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爍律師
-
2 # 白刃行走
韓國在電子、汽車、金屬等傳統制造業上表現出了很強優勢,但在金融、通訊、食品、流通等服務業領域和宇宙航空、防衛、醫藥等尖端產業領域,韓國卻沒有一家企業躋身500強名單。
分別為:
1 三星電子 (12名)電子
2 現代汽車(68名)汽車
3 SK集團(84)煉油
4 LG電子(178)電子
5 韓國浦項制鐵公司(184)金屬
6 韓國電力公司(188)電力
7 起亞汽車(219)汽車
8 韓華集團(244) 保險
9 現代摩比斯公司(380)
10 三星人壽保險 (421)保險
11 GS加德士(438) 煉油
12 SK海力士公司(442)半導體
13 三星C&T公司(458)貿易
14 KB金融集團 (471)金融
15 LG DISPLAY公司(483)電子
可是我們看看日本,人口只是韓國的兩倍而已,500強公司就佔到了51家,可以說比韓國更厲害。韓國的500強中雖然數量有15家,但是排名前100的只有三家,而中國則達到20家左右。我們可以看到,韓國在行業方面具有集中性,比方說電子、汽車、金融是韓國500強的三大支柱。
韓國發展早期是藉助了西方國家的產業轉移的西風,後來則藉助了中國崛起的東風,兩股東西風都被韓國趕上了,自然也就發展的比較好了。
從條件上來說,靠近日本和中國,口岸多,有天然的條件。
從文化上來說,是傳統的儒家文化圈,具有文化上的便利。
從時間節點上來說,又早於中國這個最大的經濟體,具有先發優勢;
從國際格局上來說,受到日本和美國的戰略支援和配合。
-
3 # 杜坤維
韓國是一個小國家,國土面積只有10.021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密度很大,不到德國的1/3,不到英國的一般,可是工業實力非常強大,以國內GDP1.53萬億美元。
韓國經濟發展可用一句高速來形容。1953年韓國人均GDP66美元,中國54美元,兩國都是窮得叮噹響,差距不大。而到了2017年韓國人均GDP飆升到了2.97萬美元,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而中國雖然增速也很快,達到8827美元,
韓國經濟發展走的是扶植大集團的發展思路,而不是發展一些中小企業。目的就是傾國家之力,打造有競爭力的韓國工業,因為韓國周圍大國林立,危機感很大。因此韓國國家不大,可是擁有10多家超級跨國集團公司。最大的就是三星,接著就是現代、SK、LG和樂天,斗山、韓進、錦湖韓亞、浦項制鐵和韓華。
像三星集團橫跨手機、半導體晶片、面板、造船、軍工、化工、地產、金融、人們對三星的電子產品津津樂道,想不到的是世界上知名的地標級高樓,吉隆坡雙子塔,臺北101,還有最高的迪拜哈利法塔都是三星地產建的。其產值是韓國GDP D的25%.想想都是可怕的,一家企業佔據一個國家GDP的1/4.
三星的崛起與政府資源的配置有極大關係,美朝戰爭結束以後,形成了三八分界線,美國大力扶持韓國,開始大規模軍事經濟援助。韓國政府勒緊褲腰帶,把美國援助的20多億美元物質賣掉,把賣物質的錢用於發展國內的工業,以貸款和投資的方式向大型企業集團進行資源傾斜,三星等超級集團與政府有密切往來,近水樓臺先得月,獲得了發展的先機,這種發展模式與我國的紅頂商人是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開放之初,我國不少紅頂商人官商不分,也是迎來快速發展。韓國也不例外,在政府扶持下,成為超級壟斷集團。
就是現在,韓國的一些大集團也與政府高官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像三星就與下臺的前總統存在很多的扯不清理還亂的關係。
-
4 # 儒風苑
你問問,這些企業現在還有幾個姓“韓”?美國資本是大股東了,說是美企更貼切。
美國先大力扶植韓國企業上位,接著透過金融危機逼這些韓企到臨死的邊緣,此時,美國趁危注入資金成為所謂“韓企”的實際控制者。
-
5 # 蔣昊商業觀
實際上,一個國家的經濟發達程度,與人口的多寡,面積的寬廣程度,沒有直接聯絡,俄羅斯的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是韓國的170倍,但是GDP卻沒有韓國高。奈及利亞擁有1.8億人口,是韓國的3倍,但是GDP總量卻不足三十分之一。
那麼韓國為什麼會誕生16家世界500強呢?這就要從“漢江傳奇”說起!
