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0陽澄湖大閘蟹0

    《紅樓夢》是一部悲劇小說,應該沒有人會反對。不管有人認為是隱寫悼念明皇朝覆滅還是隱寫康乾朝江南曹家由盛而衰的曹家家史,都逃不出悲劇這兩個字!全書充斥著濃濃的悲劇色彩,比如"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懷金悼玉"等等說法。那麼作為紅樓夢中主角的金陵十二釵的人物命運,更是體現了濃重的悲劇色彩。第五回中賈寶玉在夢中來到太虛幻境中,在薄命司中,看到了記載著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中人物的悲劇命運的圖chen和詩chen,當然,那時的賈寶玉還不知道他所看到的那些圖啊詩啊的是預示了大觀園中諸女子的悲劇結局。而作為金陵十二釵第二釵的薛寶釵,她的悲劇命運和第一釵林黛玉的悲劇命運是在同一張圖上體現的一一小說中是這樣描寫的:"只見頭一頁上便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是: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脂批明確指出,畫中描述及四句言詞中,前兩句指黛玉的命運,後兩句暗含了寶釵的人物結局。所以從金簪埋在雪中這個描述可推測薛寶釵最終一定是凍死在冰天雪地並被大雪掩埋,也是不得善終之命。可嘆曹公八十回後沒有最終傳世(高鄂後四十回續書不算),給紅迷留下了太多的遺憾和疑問!

  • 2 # 陳年網事29388632

    寶釵的結局就像判詞說的,金釵雪裡埋,再加上她住的房子的裝飾,吃冷香丸等等,就是整個家族落魄後,賈寶玉遁入空門,她就剩下孤獨寂寞,一個人守寡熬日子,可能也沒有孩子,或失去了孩子,不知大家記不記得開頭的甄士隱,還有封氏,開頭用那麼大的篇幅去寫不回沒有寓意,封氏的生活可能就是薛寶衩的結局。

  • 3 # 大野澤的風

    薛寶釵的結局是,嫁給了寶玉,然後寶玉出家,留守寶釵度過餘生。

    在整個《紅樓夢》的佈局中,我個人不是很喜歡薛寶釵這個人設,雖然她有她的可愛之處,她有她的苦衷,但是俗話說,過慧易折這句話,還是有其意義的。在為人做事上,寶釵可以算是一個完人,但是她一味的想在別人面前留下好印象,而不惜嫁禍於他人的想法,卻令人難以接受。比如有一次,她無意偷聽到了丫鬟的講話,為了脫離嫌疑,她一句話就把這個疑問嫁禍在黛玉身上。

    而寶釵的圓滑,和她入世的姿態,是很能獲得老人家們的喜好的,所以在給寶玉選擇妻子過程中,她獲得了上從老太太,下到寶玉的娘王夫人的認可。大觀園裡所有的孩子都是有教養,當然除了薛蟠,只不過寶釵的教養,那種為了優雅而優雅,為了達到目的而鑽營的姿態是我不喜歡的。當然,寶玉對寶釵也是有成見,雖然寶玉迷戀她的體香,但是對寶釵讓他考取功名的看法很是耿耿於懷,他當著寶釵的面講過:林妹妹就從來不提這些功名利祿的東西。可見寶玉愛黛玉多一點,兩個人的價值認同也多一點,但是寶釵最終嫁給了寶玉,實際上是嫁給了賈家這個家族,而不是嫁給了愛情,寶玉的愛都給了黛玉,並隨著黛玉走了。

    空餘大地茫茫一片真乾淨。

  • 4 # 癲濟哥

    薛寶釵既是十二釵冠首,在花的象徵一節,也是群冠芳首。可見作者心目中的地位。並非那些陰謀論者所說的嫁與賈雨村。當然她也是入了薄命司的。所以命比紙薄。判詞“金簪雪裡埋”從釵到簪,也就是從三股的到兩股,就暗示最後是窮苦。《紅樓夢》全書梅花觀飲茶一節,透過茶文化,暗示了主人公的命運。寶釵茶器

