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級飛俠說育兒

    當時,從書上知道孩子有個語言關鍵期,而我透過觀察自己的孩子,覺得在2--5歲都是語言關鍵期。

    想讓孩子語言表達好,平時就要跟孩子多溝通交流。我婆婆就很喜歡跟孩子說話,圍繞著孩子,每天說很多話,而我則喜歡給孩子大聲誦讀。

    我家老大,語言表達能力在同齡人中算是比較好,主要是詞彙豐富。原因在於她從幼兒園大班就可以獨立閱讀了。

    從她六個月時,我就給她讀繪本故事,2歲多就給她念唐詩聽,聽得多了,有些句子就人背誦了。一直堅持給孩子大聲誦讀,現在儘管上了小學二年級也會經常拿著一本書,讓我讀給她聽。其實,她已經看過一遍了。

    老二,這兩年說話表達時用的詞彙也豐富很多,原因無他,一是平時跟他面對面交流多,二是堅持大聲給他誦讀故事、詩歌等,還會放一些音訊給孩子聽。

    故此: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父母堅持每天抽出時間給孩子大聲誦讀。這方面的專家當屬《朗讀手冊》的作者。

    我非常推薦你去看《朗讀手冊》,它會告訴你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諸多操作細節。

  • 2 # 咕嚕寶貝

    1.0-4歲:口語發展的關鍵期。

    這個時期,家長要多跟孩子進行對話,保障孩子處於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中。

    2.4歲左右開始,進入書面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1.親子共讀。

    家長儘量和孩子一起讀書,而不是僅僅把買來的書丟給孩子自己讀。

    2003年,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者對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做了個實驗,把86個小朋友分為3組,一組互動閱讀,一組不互動閱讀,還有一組是控制組,就是沒有接受任何實驗干預的一組,結果就發現只有互動閱讀,孩子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的提升。

    2.多問孩子問題(開放式的問題,比如,如果你是西遊記裡的妖精,你會怎麼做去抓到唐僧?)

    這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3.跟著孩子的興趣走,不要太功利。如果孩子提問,就順著他的問題展開,而不是非要強求他把書讀完。

    最後: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主要目的在於激發他的閱讀,探索和學習興趣,不要執著於孩子學會了多少知識。

  • 3 # 婦小好

    一、孩子的語言發展期也分性別的。

    女孩相對來說比男孩發育早一些,說話等各個方面也會早。

    現實中我身邊不是男孩快三週歲了還不怎麼說話,或者頂多說兩個字的詞語。這些問題一方面屬於兒童發育期的問題,還有一個方面是需要父母引導的。比如父母“懶”一點,別孩子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你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包辦了,這樣其實是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學習是一個學與習得的過程,而不僅僅是學了就可以了。

    現在很多東西主張速成,像三十天快速熟練某種技能啊,一百天讓你張口對話英文啊等等,造成了很多人以為什麼事情都可以速成。導致很多家長就喊,我天天讓他看書,他為什麼不肯看?又或者是我已經陪她一個月了,她怎麼還是學不會自己看書。

    其實這類速成並不適合所有事情。特別是孩子教育上。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你所看到的,只是別人家父母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後得到的一種正常的反饋而已。

    所以,下次再看到一個讓你羨慕的娃,先問問自己能不能每天堅持陪娃兩三個小時,一直持續最少三年再說。如果做的到,那麼恭喜你。你早晚會擁有一個“別人家”的娃。

  • 4 # 悠然之家

    孩子的語言發展期各有差異,早點的1到2歲之間,晚的是2歲之後。

    我家二寶是比較早的,一歲多開始很清晰的叫爸爸,媽媽。然後開始自己各種說話。

    說話早的寶寶有個兩個特點:

