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本人都已經被銀行的理財產品騙過3次了,想求大神給分析下其中的陷阱。
3
回覆列表
  • 1 # 熠解讀

    很多人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比較安全可靠,因此購買時往往忽略了其中的一些風險,吃了虧不說本金還損失了。銀行理財產品中有哪些“陷阱”?

    確定清楚所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是真的還是“假”的。銀行還有“假”的理財產品?還真有,這裡的“假”主要指:不是銀行發行的或者正規代理的理財產品。

    簡單來說就是銀行網點或員工虛構隱瞞,違規私售非銀行正規發行或代銷的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俗稱“飛單”。

    應如何避免銀行理財產品中的“陷阱”?

    1、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都會簽訂銀行出具的相關合同,而如果是“假”的理財產品,可能會籤銀行以外的第三方合同,如果是簽訂銀行理財合同那銀行就要承擔責任了。所以從這一點看,理財合同上的名稱內容都不重要,主要看落款簽章是誰。

    2、注意理財產品轉讓,以二手理財產品名義銷售,而實際仍是以其他機構的名義銷售,這個不好發現已經購買了第三方產品。雖然銀行有上線未到期銀行產品轉讓業務,但是如果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在網上銀行或手機銀行上查不到,那很有可能就是“陷阱”了。

    3、一定要清楚你想購買什麼樣的理財產品。不要在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後發現不是銀行自己發行的或者涉及到保險類理財產品就覺得被騙了。其實銀行本身是可以代銷其他金融機構產品的,在購買時要注意從風險和收益判斷。像比較常見的基金、保險、信託等收益風險與銀行無關。

    所以瞭解清楚自己要買什麼型別的理財產品和購買的理財產品是與誰來簽訂合同的才能避免買成銀行代銷的產品。

    最後最重要的是不要貪圖高收益理財產品,理性面對理財風險,可以說所有的“陷阱”的根本就是貪心,正常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在4-5%之間。所以購買理財產品時,不貪高息是原則、清楚發行方是基礎、看清合同是手段,明白了這些道理才能有效避免銀行理財產品中的“陷阱”。

  • 2 # 金源財經說

    銀行理財產品,指商業銀行接受客戶的委託和授權,按照與客戶事先約定的投資計劃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的業務活動。

    在銀行平臺上銷售的理財產品,可以分為銀行自行開發的理財產品及代理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

    不管是銀行自營的還是銀行代銷的,都是一種委託理財的法律關係,不是儲蓄存錢的關係,這個大家要清楚哦!

    我第一次關注銀行理財產品,是從我媽媽那裡瞭解的。因為老一輩人的理財方式單一簡單,就是買銀行理財。最重要的是,我媽媽總是被銀行裡面的工作人員推銷,推著推著就買了。相信小夥伴們的爸媽也是這樣子吧?

    其實為什麼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麼喜歡買銀行理財產品呢?不難理解,因為在很多人的眼裡,銀行=安全!

    但實際上是不是這樣的呢?肯定不是的啊。那如果我們想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該怎麼選擇呢?這裡我根據自己給老媽看銀行理財產品的經驗,以及別人的經驗,整理出一些坑給大家提個醒,也幫助大家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1:銀行理財產品可能會有虧損

    銀行理財產品穩賺不賠,那都只是傳說,有的理財產品到期時,有可能得不到預期收益,有的甚至連本金都拿不回來。

    比如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前段時間就有個朋友,叫我幫忙看看一款銀行理財產品,我一查,發現就是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這類產品可能會獲得較高的收益,但是如果投資失敗,既不保證收益,也不保證本金,甚至是負收益。之所以那麼多人喜歡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一是因為它的收益率的確比定期存款的高,二是因為老百姓對銀行的盲目信任。所以大家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要理性,理性,再理性!

    2: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注意募集期,清算期,因為這兩個“期”會把你的理財收益攤薄。

    怎麼說呢,就是銀行一般會在條款上說明,銀行理財產品在資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是按照活期存款利息計算或者不計算利息的。如果買入的時間早,買入的這個產品募集期和清算期又長,那買的這個產品實際的收益率就被拉低了。

    3:銀行理財產品的評級不一定靠譜

    有的人覺得,那我買的時候看產品的評級應該靠譜吧?因為風險等級低,意味著理財產品風險低。一般風險評級應該由第三方決定,但目前很多銀行理財產品的評級都是由發行銀行自己評定的。每個銀行的評級依據都不一樣,也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這個不能客觀反映產品風險度的評級,沒有多大意義呢!

    4:關注產品的資金投向

    老百姓很容易就相信銀行工作人員的推銷,所以在這裡給大家提個醒,仔細閱讀合同條款,不要輕信客戶經理的口頭承諾。弄清楚產品的資金投向,因為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直接與產品的風險掛鉤的。比如,產品的資金投向為債券回購、存款、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這類的,這樣的理財產品風險就低;產品的資金投向是股票、基金這些,這樣的理財產品風險偏高,甚至有虧損風險了。

    5:看清楚產品是銀行自發還是代銷

    還是那句話,不要輕信客戶經理說的話,要看清楚合同條款,不要將銀行自銷和代銷產品混淆。自銷的產品,銀行對客戶負責;代銷的產品,銀行不承擔責任。所以才出現剛剛案例裡面的,等到產品發生兌付危機的時候,找銀行“維權“,法律上也很難獲得支援。

    6:預期收益≠實際收益

    現在有很多收益率誘人的銀行理財產品,比如收益率高達15%的。但是要注意“預期”兩個字,並不是所有的理財產品都能達到承諾的收益率的,因為預期的收益率不等於實際到期的收益率啊,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拿回錢的時候,根本就不會去計算實際收益率是多少的,傻的樂呵呵哦。所以重點敲一下黑板,不要死盯著收益率看,大多的理財產品都有你不知道的貓膩,我們最終到手的收益,並沒有當時說的那麼多。

