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籃與球
-
2 # 悟空呵呵
其實埃文斯一直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球員,邁卡威和埃文斯應該都是出道即是巔峰的代表人物,不過一直覺得埃文斯比較可惜。
因為剛開始出來時候埃文斯打的是一號位,由於他的身高,他的體重,他的技術,他在一號位幾乎是無敵的,所以第一個賽季打的非常出色,而且拿到了最佳新秀(力壓了現在眾多的MVP)
但是後來他的腦殘教練,讓他去打三號位小前鋒,失去了球權,而且身體也不像一號位那麼吃香以後,直接出現了傷病狀態一落千丈,他在一號位時被稱作小勒布朗,那是因為有身體有事,你去三號位沒有身體優勢,你真把他當勒布朗嗎?
不過現在埃文斯也算是夢迴巔峰,雖然過了這麼多年,但是他今年一年1200萬加盟步行者還是不錯的,至於他當時為什麼能夠力壓狀元格里芬,哈登,庫裡,德羅贊等等!
是因為當時格里芬在一年報銷,庫裡當時身邊有大哥蒙塔埃利斯,哈登當時只是個替補,所以埃文斯,這個資料真的是強強強,雖然說沒有如果,但是要是一直打一號位的話,個人覺得他應該會成為一個全明星。
-
3 # 林筱譽品體育
當時格里芬賽季報銷,庫裡當時身邊有大哥蒙塔埃利斯,自己還未顯山露水,哈登在雷霆只是個替補,打打第六人,所以埃文斯也就跟詹寧斯兩個人爭奪最佳,但是埃文斯更全面,場均20+5+5的資料肯定比只會刷得分的詹寧斯更有說服力。
-
4 # 籃球專區
如今回首09年NBA選秀,真的不禁唏噓,“出產”了兩大聯盟超巨(庫裡和哈登)和兩位全明星球員的09一代,最佳新秀會被埃文斯搶走。可是經歷過那段歲月的球迷又應該知道,埃文斯受之無愧,拿的理所應當。
出道即巔峰說道出道即巔峰的球員,除了喬丹和詹姆斯等歷史級球星外,09一代的埃文斯和詹寧斯絕對算的上一對:
詹寧斯:09年第一輪第10順位被雄鹿選中,新秀賽季首戰便砍下17分9籃板9助攻的準三雙資料,第7場比賽面對金州勇士更是狂砍55分,成為NBA歷史上最年輕的50分先生,第一年場均砍下15.5分3.4籃板5.7助攻1.28搶斷,後三年雖然有所進步,但是進步不大,自此慢慢淪落,這賽季在NBA已無球可打。
埃文斯:如果說詹寧斯有個別幾場比賽驚豔的話,那埃文斯絕對是驚豔了當初球迷一個賽季,埃文斯是09年的四號秀,來自孟菲斯大學,NBA最年輕的MVP獲得者德里克•羅斯的校友,埃文斯在國王的前五場比賽表現一般,僅有1場20+,可是從第五場後,他迎來了爆發,連續7場20+,一下子驚豔了眾人,整個賽季,埃文斯場均上場37.2分鐘,狂砍20.1分5.3籃板5.8助攻1.51搶斷,命中率45.8%,新秀賽季便能場均砍下20+5+5,可想而知實力有多強。
那時候都哈登庫裡和其它球員格里芬:09一代的狀元,可惜一場比賽沒打便因傷賽季報銷。(來年的最佳新秀)哈登:第三順位,到了雷霆第一年打替補,場均上場23分鐘,得到9.9分庫裡:第七順位,新秀賽季在勇士場均上場36.2分鐘能得到17.5分4.5籃板5.9助攻1.9搶斷,投籃命中率46.2%,那時候隊內還有艾麗絲,還沒有確立庫裡的核心戰術地位。德羅贊:第九順位,第一年在猛龍打替補,場均8.6分。綜上所述,09年埃文斯的新秀表演確實要優於其他人,獲得最佳新秀理所應當。
-
5 # 銳理體育觀
NBA2009屆球員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啊,出了庫裡、哈登、格里芬和德羅贊等全明星球員。就是在大佬眾多的2009年,當年的最佳新秀卻被名不見經傳的埃文斯拿到了,這是因為新秀賽季的埃文斯確實太厲害了。
埃文斯當選最佳新秀實至名歸。埃文斯在後來混的確實不如庫裡和哈登等人,但是在他們的新秀賽季,埃文斯就是最優秀的那個球員。他在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賽季就打出了職業生涯最好的一個賽季,他比賽沉著冷靜,突破能力強,傳球能力也很出色,被人們看做是下一個詹姆斯。在評選最佳新秀的時候,其實主要就是看新秀們的資料表現,因為在生涯的第一個賽季他們不會是球隊老大,球隊的成績和他們關係不大。下面我們就看看埃文斯與其他球員的資料對比。
新秀賽季:埃文斯場均20.1分5.3籃板和5.8助攻。投籃命中率百分之45.8。庫裡場均17.5分4.5籃板5.9助攻,投籃命中率百分之46.3。哈登場均9.9分3.2籃板1.8助攻。德羅贊場均8.6分2.9籃板0.8助攻。格里芬因為傷病問題2009到10賽季沒有打。透過資料對比我們發現了,除了庫裡的資料接近於埃文斯以外,其他人都差的太多了,所以埃文斯拿到最佳新秀是實至名歸。
埃文斯是出道即巔峰的代表性人物。埃文斯出道即巔峰到什麼程度呢?他在新秀賽季中的場均得分,籃板和助攻都是職業生涯最高的。他一度是國王隊大力培養的球員,但是四個賽季過去,埃文斯一直都沒有進步,最終被球隊放棄。去了鵜鶘隊以後,埃文斯一度打的不錯,但是他又受到了傷病的困擾,就這樣又過去了四年,他徹底與潛力一詞無緣了。隨後的兩年埃文斯加盟了灰熊隊和步行者隊,他打的都不錯,已經來到了職業生涯巔峰期的埃文斯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安心的做一名角色球員,而這種定位也註定會讓他在未來顛沛流離,我們未來會在很多球隊中見到他的身影。
埃文斯確實比較遺憾,如果他沒有遇到大的傷病也許就能夠打出來了,但是一切都回不去了,這就是他的命了。
-
6 # ysray
09屆選秀前,並不被外界所看好,一度被認為選秀小年。主要還是因為當年除了格里芬之外並沒有身體勁爆型的球員,而如今回看,09屆新秀總體還是不錯的。
除了得過MVP的哈登(探花秀)和庫裡(7號秀),還有狀元格里芬、盧比奧、德羅贊、勞森、埃文斯、喬丹希爾、詹寧斯、亨德森、漢斯布魯、詹姆斯約翰遜、霍樂迪、帝格、科裡森、吉步森、卡羅爾、丹尼格林、貝佛利等等,09屆的球員也算是人才輩出,他們也許沒有絕倫的天賦,但是他們無疑是倍加努力的,透過不停的提升自己在聯盟站穩腳跟,算是成才率蠻高的一屆。
為何最佳新秀被國王隊的埃文斯得到?
