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謝刀
-
2 # 催眠療愈師安心
*……心理學角度。人都是追求自我價值的,這是本能。無論做什麼事,在什麼關係裡都追求“我是棒棒的、我是有用的、我是優越的、我是被愛被肯定的”。
*……在接受別人幫助時,被幫助者的價值感自然會低於提供幫助者。不對等就出現了。
*關係是否能平衡,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這個人情對方是否有能力還。如果雙方旗鼓相當,你今天幫我我明天幫你,不存在地位高低懸殊的情況。那就會很自然平和。因為價值感對等。
*……但如果本身雙方權利地位能力有懸殊,就會存在不平衡。所以在提供幫助者面前,被幫助者往往內心矮人一節的感受。雖然這是自願的,但這並不好受。因為等於在別人面前承認“我不行”、“你比我能耐、“求你幫我”的姿態
*……如果求助者本身比較自信,自我價值感很好,也有感恩心。那他付出的“價值感缺失”的代價就少一些,自己完全能消化。
*……但如果,求助者本身就自卑、敏感、價值感低。他再去求人辦事,就會感覺自己很“屈辱”,感覺自己“付出很大代價”。這個時候,提供幫助的人姿態就極其重要。提供幫助的人如果明顯展示出“優越感”、“高人一等”、“拯救者”的姿態。很容易激起求助者的極大反感。因為這讓求助者倍加感到自己的“無能”和“卑微”。
*……有句老話“大恩如大仇”,就是這個道理。
受人大恩的人如果自我內心不強大,很可能就出現這樣的心理獨白:“我永遠在你面前低你一等,我見到你永遠要低頭哈腰,我永遠也抬不起頭,永遠欠你的,恩太大我確實還不起,你壓著我,我永遠是個抬不起頭做人的,所以我恨你,我恨低你一等。”
*………所以,幫助別人,返到招人懷恨,都是自我價值感作祟。注意方式方法。
-
3 # 蝴蝶日記l心理測試
有些人屬於一味索取型,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你幫助ta覺得是應該的,不管怎麼幫助,最後只會把我們作為獲取的工具。面對這樣的人,最好堅決說不,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當你的善意不能滿足他們的期望時,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理解和感恩,而是怨言和怒罵,於是就有了鬥米恩升米仇。
主要我覺得幫助人要有原則
1.救急不救窮
2.救助他人標準不要太高
3.避免過於主動地幫助別人
4.對於一味索取的人,要堅決說“不”
-
4 # 820044101
我認為擁有感恩的心不是人天生的,需要後天的教育,跟自幼的教育(經歷)關係很大!而且佛系地理解感恩是:一方面,“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人性,更是人品!何況烏鴉還懂反哺!不懂感恩的人是不懂知足的,比較自私,很難感受到真正的快樂!另一方面,我們為人處世不能只圖回報。當然工作和做生意的另當別論。如果給別人一點幫助就惦記著別人回報,那是做生意!還有,都說報恩要及時,我認為不是及時,是時時(貫穿一言一行於一生)——比如一輩子不做壞事就是一種感恩,對父母對祖宗的感恩……不難也難的!總之,我們儘可能感恩所得,儘可能不求別人感恩。當然不可否認有時需知道“禮尚往來”,比如在你很需要幫助,曾經得到你幫助的人連舉手之勞都不做,那你就知道TA的為人了。
-
5 # 心理諮詢師蘭小兵
一個懂感恩的人,其實是智慧的。這個世界其實就像一面鏡子,你如何對待鏡子,你就會看見怎樣的世界!
計較的人,路會越來越窄,感恩的人,路會越來越寬。甚至可以說,感恩不是為了別人 而是為了自己,你越感恩你就擁有越多!
-
6 # 思之遠方
感恩是一個人人品的重要表現。人是社會動物,也是群居動物。一個人從生下就離不開社會,離不開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感恩,就是要從內心深處領悟、體會社會和別人對你的關心、愛護和幫助,懂得社會和別人對你的好,懂得回報社會和別人。這是做人的道德底線。也是人作為人的重要標誌。不懂得感恩的人,從心理上看,往往心智不成熟不健全,缺乏健康的心理,這種人往往容易把社會和別人的關愛幫助當作理所應當,甚至當作對他的所欠所愧,有的心態扭曲,仇富心理特別強,把社會和親戚朋友的關愛幫助當作他們的責任,是應該的,是必須的。你比我過得好,你富貴了,就得幫我給我,不給不幫是你的不對。是你不仁不義,不夠意思。這種人往往把自己的貧困潦倒歸罪於社會和親戚朋友。
-
7 # 享之1997
給你的問題糾正一下,你所表達的應該是:“人類知道感恩,但為什麼有的人卻是升米恩,鬥米仇?”
