕時交好,算是好基友,而曹爽在宗室當中又算是比較謹慎厚重的,所以魏明帝對他寵信有加。司馬懿呢,那時已經61歲了,但他的身體很好,又資歷老能力強功勳卓著,甚得魏明帝信任。剛剛即位的皇帝才八九歲,政事和權力之爭自然不懂,於是曹爽和司馬懿就鬥來鬥去。一開始是曹爽佔據著上風,直接把司馬懿的軍權剝奪了,讓他去給小皇帝當老師去了,然後把自己的各種各樣兄弟安排在重要的崗位,完成了權力的洗牌。司馬懿這時比較被動,他採取的策略是“忍”,是等待。一直到正始九年(公元249年),司馬懿才開始準備反擊。第一步是迷惑。曹爽派了個人去查探司馬懿的病情,司馬懿裝瘋賣傻,說話顛三倒四,儼然一個將死之人,把前來查探的人著實糊弄了一把。這人回去報告曹爽,曹爽很高興,就完全放鬆了對司馬懿的戒備。第二步,部署兵力。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還在禁軍中任職,加上他自己長期統率兵馬,有不少心腹大將,他們事先通氣,準備在曹爽和皇帝去祭祀先帝時發動政變。第三步,政變當天,先佔據都城,接管禁軍,並脅迫皇太后下詔,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合法性和正當性,把曹爽一派直接定性為謀逆不軌之人。第四步,率兵圍攻曹爽,引誘曹爽棄械投降。曹爽這人其實沒有經歷過事情,遇到事情立馬就慌亂了,不知所措。這時有人建言他帶著皇帝移駕許昌,然後以天子之名義號令天下。客觀來說,這一著完全就是當年曹操的做法,自然是良法美意。但曹爽不聽,他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和司馬懿之間的鬥爭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他想著自己主動交出大權,回去還能做個衣食無憂的侯王,就答應了司馬懿的要求。第五步,司馬懿為絕後患,政變幾個月之後就尋找理由誅殺曹爽及其親信。

  • 4 # 談古論金

    魏明帝曹叡於景初三年(239)逝世(曹魏連續兩代皇帝都短壽,魏文帝曹丕去世的時候39歲——虛歲四十歲,魏明帝曹叡去世的時候的時候35歲,曹叡只比之前退位比他年長23歲的漢獻帝劉協多活了5年),遺詔由年僅8歲的皇太子曹芳繼位,是為少帝,曹芳尊魏明帝的皇后郭氏(明元皇后)為皇太后,並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

    (少帝曹芳雕像,他是曹魏的第三位皇帝,254年,司馬師將曹芳廢為齊王,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某種意義上曹芳因禍得福,一直活到司馬炎代魏之後)

    曹爽重用何晏、鄧颺、李勝、畢軌、丁謐等人,排斥同為顧命大臣的司馬懿;且不久即將司馬懿任命為太傅,太傅相比太尉而言是明升暗降,這一任命的實質是奪去司馬懿的實權。曹爽也有一套組合拳,在這之後,他又任命弟弟曹羲和曹訓為中領軍及武衛將軍,曹爽集團於是完全掌握宮中禁軍。從此曹爽和何晏等親信、曹羲等兄弟完全控制了朝廷的政務運作和中樞的武裝力量,堪稱權傾朝野,而理論上在曹叡的遺命中和曹爽分權制衡共同輔佐少帝曹芳的司馬懿則被完全架空。

    曹爽還做了一件不作不死的事情,正始八年(247),曹爽採納何晏、鄧颺、丁謐之計,軟禁皇太后郭氏於永寧宮,郭太后和曹芳告別時相對哭泣,這使得尊崇曹魏皇室的耆老大臣與曹爽及其輔佐團隊離心離德,在輿論觀感上也使得曹爽一派落於下風——此後幽居於永寧宮郭太后又被稱為永寧太后,永寧太后對曹爽的惡感和其法理上的重要權威在高平陵之變中也成為司馬懿一方重要的武器,容待後面詳敘。

