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雲倚山聽天籟
-
2 # 文苑守望者
這個問題,有點深奧,先穿越一下,回到漢字出現前的古代:黃河邊上,生活著一大群人,同宗同族同姓,屬於同一氏族部落!他們說話,都是屋裡哇啦,外面比劃,有時候腳都用上了,甚至還得學學鳥
-
3 # 汾酒一杏花村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甲骨文(商) → 金文(周) → 小篆(秦) → 隸書(漢) → 楷書(魏晉) → 行書,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型稱為 “漢字七體。
1、甲骨文:商朝時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從商朝開始的。
2、金文:是商周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鐘鼎文。金文有粗而寬的筆畫,點畫圓渾,金文比甲骨文更規範。
3、大篆:西周晚期,金文形體趨向線條化,筆畫比較整齊、勻稱。
4、小篆:李斯按照秦國的文字標準,對漢字進行整理簡化,在全國推行,這種新字型叫小篆。
5、隸書:篆書筆畫圓轉。符號性顯然大加強。小篆文字規範了,但書寫不方便,民間流行一種更簡單的字型,叫隸書。
6、楷書:漢朝後期,隸書又演變為楷書。字形結沒有什麼變化,書寫更為簡便。
7、草書:草書特徵是筆畫連帶、結體簡約、字形奔放。
8、行書: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字型,比楷書簡便,且比草書易辨認。
-
4 # 太平風物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漢字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是目前世界上廣泛使用高度發達的文字!現存最早的可識別並具備一定體系的漢字是中國商朝時期的甲骨文,經考古研究發現被確定是漢字發展的早期雛形!
《說文解字》中說:黃帝的史官倉頡看見鳥獸的腳印,明白可以用形來區分事理,開始創造文字,由“圖畫”經過一個簡化過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徵,開始了“文字”的進化過程。
縱觀整個漢字發展歷史,漢字在形體上是逐漸由圖形符號慢慢變為筆畫,由象形轉變為象徵,由複雜向簡單轉化,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的統一!
漢字作為一套複雜且發達的文字系統,從早期的象形造字開始,形成了以象形為主,衍生出包括會意、形聲、指事、借代、擬物等多種造字特徵,我們一起來看下。
象形象形屬於“獨體造字法”。是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象形來自於圖畫文字,象形字就是畫物像它的形狀,以此形狀表達它的含義。
例如“月”字像一彎明月的形狀,“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 “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艹”(草的本字)是兩束草,“門”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我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象形作為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但它的侷限性很大,因為有些實體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畫不出來的,隨著文字慢慢發展,由象形拓展到象徵,圖畫的性質減弱,象徵的性質增強!
會意會意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會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
會意字型別包括異體會意字和同體會意字兩種,異體會意字用不同的字組成。如“武”,從戈從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腳,表示人拿著武器走,有徵伐或顯示武力的意思。同體會意字用相同的字組成如“從”,表示兩人前後相隨、“比”,表示兩人接近並立。
會意是為了補救象形和指事的侷限而創造出來的造字方法。會意法具有明顯的優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義;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強.《說文解字》收會意字1167個,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直到現在人們還用會意的方法創造簡體漢字或方言字。
形聲形聲屬於“合體造字法”。形聲字由兩部份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發音。
形聲是由表意符號和表音符號兩部分組合成字的造字法。形聲字的兩部分一部分是表意的,叫形旁;一部分是表音的,叫聲旁。例如:“櫻”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種樹木,聲旁是“嬰”表示它的發音與“嬰”字一樣。
常見的形聲字的結構方式包括左形右聲(湖)、右形左聲(期)、上形下聲(琶),下形上聲(想)、外形內聲(圍)和內形外聲(聞)等!
指事與“象形”相同,“指事”也是漢字造字法之一。許慎在《說文解字》對“指事”進行如下定義:指事者,視而可識 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相較於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屈”的明確定義,“指事”的定義多少顯得有些模糊。無論是“視而可識”還是“察而見意”,都是很明顯的主觀行為。
對於“象形”而言,主要是透過臨摹事物的形狀或提取事物主要特徵來創造文字;對於“指事”來說,則主要是透過指示符號來表達文字的具體含義——這種“指示符號”並不具備以形見意的特徵,為此其指示符號並非不可替代。
最初階段作為漢字的最初階段,肯定是以象形為主的造字特徵,而且主要的承載主體就是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被稱為“最早的漢字”。從字型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
甲骨文中形聲字約佔27%,可見甲骨文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系統。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2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註、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而且這些早期漢字的內容已經涉及到天文、曆法、習俗、醫藥,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含義深遠!