自我保護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人是一種有智慧、有情感的高階動物,當他處於危難時,自我保護的意識比較強烈,如果這時某人對他實施了幫助,作為一種有情感的動物,感恩是一種情感的正常反應。
“升”和“鬥”是古代一種量器,10升為1鬥。“升米恩,鬥米仇”是說,給某人小的恩惠,他知道感恩,但給他大的恩惠時,他倒記仇了。
其實,這不是普遍現象,偶爾有這種現象時,一般也是發生在親屬之間。
我國有句俗語叫“清官難斷家務事”,意思是親屬之間,各種利益關係錯綜複雜,難以了斷。親屬之間互相幫助是常事,有的人對他的親屬有比較大的幫助後,總記著給親屬施了大恩,而在以後的交往中不太在意對方感受,經常做一些傷害對方的事情,久而久之,當對方不能承受時,矛盾就爆發了,這時施過大恩的一方就拿這句話當說辭而已。
-
8 # 樂迷z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生長環境和教育環境的不同,有的人成長環境不錯,又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就懂得感恩,不會因為一點事情去嫉妒或者記恨他人。
-
9 # xingl7687
如果你持續這樣下去,突然某次因為什麼原因沒有幫忙,對方就會記恨你,並且記恨一輩子!
就好比接受救濟的人,習慣了之後往往認為救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自然不會考慮自己去幹點什麼,靠自身的勞動來獲得食物。
如果你後來發現他已經恢復了勞動能力,不不救濟他了,他就會對你記仇。
這是因為,對方把原本你愛心資助的東西當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指得就是對別人的幫助,讓其形成了依賴,由感激變成了理所當然,以至於最後成仇
-
10 # 大道至簡奕善奕美
厚德載物!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相由心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
修身齊家… …相由心生!
-
11 # 以畫隨出
有人就是太貪心,
拿人幫助當奴人!
他人幫助笑臉迎,
他人不幫就成仇!
要幫還是幫君子,
小人再幫也無光。
-
12 # 小石侃法
是升米恩,鬥米仇吧?升米恩是因為你的幫助正好是對方需要的,為對方解決了現實困境;而鬥米仇則是因為你的慷慨激發了對方人性中的貪慾,當這種貪慾不能持續得到滿足時,便會滋生怨恨。所以,千萬不要因為慷慨給自己招來恨意,在幫助別人時,要儘量做到以下幾點:
一、幫忙解決對方的現實困難,而不要去解決預期困難。人一生會遇到很多困難,但真正讓人抓耳撓腮的卻是眼前的難處,當人們被眼前的難處困住動彈不得時,你施以援手,就能讓對方感激不盡。比如一個人在叢林中不小心掉進陷阱大喊救命,這時你將他救了出來,他一定對你心存感激,但如果你為了讓他在接下來的行程中處於安全境地而把前面的5個陷阱全給搗毀了,他未必會感激,因為那5個並沒有困住他,沒有造成他現實的困境。
二、要防止自己善心氾濫,當對方視你的幫助為理所當然時,要適時收手。一升米和一斗米相比,自然是一斗米多,但一升米卻是剛好能解除對方的現實困難,而一斗米卻讓人有不勞而獲之感並滋生貪婪,而一旦得不斷到滿足時,便認為是你欠他的,此時他向你索取,你若不給,那必定成仇。所以我們在好意幫人時,一定要隨時把握對方的心態,一旦發現對方將你的幫助視為理所當然,就要收斂自己的善心。
三、應別人所需幫忙,不要主動去幫。切忌在別人沒有渴求時就去幫忙,你的主動幫忙會讓對方感覺自己無能,他會認為你在施捨而不是幫忙,繼而引發自卑,而誰願意與一個讓自己自卑的人在一起呢?