    7:看清楚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有沒有霸王條款。

    比如,產品書中有說明的,“超過預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將作為銀行投資管理費用”,這種就是坑。

  • 3 # 劉哥侃財經

    你應該說出你的故事,我們才好對症下藥。銀行理財產品中的“陷阱”太多,選二個顯而易見、受眾面廣的來說說。

    偷樑換柱,工作人員飛單

    隔壁退休的馬教授,存了點錢,覺得放在家裡不安全,就想著存到銀行,一是安全有保障,還有利息來補貼下生活。

    去銀行辦理業務,工作人員給他推薦一款年收益高達12%的理財產品,馬教授想著銀行的工作人員不會騙人吧,就投了30萬,每月的利息如約而至,甚是歡喜,又取出原來存的定期存單一起投入進去,過了三個月,突然沒有如約收到利息,遂到銀行查問,才知道是工作人員違規售賣其他渠道的理財產品,造成客戶資金損失,人已經被公安逮了。馬教授是追悔莫及。你貪拿點小利息,別人直接就把本金給你卷跑了。

    分清自營還是代銷的理財產品

    銀行售賣的理財產品分為自營和代銷的,一般大型的銀行都有自營的理財產品,這類產品安全係數要稍高些,除了問題也能找銀行。代銷的產品就不好說了,比如某信託公司出了一個信託計劃,委託農信社銷售,後來因為專案預期不好,未能如期兌付,這個時候你去找銀行,銀行是不管的,扯起皮來那真是沒玩沒了,傷精費神。

    所以,作為普通老百姓,如果搞不懂是個什麼理財,就直接做存款好了,安全、舒心,利息也差不了多少,免得自己一個不留神,就被別有用心的人騙了。

  • 4 # 女團財經

    銀行理財產品是現在很多人投資的選擇,而它也一直被認為是比較安全可靠的投資品種,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利率在4%-5%之間,與銀行同期的定存2-3%相比,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年輕人理財一般都喜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通常有兩種:自有理財產品和代銷理財產品。自有理財產品,因為有銀行自身信用背書及成熟的團隊運作,安全性相對較高;代銷產品,是指其他機構與銀行合作,將產品放在銀行的渠道上進行銷售,對於代銷產品,銀行不負責管理,產品以發行機構自身的信用作保障。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銀行理財產品也存在著不少坑,那麼我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注意哪些坑呢?首先,很多人到銀行裡面,看了高收益理財產品就購買,這是不對的。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先辨別清楚產品是銀行自有還是代銷,如果是代銷產品,還要搞清具體的發行機構,看看是否可信。有些老年客戶本來是買理財產品的,卻變成購買了銀行代銷的保險產品了。

    再者,即使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也都不能承諾保本保息,而預期收益率是銀行對理財產品最終收益率的估值做出的評估(一般參考以往該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但是其並不代表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率。不少銀行的工作人員在銷售理財產品時,喜歡把預期收益率報得很高,而沒有進行相應的風險提示。

    比如,銀行發售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往往與黃金、匯率、國際油價等高風險標的掛鉤,雖然預期收益率很高,但實際到期收益率是多少,要按照實際結算後的情況來看。而結構性理財產品由於收益波動很大,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收益率。

    再者,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最忌諱的是遇到了飛單或虛假理財。飛單指的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出賣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也非銀行正規的代銷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的擁金提成。在通常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往往替房地產商銷售信託產品。

    虛假理財,指的是銀行工作人員私刻銀行公章,私自制作理財協議,利用銀行工作人員的身份,以高息吸收客戶的資金,發行根本不存在的理財產品。這往往是,銀行工作人員假冒銷售理財產品的名義,透過融資獲取大量客戶資金,再轉手借給別人用於投資,收取更高利息。如果投資成功了,對方還本付息相安無事,如果借款方還不出錢,那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錢很可能打水漂。

    為了避免出現購買到非本銀行的理財產品,建議大家:①儘量到網銀或者手機銀行上購買理財產品,以確保理財產品的安全性;②如果在網下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仔細看產品的說明書,弄清楚情況再購買;③到中國理財網查詢該產品是否為銀行發行的正規理財產品(所有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必須要到這裡登記備案)。

    最後,銀行工作人員在銷售銀行理財產品時,只告訴客戶該款理財產品比定期的收益率高出不少,但從來沒告訴客戶,定期理財未到期是不允許提前贖回的。這就導致了,萬一客戶臨時需要資金週轉時卻無法提前支取的麻煩。在此,我們建議大家,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資金一定要用自己短期內用不到的。

    3-6

  • 5 # 學金融懂理財

    我覺得說陷阱是有點誇張了,不過理財不是存款,買銀行理財還是要留一些心眼。

    自營和代銷的區別

    銀行裡賣的不一定是自己銀行出的理財產品,有部分是代銷的,可能是基金公司、保險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產品。雖然理論上是不是自營的,和風險大小沒有什麼必然聯絡,因為就是是銀行自營的也有不同的風險等級,而且理財的風險是投資者自負的,銀行不會承擔客戶的損失,但是很多人都喜歡自營的,感覺好像銀行有擔保、風險會小一點。有些人很排斥保險產品,也要注意理財變保單的情況。

    自營和代銷的怎麼區分?有些名字上就會有體現,但是關鍵還是看合同。你在購買的時候,不論是櫃檯還是手機銀行,都由合同,只是櫃檯買的會讓你籤紙質的,手機上一般是有一個合同的連結,你可以點進去看。在合同的抬頭和結尾會明確寫上理財的發行機構,合同中間的理財要素也會有說明,稍微看一下就能看出來。

    風險水平和是否保本

    除了結構性存款,目前大部分銀行理財都是不承諾保本的。關於本金的保障,也只能說過往業績有沒有虧過,而不能跟你確定將來。這個不是哪個銀行的問題,而是現在的監管要求。我們說風險和收益是正相關的,理財就是有一點風險的投資,並非存款,如果都保本保收益了,那憑什麼有比存款高的收益?