-
5 # 楓林晚185736420
混沌時,結繩記事,再到倉頡造字,中間漫漫,骨殼,龜殼,絹布,竹片,再到蔡倫造紙朮,漢字的過程,可謂波波折折。古人,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與之間的交流,對世間的萬千景像,豐富的內心和情緒的變化。急需一種共同認可且又時間變,它不變的一種符號載體。由是,最初的,且真實立體的字,家形字出現。比如山,日,月……形似。爾後,隨著要表達內心的思想的感觀意識,便應運形意字,例男,田裡幹活的人,大都是男人。好,什麼是好,有兒有女。再忍字,心上一把刀等等。再後,生產力的提高,交往的升級,:形字意字,已不能滿足語言的功能,交流的深入,便演化又一種形字和意字結合體,形意字,如林,森,淼焱等等。這就是漢字發展的主要形式,當然了,還有漢字許多演化的途徑,中國古人,聰慧絕頂,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字,照耀世界文明的星空,讓中華文化,中華文明,屹立世界之林,熠熠輝煌。
-
6 # 芊芊說劇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型稱為 “漢字七體”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範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型.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型.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型.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型,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型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裡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型.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型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型,仍稱宋體,也叫鉛字型.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型,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型,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型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型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各個時代的中國文字都有著與眾不同獨特的民族、民風的內涵,中國的文字史裡處處深深地刻著中華兒女的智慧與勤勞.然而,現今有些人對本國文字瞭解甚少,而對於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字投入極大的熱情,卻依然是個半調子.文字是國家的靈魂,為了瞭解祖國文字的變遷,祖國的歷史,祖國的靈魂,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
中國文字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範化.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字型,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總體來說,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一).
(表一:漢字書體的演變)
1甲骨文
秦統一文字前,中國的漢字,不論從字型、應用角度而言,還是混亂的.古文廣義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內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狹義的講,指中國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這裡採用狹義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與金文;其中,前者被人們視為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為商朝後期用寫或刻的方式,在龜甲、獸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會意的造字原則,形聲字只佔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滿硃砂,也有直接朱書墨書的.因文字多為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體,筆畫不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
殷代影象金文:先秦稱銅為金,故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鐘鼎文、彝器款識.與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顯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實的寫法,使形象生動逼真,渾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書寫的俗體,金文才是正體,顯示了正體多繁,俗體趨簡的印跡(如表二).
(表二:甲骨、金文對照表)
甲骨文因多為刀刻在龜甲獸骨上,故其文字帶有堅硬的筆法(如圖3).這種如刀刻的筆法,亦有被運用在現代平面設計上(如圖4).
2大篆
在中國文字史上,夏、商、週三代,就其對文字學的貢獻而言,以史籀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別創新體,以趨簡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因其為史籀所作,故世稱"籀文".大篆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所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3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標準字型.由大篆簡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筆力遒勁之意.小篆之形體結構規正協調,筆勢勻圓整齊,偏旁也作了改換歸併.與大篆相比較無象形性.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其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極重大的意義
4隸書
從小篆向隸書演變的第一步,最顯著的變化是從婉曲的錢條變為平直的筆畫,從無 角變成有 角. 一般人認為隸書是指有波磔的、一橫一捺都拖著像刻刀一樣的長長尾巴的隸書,這只是其中的一種.隸書主要有秦隸和漢隸,秦隸是隸書的早期形式;漢隸則為隸書之成熟字型.通常所說的隸書是指漢隸中的"八分"而言(圖6)."八分"是在秦隸之後,漸生波磔.隸書發展到八分,已經是姿致成熟.隸書因其字較方正、厚實,故帶有剛正不阿的嚴肅感(圖7).圖8雖為英文字母,但其有菱有角的字型,有隸書的〃味道〃.