四、小恩小惠比慷慨施捨更讓人有感激之心。有一則寓言,上帝宴請十大情緒赴宴,宴席上大家有說有笑,唯獨有兩人互不理睬,上帝很奇怪,把他倆叫到一起問原因,一個說“我叫慷慨”,另一個回答“我叫感恩”,結論就是慷慨與感恩素不相識,因為自己的慷慨從來沒有得到過感恩的迴應,而感恩與慷慨也素昧平生,因為感恩不會對慷慨有任何親近。所以,若有人尋求幫忙,給予解他燃眉之急的小恩小惠即可,他會因為你是在真正幫他而感激你。
五、先拒絕大的要求,再施以小的幫助,會讓人更加感激你。有人找你借一斗米,你拒絕了,之後,對方再找你借時,你給對方一升,對方會一改之前對你的不好印象,這是因為對方會認為這是自己經過努力得到的,並且你沒給多少,也說明你們倆差不多,他沒什麼好嫉妒的,再加上借得不多,返還時對他不會有太大負擔,他能輕鬆與你相處,自然不會成仇。
六、不要讓別人得到的太輕鬆,最好是讓對方有所付出。人到落迫都是逼不得已,特別是在有求於人時,更是將自尊拋在了一邊,若這時你直接施捨,等於認同了他不要自尊的事實,但如果此時你讓他先幫你一個忙,哪怕這個忙你是臆造出來的,也會讓他挽回自尊,當他付出後,你再幫他,他就會認為你們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內心愉悅,自然對你千恩萬謝。
-
13 # 夏天有雨894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知恩圖報,對人的恩情牢記不忘。古人有銜環結草相報,也有陳世美恩將仇報。他人對我有恩,投桃報李,牢記於心,點滴不忘。人心向善,積善成德,人友善於我,我感恩記於心。常言道,一升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一個人落魄之時,幾天揭不開鍋,家無充飢之米。危難之時見真情,你在這緊急時刻送給他一升米,無疑是救他一命。猶如沙漠之中送水,冰雪之中送碳。他會記你一輩子,片刻不敢忘記。
另一個人生活不差,僅一時間挪借不過,生活困難。你得知他有困難,背上一斗米去借給他。你的好意會被他誤會,我只差一升米,你送來一斗米。還叫他不必寫欠條,有的時候再還。他會以為你是在嘲笑他,嘰笑他無錢。越想越氣,視你為仇人。
所以人們便總結出來,一升米養恩人,一斗米養仇人。人在緊急生死關頭,你伸出援手拉他一把,他會永久記住你的恩情的。人是知恩報答的,只有禽獸才不知道報答恩情的。
-
14 # AliceQY
就是,不知道,有人幫我,我不還對我就是一件事,我不喜歡欠別人的,不過,我不太參與社交,我喜歡上班談上班的事,有事說事,下班就跟家人一起,不喜歡被打擾,雖然我不是總經理,我上班的時候也很隨和,從來不需要誰特別來打點我,只是我現在不上班,沒機會隨和了
-
15 # 一點心理學
人在困難時候受到恩惠的話,一般都會非常感激的。
但是如果習慣了得到某人的恩惠,他會認為這種救濟是理所當然的,他不會去思考自己應該回報什麼,甚至不會思考自己應該感激,反而在得不到恩惠的時候,怨恨過去一直幫助他的人。
心理學家 Tesser 等人透過實證研究證明:大體上,人們對施助成本與恩惠價值的評估越高,所引發的人際感恩就越強。
意思是,人在一直受到別人的恩惠時,內心會慢慢發生變化,他根本不瞭解施助的成本,而且對恩惠的價值評估會變低,那麼他自然不會感恩。
比如有人吃不上飯,鄰居每天送他一個饅頭做晚餐,最開始他會非常感激鄰居讓自己餓不死,但時間久了之後,他反而會去打聽鄰居吃的是什麼,如果鄰居吃肉,為什麼只給我一個饅頭?他不僅不感激,反而心生怨恨。這就是明顯對施助的成本和恩惠的價值估計過低,他感恩的可能性就更低。
甚至有種說法叫“大恩似仇”,也就是說受了很大恩惠的人,他會有心理壓力,報不起這個大恩的時候,他又不想被認為是個忘恩負義的人,那麼,他會找個合理化解釋,來說明並不是自己不感恩,而是別人根本就沒有給予什麼恩惠,或者說別人之所以給予恩惠,是另有所圖。
這是人性惡的一面,也提醒施恩的一方,如果對方沒有提出要求,就不要過多給予主動幫助,這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升米恩鬥米仇”的情況發生,不會讓幫助顯得理所應當,另一方面,也是照顧被幫助人的心理,讓他感受到平等和尊重,不至於讓幫助顯得是強者對弱者的施捨。
-
16 # 初夏思夏愛華夏
你說的這種情況生活中確實是有的,有的人確實是不懂感恩,你對他好,他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當你稍微疏忽他一點點,他就會怨你,恨你,把你之前對他的好全部抺殺。
但是也有另外一種人,他於別人根本無恩可言,是自己做得差勁,是因為自己是個很渣很渣的人,卻不知道檢討自己,反而怨,怪別人不懂感恩,現在的人都是聰明人,都不傻,你於別人有沒有恩,真正的恩?都是明白的,再說真恩是不求回報的,至於別人記得與否,感恩與否不重要,自己按自己的心意做到了,就夠了,不求回報!如若是:付出就是想求回報,那也就沒有意思了。
