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邏輯文史游
-
2 # 神探輝哥
事實上包拯根本沒有鍘過任何皇親貴胄,只是他斷案公正,政治清廉,甚至敢頂撞皇帝,對皇帝的命令還敢彈劾,所以才得了清名。所謂的斬皇親及大義滅親的情節,都是小說裡偏的故事,是文學加工。
-
3 # 歷史其實很可笑
有宋一代,對文官極為寬厚。因為唐代以及之前朝代的原因,宋朝皇帝對皇室成員是很嚴苛的,不要被電視劇忽悠了,宋朝的公主沒有那麼牛逼,動不動還想威脅朝廷官員,公主駙馬其實很悲催,宋代曾經有人中狀元,一聽要招駙馬,嚇得連夜跑了。為什麼?因為一旦成為駙馬,仕途就徹底斷了,在宋代,皇親國戚是不能參政的,也不能在朝廷為官,所以,包拯才敢無視。否則,就算他膽大包天,沒有權力處理,也是無用。
-
4 # 火電廠集控執行
包拯真有這個人,但沒有傳說的那麼神
包拯,生於北宋鹹平二年(999年)。(在《鍘包勉》和《包公賠情》等 戲曲裡,說包拯從小受父母遺棄,由包拯大嫂帶養成人,這不符合歷史實際。事實上,包拯的幼少年時代,深受父母寵愛和教養。)
官場生涯
包拯長大後,也極為孝順父母。與包拯同時代的歐陽修,曾經彈 劾包拯“素少學問”。這裡的“學問”,主要不是指讀書和文化水平,而是指不懂人情世故。歐陽修其實不是貶低包拯,而是認為包拯“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在朝廷”,應該給他以 更合適、恰當的官職。 包拯的青少年時代,也曾刻苦讀書,所以在他二十九歲時,終於考中了進士甲科。按照宋朝規定,考取進士之後,便可以做官。包拯被派到建昌縣(今江西永修)任職。但包拯認為父母親年事已高,應該盡孝奉養雙親,因而請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縣)做官。但是,父母親希望兒子在自己身邊,包拯便決定辭職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雙親去世,包拯守喪期滿,仍不想離開故土。當時,這種封建孝道,受到家鄉人的稱道。近年,安徽合肥發現了一塊包拯為父親包令儀立的神道碑。碑上陰刻篆書“宋故贈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貴文物,又是他力盡孝道的見證。
由於家鄉父老的勸告,包拯才離開家鄉,離開父母靈地,到天長縣(今安徽天長)任知縣。這時,包拯已是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又出知端州(今廣東肇慶)。端州出產一種有名的硯臺,叫端硯。端硯每年要向朝廷進貢。由於當地官吏和豪紳等層層加碼剋扣,端硯的產量雖多,卻變成了百姓的沉重負擔。包拯下令豪強官吏,不得貪汙,只能按規定數量,向朝廷進貢。而他自己,直到離開端州,也不曾想要一方端硯。
或許由於包拯這種鐵面無私的性格,被大臣們賞識,所以朝廷於慶曆三年(1043年)將包拯調到首都開封。這是自從進京考試之後,包拯第二次來到京城。包拯被任命為監察御史。當時,監察御史雖然沒有多大實權,但對包拯來講,卻十分重要。這是因為,從此包拯可以直接參與朝政,並且可以對於朝廷各個方面,尤其是用人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議。實際上,包拯在任監察御史期間,確實對北宋的內政外交,提出過許多批評和改進辦法,並且還曾出使契丹(遼國),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慶曆六年(1046年)夏,包拯調任為三司戶部判官。當時的三司是中央財政機構,戶部掌管全國戶口、兩稅等,戶部判官協助三司使的工作。不久,包拯先後擔任京東、陝西、河北轉運使,轉運使負責一路(相當於省)的財政、監察等行政事務。在地方,包拯十分重視體察民情,要求朝廷讓百姓休養生息而安居樂業.兩年之後,包拯被召回開封,提升為戶部副使。在此期間,他曾前往河北解決軍糧問題,又曾到陝西解決運城(今屬山西)鹽業問題。在河北,他奏請用作養馬的田地,還給地方和農民。在運城,他改革鹽稅法令,以便利於商販經營鹽業。