    多少都有風險,但是不同理財的風險等級是不一樣的。具體可以看理財的說明書,裡面有對風險水平很清楚的分類,還會跟你說這種風險水平有多大可能的收益波動和成本損失,你可以選擇適合你風險偏好的產品進行投資。

    收益計算的“小心機”

    收益計算涉及到天數的問題,不少銀行在計息天數方面有一些“小心機”。主要在於起息日和到期日的確定。

    你今天購買的理財不一定明天馬上起息。理財產品都有一定的募集期,有的長達一個星期或10天,在起息錢,你的錢會凍結,但是沒有收益或者僅有活期收益的。

    而到期日當天你很可能是收不到錢的,不同理財有不同的清算,一般需要1到3個工作日,請注意,是工作日,週末和節假日是不算的。所以後面也會有幾天是沒有收益。

    這樣,一個理財的前後各有幾天沒有計息,理財的實際收益也就會比標出的年化收益少一點。所以,你選理財的時候不一定要選預期收益最高的,是否馬上起息和到期日清算會不會碰到節假日也是一個考慮的因素。

    防止“飛單”

    “飛單”指的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在銀行給客戶推薦沒有經過銀行授權的產品,就是打著銀行的旗號私下賣自己別的渠道拉來的產品。這種是違規違法的行為。之前有報過一些銀行理財虧損、存款不翼而飛之類的新聞,很多跟“飛單”有關係。現在銀行對飛單抓的很嚴,一旦發現,不管有沒有造成後果都會處分,嚴重的會辭退並承擔法律後果。

    雖然對飛單的處罰很嚴厲,但是在高利的誘惑下,個別員工還是會鋌而走險。作為客戶來說,為了防止被飛單的損失,要注意幾點:1.業務儘量在銀行監控下完成,也就是銀行網點內;2.要親自透過銀行官方的網銀、掌銀、網點內的自助機具或者櫃檯購買,不要登入不明網站、私下籤紙質合同、或者直接把卡和密碼交給客戶經理代為購買。3.所有的理財,不管是自營的還是代銷的,只要是有銀行授權可以銷售的,在櫃檯都可以查得到,你如果有疑問,可以帶卡和身份證到櫃檯查詢。

    總結一下,銀行理財不是存款,買的時候還是要謹慎一些,購買時要看清楚合同裡的關鍵要素,包括管理機構、投資方向和風險水平、起息到期的日期和收益計算等,另外要防止銀行員工飛單,私自賣沒有經過授權的產品。自己搞不清楚的理財堅決不買。

  • 6 # 期貨小褚

    首先我們理解一下銀行理財產品的概念。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監會出臺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

    其次說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問題。

    銀行理財產品是現在很多人投資的選擇,而它也一直被認為是比較安全可靠的投資品種,一般銀行理財產品的利率在4%-5%之間,與銀行同期的定存2-3%相比,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年輕人理財一般都喜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而且很多理財產品的簡介都說預期收益率高達多少,比定期高很多,但是實際真的是這樣?

    資料顯示,截至6月28日,一共有391只理財產品淨值跌破面值1元,虧損幅度最大的達到了40%。在出現虧損的理財產品中,虧損幅度較大的理財產品多為權益類產品,佔比在10%以內,投資標的為股票、全球存託憑證等產品。

    346只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佔比為88.7%,虧損幅度大多在5%以內,主要投資於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等固定收益證券的理財產品。

    但從理財市場總體來看,出現短期虧損的產品佔比很小,截至6月28日,市場上存續的淨值型理財產品數量為18836只,目前出現浮虧的391只理財產品,只佔總量的2%。

    第三,那麼銀行理財產品中的“陷阱”有哪些?

    (1)第一個存款變保險:這類陷阱常見於農行和郵政,銀行是保險產品的一個重要銷售渠道,經常會用高收益誘導儲戶把存款變成年金理財保險

    (2)第二個陷阱銀行代銷其他資管公司產品:銀行自己體系內的產品,風險等級都很明確,協議也很明確提示風險,安全性是有的,收益風險都有清晰提示,但是銀行代銷的產品或者合作的產品,就很模糊,需要客戶自己甄別

    (3)理財產品收益率的坑,一般理財產品給的都是預期收益率,這個利率看著高,但不是你實際能拿到的,還是要看真正的到期結算利率。

    (4)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最忌諱的是遇到了飛單或虛假理財。虛假理財,指的是銀行工作人員私刻銀行公章,私自制作理財協議,利用銀行工作人員的身份,以高息吸收客戶的資金,發行根本不存在的理財產品。

    (5)銀行理財也有很多的規則,比如中途退款之類的規則,利息支付的規則。所以,在認購的時候就需要將詳細的說明看清楚,實在不明白就去詢問清楚。

    (6)時間陷進,募集和到賬時間過長,拉低收益率。

  • 7 # 獨孤求財先森

    隨著資管新規要求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兌,銀行理財產品已經不再是安全理財的代名詞,再加上銀行理財產品向淨值型轉變,固收類理財產品出現虧損的機率也在增大。加上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評級的推行,投資者選擇合適的銀行理財產品的難度在增大。如果不具備一些基本的理財常識,是很容易掉進“陷阱”的。