    一是敢說,他會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別人聽不懂。

    二是模仿別人說話。我家寶寶最愛跟著爸爸後面鸚鵡學舌,爸爸叫我老婆,他也跟著叫,爸爸聲音大他也聲音大。

    應該是學習語言關鍵期的開始。

    語言的關鍵期發聲是第一步,模仿說話是第二步。

    接下來為了讓他好好說話,我和寶爸經常給他看圖說話讀故事,反覆的讀,孩子做事喜歡反覆,反覆練習他會和認真的去學習單個的詞或片語,經常奶聲奶氣的說“姐姐吃飯啦”“喝奶睡覺了”“救命呀”等等一大串。講的故事裡有救命,他就學會了。經常講故事,他愛上看書,有時嘰裡呱啦講給我們聽。

  • 5 # 林老師育兒知識

    家裡邊我們有多重要,你知道嗎?就是一個孩子的的智力發育跟什麼相關呢?就跟他在嬰兒時期所收到的詞彙量是相關的。所以在美國,很多富人家的小孩測智商比窮人家的小孩更笨,原因是什麼?因為窮人有很多時間陪孩子,他們跟孩子講很多的詞兒。而且一定要講足夠複雜的成年人的詞彙,千萬不要講那種小孩的話,小孩的話會使得這個單詞量下降很多。

    所以當你每天都比別的家庭,跟那個孩子

  • 6 # 噹噹媽and叮叮媽

    孩子的閱讀其實分為幾個階段,一是習慣養成階段,這個階段需要家長營造閱讀氛圍,讓孩子把閱讀當成愛好,是除了吃飯、喝水、睡覺之外的必須。但這個必須不是強制,而是自然而然把閱讀當成跟做遊戲、玩玩具一樣有趣的事情。睡前故事是最容易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因為這個時段,孩子心理上需要安慰和父母陪伴,家長可以選擇這個時間嵌入閱讀。每晚,我都會留出時間陪兒子一起閱讀,最開始小的時候主要是我讀給他聽,接著是我讀一段,他讀一段,現在讓他自己讀,讀了之後我們再一起討論內容講的什麼?第二個階段是選擇讀什麼,因為孩子越小,思維越是超脫於現實,更能理解形而上的東西,過早告訴他們世界的真實面貌反倒會限制他們的想象力。因此,選好書、選對書,是家長要做的功課。小的時候可以從繪本、拼音故事、小說、詩歌,其實題材內容不限,讓他多閱讀,多理解,才有利於後面語文學習。

  • 7 # 龍鳳胎爸爸聊育兒

    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關鍵期

    0~1歲是儲備階段,最大的特徵是咿呀學語。

    1~2歲時能夠說簡單的字句,並且用肢體語言輔助表達。

    2~3歲時開始喜歡提問。

    3~6歲時語速更流暢、吐字更清晰,逐漸形成真正的語言。

    閱讀能力是語言能力的一種,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可以參考這些方法:

    1、從有趣的書入手

    閱讀要從有趣入手,讓寶寶得以獲得愉悅、得以親近和喜歡讀書。什麼是有趣的書?能讓自己和寶寶都喜歡的書,就是有趣的書,就是好書。

    2、閱讀要有固定時間

    在每天中設定一次以上的固定讀書時間,最好是在上床睡覺之前。設定好之後,就儘量不要改變,而且儘量堅持下去,這樣寶寶才會形成固定時間閱讀或者期待閱讀的好習慣,同時也會把閱讀這件事和與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感建立起好的聯接。這樣的習慣一旦養成,就不要輕易地破壞它。

    3、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

    對於剛開始閱讀的寶寶,需要給他一個閱讀的環境,分軟環境和硬環境。

    (1)硬環境一般來說就是一個特定的場所、時間段、良好的光線和足夠的書,讓寶寶處處有書讀,可以輕鬆接近書、隨手可得;時時可讀書,打破禁忌,以培養寶寶讀書興趣為重。除了睡覺外,什麼時候都可讀書。

    (2)軟環境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父母不要著急,給寶寶寬鬆的想讀就讀、不想讀就不讀的閱讀環境。