首先,埃文斯確實是有天賦有能力的球員作為繼詹姆斯之後,新秀賽季砍下20+5+5的資料,作為組織後衛,有身高有身體,對抗不俗,而且出道就被國王欽點為重建班底的核心(後來被傷病和國王混亂的管理層所毀),其能力與資料都是當之無愧的最佳新秀人選。
即便是現在,個人也覺得埃文斯打得還不錯,上賽季他場均出站20分鐘也有10+2+2的資料,步行者的二陣容在他的帶領下往往是追分或者是拉開差距的時刻,作為球隊的第六人在奧迪受傷之後首發,在馬修斯到來之後又重回替補,並無怨言。只是傷病侵蝕他許多的歲月,無法再以天之驕子回到世人眼中。
詹寧斯庫裡雖嶄露頭角,但並非球隊核心詹寧斯作為當時埃文斯的頭號勁敵,更有3節55分的壯舉,不過其新秀賽季場均也只有15.5分3.4籃板5.7助攻,效率並不突出。而且詹寧斯當時也只能作為裡徳和博古特的副手而已。
反而庫裡第一個賽季就有點喧賓奪主的意思,作為艾麗斯,馬蓋蒂,傑克遜身邊的小弟,菜鳥賽季就打出了17.5分4.5籃板5.9助攻的資料,一手43.7%的三分命中率奠定了他歷史級別射手的基調。但無奈在壞孩子軍團中,乖小子庫裡並沒有獲得太多的關注。
其餘人的表現就更不如了狀元格里芬賽季報銷讓這場新秀賽減少了許多看頭,德羅贊、勞森在他人手下打替補,霍樂迪雖然首發出站了許多場,在一哥和路威身邊並沒有太多機會,丹尼格林貝佛利等更是幾乎無球可打。在少量亮眼的表現中,埃文斯是最璀璨的那顆新秀明星了。
最佳新秀,埃文斯實至名歸。
-
7 # 文寶沒文化
一個朋友說,這埃文斯當時新賽季的表現真的嚇死人,我以為又一個詹姆斯呢?可是仔細回味過來,這埃文斯在國王新秀賽季,場均上場37.2分鐘,在國王擁有無限開火權,是被重點培養的。就像現在獨行俠的東契奇,老鷹的楊不悔,給他充足的上場時間和開火權,一樣能取得這樣的資料,並且更好。所以啥所的“出道即巔峰”,順位排名前幾的歷屆新秀都有可能打出來。
不過往往新秀賽季打出超凡表現的,其生涯一般都會很輝煌,比如偉大的籃球之神喬老爺子,在他進入NBA的第一年中就大放異彩,新秀賽季就能拿下49分。賽季結束時,平均每場可得28.2分,6.5個籃板、5.9次助攻及2.4次搶斷。
“皇上”詹姆斯在新秀賽季平均每場貢獻20.9分、5.9次助攻和5.5個籃板球!詹姆斯是歷史上最年輕就突破1000分大關的球員,也是最年輕得到40+的球員!
埃文斯自然無法和上面兩位相比,雖然第一個賽季就被評為最佳新秀,但往後的生涯裡,跟下面這兩位也沒法比了,“09雙雄”哈登和庫裡,這兩位瓜分了最近五年的三個MVP。
庫裡新秀賽季也算是被重點培養的,只不過同埃文斯不同,他沒有無限開火權,而且似乎當時的潛力並沒有埃文斯出色,所以資料上不及埃文斯。
貴為探花的哈登,在雷霆過得可比他們兩位悽慘多了,場均不到23分鐘的出場時間,球隊替補,頭上有杜蘭特,威少兩位大哥,球權少的可憐,兩相對比,哈登能打出這樣的資料才怪。
-
8 # 奮有FenYou
2009年在當時被認為是選秀小年,但經過發展和證明,2009年應該自2003年最成功的一屆選秀大會。
庫裡拿到了2次常規賽MVP,哈登拿到1次常規賽MVP(還有3次第二)。
除了庫裡和哈登外,2009年新秀中還有很多優秀的球員。比如:格里芬、德羅贊、蒂格、霍勒迪全明星球員;貝弗利、丹尼格林、米爾斯、盧比奧、卡羅爾等優秀的角色球員;還有已經淡出NBA的明星球員勞森、詹寧斯等。
儘管有如此多的優秀球員,但埃文斯的一枝獨秀的表現,讓當年最佳新秀競爭基本變成了獨角戲。
埃文斯新秀賽季場均20+5+5,這是自詹姆斯之後,第一位拿到如此全面資料的新秀。
不過埃文斯在之後的發展低於預期,他因傷病問題,進攻一直無法提升效率,和糟糕的生活習慣。最終在上賽季結束後淡出了NBA。
當然,埃文斯能當選最佳新秀,除了他個人表現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
比如:被認為這屆新秀天賦最好的球員格里芬(狀元),賽季報銷。格里芬復出之後,拿到了2009-10賽季最佳新秀。
哈登加盟雷霆隊,在杜蘭特和威少身邊,只是球隊的替補。
庫裡身邊有埃利斯,他沒有核心戰術地位和無限制出手權。
-
9 # 進攻大師
首先說一下題主所說的“3個MVP”,一般我們所提一屆選秀大會出現3個MVP是3個獲得MVP的球員,比如84鑽石一代的喬丹、奧拉朱旺和巴克利;96黃金一代的科比、艾弗森和納什。
09屆新秀當中只有庫裡和哈登拿到了MVP,如果只是算數量確實是3個,但這樣往往會被更多人誤解。
言歸正傳:
09屆新秀的“年度最佳新秀”獎盃之所以會被埃文斯拿走,歸根結底在於埃文斯的新秀表現比同屆的所有球員都要好啊。
在國王時期,埃文斯場均拿到了20.1分+5.3籃板+5.8助攻+1.5搶斷,NBA歷史上第四位在新秀賽季就拿到20+5+5的超級新星。前三位(大O、喬丹、詹姆斯)全是大神級別的人物。
庫裡新秀賽季場均拿到了17.5分+4.5籃板+5.9助攻+1.9搶斷。這樣的資料也很不錯,但是相比較埃文斯的資料還是差了不少,更重要的是,最佳新秀獎盃只看新秀們第一個賽季的“個人資料”至於球隊戰績,不是參與評選的因素,因此庫裡在勇士隊不是球隊老大的位置,給其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哈登儘管作為09屆的“探花秀”但是雷霆隊當時已經有了杜蘭特和威少,因此哈登只能是球隊替補,場均上場23分鐘,貢獻9.9分+3.2籃板+1.9助攻。
這樣的成績和球隊當中的地位註定了新秀時期和年度最佳新秀獎盃的無緣。
這就是為什麼埃文斯可以技壓群雄拿到年度“最佳新秀”的原因,個人資料非常漂亮。
而題主所提到的,3個MVP的2名球員為何沒有拿到年度最佳?