    司馬懿於同年借舊疾復發的理由辭職以迴避曹爽。次年(248),曹爽親信李勝到荊州上任刺史前赴司馬懿宅邸向他辭行,司馬懿更在他面前裝出重病的樣子麻痺對手,訊息不出所料傳回到曹爽這裡,本就志得意滿不可一世的曹爽對貌似風燭殘年、朝不保夕的司馬懿更無戒備。

    (司馬懿在李勝面前裝病,歷史欠他一個奧斯卡)

    但此時此刻,司馬懿真正的潛在力量卻處於一個波譎雲詭、暗流湧動的狀態,司馬懿與兒子司馬師(當時為中護軍)、司馬昭以及盟友太尉蔣濟等人暗中進行各種謀劃,準備發動政變。

    正始十年正月(249年),少帝曹芳拜謁位於高平陵的魏明帝曹叡之墓,曹爽兄弟及其親信們皆隨同前往。

    司馬懿以永寧郭太后(即前述明元皇后,曹叡的妻子)名義下令,關閉了各個城門,率兵佔據了武庫,並親自與太尉蔣濟率兵出城據守洛水浮橋;命令司徒高柔持節代理大將軍職事,佔據曹爽營地;太僕王觀代理中領軍職事,佔據曹羲營地。

    同時由司馬師、司馬孚帥死士控制司馬門,由司馬昭將兵控制二宮。

    其中的關鍵有二:

    一是爭取了蔣濟、高柔、王觀為代表的曹魏耆老重臣的支援,讓他們站到第一線直接參與政變,形成了實際和輿論的全面掌控;

    從後來司馬師獨攬大權進而篡奪曹魏皇位來看,高平陵之變是其發生發展的重要節點,但當時在蔣濟等人看來(特別是曹魏四朝元老蔣濟),曹爽擅權乃至可能進一步奪取政權的可能性或許還更大一些——曹爽是前任大將軍曹真的兒子,曹真只是曹操的養子,論真正的血緣關係只是曹操的同族子弟,曹爽雖然說是宗室子弟,但血緣疏遠,一個曹字不足以說明他比司馬懿等與皇室更親近,當時很多人支援司馬懿一派,還是出於保護曹魏政權的動機,司馬懿充分利用了這一點。

    在司馬懿寫給曹芳的奏章中是這樣描述政變緣由的:

    太尉臣濟等皆以爽為有無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衛,奏永寧宮,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太尉蔣濟等人也都認為曹爽有篡奪君位之心,他們兄弟幾人不宜掌管部隊擔任皇家宿衛,我們把這些意見上奏永寧宮皇太后,皇太后命令我按照奏章所言執行。)

    這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司馬孚後來對曹奐說: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

    其實,即使是司馬懿的親弟弟司馬孚,至死也一直以魏臣自居,他參與高平陵之變和蔣濟一樣,其目的是為了曹魏。

    二是用佔領武庫和佔領司馬門隔絕內外,控制部分魏都衛戍部隊,最終使得己方武裝控制首都而曹爽無兵可用。

    曹魏兵制有兩點規定和武庫及司馬門有關:

    其一,禁軍(首都衛戍部隊)除了正有巡邏警衛等值勤任務計程車兵之外,其他士兵在日常訓練結束之後,武器必須要保管在武庫中,否則按謀逆罪嚴懲,私藏兵器的懲戒是極為嚴厲的。武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二,司馬門是宮廷內外的界限,內外禁軍分屬不同的建制和指揮系統,司馬門被佔領,內外隔絕,除了被司馬氏掌握的禁軍之外,剩餘部分禁軍在制度上脫離(雙方的)指揮權置身事外。

    佔領武庫和司馬門使得親曹爽一派勢力資訊無由傳達,武器無法取得,是本次事變真正技術流的部分。

    三是事實上掌握永寧太后郭氏,得以借用曹魏在法理上的最高權威,一方面建立自己一方政變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使得曹爽控制曹芳釋出詔令的效力被破解。

    《晉書·卷一·帝紀第一》記載:

    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天子謁高平陵,爽兄弟皆從。是日,太白襲月。帝於是奏永寧太后,廢爽兄弟。

    前面我們提到,被曹爽一派棄之如敝屣的郭太后(即永寧太后)對曹爽的惡感和其法理上的重要權威在高平陵之變中也成為司馬懿一方重要的武器,當然這在技術上也基於前述佔領司馬門和控制二宮。

    曹爽最後在保全性命和富貴的條件下向司馬懿一方妥協,其實也是完全沒有對策可用的結果,但事變不久之後,司馬懿背棄承諾,曹爽等被夷滅三族,徹底清洗。

    少帝曹芳的身世也值得一提,因魏明帝曹叡的親生兒子全部夭折,所以曹芳與秦王曹詢被曹叡收為養子。作為養子自小在宮中成長的曹芳,出生來歷一概不詳。但這很可能也是因為司馬氏後來廢黜了曹芳故意散佈的流言。據《魏氏春秋》記載,曹芳可能是任城王曹楷的兒子,曹彰的孫子、曹操的曾孫,如果是這樣,他在統緒和行輩上作為曹叡的養子繼位,也是合乎宗法制度的。

    司馬懿的臉譜按照京劇的臉譜規則,屬於奸詐險惡的型別,臉譜自然是簡單化的概括,與歷史的真實並不能完全等同,但從高平陵之變前後司馬懿的種種表現,這麼概括也不算謬之千里,換言之,臉譜不離譜。

    (晉明帝司馬紹是東晉的第二個皇帝)

    事實上,當東晉明帝時代,王導具敘宣王創業之始,誅夷名族,寵樹同己,晉明帝司馬紹聽了之後,以面覆床說:

    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如果像您說的那樣,我們大晉的國祚怎麼會久長!)司馬家族曾經的刻毒狠辣,自家的後世子孫都無法面對。

  • 5 # SY東源

    司馬懿之子,權傾朝野,謀反之心,路人皆知。曾廢魏主曹髦,立曹奐為元帝。262年命鍾會、鄧艾等伐蜀,次年亡蜀,封晉王。其子司馬炎稱帝后追封他為帝。司馬昭在歷史書和社會輿論上,是一個著名的奸臣,在歷史上他也是一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廢除了眾多雜役,減輕農民負擔、廢除了許多禁網和苛刻的法律、消除了不便於社會、亂政的規定、反對倒退的五等分封制等。

    265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讓位,自立為帝,建立了西晉王朝。司馬炎傾魏立晉,沒用一兵一卒,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為什麼這麼容易呢?這是因為他祖父兩代處心積慮經營幾十年打下的基礎。特別是他的祖父司馬懿,在這場權力更替的鬥爭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裝病拒召 韜光養晦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打敗了呂布、袁紹、馬超等勢力,逐步統一了中國北方。為爭取世家大族的支援,他招賢納士,徵聘地方名士出來做官。很多名士都積極響應,歸順在他的賬下。但在徵聘司馬懿時,曹操卻遇到了麻煩。

      司馬懿(179--251),河內郡溫縣(今河南溫縣)人。祖上許多人都做過西漢的大官,是有名的望族。司馬懿年輕時,就已經顯露出才幹。冀州別駕崔琰非常欣賞他,對其兄司馬朗說:"令弟聰明果斷,有膽識,有才幹,非您所及呀!"曹操當時剛打敗袁紹,急需人才,聽說司馬懿有才幹,便徵聘他出來做官。

      司馬懿得知訊息後,一時拿不定主意。他知道曹操是個英雄,將來很可能掃平天下。但他又覺得曹操是個宦官之後,出身低微,自己乃名門之後,實在不願意屈節侍奉他。考慮再三,決定再觀望一下。但他又不敢公開拒絕曹操,便假說自己患有風痺症,起居不便,不能出來做官。

      曹操向來機警,馬上懷疑司馬懿是有意推託。於是,曹操秘密地派人在夜間前去察看。司馬懿事先得知訊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夜深人靜時,那人悄悄地潛入司馬懿臥室,果然見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把刀向司馬懿揮去。眼見利刀奪命,司馬懿只是睜大眼睛看著那人,身體依然堅臥不動。那人這才相信司馬懿果然患了風痺症,收起佩刀,回去稟報了曹操。要司馬懿做官的事,這才暫且擱在一邊。

