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忘憂草19457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 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的頭等大事 俗話說 後半生活孩子 但是這個話題範圍太大了 一言難盡 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各個時期關注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 講上十天十夜也講不完 而且每個家庭 每個孩子的個性也是不一樣的

    首先是不能溺愛孩子 溺子如殺子 現在的孩子不是缺少關愛 而是受到了過多的關愛。當然不是不讓你愛 而是適度的愛 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以適應社會 更好的生活

    有的家庭是獨生子女 形成六比一的家庭教育模式 對孩子百依百順 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的 儼然是家裡的小公主 小皇帝 一家人圍著孩子轉 給予孩子不公正的物質感情的滿足與保護 生怕孩子吃虧 受委屈了 溺愛產生的危害是巨大的 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你能說孩子一輩子都在你的保護下生活嗎?走向了社會 你要咋辦 在家裡面過度收到保護的孩子 在殘酷無情的世界裡 要麼是退縮 要麼不獨立 甚至於像那種幾十歲了還躲在家裡啃老 不工作的 或者家長無力承擔他的過度要求而弒母的。悲劇的根源在於孩子的性格 歸根到底 還是原聲家庭造成的 後悔莫及啊

    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 你不過度滿足他的各種要求 分清對錯 合理的要求可以滿足 無理要求 不能答應 孩子一旦哭鬧 耐心給孩子講道理 讓孩子明白是非 那種由於從小遷就孩子 孩子在不順心時以哭鬧 不吃飯來要挾父母 溺愛的父母就只好哄騙 投降 依從遷就 害怕孩子的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 大了你就更無能為力了 悲劇的結局就是無可避免的

    教育子女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大工程 要有長期的計劃和短期的安排。同時要耐心細緻 有科學的方法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感恩之心 健康的身心 在人生的道路上才能順利 幸福 成功

  • 2 # 亳古論今

    如何用正確的方式關愛孩子,這是許多家長面臨的現實問題。關愛孩子這個都會的,有些家長甚至“關愛過度”,達到寵愛和溺愛的地步。但如何控制好度,採用正確方式關愛孩子哪?我們這邊有句老話很能說明問題。叫“慣吃慣喝,不慣性子”。意思就是你可以在孩子的生活條件方面儘可能滿足孩子,但是在孩子個性成長方面你還是要有一套“規矩”,不能任由孩子使性胡來。這就需要家長把握好“愛”、“嚴”兩個度。愛代表要在生活和學習上關心孩子,平時多注意改善孩子的營養飲食結構,變著法給孩子做好吃,學習上注重孩子的學校、學習環境的選擇,關注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日常表現及心裡狀況。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和訴求,尊重孩子的正確意見表達。“嚴”就是要在孩子個性培養上嚴格要求,首先要樹立培養一個什麼樣個性孩子的觀念,筆者認為先注重對孩子基本個性的培養,如:誠實、正直、善良、正確是非觀等的培養。其次是自強、自立、自律、人生觀、世界觀等的培養。及時發現並嚴格糾正孩子個性成長中思想出現的不好苗頭,不正確的行為。嚴格不代表要以棍棒教育為主,而是要和孩子講道理,使其樹立明確的是非觀念,那些是對的,那些是錯的。對的為什麼能做,錯的為什麼不能做,做了會有什麼嚴重後果。再輔助相應的以較輕體力勞動為主的“懲罰”措施和明確的獎勵措施。在學習上要注重孩子正確學習態度和習慣的培養,讓孩子明確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不單單是為了上大學,讀研究生。還有作為社會有用人才必須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總之關愛孩子只有寬嚴結合、界限分明,“管”“愛”適度,才能在天長日久中漸漸體現關愛的力量和效果,這才是對孩子教育最應該採取的正確方式!

