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ice姐

    我不知道媽媽為了要去阻斷他要做的事情,現在這個階段小朋友是喜歡去探索去模仿,其實你會發現這個階段是真的天真可愛、他要去做這些事,說明他有主見了.在成長了.媽媽可以去發現他的世界很美好

  • 2 # 晨妞生活日記

    三歲左右的寶寶,有時總做不讓他做的事,他偏喜歡做,相信很多寶媽都有經歷,這時作為家長,我們要理性看待,不能對孩子發脾氣,保持耐心。

    首先,三歲左右的寶寶剛開始有自己自主的思維方式,開始有逆反心理,你越不讓他做,他越是願做,家長要理解。

    其二,這一時期的寶寶易衝動,自制力差,對什麼都好奇,這是一個正常現象。作為家長要理性看待。但是,危險的東西告訴他不能動就是不能動。比如,有的小孩總是愛去碰暖瓶的蓋子,這是很危險的。我朋友的一個寶寶當時也是這樣,那他就想了一個辦法,假裝自己碰蓋子,然後在自己手指上抹上紫藥水,讓孩子看,告訴他碰蓋子就會流血,別說這個辦法還真行。估計這想辦法的人自己都覺得好笑吧。

    再者,家長不要一遇到事就發脾氣,對寶寶的影響也不好。

    在遇到這樣的事情時,家長要保持冷靜,多多安撫孩子,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把自己當成孩子和孩子相處。自己以身作則,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 3 # 孕期育兒小貼士

    這個問題我沒有看明白,你是說你生氣還是孩子生氣?還有這個年紀的孩子正是處於探索世界的時候,是孩子成長里程碑上的一大步,要學會滿足孩子的探索欲。另外,關於“怎麼教育不生氣”實在是沒審明白題,所以我就分別從孩子、家長兩方面都回答了,實在太長了,建議耐心閱讀,不負我敲敲打打這麼久。

    如何滿足孩子的探索欲?

    隨著孩子的越來越大,好奇心也愈來愈重,對於各種事物,都想要一探究竟。很多時候,寶寶會覺得有些東西很好玩,比如說,把牆上的日曆撕下來疊成飛機,家裡的植物上的葉子一片一片的拽下來,再或者用畫筆在在潔白的牆壁上劃一道道彎彎曲曲的色彩,天馬行空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作畫。

    這些都是小寶寶的好奇心與行動力,有的時候寶寶心裡是非常想要幫助爸爸媽媽做些什麼事情,可是因為寶寶的經驗不足,力氣太小,往往會導致幫了倒忙。比如是在吃飯前幫助爸爸媽媽拿碗筷,卻因為沒有端穩而將碗筷摔倒地上。但寶寶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想要幫助爸爸媽媽,但是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家長總會頭痛的覺得寶寶在幫倒忙。

    寶寶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悍的,會模仿爸爸修理物品時的步驟,將自己的小玩具拆開,但孩子還小,往往拆開後就組裝不起來。所以有的家長,一旦看到寶寶在拆東西,就會大聲斥責、又或者是打罵孩子。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和寶寶一起拆,在拆開時告訴或者引導寶寶這些零件叫做什麼名字,注意不要讓寶寶勿食小零件。幫助並教導寶寶怎麼將拆開的玩具組裝成原來的模樣,這樣不僅能夠讓寶寶盡情的探索,還會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習的新的知識。

    家長在在給孩子選購玩具時,應當要選擇一些拼插或者是組合玩具,這種玩具是比較好拆卸的,也是相對而言容易複合。在拆開和組裝的過程中,會讓孩子感覺到快樂和成就感,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要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一些生活常識,明確地告訴孩子,電器、藥品、以及鋒利的物品不能碰觸,如此一來就可以正確的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幫助孩子樹立安全意識。

    孩子發脾氣怎麼辦?