      有一天,司馬懿發現家中的藏書發黴,就叫人把它們攤在庭院裡面晾一晾。不料突然烏雲密佈,頃刻間大雨傾瀉下來。司馬懿惜書心切,一時忘了自己還在裝病,馬上從床上跳下來,去搶收書籍。正在手忙腳亂時,不巧被家中一個婢女看到了。司馬懿的夫人張春華怕這件事透露出去,會招來大禍,一狠心,親手把那個婢女殺了。.

      208年,曹操當了丞相。他急於網羅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馬懿,決定再次徵聘他。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曹操也多少聽到一些司馬懿裝病的風聲。這次他決心再也不讓司馬懿愚弄了。他對使者說,如果司馬懿再不應召,就把他抓起來。

      司馬懿知道,曹操雖然愛才,但對於恃才傲物、不肯親附自己的人,卻是不能容忍的。孔子二十世孫、大名士孔融因瞧不起曹操,就被他以"違反天道、敗倫亂禮"的罪名處死了。以家世文才自傲的楊修,也因"恃舊不虔"而被曹操處死。司馬懿害怕被殺,只得乖乖地離家應召。

      司馬懿應召後,被任命為丞相府的文學掾。司馬懿親眼看到曹操有非凡的軍事、政治才能,並且有了異常雄厚的實力,他也就施展自己的才智,努力做好與自己職責相關的事情,所以深得曹操的賞識。不久,曹操任命他擔任總管相府一切事務的主簿,並讓他和其子曹丕遊處。司馬懿和曹丕相處很好,私交甚厚,深為曹丕所倚重。

      司馬懿的才能在曹操在世時就已顯露出來。他根據當時戰爭的需要,建議曹操改變屯田的方式,實行"且屯且守"的軍屯。曹操採納他的建議以後,屯田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從此,"務農積穀,國用豐贍"。219年,蜀將關羽圍攻襄樊,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欲遷都以避其鋒。司馬懿認真分析了吳蜀聯盟中的矛盾,認為"劉備與孫權,外親而內疏。關羽之得意,是孫權所不願看到的"。他建議派使者聯絡孫權,請其抄關羽後路,樊城之圍自然可解。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馬上派使者前往東吳,請孫權襲擊關羽後路。果然不出司馬懿所料,孫權派大將呂蒙偷襲關羽,關羽被迫敗走麥城,為孫權擒殺,襄樊也轉危為安。

      曹操雖然很賞識司馬懿的才幹,卻並不信任他。司馬懿"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曹操覺察到他有雄豪之志,不禁深感憂慮。據說,曹操曾"夢三馬同食一槽"。有人為曹操解夢:槽即曹氏,馬即司馬氏,食槽則預示著司馬氏將侵奪曹氏政權。因此,曹操對司馬懿甚為反感,每欲加害。他曾對其子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將來一定會干預你的家事。"然而,曹丕與司馬懿的關係甚好,並未把父親的告誡當回事。他對司馬懿總是多方保護,才免其被害。

      司馬懿看出曹操對他多有疑慮,於是作出滿足現狀之態。曹操對其功高不賞,他毫無怨言。雖然官位很低,他還是勤奮工作,好像對權勢漠不關心。司馬懿的韜光養晦之策,矇混了老奸巨滑的曹操。曹操見他素無野心,也就消除了對他的懷疑和警惕。