出色的工作,利國利民的成效,使包拯在皇祜二年(1050年)被擢升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天章閣是存放朝廷圖書文獻的地方,待制之銜,有名而無權。包拯又叫包待制,不過是對他的尊稱。然而,知諫院即兼任諫官之職,卻十分重要。諫官的任務是向皇帝進諫朝政的弊端,它可以涉及朝政的所有方面.在包拯兼任諫官期間,不但對橫行不法的權臣屢次抨擊,而且對時政的許多方面,提出了革新建議。可惜的是,兩年之後,包拯改命為龍圖閣直學士,這也是個虛銜(從此人們又稱他為包龍圖),並且又一次離開京城,到河北、廬州、池州(今安徽貴池),江寧(今江蘇江寧)等地任地方官。直到至和三年(1056年)才回到京城,任開封府尹。嘉祜四年(1059年),包拯以樞密直學士、權三司使等官職,上升為當時重臣。第二年升任三司使和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宰相之職。但是,年過六旬的包拯,這時已經夕陽西下。嘉祜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五日,包拯病死在開封。仁宗皇帝到包拯家中向包拯最後一別,追認他為禮部尚書,賜諡“孝肅”,所以包拯死後又叫包孝肅。 他晚年在家裡立了一塊石碑,上刻《戒廉家訓》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非吾子若孫也。"他的事蹟長期流傳民間,過去小說、戲曲多取為題材。元雜劇已有《陳州糶米》等作品。以後流傳日廣,形成豐富的傳說。遺著有《包孝肅奏議》。
-
5 # Passer-by103040443
包拯首先當然是一個好官,為官剛直方正,不避權貴,但實際上當時的皇帝在包拯的成功之路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包拯侍奉的皇帝,可以說是整個宋朝最完美,整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宋仁宗。仁宗一朝,不僅包拯,還出了很多名臣名相,比如范仲淹,歐陽修,文彥博,韓琦,龐籍,名將狄青等,和上面這幾位比起來,包拯就有點微不足道了,實際上包拯在仁宗一朝也一直不是什麼朝廷顯臣,但是包拯的為官,為人都十分符合一般百姓的文人心中的形象,所以包拯才在民間內神化了。加上有宋一代一直對文人十分寬厚,仁宗朝更是達到了極致,所以包拯才敢不避權貴直接駁斥皇帝而不受任何處罰,實際上是皇帝對他的包容。
-
6 # 執著i___
在歷史上確實是有包拯這個人,這個問題可以很簡單的翻閱一些資料能查閱到比如像百度百科這些。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
廬州
合肥(今安徽
合肥肥東
)人,北宋
名臣。(此資料借用百度百科為參考)世人皆知為人公正廉潔,鐵面無私非常正直,這個就不一一細講。(因為了解的不是很多,所以就不班門弄斧了。哈)。但像展昭、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公孫策以及七俠五義等等這些倒是沒有,都是後人在傳頌包公美德的演義當中創作出來的文學形象而已。