    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家長不要表現出比孩子更焦急的樣子,要從容淡定的試著跟寶寶繼續交流,要讓寶寶表達出自己的感情,不能一味的恐嚇、阻止寶寶發洩自己的情緒。要引導寶寶表達情緒,比如問他:寶寶是不是很難過啊?為什麼難過?引導孩子去思考,慢慢的,孩子的情緒也會緩緩平靜,或是減弱暴躁的情緒。

    要引導孩子想清楚自己發脾氣的原因,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為什麼會覺得難過,為什麼會哭。其實孩子的情緒很簡單,有時候會因為找不到喜歡的動畫片了,也有的時候是因為小汽車不見了。這個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和孩子一起找到他喜歡的動畫或者玩具。如果實在找不到,也要和孩子講清楚,為什麼找不到了,是不是上次玩完玩具沒有及時收好,教育孩子下次一定要把自己的物品收納好。

    平日的生活中,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不發脾氣,遇事冷靜。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高的,而家長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作為家長的你,都是脾氣暴躁一點就炸,還怎麼能要求或者教育孩子遇事冷靜。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以暴制暴,不能用暴力恐嚇孩子,即使用暴力的方法能夠讓孩子成功的在你面前乖巧乖順,但會極大程度的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被壓迫感,或者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對待孩子,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引導孩子向正確的方向前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寶,你的孩子脾氣可能並不會像你一樣溫和,有的時候你想要改變孩子的性格,但也要清楚的認識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給孩子貼上標籤,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會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響。

    如何控制自己對孩子發脾氣?

    告訴自己先,先不要發火,再等一下,等一會兒就好。當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些生氣想要發火,一定要先停下來,等一刻鐘再說,可以心裡默唸,不要立即發火,等一刻鐘後,心情慢慢的平靜了,在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交談。

    讓孩子試著監督自己。

    如果你是個特別愛發火的人,那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讓孩子充當一個小小的監督官,時時刻刻的監督自己。只要你一發火,就讓孩子提醒你該怎麼做,要慢慢的冷靜下來,時間久了,就會控制住家長喜歡發火的壞情緒了。

    試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在臨近爆發邊緣時,試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看一看自己喜歡的電視劇,或者安安靜靜的坐一會兒寫寫字,等情緒徹底安靜後在去考慮問題。

    對於自己愛發火的行為不要過於焦慮,要學會和孩子溝通,告訴孩子這是不好的行為,讓孩子監督自己改正。

  • 4 # 趙椅平

    這是寶寶第一個叛逆期,他有自己的思維過程了,有他的想法和做法。我們如果越是不讓他做,他反而還專門做給你看。這個時候我們做家長得需要有耐心,心平氣和的和寶寶溝通,這件事情如果這麼做下去的利與弊。多舉幾個例子,讓寶寶自己從中慢慢領悟出來。

    另外這期間父母千萬不要動怒,或者以前的棍棒教育。這方法是行不通的,只會讓寶寶更加叛逆。反之做家長的反而更加傷心難過。

  • 5 # 莫小煙

    三歲的男寶要做你不讓他做的事情,你應該很慶幸,孩子成長的比較好,對探索新世界充滿了好奇,也對強加在身上的做法顯示出了反抗。

    要怎麼做才能不生氣的教育好孩子呢?

    第一,你要理解孩子渴望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正面管教》一書中講到,孩子的大腦在不斷的刺激中才能建立更多的連線,而且孩子只有能夠成功的做一些事情,才能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以及從自己形成的實際技能中,才會覺得自己能幹。

    而且孩子在發展自主性和主動性時,就是所謂的“叛逆期”,是孩子最早期的成長任務之一。

    你明白了這點,相信再當孩子“不聽話”時,就會有了新的認識。

    當然不可能在實質上幫到我,但是一方面緩解了我不能陪他的吵鬧,另一方面讓孩子參與工作,讓他感受他的能力。

    當然這些事情都是我們不想讓他做的,但是他有著好奇心,那我們是不是試著用理解孩子的心理,來讓孩子參與其中呢。

    還有比如走在路上,他就要從一塊石頭上跳下來;在外面玩,他看見一群螞蟻就走不動路了,看到超市門口的遊戲機就想玩一會兒;拿著剪刀胡亂剪;拿著噴花的噴壺把牆和窗戶都噴得溼漉漉的;走在馬路牙子上還要去摸樹皮;看見蜜蜂都想伸手去抓......