5楷書
“楷書“又名真書、正書、今隸.如歐陽詢、柳公權等碑帖之字屬之.包含了古隸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簡捷等.這種字型一直沿用至今,被視為標準字型且為世人所喜愛.楷書有一種穩重而衍生出寧靜之感;文字因個人書寫的方式、性格之異,而有不同風格的同一字型(圖9、10).圖11與宋徽宗的瘦金體同樣是以細線條勾勒出文字,但因轉折處以圓滑的方式表現,呈現出與瘦金體截然不同的視覺感.
6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字)體.行書不同於隸、楷,其流動程度可以由書寫者自由運用.行書表現出浪漫唯美的氣息(圖12).
(圖12)
7草書
“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草書本於章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道,因其多用於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展而成為"今草",即通常人們習稱的"一筆書".今草大部分較章草及行書更趨於簡捷.草書給予觀者豪放不羈、流暢之感(如圖13、14、15).
8印刷字型
印刷術發明後,為適應印刷,尤其是書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漸向適於印刷的方向發展,出現了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型—宋體.其發端於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宋朝,定型於明朝,故日本人稱其為"明朝體".由於宋體字適於印刷刻版,又適合人們在閱讀時的視覺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型.
9電腦字型
隨看文化事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在西方文字型的影響下,又出現了黑體、美術字體等多種新的字型,如海報(POP)體、綜藝體、勘亭流、少女字型等,及更多的宋體之變形,如仿宋、扁宋等.並將各類漢字電腦化,運用的範圍更加廣泛.
如 下圖(其由左至右依序為:迭圓體、綜藝體、古印體、勘亭流及海報體)
漢字的起源是一個未解之謎.說到漢字,不得不提甲骨文,得到考古支援的商代甲骨文最早出現在3300年前,這比古埃及的文字及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字都要晚近2000年.至今共發現了5000個以上的甲骨文單字,其中可以認識的約有1700字.從一定程度上講,同樣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沒有理由落於人後那麼多!思索的同時,我們發現最早的甲骨文就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會意和形聲成分,在這些甲骨文中,“會意字”不到80%,形聲字佔20%多.這與古代埃及人、蘇美爾人等其他早期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認為中國古代的科技水平,遠遠不如古埃及、古希臘文明.在古埃及人早已經用巨大的石塊建造宏大的金字塔時,中國卻只有夯土建築.在古埃及人已經在堅硬的石頭上刻下精美的象形文字圖案時,中國卻只能在獸骨或龜甲上刻出粗糙的劃痕.但是看看中國的甲骨文的抽象程度,卻又遠遠高於古埃及那些具象的圖形.似乎漢字直接跨越了早期象形文字的早期階段,直接進入了一種更抽象的較高階階段.漢字發展經歷的象形階段:表意—形聲的途徑中,象形階段幾乎沒有,所謂的象形字在甲骨文階段就已經被高度抽象了.後來,隨著漢字的演變,漢字更不再是純粹的表意文字了,當希臘人建造帕臺儂神廟的精美雕塑,羅馬人建立萬神廟的巨大穹頂時,中國還只有秦漢時期夯土的長城,和陶製的殉葬兵馬俑,但是秦朝的小篆已經是一種全國統一的規範文字了,漢朝的隸書與今天的漢字已很接近.無論是跳躍著前進的文字文化,還是中國漢字這一龐大的複雜語言文字元號系統,都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在文字出現的早期,象形文字可以工作得不錯.可是隨著語言的不斷豐富,有些語言不能用形象表達了.古埃及人和蘇美爾人開始創造一些僅代表發音的符號來記錄這些語言.中國人卻選擇了另外一種解決辦法:
會意字,如“日+月=明,女+子=好”;
表音字,如“阿”,沒有任何意義,只表示一個音節;
通假字,如“說-悅”;開始出現於漢字中.
提及漢語,免不了令人聯想到同樣佔文化課很大分量的英語.同時,我們也想了很多.學習一種語言的最高境界就是用這種語言思考,就想用母語思考一樣.但是,最能發揮個人思想創造性的還是母語,更何況要學好“外語”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古羅馬人並不因為羨慕希臘文明,而改用希臘語——儘管兩種語言十分接近.阿拉伯人同樣要把拉丁文、希臘文翻譯成阿拉伯文,而不是改用拉丁文或希臘文.同樣,文藝復興時的歐洲人也不是自己改用阿拉伯文,而是把阿拉伯文翻譯成拉丁文.到了啟蒙運動時期,更進一步地翻譯成本民族的語言並加以普及.