    “{分瓜} 【左右結構音ban】瓟斝”三字讀音直音為“斑駁甲”,屬低等酒器,且拆字法暗示其結婚而未破瓜的命運, “斝”是一種比較低等的酒器,也暗示寶釵後半生和富貴無緣。這與《紅樓夢》曲“富貴的,金銀散盡”是相符合的。寶釵未破瓜,何來的孩子。薛寶釵嫁寶玉,寶玉出家,最後窮愁凍死在雪地。那是多麼悲慘的世界。

  • 5 # 青山紅豆心

    在程高本後四十回續書中,有"蘭桂齊芳"之意。寶釵與寶玉完婚,寶玉高中舉人後出家了。寶釵生了個兒子,後來這個兒子也很有出息。蘭是賈蘭,桂應該是寶玉寶釵的兒子了。

    按《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判詞和曲子可知,寶玉和寶釵是成了親的。她胸前掛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與寶玉的"莫忘莫忘,仙壽恆昌"恰好是一對,寓意為"金玉良緣"。從"縱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可知兩個人應該過了一段夫妻生活。雖然寶釵也一樣愛寶玉,但因為性格不同,志趣各異,最主要的是寶玉沒法忘懷知己林黛玉。賈寶玉的心裡"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因此,一兩年後,飄飄然出門去,尋找心中的"大荒山",因為那青埂峰上,有一株"絳珠仙草"……寶釵只好獨守空閨,抱恨終身。

    寶釵這個形象,寄託著作者曹雪芹複雜的感情和深深的感慨,寶釵是一個淑女,大家閨秀,她舉止嫻雅,恪守婦德,是古代社會中女性的典範。她出嫁給寶玉,完全是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門當戶對"、"親上加親"等傳統習俗進行,是社會上公認的"金玉良緣"。但正是這種注重門第、講究"根基"、"傢俬"、"人才"等條件而不重視志同道合的婚姻觀念導致寶釵的不幸,作者深為嘆息。

    作者讚美薛寶釵的聰明能幹,才華出眾,學識淵博,但對這個飽讀詩書深受封建禮教薰陶毒害而"隨分從時"的處世態度進行批評,對這樣一個好女子的毀滅深感悲哀和惋惜。

  • 6 # 老匪讀紅樓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寶釵最終嫁給了寶玉,但並不象後四十回那樣偷樑換柱嫁的,而且也沒有生孩子。至於賈家落魄後寶釵的結局我一直堅持寶釵會很賈雨村有些關係。

    賈家落魄後,寶玉跟寶釵身邊還有個丫鬟跟著,所以寶釵不用作一些髒活累活,同時襲人夫妻也對寶玉寶釵夫婦非常照顧,這段時間寶玉寶釵應該能填飽肚子。

    寶釵的苦日子應該發生在寶玉入獄之後或者是出家之後。這個時候寶釵一個人孤苦伶仃的生活,後來又被賈雨村逼迫,作了賈雨村的小妾,但好靜不長,賈雨村最終也被定罪搭配。寶釵應該是在心情極其低落的狀態下在路邊去世的。

  • 7 # 思維導圖眾生相

    在120回目中,政老還家之前,書信先到表明了寶玉的緣份,寶釵只哭得人事不知,但也想明白了:夙世前因,自有一定,原無可怨天尤人!因作了胎,未來和李紈差不多吧!

  • 8 # 遠鴻歸來

    賈府敗落後薛寶釵的人生,照樣會過得衣食無憂。只不過,就內心的期望來說,薛寶釵的人生實質是很不幸了,她的最大理想是進宮當皇妃,至於嫁寶玉,依然是下策了嘛。

  • 9 # 辰垚筆記

    薛寶釵,與林黛玉並列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容貌豐美,博學多才,具有少女那種熱情活潑的特質,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心愛賈寶玉,在封建世俗面前,又不得不剋制自己內心對的熱烈追求。賈寶玉與薛寶釵結婚當天,林黛玉就病發而亡,薛寶釵在婚後沒有多久,賈寶玉因為受了刺激就出家了,金玉良緣至此而散,薛寶釵一人獨守空閨,成為一個年輕的霜婦。