-
17 # 心理彥究員
要想了解積極自我和消極自我,得先從“自我”概念講起。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很早就提出一個“三我理論”,即一個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構成。簡單地講,本我就是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本能我,以快樂為原則;超我是道德化的我,以道德規範為原則;自我是現實中的我,以現實為原則來調節本我和超我。一般有心理問題的人大多是自我功能出了問題,既滿足不了本我的需要,也達不到超我的要求,內心充滿了各種糾結和內耗,於是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自我分成兩大類:積極自我和消極自我。顧名思義,積極自我就是以積極的視角解讀自己解讀他人解讀這個世界,而消極自我用消極的視角解讀自己解讀他人解讀世界。這就是為什麼面對同樣一件事,有的人總是看到積極的一面,有的人卻總是看到消極的一面。
比如,一個年輕人扶著老奶奶過馬路,旁觀者中有人認為這個年輕人心地善良助人為樂,是個活雷鋒;而有的人卻認為這個傢伙一定是另有所圖,說不定是想偷老奶奶的東西。其實,兩種不同的認知取決於這個人的內心裡是住著一個雷鋒還是住著一個小偷。內心住著雷鋒的人就是積極自我的人,內心住著小偷的人就是消極自我的人。
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自我是在三歲前形成的,而自我形成的最關鍵時期是0-1歲。而自我的形成與撫養人有關係。
3歲前,如果撫養人能在撫養嬰幼兒的過程中積極關注、及時滿足嬰兒的需求、情緒穩定、撫養人及撫養環境穩定,讓嬰幼兒感受到安全感、滿足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當這四種感受出來後,他的積極自我就形成了。積極自我的人內心有五種積極的好聲音:我很好;因為我很好所以他們都愛我;因為他們愛我所以他們願意滿足我;因為他們願意滿足我所以他們不會傷害我;他們都很好,我很幸福,生活很美好。他先從積極的自我評價開始,再到對他人的積極評價以及對外部世界的積極評價。
因為積極自我的人對自己對外界都有著積極的評價,所以當他們在接受別人恩惠的同時,一方面能欣然接受,另一方面也會在他人需要幫助時慷慨解囊。心理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你眼中的別人就是心中的自己。當一個人的內心是積極的、良善的、正能量的,他看到的他人和外界也是積極的、樂觀的、良善的、正能量的,即使外界有些不當的負面的行為出現,他也有能力從這個錯誤行為的背後解讀出良善的動機。所以,積極自我的人很容易吸引到別人的關注、喜愛和信任,他會愈發地從外界的關注、喜愛和信任中強化那五個積極的好聲音,從而形成正向迴圈。
所以,一個有著積極自我的人,他有著很強的安全感,他的安全半徑、善良半徑、信任半徑較大,這對他的工作和生活都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如果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頻繁更換撫養人和撫養環境、有需要時得不到撫養人的關注和滿足,或者撫養人的情緒不穩定,讓他一直生活在恐懼和焦慮的不良感受當中,沒有安全感和滿足感,更別提自豪感和幸福感了,於是,消極自我就這樣形成了。消極自我的人內心也有五種聲音,但卻是五種消極的壞聲音:我不好;所以他們不愛我;他們不會滿足我;他們隨時會傷害我;我太不幸了,他們太不值得信任了,生活太痛苦了。他們總是不自覺地把別人往壞裡想,就象戴著一個灰色眼鏡,看到的外面都是灰色的,霧濛濛的。
因為消極自我的人對自己對他人都有著負面的認知和評價,他不相信別人願意真心地幫助自己,他認為別人的幫助是一種施捨,是瞧不起自己的表現。所以,他要麼會直接拒絕別人幫助,要麼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接受,但是他一邊接受著一邊還會心懷仇恨,發誓將來一定要活出個人樣,讓這些瞧不起我的人仰視我。
最耳熟能詳的當屬影星孫儷的捐助門事件了,被資助的山區學生心安理得地享受著資助,在上大學後又屢次以換手機、打遊戲或談戀愛等為由頻繁向孫儷要錢。當孫儷停止資助後又在網上發文惡語相向,責怪孫儷“好人不做到底”。