提問中問到是否有誇大昇華的嫌疑,僅我個人認為這肯定是有的,這正好就可以回答後面所問的:如果影視劇中所講全部為真等等。(純粹我各人理解,有前輩望多海涵)
我認為影視劇屬於文學啊藝術或者商業這類的東西,肯定有美化和包裝或新增一些人物和橋段來更好的達到美化劇作的目的以及讓劇情前後能夠更好的銜接。雖然軸心並未偏離真實的軌跡但畢竟屬於文學類這些還是不能夠作為真實的歷史的一個參考,只能說作為想知曉這段歷史的人當作一個入門級參考還是可以,畢竟影視劇中的橋段從演義或民間傳說借鑑頗多以及達為到包裝效果創作新增。
好比說到三國演義挺多人就有一個誤區,其實真實歷史中好比先說關羽並不是耍的青龍偃月刀,張飛也不是玩的丈八蛇矛,呂布更不是用的方天畫戟。他們使的不過就是普通的長刀和長矛而已;甚至溫酒斬華雄的橋段也並非關羽所為,而是孫堅。許多的情節在歷史中其實並沒有發生,而且還有好多的橋段也都相應的有改動(此類興趣的可去參閱三國志)。所以想要了解真實的歷史經過我們還是應當從正史以及野史等入手,比如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等相關書籍可供查閱。
再講回來說宣揚包公所謂的誇大那就可認為只是後人為了藝術效果所為。我不瞭解古代文化,但認為古人沒有現如今資訊發達,主要靠曲藝,戲曲、字畫等來傳播思想。好比包青天劇集裡甚至有能通鬼神等情節也就比較當時的文化思想吧。
提問中還提到是否有作為皇帝“利劍”來排除異己等行為,感覺目前沒有人可以十分肯定的回答這個問題。畢竟歷史變遷至今已過去太久無從考證,民間也有流傳被認為誹謗的謠言,但政治這玩意從古至今就是有Sunny就肯定有陰影的地方,誰也說不透,但這只是一種觀點而已。
印象中北宋好像處在是一個時局比較動盪且內憂外患的歷史背景。可能皇帝也需要包拯這樣的人來整治吏治等一系列作為幫助他鞏固朝綱的效果。而且包拯為人處事都不會去觸碰皇帝的底線,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皇帝壓根犯不著和他計較的吧。
最後總結歷史無論虛實但始終不會有太大的偏差。文化歷史傳承至今,後人幾乎都是讚揚歌頌包拯美德,所以我更相信歷史對於包公的評價是非常符合他的。放眼當今國內,講一句可能比較作死的題外話,其實我覺得如今當下包公常有,缺的是有大智慧的“皇帝”。(此皇帝非彼皇帝,指上級)所以我們更加應該宣揚他這種剛正不阿為人,清正廉潔為官的品德不是麼。
表示看到自己受到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很有壓力,本來就學識淺薄,不敢在眾人面前班門弄斧呀,只是平時也就喜歡瞎翻閱這些為樂只能說是略知一二。雖然不能給出很權威的回答,但重在參與嘛。我也是像題主說的一時興起沒有不尊重歷史的意思。而且積極發言也能為自己增廣學識嘛。我就發表我各人的看法,讀書少沒啥語言表達能力望這方面老師多海涵同時也指出錯誤,謝謝。也歡迎知識廣泛的朋友一起討論。
-
7 # zhonglet
一,包拯確有其人。二,包拯確實沒有電視劇中那麼的神通廣大。三,包拯的確如電視劇中那般鐵面無私。四,當時的老闆宋仁宗確實是歷史上極少有的皇帝之一,“仁”字給他也是名副其實。五,包拯鐵面無私到在生活中也不苟言笑,以至於同時代的各位宋代名士文人覺得無法寫點他什麼
-
8 # 無所詘
首先要明白,影視劇是瘋子演傻子看,不能把影視劇當真,紀錄片都不一定是真的何況影視作品。包拯歷史確有其人,大家熟悉包拯是在開封府府尹,但是包拯在開封府任職只有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在此任上沒有審理過重大案件,至少正史沒有記載,其餘任職基本上都是監察類的言官或者監察官員,而且包拯父母雙全,也不黑,黑臉包公是明朝以後從戲曲舞臺流行開來!包拯的主要功績也絕非斷案!