  • 10 # 憶紅公子l

    薛寶釵在曹雪芹筆下,是與林黛玉平分秋色的女子,但因為她對金釧兒、柳湘蓮等人的冷漠,使得很多人對她頗有微辭,這其實是誤讀了紅樓。

    當每個人都感嘆寶黛愛情時我們或許忽視了,寶釵。一次寶釵去寶玉處,正值寶玉午睡。襲人有事出去隨手放下繡了半截的寶玉肚兜。寶釵坐在寶玉旁邊拿起襲人剛繡的肚兜,一邊替寶玉趕蒼蠅。卻聽寶玉幽幽的說道“說什麼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試想此刻的寶釵,心裡一定是極痛的。她也只是個少女,手裡繡著他最貼心的肚兜,這是她與他最親密的接觸,耳中卻聽到他如此的冰冷話語

    年齡是一個人無法逾越的鴻溝,寶釵裝的再成熟,可她還是個少女

  • 11 # 見箏讀書筆記

    寶釵可是一個萬事齊全的人。賈府敗落後不是還有賈蘭的崛起嗎,作為嬸孃的寶釵待遇不會差到哪裡去,且皇商之女,看透了王夫人的貪,寶釵嫁進來之後的嫁妝體己應該會自己保留得很好。所以寶釵的生活是少了貪財的婆婆,有了期盼的未來,舒坦。

  • 12 # 夜舞風花雪夜

    謝邀!賈府隱寫的是皇宮,賈家敗落只是假語存言,別太當真。黛玉淚盡夭亡以後,寶玉休整了一百多日,然後就到天齊廟燒香還自己曾許下過的願,隱寫寶玉“懸崖撒手”跑到智通寺煮糑喝了。寶玉出家當了和尚,那一股金簪就只能被埋於兩株枯木樹下的雪堆裡。寶釵、麝月等怡紅院一干人,就是被林黛玉害成了活寡婦。寶釵、麝月等被棄的命運,並不是因賈府之敗造成。脂批:寶玉有此世人莫忍為之毒,故後文方有“懸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寶釵之妻、麝月之婢,豈能棄而為僧哉?此寶玉一生偏僻處。

  • 13 # 紅塵彌勒

    這又是一段離奇的公案,至今沒有定論。

    薛寶釵是士族大家名門望族的大家閨秀,受過上好的貴族化教育,自身也是天資聰穎,稟賦超人,具有靈根慧眼,不僅天姿國色,還心機矯澀,不同於一般的閨閣女子,獨具丈夫心志和巾幗情懷。

    今人判斷薛寶釵的結局,無非是沿用了曹雪芹的判詞和幾首暗含讖語的詩句,還有身上那塊金字招牌。

    關於薛寶釵的讖語判詞是和黛玉一起出現的: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停機德說的是薛寶釵,雪裡埋也是薛寶釵。她和寶玉的糾葛都在那首《終身誤》之中了: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毫無疑問,她和寶玉之間,是存續了一段姻緣的。但以賈府敗落和寶玉出家為劃界,寶釵的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深刻變化,這個變化就連寶釵自己都應接不暇,束手無策。她後來的結局,目前存在幾種說法,一種是獨守空閨,寂寞終老,但以寶釵的脾氣秉性,這樣的忍耐是無法承受之重的。也不足取;還有一種說法是她最終選擇了賈雨村這個混蛋。雨村被再次發配,遠離喧囂的京師重地,去往白山黑水之間的寧古塔,不幸徒遇大雪,遭受凍餓,被紛紛揚揚的一場大雪掩埋了曾經的貴胄肌骨;也還有一種傳聞,說寶釵眼見拯救自己的愛情無望,迫不得已轉而回了孃家,而且她的家族也連遭滅頂之災,被收入獄。

    我個人的看法是契合曹公的判詞說法,取第二項。而且這也有幾分相應可以附會的證據——

    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 14 # 文史常青樹

    ”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中待時飛”,這是賈雨村借詩言志,其實按曹公草蛇灰線,綿延千里的寫作手法,寶釵應和賈雨村應該有過交集。

    大家都知道,賈府有兩匹中山狼,一為娶迎春而虐待至死的淫棍孫韶祖,另一個是攀縛賈府得勢的賈雨村。

    賈雨村上演了農夫與蛇的陰毒鬧劇,挑唆忠順王強索通靈寶玉,從而使賈府衰敗直至毀滅。

    而此時已為人妻的寶釵為了救出身陷囹圄的寶玉,不惜放低身份去求對自己垂涎已久的賈雨村。

    希望他停止加害賈府,並釋放獄中的賈寶玉。他們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結局是什麼?