原因很簡單,MVP是他們幾個賽季之後才有的水準,而新秀賽季不看球員未來的潛力,只看當賽季球員的個人表現!
-
10 # 中國足球的那些事兒
有一些原本看起來是選秀小年,最終卻有不少球員打出來了,甚至是出了好幾個超級明星,提到這樣的標準,有人會想到2009年,也有人會想到2011年。相比較而言,或許2009年的選秀更讓人感到遺憾,畢竟當時拿到最佳新秀的埃文斯早已隕落。
如今我們再回過頭看,為什麼埃文斯可以力壓哈登、庫裡、格里芬們拿到最佳新秀?這是多重原因造成的。
新秀賽季的埃文斯打出了“比肩”喬丹、詹姆斯的表現有些球員是典型的出道既巔峰,提到這樣的標準,我首先想到的兩個例子,一個是邁卡威,另一個是埃文斯,這兩個球員都拿了最佳新秀,但從此之後境遇就沒有再往上走;如果說邁卡威能拿最佳新秀,本身也跟同行的襯托有關,他並不是一個上限特別高的球員,埃文斯後來沒打出來,多多少少有點可惜。
很多人都知道埃文斯是繼大O、喬幫主、詹姆斯之後,第四個在新秀賽季交出20+5+5的球員。但實際上在進入大學之前,埃文斯就已經有了最強高中生的頭銜。在他進入孟菲斯大學時,恰好之前孟菲斯大學的當家球星德里克.羅斯成為08 年的NBA狀元,間接的給埃文斯“量身定製”了一個位置後,在NCAA的那一年,埃文斯的表現同樣是完美的,當他展現出了成為巨星的天賦,大一結束,他參加選秀,並在第四順位被國王摘下。
翻看一下當年埃文斯的體側資料,穿鞋身高在6尺5到6尺6,體重超過100公斤,臂展6尺11,原地摸高72釐米,助跑彈跳摸高86釐米,禁區往返跑11.81秒,3/4場衝刺3.17秒;而當年埃文斯的球探報告描述他擁有著出色的臂展和橫向移動速度,具有出色的控球能力,是一名技術全面的雙能衛,但必須提高三分球的能力;簡而言之,進入聯盟前,埃文斯的發展模板就是小號的詹姆斯;再考慮到詹姆斯進聯盟的時候,最開始打的是1號位,而埃文斯也是1號位的身份進入的聯盟,再看一下他交出20+5+5的資料,當時也確實有不少人把他當做是下一個詹姆斯。
在1號位的位置上,由於埃文斯的身高、臂展、體重優勢太明顯了,埃文斯不光拿到了最佳新秀,他一度被美國媒體視為新生代控衛的模板。
被視作救世主,埃文斯出道的戰術地位是同屆新秀不具備的在進入NBA之前,因為埃文斯的投射短板,美國那邊也有不少人懷疑過他能否迅速適應NBA。但是對於國王來說,自從迪瓦茨、韋伯、畢比、佩賈這批人走了以後,球隊戰績很爛,陣容中也沒有什麼可以拿出手的球員,好不容易來了個潛力非常高的新秀,他們便把埃文斯視作建隊基石的背景下,他不僅是球迷眼中的救世主,更是在新秀賽季就已經拿到了無限開火權。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埃文斯新秀賽季的勁爆表現,既是國王給了他核心地位決定的,也可以說他很好的回報了國王制服組的信任。
當然埃文斯能拿最佳新秀,同樣離不開同行的“襯托”。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09屆新秀們在那個賽季的表現。狀元格里芬賽季報銷,榜眼塔位元完全有機會去競爭史上“最水榜眼”的頭銜,第五順位的盧比奧兩年後才去NBA。。。第三順位的哈登當年在雷霆只是替補,新秀賽季場均只能交出9.9分3.2籃板1.8助攻;哪怕就是他離開雷霆前,也就是球隊的三當家,如果他不是被交易到了馬賽克隊,作為雷霆的三當家,他也未必能拿到那麼多的球權,成為巨星。而在當年第9順位被選中的德羅贊,新秀賽季跟哈登的定位差不多,純粹的替補,場均8.6分、2.9個籃板。因此當年真正意義上,跟埃文斯競爭最佳新秀的一個是庫裡,另一個是詹寧斯。
先來說說庫裡,他在新秀賽季就交出了場均17.5分、4.5個籃板、5.9個助攻、1.9個搶斷,跟埃文斯的資料真的很接近了,且新秀賽季的庫裡已經展現出了頂級投射能力。然而相較於埃文斯在國王是建隊核心的角色定位不同,在埃利斯被送走之前,庫裡在勇士只是個小弟。詹寧斯雖然新秀賽季就展現過單節29分,單場55分的得分能力,且在裡德賽季報銷的情況下,帶隊打進了季後賽,可是再一看他的資料,場均15.5分,5.7個助攻,3.4個籃板,37.1%的投籃命中率都沒有埃文斯亮眼的情況下,可以說埃文斯的最佳新秀是毫無懸念的。
傷病和定位導致埃文斯隕落現如今再回過頭看,庫裡和哈登毫無疑問是09屆選秀最好的球員;但是把時間推到10年前,這兩個球員都是被打問號的;庫裡看起來太瘦小了,他的運動能力和對抗能力確實吃虧。至於哈登,他曾經是一個患有哮喘的小胖孩,體能曾經備受詬病。這兩個人都憑藉著自己出色的籃球智商和不屑的努力改變了命運,但是這一屆也有一些球員迅速隕落,比如說巔峰時期非常接近拿到MVP的格里芬,但好歹格里芬還算是聯盟一線球星,有一份大合同;至於詹寧斯,身材上的短板註定他很難更近一步;相比較而言,埃文斯是更人感到可惜的一個。
談到埃文斯的凋零,首先跟傷病有關,受到足底筋膜炎的困擾,在進入聯盟的第二個賽季,埃文斯就缺席了近30場常規賽,得分、籃板、助攻等各項資料已經出現了下滑。而隨著考辛斯、小托馬斯先後被選進國王,再加上當年國王的制服組非常混亂,不僅導致埃文斯在核心位置受到了影響,他的位置也被調整,開始更多打2號位以及3號位。
由於埃文斯是個雙能衛,2號位,他倒是能打,無非就是對抗和身高的優勢可能不復存在了,但還不至於吃虧,頂多也就是投射能力差了點;但是到了3號位上,埃文斯原本在1號位上的身體優勢,到了3號位上反倒成了短板,他打3號位把身高不足的問題給完全展露出來了。之後在鵜鶘、灰熊、步行者,包括短暫回到國王期間,他並非是一個毫無用處的球員,只不過他傾略性跟新秀賽季已經無法相提並論了。再加上自己在場外“作死”,恐怕我們再也不會看到埃文斯打球了!