    4、愛閱讀,父母要以身作則

    想讓寶寶愛上閱讀,父母提高修養、以身作則是必不可少的。不僅僅是給寶寶讀書,父母自己也應該每天有專門的閱讀時間。最適合的時刻就是晚飯後,一家人各自看各自喜歡的書,而不是縮在沙發裡看電視。

    寶寶雖然小,翻著自己的布書也會有模有樣的,這是父母的閱讀時間,也是讓寶寶有機會享受安靜的自我閱讀時間,久而久之,有父母的示範作用在前,寶寶何愁不會愛上閱讀。

  • 8 # 晚霜醉晚風

    古人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很多大人都會跟小孩子說這種話,但小孩子不會這樣認為。他們認為讀書只是許多條道路之中的一條道路。但他們其實只想到了一層,僅僅一層而已。他們都想要成為愛迪生,知道為什麼嗎?小孩子的思想,是很簡單的。他們想變成愛迪生,只是單純的想:他那麼窮,都可以成為那麼棒的發明家,我可比他好多了!那我肯定可以變成他一樣偉大的人!

    孩子這麼想,很正常。諸位家長聽到孩子這樣說,不要生氣。要鼓勵他、支援他。但是,您要讓他自己知道,成為愛迪生很難(1、愛迪生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2、他有好奇心、有善於觀察的五官,3、世界上不可能有性格一樣的人4愛迪生有一個好家長)。但不要直接說,這樣會打擊孩子的心靈。要讓他自己尋找答案。大家可以讓孩子多多看歷史書。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本很好的書籍。

    首先,給大家推薦著名的《山海經》。大家如果手頭有譯文版,就先看譯文的吧。因為如果孩子較小,不適合看這種古文版的。上小學以後也會學《山海經》裡的古文了(如精衛填海等)如果孩子已經13以上了,那就完全可以自己閱讀了。

    這本書基本都是神話,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二本跟第一本大有不同。這個屬於稍稍帶一些神奇色彩的。屬於言情穿越系列小說,很多家長不願意給孩子看這種書,是因為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但我不介意。因為這個小說很有吸引力,我一口氣8個小時給看完了。真的不錯!但至於不是這個年齡段的事,只要您看的夠嚴,就不會發生你所擔心的事。給孩子們推薦的原因是它寫盡了當時黎民百姓的悲哀,寫盡了後宮嬪妃的算計、王公大臣的貪汙腐敗、荒淫享樂。讓孩子們真真正正地瞭解到當時天下戰亂的痛苦。以至於讓他想到如今生活在世上的不容易。所以這本書我強烈推薦。

    還有一本就是《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讓孩子們瞭解歷史,看看世人的不容易。看看中國的傳統文化,好讓小朋友們建立起愛國家的思想。

    最後,就是“中國教育四重奏”裡面的四本。這個適合四年級及以上的人看。這個是為了讓孩子理解學習的重要性,好好學習。

    給你們推薦到的這四套書,都是很重要的,也希望家長給孩子買哦~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 9 # 梅媽媽

    你關注過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嗎?怎樣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

    關鍵期又稱為敏感期,孩子的語言發展是有敏感期的。語言給孩子的智力發育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大概孩子的智力65%都來源於語言。真正的語言,涵蓋聽、說、讀、寫4個方面。下面我們講的語言指的是說話,口頭表達。

    孩子在大概2.5歲時是第1個語言爆發期。在這個期間孩子特別喜歡說話,而說出的詞彙量也比以前多。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推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非常強大。常常讓我們感覺很驚詫、不可思議,不相信是從孩子嘴裡說出來的。

    在小影片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孩子妙語連珠的情景,講道理、做分析、頭頭是道思路清晰、條理分明。

    其實在這之前,孩子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積累期。在這個積累期我們必須要同孩子進行更多的交流、不停的說話,給她們讀書講故事。關於讀書說話這件事兒,從孩子出生以後就可以開始了。