    其實這就是男孩子的本性,說實話我是個非常心小的媽媽,看到他各種嘗試也是心驚膽羶的,但是你必須學著放手給他探索世界的機會,給他鍛鍊自己能力的機會。

    還有一點就是給孩子教如何識別危險。

    比如家裡牆上的插座,我不止一遍地告訴他危險,給他看影片,講繪本,講可能產生的 結果。還好我家男孩對這些危險訊號比較敏感,不會輕易去碰觸。

    但如果是心大不記性的孩子,就要採取另外的辦法了。

    我外甥就是個大大咧咧的男孩子,簡直太嚇人了,危險再告訴他都沒有用,有一次把老奶的降壓藥拿著差點都吃了。幸好他媽媽是幼兒教師,不斷正面強化強化,天天給講對身體可能產生危害的行為,現在6歲多,已經很好管教了。

    第二,你可以給孩子有條件的選擇的權利。

    相信你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就能夠允許孩子去做很多事情了,這樣就不存在不聽話的孩子了。

    我一直給孩子說,要聽自己的話,就是希望我家內向的小男孩可以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孩子的很多行為,並不是壞行為,我們不應該去阻止,你可以學著給孩子有條件的選擇。

    比如我們一般去超市都會讓兒子玩一會兒門口的遊戲機,一個幣能玩上5分鐘左右。但有一次我們比較著急,買了東西就要馬上走。

    可是孩子這對一個三歲多的孩子來說,是不能理解的。

    你在理解了他的理解能力之後,就不會覺得孩子不聽話了。

    孩子的世界就是:為什麼我以前可以玩,為什麼今天不能玩了,是不是媽媽不愛我了,我好難過。

    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哭鬧你要先同理他,我就告訴孩子:“寶寶,媽媽愛你,一直都愛你,無論怎樣都愛你。但是今天有著急的事情不能玩遊戲機了,咱們下次來可以玩兩次,或者給你買一個零食,你想選擇哪個?”

    我告訴他的資訊就是,今天不能玩,只能下次來玩,並且下次可以補上這次的,或者可以買個零食。孩子哭了一會兒,同意下次玩兩個。

    你這個時候要溫柔而堅定地給孩子說話,並且一定要先安慰孩子可能受傷的心,然後給孩子有限制的選擇,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力量的,可以做決定,他就會覺得不再受傷。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記著你說過的承諾,下次玩兩個。不然孩子以後就不會再相信你,而且也會變得 不守承諾。

    你這樣想:我的孩子正在鍛鍊他的優秀品質,將來會成為一個有擔當的男孩;正在鍛鍊他的動手能力,將來會成為一個勤勞的男孩......

    是不是這樣想,自己就不會生氣了 呢?

    第三,你要區分孩子的不良行為和合理行為。

    把紙斯得到處都是;把新衣服剪爛了;在新沙發上塗鴉;在牆上貼橡皮泥;在玻璃上噴水,畫畫時給手上衣服上沾滿了顏料.......這些都是我兒子做過的事情,不知道你家孩子有沒有做過。

    但是這些都不是不良行為,是孩子合理的行為。

    我兒子甚至把我電腦的滑鼠線剪斷了。我沒有責罵他,只是非常嚴肅地告訴他剪刀不能用來剪這些東西,然後給他紙讓他去剪。

    我能夠明白孩子在鍛鍊自己能力的時候,會犯一些錯誤,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誤,並幫助孩子進行正確的行為。

    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想試一下我新買的剪刀怎麼樣,於是就剪衣服剪滑鼠線剪頭髮,都是我一轉眼的事情。