-
11 # 橡塑聚氨酯加工
09年3個MVP是庫裡拿了兩個,哈登一個。這都是後話,當年新秀賽季這哥倆兒表現真不咋地。
09年狀元格里芬,當年新秀賽季因傷留級了,到了10年才復出搶了約翰沃爾的最佳新秀。
榜眼 塔位元 水,真水,非常水
探花 哈登 鬍子哥當年在雷霆是小弟呢,雷霆是杜蘭特、威少的,那年哈登打了一個賽季替,新秀賽季場均出戰22.9分鐘,貢獻9.9分3.2籃板1.8助攻。幸虧雷霆當年沒有留下哈登,要不NBA就只會有個超級第六人,而不是MVP鬍子哥。
四順位 埃文斯 這是一個很讓人惋惜的球員,全能強壯的後衛,堪比詹姆斯,新秀賽季砍下20.1分、5.3籃板、5.8助攻的資料,這是歷史第四個新秀賽季砍下20+5+5的球員。其他三位是大O羅伯特森、籃球之神 喬老爺子,小皇帝詹姆斯。這樣的表現拿下最佳新秀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只是後來因為傷病一年不如一年,19年5月因為吸毒,被聯盟禁賽兩年,這輩子估計也就這個樣啦!作死呀!
第七順位 斯蒂芬·庫裡 庫裡當年是大四畢業參選的,所以沒太多人看好他,老尼爾森第七順位選他,好多人等著看笑話呢。但是庫裡表現非常不錯場均砍下17.5分、4.5籃板、5.9助攻,,在當年最佳新秀評選中位列第二。
第十順位 詹寧斯 這哥們是NBA不允許高中生參選後,第一位上大學打NCAA,直接加盟歐洲聯賽的美國球員。新秀賽季便砍下55分,成為最年輕的50分先生,當時被世人成為艾弗森2世,但是後來因為數次大傷泯然眾矣!
當年最佳新秀評選得分
泰瑞克-埃文斯(國王) 491分
斯蒂芬-庫裡(勇士) 391分
布蘭登-詹寧斯(雄鹿) 204分
當年最佳新秀陣容及場均資料
達倫·科裡森:場均:12.4分,2.5籃板,5.7助攻,1.0搶斷,0.1封蓋。
斯蒂芬·庫裡:場均:17.5分,4.5籃板,5.9助攻,1.9搶斷,0.2封蓋。
泰瑞克·埃文斯:場均:20.1分,5.3籃板,5.8助攻,1.5搶斷,0.4封蓋。
泰·吉布森:場均:9.0分,7.5籃板,0.9助攻,0.6搶斷,1.3封蓋。
布蘭頓·詹寧斯:場均:15.5分,3.4籃板,5.7助攻,1.3搶斷,0.2封蓋
-
12 # 籃球CLUB
NBA的選秀有大年和小年,著名的大年有1984年、1996年、2003年、2009年,2014年,這裡說一句,所謂的大年,分為兩種角度,一種是是選秀前大家評價,認為這一年好苗子很多。另外一種,是多年之後,那一屆中有很多人打出了名堂。這屬於事後諸葛亮式的評價,認為那年是大年。上面說的這5年中,84、96、03、14,都是選秀前大家都認為是大年,但是最終真正算得上大年的只有前三個,2014年算不上。而2009年則非常另類,這一年選秀前,很多人都認為是選秀小年。但如今10年過去了,這一屆的小夥子們也都變成大叔了,他們啪啪打臉,硬是讓這個小年變成了大年。
2009年NBA選了哪些不錯的球員呢?我們從選秀順位依次來看。首先狀元格里芬不錯,常年全明星,生涯全明星,生涯至今場均22分9籃板。探花秀哈登也不錯,他是目前NBA的得分王,場均轟下36.3分,上賽季還拿了MVP。第5順位的“金童”盧比奧,是一名傳球至上的好後衛,現在籃子也準了。第7順位的庫裡,三屆總冠軍得主,兩屆MVP得主。再往下,還有德羅贊、詹寧斯、亨德森、詹姆斯約翰遜、霍勒迪、勞森、蒂格、科林森、卡斯比、吉布森、卡羅爾、艾靈頓、康寧漢姆、傑雷布科、貝弗利、丹尼格林、米爾斯等一眾實力干將。滿打滿算的話,20個能打的肯定是有的,那麼三分之二的成材率,真的太高了。而且,除了整體水平高,拔尖兒的也厲害,哈登和庫裡,絕代雙驕,兩人正如日中天,統治著這個聯盟。那麼,這一屆有哈登和庫裡,兩人拿個了3個MVP,這種狠角色,為何他們在新秀賽季讓那年的最佳新秀旁落了呢?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這裡,小編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10年前為何最佳新秀被泰瑞克埃文斯搶走了。事情是這樣的,新秀賽季開賽初期,詹寧斯就炸了一把,他在庫裡頭上砍下了55分,四座皆驚。很多人說,這孩子是左手艾弗森啊,打球太有靈性了,但是後來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詹寧斯已經不在NBA混了。
那麼,埃文斯又是咋回事呢?其實當時埃文斯的實力非常出色,他在弱旅國王隊,不需要承擔戰績任務,於是他放開了攻,新秀賽季就場均砍下了20.1分5.3籃板5.8助攻,命中率45.8%不算低,就是三分球25.3%有點低。場均20+5+5的資料,非常勁爆,是詹姆斯後首人。這樣的資料,那個ROY,自然理所應當。
那麼,當時庫裡和哈登在幹嘛呢?當時是這樣的,庫裡後半程發力,其實已經有點追趕埃文斯的意思了,但是無奈賽季初期不怎麼適應,挖的坑太大。庫裡新秀賽季場均貢獻17.5分4.5籃板5.9助攻,其實也是相當不錯了,但無奈埃文斯表現太炸裂,庫裡被比下去了。而哈登呢,第一個賽季在雷霆只能打替補,場均出場22分鐘,只得到9.9分,當然跟ROY無緣,甚至,當時還有論調說哈登水了,現在來看,真是打臉!
-
13 # 洛杉磯四點的凌晨
09屆出了3個MVP,為何最佳新秀卻被埃文斯搶走了?