-
9 # 那一曲花瓣雨
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都是虛構的。沒有什麼大鍘刀,沒有陳世美,也沒有尚方寶劍,甚至沒有包青天三個字。
說白了,就是把老百姓希望的,凝聚在一個人身上。除了包拯確實有,其他的清天事蹟全部偽造。
-
10 # 秀蘭我把洗衣機給你買回來了
真尼瑪矯情,實在弄不懂你為毛細思極恐。好多歷史人物都被虛化了,更趨於完美(這個完美不是指綜合,是指在郭嘉利益、人民利益面前。)遠的不說就說雷鋒吧!誰敢說沒有被過分誇大?每個郭嘉 每個時期都會出一些典型,以此來教育大家也好,迷惑大家也罷
-
11 # 五行差錢
包拯真人也,歷史上不以斷案出名乃是正直的有點迂腐。其性格是這樣基本誰的面子都不給,主要是整個宋朝基本都沒有殺大臣的事件,皇帝經常被臣子吼的蒙逼。而宋朝皇帝也比較聽這幫文臣的話,所以才有這樣的電視劇。
-
12 # 大治姑
對於你的觀點,我是這樣理解的,事物中7分真3分假,當然→_→,至於那個時期的歷史,我也不是特別瞭解它,包拯這個肯定是存在的,但肯定不是→_→影視劇那樣所描寫的那樣罷了,
-
13 # 吹牛逼繳稅嗎
首先昂,包拯是確有此人的。。。。
因為我認識他的後人,姓包,是二十幾代後人好像,在族譜上有名字的那種,家裡條件特好,公司開得挺大的。。。
-
14 # 快速學習演講口才方法
宋朝是國君與文官共治天下,國君的權力收到了很大的限制,並且宋朝很少擅殺文臣,不得已就流放,文臣在朝堂可以直面國君,宰相甚至會駁回國君要下達的聖旨。
-
15 # 比三鹿還純
中國歷史,只有宋朝真正做到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對文人尤其優渥,包拯卻有其人,不懼權貴,處事公正也是真的,不過電視劇更加美化了而已,至於皇帝,當時應該是趙禎,廟號宋仁宗,應該是唯一一個諡號為仁的皇帝,他本身也是宋朝相對有作為的皇帝。
-
16 # 薛白袍
包拯真有其人,宋史有傳。
電視劇都是假的。
中國古代有種小說題材叫公案小說,以破案為主,而破案的主角必須是一個類似福爾摩斯 一樣的人物,行話叫書膽。
包拯無疑就是這樣的人物。
叫《龍圖公案》或者《包公案》的書很多,故事也很多。但是不同於福爾摩斯嚴謹的推理,甚至都沒有啥推理,往往都是包大人體恤民情,為民伸冤,甚至不惜得罪權貴。
中國民間往往有青天情節,一個冤案,碰到一個青天大老爺就能昭雪。這老爺在宋朝是包公在明朝是海公在清朝時施公。
所以可以說包拯是應運而生的,所以民間也賦予他很多神性,不但有三口銅鍘,而且還能通鬼神,所謂的日申陽夜斷陰
所以可想而知這裡面沒啥邏輯可言,有的只是老子想出口惡氣的思想,類似於網路小說的爽文。
-
17 # 我願成風5
在網路如此發達之際,小便有如此疑問,正常的人最該想到的是去百度搜索,而通常普通人是很難對此產生疑問且能提出如此觀點。因此,我在此提出一個肯定的結論,小便此問題非簡單的譁眾取寵,而是令人痛恨的網特,非我華夏子民,無端質疑我華夏傳承的正統,真乃萬死不得其咎。建議大家舉報拉黑。
-
18 # 神鵰64295276