    這時候責罵懲罰孩子都讓孩子膽怯,失去嘗試的信心。鼓勵並幫助孩子進行正確的操作才是父母應該做的。

    現在我家5歲的兒子已經可以把大人用的剪刀掌握得很好了,我不用擔心他拿著那把大剪刀剪到手。

    《正面管教》中非常明確地列出了孩子各種不良行為背後的資訊,任何 一種不良行為的產生,都是因為孩子喪失了信心。

    比如“時時刻刻黏著你尋求過度關注”“總是和你對著幹尋求權利”“傷心時以牙還牙報復父母”“總是說我什麼都做不了自暴自棄”這些行為是錯誤目的的不良行為。

    推薦你看看《養育男孩》《正面管教》這兩本書,我覺得收益很大。

    希望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 6 # 靠譜的專業奶爸

    生氣的原因都是內在觀念造成的。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個好孩子,家長不是與孩子成為管與被管的關係,而是要有引導孩子的能力,所以父母要學習成長,很多家長的管不如不管,很多家長的管不是孩子成長需要,而是家長錯誤觀念需要,實際上削弱孩子內在價值感自信心,阻礙孩子的成長,表面看起來是愛,實際上反而有害,好心辦壞事。生命都有自身成長的規律,開車都要先學到駕照才能上路,現實中很多父母沒有認真學習對待過,不僅不尊重反而挑戰違背規律,多是以自己主觀本能的想法對待孩子,結果往往讓親子關係變成了相互傷害相互折磨,甚至發生許多悲劇。每個孩子都應該被正確對待,每個生命都應該精彩,每個家長都應該努力成長為優質父母,功德無量。

  • 7 # 木木多媽

    相反,如果家長多給孩子一些勞動的機會,即使孩子身上存在某些性格弱點,也可以在勞動中得到彌補。

    首先,我們要為孩子提供勞動機會。要讓孩子們明白,沒有勞動就沒有美好的生活,逐步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當孩子有非常強的勞動慾望時,更要抓住有利時機,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在勞動實踐中增強獨立意識,樹立自信心,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其次,我們要教給孩子勞動方法.

    在孩子開始做一些家務勞動時,應該教給孩子方法、過程及注意事項,讓孩子觀察怎麼做,使其能夠較快掌握要領。在家長的細心呵護、耐心指導下,孩子的勞動目的更加明確,避免孩子因多次嘗試失敗而失去勞動的積極性。 再次,我們要把握獎懲的尺度。當孩子能夠認真幫助家長完成家務時,應該及時給予鼓勵,因勢利導,讓孩子在讚揚聲中感受成功的喜悅,發展和培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當孩子表現出對家務勞動的不認真和懈怠時,應該讓孩子明白對他的懲罰和這些行為之間的關係.

    最後,我們要培養孩子勞動的毅力。孩子開始學習勞動的時候,總是缺少毅力,很難堅持下去。因此,家長在安排孩子做家務時,應該注意四歲的孩子每次勞動應該在15分鐘以內,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次勞動可以在20~ 30分鐘.在勞動強度上一定要貫徹力所能及的原則。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應該給予支援和幫助。

  • 8 # 春風班卓琴手

    是你不生氣?還是小寶寶不生氣?我覺得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都不應該生氣。做為一個三歲多的孩子,雖然有些對於錯的概念,但是還很模糊。但是他看見什麼新鮮的東西都喜歡去嘗試,所以家長在看到孩子做的事情,不管是對或者是錯都不要激動,不要馬上就去強制性制止。如果你馬上強制性去制止的話,就會生氣,或許你生氣或許孩子生氣。三歲多正是教育孩子的合適時機,他做的每一件事情,你都要很平和的去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再告訴他這樣做的後果,這個事能做還是不能做。如果這件事情不能做,就明確的制止,並有耐心的說明後果很嚴重。希望可以幫到您。