    寶釵是有高顏值高智商的女子,她和賈雨村談判的條件是許以金錢珠寶,但賈雨村不為所動。

    前面賈雨村那句詩與其借物詠志,其實大有玄機!

    賈雨村字時飛,釵指的是薛寶釵!曹公早就埋下了伏筆!

    寶釵雖然名利心重,但他愛寶玉,作為妻子四處奔波打點,窮盡所能讓寶玉獲得自由。

    賈雨村的條件是得到薛寶釵的人,這已超過寶釵的底限。威逼之下,寶釵毅然選擇保住清白之身。

    ”金簪雪裡埋”,寶釵這朵美麗的牡丹花凋零在那個絕望的雪夜!

    曹公筆下個個女孩那樣可愛,她們或死,或散,或被賣,她們結局那樣悲慘,曹公喊出了那個時代反封建的最強音!

  • 15 # 君箋雅侃紅樓

    薛寶釵一生命運都維繫在金玉良姻上,成敗皆在此,而【終身誤】也預示薛寶釵終究因為金玉良姻耽誤了終身,最後落得淒涼下場,徒呼奈何。關於薛寶釵的結局,原文描寫很隱晦。林黛玉死後,薛寶釵嫁給賈寶玉,婚後生活應該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齊眉舉案

    【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挙案,到底意難平。

    曲子以賈寶玉的角度透露出濃濃的遺憾之情。但絕不是對薛寶釵的否定。山中高士,美中不足,齊眉舉案都是對薛寶釵的褒揚。形容她品格高尚,婚後生活夫妻二人齊眉舉案——這是古人夫妻關係的最高境界——和和美美,美中不足不是貶義,先有美,隨後才感覺不足。而【終身誤】的空對著也好,美中不足也好,意難平也好都不是薛寶釵不好,而是賈寶玉對失去林黛玉的遺憾。

    五十八回,杏子蔭假鳳泣虛凰,梨香院三官故事,是寶黛釵三人命運的最佳暗示,透過藕官(賈寶玉)對菂官(林黛玉)和蕊官(薛寶釵)的感情,可以證明賈寶玉對薛寶釵有情有義,夫妻婚後生活並不錯。

    其次,痛失寶玉

    關於賈寶玉拋棄妻子薛寶釵,我有不同觀點。八十回前沒有證據證明賈寶玉一定會出家。作為太虛幻境赤瑕宮神瑛侍者轉世,賈寶玉此生出家都無法回去交代。唐僧出家因為他是金蟬子轉世,佛祖徒弟,迴歸本位。沒有證據證明神瑛侍者是和尚,他出家如何回去交代?通靈寶玉更是道家之物,也不可能隨意沾染佛緣。而且賈家惜春已經出家為尼,一家人難不成都出家了?

    賈寶玉和薛寶釵夫妻關係不錯,也不可能做個渣男不聲不響拋棄薛寶釵就離家出走。如果根據《一捧雪》故事影射賈家之敗,賈寶玉像莫懷古一般被迫害畏罪潛逃留下薛寶釵是極可能的。

    賈家被抄家,賈寶玉逃亡,沒有丈夫的人生是最難熬的。薛寶釵孤零零無依無靠,劉姥姥講述的雪下抽柴故事應該是薛寶釵最艱難的一段人生。雖然脂硯齋曾說蔣玉菡襲人夫妻奉養賈寶玉和薛寶釵,畢竟寶釵很多事都需要親力親為,從富貴人家千金大小姐,變成最底層的民間窮婦人。

    最後,孤苦一生

    沒有證據證明薛寶釵有孩子。賈寶玉逃亡後杳無音訊,熬過最艱難的人生,薛寶釵的生活歸於平淡。不知道賈寶玉生死,薛寶釵過起了活寡婦的生活。

    四十回,賈母來到蘅蕪苑,“及進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枝菊花並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

    薛寶釵的房間不是年輕姑娘的房間,而是活寡婦的房間,我認為三十九回這段描寫是曹雪芹草蛇灰線提前埋伏的線索。失去賈寶玉後,薛寶釵的後半生就是如此清清冷冷度過。清貧,孤寂,冷冷清清。至於最後怎麼死的,又何必大煞風景呢。