二戰結束後,韓國還處於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經濟發展十分落後,1961年的韓國,當時的人均GDP只有100美元。後來韓國發生了軍事政變,朴正熙上臺,在農業和工業上進行改革,再加上得到美國的援助,韓國用40年時間,將首爾從一個農村變成了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同時韓國開始轉型成為一個外向型經濟國家,出口行業成為韓國的主導產業,這40年間,韓國逐漸形成了電子產業、汽車產業、重工業、零售等產業,同時走出了破局代表的三星、現代、LG、起亞等世界500強企業。
所以,韓國的崛起,誕生了16家世界500強,最根本有三個原因:
1:經濟改革與轉型
2:發展外向型經濟
3:美國的援助
中國人慢慢對韓國的產品和服務產生了一種崇拜感,前些年的“韓流”確實讓大家都“感冒”了。
綜合來看,韓國的經濟強大,最主要還是自身的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產業發達,同時就是積極擴充套件海外市場,把產品賣到全球各地,把鈔票賺回家,所以,韓國走出了眾多優秀的企業,分別是:三星電子、現代汽車、LG、浦項制鐵公司、起亞汽車、現代重工、韓華集團、SK集團、現代摩比斯公司、樂天百貨、 LG DISPLAY公司、 GS加德士、三星人壽保險、韓國天然氣公司等世界五百強企業。
-
6 # 藍天白雲crc
是中國市場成就了16家大韓企,沒有中國那有三星、LG、現代等大企業,特別是三星,在中國長大後到去世界長肥。
-
7 # 懶蛋玩遊戲
我個人覺得不能只以韓國來分析韓國這樣有些片面,我們看看亞洲這幾個比較發達的地區,日本、韓國、香港、臺灣、新加坡這些發展的比較好的地區除了比較早的學習西方國家發展工業這個相同點以外還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就是,它們都是受中華文明影響很深的地方。
包括我們自己雖然實行工業化的比較晚,但是卻以驚人的速度在向前追趕,我覺得這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方面吧,當然西方國家的工業體系思想體系各個方面都值得我們去研究學習,但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一整套的思想體系才是我們的根基吧。
很多時候可能是我們已經被西方文明碾壓的時間太長了,別說西方了就是周邊這幾個原來的小弟都在很長時間裡甩了我們幾十條街出去,所以我們一提起日本、韓國這些發展迅速的國家,本能的都會覺得就是因為它們學習西方那一套東西學的早學的好所以人家才發展的那麼快。
以前特別喜歡看財經郎眼這個節目,覺著郎教授總是把中國的問題非常真實的呈現在你的面前,然後郎教授總會拿西方的解決方案套在咱們遇到的問題上,比如以前郎教授就經常說咱們國家隨著城市化程序逐漸的完成我們的基建市場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危險,然後教授就列舉美國等國家的例子,意指這是我們將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危機。
過了兩年我們提出一帶一路,不但徹底的解決了問題,而且還把產能過剩這個大危機瞬間給它變成了我們的大優勢,我覺得這個例子是能夠很好的展現我們中華文明的那種大智慧在裡面所起到的作用的。
而韓國日本這些國家雖然發展的已經非常的先進,但是我覺得他們還是有一個不是很好的想法就是對中華文明有很大的牴觸心裡,包括韓國經常搞那個世界文化遺產硬把很多東西先下手為強式的摟在自己懷裡先,這種做法就是西方國家那種典型的海盜心理,所以說雖然他們吸收了很多西方思想的優點,但同時也被同化了很多不好的東西,甚至還丟掉了很多中華文明骨子裡的一些東西。
所以我覺得我們在承認學習韓國在很多方面的優點的基礎上也應該看到一些我們應該堅守的東西,就好像毛主席說的吧,戰略上藐視對手,戰術上重視對手,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大方向上還是要堅守我們老祖宗就給我們一脈相承下來的東西,而在一些具體的東西上我們要虛心學習人家的先進的技術與經驗。
-
8 # 天外天48140796
亞洲很發達的地方都和美國有很好的關係,事實證明一切,你能說美帝那麼可惡嗎?反而那些反對美國的國家相對都很貧窮落後!
