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驃騎兵
-
2 # 心島未晴HeartMind
公元221年漢皇后裔劉備在蜀中稱帝,蜀漢王朝正式成立,從此與北方的曹魏、東吳的孫權正式構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之中就綜合國力進行對比,當屬曹魏最強,因為他們佔據北方廣袤的土地和資源,;東吳次之,孫氏三代人創下堅實的基業,也算是根深蒂固;而蜀漢從進入川蜀到建國就短短的幾年,因此最弱。
所以就國力而言此時的蜀漢應該正是休養生息養兵蓄銳的時候,但是漢皇劉備卻做了一件大相徑庭的抉擇,那就是出川伐吳。公元221劉備登基後,釋出第一道詔書就是東征伐吳,主要是因為荊州被襲關羽被殺。
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與曹操展開了決戰,曹操大敗而歸,劉備趁機佔領了漢中全境,可謂是大獲全勝,這給駐守在荊州的關羽是一大鼓舞,在此影響下,同一年關羽也開始從荊州北上伐魏,在這一路之上關羽勢如破竹,斬龐德、水淹七軍、收于禁可謂是高歌猛進。
但就在樊城前線,關羽大軍遭到了魏將曹仁的頑強反擊,樊城久攻不下,雙方在此僵持許久,然而就在雙方正在激戰之時,東吳大都督呂蒙白衣渡江偷襲了荊州,就這樣經營了數十年的荊州被東吳奪走。荊州丟失使得軍心大亂,已經無力再與曹軍僵持下去了,此時的關羽也是無路可退,無奈之下只能選擇了走麥城,但是東吳呂蒙並沒有就此罷休,在關羽撤退的路上,設下埋伏截殺了關羽,一代名將關羽就這樣喪命於此。
荊州被襲關羽被殺,這才讓劉備有了討伐東吳的決心,所以在劉備稱帝后,做的第一件是就是出川伐吳,然而在這件事情上,劉備與諸葛亮、趙雲等人在意見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諸葛亮等人極力反對劉備東征伐吳,因為作為蜀漢而言,最大的敵人應該是北方的曹魏,而東征伐吳有損孫劉聯盟。經過諸葛亮等人的利弊相勸,劉備伐吳的決心稍有緩和。
然而就在此時他的手足兄弟張飛被叛將所殺,所以更進一步激發了劉備伐吳的決心,作為一國之主的劉備,此時正處在怒火中燒的時候,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止他伐吳的決心了,哪怕是諸葛亮。所以這就是導致劉備出川伐吳的起因,他伐吳的目的也就兩點一來為關羽報仇二來為了收復荊州。
但是事情的發展結果也出乎意料,公元222年劉備大軍在夷陵前線與東吳大軍相遇,雙方僵持不下,此時的夷陵地區正值酷暑季節,劉備大軍出川以來連連征伐不曾間斷,所以此時蜀軍兵困馬乏士氣低落,見此情景劉備認為軍隊不宜再戰,需要休整,所以將大軍帶入叢林之中駐紮,準備等到入秋以後再與吳軍大戰。
然而劉備的如意算盤卻在此打錯了,東吳大都督陸遜不會再給他機會了,劉備的大軍進入叢林,對於東吳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戰機,在陸遜的指揮下,吳軍連夜攻破蜀軍的大營,利用叢林的優勢一把大火,將劉備所率領的數十萬大軍全部毀滅,蜀軍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遭到了吳軍的突然襲擊,所以導致了全軍覆沒。劉備在眾人的奮力保護下逃到了白帝城,最終因此戰的大敗抑鬱而亡,帶著他未盡的事業駕鶴西去。
這就是有名的夷陵之戰,這場戰爭以劉備的失敗而告終,蜀漢的國力也因此嚴重受挫。夷陵大戰的失敗也讓我不由的在想,劉備當初選擇東征伐吳到底是對是錯,為什麼一定要伐吳?如果他能夠聽取諸葛亮的意見,最終能否大敗曹操一統天下?這是一個戰略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得深入的來分析。