要說NBA選秀哪一年的含量比較高,很多球迷都會認同是84.96.03這三屆,除了這三年之外,其實還有一屆的選秀質量非常高,那就是09年。那一屆出了兩個MVP球員,拿下3個常規賽MVP,庫裡拿下兩個,哈登拿下一個。
09年除了庫裡以及哈登之外還有幾名悍將,德羅贊,格里芬,霍樂迪,蒂格都曾入選過全明星,丹尼-格林,詹寧斯,吉布森,貝弗利也是一把好手。不過當年的最佳新秀都不是上述幾人,而是出道即巔峰的埃文斯。
在新秀賽季,埃文斯第4順位被國王隊選中,場均拿下20.1分5.3籃板,5.8助攻,場均20+5+5的資料也是繼詹姆斯之後的第二人,因此很多人將他被稱為詹姆斯的接班人。在09年的新秀賽季還有一個人要被銘記,那就是詹寧斯,在生涯第七場比賽就拿下了55分,但是後繼乏力而庫裡新秀賽季場均17.5+4.5+5的資料也還不錯,但無奈碰上了埃文斯,而哈登在雷霆的第一年只是一名替補球員,場均拿下9.9分,名不經傳,狀元格里芬則是因傷本賽季未出場。
不過起點高並不代表著在接下來的職業生涯中能夠一帆風順,我們也看到了埃文斯逐漸的泯然眾人矣,現在只是一名替補球員,職業生涯場均15.7分4.6籃板4.8助攻;而現在的哈登以及庫裡則是聯盟的門面,拉開其他人一大截。
庫裡職業生涯場均23.5分4.4籃板6.6助攻1.7搶斷,3個總冠軍,2個MVP,1個得分王,1個搶斷王;
哈登職業生涯場均25.1分5.3籃板6.1助攻1.6搶斷,1個MVP,3個得分王,1個助攻王
庫裡以及哈登拔高了09一屆選秀的含金量,現在兩人的狀態還在巔峰,在未來有望創造更多的精彩,而其他的球員也還有機會續寫輝煌。
-
14 # 魯魯侃球
如今手握mvp的哈登和庫裡,菜鳥賽季為何沒有獲得最佳新秀?卻被名不見經傳的埃文斯搶走!為何?還請諸位看官聽我說道說道!
當選最佳新秀,無疑是給職業生涯開了一個好頭,如奧尼爾、艾佛森、鄧肯、詹姆斯,他們無不是在菜鳥賽季獲得最佳新秀,開啟了各自的巨星時代,他們是成功的典範。但是也有一種球員,同樣是最佳新秀。卻逐漸變成“路人”就比如泰瑞克.埃文斯。
泰瑞克.埃文斯是09年的4號秀,和他同屆的有,格里芬、哈登、德羅贊、庫裡。 埃文斯與這幾位相比,在名氣和實力方面顯然都要差了不少。但是有句話叫好漢不提當年勇。初入聯盟的埃文斯風光無限,甚至蓋過了哈登、庫裡等人。
拿到最佳新秀的埃文斯行情一路看漲,更是有人把他拿來和詹姆斯作比較。但是,天不隨人願。
二年級的埃文斯遭遇新秀牆。他的資料開始下滑,場均17.8分4.8籃板5.6助攻的表現,比菜鳥季,縮水不少。更糟的是這只是下滑的開始。
在國王的第三個賽季資料繼續下滑至16.5分4.6籃板4.5助攻,第四個賽季15.2分5.2籃板6.6助攻。最低谷是效力步行者時期的10.2分2.9籃板和2.4助攻。
那麼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最佳新人,為何隕落?1、位置之禍,埃文斯擅長的位置是得分後衛,在國王時期由於陣容調整,埃文斯的位置比較模糊,後衛也打,前鋒也打。致使他的命中率較低,生涯44%的投籃和32%的三分命中率實在不算高。這也是限制他發展的一個瓶頸。
2、傷病之禍,埃文斯自進入聯盟開始,就一直飽受足底筋膜炎的困擾,再加上膝蓋的傷病,導致埃文斯不斷地與傷病做著抗爭。在效力黃蜂的最後兩個賽季裡,他一共只出戰51場。
菜鳥季哈登、庫裡比不上埃文斯!菜鳥賽季的埃文斯,可謂風光無限。以場均20.1分5.3籃板5.8助攻的超級資料,力壓榜眼塔位元、探花哈登和“小學生”庫裡拿下了當年的最佳新秀。
可千萬別小瞧了這個資料,歷史上新秀賽季做到20+5+5的人不多見,之前能在新秀賽季做到場均20+5+5的球員,是大O,喬丹和詹姆斯。
菜鳥季的哈登,還是雷霆的一員,當季他打出了場均9.9分3.2籃板1.8助攻。被排入了最佳新秀第二陣容。斯蒂芬.庫裡菜鳥賽季的資料為,17.5分4.5籃板5.9助攻。入選新秀第一陣。
那狀元秀格里芬呢?由於受傷錯過了菜鳥賽季,他獲得了第二年的最佳新秀。
現在的哈登和庫裡二人都是超巨,兩人加起來一共3次獲得mvp,但是論菜鳥季的表現,他們顯然不能和埃文斯相比。所以埃文斯拿到最佳新秀實至名歸!談不上搶! -
15 # 胖kobe曼巴
09年出了庫裡和哈登兩個常規賽MVP得主,並且庫裡還是歷史上第一個全票MVP,也是繼納什以後第一個蟬聯mvp的後衛,可是為何當年的最佳新秀不是他,也不是哈登呢?
09-10賽季最佳新秀是埃文斯,一個典型的出道即巔峰的男人。
我們可以先來他們幾個人的資料。
埃文斯:首輪第四位被國王選中,出場72次全部首發,場均20.1+5.8+5.3,是歷史上第四位新秀賽季場均20+5+5的人,他前面的一位叫勒布朗詹姆斯。兩次月最佳新秀,新秀挑戰賽MVP,最佳新秀一陣,最佳新秀,所有的榮譽都是新秀賽季獲得。
庫裡:80次出場77次首發,場均17.5+4.5+5.9,3次月最佳新秀,最佳新秀陣容一陣。月最佳新秀次數比埃文斯還多一次。
哈登:出場76次全部替補,場均9.9+3.2+1.8,最佳新秀陣容二陣。
詹寧斯:出場82次全部首發,場均15.5+3.4+5.7,四次月最佳新秀,一次周最佳,最佳新秀陣容一陣。球隊戰績46勝36負。
2009年11月16日雄鹿129-125戰勝勇士的比賽中,詹寧斯砍下生涯最高的55分,其中第三節得到29分。憑藉這場比賽,詹寧斯創造了多項記錄:成為NBA歷史上最年輕的得分50+的新秀、歷史上單節得分最多的新秀(29分)、隊史單場得分最高的新秀。
可以看出來,哈登的資料是最差的,他沒有奪得最佳新秀是意料之中的。
庫裡和詹寧斯的資料差不多,但是實話實話,他們兩個和埃文斯的資料都還是有差距。
但是新秀賽季的成功並不代表什麼,後來的事證明了庫裡和哈登都是比埃文斯更優秀的人。
-
16 # 愛手機的房產中介
埃文斯新秀賽季20+5+5,上一個新秀賽季做到這個資料的是詹皇,當時詹寧斯也非常出色,被看作09雙壁,而庫裡和登哥都要遜色他倆一點,最佳新秀年年有,但是新秀賽季做到20+5+5就太少見了,極具想象力,那年新秀給埃文斯一點問題都沒有
-
17 # 小生說說體育
借用另一個回答中的內容,闡述一下個人的看法。