    良好的閱讀習慣必須及早建立,其實每個孩子都是非常喜歡讀書的,讀書越早閱讀神經中樞建立的就越好,孩子主動看書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沒有良好的積累,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爆發。

    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從2歲、2.5歲一直可以持續到5歲左右。不同環境生活下的孩子,持續的長短,差異也存在。像很多家長反映2歲半以後孩子突然結巴了,這個情況就是因為孩子大腦裡沒有豐富表達的詞彙而造成的。

    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是一定要重視的。不僅僅是從交流,還有聽、讀、寫。語言是最基礎的,無論做什麼我們都離不開語言,語言的豐富程度決定了孩子的成長及大腦的發育。

  • 10 # 幼兒教育lulu老師

    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透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互動,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擴充套件幼兒的經驗,為幼兒語言的發展提供條件。

     

    一、語言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

    幼兒階段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

    1、當幼兒從一個只會哭的小嬰兒逐漸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透過自我表達讓別人注意到他的存在,讓別人知道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是幼兒時期孩子智慧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

    這種自我表達,包括自身生理需求表達、情緒表達、思維表達等。這種自我表達就需要孩子在幼兒期這個階段積累大量的表達的詞彙。這也是幼兒期語言發展的一種內在驅動力。一種本能。

    幼兒獨立意識的彰顯,是幼兒獨立思維發展的開始,而語言就是孩子思維表達的工具。

    2、幼兒期是孩子進入社交的起步階段,人是群居動物,當幼兒具備自我意識開始,他們就開始要學習如何與人打交道,開啟最基本的幼兒社交。

    語言是幼兒社交最基本的工具。與人交流和溝通,與人友好相處時或發生矛盾時,語言都能幫助幼兒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與人交往時,想表達卻不會表達,幼兒會表現的焦慮與暴躁。

    3、幼兒期還是自身情緒管理發展的開始,幼兒因為受自身行為能力的約束,很多時候,他們對內心的情感、對他人的感受,都無法做出正確的表達,所以,往往會表現出脾氣急躁、攻擊性等。這個時候,提升及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其實就是在幫助幼兒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自身情緒的發展。

     

    二、幼兒語言發展的兩個階段

    1、前語言階段:發聲、單詞、短句、表達需求

    2、語言發展期:表達、社交、想象力、

     

    0-6個月嬰幼兒,這個階段的幼兒語言發展處於一種生理功能性發展階段:發聲啟蒙。

    幼兒從用單純的哭來表達需求到發出單音節,例如:啊~哦~,再到開始模仿成人的發音,玩發音遊戲。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用各種誇張的聲音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模擬各簡單的聲音讓幼兒重複模仿。

    6-12個月階段的寶寶可以發出不同的音節,叫他名字的時候會有反應,能夠理解簡單的詞語並且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對簡單的指令或單詞的意思可以理解,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幼兒建立足夠的詞彙量的儲備,多和他說,用誇張的表情,讓幼兒在聽的同時,觀察你的口型,模仿你的語言。

    這個階段幼兒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即使他還不會說,但是你說的,他都懂。比如你說蘋果,孩子就會指著蘋果。正是因為孩子對於這些語言的理解,所以這些階段,我們需要給孩子進行大量的詞彙輸入,多和他說話,幫助他積累詞彙,這樣,當孩子開口說話的時候,一下子就會變得伶牙俐齒起來。

    所以這個階段的語言發展要多以啟發式提問開始,刺激幼兒表達的興趣。多問,讓幼兒重複回答。

    2-3歲的幼兒,幼兒語言開始從“被動”轉向“主動”的情緒表達期,這時的寶寶愛說話,表現得積極主動。這時期最大的特點需求表達,“要”“寶寶的杯子”“不”“我要自己來”等。