    以退為進 假病惑敵

      曹操進封為魏王后,在220年病死,他的長子曹丕繼為魏王。同年秋,漢獻帝劉協被迫禪讓帝位,曹丕作了皇帝,他就是魏文帝。

      曹丕稱帝后,司馬懿的地位逐漸提高,官至撫軍大將軍、錄尚書事,參與了曹魏統治集團重大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成為曹丕的重臣。226年,曹丕死。按照他的遺詔,由司馬懿和曹休、曹真、陳群等輔政。太子曹睿繼位,史稱魏明帝。魏明帝封司馬懿為舞陽侯,後又遷驃騎大將軍。231年曹真死後,司馬懿總管軍事,同東吳、蜀漢對峙。他老謀深算,深諳用兵之道,連智謀過人的諸葛亮也無可奈何。他所採取的拖延戰術成功地遏制了蜀漢的進攻,致使諸葛亮北伐中原接連失利,含恨病死五丈原。東吳的孫權對他的顧忌更大,曾對人說:"司馬懿用兵,可謂變化若神,所向無敵。"在頻繁的用兵之中,司馬懿逐漸掌握了曹魏的兵權,成為最有權勢的大臣。這時曹魏政權日益腐朽,魏明帝大修宮室,廣建園苑,頻繁役使民力,致使農桑失業,國庫空虛,加劇了階級矛盾和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這樣,就為司馬懿控制曹魏政權創造了有利條件。

      237年,割據遼東(今遼寧西部大淩河中游地區)的公孫淵叛魏,自立為燕王。次年,司馬懿奉命率四十萬大軍遠征,歷盡艱險,平定遼東。239年正月,他勝利班師。軍至河內(今河南泌陽)時,遇到了皇帝派來的特使,要他火速趕回京師。司馬懿疑京師有變,快馬加鞭,疾趨入朝,直奔內宮。原來,魏明帝自上月病重,此時已在垂危之際。見了司馬懿,魏明帝就拉著他的手說:"我病得很厲害,把後事託付給你,希望你和曹爽一起輔佐幼主。我還能見到你,沒有什麼不放心的了。"說著,魏明帝讓八歲的兒子曹芳和司馬懿相認,並讓曹芳抱著司馬懿的脖子和他親近。司馬懿急忙跪下磕頭,表示效忠幼主。魏明帝當天就嚥了氣。曹芳繼立為帝,由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佐。二人共同執掌朝廷大權,官位同樣是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每人各領兵三千,輪流護衛皇宮。

      曹爽是曹真的兒子。與司馬懿的精明能幹、富於謀略相反,曹爽是個毫無政治軍事才能的庸才。當中書監劉放等人推薦曹爽輔佐朝政時,魏明帝問他:"你能擔當這個重任嗎?"曹爽不知如何回答,急得滿頭大汗。後經劉放在旁邊輕聲提示,才回答了一句:"臣願以死報效國家。"就是這樣一個庸才,卻與何晏等人結成死黨,組成以曹爽為首的政治集團。何晏崇尚玄學,與鄧颺、李勝、丁謐、畢軌等都是有聲望的名士。魏明帝生前,"以其浮華,皆抑黜之"。曹爽掌權後,把他們引為心腹,委以重任。何晏等人則慫恿曹爽排斥司馬懿,獨攬朝廷大權。他們經過一番策劃,於239年2月以小皇帝曹芳的名義頒發詔書,提升司馬懿為太傅。太傅是皇帝的老師,品位尊貴,但無實權。這實際是給司馬懿一個虛名,剝奪了他的實權。與此同時,曹爽以何晏、鄧颺和丁謐為處理朝廷政務的尚書,畢軌為管理京師及其周圍地區的司隸校尉,李勝為河南尹。曹爽的幾個弟弟或是統率禁軍,抓住兵權;或是以列侯侍從皇帝,出入禁中。這樣,曹爽一夥就完全排斥了司馬懿,獨攬了軍政大權。

      起初,曹爽因司馬懿德高望重,對其非常尊敬,遇事經常請教,不敢過分專行。自從何晏、鄧颺、丁謐等人弄權以後,表面上還客客氣氣,處理政務卻不再找司馬懿商量,雙方的隔閡也日漸加深。面對這種形勢,司馬懿極為不滿,但一時又無能為力。為了等待時機,聚集力量,以清除曹爽集團,他作了暫時的退讓。247年5月,司馬懿上書曹芳,請求告老養病。獲准後,他一面在家裝病,一面暗地聯絡心腹,以待時機。