  • 9 # 致遠原色

    教育是引導,不讓他做請給他說話的機會,問她為什麼想要去做,語氣要溫和,再給她說明,不讓她做的理由,如果是危險,你可以扮演去做後會得到的結果,孩子喜歡探索世界,一味的阻止,不讓他做只會適得其反,孩子喜歡模仿家長,家長首先要身體力行

  • 10 # 育兒手帳

    3歲多的孩子對世界擁有強烈好奇心,此時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對於家長的“不”出現反抗。面對這樣一個叛逆期的孩子不生氣,對於很多新手寶媽來說確實比較困難。這就需要家長對自己嚴格要求。

    育兒先育己,面對一無所知的孩子,家長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孩子總是做不讓他做的事情,家長不妨想一想,孩子為什麼做不讓他做的事情呢?

    當然是因為好玩,因為只要一做這件事,媽媽就會有與平時不一樣的表現,而且會特別注意到自己。所以越不讓孩子做,孩子偏要去做。這幾天如同我們成人,一件事情越隱瞞,越有興趣想知道一樣。

    如果不想孩子做某件事,家長就要放寬心態,不把問題當成問題,在孩子面前一筆帶過,不過分驚訝,也不過分制止孩子,讓孩子知道,這不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如果孩子總是執意要去做不想讓他做的事,家長就改變環境,讓這件事沒有環境去做。比如孩子要翻垃圾桶,就把垃圾桶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

    如果還是不行,家長就要多陪寶寶玩遊戲,讓寶寶知道與爸爸媽媽玩遊戲更加有趣。

    很多事情,只要換一種思維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處理效果。育兒路上遇到問題時,家長可以多反思自己,而不是暴力制止與孩子生氣。

  • 11 # CICI的口袋早教

    首先還是那句話,希望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不要一來就要想著怎麼教育孩子,我們首先得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啊!

    看病不是也得先問診,才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嗎?該吃什麼藥嗎?育兒不也一樣的道理嗎?

    為什麼孩子總愛和我們對著幹?家長平時給予孩子的關注度不夠

    在孩子平時表現良好的時候,家長沒有任何反應,還是玩自己的手機,看自己的電視。

    解決辦法:

    多給孩子一些主動的迴應,比如下班回來,主動給孩子一個擁抱和孩子有效互動,陪伴≠陪著。平時有空少玩點手機,多陪陪孩子,比如一起運動,一起畫畫,一起遊戲,一起種植等等有意義的事情。

    2.家長喜歡用“評判,威脅,命令,獎懲”的方式去管理孩子。

    很多家長很喜歡用自己的“權威”來讓孩子聽自己的話,而不是用正確的方法去獲得孩子打心底的信服。

    寶寶現在3歲了,已經擁有了很強的行動力,和“自我意識”,就是很有自己的想法了。能夠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自己想做的許多事。

    家長如果經常用不尊重孩子的方式去管理孩子,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難管,越來越喜歡和自己對著幹,就會覺得孩子進入了所謂的“叛逆期”。

    其實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叛逆期,只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對你們發出的“獨立宣言”——我就是我,你們憑什麼管我?就憑你們是我的父母嗎?

    而且隨著孩子的長大,“叛逆”還會升級!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在網上搜一下“孩子 叛逆”,你就會看到的非常多的“教育的悲哀”。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解決辦法:

    用溫和尊重的語氣,傾聽孩子的心聲,多用“我xxxxxxx”的句式。

    比如“媽媽上次不是跟你說過,不要去拿廚房裡的刀嗎?可是這次你又跑去拿刀。媽媽覺得你拿刀會很危險,媽媽很擔心你!”

    而不是這樣,

    “我不知道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叫你不要去拿廚房裡的刀!你這樣做很危險!你就是不聽我的話!你這個孩子真得太不乖了!你下次再這樣!我就把你關在你房間!休想踏出一步!”

    用第二種充滿了“不尊重,指責,評判,威脅”的方法,你永遠別想從孩子口中聽到他真實的想法,而且只會讓孩子的心門越閉越緊。

    家長們,好好想想,你會用第二種方法對你的朋友,你的同事嗎?你又喜歡別人用第二種方法對你嗎?