哈杜歐的三人組,從球星級別而言,已經達到了聯盟歷史的最強水準。習慣性地出現在這裡的競爭者,往往在第三人的位置上相形見絀。最有競爭力的湖人showtime,魔術師與賈巴爾均獲得多mvp,力壓杜蘭特與哈登這組一mvp。然而雙人組的身後,站著雖然貴為五十大巨星,但只有兩個三陣與1fmvp的詹姆斯沃西,略遜於1fmvp與二三陣各一歐文的。綜合平衡下來,杜哈歐組合與showtime大三角基本持平,或有略遜。
而以適配性來說,三人組卻處於一個微妙的狀態上——他們不像一些球迷嘲諷的那樣“一個球不夠”,也不像另一些球迷追捧的那樣“輪流掄就行”。或許更可能的是,他們可以合作,也會有很好的比賽強度,但卻難以發揮出如showtime、綠軍兩代三角、杜庫湯等組合那樣的較完美相性,更依賴個人強度去彌補協同邏輯上的不足。
本賽季,雖然已經預設轉會,但在火箭隊的比賽中,哈登也嘗試了改變。當然,這究竟是為了適配於火箭新陣容而做出的嘗試,還是在“反正要離隊了”的無成績壓力放鬆心態下的無成本試錯,哈登之外的所有人都不得而知。但哈登基於無球弱側環節、強側非持球環節的新變化,在客觀效果上,無疑是對即將展開的籃網生涯有所指引性的。
在本賽季,哈登代表火箭隊參加了8場比賽。在這些比賽中,哈登場均完成6次面框單打,在總終結佔比中只有24.7%,將相當分量的單打回合分給了約翰沃爾,後者場均4次,20%。而在19-20賽季,哈登場均的單打回合還是恐怖級的14.1次,佔到了他所有出手中的45%佔比。而分出來的相當分量回合,哈登首先拉高了擋拆策動的比重,場均7.1次+29.4%(上賽季只佔17.9%),位列“生涯都在打擋拆和轉換”的熟練工沃爾(7.3次+35.9%)之後,基本構成了擋拆與單打混合的雙持球核心模式。
單打的減弱,擋拆的提高,一方面適配於火箭隊引入伍德、掩護質量更好的陣容變化,一方面更是讓哈登擁有了更多的隊友協作互動與優化出手環境。比起四人拉開的面框單打,伍德的身板可以為哈登擋開對位者,並在對手的換防中創造時間差的出手空隙,也可以在內外拆中與伍德實現連線,給伍德提供投射終結的環境,也反過來利用伍德的懲罰迴應來避免過度包夾,最佳化自己的出手環境。當然,這樣的打法要更依賴於配合隊友的能力,如果伍德的三分和順下效率丟失,那麼只會放任對手對自己的防守,甚至會因為伍德的靠近而給自己多帶來一個防守者,還不如完全依靠自己的面框單打。然而,當隊友能夠匹配打法的時候,這無疑是比個人單打更能創造優質出手,更“合理”的選擇。
同時,哈登本賽季對於出手環境合理性的最佳化,也不僅存在於持球端的變化。在手中無球的環節,哈登同樣增強了自己的存在感,嘗試了很多東西。首先,在空手的強側配合中,哈登打出了更多的繞掩護人手遞手終結,在總出手中佔比達到5.2%,每回合得到0.9分,命中率29%。顯然,在強側打法中,雖然佔比還不夠多,但哈登已經擺脫了從前“始終拿球,個體開發”的風格,試圖與掩護人進行配合,在行進間藉助掩護卡人,在防守壓力相對較小的狀態下接過球權,更有餘裕地進行後續處理。而圍繞內外拆威脅存在的伍德,更是可以讓對手的防守判斷需要時刻面對兩點---而非哈登單打的一點---威脅,更具有改變防守平衡的作用。同時,現在的哈登,也更多地嘗試著徹底離開強側,遠離對手重兵看守的有球一端,將持球權力徹底交給沃爾,自己則利用沃爾+伍德在強側開發出的機會,弱側接球,投出更多的機會出手----接球跳投的佔比達到6.7%,每回合得到0.69分,命中率20%。
這樣的嘗試,對於融入籃網隊的後場組合與團隊進攻,無疑是有所幫助的。本賽季,籃網隊組成歐文和勒維爾的後衛組合,所採取的配合模式,也正是哈登與沃爾的雙核驅動。只是相對火箭,籃網隊更進一步,不像哈登與沃爾那樣,只是在不多的回合中稍微做出無球與弱側動作,而是走得更遠,將歐文和勒維爾的無球環節提高到了常規性的配合手段。歐文與勒維爾,賽季共同上場80分鐘,在歐文搭檔的二人組中排名第五,後衛組合中排名第一,彼此的捆綁非常明顯。而在這幾乎對等覆蓋的出場中,勒維爾40.6%的終結來自於擋拆持球,歐文則是35.5%。就像哈登與沃爾一樣,歐文與勒維爾也分攤了擋拆策動的發動機工作(首發中的三號擋拆持球手杜蘭特,在他個人的終結佔比中只有21.1%),而相對來說,歐文會稍稍偏重於無球接應一些。
這種合作狀態,看上去是有些不可思議的。從球員強度上講,歐文顯然是遠比勒維爾更優秀的那一個攻擊手。而在本賽季置身於相同團隊、控制住變數、基本同產量的公平角逐中,歐文用每回合1.03分+46%的擋拆終結效率,切實地壓制了勒維爾的0.87分+37%命中率。毫無疑問,歐文是更強的持球手,也是更強的擋拆手。
然而,更出色的那個,卻要相對讓權,這顯然也是有著其必然性的。歐文固然是更出色的持球手,但同時也是更出色的無球手----場均2.4次定點跳投,終結佔比10.2%,每回合1.41分,命中率56.3%,而勒維爾2.6次+13%,效率只有每回合0.77分+37%命中率,接球跳投方面,歐文場均出手3.7次,42.3%命中率,勒維爾只有1.8次出手+36.4%命中率。納什教練面臨的現狀是:勒維爾的持球端效率尚算不差,但無球終結的效果卻嚴重過低,而歐文在兩方面都做得更為出色,能拿出相對更好的接球后得分。因此,讓勒維爾避開那個“完全不靈”的環節,就順理成章了。
歐文與勒維爾保持持球與無球的切換,以擋拆作為團隊進攻的發動起手式,開發威脅後連線弱側---歐文的傳球中,30.2%給了杜蘭特,16.7%給了喬哈里斯,12%給了勒維爾,前三均是弱側無球終結點---後投出機會出手,成為了籃網主要的進攻模式。
在本賽季,籃網的面框單打實際上只有6.9%佔比,而擋拆持球人終結出手佔到了全隊終結中的18.8%,定點跳投則有21.7%,手遞手4.6%,空手切入7.4%,空手移動後接球出手則為6%。可以看到的是,與球迷的慣常印象不同,雖然擁有了杜蘭特和歐文這兩尊單打天王,也被廣泛認為是“不需要戰術,輪流掄即可”,但單打在籃網隊進攻中的傾向並不高,甚至難言第一檔次,只排在聯盟第九的位置。同時,與球迷印象中“強側單打,吸引包夾,分球跳投”的EASY模式也不同的是,籃網隊的定點跳投更是達不到聯盟平均側重水平,佔比位列聯盟倒數第十三的偏下游水準。反倒是無球移動更多的空手跑位,在籃網進攻中頗受重視,佔比高居聯盟第四,甚至比起“傳切依賴症”,屢次強行跑位的勇士隊,也只差了0.9%。