-
9 # 朕就怕刁民
腦殘會說:他們人口少哇!熱血會說:一百年前我們還是宗祖國!噴青會說:渣渣,老子們一人一泡尿淹死他!理性的人會說:合理的體制造就了肥沃的土壤,然後別人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了!
-
10 # 董金塘
中國與韓國人民素質都不是一個等級的,韓國人多富裕都是採購韓國產品,都是開韓系車,中國人有錢就移民就外國購物,外國旅遊,崇洋媚外特別嚴重,我們差在態度上,
-
11 # 吳光輝
因為制度好,總統犯錯都能坐牢。有好得監督系統把官員的權力看的死死的,只能真正作好工作。 官員實行民主選舉,優勝劣汰。
-
12 # c391572194638
朝鮮和韓國就是兩塊試驗田,結果擺在那兒。有掌握真理的理論家一口咬定朝鮮的政治正確制度優越,韓國垂死沒落,堅定地走朝鮮道路。
-
13 # 洪鐘財經
(漂亮的韓國空姐)
韓國是二戰以來全球少數幾個由貧窮國家成功轉型為發達經濟體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或地區不超過10個。2017年韓國GDP達到1.53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12位。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有16家韓國企業入圍。其中包括了知名的三星電子、現代汽車、起亞汽車、浦項制鐵、LG等企業。
別看16家世界500強企業,看起來並不算多。是放在國際上,對比韓國還確實真厲害。有很多GDP超過韓國的國家,比如印度、巴西、俄羅斯還沒有韓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多。
一個面積只有10萬,人口5000萬的小國家,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大的經濟成就?他的經濟是怎麼實現起飛的?如何從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成功轉型為發達的工業國?韓國學者宋丙洛寫過一本書叫做《韓國經濟的崛起》,或許他能解開我們的疑惑。
首先,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為韓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提。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朝鮮王朝內部便一直處於動盪不安的局面。1912年日韓合併,但戰爭對梅並沒有結束。日本以朝鮮半島作為戰爭涵養基地,極大程度的掠奪了朝鮮半島發展的經濟資源,一直到二戰結束。朝鮮戰爭結束後,朝鮮半島才迎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
第二,韓國選對了一條經濟發展道路,就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是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從落後成為富裕的這個關鍵。亞洲四小龍基本都是採用這個經濟戰略。我國大陸經濟崛起,和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也有很大的關係。韓國對出口都特別依賴,2018年韓國出口額超過6000億美元,佔其GDP的比重接近40%。韓國很多大型企業有一半的營收都來自海外。
第三,韓國政府大力推動經濟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從朴正熙時代開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資源搞經濟建設,韓國新村運動就是從那個時代開始的。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國內鋼鐵、建材、化工產業的發展,同時也為日後的經濟起飛做了鋪墊。
-
14 # 張勝先a
因為在東方,它跟美國跟的最緊!!!政治和經濟就像血和肉。密不可分!! 所以! 在世界市場中, 會有美國的無形之手助推它!
-
15 # 手機使用者56842541643
華約北約、南北朝鮮、東西德國,就是最好的試驗田,一目瞭然,好體制,落後國家突飛猛進,孬體制,國家越來越落後
-
16 # 刀客206661112
中國也有五百強啊!中石油,中國電網,中國人壽,中國石化,中國銀行,中國移動,阿里巴巴等,看看那個是高科技產業..........