戰略目的
我們來看劉備伐吳到底是對是錯?產生這個疑問是因為劉備戰敗,要是這場戰爭劉備打贏了,那麼這個問題就是絕對的肯定了。至於說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目的是什麼,前面已經講到了,第一是為了給關羽報仇、第二是為了收復荊州。透過這兩點似乎可以看出,劉備發動這場戰爭於公於私都是對的。
但是當初還是遭到了諸葛亮等人的反對,因為他們認為蜀漢的最大敵人是曹魏而並不是東吳,對吳作戰嚴重破壞了孫劉聯盟,也不符合《隆中對》裡面的既定方針,說到這裡我們先來看看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給劉備制定了怎樣的一套戰略方針,大概意思就是告訴劉備,第一步就是要奪取荊州以此為根據,第二步就是進取西川,得到西川后就得南撫夷越,西和諸戎,外結孫權、內修政務。待到天下有變時,派一位上將率軍從荊州北上,於此同時劉備自己親率大軍出秦川,如此以來曹魏必定能破,大業一定能成。
然而劉備的這一舉動嚴重打亂了當初的既定方針,所以才使得諸葛亮當初極為反對。但是我們仔細來想,其實這一套戰略規劃,因為荊州的被襲就已經被打亂了,看似完美的《隆中對》也隨之破滅。因為荊州的丟失,意味著蜀漢失去了重要的戰略支點,根據諸葛亮的制定方針,是待到時機成熟時,荊州和益州同時出兵,才有必勝的把握,除此之外伐魏是很難成功。
荊州的重要性
所以透過這一點來看,劉備發動這場戰爭,其戰略目的沒有錯,劉備意欲奪回荊州,因為荊州對於蜀國的確太重要了,失去了荊州的蜀漢集團就不能對曹魏展開兩面進攻,也就構成不了鉗形攻勢,單一的從川蜀出兵北上,面對實力數倍於己的曹魏,蜀漢的北伐也勢必是艱難的,因此這也就是劉備的伐吳主要意圖。
對於荊州的重要性,從諸葛亮後來的北伐問題上就能看出來,後來諸葛亮從川蜀帶兵北上,因為路途艱險每次遇到糧草無法正常的運進的時候,就會感慨道:”要是荊州還在我們手中該有多好!”也就是說從荊州出兵要比從川蜀之地出兵便利的多。
劉備的看法
諸葛亮輔佐劉備多年,劉備自己也一定學到了很多東西,所以在很多的問題上也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當一些事情發生後,劉備也能看出東吳這個所謂的盟友其實並不可靠。因為在荊州的問題上,東吳早已將其視為己物,早在周瑜在世的時候,就一心想把荊州奪回去,那時因為有魯肅一直從中調解,才使得孫劉聯盟勉強得以維持,然而從根本上來講,孫劉聯盟也只是蜀漢的一廂情願而已,然而當荊州被襲關羽被殺使得這種岌岌可危的聯盟關係徹底破滅。
因此為了奪回荊州劉備伐吳沒有錯的。只是劉備戰術上的失誤導致他的大敗。如果他不去伐吳而是去伐魏,也不見得就能成功,因為還是實力的原因。雖然說劉備不去伐吳,在軍事實力上會有所增強,但是面對川蜀和漢中巍峨的地形,劉備出秦川也是非常的不容易,如果不能做到速勝,就蜀漢和曹魏兩國的實力而言,蜀漢也是耗不過曹魏的,長期的僵持只會讓蜀國的國力消耗殆盡,最終也還是會和諸葛亮的北伐一樣,註定不能成功。
東吳存在的威脅
如果劉備不去伐吳,東吳也就會認為蜀漢沒有實力與之一戰,既然他們敢在關羽北伐的時候敢去偷襲荊州,也就敢在劉備北伐的時候偷襲益州。作為後者不管他們能不能成功暫缺不說,只是他們這一舉動,也勢必會給劉備的北伐帶來後顧之憂。
透過他們襲取荊州,讓劉備也明白了,東吳不除日後一定會成為大患,對北伐曹魏形成威脅。看明白了這點,劉備也改變了既定方針中的一點,那就是由原來的聯合孫權變成了滅掉孫權。
因為作為東吳,他們不會像蜀漢和曹魏那樣一心想要圖霸天下,因為他們身居江南,在軍事實力上他們擁有的水師只能憑藉長江天險尚可自保,但不足以讓他們圖伐中原達到一統天下的目的。也許在這裡你會覺得矛盾,他既然是自保為何還會再去襲擊劉備呢?