  • 3 # 童育故事繪

    老人常說三歲看大,6歲看老,所以6歲以前的教育是很關鍵的,是對孩子人格和性格的培養。以身作則,表裡如一,不焦慮,控制情緒。說明這對父母前後態度的不一致,孩子會迷糊的,也會停滯不前。不溺愛要分清錯對,不因為孩子小,多注意觀察孩子。

  • 4 # 鄭州初中數學老師

    第一:三觀不可太正。第二:如果遇到問題,想批評孩子記得莫在人前。在你批評孩子之前,想一下孩子這個問題有沒有解決方法,如果沒有,不要直接批評他,找專業的人聊一下怎麼做。

  • 5 # 愛分享的嘛嘛

    無論何時不能溺愛孩子

    當今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精力和愛都放在了僅有的一個孩子身上。父母愛子女是人之常情,毫無非議,不過,如果父母將愛發展成溺愛,就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孩子一旦被溺愛就會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沒有節制,永遠沒有滿足感。所以,有的人把父母的溺愛稱為給孩子的“甜毒品”表面看起來“香甜可口”的,其實就像毒品,孩子的神心健康都會因此受到不好的影響

    在家庭教養中,溺愛孩子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父母溺愛孩子主要表現為:在家庭中,孩子處於中心地位;對孩子百依百順;讓孩子在生活中吃穿都是最好的;孩子的生活家長都一手包辦,家務活也不讓孩子做;即使是孩子的缺點也不糾正等。在家長的溺愛下,很多孩子變成的了小皇帝,小公主,變得蠻橫不講理,自私自利,也不會照顧自己

    家長的溺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溫柔的陷阱,一旦孩子掉進這個陷阱裡,就會缺乏獨立性,依賴父母,沒有同情心,不能很好的他人交往,所以,家長愛孩子一定要有度,一定要記住:只給孩子科學合理的愛,才能保證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大多數父母就算自己不吃不穿,也一定會力所能及的給孩子最好的條件。時間一長,孩子很容易自私自利,什麼東西都不與別人分享,而且沒有同情心

    1,父母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從小養成與別人分享的習慣,不把整個吃的全部給孩子,哪怕只是一個蘋果,有的家長可能不理解這種行為,覺得很自私,但是少吃了一塊蘋果的孩子卻可以在 其中學會關心別人,自然也就 養成同別人一起分享的習慣,而其實,這樣的父母才是理智的家長,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特殊,要讓孩子 懂得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是一樣的,不能有高人一等的要求,這樣才不會讓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的習慣

    2,接受孩子“發怒”

    家長不應該過分緊張與孩子因自己的要求沒得到滿足 而生氣的情況,如果一味地在孩子有不滿,提出無理要求時立刻跑去安慰,那麼以後孩子就還會用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當孩子無理取鬧時,不要表現得太關注,這才是正確的做法。時間久了,孩子覺得這樣做沒有效果,以後就不會做這種無用功了

    3,教育孩子要“統一戰線”

    有些家庭中爸爸對孩子進行責罰,媽媽則極力袒護,有時父母一起教育孩子,孩子的爺爺奶奶又會出來袒護,這樣不僅對孩子的教育沒有用,而且家庭也會產生矛盾,想要真正地教育好孩子就應該一家站在同一戰線,當其中一位家長對孩子進行管教時,只要原則,立場,方法沒有問題,其他家長就應該和他站在同一站線上

    4,絕不縱容孩子的任性

    5,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6,現在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書籍,家長要先’自我教育“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孩子制定合理正確的教育方法

  • 6 # 棉媽sky

    愛是教育孩子必不可少的養料,那麼家長如果正確的去關愛孩子,我們時常聽到育兒專家跟我們說:愛是沒有條件的。他是你的孩子,不管是好的,壞的,乖張的,羈傲的,你都得無條件的愛著她。可我想說關愛還是也是“有條件的”。

    先問大家這樣一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生孩子?如果是我們的父輩,他們肯定會告訴你,養兒防老啊,我生你就是為了以後你能給我養老,可是到我們這代人這種觀念已經過時了,真正的愛,應該以尊重和平等為基礎,真正的愛,一定是有原則的不接受孩子的某些行為,並不代表著我們的愛帶有某種條件。關鍵是,我們要如何向孩子表達我們的不接納。比如,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我們拒絕的只是他們超越界限之外的行為,而不是他所反映的情緒,更不是否定他整個人。

    所以,尊重孩子,平等的與孩子進行交流是首位,任何時候都不要以命令、威脅的方式跟孩子說話,孩子得到了尊重自然也會尊重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什麼樣的父母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當然世界上的孩子有千千萬,但是適合自己家的永遠是第一條,不要忘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7 # 學能通

    我認為,題目說的很對,愛的確是教育孩子必不可少的養料,而如何正確的給予孩子愛,我認為需要做到八個字:“無為而治,張弛有度”。

    偉大的教育思想家老子曾經說過治國要做到“無為而治”“無為”不是“無所為”而是“不妄為”,指的是要門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去進行輔助,而不是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去,在教育孩子方面其實這套理論也很需要。