    他們開始喜歡重複別人的話,並漸漸的發展與人交談的能力。

    在這個階段,家長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用心傾聽孩子的說話,尊重孩子的表達。鼓勵孩子更努力的把自己內心的情感、對他人的感受都透過語言說出來,而不是直接進行肢體攻擊。

    3歲的寶寶,語言表現上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具體物品或者個人情緒,開始出現一定的邏輯和想象力。這時的寶寶語言發展已經從實物具體發展成抽象,往往會天馬行空,說出很多自己想象出來的話語,比如孩子們在一起搭積木,這個積木在孩子的語言裡就是一個童話城堡、有怪獸和騎士。

    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為他們創造更多的想象的空間,認可並鼓勵孩子的想象力,拓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如何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

    Ø 0-12個月:你說,他聽,模仿,簡單、重複。這階段是幼兒在視覺、聽覺以及語言肌肉發展的關鍵期,所以,讓他多聽,多模仿,鍛鍊臉部肌肉的力度及舌頭、嘴的感知靈活程度,都是有益幼兒的語言啟蒙的。

    Ø 12-24個月:簡單、重複、讓幼兒繼續模仿,同時結合誇張的表情吸引幼兒對語言的觀察,在教導幼兒說話的初期,要結合實物和口型的對應。同時引導寶寶用單字或詞語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寶寶指著水瓶,你可以引導寶寶說出“水”“要”或者“喝水”等,日常生活中給寶寶多聽,多看,多說,多到大自然走走,認識身邊的人事物。在看到任何新鮮事物時,多給寶寶灌輸知識:“寶寶,這是樹”重複的說給寶寶聽。

    給寶寶更多探索嘗試的機會,幫他積累更多的詞彙及認知,多提問以啟蒙想象表達。這個階段我們要開始正確地引導寶寶將認知和語言結合起來,比如,我們問,這是誰的水杯,讓幼兒告訴你,這個媽媽的水杯。同時在這個階段要多給寶寶講繪本。

    Ø 24-36個月:2歲寶寶開始進入自我意識敏感期,這個時候的孩子會表現為任性、急躁、甚至會出現攻擊性,這是因為孩子還不太懂得表達自己的內心和情緒,在情急之下就會用身體動作來表達,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手比嘴快。

    所以,在這個階段,幼兒語言的發展要進入鼓勵情緒表達,讓孩子透過複述及完善情節描述來鍛鍊表達能力的提升。父母在家要多引導孩子利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我很生氣”“可以借我玩嗎?”等,陪孩子多玩過家家的遊戲,在遊戲中學習與人相處和自我表達。也可多在繪本中學習社交的禮貌性用語。多用謝謝,你好,請問等字眼,同時也要教孩子學會說對不起。

    Ø 36個月到48個月以上:這個階段的寶寶需要多參與到同齡人的交往中,在與別人交往中能夠學會更多自我表達和自我情緒調劑的能力。在家可讓寶寶多點自我表現的機會,給孩子建立一個小舞臺,讓寶寶多點表演,唱歌,朗誦古詩等,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能夠幫助孩子在語言發展上達到更好的效果。

    Ø 4歲以上的孩子,語言發展已經開始逐漸進入思維邏輯的訓練,讓孩子學會條理清晰的表達以及有獨特觀點的表達,都是這個階段語言發展的特點。那麼在日常培養及鍛鍊中,可以透過故事接龍、朗誦等方式來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

     

    四、家庭幼兒語言發展的注意事項

    在家中訓練寶寶的語言發展,作為父母,我們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注意的呢?

    1、學會從孩子的角度想問題,說話。儘量避免成人化的語言出現。與孩子交流的語言要直白,具體且耐心。

    2、允許孩子重複表達,重複是幼兒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徵,他們需要在無數次重複、模仿、練習中才能學會及掌握一樣技能。這階段的孩子是在不斷的重複記憶,積累詞彙,並且在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如果這時你干擾孩子,那就等與破壞了他的學習。

    3、“自信”是寶寶在各種能力發展的最先決條件,鼓勵孩子多發言,大膽在大家面前說話,表現自己,並且不要取笑孩子的語句或發音,做一個小舞臺,適當鼓勵孩子在臺上表演唱歌和講故事。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多點掌聲,對寶寶說:“你很勇敢,你真棒!”