東吳的立場
其實我要說的是他們之所以去襲取劉備的後方,其實也是為了自保,因為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作為東吳他們也知道,劉備如果不去伐吳,就會集中力量伐魏一旦曹魏被滅,那麼東吳就是蜀漢的下一目標,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蜀漢和東吳之間早晚必定會有一場大戰,到那時蜀漢實力會更加的強大,東吳必將不是對手,東吳也將面臨著滅頂之災,所以東吳為了自身的長遠發展,一定不會讓蜀漢得逞,所以會選擇先下手為強。
如果蜀漢實力強大,在關鍵的時候還會在背後捅上一刀,然而諸葛亮在後來的北伐中沒有遭到東吳的偷襲,是因為蜀漢的實力不及曹魏,所以東吳也就沒有出手。而是選擇坐山觀虎鬥,東吳不希望任何一方被滅,那樣他自己也就要面臨了危險。
東吳要想長期的穩定下去,就必須保持三國鼎立的局面。通過後面的戰爭我們不難發現,東吳的立場並不穩定,當劉備剛開始率領大軍伐吳的時候,孫權為了自保立刻向曹魏俯首稱臣。而當曹魏正要發動五路大軍伐蜀的時候,東吳又重新與蜀漢結盟。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所以在自身利益的趨勢下,東吳的立場是不穩定的。
結語
透過這些可以看出,當初劉備在執行諸葛亮的戰略方案的時候,把東吳這個盟友估計過高了,在荊州的防禦上,忽略了東吳的存在。所以才釀成了悲劇,荊州的被襲是整個蜀漢命運走向的一個轉折點,所以說東吳的存在,完全破壞了劉備的北伐大業,東吳不除北伐就很難成功,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劉備是對的。
-
3 # 皮小海
1、讓東吳歸還荊州(蜀國只有荊州在手,統一還是有可能的)
2、繼續聯合東吳抗曹
3、把叛將送回蜀國處理
-
4 # 富元製作
首先歸還荊州是必然的,這是北伐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其次和東吳簽訂賠償合約,每年收取錢糧物資賠償,這樣可以把東吳當成附屬國。
再就是提供戰船小批,這樣既可以既可以增加蜀軍實力,也可以短期削弱東吳水軍。
最後收納東吳幾個邊境城鎮歸蜀國,使蜀國在戰略上更佔主動權,同時也可以用大漢思想去影響東吳百姓 。
-
5 # 子正尋道
導讀:透過孫劉聯盟打敗曹操以後,劉備在諸葛亮的精心輔佐下,迅速搶佔了荊州。可東吳的孫權也想要荊州,於是派魯肅三番五次前來索要。為了打發魯肅,劉備便說等到取得益州之後,再歸還荊州。在攻取益州的過程中,很不幸的是龐統戰死了,諸葛亮不得不入川協助劉備,留下關羽來守衛荊州。後來關羽率軍北上攻打曹操,孫權趁機指使呂蒙襲取了荊州,並且殺害了關羽。為了重新佔據荊州,也為了復仇,劉備決定調集軍隊,討伐東吳。
其實劉備討伐東吳純屬無奈之舉,若不是關羽丟失了荊州,再加上關羽自身也被殺了,劉備絕無可能進攻東吳。另外劉備的主要敵人是北方的曹操,而不是東邊的孫權,只要消滅了曹操,孫權將不得不稱臣,如此漢室可興。昔日在隆中與諸葛亮談論局勢時,諸葛亮就明確指出,東吳歷經三代,國富而兵強,不要輕易動武。因此劉備討伐東吳,並不是內心所願。
既然攻打東吳不是劉備的本意,那麼就要找一個時機與東吳握手言和。一句話就是把失去的東西彌補回來後,方可與東吳言和。這樣做,才有利於將來統一天下。下面稍微分析一下。
一:劉備應該收回荊州,並讓東吳放棄謀取荊州的想法。荊州可是一塊戰略重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能夠組建起龐大的軍隊。另一方面荊州的北部靠近中原腹地,方便將來北伐曹操。還有劉備手下文臣武將,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荊州,收回荊州是這些人的強烈渴望。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在收回荊州的問題上,劉備完全沒得選擇。至於消滅東吳,則毫無必要,留著它,以後北伐曹操的時候,可以讓它吸引曹操一部分注意力。現在情況很明顯了,劉備起兵攻打孫權,在言和之前,必須把荊州奪回來。