    中國的父母大多不是很關心孩子想要什麼或者需要什麼,而很多父母喜歡把自己年輕時候沒有實現的夢想強加於孩子身上,或者是覺得現在什麼掙錢多就讓孩子學什麼,其實這是很不對的做法。

    舉兩個比較簡單的例子。馬雲跟馬化騰,兩人都是網際網路巨頭公司的創始人,我們不妨看看他們的父母是是怎麼做的。

    在那個時代,無論是馬雲做的的事情還是馬化騰做的是事情,其實大多都是不可以被人理解的。但是,他們的父親卻沒有橫加干涉,甚至還去幫忙。馬雲的父親馬來法是曲藝界人士,而且做的還不錯,可以說他做的事情跟網際網路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他卻沒有去阻止兒子去做一件在外人看起來很瘋狂的事情,他只說:“在我們家個人有個人的事業,其他不便多說”。

    而馬化騰的父親也很不簡單,90年代身居高位的馬化騰之父馬陳術就已經開上賓士了,在90年代絕對是富裕階層,但是他並沒有去利用自己的官職給孩子安排工作,反而在兒子創業初期還經常開著自己的賓士去兒子公司幫忙做賬。

    應該說這二位的父親就是真正做到了“無為而治”,雖然在自己的領域有著不錯的成績,也可以用自己的官位或者關係給自己的兒子安排一份在當時看上去不錯的工作,但是,他們沒有選擇這麼做,並不是不夠愛,而是他們更會愛。

    一個會愛的父母,懂得如何去愛,做到真正的張弛有度。他們會支援孩子做的正確的事情,這裡所說的正確的事情,僅僅是指不違法,不喪德的事情,而不是說還要契合主流價值觀,只要是孩子做的事情,可以為這個社會創造價值,並且他願意為之而付出努力,那麼我們作為父母的就應該去支援他,放手讓他去做,而不是僅僅的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真正的做到“張弛有度”。

    所以真正的愛應該是“無為而治,張弛有度”

  • 8 # 軍旅小故事與教育

    愛是教育孩子必不可少的養料,家長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去關愛孩子呢?

    家長愛孩子天經地義、無可厚非,只是怎麼去愛就得有講究。現實生活中,一些家長由於方法不當,往往弄巧成拙,本來是愛孩子,結果卻害了孩子,所以你提到的正確方式很重要。

    把握好一個度,不要把關愛變成了弱愛

    凡事都得有個度,"物極必反“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其實對孩子的愛也是這樣,也需要一個度,只有適度地去愛,那才叫愛。大包大攬、沒有底線、不講原則、一切順從、過於疼愛,那叫弱愛,是害。

    家長應避免盲目地愛,不僅要用心去愛,更要用腦去愛。本來應該讓孩子做的事,大人就不要去包辦代理。很多家長總是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暖,對孩子百般侍候。尤其是父母雙方的長輩,更是捧星星、捧月亮,圍著孩子團團轉,這樣過於弱愛,只會讓小孩子產生依賴思想,永遠長不大。

    要讓孩子經受點挫折和磨難,過度保護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點委屈、經受點挫折沒有什麼不好,過度保護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現在獨生子女多,因此許多家長過於寵愛,把孩子“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總是小小心心,想方設法排除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困難,避免他們遭受委屈和挫折。

    小孩子受點委屈與挫折,對小孩子是種磨礪。小孩子畢竟有朝一日要離開父母,走向社會,嬌生慣養的孩子,將來怎麼去面對這個複雜的社會,要知道溫室裡是長不出參天大樹的。

    既要有清晰的教育理念,又要有適當的方法

    讓孩子變得更優秀,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十分重要。

    一個是要注意引導,引導孩子如何尊敬長輩、尊敬老師,培養孩子的孝心;引導孩子積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引導孩子去思考,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

    二是既要適當表揚,又要及時地批評。發現孩子點滴進步及時鼓勵,適當地表揚,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她)感覺“我能行”。對孩子的不當行為不能放縱,要及時地提出批評指正,要求孩子認錯改正。

    三是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多觀察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然後去引導和鼓勵,千萬不要盲目跟風,讓孩子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