對於外語好的個人而言,直接看外文原文根本不費勁.但要他翻譯出來,效率就要低很多.但是對於整個社會來講,如果人人都化大量精力學外文,那效率就很低了.最極端的情況就是——像歷史上那些失去了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民族一樣,徹底消失了.最好的選擇就是象阿拉伯人、或文藝復興時的歐洲人那樣,以少數擅長語言的人進行大量的翻譯工作之後,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傳播、普及.只有這樣,本民族中才能更多的人用母語進行高效率的思考、創新.
漢語現在在英語面前面臨的困境是:基於這個語言的文明正處於高峰期——並不象阿拉伯人面對的古希臘、古羅馬文明那樣,是處於經失落的靜態文明;也不象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面對的是正走向衰落的伊斯蘭文明.現在,大量新的科技成果、新知識、新思想依然在英語世界產生,英語,作為當今世界事實上的國際社交語言,它取得的成功是史無前例的.從使用它的人口來說,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數僅次於漢語而居世界第二位,大約有4億多人.然而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英語的人數,要遠比這多得多,可以說分佈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各個民族.所以,現在並不能簡單地因為學習英語消耗了學生大量時間,就不該學英語了.光學好英語是不夠的,全民學英語也不表明就能提高素質,但也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
如果從利馬竇、徐光啟向中國傳播西方文藝復興思想算起,已經幾百年了;如果從鴉片戰爭,從林則徐翻譯西方書籍、報紙算起,也有160多年了;即便從五四新文化運動算起,到現在也有近百年的時間了.當代的中國,應該正處於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的轉折關頭.現在的中國,應該是學習英語,與翻譯並重;最重要的是要開始用母語思考、創新.提高科研、新聞等行業從業者的英語水平,與普及基礎教育,普及先進科學文化思想並重.不應該在中國把英語變成象歐洲中世紀或文藝復興時期的拉丁文那樣的“貴族語言”.
文字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歷史的痕跡,中國文字的演變是跳躍式的,是華麗的,是耐人尋味的,就如同中國的歷史一樣.中國人創造中國文字,中國文字也同樣引導著中國人前進.
六書一詞出於《周禮》:“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然而,《周禮》只記述了“六書”這個名詞,卻沒加以闡釋.
中國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曰:“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武’、‘信’是也.五曰轉註:轉註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許慎的解說,是歷史上首次對六書定義的正式記載.後世對六書的解說,仍以許義為核心.
[編輯]六種構造條例解說
[編輯]象形
屬於“獨體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例如“月”字像一彎月亮的形狀,“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艸”(草的本字)是兩束草,“門”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我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編輯]指事
屬於“獨體造字法”.與象形的主要分別,是指事字含有繪畫較抽像中的東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以作標示;“兇”字則是在陷阱處加上交叉符號;“上”、“下”二字則是在主體“一”的上方或下方畫上標示符號;“三”則由三橫來表示.這些字的勾畫,都有較抽像的部份.
[編輯]形聲
屬於“合體造字法”.形聲字由兩部份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發音.例如“櫻”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種樹木,聲旁是“嬰”,表示它的發音與“嬰”字一樣;“籃”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製物品,聲旁是“監”,表示它的發音與“監”字相近;“齒”字的下方是形旁,畫出了牙齒的形狀,上方的“止”是聲旁,表示這個字的相近讀音.
[編輯]會意
屬於“合體造字法”.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併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表達字義;“解”字的剖拆字義,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開來字達;“鳴”指鳥的叫聲,於是用“口”和“鳥”組成而成.
[編輯]轉註
屬於“用字法”.不同地區因為發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閡,以至對同樣的事物會有不同的稱呼.當這兩個字是用來表達相同的東西,詞義一樣時,它們會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例如“考”、“老”二字,本義都是長者;“顛”、“頂”二字,本義都是頭頂;“竅”、“空”二字,本義都是孔.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讀音上也是有音轉的關係.