二:劉備應該讓東吳交出殺害關羽的兇手,並且道歉。關羽的死,給了劉備很大的打擊,不僅失去了一位好兄弟,而且喪失了一位大將。此事極大地損害了劉備的利益,為了兄弟之情,將不得不有所表示。況且劉備一向看重情義,這也是他的立身之本,如果對關羽的死無動於衷的話,實在說不過去。後來劉備討伐東吳的時候,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給兄弟報仇,因此孫權倘若交出殺害關羽的兇手,並且親自道歉,劉備可以考慮一下是否言和。
總之,劉備不顧北方曹操的威脅,執意攻打東吳,就為了得到兩樣東西:奪回荊州和為關羽報仇。只要孫權滿足了這兩個條件,言和的時機就到了。畢竟東吳不是劉備統一天下的主要敵人,將來北伐的時候,或許需要孫權的配合。
-
6 # 銘豪談史
朋友們別搶,這個問題我來答:
首先說明一件事:無論劉備開什麼樣的條件,蜀都不能完成統一。國與國的交戰,哪有那麼簡單,那是需要長期的積累沉澱,是建立在國家足夠強大的基礎上,才有資格去談這一話題。顯而易見,三國中,蜀國最弱,魏國最強!
國與國打,拼到最後的是綜合實力!荊州一丟,關羽被殺,張飛接著也死,五虎上將就剩個年邁的趙雲。將士不精,青黃不接的蜀國,拿什麼和他人抗衡。
荊州的丟失,本就讓不如別國的蜀軍,又失去了戰略地形上的優勢。這也導致孔明後來六出祁山,皆鎩羽而歸,無功則返。歸根到底,還是進攻路線的單一,只此一條北上秦川。荊州在,就多了一條北上的線路。
劉備與諸葛,想在有生之年就一統江山,那是萬萬實現不了的,更何況面對的是曹操和孫權這樣的梟雄名主。
正如司馬徽言:孔明雖遇名主,可不逢天時,對劉備也一樣,天不予之,如之奈何!
對蜀國而言,荊州不論在與不在,只能勵精圖治,休生養息,蓄勢待發。誠如孔明當年隆中說的那樣,待天時以變,方可出秦川,派一上將出荊州,雙管齊下,方有些許的希望。
而孔明的構想是對的,行動上卻背離了初衷。失去荊州的蜀國,完全被魏吳困在大後方。只有固守的方針,哪有出征的資格。
或許孔明也明白大勢己去,六出祁山,無非也就是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也只能惆悵感嘆!匡扶漢室是兩人一生的報負,可天時不在蜀啊!
假設蜀國一統,又有什麼好的對策方針?其實也是有的。
就如秦國一統天下那樣,要有足夠的耐心。各任君主奮發圖強,富國強兵,逐步削弱魏吳的實力。不管是政治,軍事,經濟上,都需足夠的等待。如果像劉禪似的不務正業,那也是白談瞎扯蛋。
而實際後來西晉一統,那也是吳蜀自己根爛,這時討伐才能勢如破竹,才有了統一的條件。就如秦國一統樣,那也是六國國力極具衰退。六國的兵力加一起,還不如秦國強,想不統都難。自然就成了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沒有什麼事是一蹴而就的,都得循序漸進,一口吃不了大胖子。
關羽攻打麥城,本就是操之過急的事。在劉備這一代,本也就沒有一統的資本。看似只有三國,確是犄角之勢,互相鉗制。誰都想隔岸觀火,漁蚌得利。
固守圖強,侍機而動,才是上策。而三國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魏國。吳蜀的夷陵一戰,雙方國力倒退十幾年。就拿蜀來說,孔明平服國內叛亂就花了五六年。要是這五六年花在力治國家上多好!夷陵一戰,是強的越強,弱的越弱。
試想,蜀國與吳國結盟連橫,看著吳魏兩國消耗,這又是一個什麼局面。就能佔很大主動權,在找機會謀求戰略要點。
當然這些都假設,假設就是假的,當不得真。正如道德徑中所講,萬事萬物自有天命,順其自然的好,一切的逆行都是行不通。孔明明知出祁山艱難重重,還一味出兵,就為了當年的誓言,這本身就是逆天行事!