  • 9 # 木蓮媽媽

    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當寶寶還未出世時,父母就已經對他滿懷期待了。媽媽與寶寶血脈相連,每天體會著身體的變化,也感受著寶寶的成長。每次產檢過後,看見寶寶的彩超照片,父母都會忍不住感嘆他的可愛,想象他出生後的模樣。當孩子出生後,這個小小的人兒更是成為全家的寶貝,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父母恨不得將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他。父母有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因為父母天然就應該是愛子女的,但是愛不能是沒有原則的。

    1、不要溺愛

    沉溺於愛,耽誤於愛。如今獨生子女家庭仍是主流,通常一個家庭的所有關愛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很多父母認為愛孩子就要為他提供一切,殊不知這種溺愛不僅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沒什麼幫助,反而還會慣壞了孩子。溺愛是一種不公正的物質感情給予、滿足和保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以輕鬆地獲得一切,孩子反而不懂得珍惜現有的生活。

    有的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紀,還不會整理自己的東西,在家一向是依賴父母,可是到了學校,沒有誰能一直幫著。這種無微不至的關愛,使孩子喪失了獨立自主的能力,也加重了父母的負擔。這種關愛不是真正的愛,而是一種溺愛,在教育孩子時,是不可取的。

    2、愛要有準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就像是一棵小樹,而父母則是園丁,只有園丁不停揮動剪刀,修理掉多餘的枝杈,小樹才能茁壯成長,成為參天大樹。現代社會倡導自由,但要知道,絕對的自由相當於沒有自由。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人類社會里,遵循著約定俗成的規則,這些規則要父母身體力行,教給孩子。父母應當透過設立規則、檢查監督等方式,約束孩子的行為,明確對與錯,獎懲分明。

    比如,小孩子生長髮育期間,需要足夠的睡眠時間,家長應該提前制定好規則,“你要在9點的時候,結束洗漱,上床睡覺”,如果孩子貪玩不想睡覺,家長也不應該態度模糊、放任其晚睡,而應該向孩子說明行為的邊界,讓他按時睡覺。準則一旦被打破,就很難重建了,而父母的公信力也會因此下降。父母可以與孩子共同商量制定行為準則,關注孩子的行為反饋,在孩子出現異常情況時,多多探尋背後的原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用愛教會孩子愛別人

    父母要培養孩子愛別人的能力。如今,校園霸凌的事件屢見不鮮,甚至小學都有這樣的情況發生。這恰恰說明了那些孩子沒能擁有愛別人的能力,共感能力差,無法站在其他人的角度、以其他人的參照標準,來體會別人的內心感受。這種能力,學校是無法完全教會孩子的,這個重任,只能父母來承擔。

    傳統文化強調“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愛默默無聲,母愛溫柔細膩。但是這樣的愛缺少了表達,有時候孩子不明白那就是父母深沉的愛。許多父母都會說“等你做了父母,你就會懂的”。可是,為什麼愛要靠孩子自己發現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小時候,讓他看到自己的愛,才能讓孩子學習到什麼是“愛”。在多子女家庭,這種愛人的能力就更為重要了,要讓孩子們學會相互照顧、相互關愛。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條件的,但應是有原則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愛的教育,讓孩子懂得愛、學會愛、傳播愛,這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饋贈。

  • 10 # 山那邊112053836

    愛孩子是理所當然,但不要弱愛。如何去愛呢。首先,孩子做錯了不包容與方過,要嚴正教育,指出他的錯在哪裡,好讓他明白過來。雖然漸時覺得有點難過,父母心中明白,那是教子育人。以後,長大成人內心也不那麼碎弱,遇事也懂得分寸輕重。

  • 11 # 木大力士

    首先,我們都認可“愛的確是教育孩子必不可少的養料”。而如何正確地給予孩子“愛”,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為了做到更好地給予孩子“愛”,首先必須深度思考、弄清楚什麼是對孩子的“愛”。

    目前,我們作為父母的大多數人不是很清楚,究竟什麼是對孩子的“愛”、如何給予孩子“愛”。

    以我個人的觀察、思考、分析,教育孩子最基本的思路或者說原則,就是教育孩子將來能夠“成人”。人,他能獨立思考、自食其力、關愛他人,......。或者說,教育、引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以德為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就是最重要的對孩子的“愛”!