    近些年有個搞笑觀點是薛寶釵嫁給了賈雨村,擁躉很多。但沒有依據。【釵於奩內待時飛】並不是解釋成薛寶釵嫁給賈雨村。而是因為賈雨村出手搬走了林黛玉,才讓薛寶釵有機會達成金玉良姻。薛寶釵既然已經嫁做他人婦,好女不二嫁,賈寶玉沒死,以寶釵山中高士的品格,寧可死,也不會改嫁!當然,對《紅樓夢》的閱讀見仁見智,也不會苛求別人想法相同。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

  • 16 # 萍風竹雨123

    薛寶釵是薛父重點培養出來的薛家的保護神,她判詞中的"金簪雪中埋”則兆示了薛寶釵的最終命運:她為薛家盡了最後一點心力,甚至在風雪之夜悽慘而去。

    我們知道在《紅樓夢》中,“雪”是代表薛家的,"豐年好大雪”中的"雪"是指薛家,而"金簪雪中埋”的“雪”當然也指薛家。而事實上也是如此,薛家自從薛父死後,名義上的當家人是薛蟠,但薛家的重任其實都是薛寶釵在擔當。《紅樓夢》第四章,作者很認真的介紹了薛家兄妹的狀況:

    這薛公子……終日惟有鬥雞走馬,遊山頑水而已……(寶釵)自父親死後,見哥哥不能依貼母懷,他便不以書字為事,只留心針黹家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解勞……

    可以說寶釵的人生道路上為薛家傾盡全力,不但平時幫助母親分憂解勞,而且把婚姻也做了薛家的賭注。

    讀者很多詬病寶釵追求功名利祿,卻不知她不是本性如此,她不愛花兒朵兒,也總是穿半新不舊的衣衫,甚至住的地方也無任何擺設,看起來"雪洞”一般,但她卻要設法嫁進榮國府。她明明知道寶玉討厭榮華富貴,卻仍然不停地勸說寶玉讀經濟文章,為何?就是因為她要為薛家尋找一份強有力的保障。

    最後,寶釵成功的嫁入了寶玉,但榮國府卻敗落了,薛家最終也沒有留住,她也寶玉相敬如冰,即使舉案齊眉,也沒能拉回寶玉那顆為黛玉而跳動的心,終於在寶玉禪悟離家後,而在孤獨之際,死於風雪之夜。

  • 17 # 屏山品紅樓

    寶釵的結局很慘,不同於元春、探春、迎春的慘局是被動的原因,寶釵的結局多少有點她自作自受的結果,她緊緊盯著賈寶玉,從來沒有考慮寶玉之外的其他人選,殊不知,賈寶玉根本不是她的菜,寶釵作為十二釵之首,是優秀女性裡面的人尖子,寶釵的悲劇大部分是時代的原因,但和她自己也是有關係的,到底哪裡犯錯了呢?在這裡僅分析她對賈寶玉的認知,就有著巨大的偏差。

    第一、寶釵沒有看懂寶黛愛情

    薛家一進榮國府,寶釵就知道寶黛二人關係比別人不同,寶釵對這種現象表現出來的是“渾然不覺”,後來寶黛二人共讀西廂,兩人關係從親情昇華至愛情,寶玉和黛玉兩個的感情紫鵑是真懂的,其他的人並不能真正的理解這種感情,寶釵也一樣不瞭解,也不願意真正的去了解。說白了,封建社會的貴族聯姻,第一看門第根基,利益對等;第二是一種政治結盟;第三是為了家族傳承。至於愛情,那是最不重要的東西,寶釵是這種價值觀的忠實擁躉,在她的內心,貌似從來也沒有把寶黛愛情擺到頭等利害因素。

    寶釵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對寶玉感情的認知也就只流於表面了。

    第二、寶釵推己及人,不理解寶玉的人生觀

    寶玉最喜歡的學問是《莊子》,寶玉仿《莊子因》裡一偈做了一個偈子: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黛玉看完是嘲笑寶玉,寶釵一看卻如臨大敵,認為這種書很可能會讓寶玉移了心性,她把偈子撕了個粉碎還不夠,還讓人去燒掉,看看寶釵這個舉動,和賈政王夫人對待寶玉何等的相似!難道你燒了寶玉就能“改邪歸正”嗎?黛玉的處理就比她高明的多,她質問寶玉“至貴者寶、質堅者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又續寶玉的偈子說:

    無立足境,是方乾淨。

    寶玉本來還覺得自己挺覺悟的,聽完就感覺姐姐妹妹們比自己的知覺在先,尚未解悟,自己何必自尋煩惱。論參禪,寶釵的知識比寶玉淵博的多,她為寶玉講六祖惠能承襲衣缽的故事,區別在於,寶釵學到的是知識,而黛玉學到的是智慧,至於點化寶玉,顯然林妹妹更有辦法。這一個小的插曲,也證明了黛玉是真懂寶玉,而寶釵,是要將自己的觀念灌輸給對方,顯然寶玉不吃這一套。

    問題就在於,寶玉知道這個社會沒希望,所以他才不去補天,這個爛了的天也補不了,轉而去怡紅。黛玉更懂“何處有香丘?”沒有香丘,所以在黛玉的心裡,悲哀和絕望就是她個人陷入思考時最正常的情緒。寶釵完全不懂這一點,她要給她信仰的封建的大廈添磚加瓦,殊不知,越是添、越是加,她和寶玉的心離得越遠,黛玉死後,寶玉出家,絲毫也沒有考慮過薛寶釵今後該怎麼辦。賈府大廈傾覆,丈夫棄她而去,寶釵形影相弔,淪為一個棄婦,實在是悲慘至極。

  • 18 # 李定達

    賈家敗:落之後,薛寶釵會怎樣?這個問題值得細究。

    我的感覺,有一點可以肯定,賈府敗落不會現在見到的一百二十回那樣,而是象《好了歌》注那樣“當年笏滿床”變成“陋室空堂”。“歌舞場”長滿衰草枯楊,蛛絲兒結滿雕樑,最後可能雕樑都難存,只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

    我的感覺薛寶釵是在榮國府一無所有的時候,林黛玉已死的情況下,才嫁給賈寶玉的。第四十二回,當薛寶釵說出惜春畫畫需要“頭號排筆四支,二號排筆四支……生薑四兩,醬半斤”時,林黛玉忙道:“鐵鍋一口,鐵鏟一個。”黛玉還拉著探春悄悄道:“瞧!畫畫兒又要:這樣水缸箱子來了,想必他糊塗了,他把他的嫁妝單子也寫出來了。”《紅樓夢》中的“玩笑”不是玩笑,十有八九要成真的,這有很多例子,如王熙鳳的“破落戶”等……我以為薛寶釵出嫁時,榮國府一無所有,甚至連“鐵鍋”也是嫁妝。

    這種境況下,薛寶釵會怎樣?我感覺薛寶釵方顯出如,第三十五回中鶯兒對賈寶玉所說“你還不知道我們姑娘有幾樣世人都沒有的好處呢,模樣兒還在次”。這就是“淡極始知花更豔”,愈“冷”愈香!

    榮國府的敗落,“白玉堂前春解舞”,蜂團蝶陣亂粉粉時,薛寶釵的認知與眾不同,“韶華休笑本無根”,“萬縷千絲終不改”,“幾曾隨逝水”,他什麼時候隨波逐流過?“豈必委芳塵”,重擔落在他的身上,他“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細讀《臨江仙》,薛寶釵身處低角,奮力向上精神值得讚揚。

    還有可細讀《蘅蕪清芬》,《詠白海棠》都能顯現“也宜牆角也宜盆”,“珍重芳恣晝掩門”,“蘅蕪滿淨園,蘿薜助芬芳”,後文如存,薛寶釵不會象現在這樣大存分議,都會贊同李紈之評:豔冠群芳!(亂答)

  • 19 # 少讀紅樓

    紅樓夢裡,薛寶釵豔冠群芳,是紅樓夢中最優秀的女兒的代表。她最終的命運會是怎樣的呢?