-
7 # 石家言
前言:劉備親自帶領大軍出川征伐東吳,同時給曹丕去信謀求同盟。曹丕選擇了坐山觀虎鬥,使得劉備不敢傾盡全力,派遣黃權長江北岸提防曹軍。
由於陸遜沒有控制住將領的請戰,出戰後中伏大敗,一路敗退至江陵堅守。劉備軍追至圍困江陵,重新收復武陵、零陵、長沙、桂陽,兵指江夏,北控襄陽。
此時江陵急切難以攻下,北方曹軍蠢蠢欲動,孫權左右為難,必然求和,劉備也需要趕緊和平消化既得利益。
一、首先簽訂停戰協議,在原有的陣地上停戰,交換俘虜,歸還關羽屍身,同時將殺死關羽的馬忠交出來。
二、進一步簽訂友好協議,洽談江陵和長沙、桂陽交換,全取南郡可以北上抗操,南部留下零陵可以南進影響交州,而且這也是關羽失荊州雙方認同的格局。
三、簽署抗曹盟約,互質嫡系子孫。為共抗曹魏來的長久,必須簽署一個均分天下的盟約堅定雙方的信心,互質增進相互諒解。分天下的合約事實上蜀吳後來簽訂了。
要想簽訂三個協議,劉備必須拿到籌碼,就是戰勝後奪取領地,同時在曹軍未打垮東吳前,還是蠻有難度的。
-
8 # 蕭雪羽
什麼情況對劉備來說都不會有利,劉備也不會和孫權議和。首先,劉備在此前損失了什麼?大半個荊州,還有前將軍關羽,另外還有間接死了的張飛。荊州之地孫權不可能還,即便還了誰去鎮守?放眼看去五虎將四去了三個,趙雲必須在中央,馬超那是個空殼子,手下沒兵,諸葛亮要總理內政,其他人劉備可能也不敢放在那。最重要的是,曹丕已經成功登基,隆中對策裡天下有變也成了空談,拿回荊州作用也不會太大,所以對於劉備來說,打孫權也就是想一口氣鯨吞了孫權,運氣好打下來了,南北對峙勝算也會更大
-
9 # 楊先生講歷史
起因: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為了給關羽報仇,揮兵攻打東吳孫權,氣勢強勁。
結果: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一面任命陸遜為總指揮率軍應戰。陸遜與劉備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於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分析:1、很多人說東吳歸還荊州給蜀國,這個條件不可能成立,因為在東吳看來,荊州是暫時借給劉備的,約定劉備取了西川必須歸還荊州,整個事件的導火索就是蜀國借了荊州不還,而東吳是先禮後兵,先派諸葛瑾討回,遭遇關羽不屑後,孫權決心武力解決。
2、219-221年,時隔兩年,也就是劉備稱帝后,明面是給關羽報仇,其實暗藏著劉備想吞併東吳的野心,真的急於要給關羽報仇,219年為什麼不報呢?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曾經講過:“東吳據有長江天險,國險而民附,已歷三世,只可作為援而不可圖之”。劉備剛稱帝不久,根基不穩,發動戰爭,失敗也是必然的。
3、再講講隆中對吧,三分天下天註定。自董卓叛逆以來,群雄逐鹿,曹操的勢力不及袁紹,而終能克紹者,既得益於天時,更在於人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東吳雄琚江東,依附長江天險,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諸葛亮謀劃之大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劉備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沃野千里,再取西川,建立基業,內修政理,外結東吳,待到天下有變,再派一上將出川,百姓何不簞食壺漿,只要打敗了曹操,東吳自然會稱臣。赤壁之戰後,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這樣的局面幾十年保持不變。
-
10 # 舊人何時歸
好!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把一切都給假設好,首先東吳確定是真心實意的與蜀漢和好不心存二心(跪舔)。劉備也確實能夠容忍東吳偷襲荊州殺義弟的仇,魏國沒有行動坐視蜀吳達成滅魏聯盟。當這些條件都滿足的時候,我們來分析什麼樣的條件最有利於將來蜀國統一呢?