這樣的打法無疑是合理且科學的。就像上文中火箭部分所提到的那樣,比起單純的“側翼拉開,投手站住,強側單打,改變防守,分球定點”的“強掄”模式,在強側進行擋拆、手遞手等內外線球員的配合,在弱側進行終結點的相對移動,呼應進行空手跑位、無球繞掩護、空切籃下,再配合一定的定點跳投,才能讓球隊在強側的豐富性提高,弱側的牽制力增強,對手在持球端不能完全施壓於持球人個體,在無球端不能放心地轉移防守資源到有球側,便利於進攻方創造出更多防守空擋出現後的寬鬆接球與優質出手,避免了“球星靠個人強度破防”這樣的攻堅回合常態化,在時間更久的常規回合中防止了球星的過早、過多自我消耗。
而在效果上,籃網與火箭也有相應的體現。哈登的空位與大空位出手在總出手中佔到42.6%和9.6%,而上賽季則為34.8%和7.3%,勒維爾則是33%+22%對32.4%+17.1%,歐文為41.1%+12.8%對35.8%+10.6%,籃網隊的主要投手喬哈里斯則為33.6%+18.6%對28.8%+16.3%。而籃網隊全隊的空位投籃佔比達到32.7%,位列聯盟第五,是本賽季最能創造團隊機會、合理出手的球隊之一,上賽季則是30%。
但我們不得不看到的一點是,雖然歐文與勒維爾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和諧共存,但本模式對於歐文字人的強度壓制依然存在。在二人共同上場時,歐文每百回合可以得到31.8分,真實命中率60.8%,而在勒維爾下場時,歐文則可以拿到百回合41.2分+62.8%真實命中率。對比之下,歐文被勒維爾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雖然他確實是二人當中無球能力更好的那一個,但這終究也只是“相對而言”,對比持球時的進攻影響力來說,依然是對歐文能力開發的削弱。歐文與勒維爾的“大體平分持球擋拆,相對偏向無球終結”的模式,終究只是一種有所讓步的不得已而為之,絕非球員之間毫無妥協的完美方案。
那麼,如果我們將勒維爾換成哈登,歐文所面臨的處境勢必進一步惡化。比起勒維爾,哈登在持球環節的威力自然不必多說,持球擋拆每回合得分1.19,命中率59%,完全碾壓式勝利。然而,哈登在無球端的表現也明顯更為糟糕,上文中列出的定點跳投,命中率只有尷尬的20%,且還是在產量不多的小樣本情況下。更不用說哈登本賽季完全沒有進行過空手走位了。完全可以料想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納什將別無選擇,只能進一步調整球隊的後場工作分配比,將持球擋拆更多、更多地交給哈登,而讓歐文更多、更多地移動到進行無球終結。那麼,歐文的個人效率,將幾乎不可避免地再次被動下降,從而拉低整個籃網隊的進攻效果----不僅是歐文自身的得分威脅,更是一側無球端威脅下降後,防守牽制力不再,對於對手資源分配策略的改變作用。
同時,本賽季,籃網開發出了加雷特阿倫,代替了德安德烈喬丹的五號位位置。阿倫場均可以完成3.1次擋拆後接球終結,每回合得分高達1.41分,2.4次的空手切入得分,每回合1.28分,兩項總體佔到了個人終結的將近60%,是籃網隊最主要、也最高效的順下與切入籃下得分手,因此也最能透過擋拆,協同持球人的切入移動,來吸引防守。同時,在掩護牆和攻框手之外,阿倫還有著一定的分配球權、策應進攻能力,給勒維爾和歐文兩位擋拆手的場均傳球遠比給其他人的更多,佔比達到12.3次+37.7%和5.5次+16.9%,幫助二人的命中率來到63.8%和61.3%。有了阿倫,籃網就同時擁有了足以吸引防守的攻框、擋拆質量結結實實、戰術意識足夠上線策應的全能---或許除了不能投三分---五號位。無論是與後衛的擋拆配合,還是卡位後的手遞手,還是聯動持球人的衝擊籃筐,阿倫都能予以消化,在強側打出豐富的進攻方式,用變化之多來擾亂防守判斷,製造混亂,創造環境。
而這,無疑是籃網其他中鋒所不具備的。小喬丹在本賽季的下滑過於劇烈,場均只能完成0.8次+17.9%佔比的擋拆掩護接球終結,從佔比來看,其擋拆掩護吃餅能力,幾乎不被籃網的持球后衛所信任,極少選擇與他的連線,因此在對手眼中也就不具備重點盯防的必要。至於策應傳球,更不是喬丹所長,雖然也有18.3%的傳球給了歐文,位列所有隊友中的第一,試圖與其進行一些配合,但歐文接球后的命中率只有20%,表明了喬丹傳球的不易處理。最後,喬丹顯然也是沒有任何空間屬性的,三分技能點全無。而另一個可打小球五號位的傑夫格林,雖然有著低產下效率不錯的三分投射,具備一定理論上的空間屬性,但首先其並不足以長時間消化五號位的條件(除了極致五小的上賽季火箭,擔任中鋒的時間不超過20%,本賽季更是隻有5%),且不具備分配球的能力。而其擔任中鋒時價值最大的“空間性”,其實也更多停留在理論層面---本賽季的三分球出手,被放空佔比達到55%,上賽季則是50%,由於產量不高,同隊持球手輸送信心不足,在對手眼中“可放”。
阿倫的離開,帶來的也不僅僅是強側持球端的豐富性削弱。喬丹與傑夫格林在擋拆掩護、強側切入中的防守吸引力不足,處理球能力的缺少,一方面讓持球端的打法變成了單調且防守壓力更大的無限擋拆,另一方面,也勢必引發後續的連鎖反應----為了緩衝持球手的環境惡化,納什教練很可能不得不將杜蘭特調動過來,讓他離開無球一側,來到持球人身邊,頻繁地執行曾經杜庫擋拆中的掩護人角色。放眼全隊,也只有杜蘭特,可以兼具體型、速度、投射,來消化擋拆後的內外拆工作了。而杜蘭特,恰恰是本賽季籃網隊弱側的一大依仗。在杜蘭特的出手中,無球側基礎的接球跳投有14.5%佔比,而空手跑位後接球則有9.7%。在完成21.1%的持球擋拆與5%左右的手遞手的同時,杜蘭特在弱側承擔了更豐富的工作。而另一個投手喬哈里斯,完成13.3%的空手切入,33.5%的接球跳投,17.7%的無球走位。