    我們來假設一個場景,比如你的朋友遲到了飯局。

    你這樣對她說,

    “你之前就經常遲到,我都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你這次又遲到!你知道我們等了你多久嗎?這裡坐了這麼多人,你算算,你浪費了我們多少人的時間?你真得太不守時和自私了!你以後再遲到,我再也不會叫你吃飯了!”

    你這樣說,你就可能永遠失去了這個朋友。

    通篇幾乎全是“你xxxxxx”的句式,包含了多少指責?多少評判?

    再想想如果別人用這些方式對你說,你不會生氣嗎?

    如果你遲到是因為你在路上遇到了一個重大車禍,導致堵車。如果你遲到是因為你不小心摔在了泥坑裡,你不得不得回去換一身衣服。可是他們都不願意聽你的,就亂指責你一通。

    你可以用和這位這樣說你的朋友斷交,來作為發洩。

    可是孩子呢?孩子能和你們斷交來發洩嗎?明顯不能啊。所以孩子們要麼就透過忍,要麼透過做一些其它壞事讓你添堵。

    最後,他們長大了,有能力脫離你們了,然後迫不及待脫離你們,你們又嘆氣自己養了白眼狼。

    “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們一起想個辦法,你又能使用刀,我又可以不用擔心你的安危。”

    “那我在用刀之前,我跟你說吧,你可以看著我用,在一旁保護我。”

    一直用這種方法和孩子溝通,你會發現,你的孩子不僅僅沒有叛逆期,他還會變得更自律和富有責任心喲。

    每個人都需要被尊重,孩子也是人。

    你尊重了孩子,孩子才會尊重你。

    我是cici,一個在早期教育行業工作了快8年的老師,希望透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更多的家庭正確育兒。

  • 12 # 錢月九

    3—4歲,是孩子心理和行為兩方面發生很多令人驚喜變化的階段,父母只有意識到這點,才能理解寶寶的行為,並有的放矢的培養寶寶的能力。

    寶寶很多的行為選擇,父母要視情況而定,不要過多限制,只要他的行為沒有危險性,把家裡和自己搞的髒、亂、差點兒,比起自由健康的成長實在是小事一樁。

    寶寶不聽話的原因一般有以下三個:

    一、身體機能蓬勃發展

    隨著寶寶身體機能的不斷完善,運動能力也在日漸加強,他想去探索不同的世界,嘗試很多新鮮事物,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如果父母不加區分的橫加阻攔,會激發寶寶的反抗情緒,寶寶可能會故意和父母對著幹。

    二、自我意識逐漸健全

    為什麼很多人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因為三歲的孩子已經有較為完整的自我意識,他行為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也在不斷提高,他會透過自己的行為,不斷鞏固“我”的意識和力量。

    很多父母容易一個錯誤,就是以保護孩子和愛孩子的名義,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限制孩子的行為。這樣做容易讓孩子產生畏首畏尾和挫敗的情緒,孩子的自我意識被打擊後,就會透過“不聽話”來反抗。

    三、好奇心使然

    人人都有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更是比成人高出很多倍,這也是他們探索世界,認識世界的原動力。他們可能對牆上的一個小洞都要摳摳摸摸半天,孩子的很多行為在大人眼裡很無厘頭,甚至很荒誕。

    但那不是孩子的錯,是天性。如果父母不理解這種行為,認為他們在胡鬧,甚至訓斥和打罵他,就會讓孩子產生牴觸情緒。

    所以,當孩子不聽話時,父母首先要辨別的是,自己讓孩子聽的話,是不是百分之百有必要,孩子如果照做嗎,是不是犯了原則性錯誤,或者會對他自己造成傷害。

    如果是,就堅決制止,立下規矩並堅定執行,為孩子培養不觸碰“紅線”的意識。

    如果是無傷大雅的小事,放手讓孩子去探索,才是更好的育兒理念。孩子終將在自由呼吸的成長空間中,不斷找到自我,形成自我,活出自我。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要用“抱持”的態度,在他受傷時,給予溫暖的擁抱,在他需要支援時,堅定的站在孩子身邊,給他們陪伴。如果想成為真愛型父母,我們需要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