一、歸還蜀國荊州全部地區注意這裡說得是整個在吳蜀管轄下的荊州,東漢時期荊州原下轄八郡:長沙、零陵、桂陽、南陽、江夏、武陵、南郡、章陵(當時並沒有荊襄九郡的說法),東吳偷襲荊州前,曹操佔領最北邊的南陽郡,江夏郡北部、襄陽郡(廢除章陵郡設定),劉備佔有武陵,桂陽,長沙,零陵四郡後又向東吳借得江陵(南郡),孫權佔有江夏郡大部分。如果說可以把荊州拿回來,向被可以進攻襄陽,奪取江漢地區,又可以控制長江地區威脅東吳,此時蜀國一路兵出漢中,一路出荊州,東吳也安分守己不偷襲,破曹就會容易的多。
二、東吳歸還荊州投降士卒將領以及兇手,蜀國贈送金錢糧米當時吳國偷襲荊州,蜀國到底有多少人投降,這個沒有明確的記載,有記載的只有糜芳、傅士仁,我想士兵也不會在少數。還有懲治始作俑者呂蒙、馬忠等(背鍋)。而蜀國做為安慰回贈一些金錢糧草,加上諸葛亮兄弟在其中周旋,關係一定會緩和下來的,當然前提是劉備不是真心的想伐吳,不然什麼條件都不會答應的。
三、重新簽訂吳蜀聯盟條約不得相互攻伐,開放相連城市商品經濟進行流通,當魏國攻打其中一方時,另一方必須無條件出兵,或救援,或形成壓制。在滅掉魏國之前,認同雙方的地位平等。
作為弱國對抗強國,只要是沒有傷害到各自利益,聯盟是很容易達成,而夷陵之戰後吳蜀也確實重歸於好,只是聯盟協議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麼美好而已。而且,劉備孫權曹操等輩謀略可比我們高的多,如果可以達成,他們早就做了,滿足不了利益和野心怎麼辦?那就只有打了。打完之後再來談嘛!如果當時劉備能夠冷靜,不發動夷陵之戰,結局還真的是未可知, -
11 # 小傷聊史
我想說自從劉備出兵東吳時起,除非他可以迅速吞併孫權,否則無論答應東吳多好的言和條件恐怕都難以統一,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改變一下蜀漢是三國最弱一方的局勢而已。
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制定的戰略是,同時擁有荊州和益州兩州情況下,待到中原發生變故,然後分別從荊州和益州分兵兩路進取中原。但可惜劉備集團操之過急,再拿下漢中後荊州的關羽便馬上發動了襄樊之戰,最終關羽因為孤立無援被魏吳夾攻兵敗身死,荊州也被孫吳佔領。這時諸葛亮的隆中對基本已經無法實現。劉備在荊州丟失兩年後稱帝,稱帝后他就立刻決定攻打東吳,攻吳一方面為他多年的老兄弟關羽報仇,一方面是收復荊州重新實行隆中對的戰略。
在戰鬥之初劉備連戰連勝,孫權也曾經多次向劉備求和,如果這時劉備與孫權言和,我想孫權開出的條件對劉備最有利的無非是歸還荊州,這是對於劉備來說言和最好的結果,也是孫權的底線。但如果孫權真的開出了這樣的條件,劉備選擇同意,蜀漢就有希望統一嗎?恐怕希望也不大。就算在蜀漢全盛時期同時佔據益州、荊州,國力也無法和魏國相提並論,現在就算從孫權手中重新拿回了荊州,但在此前損失的關羽等兵將卻是無法挽回的,獲得荊州後也需要重新部署,北方的曹魏也不會任由劉備重新佔據荊州。不管曹魏在戰後會攻打吳蜀哪一方,兩方恐怕都不會再聯合抗魏了。劉備本就是從益州千里出兵荊州,這時的兵力能夠穩固荊州就不錯了,恐怕不會 再去裝好人支援孫權;孫權對劉備則是舊恨加新仇,如果曹丕攻擊劉備,我想孫權只會故技重施再次突襲荊州,以德報怨支援劉備是肯定不會做了,這樣的情況下兩方恐怕只會讓曹丕漁翁得利。所以劉備伐吳最好的結果只能是迅速覆滅孫權,和曹魏南北對峙,要不就只能吃虧退一步回蜀漢繼續孫劉聯盟了。
-
12 # 古今中外多少事
最好的方法就是取人為質。
當本朝有一個敵國的重要人物在本國當人質,那麼敵國一定會投鼠忌器,這樣比挾天子以令諸侯更有用。
因為能夠成為質子的人一定是對敵國首領能產生特別大威脅的人。
古人特別注重倫理道德,孝是百善之首。
所以如果劉備能夠攻入吳地,首要的就是把東吳各地的頑固勢力都清除掉,然後把東吳的朝廷控制在自己可及的範圍內。