    4、多講述自己的生活,孩子會學著模仿說任何他們聽到的東西,所以當你的寶寶還根本聽不懂你說什麼的時候,就應該抓住各種機會跟他說話。

    5、讓孩子自己說,不要把孩子想說的話都說完了。包辦孩子說話其實是一種剝奪幼兒語言發展權利的粗暴的錯誤方式。

    6、保持語句的簡短,如果你想讓孩子迅速集中注意力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簡短。簡短的話通常更有影響力,孩子越小,你的句子就應該越短。

    7、給孩子創造一個語言發展的良好的環境。孩子的語言的發展從模仿開始,家長溫柔文雅的表達,孩子就會變得很有禮貌。

    8、耐心傾聽是對幼兒語言表達的鼓勵,同時讓幼兒學會尊重及傾聽的好習慣。

    以上分享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11 # 林媽悠媽

    曾經聽過蒙臺梭利的敏感期理論、曾講過9個月到2歲是理解語言發展的敏感期,2歲到4歲是表達語言發展的敏感期。但專家也說如果錯過敏感期也不要太過於擔心、家長們再多花些精力陪伴孩子度過。

    對於孩子的閱讀啟蒙、可以從出生就開始,小寶出生後、在月子裡、我就給小寶看黑白卡、並且給她念、雖然當時感覺是對牛彈琴、但現在小寶看到黑白卡、非常興奮的指給我看、她感覺熟悉。

    小寶稍微大一點的時候、我給她讀一些小小的句子,念歡快的童謠。她聽到我的聲音、很滿足、滿足於溫柔的母語帶來的安全感。

    專家們在說如果對孩子早期進行閱讀干預、等到了兩三歲的時候,孩子會有一個很大的飛躍。他們自己去選擇圖書的主題,開始能獨立閱讀一些簡單的翻翻書和洞洞書了,能夠用簡單的語言跟父母溝通故事中的一些細節。在孩子4歲時,孩子會進入一個閱讀的敏感期,如果在前面的幾年裡,父母堅持了啟蒙,那麼孩子在這個敏感期,很容易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在這說一下、親子閱讀一定要儘早開始。我和小寶現在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都要把她的書逐一讀一遍、剛開始的時候是我自己在讀、現在她開始和我互動、會指著書上的圖片讓我給她講~~

    還有就是佈置讀書的居家環境,父母都在讀書、那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拿起書、那孩子就會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 12 # 抹茶愛鐵塔

    其實任何有責任心的父母都會關注孩子的語言發展關鍵期。最近我看了育兒博主大J《打造兒童超級大腦》的書籍,書中內容涉及到孩子的語言發展,有些和我們傳統的認知也不一樣。

    孩子語言發展關鍵期

    我周邊的寶媽包括我自己一直都認為孩子到1歲左右會開始學習說話,晚點的會在2歲左右,一般正常情況下不會超過3歲。《打造兒童超級大腦》裡給出的看法不太一樣,我分享出來,供你參考。

    關鍵期1:從出生開始,保護好孩子的表達意圖。

    寶寶出生時就會哭,餓了、不舒服都會用哭表示,這時我們可以主動將孩子的意圖說出來,然後將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說出來,首先給孩子灌輸用語言表達需求的意識。包括平時在照顧寶寶時也可以這樣做,如果寶寶有咿呀或肢體迴應,可以等3秒再繼續,讓互動有來有回。

    關鍵期2:從18個月開始,透過合適的遊戲來鍛鍊

    採用的方式仍然是一來一回,讓孩子有更多的表達機會,自己開啟話題,然後等待寶寶的迴應,需要注意的是在和寶寶說話的過程中,一定不要一步到位,要有意識的和寶寶多聊幾個來回再達到最終的目的,結束對話。