  • 13 #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你越不讓孩子希望做的事,越要讓他去嘗試。

    寶寶兩歲以後,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有所提高,加上他開始意識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麼事都想參與,但這種表現往往與你的規範相牴觸。如果你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他身上,他就會反抗,進而產生挫折感,脾氣就會越來越大,時間一長就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孩子想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想嘗試周圍的世界,發現自己的能力,可家長媽媽不僅不理解和支援,還總是想方設法阻止他的“破壞行為”,懲罰他的“不聽話”。這不僅會加劇寶寶的脾氣,嚴重時還會導致親子關係的惡化。

    寶寶發脾氣也是有原因的,比如:寶寶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

    寶寶好奇心強,對什麼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這種好奇的探索心理,認為寶寶是在胡鬧、調皮而限制他的行動,甚至訓斥、打罵他,很容易引起寶寶不滿,脾氣就由此而生了。

    可見,寶寶早期的“不聽話”發脾氣和兒童時期的不聽話,任性,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你不能簡單地阻止他,而要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來對待成長中的寶寶。你該怎麼做?

    1 給予理解和尊重

    寶寶開始不聽話的時候,就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這麼做無非是想獲得成長空間,要求和你有一樣的平等地位,此時對他的行動不要輕易干涉。在寶寶最初要自己做什麼的時候,不妨滿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指導。這樣,會使寶寶覺得你尊重他,自尊得到了維護的寶寶會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自然會做一個聽話的孩子。

    2 及時轉移

    寶寶的注意力

    當寶寶對某些物品感興趣時,他會不顧一切地想得到,還會提出一些無理要求,這時你不能粗暴地制止,而是提出一些他更感興趣的建議以轉移他的注意力並及時帶他離開目標物品的出現地。比如當寶寶非要拿桌上的水晶球扔著玩時,你可以給他一個皮球。並帶他到另一個房間,陪他一起扔著玩。

    3 滿足寶寶的好奇

    心和合理要求

    在確保寶寶遠離危險品的情況下給他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間。為了讓寶寶遠離危險的東西,最簡單的方法之一便是為他提供其他的替代品,同時給他設立一定的規則,對他的探索進行一定限制,因為此時的寶寶對可觸控與不可觸控的東西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

    主動提供一些有趣的玩具和物品有效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使他把精力集中於可滿足探索需要的活動中。試著給他多提供結構性玩具,讓他拼拼拆拆;引導他創新舊玩具新玩法或把廢棄物當玩具,如把舊報紙揉成球當足球踢,既滿足了他的好奇心又滿足了他渴望動手操作的願望,他一定大為開心。

    當寶寶提出合理的要求,特別是當他遇到自己能力範圍可以解決的事情時,如要求自己穿衣服、洗臉等,請及時放手讓寶寶自己去做,這會使他體驗到成就感和愉悅感,也能避免“不聽話”行為的產生。

    4 用正確的語言

    與寶寶交流

    用何種方式與寶寶交流,直接影響他的行為表現。

    建議多用正面而積極的話語。比如不要對寶寶說“不要把花捏碎了”,而說“這花朵多嫩呀,寶寶要用手指輕輕地碰它”。不要使用“不”字,因為“不”字會吸引他的好奇心,加劇他想嘗試的慾望。

    用寶寶能聽得懂的話語。比如他在超市看到了一個和家裡一模一樣的玩具時,他非認為那個就是他的,非要拿回家去,這時你如果對他說,“寶寶,小汽車現在想媽媽了,它想趁著你不玩的時候,回家來看看媽媽。可是當我們回家時,媽媽保證,它肯定也會回家的!”這樣和寶寶交流,他就不會賴著不走了。