[編輯]六書的運用
實際上,古人並不是先有六書才造漢字.因為漢字在商朝時,已經發展得相當有系統,那時還未有關於六書的記載.六書是後來的人把漢字分析而歸納出來的系統.然而,當有了“六書”這系統以後,人們再造新字時,都以這系統為依據.好像“軚”、“鑀”是形聲字,“凹”、“凸”、“氹”是指事字,“畑”、“奀”是會意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佔大多數.這是因為畫出事物是一種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當文字發展下去,要仔細分工的東西愈來愈多,好像“鯉”、“鯪”、“鯇”、“鰍”等事物,都是魚類,難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細把它們的特徵和區別畫出來.於是,形聲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魚”就可以交代它們的類屬,再用相近發音的聲旁來區分這些字.到了近代,有80%的漢字是形聲字
-
7 # 鈴醫玉海
漢字的發展最初階段,是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
其演變過程是: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型稱為“漢字七體”。
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那是遠古的時期,人們要生存下來,就必須聚居在一起生活,相互協作,共同勞動,共同生活。在人們勞動和協作的過程中,為了便於交流,人類開始有了語言。
最初,人們的語言只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口耳相傳來表達一定意義。但是,這隻能在有限的範圍內方便了人們之間的交流。
隨著人們交流範圍的擴大和交流內容的豐富,最初形態的口頭語言就顯露出許多缺陷了。口頭語言說完馬上就消失了,無法儲存或記錄下來。
還有,口頭語言還受到人體發音器官的侷限,不能直接且清晰地傳達到較遠距離,聲音的穿透力小,影響範圍很小。要是想擴大語言的傳播範圍,就必須經由第三者的轉述。
但是,語言在轉述的過程中,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意義的偏差或資訊的損耗,這就會嚴重地影響人們語言傳播活動的深入發展,不能滿足人們追求文明進步而擴大交往的願望。為此,必須發明一種可以記錄口頭語言的符號系統,以突破口頭語言的時空限制。
在那個時候,人們每天的生產活動大多是打獵,並把打來的獵物用繩子一個個地串著或拴著,人們逐漸發現,打的獵物越來越多了,繩子上用於拴獵物的結就越多;獵物打得越少,繩子上用於拴獵物的結就越少。
於是,人們也開始在繩子上打上數量不同或形狀各異的結來表達特定的意義,這就產生了結繩記事。
後來,人們就在石塊或石壁上描畫一些事物的具體形貌,用以表達一定的意義。比如,在魚多的溪邊放上畫有魚形的石塊,就是告訴別人此處有魚可捕。還有,在獵物多的地方也放個相應的東西,來表示這裡的獵物很多。
至黃帝的時候,有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叫倉頡,黃帝非常喜歡他,因為他頭腦靈活,記憶力非常強,所以黃帝就讓他負責史官的事。
倉頡做了史官之後,由於事情太多了,他的記憶力就不夠用了。每天那麼多的事情,他根本沒有辦法將那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清晰地記下來。他開始採取結繩記事的辦法,但是他一天最少的時候也要使用3根繩子,每根繩子上都會有幾十個結。
後來繩子不夠用了,倉頡又用刀子在木竹上刻符號作為記事。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文明的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在這時遠不能適應需要了。
特別是黃帝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瞭舟、車、弓弩、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這時,倉頡也開始想辦法用什麼東西來記事又快又準呢?
有一天,倉頡看到鳥獸的腳印留在地上,清晰可辨,特徵明顯,這便觸發了他的靈感。
他靈機一動,就模仿著在地上用小棍畫了一些生活中常見動植物的大致模樣或某些具有獨特形狀的部分面貌,然後他再請別人來辨認這些圖畫所指代的具體事物,別人看完後,也很快地就能辨認出了這些圖畫所代表的事物。
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佈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於是,他按照自己的心意所想用符號拼湊成幾段,他拿給別人看,經他解說,人們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做“字”。
倉頡的嘗試獲得了初步成功,他把這種方法向旁人推廣,得到了人們的認同,漢字就這樣誕生了。
漢字的發明在當時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傳說倉頡造字時,天空下著像粟一樣的密雨,地上的鬼神感到自己的尊嚴被冒犯了,併為此整晚地失聲痛哭。
漢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遠古時期,這就是漢字的發展的過程。
回覆列表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最初發展階段就是甲骨文,被認為是現代漢字最早期書寫體,也是古代一種最成熟的文字。目前發現的一共有4500個單字,主要應用在天文、曆法、醫藥、占卜、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從字型來看基本以象形、會意、假借、形聲、指事的造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