    其實想要孩子語言發展好,就需要自己成為話癆。我本身話不多,在帶寶寶上早教後,逼著自己去和他人交往,堅持將早教老師說的多和孩子說話方法用在日常相處中,才見到成效。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我家孩子上的早教機構裡有個親子圖書館,我一下狠心辦了張會員卡,花了錢就想著不要浪費,堅持下來確實有了成效。

    固定時間閱讀

    由於我是職場寶媽,和寶寶相處的時間有限,基本在午餐和晚餐後我會給孩子讀繪本,慢慢的養成習慣後,孩子會主動要求我讀繪本。

    根據孩子喜好來選擇書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就要讓孩子知道書中有TA喜歡的事物,TA才會願意看,才有可能養成喜歡。

    創造良好環境

    孩子都比較喜歡模仿,所以家長平時在家一定要少玩手機,多看書,讓孩子模仿自己的看書行為,慢慢養成習慣。

  • 13 # 國際媽咪x

    1.可以在臨睡前拿一本書給孩子講講故事,相信很多家長在孩子讀一年級以前會經常做。2.但是隨著孩子上了一年級,很多家長就會慢慢放棄這些習慣,一年級的孩子往往更需要家長們睡前的關懷。3.如果你和你的孩子比較好溝通,那麼培養這個閱讀習慣不成問題。

  • 14 # 向上長的花兒

    研究表明,8個月左右大時與父母之間的互動,會直接影響嬰兒12個月左右時的語言能力。對女孩來說尤為明顯。如果在8個月就開始與父母一起閱讀,對語言發育有很大的幫助,甚至對16個月時的語言能力還會有所助益。

    我的兩個女兒,反差有一些大,從她倆身上,我真的看到了閱讀的力量。大女兒語言能力很強,開始得很早,小女兒現在快兩歲了,最近才到語言的爆發期,但有些吐字還不是太清。

    一歲八個月時,能背一段三字經;

    兩歲時能把小馬寶莉裡的第一集的前言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在小馬利亞王國,有一對公主姐妹共同……”,挺長的一段。當然,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

    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見一個媽媽說,她女兒在1歲3個月拿著一本書,把書名《月亮的味道》給念出來了,真的很厲害。

    所以,越早閱讀,對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越有幫助。

    我大女兒現在做幼小銜接書上的數學應用題,她自己都能讀懂題,當然,這也離不開她們幼兒園讓指讀課文的功勞。

    在她6個月時,那時我全職帶她,我就開始給她讀繪本,從最簡單的《我爸爸》《我媽媽》這樣的書開始。等她會走路時,給她買了很多繪本,還有兩個和她一樣身高的書架,她隨時可以自己去取書。

    生了小女兒產假5個月一結束,我就回去上班了。每天回來挺累的,還要輔導姐姐的作業,對妹妹的閱讀啟蒙好像就做得不好。雖然她有時也會去拿著書看,但是她聽我讀書時的專注力,就沒有同年齡段的姐姐好。

    芭學園創辦人李躍兒老師的《關鍵期關鍵幫助》這本書中有提到,兒童的語言是在與情感相融的生活情境中學到的,這樣發展起來的語言才不是乾巴巴的詞句。如果我們把孩子跟現實生活割裂開來,把孩子的興趣過早地引向閱讀書籍,儘管孩子讀的書上面有圖畫,但圖畫不能給予孩子有關圖畫上的生物和物質全面的資訊,只給了一個二維空間的,可視不可觸控的,而且被畫家和作家改變了的事物資訊。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選擇適合孩子的書籍