所以,當一個人以消極負面的心理看待人和事,他會自動地惡意解讀他人,他向外界傳遞的是懷疑、被動、悲觀、抱怨、恐懼、仇恨,那麼別人面對他自然也會有所防備,以防禦的心理對待他。這樣一來,更強化了他內心的五個消極的壞聲音,於是形成惡性迴圈。這對他的工作、生活乃至身心健康都會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
一、學會善解人意並堅持做到
什麼是善解人意呢,就是解讀他人行為背後的良善動機。每個人生來都是善良的,沒有人生來就是十惡不赦的大壞蛋,也沒有誰會故意傷害別人,任何人的任何行為背後都有正向的動機,哪怕他的行為是錯的是惡的。這個不難理解,比如生活中愛發脾氣的妻子、職場中搶別人功勞的“小人”,我們可以不認同他們的行為,但是他們背後的動機都是正向的。比如妻子希望得到丈夫的關愛,員工希望得到老闆的認可。
有時候我們可能發現不了他人的真正動機,那麼我們至少能做到最基本的善解,那就是:雖然他的行為是錯的,但是他不會無緣無故傷害我,他一定是有原因的,只不過是我不知道而已。
記住,善解人意不是為了討好他人,善解人意最直接的好處是讓自己保持好的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積極的更重要的事情上去。這樣一來,外界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好情緒好心態好策略,自然也會投報之積極的迴應。所以,善解人意是真正的利人利己。堅持善解人意,形成善解人意的好習慣,你就能成長為積極自我。
二、學會真正的自我接納
上面提到了消極自我的五個壞聲音,五個壞聲音的基礎聲音就是那個“我不好”,後面的四個壞聲音都是以“我不好”為前提的。所以生活中常見到的那些總是說這不好那不好,總是說社會醜陋人性醜陋,總是把別人往壞裡想的人,說明他對自己是不滿意的,他是自卑的,他是自我不接納的,他不認為自己是那個善良的、值得被人愛、值得被人信賴的“好”人。
反過來也一樣,如果一個人評價他身邊的人、評價他所在的團隊、評價他所在的社會都是正面的多,對別人的評價都是良好的多,他眼中的別人善良的多,說明他內在是真誠的、善良的、安全感高的,他對自己是完全接納的。
所以,接納自己很重要,接納自己的錯誤行為,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不理想的現狀,甚至接納目前的那個消極自我:這有什麼呀,有錯就改唄;不完美就不完美唄,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人啊;現狀不理想不代表以後不理想啊,我找準方向繼續努力唄;消極自我那是以前,我現在趕緊成長自己唄,用不了多久我也會轉變成積極自我的……每當自己惡解別人的時候,每當自己受到不良情緒困擾時,每當自己意志消沉的時候,馬上用上面的接納自己的聲音跟自己對話,迅速調整自己的狀態和認知。
三、療愈自己的童年創傷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很多人的一生都在療愈自己的童年。說明童年創傷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之大。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因為童年對自己的影響多是潛意識的影響,是自動化的影響,不受我們的意識所控制。我們童年中的某件事傷害到了我們,當時那些不良的感受就會留存在我們的記憶庫當中,成年後一旦遇到類似的事件,那些不良感受就會隨之噴薄而出。
怎麼辦呢?我們可以用成年人的視角重新解讀童年的某件創傷事件,從第三方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用成年人的新的想法新的認知替代童年的想法和認知。這是個比較專業的過程,建議大家找心理諮詢師,在心理諮詢師的專業的引領下療愈童年創傷,糾正不良的情緒,糾正錯誤的認知和三觀,最終做出正確的積極的策略。
-
18 # 琳琅閣貓兔
感恩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
對別人所給予的幫助表示感激,是對他人幫助的回報。
所以感恩的前提是受到別人的幫助,自己想給予回饋。
但是這種回饋在社會生活中,是一項靠自覺領認的責任。
你不想領,那就沒人能強迫你回報恩人。
是否需要感恩的界限在有些人看來又不是很清晰,例如
你出租房裡臥室的燈壞了,女房東在隔壁住,後來她找朋友免費修好了燈,
但是你覺得出租屋的燈壞了理應房東解決。
而且對別人感恩報答,是需要損失自己的時間或者金錢的,
每個人設定的界限不一樣,感恩的程度也就不一樣。