最好能把自己的得意大將安插在吳地,像張苞就很適合。
因為張苞的脾氣秉性像極了張飛,對劉備忠心耿耿,是最好的以暴來統治地方的方法,這種在當地能夠對百姓造成威懾,使其不能團結一心對外。
然後把吳國太和孫權的兒子請到蜀地看管。這樣孫權就會全心全意的入贅劉備集團,成為劉備在東吳的封疆大吏。
之所以要把孫權的上老下小安排過來當做質子,是因為吳國太畢竟是老邁之年,不能長久,而且又是劉備的岳母,所以挺名正言順的。
有了質子,那麼蜀地的各員大將都會因此得以儲存。
在諸葛亮北伐時,只要東吳在吳魏邊境搞點小動作,就會為諸葛亮北伐創造戰機,減輕壓力。
使得魏國顧頭不顧尾,那麼蜀國必會統一三國,得定天下。
要知道,諸葛亮在火燒五丈原被天降大雨澆滅後,是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氣的,因為人算不如天算,勝敗乃兵家常事。
但是當聽到東吳在邊境被魏國打的慘敗,一口氣血上湧,沒按住,傷了身體。
所以,一定要能取得質子,才算是劉備出川打東吳的勝果。
-
13 # 使用者馬飛
連盟東吳對抗曹魏,先滅掉強勢曹魏再回過頭來收拾吳,方可一統天下,若不是關羽拒絕婚事,還能和東吳成為盟友改寫歷史……
-
14 # 星途史話
夷陵之戰作為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等劉備決定出兵時連諸葛亮的再三勸阻都沒有效果,這場戰爭幾乎無法逃避。
歷史背景公元219年年末,呂子明白衣渡江,奇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與子關平被活捉斬殺,吳、蜀兩國由此事結仇。到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聽說劉備將攻打吳國,派遣使者求和,但並未給出劉備滿意的條件,劉備拒絕求和。諸葛瑾給備來信說:“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此信非但沒有達到預期的作用,反而引起了劉備的更大反感。蜀漢猛將張飛率兵萬人,從閬中至於江州,與劉備會師,但在出發前,被部下張達、範強所殺。範,張二人攜張飛頭顱投奔吳國。 至此吳蜀兩國矛盾無法調節,劉備親率大軍征討東吳,打響夷陵之戰。
言和條件先看這場戰爭打起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關羽兵敗被殺,荊州丟失。
2) 諸葛瑾那封起了反作用的信。
3) 範張二人殺了張飛,投奔吳國。
主要原因差不多就這三點,關張二人被殺想復活是不可能了,那就只能想辦法讓劉備解氣。先看張飛,張飛死後聽說劉備要來伐吳,吳國直接把範張二人綁去了蜀國,交由張苞剮了這兩個人。諸葛瑾那封火上澆油的信確實讓劉備很生氣,但諸葛瑾作為諸葛亮同胞兄弟,相信劉備不會太過遷怒。最重要的就是關羽的死,荊州已丟。這個估計兩國是無論如何都無法談攏的。言和無外乎三個條件:
1) 關羽死的那場戰爭領導者呂蒙已經病死也就不會拿來頂罪了,歸還荊州即可;
2) 殺死範張二人,畢竟張飛的死與吳國沒有直接關係,這個吳國已經做了;
3) 諸葛瑾的那封信在這就顯得有些無關緊要了,估計說幾句好話也就過了。
也就是隻剩下一個矛盾,荊州歸屬。吳國費盡千辛萬苦終於奪回的被劉備“借”去的荊州可能會只因為劉備出軍便再度讓給蜀國嗎?顯然不會,不說荊襄九郡遼闊的面積,單單是他在十三州中獨特的位置,吳國恐怕也不會把它拱手相讓,諸葛亮曾提到過:“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往東可連吳會,西通巴、蜀”位於中央位置的荊州是絕對的兵家必爭之地。魏蜀吳三國都想得到此地,"一部荊州史,半部三國史" 絕非兒戲。
所以要想言和,再度“借”荊州給蜀國,一切都好說。而得到荊州也是對蜀漢最有利的條件。
-
15 # 主天安
劉備出川攻打東吳,不僅是如果,而且是直接夾江七百里!