    總結起來,投資銀行理財產品常見的“陷阱”有這麼幾個:

    1.口頭承諾保本,但實際兌付不保本。因為資管新規的出臺,很多銀行理財產品雖然在產品介紹單上不再標註保本承諾,但一些工作人員還是會宣稱是保本型產品,不會虧損。然而最近招行、平安的系列固收類產品就是虧損了,而且截止到7月初,至少有300多款淨值型理財產品出現了浮虧。

    2.預期收益率高,但實際收益率低。銀行工作人員包括產品宣傳單上所標註的收益率都是指預期收益率或歷史收益率,而不代表這款產品的實際收益率。因而,收益率存在誇大的可能。

    3.收益率指的是年化收益率不是當期產品的收益率。很多中短期理財產品上所標註的預期收益率都是年化資料,而並不是該款產品的實際收益。如某款5萬元,30天期限的固收類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是4%,那麼實際收益就是50000*4%*30/365=164.38元,而不是50000*4%=2000元。

    4.將銀行理財產品當做存款來賣,隱藏風險。讓投資者誤以為是保本的存款,而不是理財產品,減少銷售難度。如將結構性存款當成純粹的存款來賣。

    此外,還有違反產品的適度性,推薦高風險產品給不適格的投資者,如中行的原油寶風波即是如此等等。

    在理財越來越趨專業化的同時,投資者還是要多加學些一些理財知識,才能減少被誤導和欺騙的可能。

  • 8 # 金融觀點Y

    "別存款了,不合適,買理財收益高,挺合適的,現在都買理財,沒人存款,我給您推薦一款,再不買就沒額度了"這段話熟悉嗎?哈哈,我想好多人去銀行辦存款,銀行工作人員都會這麼說吧,很常見!理財真的和存款一樣安全嗎?下面就簡單分析一下,歡迎補充!

    1.理財飛單情況。我們去銀行辦理理財業務時,會有出現理財飛單的情況,就是你以為是銀行銀行工作人員賣的是本行的產品,其實不是,是銀行工作人員違規介紹他行產品,等你購買後,你會發現跟本行產品沒有一點關係,最可怕的是可能賣給你理財的工作人員也不是該行的工作人員,存在誘騙客戶的情況,這種情況出現虧本的可能性極高。

    2.預期收益率說成固定收益率。其實銀行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上的收益都寫的是預計收益率,就是也許會達不到這個收益。但是,工作人員為了讓你放心購買,而誇大收益率的固定性,說這個理財產品是保收益的,到期不僅保本,連承諾的收益率都可以達到,說的比定期存款還要穩定。當然。現在連保本理財都沒有了,如果銀行工作人員告訴你保本,那一般也是騙你,故意隱瞞理財的投資屬性,理財非存款,投資需謹慎。不過,目前還好,購買理財都需要錄音錄影,也增加了對客戶的保護,但是買之前一定要問清楚。

    3.保險產品說成理財產品。之前也出過這種問題,我明明買的是理財產品,怎麼會變保險了呢,到期不是贖回,而且退保,甚至還會損失。這是因為一部分保險需要連續存幾年才行,所以中途退保,是會有本金損失的。這一定要注意分清理財和保險的區別!

    說了這麼多,也不是太全面,目前只是說可以一些常見的問題,但也不是說理財產品就不能買了,一般的理財產品風險不同,預計收益高的風險就大,雖然大多數可以保持預計的收益率,但是也不排除出現收益達不到,甚至虧損的可能。所以記住一點,理財是投資,不是存款。買理財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哦!

  • 9 # 小銀哥說金融

    現在的理財產品種類非常多,期限長短不一,比普通活期或定期的利率收益要高不少,因此受到許多人都追捧,大家也確實得到了應得的收益,那麼我們購買理財產品需要注意什麼,這裡面會有陷阱嗎?今天咱們聊聊這個話題。

    第一個坑產品募集期 一般新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個募集期,意思就是在產品發行前,會有一個讓大家購買的期限,在這個期限範圍內可以購買,這個募集期有長有短,等募集期結束以後才開始起息,大家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如果募集期是10天,等10天募集期到期後才開始計算利息,所以如果你第一天就購買了,那麼募集期這10天是沒有收益的。

    第二個坑起息日 有的理財產品購買後,沒有募集期,可以直接認購成功,但是並不是當天購買當天就會計算利息,一般叫T+X,這裡的X就是從購買開始的起息日,如果X=1,那麼起息日就是第二天,如果第二天是週末,那麼起息日會順延到下週一才開始計算利息,所以這裡有個技巧,在購買這型別理財產品的時候,購買日和X相加的日期不能在週五,不然會白白損失2天利息。

    第三個產品到賬日,到賬日和起息日是一個道理,理財產品到期後並不會當時到賬,會在T+X日到賬,這裡的X就是從產品到期日到到賬日的期限,因為這幾天是沒有利息的,所以挑選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注意到賬期限,期限越長越不合適。

    以上就是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幾個點,咱們以實際的案例計算一下:

    今天有一位顧客拿來一個理財產品的單子,是238天了,但是距離購買日已經240天了,錢還沒有到賬,去問我為什麼,我仔細看了一下,原來他買的這款產品募集期是5天,期限是238天,利率是3.85%,到賬日是T+3,那麼我們就以這個案例來計算一下,如果購買10萬,實際持有天數和產品實際的天數,所產生的利息是宣傳的那樣嗎?