    也許有人會認為,關心孩子想要什麼或者需要什麼,努力去滿足孩子的需要就是“愛”。我對此是不贊同的!“滿足孩子需要”掌握不好度就是“害”,甚至是“大害”!

    比如有的孩子愛玩手機遊戲,父母給他買手機、允許他無節制地玩遊戲。那就可使孩子玩上癮、不可自拔。有的孩子喜歡吃肉、排斥蔬菜,家長就順其自然,結果造成孩子偏食、營養失衡,導致過度肥胖,年紀輕輕就患上高血壓、糖尿病,等等。

    再如,有的家長養育孩子,怕孩子熱著了,就不讓他曬太陽;天熱一點就開空調、吹電扇。天冷了,又怕孩子凍病了,不讓孩子冬天出門玩,不讓孩子吹冷風,等等。這幾乎就是把孩子放在四季如春的暖室裡。結果就是孩子身體的機能未能得到激發。他長大了,身體機能差,冷了受不了,熱了受不了,成了十足的“病秧子”。

    還有的家長,特別希望把孩子“圈在”自己控制範圍內,不捨得放手讓孩子去闖、去幹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國家這麼大,生長南方的孩子考大學,他想去北方某大城市。家長就擔心孩子在北方不適應環境、受冷受凍。這個所謂的“愛”使孩子失去了自己探索、闖蕩“世界”的機會。

    孩子喜歡當駕駛員開飛機,家長不理解,也不懂如何溝通,就是千擔心、萬阻撓。而家長還認為是為孩子好,是愛他!結果是雙方之間形成隔閡,既誤了孩子前程,又毀了至親親情。

    也有的家長,不顧自己的能力和條件,一味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把孩子培養成家裡的“消費中心”,他最終成了好逸惡勞的“白眼兒狼”、“敗家子”。

    會愛的父母、長輩,首先必須懂得什麼是“愛”、如何去“愛”。在此基礎上,以“愛”為出發點,用“愛”的視角去實施對孩子的教育。其實“愛”體現在家長與孩子的交流等互動過程

  • 12 # 知世達人

    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最美好的禮物!愛,孕育著這世界上最溫馨最純純的感情!愛,是教育孩子必不可少的養料。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它給生命以希望,以鼓舞,讓我們挺過人生的風霜雨雪,相信前方總會有幸福。世界因為愛而顯得美麗。一句話,真愛才是教育孩子們的最好方式。

    “可憐天下父母心”。可以說,天下父母無人不愛自己的孩子。問題是,父母如何採用正確方式關愛自己的孩子呢?

    我認為:作為家長,首先得明瞭這一道理:氾濫過度的愛實則是害孩子,也就是說,過分的呵護的溺愛並非真正的愛,而是一種把孩子引向其反面的病態的“愛”,最終會親手毀掉孩子的一生的。

    明智的父母會針對孩子不同階斷,採取不同的愛的方式,比如在0一2歲時,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讓孩子在這種愛的環境中得到生命最初做安全感。到了2一4歲時,孩子開始自主探索世界與自我,這時,最為理智的愛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使他的自我意識得到強化,這樣,當孩子逐漸成長步入青春期後,他會發現他已經能夠獨立地處理很多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情況與問題,化解很多生活的困惑的。

    所以,我們家長應該視具體情況:

    1.該放手時就放手,讓孩子面對差距和困難,獨立成長,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2.與孩子保持一定距離,家長要本著平等和理性態度去尊重孩子,留有一點分寸,給孩子留有餘地,這才是對孩子真正高質量的愛。

    3.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讓孩子去感受獻愛心的社會活動,培養孩子關心他人、尊敬師長、助人為樂的美德。

    4.當孩子遭遇失敗時,家長不要一味的埋怨、生硬的說教,更不是指責,而是正面的鼓勵和耐心的引導。

    5.孩子的自尊心還非常脆弱,經不起太重的打擊,這時最需要家長以愛和寬容去滋養。

  • 13 # 玉敏12

    謝邀!每個作父母的都會全身心的愛自己的孩子。可是過分的愛會嬌慣孩子的脾氣暴躁,蠻橫不講理,不尊敬人。因此愛孩子要有度,不能過分的寵。要給孩子講道理。要讓孩子體諒父母的辛苦。做個有教養,講禮貌,有愛心的好孩子,需要家長言傳身教,細雨潤無聲。響鼓不用重錘敲