-
17 # 手機使用者50427360183
全世界在美國的影響和不民主的威逼、顛覆下幾乎都成了所謂的“民主”國家,但發達國家除了舊列強那些國家外,新增的屈指可數,而且都是對美國不構成威脅的小國或地區(如亞洲“四小龍”),稍大一點的“民主”國家如印度、土耳其、以及幾百年與美國為鄰的墨西哥等,美國是萬不能扶持成發達國家的,因為它們一發達很容易變得強大,對美國是不利的。值得一提的是,亞洲“四小龍”無一不是起步併成形於所謂的“獨裁”時代,即韓國的朴正熙時代,臺灣的“兩蔣”時代,新加坡的李光耀時代,香港的英國統治時代(香港總督由英國政府派遣,沒有選舉),可笑的是臺灣“民主”後,讓出了四小龍之首的位置,經濟變得不景氣。美國扶持四小龍也是其政治需要,要彰顯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妄圖遏制、瓦解社會主義國家。所以發達與“民主”(即指西方宣稱的所謂民主)沒有半毫關係,何況發達不等於強大。中國是個大國,中國能從一窮二白髮展到如今的世界第三大強國,都是靠道路的正確、制度的優越、人民的勤勞智慧取得的,美國以所謂的“民主”能忽悠了蘇聯、東歐、中東國家,在有五千年智慧沉澱的中國人面前屢屢挫敗,以至於在自身實力下降的情況下,眼看中國不斷強大,變得越來越焦躁不安,不得不撕下了最後一塊遮羞布,對中國玩起了下三濫,當然中國的前進腳步是不會因此停止的。最後說一句可信的笑話,假如中美關係正常化以後,美國的技術向中國全面開放,那麼今天中國經濟很可能已經超出美國幾條街了,其它方面的發展也不言而喻。
-
18 # 衛國2024
簡單說一點,主要還是有美國,二戰至今回頭看跟隨美國的國家中國近鄰就有兩,韓國曰本就不說自己的寶島了,連日本戰敗國都起來了,主導它的是什麼?美國人給它定的和平憲法,是它掘起的法寶,同是戰敗國的德國(原德意志聯邦既西德)在美國的佔領下也快速掘起,還有被德國戰敗投降法國跟隨山姆大叔也快速發展,這幾國除去韓外原底子都好。反觀跟隨蘇聯的國家如東歐國家,亞州國家除中國近40年來突飛猛進蒸蒸日上,坐上GDP全世界二把交椅外大都發展如龜在爬,主要是底子潮,老毛子大哥也不真心相助幫扶有關。
-
19 # 儒雅隨和就是我
很簡單。因為韓國還不行,為什麼美國只有三億多人口,卻有12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為什麼日本只有一億多人,卻有53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為什麼英國只有六千萬人,卻有22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為什麼法國人口只有六千萬,卻有28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為什麼德國人口只有八千萬,卻有32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最過分的是為什麼瑞士只有八百萬人口,卻有14家世界五百強企業。
-
20 # 錦繡中源
根據《財富》公佈的2018年世界五百強企業,韓國有16家企業上榜,這16家企業如下。其中三星電子的營收達到2119.4億美元,是韓國實力最強的五百強企業。
相對中國的120家企業來說,韓國的五百強企業數量確實說不上多,但是放眼全球,韓國五百強企業的數量只比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這六個國家少。韓國國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左右,人口5000多萬,能夠誕生1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確實非常了不起。
韓國是二戰以來世界上少有的幾個由貧困國家成功發展成為發達國家之一。其實世界上發達國家有二三十個,但是人口超過5000萬的發達國家只有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和韓國,這幾個發達國家五百強企業數量都達到14家以上,位居世界前十。從這方面來看,似乎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尋。
韓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經濟迎來了騰飛。在八十年代就與我國的香港、臺灣以及東南亞的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其實,除了韓國,亞洲四小龍其它成員的五百強也不少,我國臺灣有9家,香港有7家,新加坡也有3家。
2017年韓國GDP達到了1.53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12,經濟實力不弱。不過韓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它的幾大財團,這方面韓國和日本有點像。目前韓國有五大財團,分別是三星、現代、LG、SK和樂天,韓國的1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有11家是這幾大財團的旗下企業。我們以三星為例,從上面圖片紅色方框的韓國三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三星電子、三星人壽保險、三星物產,都是三星集團旗下企業,據說三星集團貢獻了韓國GDP的1/5以上。
回覆列表
1.良好的法治環境
2.充分的市場競爭
3.對路的貿易政策
4.較高的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