    按照正常的計算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期限/365=10萬元*3.85%*238/365=2510元。

    這是正常的利息計算方式,但是如果購買的時候是募集期第一天,其實這筆理財實際的持有天數是5+238+3=246天,也就是該產品佔用的實際天數是246天,而不是238天,我們按照246天的持有天數算一下它的利率是多少:

    利率=365*利息/本金*期限=365*2510元/100000元*246=3.72%,並沒有向產品中宣傳的3.85%那麼多。所以我們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實際的募集期、起息日和到賬日的具體天數,如果佔用時間太長的話,實際的產品收益就會縮水。

  • 10 # 虎成論金

    今天重點講一講銀行理財有哪些不想讓你知道的秘密。

    不論大銀行、小銀行,都在拼命擴張,鋪設分支機構,相應的人才培養體系能否跟得上?這種情況導致銀行理財經理素質參差不齊。在銷售的時候,更是王婆賣瓜,只強調自家銀行產品的優勢,而忽略了同行業產品的比較,有意無意地掩蓋產品缺陷,甚至攻擊同行業產品,誤導客戶。以上銷售行為失去了客觀和專業,是當前銀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銀行並不想讓你知道的秘密。

    外資銀行的“黑暗”

    老張在一個外資銀行買了一筆3個月的投資“存款”,買的時候銀行承諾預期收益比較可觀;最後卻發現,買的美元變成了澳元,而因為澳元貶值,賬戶受損不少。儘管產品名稱中含有“存款”二字,卻非真正意義的存款,而是一種加入外匯期權的金融衍生產品,具有高風險特徵;當外匯走勢與協定匯率背道而馳時,將自動進行不同外匯的兌換。在2009年,這種“存款+外匯期權”的雙幣理財產品,給中國投資者帶來了非常大的損失。

    其中有名的宋文洲案件,就是經過理財經理推薦,認購了渣打的兩款結構型產品,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宋先生6400萬的賬戶最後只剩下零頭。

    在銀行買理財不等於買銀行理財

    銀行除了銷售自己的理財產品,也會幫其他機構代銷,比如信託、保險、公募基金甚至私募基金產品;有些產品透過總行或者分行的專業風控團隊稽核,我們叫過會,有些產品沒有過會。有的銀行理財經理為了私利,誤導客戶認購沒有過會、但和自己有利益關係的產品,我們把這種行為稱為飛單。飛單是當前銀行業最嚴峻的問題之一,可以這麼說:每家銀行都存在這種情況。一位同行曾經十分驕傲地對我說:你們一位理財經理服務100個客戶,我服務300多個銀行客戶經理,他們每個人背後的客戶加起來有好幾萬,都是從我這兒拿產品。

    產品沒出事皆大歡喜,產品一出事,銀行就說這是理財經理的個人行為,和銀行無關,他已經被開除了,你去找他吧。投資沒有100%的安全,只要資訊通暢、資訊及時,風險並不可怕。我分析過,這種飛單模式下發生的本金收不回的悲劇,多半是因為客戶太信任銀行理財經理,而銀行理財經理又太過單純,導致資訊不通暢,最後錯失良機。

    如何防範這種風險呢?看看合同上是否有銀行的公章;如果沒有,就看看銀行官網上有沒有對這個產品的推薦,或者打個電話到總行或者分行,問問這個產品有沒有經過銀行風控合規的稽核。

    預期收益率不等於實際收益率

    銀行理財經理每月揹負著非常沉重的壓力和任務,導致他們不敢向客戶過分提示風險,害怕客戶不買了。

    以結構性產品為例,雖然這些產品有較高預期收益率,但是收益具有波動性,不代表最終一定實現。所以,買銀行理財產品不要過分關注預期收益率,可以透過產品的風險等級來判斷預期收益率實現的可能性,產品的風險等級越低,實現預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就越高,當然,產品的收益也就越低。

    看清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

    根據風險屬性劃分,我們把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由低到高分為R1-R5 五個等級。保守的投資者購買R1、R2就夠了,超過R3就意味著可能無法保障本金和收益。此外,如果投資合同中出現“股票”二字,那麼風險等級至少在R3之上,說明無法保障本金,因此我建議:購買這樣的銀行理財產品不如直接購買公募基金。

    R1(謹慎型)該級別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風險很低二

    R2(穩健型)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相對較小三

    R3(平衡型)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適中四

    R4(進取型)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較大五

    R5(激進型)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極大

    關注期限的陷阱

    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需要注意兩個期限:募集期和清算期。通常情況下,這兩個期限是不享有理財收益的,只是按活期存款來計算。因此我建議:投資者儘量購買中長期的理財產品,減少和避免資金站崗時間。

  • 11 # 新芳

    銀行理財是有風險的,如何控制風險,我的做法就是,選擇低風險的短期理財產品,期限在半年之內,優點是利息比存款利息高很多,收益比較固定,各個銀行的利率大致在2%~4%左右,期限短可控。絕不選擇中高風險,期限長的債券型,基金型等品種。高投資高回報但一定是高風險,如果自己不能把控風險或不能接受高風險帶來的投資失敗,就不要把收益的期望值定的太高。

  • 12 # 花乞

    一、本是非保本產品,宣傳時卻認定是保本產品,出問題時百般推辭

    二、本是銀行代銷產品,宣傳時卻說成了是銀行自己的產品

    三、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其收益率是預期收益率,到期未必全額兌現

    四、銀行理財產品上標誌的是年收益率,不是實際收益率

    五、銀行理財產品設計不合理,宣傳不規範,信批不到位

  • 13 # 好人卡的理財經

    所謂事不過三,我是好人卡,注意以下幾種陷阱,相信你不會被騙四次。

    1.“飛單”陷阱。

    這類陷阱是最要命的,不少人由於信任銀行職員,自己又不注意看條款,去存個錢,出來存單變成了保險或理財,甚至被坑得血本無歸。這種現象目前也是被銀行大力打擊。但是,由於推銷員可以獲得較高提成較高利潤,總有人鋌而走險。所以,去銀行辦業務,在簽字前一定要把條約或合同仔細看一遍,特別是不要輕易相信別人說的高利息。要是想買銀行理財,走網銀,手銀渠道更加安全。

