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和平的天空

    住宅開間與進深住宅的開間  在住宅設計中,住宅的寬度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牆的定位軸線到另一面牆的定位軸線之間的實際距離。因為是就一自然間的寬度而言,故又稱開間。住宅的開間在住宅設計上有嚴格的規定。

      

    根據《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準》(GBJ100-87)規定:住宅建築的開間常採用下列引數: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 4.2米。  中國目前大量建造的磚混住宅,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3米。規定較小的開間尺度,可有效縮短樓板的空間跨度,增強住宅結構的整體性、穩定性和抗震性。 為了保證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住宅的進深在設計上有一定的要求。目前中國大量城鎮住宅房間的進深一般都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擴大。在住宅的高度(層高)和寬度(開間)確定的肖前指提下,設計的住宅進深過大,就使住房成狹長型 ,距離門窗較遠的室內空間自然光線不足。進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節約用地。

      

    雖然小開間住宅存在著諸多優點,但也存在著許多弊病。因為開間小,在住宅建築面積中,承重牆、柱的結構面積相對較大,增加了有效使用面積;同時由於開間小,房間分割過小,不適應家庭居住行為變化的要求,而且住房很難自行改造。  為改變傳統的小開間住宅設計格局,從80年代末期,國家開始了大開間住宅設計的技術攻關,並確定要大力推行開間在5米以上,進深在7米以上大開間的住宅建築體系。這種住宅可為住戶提供一個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間,與同樣建築面積的小開間住宅相比,承重牆減少一半,使用面積增加2%,具有構造配件規格小,便於工業化生產,便於住宅靈活隔斷、裝修改造的特點。例如,購房者可將住宅分割成較大的兩室一廳,也可根據需要分割成三室一廳。這種可自由分割的大開間住宅在國外又叫做"演進式住宅"、"空殼式住宅"。在中國由於技術、造價、建材質量等原因,大開間住宅尚處在大力推廣之中,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住宅的進深   住宅的長度和進深,在建築學中是指一間獨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築內從前牆的定位軸線到後牆的定位軸線之間的實際長度。

      

    根據《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準》(GBI100-87)規定,住宅的進深採用下列常用引數:3.0 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  

    為了保證住宅具有良好的天然採光和通風條件,從理論上進,住宅的進深不宜過大。在住宅的高度(層高)和寬度(開間)確定的前提下,住宅進深過大,就使住房成狹長型、距離門窗較遠的室內空間自然光線不足;如果人為地將狹長空間分隔,則分隔出的一部分房間就成為無天然光的黑房間。黑房間當然不適於人們居住,補數的措施之一是將黑房間用於次要的生活功能和設施安置,如儲藏室、走道等,用人工照明來彌補天然光的不足。 另一措施是在住宅內部建造內天井,將光線不足的房間佈置於內天井四周,透過天井來解決採光、通風不足的問題。但內天井住宅也存在廚房串味、傳聲、干擾大、低層採光不足的問題。  

    隨著中國城市人口在不斷增多,土地資源相對不足,而同樣面積的土地,設計大進深的住宅比設計小進深的住宅可造出更大使用面積的房子。本著節約用地的原則,我們不得不選擇大進深住宅來滿足不斷對住宅數量的需求。這實際上是一個住宅面積數量與住宅使用質量的矛盾。在今後一個很長時期,建設大進深住宅仍有必要,並有很大需求市場。至於進深過大出現的採光、通風不足等系列問題,

    則可透過最佳化住宅設計和採用相關的技術手冊及裝置加以解決。  住宅的層高     住宅的層高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層面之間的距離,也就是一層房屋的高度。在1987年釋出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準》中,明確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築層高採用的引數為:2.6米、2.7米、2.8米。   

    (4)住宅的淨高     住宅的淨高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上表面到上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距離。淨高和層高的關係可以用公式來表示:    淨高=層高-樓板厚度     即層高和樓板厚度的差叫“淨高”。     商品住宅的開間、進深和層高(即住宅的寬度、長度和高度),這三大指標是確定住宅價格的重要因素。如果住宅的尺寸越大(即開間、進深、層高越大),建築工藝相應就越複雜,建造的難度就越大,同時所消耗的建材也會越多,導致建造的成本也就越高。當然人們居住的空間會有所增大,但要付出的房價就會更高。因此,購房者在購買商品住宅時,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經濟支付的能力來考慮,住宅的面積適宜即可。     綜合分析近期熱銷的房型,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的設計特色。           

    一 明確合理的功能分割槽          

    住宅的使用功能雖然簡單,但卻不能隨意混淆。簡言之,一般有如下幾個分割槽;1、公共活動區:供起居、會客使用,如客廳、餐廳、門廳等。2、私密休息區:供處理私人事務、睡眠、休息用,如臥室、書室、保姆房等。3、輔助區:供以上兩部分的輔助、支援用,如廚房、衛生間、貯藏室、健身房、陽臺等。         

    這些分割槽,各有明確的專門使用功能,既有動與靜的區別,又有小環境的要求。在平面設計上,應正確處理這三個功能區的關係,使之使用合理而不相互干擾。          

    二 講究房間的間隔分佈          

    前幾年,“大廳小臥”之風從香港刮過來,一時形成氣候,房產商紛紛效仿。有的大廳於40m2-50m2,而臥室則小於5m2-6m2,造成嚴重的比例失調,很不實用,也不符合市民的住房情結和居住習慣。從各房間的大小來看,人們較理想的臥室面積應在12m2-15m2之間,較理想的客廳面積在21m2-30m2之間,衛生間、廚房、健康房、貯藏室各佔5m2-8m2,陽臺佔5m2-6m2。這樣的面積分配,基本保證了功能的安置,符合當前人們生活使用的需求和習慣。         

    三 重視客廳的設計          

    客廳是家庭住宅的門戶,在整套房子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關於開間,如流行4.2米的做法,更有“三米九是起步,四米是小康”的說法。這種面積配比,更適合現代人對家庭佈置、傢俱擺放的實際要求。但是,客廳設計中最大的禁忌是所有房間繞廳佈置,造成開門太多,完整牆面少。由於通行路線交叉穿越,不利於廳內傢俱的佈置和使用,也影響了休息區的秘密性和安靜。從方便佈置二三件套的角度出發,廳內連續可使用的牆面最小長度最好在4米以上。         

    四 注意廚、衛的功能和麵積           

    廚房及衛生間是居住最重要的輔助使用空間,由於在其中活動的時間較

  • 2 # 愛家裝飾孟軍

    整體吃過不小。進深非常長,開間也可以。其實根據你的個人需求如何佈局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考慮增設一個飄窗既能增加休閒空間還能儲物。

    設計不是工作

    設計是生活

  • 3 # 尚層空間設計大師

    這個真不小,但是不能做太多的櫃子,不然顯得空間有點用擁擠,最好是能放點簡單的傢俱,如果顯得有點空曠,可以在縱向上做一些設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關於你名字由來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