那是宋朝,而且是宋仁宗的時候,當時士大夫都敢那樣直言,宋是君臣共治天下而且處理實際問題的臣話語權更大一點,君權極其弱小,所以那幫文臣才敢那樣,宋真的是中國政治形態最好的朝代,要不是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導致一些中國固有問題解決不了宋就奔著君主立憲去了。之後的朝代一代不如一代,元就不說了,明的時候就要打屁股(雖然這也攔不住那幫士大夫),清朝的大臣都是皇上的秘書,那還有對皇上的決定有反對意見的。
-
19 # 純鈞82301418
有宋一朝確實對文臣特別優容,尤其包拯的皇帝是宋仁宗,確實是千古不遇的明君,看諡號就能看出來,仁宗皇帝,非常的寬厚仁德,被譽為除了幹皇帝什麼也不會幹的人。哈哈,回答的有些跑偏了,僅供各位看官一笑。
-
20 # 李超狼哥哥
如你所說,肯定是把人物誇大昇華了,包拯再歷害,再公正,也d逃不出歷史的侷限性,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或多或少都有個自的缺點,短處,君是君,臣就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包青天的存在,只是對臣有法,對皇親,對君護之人則無效,世人皆盼青天,但有幾人能稱青天之名,少之又少,,李超狼醉後狂圖,頭暈,見諒
之前小時候看包拯,覺得好高大上啊,正義凌然,從來不畏懼權貴,誰都不給面子,上斬昏君,下斬闡臣。。。。但是昨晚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從古至今,無論是皇子還是百姓,大都伸手不打笑臉人,而包拯在很多案子的時候,無視皇親國戚,上不給天子面子,下也不給貪官的機會,在此,我大膽的提出一個觀點,和大家一起分享?1、是不是包拯確有此人,是否是虛構出來的人物?如果有此人的話,是否把人物誇大昇華了;2、如果影視劇所講全部為真,這邊有兩個觀點:一是當時的皇帝(歷史不好,不知道是誰)真乃大智慧,大智若愚,什麼樣的胸懷、什麼樣的品德能夠容忍這樣的人?二是是否包拯只是作為皇帝的一把“利劍”,用來宣傳還有就是排除異己呢,當然我提到這些觀點,沒有半點不尊敬歷史的意思,只是一時興起,還請看過來的看官,留下你們的觀點
回覆列表
傳說中和影視劇的包青天簡直是個神,任何複雜的案件,經過他的審理,總能水落石出。任何狡猾的罪犯,在他的逼問下,總是原形畢露。他明察秋毫,摘奸發覆,洗冤雪枉,因而贏得“包青天”的稱號。一部洋洋灑灑、50餘萬言的《包公案》講述了包公許多精彩的斷獄故事。其實,這些斷案故事絕大多數都是後人虛構新增的。
確實見於歷史記載的、有關包拯的斷案只有一件,包拯任天長縣縣令的時候,有一次,縣裡發生了一粧案件:有個農民拾掇好草料準備喂牛,可來到牛棚一看,只見大犍牛躺倒在地,兩眼瞪得溜圓,肚子一鼓一鼓地喘粗氣,並且順著嘴角直淌血水。這農民非常震驚,急忙掰開牛嘴一看,裡面血糊糊、空洞洞的,原來牛舌頭竟被人割掉了。這農民又心痛,又氣憤。於是,就急火火地趕到縣衙門擊鼓告狀,請求縣太爺為他查究捉拿割牛舌的人。
當包拯聽明白了這牛舌案的來龍去脈以後,不禁犯起愁來:這個無頭案究竟應該從哪裡著手去查呢?只見包拯沉思良久以後,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然後對那個告狀的農民說:“你先彆著急,本縣一定能為你抓住那割牛舌之人。不過,本縣命你回家立即把那頭牛宰掉。”那農民聽到要把牛殺掉,十分疑惑不解,正待要問,只見包拯擺了擺手,說:“去吧,去吧,就照本縣的話去做吧!”