    2.代售陷阱。銀行自己發售的理財相對安全。但若是代售理財,銀行就只管銷售,出了事他是不管的。這兩種理財,銀行一般會在理財說明書裡講清楚,仔細看理財產品的管理人或發行人是誰就好。

    3.利率掛鉤陷阱。這種理財產品,一般收益與某指數(股票、黃金等)掛鉤,理財到期日,掛鉤指數達到多少點,就可以得到高收益(一般7%以上)。沒達到,收益就很低。講道理,這就是賭指數,若相信自己能賭中,去買期貨豈不是更賺。

    4.管理費陷阱。遇到不厚道的銀行,表面上理財收益率寫的很高,但仔細一看,實際收益還要減去0.3%-0.5%左右的這費那費,比較起來就不划算了。

    5.募集期陷阱。買短期理財,一定要注意理財的募集期有多長,太長是划不來的。如一個30天,年化利率5%的理財,若募集期有10天,在募集第一天購買,實際利率只有0.05*30/40=3.75%了。

    說了這麼多,防範起來就是5個字:仔細看合同。大家怎麼看呢?

  • 14 # 千秋此意

    “保本”只是銀行宣傳的噱頭,哪裡來的那麼多保本理財?只是為了吸引人們入坑而已。銀行理財的水很深,下面列舉幾個需要注意的“陷阱”

    1.銀行代售理財產品

    這類產品銀行是不會承擔責任的,它是有一些銀行員工為了賺取差價,私自向我們出售第三方機構的產品,相對風險會大很多。一般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說明書中都會有一個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4位產品登記編碼。

    2.收益

    雖然銀行打著保本的旗號,收益也很穩定。但是真正到期時,如果理財產品收益不理想或者本金有了虧損,銀行會以各種理由狡辯,這時你除了忍氣吞聲別無他法。

    3.區分理財與保險

    你不得不承認,銀行工作人員的口才那叫一個好!忽悠的想要買理財的人暈頭轉向,人們很容易就被帶著節奏走。你在問理財,他不知道就給你扯到哪兒了,他只想著他的業務,哪裡會考慮你的收益這些。相對來說他推薦給你的都是對他工作有利的產品,比如這個大陷阱:保險。

    舉個我被坑過的例子吧!我在買銀行時被忽悠著買了份理財,我還不自知的以為賺了,當時只看了收益率高的嚇人,殊不知其實人家才是賺了的。

    當時理財的收益率是12%,為了讓我安心風險這一點,他足足給我講了半個多小時,他在講什麼其實我也不懂,聽著煩了也就買了。這不,問題來了,這個理財並不是每年都給12%的利息。而只是第一年你12%的利息,之後就不給了!

    比如,第一年,買10萬,他給12%的利息。

    第二年,再買10萬,一共買了20萬,他還只給12000的利息,並不會給你24000。

    第三年,我又買10萬,現在一共是30萬了,他還只給12000的利息,想要36000那是做夢!這個坑,一入就是好幾年~

    最後我才知道了,這個不是理財產品,而是保險!銀行理財水太深了,題主可以選擇倆位馬姓大佬的理財產品,比銀行坦誠多了,坑也有,但是人家都說明了,不像銀行那樣只管忽悠。

  • 15 # 環球老虎財經

    銀行給人的感覺大概就是靠譜,安全,2018年伊始,銀行理財產品違約的訊息頻頻爆出,招商銀行、交通銀行悉數在列,招商銀行10億夾層基金違約,存在本金損失的風險,無獨有偶,交通銀行也被曝出3億元私銀理財產品退出困難的問題。原本2015年到期的理財產品,但部分專案退出存在問題,延期了兩年,最終8%的收益率變成4%。

    銀行理財產品還有哪些陷阱?

    避談風險。

    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為了吸引顧客購買,通常只強調理財產品的優點和收益,而對於風險隻字不提。事實上,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即使是銀行的理財產品也存在風險,銀行避談風險的行為是對投資者的隱瞞,讓顧客誤以為產品是百分百安全的,虧損了才知道自已的財產面臨很大的風險。

    條款難理解。

    有些銀行的理財產品在簽訂合同前,會讓顧客仔細閱讀合同,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想要理解其中的真正意義並不太現實。很對專業的資料和內容,顧客根本就不懂。所以整個過程中銀行佔據主導地位,它說什麼就是什麼。每個人都不能對理財產品的瞭解達到專業的水平。

    預期收益就是實際收益。

    近幾年,很多銀行競相推出收益率“誘人”的理財產品,但預期收益並不等於到期收益。我們可以得知,並非所有的理財產品都能達到其承諾的收益率。鑑於此,投資者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弄清銀行承諾的收益率是否能夠實現。

    銀行理財產品的“陷阱”還有很多,投資者在選擇時必須要弄清楚所有的事實,規避風險,保證自已的收益。

  • 16 # 財經無忌

    由於銀行長期隱性兌付、剛性兌付,讓不少人以為銀行理財產品是安全、保本、保收益的。但實際上,銀行理財產品並不承諾這些。這些要看具體購買的產品型別。比如,零風險的有,國債,享受國家信譽擔保;大額存單,屬於存款保險範疇。面前,大額存單收益率3年期有的上浮40%,年利率在3.8%,大於國債收益率,起購金額20萬。