      對司馬懿告老還家,曹爽並不放心。這一年冬天,曹爽的心腹李勝由河南尹調任荊州刺史。曹爽便讓他以告辭為名,前去察看司馬懿的動靜。司馬懿得知李勝要來,便將計就計,披頭散髮躺在床上,裝出重病的樣子。

      李勝來後,司馬懿讓兩個婢女扶著出來,有氣無力地倚坐在床上接見客人。在同李勝談話時,他有意裝聾作啞,說話顯得語無倫次。婢女侍侯他穿衣服,他抖抖嗦嗦地抓不住,衣服也掉在地上;婢女服侍他喝粥,只見他難以下嚥,粥都從他嘴邊流了下來,撒滿了前胸。

      李勝說:"當今主上尚幼,天下恃賴明公。聽說明公的舊病復發,沒想到如此嚴重。如今我承蒙皇恩,回本州(李勝是荊州人,所以稱荊州為本州)任刺史,特來向您告辭。"

      司馬懿故作氣喘吁吁狀,說:"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你去幷州,幷州靠近胡地,可要好好防範。恐怕我們再不能相見了。"

      李勝糾正道:"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幷州。"

      司馬懿又假裝糊塗,說:"您要到幷州,請努力自愛。"

      李勝又重複一遍:"我是回荊州,不是去幷州!"

      司馬懿裝作剛剛明白的樣子,說:"我年老糊塗,沒有聽懂您的話。您調回荊州,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最後,司馬懿表示推心置腹地拜託李勝,請李勝好好照顧他的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

      司馬懿這場表演非常出色,李勝竟都信以為真,他回去將其所見所聞詳告曹爽,並說:"司馬公言語錯亂,口不攝杯,指南為北,已經形神離散,不過是一具尚有餘氣的屍體,不足為慮了。"

      曹爽等人聽後,非常高興,更加肆無忌憚了。

      他們做夢也未曾想到,"重病在身"的司馬懿正在緊鑼密鼓地策劃著一場政變。

      司馬懿迷惑了曹爽集團後,便積極進行政變的準備工作。當時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任中護軍,統領著一部分京師禁衛軍,但他還覺得力量不夠,於是暗中結納、畜養心腹死士三千人,分佈在洛陽城中,準備隨時集中使用。司馬懿還看到,曹爽集團的獨斷專權,也引起一些大臣的不滿,於是又暗中聯絡太尉蔣濟等人,得到了他們的支援。

      司馬懿的行動非常機密,具體行動計劃只和長子司馬師商量策劃。發動政變的前一天晚上,他才告訴次子司馬昭。當夜,司馬懿對身邊隨從說:"這兄弟倆身體不好,你去看看他們睡得怎麼樣?"那隨從看後回報說:"大公子睡得又香又甜,二公子不知有什麼事牽腸掛肚,翻來覆去睡不好。"

    誅除曹爽 獨專國政

      249年正月初六,曹爽兄弟按照早已安排好的日程,陪伴魏帝曹芳到洛陽城南九十里的高平陵(魏明帝陵墓)去祭祀。過去,曹爽兄弟多次一起出城遊玩,其同鄉、大司徒桓範曾規勸過他:"總理萬機和統率禁軍的人,不應一起出遊。倘若有人關閉城門,誰來接應你們進城呢?"但曹爽不以為然,並自信地說:"誰敢這樣做!"結果,不幸而被桓範言中。這次曹爽外出,司馬懿看準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政變。

      這天,曹爽兄弟出城後,司馬懿便假借皇太后的命令,精神抖擻地在城內指揮政變。三千多名敢死之士,像從地下冒出來似的集結起來。司馬懿命令司徒高柔行大將軍事,佔據曹爽軍營;太僕王觀行中領軍事,佔據曹爽弟曹羲軍營。這樣,便接管了曹爽兄弟手中的武裝力量。同時,司馬懿下令關閉洛陽的所有城門,佔領武器庫,然後親率大軍佔據洛水浮橋,切斷了曹爽等人的歸路,殺氣騰騰地威脅著曹爽。