而且有時候在能力還不足的時候,道德感太強的人會把感恩當做一個負擔,就會盡量避免。
但懂得感恩,在心理學上,會對自己的心理產生十分有益的幫助。
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馬丁塞利格曼便將“感恩”作為實現蓬勃人生的一項必要舉措。
在歐文·D. 亞隆所著的《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中,也倡導透過建立感恩的心來進行家庭治療。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更多感受到,知恩圖報的人,活得更加充實,他們更加積極向上,內心也十分陽光樂觀。
所以感恩不僅回報了別人,同時也會為自己的心理健康澆水施肥。
最後,家長有無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感恩教育,對孩子能否正確形成感恩的心,影響也是十分大的。
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相關體驗的話,哪裡來的感受和行動?
所以為了讓孩子更早形成知恩圖報的健康心理,適度的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方法當然是言傳身教。
在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中,觀看成年人暴力擊打傀儡娃娃的孩子會在實驗場地內同樣更會去擊打傀儡娃娃。
所以身邊的成年人尤其是父母對孩子行為的建立影響更大,要孩子做到感恩,家長首先得知恩圖報。
綜上所述,造成感恩心理不同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每個人認知的感恩程度不一樣,
設定需要回報的界限也不一樣,
有些人會把感恩當做負擔不想承擔,
有些人從小沒有適當的感恩體驗。
-
19 # 徐澤旭心理師
在人際關係當中,有的關係當中的付出會贏得對方的感恩,而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從恩情變成仇恨,為什麼會這樣呢?我來解釋一下。
關係的互動是施與受施,就是付出。受,就是接受。
關係的變化就在這付出和接受之間,感恩或是記仇,也會體現在付出和接受當中。
感恩裡,付出方的動機、方式和付出內容,很可能都使得接受方感覺比較好。
記仇裡,付出方的動機、方式和付出內容,很可能都使得接受方感覺不太好。
當然接受方的感覺會怎樣,並不是付出方決定的。
先說說這個故事繼續回答之前,我們先用剛剛提到的來分析一下這個故事:
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平時關係還不錯。其中一家人因為能幹些,家中要富裕的多。有一年天災,田中顆粒無收。這窮的一家沒有了收成,只好躺著等死。這個時候,富的一家買到了很多糧食,想著大家鄰居的,就給窮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這窮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認為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往富人家感謝。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 這窮的千恩萬謝地拿著一斗米回家了。回家後,他的兄弟說了,這鬥米能做什麼?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夠我們明年地裡的種子,這個富人太過分了,既然你這麼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和錢,才給這麼一點,真是壞的很。 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裡,他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記恨,真不是人。於是,本來關係不錯的兩家人。從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富人把糧食給了窮人,窮人一開始都是感恩的,但當他認同富人給的糧食不夠做種子,他的感覺就變化了,恩情變成了抱怨。富人看到窮人不知感恩,恩情變成了記恨。
這個故事看上去合理,但故事描述的只是眼睛能看得到的事情,那兩個人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呢?