  • 14 # 邁克大山

    愛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養料,家長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去愛孩子呢?我覺得家長應該從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努力給孩子一個溫暖幸福的家。良好的家庭氣氛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依託,它包括家庭的物質環境和家庭心理環境。每個父母都會盡最大努力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但有很多家庭卻往往忽視了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歡樂的,充滿愛的家庭氛圍。而這才應該是父母送給孩子童年的最重要的禮物。因此,父母要勇於承擔責任。首先要夫妻相愛,感情專一,生活和諧,真愛孩子,教育理念相同。其次要孝敬長輩,善待家人,對人真誠,遇事通情達理,構建溫馨歡樂的家庭氣氛。第三要注重溝通,上下三四代人,父母是中堅,是橋樑,是主心骨。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母是責任人。既要善於和長輩溝通,說服長輩贊同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還要善於和孩子溝通,把濃濃的愛心螎匯到管與教的具體實踐中,讓孩子在愛的環境裡接受愛的教育。這裡還要重點說一句單親家庭的問題。所有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是不幸的孩子,這種不幸不是孩子的過錯。無論父親還是母親都不應該把怨恨的情緒展示在孩子面前,而應該更加勇敢地面對現實,面向未來,設心處地地為孩子的成長著想,努力給孩子一個開心快樂,陽光燦爛的笑容。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就是由母親一手養大的。這是單親爸爸或單親媽媽的榜樣和希望。

    二、努力做值得孩子崇拜的人。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第一個模仿的物件。父母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求學精神,工作熱情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對孩子起到遷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父母親要乾淨整潔,注重形象;要好學上進,注重修養;要積極工作,敬業奉獻;要寬厚待人,謙遜包容;要遵老愛幼,樂於助人……總則,父母親要努力做一個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一個值得孩子信賴和崇拜的人,讓孩子以父母為傲,以父母為師,這才是愛的教育真諦所在!

    三、擠時間多陪陪孩子。現在的父母都在上班,工作較忙,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負責照顧。作為父母,要根據條件擠時間多陪陪孩子,儘量每天和孩子見見面,說說話,安慰和鼓勵孩子一次。節假日要儘自己所能帶孩子出去旅遊,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看萬物生長,看自然變化;到農村去,看春種秋收,體驗農家生活;到城市去,看新容舊貌,瞭解滄桑鉅變;到動物園、植物園、遊樂園、科技館、圖書館去,增長學識,擴大視野,擴充套件胸懷,提升境界。讓深深的父愛、母愛在旅遊活動中得到昇華。讓孩子的身體在旅遊中得到鍛練,讓孩子的心靈在旅斿中吸取營養。同時要注意發現孩子的興趣,引導和培養孩子的興趣。

    四、在孩子的愛和教育上要形成統一意志。父母親和長輩要多溝通聯絡,在對孩子愛和慣,教和嬌等問題上劃清界限,統一意見,要求一致,形成合力。對孩子要愛得深,管得嚴,教得好。

    五,盡力為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

  • 15 # 育心福生

    愛是一劑良藥,都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對孩子的愛應適可而止,不然就是溺愛了。

    一、良藥要苦口

    孩子有依賴性,大家知道,兩三歲的孩子什麼都想幹,你煮菜他也想揮動鏟子拌一拌,你洗衣服他跑過去搶過刷子有模有樣刷上幾遍,這是好事。可偏偏有的家長怕弄髒孩子衣服,甩出一句“到那邊玩去。”把孩子的興趣趕到爪哇國去了。有了這一次,下次孩子再不敢貿然行事,就是你要他幹家務活他也退避三舍。所以,愛要適度,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別讓洗衣機、爺爺奶奶代替,這些可是寫作的上乘材料啊!

    二、忠言要逆耳

    學習是孩子的頭等大事,關係往後的生活幸福、工作順利,不苦一把,就會荒費學業,渾渾噩噩度過漫長歲月,於父母,於孩子都是重大損失。在這方面,更不能讓孩子沾上貪玩的壞習慣,改就比登天還難。因此,時時要告誡孩子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別因溺愛變成失望,奉勸家長們,要愛與嚴相結合,讓孩子披荊斬棘,所向披靡,迎接人生一場又一場的考試。

  • 16 # 清大燕園教育

    首先是物質層面的愛。家長能夠給孩子提供充足必要的物質支援,讓孩子感覺到生活的環境是安全的,溫暖的,這個很重要;