    一、嫁給寶玉成就金玉良緣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這是寶釵和黛玉兩個人的判詞,我們看看寶釵的判詞:“可嘆停機德”,“金簪雪裡埋”。

    第一句是讚歎寶釵雖有樂羊子妻的美德,可是終究是無用,因此是“可嘆”。第二句說的是金釵埋在雪裡,一方面暗示了寶釵的名字,另一方面又暗示了寶釵的悲苦命運。

    寶釵是四大家族之一薛家的女兒,其母與王夫人是親姐妹。因為父親早逝,哥哥不成才,母親帶著她兄妹二人客居在賈府。但是因為薛家是皇商,京中有多處買賣、商鋪、房產等,所以並不需要賈府經濟上的援助。

    寶釵有一個金鎖,鎖上有和尚給的吉讖“不離不棄,芳齡永繼”。這與寶玉的玉上“莫失莫忘,仙壽恆昌”是“一對”。

    金玉良緣之說言之鑿鑿,寶釵一定是嫁給了寶玉,這在《終身誤》的曲子中有體現“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此外脂評裡也有說寶玉最終舍了寶釵,懸崖撒手的文字。因此寶釵最終嫁給寶玉,完成了金玉良緣,毋庸置疑。

    二、寶玉拋妻棄婢懸崖撒手,寶釵孤獨終老

    寶釵嫁給寶玉之時,恐怕賈府就已經敗落了。寶玉不在仕途經濟上用心,“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面對家族不可挽回的潰敗,再加上黛玉的夭亡,以及“薛寶釵藉詞含諷諫”的厭倦,寶玉心灰意冷,遁入空門,舍了寶釵這個嚴格按照封建社會標準培養出來的妻子。

    那麼寶玉出家後,寶釵會是怎樣的結局呢?

    我覺得,無外乎也就是守節,孤獨終老,悽苦一生。關於這一點,文中有不止一處暗示:

    第一處,寶釵向來不愛花兒、粉兒。“十二花容色最新”,這十二支宮花是寶釵的母親薛姨媽送給賈府姑娘戴的,恰恰是寶釵不戴的。作為花中之王的牡丹花,本應雍容華貴,她卻如此低調。

    第二處,她的蘅蕪苑如同“雪洞一般”,一應裝飾器物全無。賈母見了大呼“使不得”,說年輕女孩子家“也忌諱”。

    這話說的很嚴重了,所謂忌諱,是說屋子太素淨不吉利。賈母見多識廣,對於寶釵這樣的生活方式並不欣賞,從賈母的言辭中也暗示了寶釵命運的多舛。

    第三處,賞雪時,琉璃世界白雪紅梅,姐妹們一件件大紅斗篷爭奇鬥豔,寶琴更是穿了賈母給的鳧靨裘。可是寶釵卻穿了件蓮青色紋錦上添花洋線番羓絲的鶴氅。那天與她一樣著裝極素的只有李紈。

    李紈是寡婦,因為守節,不能像鳳姐那樣的年輕媳婦一般打扮,平日裡連脂粉都不施,薛姨媽送的宮花也不能送到她那裡,她在這樣的場合也只能穿青色哆羅尼褂子,以示身份。

    寶釵的服飾在這裡不是跟那些青春年少的姐姐妹妹們一般絢麗多彩,卻是跟李紈相類,這難道不是暗示寶釵將來如同李紈一般守寡嗎?

    第四處,寶釵曾經做了個燈謎:“朝罷誰攜兩袖煙?琴邊衾裡無兩緣。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無煩侍女添。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光陰荏苒須當惜,風月陰晴任變遷。”這個燈謎讓賈政看了不禁煩悶,“此物倒還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詞句,更覺不祥,皆非永遠福壽之輩。”謎底據研究說是更香,言詞悽苦,“不祥”之感讓人悽然。

    賈府傾覆,薛家敗落,雖嫁了寶玉,卻非佳偶,寶玉出家,寶釵孤苦終生。這就是紅樓夢裡寶釵的結局。

  • 20 # 小涵讀書

    薛寶釵是同林黛玉一樣光照人的人物,她雖最終嫁給寶玉,但按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結局看,她終究難逃一死。對於她的結局,曹雪芹其實早在劉姥姥第二次進賈府時,就透過一個故事,以及當時發生的一起事件交待過。