我個人認為至少有兩點被遺漏,而這兩點在這個故事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被遺漏的兩點第一,兩人身份的差別所帶來的心理落差。
我們都曾經面對過比我們更有地位、更有學識、更有財富的那些人,我相信大多數人跟我一樣會感受到有壓力,哪怕對方體現了平易近人,這種壓力是來自哪裡呢?其實就來自,雖然我跟對方是人格上平等的人,但命運卻如此不同。
社會上的仇富,心理上的自卑,都會在這種巨大的差距面前爆發出來,這就足以讓接受恩惠的人,心有怨憤。
“你為什麼就不能多幫我一點?”這是很多所謂不知感恩的人的疑問。
這個疑問背後隱藏著自己的自卑,隱藏著對物質的渴望,隱藏著對現狀的不滿,而一個有地位、有學識、有財富的人站在面前,恰恰激發了這一點。
第二,富人付出後心理變化。
我們都覺得如果對方不知道感恩,我們大可以收回自己的好意,就如同故事當中的富人一樣,我們大可以攻擊對方說“簡直不識好歹”、“豬狗不如”。
但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們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這個富人在付出的時候,其實他已經想好他想要的回報了,那個回報就是窮人的感謝。
如果這個富人真的不計得失,既不要物質上的回報,又不要心理上的回報的時候,那當窮人不去感謝自己,也許富人會傷心,但是,富人也不會因此而困擾。
但在這個故事當中,富人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他的心裡也充滿了怨恨,所以他的付出是有所求的。
當我們想要對方用感激的目光看著我們自己,這其實是巨大的索取,因為我要的就是你的態度。
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富人和窮人之間,是物質利益和心理利益的交換,交換不是很愉快,兩個人都覺得自己虧了。
但如果讓我們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是富人或者窮人,如何避免這場交換變得痛苦呢?
很簡單的辦法就是富人告訴窮人,“我能做的很有限,這些只夠你吃幾頓,其他的,你得自己想辦法”。
這樣就把責任給分清楚,窮人仍然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這樣窮人就把自己的需求分清楚,一方面想要幾頓飯吃,一方面想要明年的種子。
這樣,施與受就會在兩個人之間是清晰的。
在生活當中的意義有的父母會很愛孩子,他們花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在孩子身上,但培養出的孩子很可能並不知道感恩,為什麼呢?
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透過付出的方式控制孩子,有時候,付出讓父母有一種可以把握孩子人生的優越感。想要孩子去成為父母眼中的好,這當然是一種愛的方式,只不過帶著很多控制,孩子所反抗的也並不是父母全部,而是父母的掌控。
而這個時候父母可能會說,“你知道你上學花了多少錢嗎?”、“你知道我工作有多累嗎?”、“我是為了你才沒跟你爸爸離婚的”。
我們想象一下,換作是我們的父母對我們這麼說,你覺得,父母的付出讓你接受起來愉快嗎?
如果我給你一份禮物,但是這份禮物你接的時候會刺傷你的手,你會覺得這是你值得感謝的禮物嗎?
付出和接受需要平衡交換是平等的,那才意味著雙方都會愉悅。
記得一個國際的原處組織到非洲去給小朋友們分發一些文具,相比於直接把文具交給孩子們,他們採用的方式是請孩子幫忙,“你可以幫我把這些搬過去嗎?”
很多孩子就趕過來搬運物資,而令這些孩子非常驚喜的就是他們所搬運的那個物資,最後變成了給他們的獎勵。
雖然這些是救濟品,但在這些孩子的心靈當中,並沒有種下“我要依靠別人的救濟活下去”這樣的想法,而是孩子們可以看到,我可以透過勞動贏得別人的饋贈。
於是那個心理落差就不會出現,這就是雙方都愉悅的交換。
兩種愛愛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條件的愛,一種是無條件的愛。
顯然一開始富人和窮人的故事裡,那是有條件的、要回報的愛。
有條件的愛,意味著預設的交換,我的付出不是免費的,你需要拿出你的態度,既然你接受了,你也應該適當的回報。
無條件的愛,意味著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去追求對方心裡面的感恩,尊重對方的命運,甚至感謝對方讓自己有支援對方的機會。
所以,更好的接受是,不依賴對方,帶著感恩,能保持著自己生命的尊嚴,不掉入自卑的陷阱。
同時,更好的付出是,不貶低對方,同樣帶著感恩,能保持自己平常心,不去沉浸在優越感中。
回覆列表
人是利己的動物。在困境中,你幫助一下他,他也十分感激,當時感激留在心裡,有機會回報恩情。如果每次都幫助他,他會產生應當的心理,感激全無,一旦沒幫他,會招他的怨恨,為什麼不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