因此,相對於單純的定點投手歐文來說,杜蘭特和喬哈里斯,在弱側的配合要遠為豐富,二人對應穿插的空手路線,甚至藉助杜蘭特體型進行的一些無球繞掩護,結合二人出色的效率,都比另一側的歐文更能牽制防守。而一旦杜蘭特離開弱側,更多地進行擋拆掩護,這樣的小組配合就不復存在了。而更為尷尬的是,即使喬丹與傑夫格林來到弱側,負面作用同樣是存在的。一個沒有空間屬性,一個不足以吸引防守,籃網的弱側很難吸引足夠的防守資源外擴站位---最好情況下,也只是歐文和喬哈里斯進行定點跳投,至多由哈里斯進行一些無球移動,而對於對手至關重要的的護框資源,可以站位相對收縮,保持對強側切入的隨時施壓了。
此前幾個賽季的成功球隊中,像猛龍與勇士的擋拆配合,永遠會由強側帶動弱側聯動,永遠會有空間內線、空切側翼、無球掩護後投射,最大限度拉開強側空間與牽制防守。並且,在強側透過追夢、伊巴卡、小加索爾、杜蘭特等技能豐富、組織百搭的掩護人,打出各種配合。強弱側的花樣越多,防守判斷難度就越大,創造機會的能力就越強。而完成交易後的籃網,並沒有那個程度的資源,喬丹無球端沒有空間能力與掩護配合意識,上傑夫格林則對手經常放空。對手的五號位護框手可以站位相對保守。杜蘭特的強側開發,將正面迎接掃蕩四的延阻後回追與護框五的收縮保護。
歸根結底,任何強隊的強側開發,都會與弱側的威脅強度有關,有了弱側的牽制,才能夠強側的球星開發提供環境,打出更合理、高效的創造機會型進攻。而籃網的進攻,由於最富於無球威脅,匹配幾乎全部弱側套路的杜蘭特被挪到強側參與大小擋拆的狀況,無論弱側如何排陣,都顯得牽制力較為薄弱----歐文和哈登不夠高效的接球后迅速處理終結,只能定點的單一方式,另一側喬哈里斯定點、無球、切入皆能,唯獨不擅長利用掩護牆的特徵,讓喬丹和傑夫格林淪為可以被放棄防守的累贅,甚至變成一端會被放、一端有累贅的不利局面。
由此,籃網的進攻,將會極大程度地押寶在強側開發上,突投傳都要面對對手騰出餘地的防守資源傾斜。而紙面的三巨頭,始終會有一人----基本可以確定,最多情況下是美記史密斯口中“你必須犧牲,你是最差的那個”歐文----落在無球端,拿出低效的貢獻。
巨頭的威力,在於改變防守均衡,從而帶動隊友,而巨頭越多,防守越調配不開,造成的機會漏洞越多。然而,籃網三巨頭,卻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反而可能陷入區域性少攻多的頻繁強解。
即使像球迷所言,拉開輪流單打,但單打也需要無球側的協同拉扯——杜蘭特在勇士的單打配合了庫裡、克萊等人,哈登在火箭的單打需要大量定點投射接應。單打,也不意味著絕對的巨星硬解,在常規回合中依然需要團隊的牽制作用。即使最極端的快船,倫納德與喬治也是巨星中最兼顧無球終結的二人,且配備了小莫里斯和祖巴茨這樣的空間內線與高效掩護手。而籃網隊,三巨頭中哈登和歐文在接球終結能力上的不明,讓籃網的強側單打開發很難得到舒適的控運環境。
事實上,無論單打與否,籃網都欠缺用團隊性創造合理出手機會的條件,都需要用巨星的個體強度去破開對手的防禦。其中最重要的杜蘭特,需要過多參與擋拆,參與單打,消耗巨大,以他的年紀和重傷過後的身板,更是籃網最大的隱患。
而防守端,更不用多說。哈登落低位對位所需求的無限換防,小喬丹蹲坑需要的四換防---像爵士隊掩護戈貝爾的羅伊斯奧尼爾四號位搭配----,同樣防守平平至多不拖後腿的歐文,造成了籃網“需要輪轉來掩藏的點,比能夠掩藏別人的點還多”的情況。在騎士與凱爾特人時期,歐文都有著能換防外線的特里斯坦湯普森、或塔圖姆+杰倫+斯瑪特這樣的豪華輪轉配置。夠強的對手,往往標配有外線強度高的持球后衛擋拆體系,且掩護人的機動力與外線威脅同樣兼具,而側翼則會有迴應三分與切入點,甚至會制式武器一般地有第二控球強點---安東尼戴維斯+施羅德+詹姆斯,塔圖姆+泰斯+杰倫,字母+霍樂迪),於是便在傳導中進一步加劇籃網輪轉不足的窟窿。而最終籃網能做的,也就是靠杜蘭特拖著那條跟腱的換防掃蕩,來試圖儘量緩解彌補,依然是消耗杜蘭特而已。
籃網能打比賽嗎?可以。籃網能夠有競爭力嗎?當然可以。即使如此的“不合理”,我相信他們依然能打出足夠的進攻---防守另說---效果。原因無他,因為他們擁有著聯盟中最好的三個強解攻擊手,可以靠著巨星的個體強度,強行破開防守的施壓,拿到分數。但是,這樣的打法,遠遠談不上合理,只是在常規時間內對於巨星體力的過多損耗。巨星的個體攻堅,需要被用在最關鍵的決勝時刻,而在更持久的40、甚至45分鐘內,終究還是需要團隊籃球、機會創造、合理出手的“養生模式”的。
即使不做出任何調整,籃網的進攻依然非常可怕。但他們對於巨星的消耗過多,或許會讓他們的隱患比進攻更可怕。
-
18 # 發財日記
格里芬新秀賽季沒出場,養了一年,哈登是替補,庫裡受傷病困擾,後期差點超車,還有詹寧斯新秀賽季就拿50分,後期乏力,不穩定 ,埃文斯新秀即巔峰,是小號詹姆斯,場均20+5+5
回覆列表
不知不覺中,09屆的選秀球員在NBA呆了已經快10年時間了,而這屆選秀球員之中,哈登與庫裡兩個MVP球員,共拿了3個MVP(題主所說的出了三個MVP有歧義),此外還有格里芬和德羅贊等明星球員。可那一年的最佳新秀卻被埃文斯搶走了。
埃文斯如今一直是被球迷戲稱為“出道即巔峰”,相比於庫裡、哈登,他的菜鳥賽季確實驚豔。在國王擁有無限開火權的埃文斯,場均砍下20.1分5.3板5.8助攻的20+5+5資料,投籃命中率45.8%。
那年的狀元格里芬因傷賽季報銷,並沒有打一場比賽,因此無法與埃文斯競爭最佳新秀。而哈登則是在雷霆隊扮演第六人的角色,球權有限,僅僅只有22.6分鐘的上場時間,拿下9.9分3.2板1.8助攻的資料,自然無法與埃文斯競爭。而庫裡是三人之中最有可能競爭到最佳新秀獎項的,那個賽季場均17.5分4.5板3.9助攻,投籃命中率46.2%,三分球命中率43.7%,當時還打破了新秀球員三分球命中數的記錄。如果當時勇士的核心是庫裡而不是艾利斯,那我相信庫裡有能力拿下更好的資料,從而得到最佳新秀球員獎的。
時過境遷,那屆新秀球員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埃文斯如今只是個普通球員,而哈登和庫裡卻已經是巨星級別的球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