      一切準備妥當後,司馬懿上書魏帝曹芳。奏疏歷數曹爽等人的罪惡,說他們有"無君之心",要求罷免曹爽兄弟的兵權。曹爽先看了奏疏,不敢送給曹芳,惶惶然不知如何是好。他手下的人徵發了在附近屯田的幾千名士兵,砍伐樹木作防禦工事,皇帝車駕也滯留在伊水南岸。司馬懿接連派侍中許允、尚書陳泰等人勸說曹爽:只要罷兵息甲,交出兵權,仍可迴歸府第,保留爵位。他還指著洛水發誓,表示決不食言。太尉蔣濟也寫信勸說曹爽投降。

      司馬懿起兵時,曾以皇太后的名義徵召桓範,想讓他代行中領軍職。桓範打算應召,其子勸止說:"皇帝在城外,不如出城。"桓範遂不應召。他行至平昌城門,城門已閉。守門將領司蕃,是桓範過去的部下。桓範舉起手版,對他說:"皇帝有詔書徵召我,你趕快給我開門。"司蕃要求看詔書,桓範呵斥道:"你不是我過去的部下嗎?怎麼敢這樣對待我!"司蕃不得已,開啟城門,放他出城。桓範出城後,回頭對司蕃說:"太傅想造反,你趕快跟我走!"司蕃追之不及,只好眼睜睜看著他走了。

      桓範很有謀略,是當時有名的智囊。司馬懿聽說他跑了,不免有些擔憂,對蔣濟說:"這智囊投到那邊去了,怎麼辦?"蔣濟笑著說:"桓範雖然很有智慧,但曹爽優柔寡斷,必然不會採納他的計謀。這就像跑不快的馬兒貪戀馬槽裡的飼料一樣,曹爽留戀的只是自己的家業。"

      事態的發展,果然如蔣濟所料。桓範見了曹爽垂頭喪氣的樣子,便拼命給他打氣,希望他振作精神,與司馬懿一決雌雄。他勸說曹爽兄弟把皇帝遷到許昌,調外地軍隊和司馬懿作戰。曹爽猶豫不決。

      桓範又勸說曹羲:"這事再明白不過了。你讀那麼多書是為了什麼呢?如今像你們這樣的人家,想過貧賤的日子都辦不到。匹夫被劫持,尚欲活命;你們與天子相隨,發令於天下,誰敢不應從!"曹羲也拿不定主意。

      桓範又說:"你們還有軍隊在附近,召之即來。從這裡到許昌,不過一宿的時間。許昌有武庫,可以裝備軍隊。所擔憂的只是糧食,但大司農的官印在我身邊,調集軍糧也不成問題。"

      就這樣,桓範從入夜勸到五更天,說得口乾舌燥,曹氏兄弟只是默默不從,始終鼓不起勁來。

      拂曉時分,遠方傳來陣陣雞鳴,曹爽似乎拿定了主意。他把佩刀往地上一扔,說道:"司馬懿無非是想奪去我的兵權罷了。我交出兵權,以侯爵身份卸職在家,依舊不失為一個富翁!"

      桓範一聽這話,放聲大哭道:"曹子丹(曹真字子丹)多麼出色的人才,怎麼生下你這麼一個兒子,真是蠢如豬狗!我們這些人都要受你牽連而滅族了。"

      曹爽交出兵權後,就被軟禁起來。司馬懿派兵將其住宅團團圍住,並在四角搭起高樓,令人在樓上監視曹爽兄弟的舉動。一天,曹爽心中愁悶,便拿著彈弓到後園打鳥、樓上守兵望見,紛紛呼喊:"故大將軍東南行!"嚇得曹爽慌忙回到室內。曹爽不知司馬懿將如何處置他,便寫信給司馬懿,說家中缺糧,想以此試探一下自己的命運。司馬懿接到信後,派人送去一百斛大米,還有些乾肉、大豆等。曹爽兄弟餓不著,又痴心妄想起來:以後只要不死,總會有出頭之日。他們哪裡知道,司馬懿正在蒐羅罪狀,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