  • 14 # 寶爸陪讀

    1.有時候寶寶總做你不喜歡的事情,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孩子還小,很多事情都不懂,好奇心強,比如我家二寶,一個乖巧的女孩,我叫她不要爬上客廳的電視機前的小平臺,但是她有的時候也會爬上去,坐在哪裡玩,還玩的特別嗨!咋辦呢,罵她嗎,肯定不是,只能和她講,爬上去危險。記得我家大寶男孩,那個時候都上幼兒園了,老師不要叫他去玩溫開水,結果,他就去玩,他覺得老師幫小朋友打水,水從那裡流出來很好奇,結果水龍頭開了。他關不起來了,流了一地水。所以孩子有這種事是正常的,沒必要生氣!

    2.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比如有些重要的事情,比如玩插座,可以講故事給她聽,還有很多動畫片裡也講這個的,關於個人安全的那是肯定要教育的。給他小小處罰也不為過,但如果不是很要緊,孩子以後慢慢會懂的,

    3.至於有時候不聽你的這種事大人身上也會發生,比如我吧,明明想著出門前要檢查一下家裡電燈,煤氣,關了沒,可是偶爾也會出現家裡電燈沒關的情況,所以大人都會何況小孩子呢

    4.如何不生氣呢,首先應該要寬容,只要不出閣的事,就諒解吧,第二不要共振,你罵他的時候,孩子是會發火的,這個時候,你就別發火了,否則就共振了,也許罵的不夠就打了,這種共振很危險!比如汽車開到橋上,和橋共振,橋就踏了,車也毀了,雖然,人與人之間打交道不會這麼嚴重,但是,共振是不好的,因此,孩子發火時候,就讓他發下,也是他消消氣的方法。這個時候,你可以跟他說,你自己想想,想通了,就好了,你呢,可以幹家務,總之,別共振。這也是我和我家大寶在多次較量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共振不僅辦不好事,也浪費時間,達不到你要的效果!你自己想想假如有個人給你提意見,是罵著和你講的,你會服嗎,也許只有一肚子氣。把他的意見拋到九霄雲外了!

    總之,該嚴的必嚴,但懲罰就是懲罰,沒必要發大火,沒必要對著幹,更不能共振。

  • 15 # 大唐國新

    三歲的幼兒體能迅速發展,特別顯活躍,就像有無限的活力,對任何事情都想去看,去摸,越是禁止,越能引起他的好奇。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愛胡鬧,愛搗蛋,喜歡依自己的主張做事,這是自我發展的第一步。孩子語言能力的加強,聽和說的技巧也隨之進步了,會開始模仿大人的舉止,無論吃飯,上廁所,穿衣,睡覺都想自己處理。在這方面父母不宜過份緊張,過嚴的干涉,也不要常拒絕他的要求,應正視幼兒的學習步驟給予鍛鍊機會。當他做的對時,應語言或行動加以肯定。

    結合自己帶孩子的經驗,總結了寶寶生氣的幾種情況如下:

    1.寶寶不會表達想法

    3歲寶寶雖然能夠說一些簡單的文字,但是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是比較差,遇到問題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也無法和家長正常交流,總是乾著急,就會透過發脾氣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2.吸引家長的關注

    有些寶寶並不是真的不聽話,他只是覺著無聊,覺得發脾氣的時候能引起家長的關注。

    3.長輩過於溺愛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隔輩親的現象也越來越多,很多長輩都把過多的愛和精力傾注在寶寶身上,儘量滿足寶寶的一切需求。一旦寶寶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寶寶會透過發脾氣達到他的需求。這時長輩一味滿足孩子

    ,也助長了孩子的壞脾氣。

    總結來說,其實寶寶愛發脾氣的原因有很多,作為家長要細心觀察寶寶的行為動作和說話方式,找準寶寶愛發脾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讓他養成好的習慣和性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上班沒有動力,無所事事,得過且過,該怎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