    較低風險的是貨幣型產品,有的銀行與基金公司合作。可以理解為餘額寶,寶寶類產品由於資金投向包括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協議存款等,從而獲得收益,由於投資標的風險較低,因此,貨幣型基金基本不存在風險,收益率隨行就市,產品波動。

    銀行發行的一些中等風險的理財產品、淨值型產品,一般掛鉤結構性理財工具,比如黃金、股指、匯率市場等,這些投資渠道即有風險也有超額收益的可能。目前,直接投資證券、期貨市場的高風險產品較少,這與銀行自身風險控制有一定的關係。

    隨著去年7月宣佈相關政策宣佈打破剛性兌付,不在有受益預期型的產品出現,銀行理財產品中的“陷阱”主要有,1.承諾保本,實質購買高風險產品;2.給出高收益預期,其實是基金產品或其他與高風險投資渠道相關的品種。3.忽悠式的保險產品,吹噓保障功能的同時,放大未來可領生存金、分紅等收益預期。4.非銀行發行,由於銀行員工喪失職業操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道德風險。5.因為從業人員道德缺失,以購買理財為誘餌收取費用、或提出需求。

    由於大多數投資者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屬於風險厭惡型狀態,保證資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建議購買時注意條款,即使熟悉的銀行理財經理也要留個神。此外,避免高收益相關誘惑導致上當受騙。

  • 17 # 洛邑財經

    無論是銀行自身發行的理財產品還是代理銷售的理財產品,本身並沒有什麼陷阱,只是在銷售過程中就出現很多陷阱和誤區。

    常見的陷阱和誤區有哪些呢?

    一、存款變理財

    這個在過去的十年間發生過很多例,為什麼?因為理財產品的利潤高,對比存款產品銀行的收入更高,在考核中營銷人員迫於業績壓力,有些人會避重就輕,把理財產品作為存款推薦給客戶,而不談其他產品特點,這是最大的陷阱之一。

    二、預期收益理解為固定利率

    這個主要對一些理財小白,沒有基本辨別能力的人群,把理財比較高的預期收益直接作為固定的票面利率, 讓大家對產品產品很高的期待,高收益的誘惑會讓人們忽視掉產品的風險,預期收益只是一個理論值,在去剛兌的背景下,到期收益能不能兌付,兌付多少都是未知數,這是陷阱之二。

    三、不做風險揭示,不做產品說明,只談優點避談缺點

    理財產品對比存款,最大的區別就是由一定的期限,在期限內不可進行贖回,而且PR3以上分級的理財產品是可能會損失本金的,理財產品掛鉤的一般是利率、匯率、指數、期權等等,在銷售理財產品時要求客戶經理必須做風險揭示,必須做風險評級,在雙錄的前提下,確保客戶理解產品屬性,能夠承受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而現在在銷售過程中,一些人員不談這些關鍵點,利用客戶對自己的信任,只管簽字,根本不看產品說明,稀裡糊塗一頓簽字,理財合同就這麼產生了,這是陷阱之三。

    前面我已經多次說過,在銀行無論購買任何產品,只有自己做到認真負責,仔細閱讀,簽字前一定對條款理解清楚,把我好自己的風險偏好和適合的產品。

  • 18 # 財道

    如果去銀行裡辦理業務,可能會受到銀行從業人員的熱情推銷,他們推銷的時候說的特別好,他們的理財產品有多賺錢的話語,這個時候,可就要小心了,他們可能專門挖了坑讓投資者跳。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銀行理財產品的“陷阱”。

    1.產品宣傳不規範,必要的資訊不充分披漏

    很多銀行工作人員追求銷售業績,想方設法地誘導投資者購買他們銀行的理財產品,因此他們經常只說產品對投資者有利的一面,而不談產品損失的一面,而且有些產品的資訊他們也不會告訴投資者,比如產品的錢用來投資什麼,以什麼樣的方式投資,風險的大小,由於資訊不對稱,投資者只能聽銀行工作人員忽悠著購買,從而上當受騙。

    2.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

    有些銀行理財產品推銷人員故意含糊不清,讓你把收益率當做是年化收益率,雖然只差兩個字,但到手的利息可就有很大的差別,日收益率等於年化收益率÷360,月收益率等於年化收益率÷12,如果理解錯誤,把收益率當成年化收益率,投資者可就後悔莫及了。

    3.不向投資者揭示風險,讓投資者誤以為是保本理財產品

    有些銀行理財產品推銷人員閉口不談風險問題,或者避重就輕只談收益問題,讓投資者以為自己購買的是銀行的保本理財產品,等到購買完成,出現虧損了,投資者才發現自己買的是非保本理財產品。投資者就只能自己承擔虧本損失。

    4.宣傳標語的利率與真實利率不一致

    為了更快地銷售銀行理財產品,工作人員可能會誇大宣傳標語的利率,讓投資者心動,但其實實際利率比宣傳標語上的利率低的多。

    5.能否提前要求付款

    在購買的時候,銀行理財產品推銷人員不說能否提前支取,等到投資者需要提前支取的時候,收取大量的費用,或者不讓投資者支取。

    銀行理財產品也存在違規操作,所以投資者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辨別,以防上當受騙。

  • 19 # 毒舌財經

    又到年底了,很多人在錢包鼓了之後就開始考慮投資增值,畢竟這年頭通貨比較厲害,不投資只能等著錢慢慢貶值。

    說到投資目前很多人還是首先想到銀行,銀行既可以存款,又可以理財,而在目前存款利率普遍比較低的情況下,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銀行理財產品。

    不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並非100%安全,有時候還有一些看不見的陷阱,所以年底去理財的時候一定要多加小心。

    下面是我們總結出來的一些理財陷阱,大家可以參考下:

    1、宣傳陷阱

    我們都知道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是不能保本保息的,所以銀行理財產品本身是有一定風險的,但是有些銀行工作人員在推銷的過程中避重就輕,有些人為了追求銷售業績,常常會誘導客戶購買他們銀行的理財產品,他們經常只說產品對投資者有利的一面,而不談產品的風險。

    2、飛單陷阱

    雖然最近幾年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飛單打擊非常嚴,但是仍然有部分銀行工作人員鋌而走險,大家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飛單這類陷阱是最可惡,最常見的飛單就是保險,因為銀行代售保險的提成很高,所以他們為了追求高提成,經常忽悠客戶去買保險,甚至有的人會以存款送保險的誘餌欺騙客戶簽訂合同,這種事老年人最容易上當。

    所以,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認真看到合同,在簽字前一定要把條約或合同仔細看一遍,而且謹防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銀行工作人員偷樑換柱。

    3、利率陷阱

    利率陷阱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是銀行在宣傳的時候突出高利率,甚至把理財產品等同於銀行存款,跟客戶說的利率是固定利率,但實際上大部分理財產品都是預期收益,所謂預期就是可能獲得這個利率,也有可能比這個利率更少,是波動的不是固定的。

    此外容易把年利率和年化利率混淆,比如一個90天期限的理財產品,年化利率是4.5%,很多理財客戶經理可能直說利率就是4%,很多老頭老太以為90天存進去可以獲得4%,相當於10萬塊錢可以獲得4000元,但實際折算下來只有980元。

    4、期限陷阱

    這裡的期限陷阱一般主要體現在募集時間上,因為有很多理財產品有一個募集期,在認購期內是不能產生利息的,比如一個產品募集時間是10天,如果你在第一天投資,那有10天是沒有利息的。

    5、管理費陷阱

    有些理財產品是有手續費和管理費的,但是銀行工作人員在推銷的時候並沒有跟客戶說明,可實際上銀行會從投資收益中扣除不少費用。

    我們以某一款銀行理財產品為例:

    申購費:不收取

    銷售費:按募集金額收取年化0.2%的銷售費,按月計提;

    管理費:按募集金額收取年化0.3%的管理費,按月計提,實際收益率等於或低於預期收益率,則不收取管理費;

    託管費:按募集金額收取年化0.02%的託管費,按月計提;

    這些費用是由大家平攤的,收費比例也不是很高,但是有一個很坑人的費用,那就是超額管理費,也就是投資的收益超過預期的收益時,銀行會收取一個超額管理費,這個比例還是挺高的,比如某城商行的理財產品兌付公告中顯示,管理費佔到投資總收益的30%左右,佔到兌付給客戶收益的45%左右,可見超額管理費非常高。

    這個相當於投資收益達不到預期的客戶自己承擔, 一旦投資收益超過預期收益的,銀行卻要佔很大一部分。

    6、提前支取陷阱

    提前支取也是很容易讓大家裁跟頭的地方,有些銀行工作人員在推銷理財產品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提醒客戶提前支取的相關規定。而有些客戶在投資過程中發現收益比較低想把錢拿出來卻發現不能提前支取,就算有的能提前支取也會損失一部分費用。

    總之,大家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多留個心眼,每個問題儘可能問清楚,最好錄音錄影下來。

  • 20 # 熊貓投資

    銀行理財產品是目前很多人的投資選擇,而它也一直被認為是比較安全可靠的投資代表,但是現實銀行的理財產品中也存在著不少的坑,那麼我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注意哪些坑?

    自發與代銷

    銀行理財產品通常分為兩種:自有理財產品和代銷理財產品。自有理財產品,因為有銀行自身信用背書及成熟的團隊運作,安全性相對較高;代銷產品,是指其他機構與銀行合作,將產品掛在銀行的渠道上進行銷售,對於代銷產品,銀行不負責管理,產品以發行機構自身的信用作保障。

    PS:一般大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自己的,只有部分小銀行,本身未發行理財產品,才會如何支付寶一樣,代銷其他機構的理財產品。

    因此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先辨別清楚產品是銀行自有還是代銷,如果是代銷產品,還要搞清楚具體的發行機構,看看是否可信。

    預期收益不等於固定收益率

    目前所有銀行的理財產品上面標註的都是預期收益率(銀行不承諾保息),預期收益率是銀行對理財產品最終收益率的估值(一般都是參考以往的收益率),但是其並不代表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率也不是固定收益率。不少銀行工作人員在銷售理財產品時,為了吸引投資人,往往過度強調最高預期收益率,而沒有進行相應的風險提示。

    比如結構性理財產品,與股票、股指、匯率等高風險標的掛鉤的產品,雖然預期最高收益率很高,但實際到期收益要參照掛鉤的標的在觀察期內的表現,收益波動很大,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收益率。

    飛單與虛假理財

    在銀行購買理財,最忌諱的就是遇到飛單或者虛假理財,這兩者常常都可以使你變得血本無歸。飛單指的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賣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也非銀行正規的代銷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的佣金提成。

    虛假理財,這個更害人,指的是銀行員工私刻銀行公章,私自制作理財協議,利用銀行工作人員的身份,以高息吸收客戶的資金,發行不存在的理財產品。

    贖回深坑

    這個遇到過很多次,不少銀行員工為了銷售理財產品,只告訴客戶理財比定期的利率高,但是卻沒有告訴客戶,定期理財未到期是不允許提前贖回的,這個導致了現實中出現多次客戶因臨時週轉需要而無法提前支取的案例。所以購買理財產品,資金一定要是自己短期內不會用到的。

    總結

    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自己一定要多加註意,對於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仔細一一問清核實,確保不落入坑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在銀行取錢款,為什麼工作人員要老人到自動取款機上去取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