      不久,過去同曹爽來往密切的宮內黃門官張當被捕。在嚴刑拷問下,張當供稱曹爽與何晏等人預謀在三月裡造反。於是立即來了一個大逮捕。曹爽兄弟和何晏、鄧颺、丁謐、畢軌、李勝、桓範等都被捕下獄,連同張當一起,被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處斬,並被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甚至已出嫁的女眷也沒能倖免。經過這次政變,曹魏的軍政大權全部落在司馬氏家族手中,魏帝曹芳只能惟命是從。

      司馬氏政變後,獨掌曹魏大權,引起一部分人不滿,出現了一些反司馬氏的活動。251年,太尉王陵在揚州發難,陰謀推翻司馬懿,廢魏帝曹芳,立楚王曹彪為帝,因計謀洩露,被司馬懿先發制人,迅速平定。王陵、曹彪先後自殺,凡和這個案件有牽連的人都被夷三族。此後,曹魏的宗室都被迫遷居於洛陽城內,不準相互往來,不準自由進出,完全被置於監視之下。

      251年秋,司馬懿以七十三歲高齡病逝。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執政。他們連續打敗政敵,進一步鞏固了司馬氏家族的勢力,為西晉代魏奠定了基礎。

  • 6 # 讀歷見聞

    高平陵之變是“汝穎卿相集團”對“譙沛將帥集團”的最後決戰,長壽的司馬懿熬死了曹操、曹丕,也熬死將帥集團的大佬夏侯惇、曹真等人。一直熬到自己成為汝穎集團的絕對大佬,而譙沛集團則只剩一個才識平庸的曹爽。

    儘管等來了這樣的大好局面,但面對一直掌控著曹魏政權的軍事的譙沛集團,司馬懿仍然沒有以一次政變徹底擊垮對手的絕對把握。可是,在千載難逢的時機面前,時年已經70歲的司馬懿知道自己沒有任何遲疑的理由,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手段,最大可能地立於不敗之地。

    伺機奪權的蟄伏階段

    司馬懿被曹爽架空後索性託病辭職,以年近七旬的高齡在家專心謀劃東山再起。司馬懿以自我赫赫戰功的良好政治形象,極力拉攏王觀、王基、蔣濟、郭淮等朝中有真才實幹的大臣,與專橫、庸腐的曹爽兄弟形成一明一暗的鮮明對比。

    司馬懿還讓兒子司馬師暗中組建一支3000人的死士,依靠這一力量可以對曹爽兄弟實施斬首,也可以在宮廷政變的緊急情況下藉以扭轉局面。此外,司馬懿對奪權意圖嚴格保密,甚至連其次子司馬昭都未告知。而且,司馬懿還利用一切可用的機會迷惑曹爽,極力造成一種外界對自己老病無用的印象。

    發動政變的行動階段

    作為指揮千軍萬馬的統帥,司馬懿首先做的是控制武器裝備,第一時間率軍搶佔武庫。隨後包圍皇宮,爭取到或者是強迫郭太后的配合,並以郭太后的名義名正言順地展開後續行動。

    在後續的行動中,司馬懿透過郭太后下令,以高柔、王觀接管曹爽、曹羲的禁衛軍,奪取了對京城的掌控。順利做成了這一步,政變行動就成功了一大半。即使曹爽帶著皇帝曹芳跑去許昌,也很難想象他這樣一個人面對司馬懿,能完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作為。

    最後是極富想象力的勸降人選,他們由中間派和親曹派組成。中間派陳泰當然希望和平解決,主觀上願意勸降曹爽;親曹派許允、尹大目的身家大概攥在司馬懿手上,只得相信司馬懿只要權、不害命的誓言而去勸降曹爽。

    於是,由浮華派人物組成的曹爽集團,本來就不是幹大事、幹實事的材料,投降之後既然仍舊不妨礙他們誇誇其談,又何必去做賣力又賣命的苦差事呢?立於不敗之地的司馬懿便得勝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0歲,打算每年存一筆錢用於養老,每年至少需要存多少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