    如果是從學步之前就給孩子讀書,這些書籍必須是他熟悉的事物的書,能讓他儘快熟知周圍世界的書籍。圖畫精美,文字簡單。

    在大女兒1歲多的時候,她有一個經常一起玩得小夥伴以後,她對於《小蘭和小黃》這本書特別感興趣,經常讓我給她講,讓我給她表演。

    等到她三歲時,我就給她買了《不一樣的卡梅拉》《神奇校車》等等這樣的套書,因為有了閱讀基礎了,這些書她聽得津津有味。

    而現在,她對於科普書籍很感興趣,給她訂了一些雜誌社的科普讀物。

    不同年齡段,選擇適合他心智成長的書,孩子對書籍會越來越喜歡。

    2.給予孩子良好的閱讀體驗

    良好的閱讀體驗,包括是誰和他一起閱讀,什麼時間段閱讀,在什麼地方閱讀。

    有時聽小區裡的媽媽聊天,有的會有些無奈地說:“我家孩子就是不愛看書,一給他書他就跑,一分鐘也坐不到。”

    這時候我就會想這位媽媽是怎樣引導孩子讀書的?在上小學之前,孩子一般都需要和父母一起讀書,親子閱讀才能讓孩子坐下來。

    否則,把書扔給孩子,他怎麼可能對它感興趣?

    只有在閱讀時,父母帶著表演形式的樣子,讓孩子也參與進來,讓他知道閱讀的樂趣,才能有持續的閱讀熱情。

    3.創造孩子的閱讀空間

    如果孩子有舒適的閱讀空間,培養他良好的的習慣更容易。比如適合他身高他能取放自如的書架,柔軟的椅子。

    還有,如果家裡有閱讀的氛圍,這是最好的方法,孩子潛移默化,就會愛上閱讀。

    綜上,閱讀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技能,父母多用心引導,培養好習慣。

  • 15 # 淺淺的淺

    兩歲開始孩子的語言爆發期,這個時候非常關鍵,適當的讓他多說話,和他多交流,指引和鼓勵他多說話非常重要。

    另外給他讀繪本,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閱讀習慣可以幫助他一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代表了他的學習習慣,代表了他的思考能力 。

    如何來培養他的閱讀能力呢?

    第一,讀繪本,指著字讀,不用讓他理解是什麼意思,讀就可以,因為小時候的繪本都會比較簡單,意思都是字面上的意思。

    第二,引導他閱讀,但是不要給他什麼閱讀任務,興趣是閱讀最好的老師,讓他想讀什麼就讀什麼。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 16 # 小林林老師

    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我的女兒今年五週歲了,從她一歲左右開始,我天天晚上給她讀睡前故事。從《安徒生童話》讀到《格林童話》從《中國寓言故事》讀到《成語故事》,各種各樣的繪本家裡塞滿了書櫥,書櫃。最近,閨女又迷上了科普圖書《四季時鐘系列》經常纏著我給她讀,雖然她可能聽不大明白這麼高深的內容,但是種子已在她的頭腦中生根,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發芽。

    至於,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首先要為幼兒篩選合適的閱讀材料。對於沒有鑑別能力的幼兒來說,我們要為他們把好第一關。選擇合適的材料是幼兒早期閱讀的基礎。我們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階段選擇一些色彩鮮明,形象直觀,深入淺出,富有教育意義的圖書。

    其次要將早期閱讀滲透到一日活動的每個環節中。不僅學習活動中可以加入早期閱讀區域活動,生活活動,遊戲活動中都可以滲透早期閱讀。

    二是要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首先,首先要提高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我們不僅要幫助孩子掌握閱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更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每過幾分鐘就要換一本圖書,並且沒有愛護書本的意識,隨意撕毀破壞圖書,沒有正確取放圖書的方法,這樣都是不正確的。

    再就是家長要做,要為孩子樹立一個讀書的榜樣。如果父母在閒暇時經常看看書,孩子不同程度的會對書產生興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最後,當孩子讀完一本書之後,我們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讀後的感受,一方面可以瞭解孩子的閱讀情況,另一方面可以瞭解孩子的思想感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個很好,一個一般,後者有點自卑內向,作為家長如何開導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