劉備和東吳稱和,最重要的條件,就是70萬軍隊中慘死計程車兵,火化費用,東吳和陸遜自掏腰包!和劉備無關!
火化後計程車兵骨灰,原地順風飛揚,落地生根!東吳不得遣返!
落地生根計程車兵魂魄鬧事,東吳承擔所有責任,和劉備無關!
劉備埋葬白帝城,陵墓即界碑,互不侵犯,不得扒墳掘墓!
東吳自認倒黴,沒有獲得戰爭賠償!只好預設劉備徹底退出荊州為代價!
白帝城為界!劉備聖旨下,東吳無奈,只好站在界樁前,承受陵墓釋放的墓氣!忍氣吞聲!
兩國握手言和!
-
16 # 方圓論壇
歷史真相是很殘酷的。三國時期,蜀漢想要一統天下,其難度堪比登天。魏蜀吳三國之中,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不論從地盤大小,還是人口基數方面來看,蜀漢都遠遠落後於曹魏和東吳。事實上自從關羽把荊州丟了之後,蜀漢就已經從爭霸天下的名額中出局了。說關羽是蜀漢的罪人也並不為過。本身荊州對於劉備來說不僅僅是龍興之地那麼簡單,其優越的戰略位置也是劉備所不能缺失的。進可攻退可守,完全就是一塊蜀漢爭霸天下的理想要地。如此重要的地方,劉備自然也要一個有能力並且信得過的人去鎮守。而關羽就是這麼一個人。
歷史上關羽是蜀漢陣營中第一位獨自鎮守一方的大將。但由於關羽的輕敵自負導致荊州易主。也不需要假設劉備攻打東吳,事實上在關羽丟失荊州後,劉備就立刻策劃了進攻東吳的作戰計劃。名義上劉備打著為關羽復仇的名頭,但實際上劉備還是想要重新奪回荊州。畢竟荊州丟失之後,蜀漢就成了籠中困獸了。劉備對東吳作戰事實上並沒有取得蜀漢臣子們的支援。他們大多數人還是反對對東吳用兵的。畢竟有曹魏這個大敵在側,冒然和東吳死磕是不理智的行為。但劉備就是鐵了心的要打東吳,想要扳回一局。
但戰爭的結果讓孱弱的蜀漢更加雪上加霜了。劉備對東吳的夷陵之戰,最終以蜀漢慘敗,東吳獲勝而告終。而夷陵之戰的失敗也導致了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戰前孫權向劉備求和,劉備認為孫權是害怕了自己,所以置之不理。但夷陵之戰慘敗後,孫權再次表示求和的意願。並且表示曹魏大敵當前,我們兩家還是應該攜手並進。此時的劉備恨孫權恨的牙根子癢癢,但他卻不得不接受孫權的“求和之舉”。很明顯經歷夷陵之戰失敗後,蜀漢再一次遭到重創。孫權求和並不是因為怕了劉備,而是因為劉備援軍趙雲已到,而曹魏又想渾水摸魚攻打東吳,所以為了自保孫權才選擇求和。而劉備也終於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所以同意了孫權的求和。
蜀漢和東吳這一戰過後,東吳守住了荊州,而蜀漢則接連兩次大敗,國力受損嚴重。夷陵之戰的失敗讓新建的蜀漢政權受到沉重的打擊,不僅損失大量士兵與物資,還有多名將領陣亡。就連開國皇帝劉備都在次年病逝而亡。這也讓蜀漢這個新興的政權更加的搖搖欲墜。當時的蜀漢別說統一全國了,能保證自己政權不崩潰就算好的了。劉備死後,蜀漢內部叛亂四起,丞相諸葛亮花了約5年的時間才能重建軍隊與彌平這些叛亂。也因此蜀漢永久性的落後於曹魏和東吳,自能自保而無力爭霸。
回覆列表
題主,你好。最好的結果應該是這樣的。
1、雙方重新簽定反曹聯盟
2、東吳送回關羽屍身
3、將投降的將領遣返
有以上三點即可收兵。