    薛寶釵家裡其實很有錢。她進京選秀的時候,書中交待的很清楚,薛家有百萬之富,薛蟠現領著內帑錢糧,採辦雜料之事。京城裡還有幾處買賣和幾處房子,所以按照薛蟠的意見,本來是要單獨居住的,但是薛姨媽要執意去投奔王夫人。

    進賈府之後,賈政出面挽留他們,安排住進梨香院。薛姨媽向王夫人明說,居住可以,但是供給由自己支出。王夫人知道薛家不愁此事,所以便答應。不僅如此,薛寶釵和林黛玉的關係緩和後,主動關心林黛玉的身體,得知吃不到燕窩後,主動提出可以由她來提供,並在當天的晚,派人送了一大包燕窩。薛蟠外出做生意,薛姨媽媽不放心,薛寶釵勸說用兩三千兩銀子讓薛蟠外出闖蕩一下,浪廢了也不可惜。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薛家是很有錢的。

    但此一時彼一時,是有錢並不意味就可以坐吃山空。薛蟠本身不會做生意,薛家的收入自然會越來越少。尤其是賈元春失寵之後,薛家也不可避免的隨著賈府衰敗而沒落。更重要的是,薛寶釵和賈寶玉成婚之後,開始主持賈家生活,但是很不幸,大廈已傾,賈府最終被抄家。而在此後,賈寶玉的塵緣已了,舍寶釵而走,最終只剩下了她孤零零的一人,淪落為普通百姓後,不可避免的走到了人生的終點。而在的最後,她所人生的最場景,就是應該是劉姥姥所講的故事的那樣可憐地死去。

    “去年冬天,接連下了幾天雪,地下壓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還沒出房門,只聽外頭柴草響。我想著必定是有人偷柴草來了。我爬著窗戶眼兒一瞧,卻不是我們村莊上的人。”賈母道:“必定是過路的客人們冷了,見現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劉姥姥笑道:“也並不是客人,所以說來奇怪。老壽星當個什麼人?原來是一個十七八歲的極標緻的一個小姑娘,梳著溜油光的頭,穿著大紅襖兒,白綾裙子……“

    剛說到這裡,忽聽外面人吵嚷起來,打聽之後才知道是南院馬棚裡失了火,賈母看時只見東南上火光猶亮,於是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燒香,並不讓劉姥姥再講這個故事。後來在賈寶玉的追問下,劉姥姥另起爐灶,講了一個若玉的故事。在這兩個故事裡,前者應該是影射薛寶釵,後者是林黛玉。

    劉姥姥說得很清楚,十七八歲,極標緻,溜油光的頭,穿著大紅襖,這四個明顯的特徵都與薛寶釵吻哈。一是年歲相仿。劉姥姥第二次進賈府,薛寶釵已在賈母的張羅下,過完十五歲的生日,古代人按虛歲計,所以劉姥姥所說十七八歲相仿。二是漂亮相近。在怡紅夜宴,薛寶釵抽取的花籤是豔冠群芳的牡丹,其美雖俗,但是卻是劉姥姥這類鄉下人認為最美的。三是頭髮一樣。《紅樓夢》第八回,薛寶釵在梨香院養病,賈寶玉前去看她,薛寶釵正在做針線,頭上是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兒。四是大紅襖。同在這一回目中,寶玉向她索要金鎖觀看時,薛寶釵解了排扣,從裡面穿的是大紅襖上將金鎖掏了出來。所以從劉姥姥描述的四個特徵來看,她所講的雪下抽柴的女孩就是暗指薛寶釵。

    薛寶釵為何要雪地抽柴呢?這與判詞裡的那句“金釵雪裡埋”有什麼關聯呢?答案出現在劉姥姥剛了一半故事後那場馬棚大火。所以,根據劉姥姥的故事和判詞推斷,賈府最終也被官府佔用,薛寶釵無家可歸,冬天下雪過後,躲進馬棚裡,光腳出來抽柴取暖。但是,沒想因生火而點燃馬棚,就如賈府裡那天晚上馬棚莫名失火一樣。在那一場大火,薛寶釵痛苦死去,最後屍體被大雪掩埋,應驗了“金釵雪裡埋”的判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只有5000多萬人口的韓國,卻能誕生16家世界500強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