    其次要在精神上多滿足孩子。每個孩子都渴望被欣賞,都渴望在困難的時候得到家長的支援,作為家長要在精神上多給予孩子支援,讓孩子感覺到您是他的堅強後盾;

    第三,家長要為了孩子,肯於學習,透過學習不斷地瞭解孩子,不斷地瞭解自己,不斷地改善自己和孩子的關係。同時,家長的學習也能讓家長不斷地提升自我,實現除孩子之外的個人價值,這就避免了家長認為對孩子過度犧牲的抱怨心理。

    第四,家長知行合一。能夠為了孩子,改變自己。比如,改變自己舊有認知,舊有的習慣,舊有的方式。

    這四點是從不能層面愛孩子的方式,每個家長都值得努力。

  • 17 # 累並快樂著7651

    愛,要考慮他們的感受。有時,默默不發聲更好。

    聽聽家長講座,看看相關書籍。交個老師做朋友,是最好的選擇。推薦個節目,金牌調解,讓您快速成長

  • 18 #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如何愛孩子?這3個原則,父母全做到,孩子越有出息

    天下父母都有一樣的心:一切的奔波勞碌、努力付出都是為了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受到更好的教育,將來比自己有出息。因而父母的愛是偉大的、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但父母的愛萬萬不能是沒有陪伴的、沒有界限的、沒有規則的。

    1、愛與陪伴

    0-6歲是孩子音樂、邏輯、語言、數字、動作等發育的黃金時期,但也恰恰可能是父母最忙碌、最拼搏、最勞累的事業上升期。

    這6年,孩子需要有人陪ta玩耍,有人和ta互動,有人和ta挑戰等,來獲得情感上的安全,促進智力上的發育。而這個人,孩子更希望的是父母,而不是保姆。這種陪伴,孩子更想要的是全心全意,而不是人在心不在。

    可是,有的父母寧願加班,也不願意帶孩子;有的父母天天工作忙,連週末都不願抽空陪伴孩子;有的父母陪在身邊,注意力卻不在孩子身上,走神到工作或手機上了。

    同樣是花時間,父母願意給孩子買喜歡的禮物、買適合的書籍、買想要的玩具,卻不願陪孩子做手工禮物、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玩玩具等。用金錢和孩子溝通情感,與用陪伴和孩子經營情感,前者可以算是不稱職的家長,後者才算是合格的家長。愛少不了對孩子的陪伴!

    2、愛與界限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懷孕時,孩子與媽媽是一體的;斷奶前,孩子與媽媽透過哺乳聯絡;長大後,孩子獨立地與父母漸行漸遠。

    同樣,父母的愛也是由無限的寵愛,到有界限的相處。嬰兒時,可以親吻臉頰;1歲前,可以抱在懷裡;2歲前,可以幫忙洗澡;6歲前,可以背在背上。但長大後,父母與孩子漸漸變得是挽著手、牽著手、甚至不拉手了。就像睡眠,小時候孩子能和爸爸媽媽睡在一起,但到了一定年齡,孩子就要和父母分開睡。

    這個界限,對於爸爸甚至有更嚴格的要求。當女兒有性別意識,父親就逐漸地不能幫她洗澡;替她換衣服;親吻她的嘴巴;隨意進出她的房間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有界限的,愛但不能越界!

    3、愛與規則

    愛有界限,也有底線。就如做人講究“內方外圓”,教育孩子也強調“愛與規則”。如果將孩子比喻成樹苗,那麼愛是給孩子“施肥”,規則是給孩子“搭支架”。當孩子有認知能力,父母不能一味寵溺,只獎不罰,只誇不罵,只哄不怪,否則孩子只會在傲嬌懶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所謂“3歲看大,7歲看老”,從孩子3歲時,父母該教育孩子規則,讓ta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小到早起要刷牙,晚上要早睡,吃飯不能敲碗等細碎的生活規則,大到見熟人要打招呼,公眾場合不能大聲說話,答應別人的事情要做到等重要的禮儀規則。

    孩子犯錯,給予糾正;孩子犯規,給予懲罰。愛與規則,一個都不能少。

    綜上,如何愛孩子?就是要多抽時間陪孩子玩,有界限的和孩子相處,用規則教育孩子。這樣,父母的愛,才能讓孩子幸福而正直地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白的《蜀道難》和蘇軾的《赤壁賦》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