那農民回家以後,果真把牛殺掉。按北宋時期的法律,私自屠宰耕牛是犯法的行為。就在那農民殺牛的兩天以後,天長縣衙門外又有人擊鼓告狀。當衙役將告狀人帶到公堂之後,包拯閃目一看,只見那人獐眉鼠眼,滿臉橫肉,心想,這傢伙決非良善之輩。沉默了半晌,才問道:“那一告狀之人,你有何冤枉,且把情況由慢慢說來!”當聽完了那人狀告某某私自宰殺耕牛的拆說以後,只見包拯劍眉倒豎,黑臉一沉,驚堂木排得“叭叭”山響,厲聲喝道:“好歹毒的刁民,割了人家的牛舌頭,反倒來告人傢俬宰耕牛,真是膽大包天,其壞無比!”那傢伙一聽,先是呆若木雞,其後立馬便渾身癱軟地趴在地上,磕頭如搗蒜,老老實實的供認了割人牛舌的罪行。這件事反映了包拯的機智。
包拯在歷史上當然不至於只斷過這上個案件,可惜其他的案例在史書上沒有留下記載。包拯是人不是神,他不是時時事事都能做到“明察秋毫”的。他也不過失誤,有過被人愚弄的事情。歷史上倒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在他任開封府知府時,有個人犯了法,按法律規定,應當杖脊。於是犯人賄賂了包拯身邊的小吏。小吏深知包拯的性格,乃對那個罪犯說:“明天你見到包大人,他必定先交給我審問,你別的話不要說,只管喊冤自辯,我自有辦法。”第二天,罪犯來見包拯,包拯果然吩咐上小吏審問。罪犯按照小吏的提示,只是喊冤,自辨不已。這個小吏故意裝出盛氣凌人的樣子,大聲呵車斥道:“少廢話,給我老老實實地受杖!”包拯生平最恨以強凌弱,如今看到小吏這樣狐假虎威,不禁大怒,當場將小吏打了17杖,而對那罪犯卻從輕發落了。包拯這樣做,其目的是想壓一壓小吏的氣焰,殊不知卻中了小吏之計,為他所賣了。
不得不說仁宗的善於納諫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拯。包青天實在是政治清明的產物而非其他,想想吧,如果皇帝不清明,哪會有包青天產生的政治環境?不管是遭到反唇相譏,還是被噴上一臉唾沫星子,仁宗都很清醒、很民主。他不認為這樣會龍威盡失,能接受的,他就接受;一時不能接受的,他就不理不睬。但他對提意見者絕不打擊報復,有時甚至會安撫有加。
一個懼怕大臣的皇帝,一般來說是會贏得他的人民的熱愛的,這個王朝的天也會比較清亮。
仁宗一朝不僅出現了包拯,還出現了“求之千百年間,蓋示一二見”,在《岳陽樓記》中唱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以及倡導文章應明道、致用,領導北宋古文運動的歐陽修……而仁宗慶曆初年實施的“慶曆新政”———由范仲淹主持的那場社會改革,更為王安石變法起到了投石問路的先導作用。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柳永,好不容易才通過了考試。但在仁宗看來,他不適合做官,還是填詞的好,就給畫掉了。宋仁宗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於是反唇相譏,說自己是“奉旨填詞”。譏諷仁宗的柳永不但沒被殺頭,填詞也沒受影響,且填得更加放肆,這就非同尋常了。也因此,柳永非但不生仁宗的氣,還“願歲歲,天仗裡常瞻鳳輦”。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老百姓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宋仁宗的儀仗,瞻仰到宋仁宗的風采,天下百姓都擁戴宋仁宗。
能讓柳永這樣放浪不羈的人不計前嫌且大唱讚歌,除卻仁宗,還能有哪個皇帝又能做到呢?
包拯死後,宋朝追認他為禮部尚書,諡號“孝肅”。所以人們也稱包公為“包孝肅”。
包拯無論在什麼任上,也確實能做到不畏權勢。他最受到百姓愛戴,還是在開封府任上。因為在此任上,他經常直接處理百姓中的事情。
正因為包拯敢於為民作主,不畏權貴,所以京城流傳一句民謠:“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意思是說,儘管百姓打不通關節也不要緊,因為有包拯為我們做主。
但是,包拯畢竟權力有限,並非像傳說中的那樣法力無邊,憑著皇帝賜給的三口“鋼鍘”,可以“先斬後奏”。因為當時宋朝法律規定,該判流刑和死刑的罪犯,地方上是無權判決的,必須上報中央審批,經皇帝欽定後才能實行,任何人包括包拯在內都沒有“先斬後奏”的權力。包拯也從來沒有所謂權威無邊的三口“鋼鍘”。而且宋朝的死刑執行方式也只有斬、絞二種,儘管後來出現過“凌遲”(即千刀萬剮),但也是極個別的特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